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假消息,我們看的非假消息的新聞也是要小心檢視的。因為我覺得很重要,所以在此 #舊文新貼,看過了的朋友請無視 :)
【你看的新聞幕後老闆是誰? 🗼掌控法國媒體的十個億萬富翁💲】
你都看什麼新聞媒體呢? 讀新聞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有「她們是什麼立場? 為什麼如此處理這則新聞? 」的疑問?
🤔現代人真的很累,除了生活物品要檢視碳足跡,看新聞也要檢視真偽...尤其社群軟體上猶如烏賊噴墨般的假訊息滿天飛,真真假假,以假亂真,最後都三人成虎🤦
看到一篇文章很有趣, 隨手摘譯如下:
簡單說: 法國最常見的幾大報幕後金主是:
世界報 -->FREE
解放報-->SFR
費加羅報-->Dassault
巴黎人報-->LVMH
摘譯 ⬇️⬇️⬇️⬇️⬇️
來自建築業、軍火業、精品和電信業的寡頭企業(oligarques)接管了全國主要的日報、電視頻道和廣播電臺,以鞏固其影響力。帶來利益衝突、審查制度、壓力、解聘和病態的干預。這種將製造資訊的過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做法,危害了法國新聞界的獨立性,並破壞了民主功能。我們如何才能保證資訊自由和新聞多元化?在 #FreedomEqualityInformed 運動之際,以下概述危急存亡的現狀。
❓誰擁有法國媒體?
法國的新聞界是一個大壟斷的局面。報紙、電視和廣播,什麼都可以買,什麼都可以賣。幾個億萬富翁分享了這塊大餅。結果就是每天售出的全國性日報中,有 90% 的報紙屬於10個寡頭企業 ! 根據Basta!媒體(法文意思是「夠了 !」) 的計算,這些人擁有的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分別占了55%和40%的聽眾額度。因此,你很有可能每天都在閱讀、觀看或收聽的媒體,僅屬於這個小圈子的億萬富翁。
這會有幾個問題。首先是中央集權。數量這麼多的媒體屬於少數非常富有的特權階層,這健康嗎?第二,獨立性。我們國家的主要媒體掌握在軍火商、精品業者、建築公司、電話公司、銀行家或廁所製造商手中,這正常嗎?這些大老闆如何取決資訊自由與私人利益?當TF1電視台、BFM-TV電視台、《世界報》和《解放報》的老闆是Free電信、Bouygues Telecom電信和SFR電信的老闆時,它們如何能獨立製作關於電信部門的調查?當《費加羅報》的老闆向法國國家出售戰鬥機時,《費加羅報》的記者如何對法國的國防政策進行批評?最後,這種情況只有利於確保這一小部分大老闆利益的經濟體系。他們構成了一個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而促使有錢的老闆們創建這些其實並不賺錢的媒體集團的理由,當然是購買可能的影響力。
❓這10位億萬富翁是誰?
在法國十大首富圈中有五個人:
1️⃣精品集團 #LVMH 的Bernard Arnault(les Echos回聲報和Le Parisien巴黎人報)、
2️⃣#Dassault 航太與武器集團的賽吉‧達梭Serge Dassault(Le Figaro費加羅報)、
3️⃣Artémis與 #開雲(原春天百貨)集團的弗朗索瓦·皮諾 François Pinault(Le Point觀點)、
4️⃣ #SFR 電信的主要股東派屈克·德拉希 Patrick Drahi(Libération解放報、L’Express快、BFM-TV電視台、RMC廣播電台)
5️⃣凡森‧波洛雷 Vincent Bolloré(#Canal+有線電視台)。
6️⃣然後是澤維爾·尼爾Xavier Niel,電信運營商 #Free 的老闆,法國第11大富豪,他與時裝設計師Yves Saint-Laurent的繼承人Pierre Bergé和銀行家Matthieu Pigasse聯手,成為Le Monde #世界報 集團的老闆(L'Obs觀察家、Télérama電視宏觀、La Vie生活雜誌等、courrier international國際通訊、Huffington post)。
7️⃣Les Nouvelles Éditions indépendantes新獨立出版控股公司馬修·皮加斯Matthieu Pigasse還擁有Nova電臺和Les Inrocks週刊
8️⃣法國第30位最富有的人Martin #Bouygues 馬汀·布伊格,擁有TF1電視集團(LCI、TMC...)。
9️⃣控制著德國博德曼Bertelsmann媒體集團的莫恩 #Mohn 家族擁有M6電視台、RTL電台、Gala雜誌、Femme actuelle雜誌、VSD雜誌、Capital雜誌Géo、 Voici、 télé loisir 、fun radio......
