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1年第一季推出為期一年的入樽機先導計劃,以測試入樽機在香港的實地應用。在先導計劃下,我們會於人流較為密集的公眾地方或政府設施等地點,分階段設置共60部入樽機,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提供即時回贈(每個塑膠飲料容器為$0.1,以鼓勵公眾交回使用完的塑膠飲料容器。每一張八達通或每一...
石圍角邨巴士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石圍角邨巴士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豪宅結界:點解屯門掃管笏所有政府地都變哂豪宅?】
政府成日話搵唔到公屋地要起到明日大嶼桂山島,屯門市中心嗰邊啲公屋又密麻麻,但點解屯門掃管笏成區就可以係清一色起中低密度豪宅?
簡單翻查掃管笏近十多年的土地發展過程,過往13年就有18塊政府土地都賣出成為豪宅項目,共約30公頃,相等於1.5個維園多。若以鄉郊地積比3.6倍 (12層)保守計算,這些土地資源本來大約能建15,000個公屋居屋單位,今天就被各大地產商完全瓜分。
掃管笏近13年政府賣地成私樓列表(圖中綠色範圍)
TMTL 422,1.5公頃,成交價9.6億,現為永宜(香港)的「The Drake」(2007年)
TMTL 449,1.7公頃,成交價7.8億,現為華懋的「琨崙」 (2007年)
TMTL 423,6.7公頃,成交價27.4億,現為嘉里建設的「滿名山」(2012年)
TMTL 436,0.9公頃,成交價1.8億,現為英皇的「珀居」(2012年)
TMTL 427,2.7公頃,成交價13.9億,現為會德豐的「NAPA」(2013年)
TMTL 435,1.2公頃,成交價5.6億,現為永泰的「The Carmel」 (2013年)
TMTL 490,0.2公頃,成交價1.4億,現為英皇的「畔海」(2013年)
TMTL 495,0.2公頃,成交價0.6億,現由福來發展擁有,未興建 (2013年)
TMTL 512,0.1公頃,成交價1.6億,現由泛海國際擁有,興建中 (2014年)
TMTL 497,0.68公頃,成交價10.6億,現為永泰的「OMA OMA」 (2015年)
TMTL 500,2.43公頃,成交價36.3億,現為「恒大‧珺瓏灣」(2015年)
TMTL 541,2.7公頃,成交價38.2億,現為中資萬科置業的「Lepont」 (2015年)
TMTL 542,0.82公頃,成交價17.3億,現為中資保利置業的「瑧譽」(2015年)
TMTL 523,0.76公頃,成交價9.8億,現為永泰的「OMA by the Sea」(2016年)
TMTL 547,1.54公頃,成交價27.1億,現為香港小輪與帝國集團的「帝御‧金灣 」(2016年)
TMTL 520,1.22公頃,成交價31.7億,現由深圳控股夥拍路勁基建擁有 (2017年)
TMTL 518,1.35公頃,成交價35.0億,現由中資佳兆業擁有,未興建 (2020年)
TMTL 546,2.75公頃,招標中 (2020年)
(屯門市地段第422號 = "TMTL 422")
[原為公屋地今變私樓]
為何會全區清一色私樓豪宅? 翻查規劃署紀錄(註一),現為TMTL 427,500,及520共約6.25公頃的政府地,原來曾計劃提供11棟約15層高的公營房屋,連一個商場及巴士總站(圖中紅色範圍),但最終卻決定做私樓,成今天呎價達$19,000的GRAND NAPA,解決房屋問題的土地資源又白白淪喪。
過程中,政府更刻意塑造對公屋的誤解,指「私人發展較適合當區環境嘅低密度發展」(註二)。但公營房屋的規劃及設計方式基本上由政府主導,不見得公屋居屋發展為何注定就是高密度及與環境不相容。大澳龍田邨及梅窩銀灣邨就是低密度「鄉村式公屋」的例子。相反,往往將行人與環境切割的,正是私人屋苑偌大的圍牆大閘及私人化的人工綠化環境。政府以密度為由將公屋變私樓,實屬誤導。有時更刻意選定綠化帶、民居、村落、休憩用地作公屋選址,故意塑造出當區居民保育與公屋發展的假對立,這些在屯門掃管笏時有發生。
[社區用地照賣]
被變賣為私樓的還有現時相當欠缺的社區用地。2010年,規劃署預留TMTL 546作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發展,而且自2003年起一直為國際十字路會會址(圖中藍色範圍)。但之後又被轉做私樓。2014年發展局將其列為私營房屋發展。城規會也將其由GIC改劃作「住宅(乙類)」(註二至四),有市民曾就此申請提出司法覆核(註五),但隨後政府仍將其加到2015-16年度賣地計劃,一直滾存至今。
[雙重標準的公私比]
當年發展安達臣石礦場作房屋發展,政府曾提出「公私樓平衡」的說法,指當區「已有很多公屋,希望多些私人樓宇,令整個社區的公私營樓宇比例較平衡」(註六)。但在掃管笏,卻不會提當區太多私樓,需要公屋平衡一下,故此13年間眼見將同區公有地資料不斷變賣。
今日掃管笏變成了隔絕公屋的豪宅結界,完整地反映了今日房屋政策問題最真實的一面:政府賣地就年年有餘,用作公屋就說覓地困難,賣到全區豪宅,就來說地少人多,要開發明日大嶼了。這種「掃管笏模式」,近年亦有在其他地區出現的跡象,例如大埔白石角,土地分配決策乏人監察。
要善用掃管笏的土地資源,區內至少仍有3.8公頃的棕地未有落實發展計劃,一直沒有被好好利用,如DD374 521RP及DD375 410等地段。此外,政府預計2016年後發展公營房屋的兩個掃管笏地塊,至今仍未有改劃跡象,將來會否政府會否收回棕地重新整合規劃、改善交通配套、原定公屋計劃會否走數變賣,將一再顯示政府解決香港房屋危機是否有決心。
