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萬的網紅墨鏡哥S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人問的片頭曲在這→https://youtu.be/T7Bw_qJYwHw 很多人問的片尾曲在這→https://youtu.be/AXt-ZtIRvXI 本片純屬教育及知識傳播性質, 目的在於幫助大家了解學校沒教的事物, 但資訊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內容僅供參考。 🔴喜歡就訂閱,不喜歡也感謝=...
破窗效應教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客觀分析南京祿口機場疫情
1
最近大陸因為南京祿口機場的破口,造成連鎖疫情擴散。
10天來,機場確診病例有200多人。
這在其他地區或國家,根本是日常。
在台灣政客麻木不仁。
但大陸全境各省市,以最高規格對待,讓我佩服又羨慕。
疫情受害者從機場本身,到南京市,到江蘇等七省,到十幾個城市等更多地方。
然後擴散到張家界。
張家界的一場文藝表演,現場2000觀眾,都成為高風險人群。
全國多少省市,多少人的生活與生計,都受到牽連影響。
在疫情之下,一個機場的破口,影響了全國,這個教訓太大。
大陸中紀委嚴詞批評,指出祿口機場日常監管嚴重缺位,管理不到位。機場管理者也在第一時間下台。
我佩服大陸的行動迅速,以及優於全球的危機控管。
同時,我們更要仔細研究這起事件的方方面面,才能防範隱患於未然。
2
祿口機場事件,是教科書等級的案例。
從公共衛生與疫情防控來看,是一條思路。
從疫情擴散路徑,對人民健康與生活的影響,是一條思路。
從國家安全與戰略來看,更是另一種必須的思考。
因為,生化戰早已不是未來的幻想,而是世界上一些國家曾經操作過的事實。
對中國抱持敵意的各種勢力,更會仔細研究挖掘各種在未來可以使用,以攻擊中國的路徑與手段。
所以,深刻研究祿口事件,是重中之重的功課。
3
疫情起源是祿口機場。
雖然座落在南京市,但機場並不屬於南京市管理。
祿口機場的的規模雖然不像上海、深圳、北京機場一樣,但也有名列前茅的吞吐量。
南來北往,許多航班在祿口機場轉機。
國際航班還與國內航班在祿口交錯。
所以,機場的管理一但鬆散,德爾塔病毒就很容易從機場進入,快速擴散到各地。
4
從流調看,一些外省確診者,根本只是在祿口機場轉機,就被感染。
而且基因序列證明來自機場保潔員,就知道問題之嚴重。
一個在機場轉機的旅客,用了廁所,吃一碗麵,在飲水機喝了水,坐在座椅上。
他是在哪個環節接觸到保潔員的病毒的?
國際與國內航班保潔員的活動軌跡,都要徹底追查。
這些問題不解決,祿口機場如何能夠找到機場感染源,如何能夠徹底乾淨呢?
5
因為這波疫情,我們才知道,祿口機場是在新冠疫情之後,竟然還把國際線跟國內線混合經營的。
這種完全背離公共安全與疫情管控,只為省錢,堪稱低級錯誤的行為,在整個機場體系裡,並沒有得到糾錯的機會。
為什麼?
現今大陸是唯一的疫情淨土,機場是中國抗疫戰爭的最前線。
而機場管理,有封閉性的本質。
如果不是這波疫情,外界根本知道,在疫情當下,祿口機場竟然是內外不分。
入境人員都要隔離14天了,保潔員卻
國際國內航班甚至機場所有區域混合清潔。
在整個機場系統內,為什麼沒有專業者可以阻止這種低級錯誤?
6
目前公佈,感染源頭是7月10日俄羅斯航班的一名確診者。
被感染的保潔員,是因為防護裝備穿脫不小心而被感染,然後互相感染。
保潔員的失誤,其實是層層管理的疏失,千萬不要看成是保潔員個人的錯誤。
是保潔員教育沒有完善訓練的問題,是外包管理的問題,也是機場的問題。
不然,就可以更早發現,甚至,及早阻止破口。
機場的保潔員,可以說是最基層的工作人員。
是不是在機場許多工作外包的機制下,保潔員沒有被好好保護,沒有被好好訓練?