🔟然後是阿諾·拉加戴爾Arnaud Lagardère,擁有Europe 1電台、Paris Match周刊、JDD周刊、Virgin radio、RFM、Télé 7 jours。
*️⃣以及擁有L'Equipe運動雜誌(其集團子公司之一是環法賽的組織者)的馬里-奧迪勒·愛莫瑞Marie-Odile Amaury。
稍微澄清一下:後兩者「只是」百萬富翁,其財富估計在2億至3億歐元之間。
在這個 「前十名」的名單中,我們還可以加上資助極端自由主義報紙《L’opinion意見報》的貝登古Bettencourt家族。或者黎巴嫩出生的億萬富翁伊斯坎德-薩法(Iskander Safa),法國排名第71位的富翁,擁有非常反動的《Valeurs actuelles 當前價值》媒體。
(…)
❓這與我們大家有什麼關係?
可以說,每個社會都有它應有的媒體。或者說,每個人都在讀、聽、看他們想要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挑選自己的媒體。只不過,媒體並不是一般的企業。捍衛新聞獨立不是「商業利益」的鬥爭,而是「記者的專業」,為他們的工作器具而戰。如果沒有了解資訊的公民,而且是非常了解資訊的公民,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民主,甚至根本就不會有民主。資訊是一種公共財產。如此多的媒體被一個小寡頭集團控制,新自由主義的看門狗,侵害了我們的基本自由。
這種情況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反對一切讓媒體集中和金融控制的行為是可能的(見 #LibertéEgalitéInformés )。我們可以制定更嚴格的反集權措施。或者像Acrimed協會所建議的那樣,禁止依賴公共採購領域的公司控制媒體 - Bouygues, Dassault,... -。或者只支援非億萬富翁所擁有的媒體。甚至瘋狂一點,只支援非營利性媒體,無論它們是私人的、合作的還是聯營的。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kZ6kAL
受夠了這些寡頭集團媒體的轟炸嗎?
還有一篇全法國的獨立媒體名單,待我有空來介紹。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20的網紅從從唐從聖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由聖工坊授權提供...
碳權計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新聞整理》 9/27(主播:忽冷忽熱)
* 德國聯邦大選投票結束後公佈的出口民調,德國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 (SPD) 慶祝以微弱優勢領先,但激烈競爭的最終結果尚未確定。
即將卸任的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所屬的政黨CDU,選舉結果顯示離勝利越來越黯淡,而和梅克爾共組大聯合政府的德國中間左翼社會民主黨 (SPD) 正朝著勝選邁進。
目前梅克爾的繼任者拉捨特(Armin Laschet)仍未承認敗選,尚有大量郵寄選票未計算,但保守黨基民盟卻出現了歷史上最糟糕的表現。
社民黨目前以微弱優勢領先,不過結果尚未最終確定。
社民黨SPD的領導人蕭茲 (Olaf Scholz) 表示,他的政黨有明確的治理國家任務。
出口民意調查預測了一場焦著戰,這場選舉從一開始即不可預測。
由於沒有壓倒性的勝利政黨,新政府組織多數聯盟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即將卸任的總理將無處可去——而時間可能要拖到聖誕節。
此次大選選民交付梅克爾繼任者的任務是在未來四年領導歐洲最重要的經濟體,而氣候變化是選民議程的首要議題。—BBC
German elections: Centre left take narrow lead in tight vote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58698806
* 德國大選初步結果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PD略領先,但差距如此之小,因此沒人能確定下一任總理是誰,下一屆政府會是什麼樣子。
唯一清楚的是,組建多數聯盟需要數週甚至數月的協商。這將讓歐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在歐洲仍努力從大流行的關鍵時刻陷入困境。此外,德國的歐洲核心夥伴法國,明年春天也將面臨分裂的選舉。
