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狼來了?】
「台積電來高雄」,幾乎已經變成年經文,今天又傳出將在高雄設置1奈米、埃米廠。包括高雄橋頭科學園區、路竹科學園區,均在台積電評估中長期投資設廠的考量之列。
消息一出,市府經發局表示將以「200%努力」爭取,至於台積電則以董事長劉德音先前的說法回應高雄設廠傳言,表示「不排除去高雄投資,#但不是馬上要去」。有講等於沒講,不過也是必然。
台積電的產能佈局是「北、中、南平衡」,先前7奈米以中科為大本營,接著的5奈米、3奈米製程都在南科。至於2奈米今年宣布落腳竹科,回到新竹寶山,若有不足則台中廠旁邊有擴張的彈性。原因就在今年以前台積電在台灣布局大致達到平衡,只是隨著5奈米今年大量生產,3奈米將於2022年量產,2024年至2025年台積電將有6到7成產能在南部,這段期間將回到中北部擴充產能。換算南部要在擴產2027年以後可能性較大。
台積電目前為全球先進製程技術領先者,不過,尚無2奈米具體量產時間,外界預估約在2025年機會較大。隨著製程接近埃米等級,技術突破困難性大增,2奈米製程的下一步也不一定是1奈米、埃米廠。如同從7奈米衍生而來的6奈米製程等升級方式也在考量,這部分產能都還會在中科、竹科。如同劉德音指出:「再下一步,北部的可能性居多」。
未來台積電並不排除去高雄投資的可能性,但短期地方不必得失心太重,為了產業升級持續維持土地、水電、人才之充裕供給,創造良好條件,才是能穩健掌握的。另外由於半導體產業強勢,在地的石化產業升級,以及半導體封裝等衍生產業鍊,均和台積電有關,這幾年南科的產能增加,也會是高雄調整產業屬性的一次機會。
石化產業2022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先說個笑話:「部長為什麼要進這個肉給我們吃,全世界都不要為什麼給我們,你混蛋呀」
【中國連2週破紀錄爆買美豬 美國恐鬧培根荒】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88425691297502&id=584986081641475
【別被騙了!萊豬=毒豬? CPTPP會員國都開放進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43667462327657&id=543853495642422
陳聖豐:還真是謝謝那些在2018年公投投核食反對票的人哦
現在台美FTA跟CPTPP唯一障礙就是美豬和福島五縣食品,然後國民黨還在亂。
如果被國民黨亂成功,也就是2022、2024被國民黨贏走,之後國民黨會聯手親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加速的讓中國來吃掉台灣的產業。
鄭紹鈺:簡單講一下好RCEP對臺灣會有什麼影響好了:
1.電子業因為當年卡進WTO所以影響不大 。
2.沒外移的石化產業、化學產業,還有傳產影響不小(很多傳產類的關稅可能會跟競爭者差5-15% 。)不過最近三菱他們都要來臺跟台塑簽合作,為了要供應給台G電等晶圓產業,簡單說可能會連化學產業都會變得更傾斜成電子業(台G電等)的相關產業。
3.目前研究說對臺灣衝擊不大的原因,是出於臺灣本來就被排擠了,再多排擠也就...還是保持在本來被排擠的狀態。這就是班上邊緣人不怕再多被隔壁班排擠的概念。
4. 但其實是長期的老問題了,像南韓就一直簽的貿易協定比我們多,沒有近期大FTA時代的南韓研究,但有發表在AEJ:Macro(我原本誤以為是AER)的研究說大概在1970-1990年代,透過參予自由貿易減少關稅大概對南韓平均每人GDP成長貢獻17%,除了GDP之外,自由貿易對南韓的製造業附加價值的上升影響很大。
如果這數字不變並延用到今天(對南韓大FTA時代來說,這17%應該是低估),就是南韓近年來gdp成長率比臺灣高的一部份,除了服務業發展比我們好之外,有一大部份就是簽的比我們多而來的(特別是我們跟他們比起來近年發展較不好的非電子業製造業。)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今天在越南會買到南韓的洗髮精跟沐浴乳(這當然有南韓財團搞海外通路的關係),而臺灣的不只不容易買到,未來成本還會比南韓的高。賣是還賣得出去,但就定價先輸別人了,成本又比較高,就附加價值變低啊,附加價值低的結果,要壓低成本,最後又砍回國內工資。
5.評析:簡單說,就是產業會更往台G電相關產業鏈傾斜,在一般均衡之下,數目字上的衝擊可能不是那麼大。但問題是,我們的產業就會更加地向少數部門(且坦白說非常窄)的產業限縮,萬一我們電子業被拼倒了(這又跟電子業的特殊產業環境有關),那就是整個系統性的爆炸。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想辦法脫離這困境的原因。
雖然電子產業(零組件、晶圓、電腦設備等)近年來佔我們的出口高達4成以上,但其實在這之外,化學跟機械也是我們重要的出口產業,而化學的外移是比較不容易的,產業關聯度又極高(容易帶動上游跟下游),又是臺灣從日治時期以來底子就比較好的產業(說來話長),且集中在中南部,我想對臺灣北部來說衝擊不大,但對臺灣中南部的衝擊會相對比較大。這對國內政治的影響可能比全台GDP大吧。