保潔員是國家防疫的第一線戰士,必須給予更多重視。
7
第一批感染者,是7/10感染的,直到7/20才發現。
事情之所以如此嚴重擴散,就是因為這10天空窗期。
機場人員如果每週做一次核酸,那為什麼會在7月20日才一次查出7月10日的集體感染?
有沒有辦法可以早幾天發現?
何況,以境外航班的風險來說,一週一檢是不夠的。
事件後,祿口機場表示要改為一週兩次。
這樣就夠嗎?
8
祿口機場在7/20發現保潔員集體感染之後,仍然繼續犯錯,沒有立刻關閉航站樓。
這實在使人無法理解。
而且忽略了,對進出機場的所有人員,包括轉機者的強力追蹤。
有些機場工作人員跟家人混住,而家人在7月20日後,也還正常出門上班。
疫情已經爆發,對極度高風險的機場設施跟人員,卻沒有嚴格的隔離與封閉。
這失誤讓人惋惜。
9
機場的管理,是非常專業而複雜的,需要多種專業與科技。
有航管、海關、餐飲、貨運,當然,疫情之下,跟清潔衛生有關的公共衛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需要有強大的系統整合能力,可以隨時嚴格審視機場的運作,是不是存在系統性風險?
有沒有被忽略的bug?
機場許多事務都必須外包。
那麼對於外包,有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
機場外部跟內部,存不存在可以客觀審視系統的人員或機制?
萬一管理體系有錯誤,有沒有糾錯的能量?
從祿口事件,我們很遺憾,在事發前,並沒有看到。
這才是我思索的重點。
這次是新冠病毒,難不倒中國。
如果系統錯誤沒有改變,萬一下次是更嚴重的東西,從同樣的破口模式進入中國呢?
那怎麼辦?
10
事發至今,南京市在高壓之下緊急動員,正在做第三次核酸檢測。
有些地區正在做第四次。
很多我認識的朋友都去做志願者。
市民高度配合核酸檢測,也緊急關閉許多室內營業場所。
從南京出發的人,到許多城市,都被要求隔離14天。
許多人的生活跟生計,都受到影響。
其他城市,像揚州也全員檢測核酸。
我看到了一場蝴蝶效應。
祿口機場的失誤,
讓南京市跟所有其他省市,在機場之後,都只能跟著,以千萬倍的付出,來補破網了。
南京行動,10天對920萬人口核酸檢測3輪。
這10天,台灣還不夠政客玩一場口水甩鍋,南京已然做完三次核酸。
許多南京市民並不滿意,各種吐槽、各種段子挖苦、各種抱怨。
我是羨慕的。
台灣,至今連疫苗都沒有,連核酸檢測都無能。
許多台灣人連根本是被迫在家裡而猝死。
11
而從防疫破口與擴散軌跡,我們可以建立將來預防的各種模型。
這是祿口機場事件的積極效應。
但只有我們虛心直面所有的錯誤,積極找出所有的錯誤,我們才能進步,才能防堵漏洞,才能保障國家的安全,與人民的生活。
12
昨天一天全球的新增病例驚人。
舉辦奧運的日本是10531。
美國是驚人的96085。
放棄對抗病毒的英國是30669。
新加坡才幾百萬人口,一天就新增了133人。
台灣一天新增,還有18。(台灣疫情從5月12日大爆發,就是因為航班人員跟境內旅客混住旅館。
又因為根本沒有普篩,沒有嚴格隔離,政客只存私心,不恤民命,所以2個半月了還不能控制下來。)
大陸是唯一凈土,對於國際航班,怎能毫無戒心?
