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藝術文學種子發芽茁壯 公部門責無旁貸
本週我參加了兩場大型藝文活動,包括花蓮縣文化局舉辦的「2020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閉幕典禮,以及文化部台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後山文學獎」頒獎典禮。
花蓮石雕藝術季已經發展25年,進入第12屆,本屆16件作品也將延續以往,移置花蓮各風景區與公園,讓創作於花蓮的大型石雕品融入在花蓮地景中。
後山文學獎邁進第七年,今年首度移師到花蓮頒獎,獲獎者感言均認為有機會參加且獲得評審青睞,對創作生涯是很大的鼓舞。今年考取師大,花蓮高中畢業生「方捷」,曾獲新詩組首獎,今年得獎詩作〈你一定要洄瀾〉,希望讓大家看見他所熱愛的花蓮。
花蓮各類藝文活動眾多,藝文愛好者、專業創作者人才濟濟,最需要的是能被看見的機會與舞台。
不論是大型石雕品或是寫作與閱讀文學等,創作之路艱辛甚至孤獨,公部門有責任建構、連結平台,讓才華洋溢的創作者發光發亮,也讓藝術文化與閱讀文學推廣,有機會茁壯長成大樹🌳,豐富城市內涵。
石蓮花發芽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地精靈在歌唱,一位種植小米的老師分享他的故事>
#種植小米的老師#
我知道一位特別的泰雅族老師。這位老師在台北打拼多年,早已習慣了都市生活,某一天,他突然決定親自下地種植小米,他想見證小米酒製作的全過程,以此瞭解自己的族群和文化。老師在課堂中跟我們講了其中一年種植時發生的故事。
老師回到自己的家鄉,宜蘭寒溪部落。雙腳踩在鬆軟的土地上,勞作中的老師大汗淋灕,認真做了功課的他知道,種植小米有好多個步驟,間拔完畢,接下來就是播種了。
老師抹去眉尖的汗,
對熟成充滿了期待。
這時,部落一位老阿公經過,在他的農田前方背著手站了好一會兒,忽然阿公指著旁邊的大樹根對他說:「那裡的青草發芽的時候,就別繼續播了。」
老師說好。
幾天之後,大樹根部的草開始抽芽,按阿公的提示,不應該再繼續撒更多的種子。
但看著自己辛苦挖好的坑和手上剩餘的種粒,老師決定再播一些。索性那邊也播上吧!不一會兒,老師把所有的種子都撒了下去。
結果那一年...
老師問我:「你覺得有長出來嗎?」我這個說到小米第一反應是「小米手機」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答案的。我瞎猜,沒有。
「台灣山地地形複雜,加上颱風多、氣候變量大。這一年的小米雖然長出來了,卻沒有收成。」老師說道。
缺乏經驗,失敗似乎是必然,老師很沮喪,難道自己對族人從前賴以為生的農耕生產嘗試就這麼結束了嗎?
這時,老阿公又經過了老師的農田,搖搖頭說:「你太貪心啦。」即使天氣惡劣,部落里的其他土地卻一如往常豐收,而老師沒有聽老阿公的勸告,在青草發芽的時候就停止播種,導致不能收成。
老師才明白,此次失敗,除了氣候,更跟自己對農耕的態度有關。
我們貪心,天是會感應到的。一旦索取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老師說道。
這個看起來尋常的故事,
卻讓我哭得稀裡嘩啦的。
#大地和天空#
很多年前,有地產開發商想收購印第安人的土地,酋長不理解:為什麼會只要我們的土地呢,難道上面的花花草草、跑來跑去的小動物、參天的大樹還有清新的空氣不是更好嗎?
而且要怎麼只賣土地呢?
大地、土壤、天空、一切⋯
都是密不可分的呀!