週日的選舉標誌著德國和歐洲一個時代的結束。十多年來,梅克爾女士不僅是德國總理,而且實際上是歐洲的領導者。她帶領她的國家和歐洲度過了接連不斷的危機,並在此過程中使德國自兩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成為歐洲的主導力量。—-紐約時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6/world/europe/germany-election-results-olaf-scholz-merkel-laschet.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美國多名議員認為,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孟晚舟獲釋,讓人質疑美國總統拜登應對來自華為公司和中國威脅的能力,這筆交易更多的是向中國投降。分析認為,美國滿足了中國的一項關鍵要求,為改善關係鋪平道路,但也付出一定代價。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就認為,拜登政府應就這個問題緊急向國會通報情況。
他說:「孟晚舟的獲釋,引發人們對拜登總統應對來自華為和中國共產黨威脅的能力和意願。我們已經看到了拜登政府一味關注氣候問題,從而淡化了種族滅絕等問題。這是拜登政府危險地對中國採取軟弱態度的另一個例證。」
曾任美國駐日本大使的參議員哈格蒂(Bill Hagerty)也批評說:「我擔心這看起來更像是拜登政府的綏靖政策,更像是投降。華為是一家咄咄逼人的掠奪性公司,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支持。美國在這一天放棄了影響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避免對孟晚舟獲釋置評,僅對中國釋放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的決定,表示歡迎。—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多名議員指責拜登對中國軟弱 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10927-119758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面對不斷升級食物、貨物短缺危機,英國首相強森本週末改變方向,向外國卡車司機發出數千份簽證,以面對卡車司機短缺導致超市貨架空空如也,加油站排長隊的現象。
週六晚間宣佈的這一個決定反映了政府內部對供應中斷的擔憂日益加劇,這個現象在英國引發了恐慌性搶購,某些地方燃料耗盡、加油站關閉。
在此之前,英國甚至有人猜測強森可能被迫召集軍隊駕駛卡車。雖然這樣的事件尚未發生,但國防部工作人員已被要求,幫助政加快卡車司機許可証申請的工作進程。
自 1 月英國完成脫歐最後階段後,雇主無法自由招聘歐洲工人。新冠病毒大流行,更加劇了因英國卡車司機長期短缺而導致的危機。
英國交通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聖誕節前夕,將允許 5,000 名油罐車和食品卡車司機在該國工作三個月,這項商業運輸業政府還會提供短期救濟措施。凡在英國持有執照但目前沒有工作的歐洲卡車司機,皆會收到英國政府發送的信函,呼籲他們返回英國。聲明補充短時期內英國還會為 5,500 名家禽工人提供簽證,以減輕食品行業的壓力。—NYT
* 深陷債務危機的中國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汽車股價,在公司警告自身面臨資金嚴重短缺問題,並且放棄在上海科創板掛牌的計劃後,今天(27日)開市便直線下跌,早盤曾重挫超過20%。—新加坡聯合早報
恆大汽車資金嚴重短缺且放棄赴科創板上市 股價曾挫逾20%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7-119767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共和國將向國際法庭 (ICJ) 提出仲裁,向全球各大工業排碳國求償,保護其居民及國家降低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致命影響,保護該國可能失去家園甚至大多數國土的生存權利。—CNN
Vanuatu will seek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opinion on climate protection https://www.cnn.com/2021/09/26/asia/vanuatu-climate-change-protection-rights-intl/index.html
碳權計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週財建委員會,由主計處、財政局、富邦及動產質借處進行工作報告,我針對兩大議題提出質詢:
1⃣日前柯市長提及「再蓋社宅可能留債留子孫」、「要停下來想一想」一說,要求財政局提供具體數據
2⃣建請主計處針對 #氣候預算 建立評估機制,並與歷年資料相對照,檢視實質減碳積效
.
