三層電路貼在皮膚上,延展度 800%!這款「電子刺青」還能控制機器手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2 日 0:00 |
聽過「電子紋身」(Electronic Tattoo)嗎?早在 2013 年,Motorola 高級副總裁 Regina Dugan 就曾拿出看似普通紋身貼紙的產品。Regina Dugan 表示這款電子紋身是行動式智慧設備,可惜並未多展示充滿未來感的那面。
2016 年 YouTube 一支影片,幾位生物駭客展示將電子設備植入皮下的過程──設備差不多硬幣大小,由一個印刷電路板、5 個表面貼裝發光二極管(SMD LED)組成,由矽膠包裹,一塊 3 伏特電池供電。
設備植入並受磁鐵觸發後,LED 燈會發光,皮膚會出現一朵梅花。
如果你覺得電子紋身只是廠商炒概念、科學怪人開腦洞,那就錯了。
2018 年,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科學家就將電子紋身寫進論文,用液態金屬合金塗覆銀奈米顆粒,兩者融合後形成電路,經過印刷,紋身就可輕鬆轉移到皮膚,且導電性也很高。
當時參與研究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助理教授 Carmel Majidi 表示:這是電子印刷領域的突破。
就在最近,中國科學家也聯合打造出電子紋身。
2021 年 1 月 13 日,論文發表於《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題為「Multilayered electronic transfer tattoo that can enable the crease amplification effect」(可實現摺痕放大效果的多層電子傳遞紋身)。
論文作者來自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灣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及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奈米科學技術中心。
什麼是「電子紋身」?
看過前文,大概能對電子紋身下個定義:「能直接貼在皮膚上的超薄電路」。電子紋身可隨著皮膚狀態任意拉伸彎曲,可說是穿戴式設備的最高境界了。運作原理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能讓設備靠近時交換數據的技術。
NFC 是在 RFID(無線射頻身分辨識)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無線連接技術研發而成,日常場景也為各類電子產品提供安全快捷的通訊支援。行動支付、文件傳輸、門禁、手機與車鑰匙集合的背後,都離不開 NFC──轉到電子紋身,NFC 可確保訊號傳遞。
其實電子紋身有很多用途,如耳機、無線收發器、電源、噪音檢測器、測謊儀等等。作者也提到:「電子紋身在皮膚健康和運動感測有很大潛力。」
然而電子紋身目前問題是:固形性、黏性和多層性等特性不能並存,是研究人員設計新型電子紋身的起因。
多層電子傳遞紋身
研究人員設計出「多層電子傳遞紋身」,即 multilayered electronic transfer tattoo(下稱 METT)。
為了組成多層電路模板,科學家用到兩種材料,一是金屬聚合物導體(metal-polymer conductors),二是彈性體嵌段共聚物(elastomeric block copolymer)。
METT 共有 3 層:
黏合層(adhesive layer):很薄(~8μm)的壓敏膠,受外部壓力時,黏合層使 METT 與皮膚緊密附著。
釋放層(release layer):矽酮膜,主要目的是便於電路模板從釋放膜剝離。
兩者間的電路模組:含 3 層電路,每層都嵌有可拉伸導體的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薄膜(~14μm)。
第一、二層電路上有應變感測器,數量分別為 11 和 4,第三層電路上有一個加熱器。
由於金屬─聚合物導體(metal-polymer conductor)有良好延展、可重複性,因此可用作應變感測器。
如下圖 A、B 所示,基於金屬─聚合物導體的應變感測器電阻,隨著拉伸應變增加而增加,METT 甚至可容易拉伸到 800%,遠遠超過皮膚最大變形度。
METT 可用於溫度調節、運動監測和機器人遠端控制,具高延展性(800%)、固形性和黏性,可做到摺痕放大效果,因而能將聚集應變感測器的輸出訊號放大 3 倍。事實證明,無需任何溶劑或加熱,METT 就能在不同表面牢牢附著。
遠端控制機器手臂
不僅如此,為了展示新型電子紋身的可擴展性,科學家更製造出 7 層 METT,當成可拉伸加熱器。