相對於其他各國跟地區,大陸對於新冠管控,是特級優等生。
這一波疫情,至今200多病例,大陸全境何等看重,嚴肅以對。
擁有各種多重的防疫機制與手段,資源豐沛,對整個社會層層保護。
我萬分羨慕,更要向防疫中付出與犧牲的人致敬。
而大陸成績越是優異,越容易鬆懈,就越要警醒。
這次的敲打,提供了整頓提升我們自己的契機。
想要打擊中國的,恐怕又要失望了。
中國會從一次次經驗中學習,淬煉。
我們會更努力。
破窗效應教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224新加坡聯合早報
*【英國發現來自南非冠病變種病毒】
英國再發現來自南非變種病毒,傳播力比英國變種病毒更強。據報導,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宣佈,在兩名近日曾到過南非的病人身上,檢測到另一種冠病變種病毒,傳播力比日前發現的變種病毒更強。英國已即時收緊針對南非的旅遊入境限制。漢考克指出,得益於南非出色的基因排序能力,令英國得以發現這兩起病例,而曾經與這兩起病例有緊密接觸的人,都必須接受隔離檢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23
*【美國超百萬人注射首劑疫苗】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顯示,截至當地時間23日,美國至少已有100萬8025人注射了第一劑冠病疫苗。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宣佈,美國再增購輝瑞公司和德國BioNTech公司研發的疫苗1億劑,預計2021年7月交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17
*【英變種病毒或已蔓延至美德法等國 專家:旅行禁令恐無法阻斷病毒傳播】
繼澳洲、丹麥、義大利、冰島、荷蘭等國報告出現與英國新變種冠病毒株有關的感染病例後,美國、德國、法國和瑞士官員也表示,該病毒株可能已傳入這些國家。專家指出,由於變種病毒已擴散開來,各國對英國實施的旅行禁令恐怕無法阻斷病毒傳播,反而可能加劇疫情對經濟活動和民眾心理健康的衝擊。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院長克裡姆斯納告訴《紐約時報》:“如果這種變種病毒只存在於大不列顛島,關閉與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接壤的邊界是合理的做法。但如果它已經傳播到其他地方,那麼我們就必須在各地抗擊這種變種病毒。”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16
*【巴西官員稱科興疫苗安全有效 但推遲發佈資料】
巴西聖保羅國立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和聖保羅州的官員稱,科興生物疫苗在巴西有大約13000名受試者參與的後期臨床試驗顯示,該疫苗“安全有效”。他們說,作為合同協定的部分內容,他們被要求暫不發佈資料,直到試驗資料在中國得到徹底評審。聖保羅州衛生部門負責人Jean Gorinchteyn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疫苗有效性超過50%”,“疫苗至少達到這個目標,就值得慶祝。”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14
*【製藥商預計 疫苗可有效應對英變種病毒株】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與美國製藥商輝瑞(Pfizer)聯合研製的冠病疫苗已在英國和美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BioNTech首席執行官沙欣週二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從科學角度而言,這種疫苗的免疫反應極有可能也能對付變種病毒。”他指出,疫苗含有超過1270種氨基酸,而變種病毒中僅有九種氨基酸起了變化,也就是說病毒的蛋白質仍有99%保持不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17
*【明年初須推出另一輪刺激措施 拜登:疫情“最黑暗日子”還沒到來】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警告,冠狀病毒疫情“最黑暗的日子”還沒有到來,他呼籲國會準備好明年初再推出一輪刺激措施。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恫言,他不會簽署國會剛通過約9000億美元紓困案。拜登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舉行的年終新聞發佈會上說:“在我們與冠病疫情的抗爭中,最黑暗的日子還沒到來,而不是已經結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18
