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綠、增氣、減煤」,蔡英文想用這六個字最後達成非核目標,看看現實所遭遇的處處難關,這如果不加上「用愛」發電,怎麼有辦法達成呢?>
面對破70萬的藻礁公投連署,蔡政府近來很明顯地改變戰略,將焦點轉移到反核,不與環團正面衝突,也企圖將能量移轉到反核四,來削弱藻礁公投的氣勢。蔡英文總統昨晚在臉書貼文表示,「這幾天,有許多網友留言問我:不重啟核四,要靠什麼發電?」她開出「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八字箴言,但這個能源轉型的解方似乎少了一味,否則看來看去,都不可能在2025達成她口中能源轉型的目標。
只能說民進黨的話術真的很厲害,把三接爭議轉了個彎,避免站到環團的對立面。但這是哪門子的環保與環保之爭,燃氣雖然空汙危害比燃煤低,但還是會釋放有毒物質,不論是燒煤或燒天然氣,其實都是石化燃料,都違反現在節能減碳的國際趨勢。更何況,台灣在不產天然氣、百分之百要仰賴進口的情況下,卻把燃氣占比要拉高到50%,剩下的20%要靠無法當作基載電力且發電不穩定的綠能,這到底是哪來的勇氣?
民進黨先前希望透過311日本福島事件來喚起大家對於核災的記憶,但他們沒說的是,日本在311之後這10年間又重啟了多少的核電廠?為何德國在宣布廢核後,又向鄰國大買核電且又重啟汙染更高的褐煤開採,引發德國環保團體的抗議。不同的能源政策要付出不同的代價,但前提是要說清楚,讓大家來做出抉擇。
【重磅快評】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小英能源轉型漏講一樣
https://udn.com/news/story/122025/5333609
石化燃料英文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沒有三接真的會缺電嗎?】
為了實現能源轉型,蔡政府提出非核、減煤、增氣、展綠四大方向,期望能在2025年達到燃氣50%、燃煤30%、綠能20%的目標,之後再逐步減少石化燃料,提高再生能源的占比。
根據台電所提供的每日電力資訊,事實上在今年的02/15,台灣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的總量占比達到全台灣用電量的19%,相當接近綠能20%的目標,也已經超過核能總發電量的占比,經濟部也常常向民眾保證供電無虞,即使是春節或夏季用電高峰,電也絕對夠用。
#綠黨從未反對蓋三接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的興建是為了供應讓燃氣的大潭電廠穩定運作,降低燃煤林口電廠的負載,然而三接一定要蓋在大潭電廠旁邊嗎?其實除了桃園觀塘外,新北市八里的台北港也是適合的選址。
#為何台北港不行?
比起三接現在的預定地,台北港海象條件更好,腹地也更大,作為接收站條件上沒有問題,但新北市政府在2017年及2018年兩度發文經濟部表達反對立場,中油評估興建期程過長後作罷。
#三接進度延後台灣會缺電嗎?
根據目前政府整體能源規劃,即便沒有三接,台灣在 2025年的用電備轉容量仍有17%,超過15%的法定目標,興建三接的主要考量是南北平衡以及維持北部供電穩定,高雄有一接,台中有二接,因此北部也要有自己的接收站。
然而要達成法定的減碳目標(2050年排放量降為2005年排放量的50%以下),2050年時將會有四成左右的接收站處於閒置狀態,花1000億蓋三接,25年後閒置四成,同時犧牲已經存在千年的藻礁生態系,這樣的規劃真的值得嗎?
#守護藻礁是全民共識
三接還未開始興建,中油去年兩次擱淺就己經大面積的破壞藻礁,不論如何縮小開發範圍,藻礁的破壞已是現在進行式。
守護藻礁是蔡英文總統競選時的承諾,也是國民黨表示支持的議題,既然如此兩大黨都應該提出更具體的作為,建請經濟部重新評估三接的選址,是否我們真的要為了一時的需求犧牲千年的生態?
也建請新北市政府更加積極地與中央溝通,並向民眾說明為何三接改建在台北港會是更好的選擇,綠黨相信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守護藻礁與穩定北部供電就是同時可以達成的目標。
藻礁連署的最後關頭,綠黨再次邀請大家一起加入我們的連署!
#連署書下載:https://bit.ly/2W5MiPN
📮連署資訊:
#列印第一頁,填好並親自簽名
#寄送地址:320039 桃園市中壢區普光二街122巷10號
#收件人:珍愛藻礁公投工作小組
__
成為黨員》http://goo.gl/GHAHVu
成為志工》https://bit.ly/3nKuG8z
線上捐款》https://bit.ly/2L3uC4S
#捐款給綠黨可以抵稅
石化燃料英文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奕齊給台灣的三十個幸福提案 / 20 /】
❚❚ 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以循環經濟發展幸福島國
台灣作為島國,能源和原物料都十分短缺,極度仰賴進口。2018年台灣的能源供給有97.8%來自國外,而過去半世紀來,有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另一方面,根據預測,全球人口在2030年將會由目前的77億成長至90億人,資源需求上升將達到地球可提供的極限。試想未來,不論是因為戰事或天災導致供給中斷,或是在地球資源耗盡的情況下,台灣要如何安身立命?