掃管笏這個房屋案例,一再說出了政府一直有地在手,只是沒有「公地公用」的分配傾斜問題,而是過往誰在定奪全數出賣當區公有土地,一塊不留小市民,才是今日香港土地問題的核心。
2007-2020年9月在掃管笏賣成私人住宅的政府地
https://bit.ly/3jmmdFO
註一:屯門東可發展房屋用地的規劃及工程檢討-可行性研究 公眾諮詢文件,2008年
https://bit.ly/2S94ZzK
註二:屯門東可發展房屋用地的規劃及工程檢討-可行性研究 行政摘要,2010年
https://bit.ly/2EDvLgD
註三:2014年施政報告的15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用地
https://bit.ly/2S5skm1
註四:屯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TM/32)
https://bit.ly/2GfPi7u
註五:屯門前掃管軍營改劃住宅 市民獲批法援 擬提司法覆核,立場新聞https://bit.ly/3ibpVAK
註六:政府平衡公私營房屋土地需求
https://bit.ly/3cE6gZg
----
🐟 月捐支持民間土地研究工作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 TG: t.me/liberinf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berResearch
🎥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 Podcast: https://apple.co/3ly0yfw
🧠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石圍角邨巴士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2021年第一季推出為期一年的入樽機先導計劃,以測試入樽機在香港的實地應用。在先導計劃下,我們會於人流較為密集的公眾地方或政府設施等地點,分階段設置共60部入樽機,並透過電子支付平台提供即時回贈(每個塑膠飲料容器為$0.1,以鼓勵公眾交回使用完的塑膠飲料容器。每一張八達通或每一個支付寶(香港)帳戶每天最多可交回30個塑膠飲料容器,並領取有關回贈。公衆亦可選擇將回贈捐給指定的慈善機構(香港公益金、香港童軍總會或香港女童軍總會),每天數量不限,造福社群。政府委聘的承辦商會將收集到的塑膠飲料容器會交予合適的本地回收商,確保妥善循環再造。第一批入樽機已於2021年1月投入服務。
To pave way for the future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 on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PPR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PD) has rolled out a one-year RVM Pilot Schem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1 to test out the application of RVMs in Hong Kong. Under the pilot scheme, 60 RVMs would be installed in phases at locations such as public places or government facilities with relatively high foot traffic, with provision of instant rebate $0.1 per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 via e-payment platform to encourage the public to return their used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Each Octopus card or Alipay (Hong Kong) account allows the public to return a maximum of 30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and redeem the rebate in a day. Members of the public may also choose to donate the rebate (no daily limit imposed) to designated charities (the Community Chest, the Scout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or the Hong Kong Girl Guides Association) to benefit the community. All the plastic beverage containers collected would be delivered to suitable local recyclers, as arranged by the Government-appointed contractor, to ensure proper recycling. First batch of RVMs has put into operation in January, 2021.