(一)社宅債留子孫之說 財政局須提出確切數據
2017年,都發局就曾對 #社宅興建計畫 提出 #財務效益評估,當時的報告明白指出,在八年興建5萬戶的目標下,若以營運期55年計算,社宅的自償率為105.1%,代表 #投入的成本可完全由營運收入回收,完全沒有所謂「債留子孫」的問題!
如今,柯市長突然表示社宅可能債留子孫,我要求財政局及都發局提出相關依據與確切數據,卻始終得不到完整的說法。財政局也僅表示,目前對於工程支出成本及社宅出租率的評估確實和2017年有所不同,但詳細數字 #仍在統整。
很顯然的,「債留子孫」一說,根本是市長 #未經評估 就隨口提出。
為此,我要求財政局公布興建社宅可能造成負債的具體數據,及相關計算公式,局長也當場承諾將偕同都發局檢視數據後,於兩周內進行報告。
.
(二)多元興建社宅應有完善配套
柯市長除了聲稱社宅須停看聽,也提出要「引導保險業投入資金給公共設施」的想法,但至今同樣未提出具體內容。
對此,我要求財政局向期盼社會住宅的市民們,就府內公布完整配套、說明到底是讓資產債券化,又或是以BOT案的方式進行。
局長表示,柯市長確實曾在7月間的晨會,提出多元興建社宅的想法,但細節目前還在與都發局共同規劃研擬。市長希望除了自建外,也能透過民間的力量完成,現今也有納入一些都更分回、聯開宅到社會住宅裡面,除此之外也可能提供市有公地之地上權給壽險公司,以民建民營的方式進行。
我也特別向局長提醒,多元興建社宅是好的方向,但務必要讓民間單位知曉社宅的主要目的不是「營利」,而是「社福」。
.
(三)氣候預算應建立評估機制
柯市長已多次於公開場合宣示「追求2050淨零排放願景、打造零碳台北」的目標,但許多節能減碳政策,其實無法提出實際減碳績效,氣候治理規劃也分散於不同主管機關、缺少獨立的氣候預算架構,以致難以彼此整合。
今年4月,我便要求主計處統整今年度的能源、氣候治理計畫,提出完整預算架構,主計處也於8月時完成。上周,我再次於委員會上,建請主計處依循此架構,回溯統整歷年資料,以利相互對照、長年執行,並完善整體規劃。
訂定氣候預算與碳排目標是必要的,但我也呼籲北市府,氣候政策應建立相關機制、評估實質積效,否則台北市「追求2050淨零排放願景、打造零碳台北」的目標,只會淪為口號。
對此,主計處也承諾近期會將資料備齊,再行研擬後續氣候政策的規劃。
碳權計算 在 從從唐從聖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由聖工坊授權提供
碳權計算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智翔的議會質詢-民政局(3/17)】
#桃園市土地公廟用地合法化
台灣土地公廟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我們桃園區,共有兩百多座的土地公廟,其中多數為未完成登記的宮廟,也有許多座落於公有地上,屬於佔用公有土地的狀況,以致無法順利辦理寺廟登記。
因此智翔也建議,請民政局協助這些位於公有地的土地公廟來租用,進而辦理寺廟登記,為長期的寺廟登記問題做解套。
宗教科則補充說明,多數無法登記的土地公廟原因為建使照與產權問題,目前也會根據《寺廟使用市有土地處理要點》、《公園管理自治條例》來依公廟需求辦理會勘,並計算租金。
智翔也知道兩百多座土地公廟,業務龐大,需宗教科多花費心力了。
#桃園市立殯儀館空污管制
殯儀館每日都會焚化金紙、庫錢,數量龐大,因此殯儀館及周邊業者在焚化時的空氣品質,對市民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所以今天智翔請教民政局,是否有空污處理設備、監測設備?監測項目為何? 另,當設備損壞待修時,金紙、庫錢如何焚化? 若在桃園殯儀館新增一套燃燒效率更高的設備是否可行?