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人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也就是讓資源的功能發揮到極大,把東西「用到不能再用」,甚至「把廢棄物變資源」。或者說,成就「沒有廢棄物的資源運用」。
經濟發展與環境生態保護這兩個領域,在社會上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彷彿要發展就得犧牲環境,或是要保護環境就得犧牲經濟。這對全國唯一將總部設在台灣南部高雄的台灣基進黨,感受特別深刻。在高雄,石化及金屬這兩個「高碳產業」,因其高耗能、高污染、高安全風險的產業特性,長期困擾也傷害著這座城市。但這兩種產業的合併年產值超過1.5兆元(佔高雄年產值30%以上),卻也是高雄無法割捨的經濟命脈。面對經濟與環保的爭論,絕對不是二選一的決定,而是找出一條讓兩者併行,甚至永續發展的可行之路。
為兼顧經濟與環保的永續發展,先進國家無不思考如何讓經濟成長與資源消耗脫鉤,也因此,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近來在國際間不斷地被倡導。循環經濟是一套師法大自然,追求零廢棄與生態系統平衡的思維。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將循環經濟定義為:「具可恢復性及可再生性的機制,藉由設計將材料、零組件及產品分別納入生物與工業循環中,以求達到經濟活動的最高效能與價值。」在循環經濟的思維裡,沒有廢棄物,只有錯置的資源,其終極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資源完全封閉循環的體系。
歐盟早在2012年簽署「循環經濟宣言」,緊接著在2014年指定優先推動產業,並在2015年發表「循環經濟推動計畫」,提出零廢棄目標,搭配具體策略及相關行動計畫,且訂出明確的時程表(註) 。在國家層級,荷蘭政府訂下目標,中期希望在2030年,可以將礦物、化石燃料以及金屬等原物料的使用量減半,並在2050年完全落實循環經濟。許多城市如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城市亦相繼以循環經濟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藍圖、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循環經濟在台灣正在萌芽中,但我們並非從零開始,許多企業已有能資源整合的經驗,例如在高雄的臨海工業區,以中鋼為核心,透過區域能源整合計畫,整合區域內各企業的能源、水、資源等,讓性質相異的產業,在能源使用上互通有無,以提高整體能源使用綜合效益。同樣位於高雄的石安牧場,引進丹麥沼氣發電技術,將原本臭氣沖天的雞糞,化為可供一千多戶人家使用的電力,並將廢水、廢氣、廢熱做到循環再利用。又例如高雄永安的石斑魚養殖業,利用中油將外國液化天然氣生溫汽化過程中,以海水進行熱交換而排出的冷水來養殖需要恆低溫的石斑,如此省卻養殖業者換水投藥鑿井鋪管等龐大開銷。還有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製程中的兩種製程廢液(廢硫酸與含氨氮廢水)交互反應,再生成硫酸銨,然後送到廠外化工廠處理變成工業用氨水。
台灣各產業可以進行循環經濟的應用琳琅滿目,從農食生質、紡織塑膠、營建交通、科技化學都是能思考再利用的領域。蔡英文就任總統後,行政院也在2018年12月通過「循環經濟推動方案」,將循環經濟理念及永續創新的思維融入各項經濟活動,讓產業發展從「線性經濟」,過渡到「再利用經濟」,再徹底轉型為「循環經濟」。
要達成這些目標,有幾件事要做。首先要投入調查與研究,掌握台灣現有資源的流向,研究出在台灣可做何種利用,能創造出哪些新的產品與服務設計。再來是透過立法或修法,為創新嘗試提供最友善的法律環境。接著是創造合理的市場誘因,例如透過租稅和補助工具,引導市場走向循環經濟體系發展。再來是提供資金平台,鼓勵金融業者加入投資。最後在既有的產業園區中導入循環經濟概念,讓園區的資源利用方式得以升級,並以此規範新園區的開發。
台灣過去為了發展經濟,犧牲了土地、山嶺、河川、海岸,犧牲了水和空氣,犧牲了島嶼上的植物動物和人類。我們除了要把褐色經濟轉型到綠色經濟,在面對整個地球更嚴峻的未來環境時,更應該以循環經濟的模式來發展綠色經濟。追求循環永續的台灣未來,需要產官學研跨部會、跨領域的合作,更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慣習,挑戰一切的理所當然!
註:例如在2030年之前,回收65%的城市廢棄物、回收75%的包裝廢棄物、全面禁止掩埋分類垃圾等等。
#總統3號政黨5號
#基進民進一起前進
#三五好友前進國會
石化燃料英文 在 我們的服裝的主要成分是化石燃料- 塑料對於製造耐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塑料對於製造耐用、高性能的服裝至關重要,但它們也在加速環境危機,從製造聚酯等材料的化石 燃料 到衣服被扔掉後,堆積起來的塑料污染實不容忽視。 我們 ... ... <看更多>
石化燃料英文 在 什麼是「化石燃料」?《國家地理》雜誌-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化石 燃料 (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氣)源自千百萬年前的生物殘骸,是一種天然的不可再生能源,也是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大部分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