我的交換生室友小竹,在17年的冬天,前往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深山,拜訪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那裡有在隱世中生長了千年的原始巨木群。
優繞長老對她們說:「台灣商人的嗅覺比黑熊還敏銳。」20多年前,有一位商人看中了部落的土地,提著一麻袋的錢上山,要買下這裡。當時的頭目,Lahui的父親,堅決地拒絕了這一樁交易。
「雖然種小米很辛苦,收成有時會不好,但我們還是需要去耕種。因為只有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勞作中,我們種小米的傳統才能延續下去,我們才不會忘記怎麼種。我們需要土地,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Lahui頭目的父親把這段話寫了下來,日後,Lahui不斷地將這段話告訴族人和來部落作客的人。
#神話傳說中的文化養分和信仰力量#
時代的進步,也帶來了「理性」和「科學」對想象的凌駕和蹂躪。我喜歡跟不同的原住民同學聊天,瞭解他們所在族群的信仰背景,我喜歡聽他們說起「族人」和「祖訓」。
愛好和平的達悟族是唯一一個沒有獵首的民族,擁有著優雅弧線、黑白紅相間圖騰裝飾的拼板船是他們最鮮明的標誌。
布農族以小米的成長週期為指標的年月觀,依照植物枯榮和月亮盈缺決定季節的更替。我想,布農族人一定是細膩敏感、富有想象力的。
鄒族人穿皮衣皮帽,但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則著以植物纖維製作的素色衣物。土地賜予自己的,他們欣然接受,靈活使用,如魯凱族建材使用木材,而達悟族半穴居。
這並不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總有一些以人類為中心的意味,就像「環境保護」一樣,明明人類就是環境的一部分,卻顯得好像我們正在做什麼偉大的事情。
哪怕只隔幾座山,或不同的海拔,各族卻有自己的長幼尊卑秩序,魯凱族重視長男,而葛瑪蘭族卻遵循長女繼承制。
鄒族有明確的階級,頭目、徵帥和勇士,鄒族的葬禮分為善死和惡死,為族群做犧牲貢獻的族人會得到大家的祝福。
魯凱族認為百合花神聖,在兩個太陽的傳說中,為氏族犧牲的英雄贏得了族人的崇拜。這個傳說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看的《后羿射日》,故事的背後是對為部落捨身取義的英雄精神的歌頌。
排灣族的山地舞步和百步蛇傳說同樣引人入勝,其中衍生出來的「太陽卵生」、「石生」、「犬生」、「竹生」的故事更是精彩絕倫,神話故事,同樣也是創新文化時想象力的源泉。
讀原住民族的神話,也是瞭解族人的性情和歷史的過程,神話故事具有型塑族人思想基礎的作用,故事中除了蘊含族人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也包含永續生態的概念。
#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
人類曾經擁有那樣漫長的一段歷史:我們與大地共振、從自然中吸取養分,與大地生息與共血脈相連。
那個時候的我們,以雲捲雲舒作為夜雨來臨的徵兆,傾聽樹林里的風聲,感受大地深處的脈動,肥沃的土壤除了長出滋養萬物的養分以外,還啓迪了我們的祖先尊重自然,萬物有序的思維方式,更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敬仰和確信。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板塑膠磁帶,是兒歌精選,我們最愛唱這一首,「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好想和紮根在那段過往裡的原住民老人們說說話,我想親口問問他們,「大地和天空,還悄悄告訴了你們什麼?」
廖小花
2020.03.08
石蓮花發芽 在 摸魚的形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氣快放晴吧!!!!
「 必須趕快把儀式準備好..... 」
為了讓旱作的沙苑子種子能順利發芽,倪亞準備了許多祭祀的道具。
希望透過祭祀的效果讓連日的下雨天能夠放晴。
倪亞在房間張開了一個圓形的祭祀空間,在圓形的四個方位放上盛水的水盆。
之後從周圍的池塘挑選四朵粉白色的水蓮花,將每朵輕放到水盆的水面上。
「 薰香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
倪亞挑選了香火爐,並從放香草香料的櫃子上,愉快的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香草放到火爐之中。
燃燒的香草在爐中緩緩飄出了白煙,夾雜讓人放鬆精神的香氣。
現在整個房將都充滿著薰香草的味道。
「 好了,這樣基本的工作都沒問題了! 」
倪亞將所需裝備準備妥當之後,
「呼~~」 輕輕呼一口氣
自己跪坐在石缽前,雙手持握摺扇,闔眼開始祈禱…..