上圖 A 是 7 層加熱器俯視圖,每個電路層都包含一個基於金屬─聚合物導體的加熱器,兩端有 2 個連接點,用於與其他層加熱器形成垂直電連接。因此,7 個加熱器就以串聯方式連接電源。
上圖 B 展示不同層基於金屬─聚合物導體的加熱器,透過連接點形成的電連接。
論文介紹,除連接點外,金屬─聚合物導體透過 SBS 形成良好電絕緣,熱成像時未發現短路。研究結論之一是,隨著層數增加,紋身的順應性隨厚度增加而降低,兩層電子紋身足以滿足大多數功能。
科學家將 METT 實際應用──透過手指彎曲發出的訊號放大,透過藍牙傳輸到機器手臂,因此 METT 能遠端控制機器手臂,模仿人手動作時也不會出現異常震動。
論文表示,團隊已透過 2 層 METT 做到以 6 個自由度遠端控制機器手,透過 3 層 METT 以 15 個自由度遠端控制機器手。
可肯定的是,未來電子紋身在醫療、VR 和可穿戴式機器人方面有巨大潛力。
附圖:▲ 蘋果手機上的 NFC 功能。
▲ 科學家測試 METT 應變感測器的機電性能。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12/multilayered-electronic-transfer-tatto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Carl Ho卡爾 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平常我們非常討厭(怕)電路發生短路問題 但有沒有想過利用短路來生火 並釋出大量火花來製作 火風暴影片 火雨曝光照(光影塗鴉) 呢? :D 很簡單的! 由鋼絲絨的選擇 到建議攝影設定 都有提及! 來看看這個精簡教學示範吧! 材料購買點: 鋼絲棉、護目鏡:五金行 9V電池、雨衣、尼龍繩、打蛋器:...
短路測試原理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30歲轉行是失敗者?97歲諾獎得主的一生
誰說改變世界的都是年輕人?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John B. Goodenough以他的傳奇經歷給出了答案。30歲入行,年過半百才正式研究電池材料,97歲時收穫諾獎,依舊活躍在科研一線。
今天與大家分享他的勵志故事。
來源丨量子位(ID:QbitAI)
97歲,他還奮戰在科研一線。
John B. Goodenough,人稱“足夠好”老爺爺,近日加冕諾貝爾獎。
10月9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向鋰電池領域。
Goodenough與M. 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用了這一獎項。
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貢獻。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稱,三人的研究使鋰電池的使用方式更加穩定,從而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為打造一個無線互聯的社會奠定基礎。
引用果殼更科普化的解釋,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每天形影不離的手機就是個隨時可能點燃的炸藥包。
而且Goodenough今年加冕,也刷新諾貝爾獎新紀錄——以97歲高齡,成為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
在此之外,他還是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法國科學院、西班牙皇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撰寫了超過550篇文章、參與85本著作的編寫,是2009年費米獎得主、2017年威爾齊化學獎得主,還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
但這還不是Goodenough令人稱奇、敬佩的全部。
當他獲獎,外界關注他的履歷,才發現其充滿坎坷和跌宕的一生,簡直就是傳奇的一生、榜樣的一生,勵志的一生。
很難想像,這位鋰電池之父患有閱讀障礙症,成長家庭並不和睦,大學歷經二戰,30歲才拿下博士學位,年過半百才正式研究電池材料。
之後一路開掛,58歲發明鈷酸鋰電池改變世界,75歲以磷酸鐵鋰電池再度改變世界,90歲以後開始研究全固態電池。
至今如此高齡,依舊每週上班5天,仍舊有新研究成果問世。
如果你會有“現在做XX是不是太晚”的疑惑,一定要看看Goodenough這傳奇的一生。
┃如何成為鋰電池之父?