*【韓國民眾強烈抱怨政府訂購疫苗進展緩慢】
韓國疫情近一周單日新增冠病確診病例數在1000起上下,但韓國政府訂購疫苗工作進展緩慢,遭到民眾的強烈抱怨。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昨日通報,過去24小時內,新增確診病例1092起,累計確診5萬2550起。這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二高的單日記錄。此外,新增相關死亡病例17起,累計死亡病例上升至739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20
*【全球過去一周增加461萬病例 世衛:疫情暴發以來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的全球疫情週報顯示,12月14日至20日的這一周裡,全球新增冠病病例同比增加了6%,新增病例461萬多起,為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其中約半數為美洲病例。在多個國家展開疫苗接種計畫之際,世界衛生組織22日發佈的全球疫情週報顯示病例呈上升趨勢。新增死亡病例7.9萬多起,增加幅度為4%,與前幾周相比持續增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21
*【病毒變異須新疫苗克制? 專家:情況沒那麼嚴重】
英國近日發現冠病病毒變異,引發新的關注。一般擔心病毒變異後傳染更快、致病性更強,以及是否意味現有的冠病疫苗無效,必須漫長等待新的疫苗來克制變異病毒?對此,專家們認為情況沒有那麼嚴重。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1224-1111123
*【泰國國內感染群擴大 多國疫情惡化 泰國探討關閉邊界或禁跨年節慶活動】
泰國首都曼谷附近龍仔厝府水產市場冠病感染群持續擴大,以及英國等國家相繼出現傳染力更強的冠病變種病毒後,首相巴育透露當局正研究是否收緊原本已放寬的防疫措施。這包括考慮是否禁止舉行跨年慶祝活動,以及是否重新關閉邊界。
https://beltandroad.zaobao.com/beltandroad/news/story20201224-1111097
*【世行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速放緩至2% 明年料可回升至7.9%】
世界銀行發佈中國經濟簡報,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明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經濟活動擴大到私人投資和消費,增速將回升至7.9%。世界銀行官網發佈2020年12月期《中國經濟簡報:從復蘇走向再平衡》稱,得益於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和旺盛的出口,中國的經濟活動在今年一季度急劇下滑之後,已經以快於預期的速度正常化,復蘇步伐雖快但不均衡,內需復甦慢於生產,消費復蘇慢於投資。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1224-1111172
*【川普否決關鍵國防法案:稱該法是送中國的“禮物”】
川普在一份聲明中說:“不幸的是,該法案未能包括關鍵的國家安全措施,所載條款不尊重我們的退伍軍人和我們軍隊的歷史,並且與我的政府在我們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行動中將美國放在首位的努力背道而馳。”他稱該法案是送給中國和俄羅斯的“禮物”。川普希望在國防法案中添加一項不相關的規定,以取消《通信規範法》的第230條。該條款保護科技公司免於為使用者發佈的大多數內容承擔責任。特川普在推特上多次警告,如果國會沒有將其納入,他會否決法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15
*【中歐投資協定磋商停滯 因中國就核能投資提要求】
德國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消息稱,歐盟與中國就一項投資協定的磋商在最後階段陷入停滯,因為中國對核能提出額外要求。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國家對核能問題存在分歧,因為這方面的投資可能使得敏感的基礎設施被中國控制。“中國要求投資歐洲核電廠,並在該領域使用中國的技術,”德國經濟週刊引述歐盟消息人士報導表示。報導稱中國在磋商時對歐洲表明,中國認為自己在這方面的技術更為先進。數個歐盟成員國拒絕了核能,或決定在接下來幾年內撤出該技術。根據德國和歐盟官員,歐盟和中國旨在年底前達成投資協定,這將讓歐洲企業對中國有更多的市場准入。歐中全面投資協定將使大多數歐盟公司在中國處於平等地位,這可能是在中國新冠病毒爆發和北京打擊前英國殖民地香港的異議份子之後,修復中歐關係的一大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21