霎時從跪坐奮起!
哼起旋律!
手與腳順著旋律舞動
輕聲開始唱起祝文:
「
陰淫為霖,神能散之。下土墊澇,神能暵之。
發軫西北,弭節東南。風反雨霽,神亦不慚。尚饗
掌管氣象的神靈阿!!
請聆聽倪亞的乞求
讓這塊區域連日降雨停止放晴吧!!!
」
illustrator: 野花大社
word: 丈治 千
石蓮花發芽 在 石莲花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 - 开始发芽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开始发芽咯~ ... 石莲花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 profile picture · 石莲花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 开始发芽咯~. 时间线照片 · 2015年10月10日 ·. ... <看更多>
石蓮花發芽 在 Re: [問題] 石蓮花怎麼種- 精華區Plant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石蓮花三個字受吸引觀看文章,發現很多人不懂得怎麼
種石蓮花,想想,在我還小時老爸就特地挑選了較好的品種帶回家種,如今也種了
石蓮花幾十年了,小的可以來說明一下^^"。
石蓮花怎麼種?要不要日照?要怎麼澆水?怎麼繁殖?如何保存?怎麼吃?我看
了這一個標題的文串及推文,只看到第3819篇是正確的,著實嚇到所以趕快也回一
下文齁!(其它相關於石蓮花的標題及其文串並未翻閱)
基本上石蓮花是【沙漠性植物】。何謂沙漠性植物?就是有需水量少及日照數長
的特徵,所以種植石蓮花最好的是愈鬆軟、排水性良好的土質為佳,就算是種在貧
乏性土質之中(就是沒什麼營養份的土質)也沒有關係,以一般普通的泥土種植,
或是栽培土也可以,以純礫石、純砂質(岩砂)或純蛇木屑種植,從不施肥也照樣
活得很好,就是不要種在黏性強、排水性差的黏土上,而種植在紅土之上如何便不
得而知。
為什麼小的要說從不施肥?因為小的家中種了幾十年的石蓮花也是種在盆栽之上
(有普通泥土也有純蛇木屑),泥土中一定都會有礦物質,但如果是盆栽的話又不
施肥,在長期澆水之下土中營養份一定會隨著澆淋下去後所排掉過多的水流失,於
是泥中會變愈來愈沒有養份,但它們仍然長得十分的繁茂,但是若是可憐它的話也
可以給予肥料,但要稀釋得很稀,因為沙漠性植物本來就不需要土中的什麼營養份
,只靠水中有的礦物質就能長得很好(所以請不要以純水澆淋哦~),如果肥料下
太重或經常給肥反而會傷了植株而且也沒必要,因為排水性良好的土質本來就留不
太住所謂的肥料或營養份了。
石蓮花是【典型的嗜陽性植物】,意思就是它處在日照充足、乾燥炎熱的環境下
反而會長得蓬勃繁茂(所以小的很不懂怎麼會有人大量栽植在濕度高、日照不足的
山上),如果是家庭盆栽,請清出太陽很大的那一邊的陽台栽種它吧!它會很高興
的,並且努力葉好枝壯回報你^^。它十分的好照顧,甚至不怎麼照顧仍然長得十分
的好,是一種和仙人掌同等級的植物(就是能種死它算你厲害的那一種@@")。
石蓮花也不需要常澆水,因為它是沙漠植物,澆水太頻繁或含水量重的土質反而
會令植莖腐爛敗壞,夏季時約一週澆1次,冬季則1.5~2週澆一次即可,如果很閒