我們先從Goodenough如今成名作說起,看看他的科研之路。
Goodenough的博士本身讀的是固態物理,30歲從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之後去了MIT林肯實驗室,研究記憶體的材料物理和固態陶瓷。
24年之後,Goodenough進行了人生第一次“跳槽”。
那年,牛津大學需要一位能教無機化學,同時也能管實驗室的教授。
Goodenough雖然研究的是物理,但他本科的時候為了湊學分學了兩門化學課,就因此意外的被選中了,進入牛津大學任教,並成為無機化學研究負責人。
正是這一次跳槽,讓Goodenough終於在54歲的年紀開始了一項改變世界的研究。
Goodenough在牛津主要研究的課題是可用於能量轉換的新材料。當時他初到英國,英國化學家、和他一起獲得諾獎的Stanley Whittingham發明了最早的可充電鋰電池,借助鋰能嵌入二硫化鈦層間這一特性,用二硫化鈦做正極,用鋰做負極。
當時的消費電子產品只能使用不可充電的碳鋅電池,雖然已經有了可充電的鉛酸電池,但畢竟用在電動車上的鉛酸電池那麼笨重,是沒法拿來做消費電子產品的。
而Whittingham的這項研究,不僅可以靠鋰離子的運動進行充電,還能用在小型設備上,並在室溫下運行,解決了兩種電池的痛點。
但Whittingham的研究是沒法直接用的,因為有一個大bug:安全問題。
正極,二硫化鈦,在空氣中是非常不穩定;
負極,鋰,這種金屬是易燃;
而且,在充放電過程中,鋰會快速沉積產生枝晶,這樣就容易讓電池短路,這也是現在電動車自燃的元兇之一。
所以Whittingham發明的這種電池雖然原理可行,但容易爆炸,是個危險品,完全沒法應用,需要把正負極的材料都換掉才行。
這個時候,學了30年物理的Goodenough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鋰換成氧化物吧。
他判斷,氧化物可以讓電池在更高的電壓下進行充電和放電,根據物理學原理,這種電池會產生更多的電量,並且揮發性會更小。
於是他測試了各種氧化物,發現如果把鈷這種元素放進去會比較穩定。
終於,在Goodenough到達牛津的四年後的1980年,57歲的他和水島公一、Philip Jones、Philip Wiseman共同發現了鈷酸鋰這種物質,讓Whittingham的鋰電池變得穩定多了。
在他的實驗室外面,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樹立了這塊藍色的牌子,紀念鈷酸鋰的發現。
不過,鈷酸鋰中的鋰和金屬鋰的化合價是不同的,鈷酸鋰在電池裡是一種正極材料,為了湊成一塊電池,還需要找一種負極材料。
這個時候,日本的索尼出現了,他們發現了石墨可以拿來做負極材料。
然而在英國,因為此前發生過爆炸事故,大家聞鋰電池色變,甚至Goodenough工作的牛津都不願意幫忙申請專利,而是讓英國原子能研究機構申請到了這個專利,後來被索尼買走。
於是,索尼成功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並和自己研發的負極材料放在一起,創造了新的電池,並將之商業化,用在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中。
而Goodenough,甚至沒有從如今這價值350億美元的鋰電池市場中賺到錢。不過他本人後來在接受c&en採訪的時候反而很淡定:“我當時並不知道它會值這麼多錢。”
雖然在57歲才發現了讓他名聲大噪的鈷酸鋰,但Goodenough似乎就是一個耐久型選手,後來還發現了許多種電池材料:1983年,61歲的他發現錳尖晶石正極材料;1997年,75歲的他發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這些都是電池正極的升級替代品。
甚至,為了持續做研究,他還打了牛津退休政策的擦邊球。
本來,牛津大學要求65歲強制退休的,但Goodenough不想退休,於是他在64歲的時候又跳槽了。
這次,他回到了美國,在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當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繼續做研究。
┃閱讀障礙症患者,文學少年讀物理PhD
Goodenough出生於1922年,這是一個科學蓬勃發展的時代。
在這一年,法國醫生卡雷爾發現白血球,加拿大科學家班廷製成人造胰島素。
波爾因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
之後,費米、薛定諤等量子物理領域的大佬開始展露鋒芒。
兒時的Goodenough,雖然家就在耶魯附近,不過出生在了一個學文科的家庭,似乎離這些自然科學家們有些距離。
但數十年後,他也將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是怎麼克服自己的閱讀障礙症。因為閱讀障礙症,在小學和中學時代,他受到了不少同學的戲弄。
但在求學過程中,他也慢慢從大自然,以及詩歌和宗教哲學中獲得了力量,贏得了學校的獎學金。
1940年,18歲的Goodenough考入了耶魯大學。
對於他來說,這種對家庭的逃離讓他松了口氣,因為他父母關係並不好。
就在考入耶魯大學之前,他的父母離婚了。他父親(歷史教授)很快就與自己的研究助手成婚。
這個環境讓他頗感壓抑,而且他與自己父親的關係並不怎麼好。
他去耶魯讀書的時候,只從家裡拿到了35美元的資助,而耶魯的學費至少每年900美元。
好在他有獎學金,校長還幫忙安排他去給有錢人家的孩子當家教,靠著半工半讀養活自己,他再也沒問家裡要一分錢。
用Goodenough的原話說,就是“每週工作21個小時掙自己的21頓飯。”
進入耶魯之後,Goodenough還是遵循著自己的興趣,先是選了古典文學,後來轉到了哲學,期間還學習過化學。
之後,在一名教授的建議下選擇了數學專業,並堅持了下去。
但這一路也頗為坎坷,就在讀大學的第二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了。
Goodenough選擇了主動申請服役,三年後才回到耶魯大學完成了學業。
畢業之後,他再度返回戰場,加入了美國空軍。
本打算和朋友一樣去報海軍陸戰隊,中途被數學老師叫去說“不要當大兵,我們需要懂數學的人做戰爭氣象預報”,於是沒有上前線,而是負責在一個太平洋的海島上收集資料。
1946年,Goodenough迎來了命運的轉折。當時,美國政府出資,選派軍人去深造,獲得了耶魯大學教授推薦的Goodenough就在其列,他可以選擇在芝加哥大學或西北大學學習物理或數學。
經過重重考慮,他決定前往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
之前就想過考物理研究生,但被管學生註冊的人告知,物理學裡所有厲害的東西,人家在你這個年紀都已經搞完了,你現在才想著開始啊?