*【中國對阿里涉壟斷立案調查】
據中國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市監局根據舉報,對阿里立案調查。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還將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18
*【中國擬大幅度改動港特首選委會 港媒:可能廢止大批民主派區議員選委資格】
香港將於後年舉行新一屆特首選舉。據悉中國政府正考慮對香港特首選舉委員會進行大幅度改動,直接廢止由民主派控制的117個區議員選舉委員議席。有受訪學者認為,若有關消息屬實,日後泛民主派在特首選舉中將無法扮演造王者的角色。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勇,昨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被記者問到會議會否討論香港議題,以及處理香港區議員資格時,皆未回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24-1111104
*【被指飛入韓國防空識別區 中方稱中俄戰機巡航未闖他國領空】
中俄國防部22日聯合宣佈,兩國空軍當天在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國國防部稱,中方派出四架轟-6K戰機,與俄方兩架圖-95戰機聯合編隊,在日本海、東海有關空域組織聯合巡航。中國國防部指出,中俄開展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旨在進一步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軍戰略協作水準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並稱“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畫內專案,不針對協力廠商”,“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1224-1111105
*【黎智英千萬港元保釋 深夜離開高等法院】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早前被控欺詐罪與違反香港國安法,昨天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獲准,黎智英昨晚約10時55分在律師陪同下離開高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1224-1111212
*【美國巴爾的摩一辦公樓發生爆炸 至少23人受傷】
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巴爾的摩市(Baltimore)中心的一座辦公樓發生爆炸,造成至少23人受傷。據報導,該建築為巴爾的摩市燃氣和電力大樓,爆炸發生後,部分屋頂出現倒塌。巴爾的摩市消防局的消防人員從建築物中救出了23人,其中21人被送到當地醫院進行救治,其中9人處於危急狀態,1人處於嚴重狀況。部分受害者在爆炸發生時正在清洗大樓窗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4-1111213
*【拜登提名卡多納掌教育部 拉美裔閣員數望創紀錄】
拜登提名卡多納擔任教育部長,若這項任命案通過,將創下美國史上同時擁有最多拉丁美洲裔閣員的紀錄。拜登發表聲明說:“提名卡多納(執掌教育部),美國將擁有一位經驗豐富與充滿熱忱的公立學校教師負責領軍。”拜登說,卡多納的人事任命“將有助解決體制不公與處理我們教育系統的心理健康危機”,同時減少學生貸款與為教師加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3-1111068
*【今年料為美國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 人均預期壽命或減三年】
英國《衛報》報導,今年的最終死亡率資料要過幾個月才會發佈,但初步數字顯示,美國今年的死亡人數為320多萬。這將是首次年度死亡人數突破300萬人。美國的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增幅或達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當時,成千上萬的美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3-1111067
*【研究:印度空汙害死167萬人 經濟損失幾百億】