的話澆2次也沒關係,它也不會因為多澆1次就因此斃命,淺澆或半透但整個栽種
面積都澆到就行,因為石蓮花是【淺根性植物】,就算是水澆透了它也吸不到深層
泥土中的水份。
石蓮花要如何繁殖?石蓮花的繁殖基本上有二種,一種是葉片繁殖、一種是植莖
繁殖。先說植莖繁殖,即為石蓮花會自行在主莖上發出芽長出另一株植莖,但這種
繁殖法其實是很少量且效率不佳的,所以葉片繁殖才是其主流。石蓮花會自行植莖
繁殖的話一種是自發性,一種是整個前端的長葉部位被折斷,於是它自行從莖部長
出新分株來,但這種狀況比較少見,而且分株的新芽也極少,又也會主莖就算再怎
麼強壯它還是會枯萎死掉不發芽,所以此法不予以採用。
葉片繁殖法才是最強的繁殖方式,而且方法極其簡單,只需折下完整的石蓮葉片
,葉面向上葉背在下的靜置在栽種介質上,經過一段時間便會在葉柄處發出新芽,
一片葉子都會長出一棵新的石蓮花,新的石蓮花會自行長葉、發根並且根部會隨著
成長自行去抓土並深入土中逐漸茁壯,不需要以插入土中的方法來進行,栽入土中
待發芽其實會阻礙芽的生長甚至致死,反而是錯的繁殖方式。
石蓮花是一種很強壯的植物,也沒有什麼病蟲害,甚至連介殼蟲、芽蟲也不會來
擾,但最好是和榕樹離遠一點種,因為有一陣子家中的榕樹盆栽太靠近石蓮,有經
驗的人都知道榕樹很容易得到一種葉片上會長出很多褐色小斑點然後捲曲的病(小
的並不知這種病的病名^^"),結果旁邊的石蓮就有受到感染,所以榕樹最好不要種
離石蓮花太近,或不要種在同一個地方。
石蓮花是一種匍匐性生長的植物,意思就是它的莖是伏在介質上成長的,這才是
它的自然狀態,所以請不要把它的莖架高起來種,請將它種在陽台的邊緣,讓它的
莖可以自然的垂下生長,並且接受太陽給予的熱力,它會像一朵朵盛開的玫瑰般一
樣美麗,具有欣賞價值,所以也有綠色玫瑰的別稱。其種植密度不要太密,大約一
盆25CM直徑的花盆種10~15株即可,太密會成長空間不足反而長不漂亮。
想吃石蓮最好是早晨就摘取,近午或午後的比較不要,原因並不曉得,但一定是
有其原理在所以信其有吧!想吃時再摘下就好,因為放冰箱也是佔空間呀!況且現
採的較能保得住原來的風味,如果家中沒有種石蓮花就用報紙包好放在冷藏庫下層
,基本上是可以放很久的,但在冰存時葉片上不可以留有水份以免濕爛。
石蓮花要怎麼吃?其實只要採葉加剛好蓋過葉片量的開水打汁後再加入適量蜂蜜
調味喝就好,不需要過濾。如果嫌麻煩也可以直接生嚼葉片,但是依小的個人的經
驗,未經挑選的品種的口感是很澀口難以下嚥的,所以得沾梅子粉來蓋過不佳的口
感才會比較好,像小的家中經過特別挑選的品種的就沒那麼澀,就算直接嚼不需沾
東沾西也很好吃,打汁加入蜂蜜拌勻尤其好喝。
石蓮花只是一種【保健作用】的植物,它的效用是對肝臟很好,所以是種預防的
性質並不具有治療效果,所以如果是有肝病的人還是就醫治療(肝病有另一種藥草
),喝石蓮花汁或嚼石蓮葉也不會令肝病被治好。而其為食性較寒的植物,所以常
喝或一天量多對身體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
○人生的目的→好好活下去
●生命的意義→賺錢→付帳單 ((<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165.2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