海富中心
中環夏愨道18號海富中心商場1樓 (近詢問處)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金鐘道政府合署
香港金鐘金鐘道66號高座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香港大會堂
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香港大會堂高座地下(入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入境事務大樓
灣仔告士打道7號入境事務大樓地下
星期一至五: 早上7時30分至晚上6時30分
星期六早上7時30分至下午1時正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關閉
中環街市
中環皇后大道中93號中環街市2樓(近24小時通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維多利亞公園
銅鑼灣興發街1號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香港仔運動場
黃竹坑道108號香港仔運動場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華蘭中心
鰂魚涌華蘭路華蘭中心地下1-3號鋪百佳超級市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
淺水灣影灣園商場
淺水灣淺水灣道109號淺水灣影灣園商場B樓 (近停車場電梯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興東商場
西灣河興東邨興東商場地下(近9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綠在東區
筲箕灣愛秩序灣愛信道30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6時正
杏花新城
柴灣盛泰道100號杏花新城東翼1樓(近112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小西灣廣場
小西灣小西灣道10號小西灣廣場地下(近正門)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綠在深水埗
深水埗通州街339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南昌薈
深水埗西邨路19號南昌薈地下 (近西邨路入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V Walk
深水埗深旺道28號 V Walk (近 3 樓停車場玻璃門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麗安邨
深水埗荔枝角道420號麗安邨麗德樓地下(近3A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新世紀廣場
旺角太子道西193號新世紀廣場L5樓一田超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正
官涌市政大廈
佐敦寶靈街17號官涌市政大廈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K11 購物藝術館
九龍尖沙咀河內道18號K11購物藝術館B3層車場升降機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正
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新碼頭街九龍城碼頭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譽.港灣商場
新蒲崗太子道東638號(譽.港灣)商場B1層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紅磡碼頭
紅磡華信街紅磡碼頭地下 (往北角碼頭閘)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7時30分至晚上7時30分
慈雲山中心
慈雲山毓華街23號慈雲山中心地下 (近1-3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綠在觀塘
九龍灣常怡道27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MegaBOX
九龍灣宏照道38號企業廣場五期MegaBox15樓(近停車場電梯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9時至晚上10時正
德福廣場第一期
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第一期G/F (近地鐵站C出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彩雲商場
牛池灣清水灣道45號彩雲商場2期2樓(近A205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樂華商場
觀塘牛頭角振華道70號樂華商場3樓 (近322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德田廣場
觀塘藍田碧雲道223號德田廣場2樓(近209B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禾輋廣場
沙田德厚街3號禾輋廣場 (舖R8對面)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好運中心
新界沙田橫壆街1-15號好運中心地下(近4-6B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沙田大會堂
沙田源禾路1號沙田大會堂地下(近廣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綠在沙田
沙田石門安平街10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近大學站校園穿梭巴士站)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顯徑商場
大圍車公廟路69號顯徑商場地下(近106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梨木樹商場
荃灣和宜合道389號梨木樹商場地下(近A出口)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富善商場
大埔安埔路12號富善商場地下(近G15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葵涌商場
荃灣葵涌邨葵涌商場第三層平台(近芷葵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太和廣場
大埔太和路12號太和廣場西翼2樓(近233號鋪)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綠在大埔
大埔大華街25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悅來坊
荃灣荃華街3號悅來坊B3層AEON Living Plaza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30分
荃灣如心廣場商場1期