最終,他還是考上了芝大物理系,當時是恩裡克·費米在管,據說費米一上來就給新生安排了一個32小時的超級大考試,每天8小時,連考4天。
第一次考掛了,於是又考了第二次才過,總計64小時。
其後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齊納,他30歲時發明齊納二極體。
在芝加哥這幾年,他主要的研究固態物理學,並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於自己人生方向也有了新的思考。
在他求學期間,齊納也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曾對Goodenough說:“你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找到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解決問題……”
這一理念,對Goodenough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0歲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經過在MIT的工作以及自身的理解,在牛津大學他選定了自己的方向——電池材料,並一直堅持了下去。
┃還能再戰,不想退休等死
直到現在,他還在科研一線繼續解決“問題”。
2018年,Goodenough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到了自己的問題,他說:
“我想解決汽車的問題,我想讓汽車尾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這一天,我今年 96 歲,還有時間。”
而且,解決問題並不僅僅只是靠口號。
Goodenough仍舊活躍在科研前線,就在最近,他和自己的團隊還發現了一種用於鈉離子電池的新型安全正極材料。
並仍舊有作品發表,比如這篇:
J.B. Goodenough, Personal journey in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71 (2019) 387–39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459618305607 )
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在採訪中說:
我不想退休等死,我想努力奮鬥,我相信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重要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他嘗試用自然界中存量更多的鈉代替鋰作為電池材料,以降低電池的成本。
再比如,如何用金屬鋰做正極,製造出更強大的電池。
還有電解質方面,Goodenough也在嘗試用玻璃固態電解質做出更安全的電池。
據說,“足夠好”老先生現在依舊精力充沛,有人在知乎上回答說,整個走廊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嗯,足夠好,還會更好。
短路測試原理 在 先生的私房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聰明人的學習模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你必須搞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更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查理.蒙格
你好,我是威爾遜,歡迎收看今天的《向大師致敬》單元。今天,我想與你分享的人物是:巴菲特最佩服的世界「第一」聰明人,他就是巴菲特的合夥人— 查理.蒙格。
查理.蒙格生性低調,他不向巴菲特熱於與他人分享,喜歡出席公共場合,巴菲特發表意見後,一旁的查理.蒙格最常說的話是:「我沒有什麼好補充的。」謹慎寡言,大部分的人很難捉摸到查理.蒙格的心理世界,因此,我想先與你分享兩個小故事,讓你稍微了解查理.蒙格的處世原則。💡
投資人李彔跟查理約早餐會,他們約早上七點半。第一次李彔提前幾分鐘趕到,結果發現查理已經把報紙看完了,讓他很羞愧,第二次早餐會,他提前15分鐘,查理還是到了已經看報紙了,第三次提前半小時,查理依舊坐在那,理彔後來咬牙,提前一小時到達。⌚
終於,這一次李彔先到了,十五分鐘後,查理悠哉地拿了一份報紙📰,安靜的坐在位上,也不搭話,靜靜看到了七點半,才與李彔一起吃早餐聊天。🍽
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直覺想到:黃石公與張良的故事📚。張良幫老人穿鞋,老人心裡暗許要贈與張良太公兵法,便相約隔日早上,張良一開始也是準時到,但老人早就到了,被痛罵一頓,如此反覆,直到有一日張良乾脆整夜不睡,就在橋頭守候,天才剛亮,老人悠哉的出現,點頭稱許,給予張良太公兵法,助張良終結亂世,推翻了秦國。