一份最新發表的科學論文顯示,印度2019年共有16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空汙造成經濟損失達368億美元,占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6%。根據“刺胳針行星健康”期刊最新一期針對空汙對印度的民眾健康與經濟影響發表一份科學論文,2019年,印度死於空汙的人口達到167萬人,占死亡總數的17.8%,比上一次相同研究在2017年有124萬人死於空汙,占死亡總數的12.5%更加惡化。這篇論文說,研究顯示,印度1990年到2019年家庭空汙減少,讓歸因於家庭空汙而死亡的人數減少64.2%;但同一時間,室外環境空汙卻增加115.3%,空汙導致疾病和死亡帶來對生產的衝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1223-1111065
破窗效應教育 在 墨鏡哥S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很多人問的片頭曲在這→https://youtu.be/T7Bw_qJYwHw
很多人問的片尾曲在這→https://youtu.be/AXt-ZtIRvXI
本片純屬教育及知識傳播性質,
目的在於幫助大家了解學校沒教的事物,
但資訊並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內容僅供參考。
🔴喜歡就訂閱,不喜歡也感謝=D
訂閱按這→https://goo.gl/qIlaRV
也訂閱RE哦!他有不同視角哦!→https://reurl.cc/Wq6V5
#訂閱墨鏡哥 #墨名奇妙全系列 #驚夜不搞笑全系列
破窗效應教育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週起,已正式星訊頻繁階段,再次提醒大家,星訊頻繁必然「多事故、多變化、多突發意外、多『關卡』」,本就在事件中、生病、在命運交叉點的人,必然是事件中心,就請多加留心吧。
水星進入陰影期,是的,大家害怕的3C故障、溝通不良、天氣不穩、交通不順又要來襲,其實我們對水星逆行所造成的諸多煩心事已相當熟悉,該備份、該小心、該多準備之處都有認知,只是還得不厭其煩執行就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自身也會有購買新機、增添設備、更新系統、軟體、與旅行訂機票的衝動,於是麻煩事便接踵而來,不是必要的話,就先忍忍吧,十二月上旬水星便恢復順行。
而水星進射手的上週大事,便是大師金庸的離世,在眾人的一片哀悼聲中,我們也回顧了其人一生與其作品,金庸大師徒手塑造了一個影響華人文化數十年的武俠世界,有體有系,自成一派又引人入勝,令人甘心優遊其中,在精神上、認同上、潛移默化上都對華人影響極其深遠(並打破地域的藩籬,成就宏大),這樣的影響力就叫「文化影響力」,在射手議題被凸顯並進行回顧的此刻,都可藉此反思「什麼是文化影響力」,以及體會文化影響力「深遠於無形之間」的強勁力量。
射手也與「國際事務」有關,所以相關事務必在此「水星要我們反思」的期間「出問題」,如:外籍勞工、外傭,或出版事務,或宗教人士,或教育系統,或為人師表者,或學界與教育界,或航空、公共交通運輸界等,必然「有事故發生」而成反省焦點,普悠瑪事故震撼猶在,也該是回頭究責時機。
天王星本週三逆回白羊,關注頭、臉、小屁孩所導致的受傷與事故,也要慎防爆炸、意外,或「突然對某事厭倦」的「自私效應」,而使事件突變。不過,就算是心裡突變,也是蓄積已久的壓力、慾望導致,所以應該予以重視,而不是繼續壓抑。
本週四的另一重大星訊是「木星進射手」,伴隨著水星射手,將以更大的能量支持、突顯文化、移民、學歷證照、留學、教育、出版、宗教哲學體系等的討論與後續,我們也因木星的帶動有機會以「高遠的視角看待自身處境」,如果向來覺得眾人目光短淺、短視近利,那麼木星射手有可能為大家「開一扇天窗」,讓我輩能以歷史長流的角度、渺小自我的謙卑,重新回顧某些事件的意義與價值,或許能有機會「悟出」別樣的認知與答案,機會殊為珍貴,請好好體會。
本週射手當心複雜場合的爛桃花,魔羯遭遇變數剛好可緩衝一下;誰得面對理財的判斷與執行,又是誰該找人訴苦才能放鬆焦慮呢?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
◎工作注意:獅子、天蠍、魔羯、雙魚
獅子:欲速則不達 別太著急
天蠍:得好評要平常心 別得意忘形
魔羯:遭遇變數 可緩衝一下
雙魚:貴人是積極型女性
◎桃花注意:金牛、天秤、射手、水瓶
金牛:感情上勿濫情或遷就
天秤:受到抱怨 請記得反省
射手:當心複雜場合的爛桃花
水瓶:想抓住曖昧 要多主動
◎金錢注意:白羊、雙子
白羊:遇到殺價須衡量 別折磨自己
雙子:得面對理財的判斷與執行
◎健康注意:巨蟹、處女
巨蟹:當心精神衰弱
處女:找人訴苦 能放鬆焦慮
◆ 唐綺陽 Jesse Tang ◆
唐綺陽占星官網:http://www.astroinfo.com.tw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JesseTang11
↬微博 Weibo:http://weibo.com/jessetan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