荃灣楊屋道8號如心廣場商場1期1樓 (近123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荃灣廣場
荃灣大壩街4-30號荃灣廣場B1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長發廣場
青衣擔桿山路6號長發廣場B/F (近升降機大堂)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彩明商場
將軍澳調景嶺彩明街1號彩明商場一期3樓 (近 3-4號電梯)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6時至晚上12時正
綠在葵青
青衣担杆山路12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粉嶺名都商場
粉嶺車站路18號粉嶺名都商場地下(近15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The LOHAS 康城
將軍澳康城路1號The LOHAS 3樓 (近336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正
上水名都商場
上水智昌路9號上水名都商場二樓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彩園廣場
上水彩園路8號彩園廣場3樓(近31A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小時開放
綠在元朗
天水圍天華路65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天盛商場
元朗天水圍天靖街3號天盛商場地下 (天盛街市外近順便智能櫃)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天瑞商場
元朗天水圍天瑞路9號天瑞商場地下G1B號舖麥當勞對面 (近羅馬廣場)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V CITY
屯門屯門鄉事會路83號V CITY (近G12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1時正
建生商場
新界屯門良運街3號建生商場地下 (近106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24 小時開放
綠在屯門
屯門屯義街9號地下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
富東廣場
東涌富東街6號富東廣場地下 (近10號舖)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7時至晚上10時正
東薈城
東涌達東路20號東薈城B1-B10號鋪百佳超級市場內
星期一至日及公眾假期︰早上8時至晚上10時30分
石圍角邨巴士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深圳五星酒店尾房衣櫃離奇滴水!石圍角邨屋企深夜撞鬼,小童靈體碎花裙掃臉!(恐怖在線重溫)
第2231集 (19 May 2017)
石圍角邨無五官碎花裙小童靈體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40
聲音月費重溫$30
相關影片:
1. 高靈潘小文又有貨交~鄰居婆婆死咗巴士見番佢鬼魂 〈恐怖在線〉[嘉賓 潘小文]第3190集 2021-01-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BPnugnZy6Y)
2. 觀塘裕民坊聚陰榕樹!中環領事館地下機關最猛鬼,金屬探測器偵測靈體!(恐怖在線重溫 第2218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3H85rOt3M0)
3. 維園廁所姦殺案真相!銅鑼灣酒店唔裝香即病!員工爆料鬧鬼升降機!(恐怖在線重溫 第2217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SulaSuyEk)
#恐怖在線 #潘紹聰 #深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石圍角邨巴士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上水Sheung S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西部,是香港最北面的主要市鎮,也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上水一帶原為農田,於1980年代起發展為現代化新市鎮,區內住宅和商業區以石湖墟和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發展,是上水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北區的主要商業經濟中心,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市中心北部,西南部等村落找到。上水因靠近中國大陸邊境,為大陸居民進入香港的首站,因此區內不論假日均有大量深圳一帶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在區內消費和從事水貨活動,使到區內人流和商業活動增加,為區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滋擾,上水的區內民生店鋪和小店都變成了藥房,而政府亦無積極解決居民需要,因此曾觸發多次示威而表達不滿。上水與粉嶺、沙頭角、打鼓嶺組成了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上水一帶以低地和丘陵為主,高山不多。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而根據《北區風物志》(1994年)記載,上水及粉嶺一帶古稱「雙魚市」,因上水北面有一條「雙魚河」。自廖族於元末由福建遷來廣東南部之後,子孫漸漸散居於今新界橫眉山、嶺下、小坑、雙魚、福田、上水一帶,並建成村落。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帶地方的名稱。上水與粉嶺、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並在1980年代開始發展現代化新市鎮。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昔日,附近村民會集中在石湖墟進行交易。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古洞不但是地區名稱,亦是一條村。在青山公路旁有古洞村公所。古洞村不是原居民村,大部分村民在1949年前後,從內地逃難而來,因親戚朋友的關係,定居古洞村。這位置一帶又稱石仔嶺。有那裡開廠的人表示稱為石仔嶺是由於挖到地下深處,滿地都是石仔。泥不夠肥沃作耕作。沿河上鄉路一直北行,至河上鄉排峰路交界轉入河上鄉排峰路直上,便可到達河上鄉。村公所旁邊是鄉村式酒樓,成為了村民飲茶及的士司機吃午飯休息的地方。從前由於古洞是墟市,曾有四、五間酒樓。石仔嶺花園 位於新界上水古洞附近位置,前身是英軍軍營,後來被改建成多幢 安老院 舍,由於環境清幽,因此不少郊遊人士都會到來稍息,成為了該處的一個景點 。石仔嶺花園有古洞「老人村」之稱、由前英軍石仔嶺軍營改建的石仔嶺花園,園內有十六間樓高兩層合共廿五棟安老院舍,已有十六年歷史,有近一千二百長者入住,但因政府發展新界東北而面臨「滅村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