這兩個故事出奇的相似吧!我看多數人評論:「老人要考驗張良的耐性,所以故意刁難對方。」而我的解讀是:聰明人只是嚴守「自律」,他們提前準備,按時要把事情做好罷了。「守時」是我看到聰明人的共通特質,時間有限,他們絕不允許有人耽誤他們的時間。🙅🙅🙅
↠↠
第二個故事,查理.蒙格雖然擁有自己的私人客機,但他出外還是搭飛機,而且是坐經濟艙。而他身上總上帶著一本書,在候機時,飛機上,他會拿出書靜靜閱讀,不受別人干擾,隨時學習。👀
為什麼查理.蒙格要跟一般人一樣擠經濟艙?不只是省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他想與世界「保持聯繫」!他不希望自己有了錢,便被隔絕在一座摩天大樓,成了一個孤立的人,他要保有對世界的洞察力,時刻更新自己的認知(觀察世界,反向思考,多元思維模型)。✅
查理.蒙格與巴菲特非常熱愛閱讀,尤其查理是書不離身。查理一生通讀各領域的書籍,對人性的弱點有深刻理解。唯有對自己嚴格要求,提高修養、提升見識,才能擁有成功且幸福的人生。💕
「如果今年的學習,無法推翻你去年得意的一個想法,那便代表你今年沒有成長。」
查理喜歡閱讀,更提倡建立「多元思維模型」。根據查理自述,他腦海中就有近百種的模型,可以幫他做決策,而我們一般人,可以先從查理推薦的幾個基礎模型入門(先聲明:身為一個文科生,我個人不認為這些很基礎@@,請量力而為,斟酌服用)。
↠↠↠
擁有下列的基礎知識,你才有機會理解「投資的藝術」。💸
一、 數學
查理認為第一重要的是數學,除了基本的數字數量問題、複利原理。排列組合、定量分析法應用的決策樹理論,將掌握的數學知識拿來生活中應用,查理反覆強調多數人會算數學,但缺乏應用到生活、自己做決策!數學是拿來應用的,不是做紙本的題目!📝
二、 會計學
會計學是起點,要理解這門學問有它的侷限。查理補充,公司要善用5w原則:什麼人?什麼原因?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
回答一個又一個為什麼,有助於自己做更深層的思考;告訴對方事情,都能告知原因,對方能更深刻理解你說的話,會更重視、聽從你的話。即使他們不能理解你真正的理由,也會比較願意合作。🤝
三、 硬科學/工程學
哪個思維模型最可靠?硬科學(尤其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工程學的品質管理,對你我非專業工程師背景的人很重要。臨界點、物理學的臨界質量,也值得研究。🔍
四、 統計學
高斯分布、成本/收益分析,舉個實例:戴明博士擅長的「統計品管」,就是用統計方法,找出特殊變異原因和一般變異原因,進而解決問題,改善品質。📊
五、 心理學
人類的感知器官有時候會短路,而認知功能比感知功能更容易被誤導。電梯實驗:導演安排搭電梯的演員背對電梯門站著,剛進電梯的人,儘管覺得不對勁,80%的人也會選擇轉身背對電梯站著。
了解心理學,你便不容易被別人操控,而且,你可以更理性去正視自己的個性與解讀行為背後的原因。💬
看完這五個學科的「基本常識」,我相信有些朋友的反應應該是:「天啊!我到底看了什麼?我的人生白活了嗎?」一臉迷惑,陷入黑暗。😮
↠↠↠
我想回到一開頭的引言,談「能力圈」這件事。
無論你今天身處在哪個行業,我們要自知,成為該行業的「大師」!是一個比較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是,如果我們能縮小範圍,成為一個行業裡特定領域的「傑出者」。我認為,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以我自身為例,我目前專注在「學習」領域上的書籍,更精確的說是:「學習如何學習」、以及「深度學習」上鑽研。而光學習類的書,市面上就有海量的書供我研究,我不可能看完!但我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去看其他領域的書,比方說這一本晦澀難懂、多數人一聽到就皺眉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1. 跨領域的思維模式
烏瑞克‧鮑澤的學得更好、教人如何寫作的Spenser,萬維鋼高手思維等,不同領域背景出生的人,談到同一個主題,會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自洽。而我認為,這就是很棒的學習對象,我們要學習他的邏輯推理,而不是結論。✍
2. 訓練反向思考
長期專讀一個領域的好處是,你對這個領域如數家珍,但負面效應是,過度鑽研該領域,你會不自覺把這個領域的知識奉為真理,不容易接觸其他人的反對意見。🤷♂
有時候我會提一個悖論:學習就是重複寫題目就好,還不是可以考高分?然後我會找支持該論點跟反對該論點的書交叉看,看完以後我會有自己的內心評價,但我更在意兩派人的立論點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科學數據?再拿來應對我現在的生活環境,學生們適合哪種學習方式?