註解:有關南韓自由貿易對成長貢獻的文章,請參考Connolly and Yi, How Much of South Korea's Growth Miracle Can Be Explained by Trade Policy? AEJ:Macro 2015.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185742624890791&id=100003652232437
【回顧】
一「日本政府首度表態 台灣因食品問題無法加入CPTPP」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33254636814613&id=584986081641475
石化產業2022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Joe:「其實按照目前的數據去推估,全球液態能源的供需趨勢和3~5月會有很大的不同,應該是需求大於供給才對,美國油井數量關閉到2009年以來的相對低點,那已經注定,Q3的原油產能很難大幅拉高了。」
全球最大原油企業Saudi Aramco CEO Amin Nasser堅信,隨著與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相關的封鎖逐步緩解,石油需求將在下半年繼續反彈,他表示:「最糟的時刻已經過去,對今年下半年非常樂觀,中國數據顯示汽油和柴油需求都已開始穩定重返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前的水平,更多國家將開始對外開放,這將反映在對原油的需求上,石油需求已經從4月的7500桶至8000萬桶回升至約9000萬桶。」
身為沙烏地阿拉伯國有石油巨頭負責人,Nasser的觀點與IEA和OPEC的預測相符,兩家機構預計2020年日均需求分別為9170萬桶和9060萬桶。
Nasser說:「也有不同的預測認為,年底前每天石油需求在9500至9700萬桶間,因此,這完全取決於是否還會出現第二波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我不擔心第二波疫情,因為我們現在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所有國家、所有醫療機構都在第一波疫情中做好充分準備。我們學到很多東西。」
高盛分析師預計,2022年時全球原油需求將回到中國武漢肺炎大流行前的水平,原因是通勤率上升、私人交通大起以及基礎設施支出增加,全球石油需求2020年將下降8%,2021年將反彈6%,到2022年「完全恢復」到中國武漢肺炎疫情之前的水平,由於全面的通勤活動增加,而且從大眾交通轉向私人交通,以及在國內旅遊時改開汽車來取代搭飛機,汽油在石油產品中的需求恢復最快,尤其是在美國、歐洲和中國。
預計到2021年,由於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項目支出,柴油需求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然而,高盛警告,航空燃料需求已成為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危機的「最大輸家」,若沒有疫苗出現,消費者對飛行的信心將維持低落,出遊行為可能會長期改變,因此,高盛預計航空燃油需求至少在2023年之前不會重回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前的水平。
油價在今年第2季出現大幅反彈,但今年來仍下跌超過30%,處於熊市中,從長遠來看,高盛分析師認為石油需求不會在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根據該行的精煉原油汽車需求(ROAD)模型,高盛分析師表示,最新的峰值石油需求預測是「受穩健的基本經濟成長、新興市場人口統計數據和相對較低的油價推動」,非經合組織(OECD)國家、尤其是石化產業,將是未來10年石油需求增加的主要驅動力。
https://www.worldjournal.com/7026422/article-%e9%ab%98%e7%9b%9b%ef%bc%9a%e5%8e%9f%e6%b2%b9%e9%9c%80%e6%b1%822022%e5%b9%b4%e9%87%8d%e5%9b%9e%e7%96%ab%e6%83%85%e5%89%8d%e6%b0%b4%e5%b9%b3/?ref=%E4%BB%8A%E6%97%A5%E8%B2%A1%E7%B6%93%E4%BA%8B
https://www.worldjournal.com/7025621/article-%e6%b2%99%e7%89%b9%e9%98%bf%e7%be%8e%ef%bc%9a%e5%8e%9f%e6%b2%b9%e9%9c%80%e6%b1%82-%e5%b9%b4%e5%ba%95%e5%89%8d%e5%8f%8d%e5%bd%88/?ref=%E8%B2%A1%E7%B6%93_%E7%BE%8E%E5%9C%8B%E8%B2%A1%E7%B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