3. 不舒服的有效學習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一群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看影片、說故事)去學習單元,跟一群孩子按照學校的規定去學習,考試成績出來:一模一樣。
這代表人不會因為自己「喜歡」或「擅長」什麼方式學習,就能得到更大的進步。相反的,有效的學習多是不舒服的,甚至非常痛苦。😔
我之前有分享過一個學習方法,專心看本書,忍住當下劃線寫心得的衝動,把書闔起來,等一段時間,拿出白紙,痛苦的回憶默寫,看自己能記得多少?再拿書對照,檢查跟訂正!
↠↠↠
這個方法太難了!那有沒有比較入門的有效學習方法呢?🙌
a. 間隔式學習:
一周三小時的數學課,最好是分三天每天學1小時(學一天休一天),而不要一口氣一天學三小時,效果會非常差。
b. 綜合式做題:
孩子剛學完分數除法好了,不是拿起來狂做分數除法題目,而是要孩子寫分數除法外,也要搭配一些過去教過的單元做(例如面積、分數加減),讓大腦每個領域都刺激到,做好統整學習。
c. 成長式思維:
普林斯頓大學曾做了個實驗,要求大一新生進來後要考試(實際上是心理實驗),分兩組測試。
學校對第一組學生說:「這次考試是為了測試你們是不是真的有能力進普林斯頓!」學校對第二群學生說:「你們進普林斯頓已經很厲害了,我們要看你們到底多厲害,這些題目比較難,看你們可以做多少?」
結果,第一組學生得了70分,第二組學生竟然得了90分。只是考試前心態的不一樣,就這麼神奇的改變結果。😄
所以,如果孩子學習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不妨先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績進步。「你這次很努力,下次繼續保持,只要你努力,什麼事都可以做好喔!」
↠↠↠
好,今天我的分享先談到這邊,感謝你的閱讀,願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你我一起前行。👣
我是威爾遜,我們下次見!
短路測試原理 在 Carl Ho卡爾 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平常我們非常討厭(怕)電路發生短路問題
但有沒有想過利用短路來生火 並釋出大量火花來製作
火風暴影片 火雨曝光照(光影塗鴉) 呢? :D
很簡單的!
由鋼絲絨的選擇 到建議攝影設定 都有提及!
來看看這個精簡教學示範吧!
材料購買點:
鋼絲棉、護目鏡:五金行
9V電池、雨衣、尼龍繩、打蛋器: 家品店
手套:什麼類型的都可以 很多地方都有賣 如家品店
火雨還需要一把雨傘
攝影技術教學部份:
https://youtu.be/NeyDnFFoCq8
---------------------------------------------------------------
▷ 背景音樂資訊 BGM (Background Music) Info. ◁
Elektronomia – Energy
Music Link : https://youtu.be/fzNMd3Tu1Zw
• https://soundcloud.com/elektronomia
~~~~~~~~~~~~~~~~~~~~~~~~~~
(゚∀゚) ノシ
更多關於我的 More About Me
▷ DIY教學 DIYs Guide ◁ https://goo.gl/u4ENC7
▷ 趣味系列 Funny Video ◁ https://goo.gl/SrmBPm
▷ 挑戰系列 Challenges ◁ https://goo.gl/IGt6Kg
▷ 實驗系列 Experiments ◁ https://goo.gl/MzwL7f
▷ 我的倉鼠系列 My Hamsters ◁ https://goo.gl/8sNzHy
▷ Unboxing Pokemon 開箱系列 ◁ https://goo.gl/CE6MpC
▷ 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 Fanpage ◁ https://goo.gl/699CdS
短路測試原理 在 變壓器之開路與短路試驗- 高中電工機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中電工機械_變壓器_變壓器之開路與 短路 試驗_變壓器之開路試驗_黃文林 ... 電力電子導論_郭政謙_電壓型換流電路_換流器的基本 原理 . DeltaMOOCx.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