對此,殯葬管理所回覆,今年的環境監測會納入粒狀污染物、氧氮化物、一氧化碳等,相關數據會提供環保局,也都會放在網站上,但尚未有PM2.5的項目。
而新增焚化設備一事,民政局長回覆受限於經費,向中央爭取也尚無結果,目前正進行內部檢討思考其他替代方式,研擬殯葬基金或許可行,對此智翔也建議,以殯儀館只有一套設備而言,難免有損壞維修無法負擔焚化需求的時候,若有另一套交互使用,對設備的檢修保養,進而提升燃燒效率,對減少空污也有幫助。
#桃園大廟口派出所活用
桃園大廟口派出所耗資1,872萬元修復,現已交由民政局管理,如何在保留歷史建物功能、結合在地信仰以及舊城區發展歷史等面向上做活用,民政局未來有無活化利用的計畫?
宗教科回答,除了會繼續維持文資地位與維護外,也會與鄰近宗教團體合作,一樓會以諮詢做使用,二樓來策展,並辦理講習;另鄰近的商圈景點,也會結合納入,舉辦小旅行,訓練志工等,預計兩個月會有一檔活動。
碳權計算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鑽石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嗎?
為什麼說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呢?
在很多年前,鑽石只能在極其少數的幾條印度河流和巴西叢林中找到,
那時候的鑽石每年產量只有幾公斤,所以物以稀為貴,
被特供給歐洲貴族,象徵著貴族氣質。
在1866年,南非發現一個特大鑽礦,
1870年發現了一顆特大號鑽石,也就是有名的南非之星。
資本家和鑽礦投資人擔心鑽礦過度開採造成鑽石貶值,
於是在1888年成立了戴比爾斯公司,
買下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鑽礦開採權。
20世紀中期,人造鑽石的出現,
不僅成分比天然鑽石更好,而且凈度更高,硬度更強,
戴比爾斯公司又買下了人造鑽石技術專利,壟斷了鑽石源頭,
控制鑽石交易價格,巔峰時期的戴比爾斯公司控制著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鑽石產量。
在上世紀30年代時,歐洲鑽石的價格還是崩潰了,
戴比爾斯公司只得把目標伸向美國市場,
但是在當時美國並沒有消費鑽石的習慣,
戴比爾斯公司只得花重金砸廣告,
開啟了一場文化風暴,
把鑽石和愛情捆綁在一起,
在報紙雜誌電視上開啟了全球洗腦活動,
瘋狂的宣傳了幾十年到如今大家都認為習以為常了。
在當年,戴比爾斯公司四分之三的鑽石被美國市場消化.
在70年代,鑽石流進日本市場,
在同樣的廣告套路下,
日本流傳千年的婚俗習慣就這樣被改寫了。
到最後流入中國市場,
在流進中國市場的20年里,
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的鑽石消費國,
中國幾千年的婚俗習慣就這樣被改寫,
不知道是我們民族的悲哀還是歷史文化的缺失。
就這樣,全球都開啟了這場無鑽石不婚姻的時代。
而戴比爾斯公司為了不浪費鑽石,
把大的好的賣給有錢人,
碎的小的想辦法賣給有錢人,
而99分鑽和一克拉鑽只差一分,
但是卻是克拉鑽和非克拉鑽的區別,價格也是天差地別,
所以戴比爾斯公司寧可保留鑽石的不完美,
也不會切工去減低鑽石的重量。
但是現在社會鑽石真的稀缺嗎?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比南非更大的鑽礦,
以那座鑽石礦的存儲量計算,平分給全球70億人口,
每人大概可得143克拉,
而以現在裸鑽的交易價格來計算,
前蘇聯那座鑽礦的市場預估值在三千萬億美元。
而2015年的全球GDP總量才74萬億美元,
相當於43個地球經濟的總量,不得了不得了。
這場泡沫比房地產還要房地產。
鑽石唯一的元素就是碳,是這個世界最不缺的東西,
除了鼓吹的漂亮一無所有,
而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大顆鑽石,
根本不可能流傳在市面上,在市面上流傳的鑽石,
回收價值最多只有購買價值的三分之一,
鑽石既不能代表愛情的美好,
也不能證明社會地位的高低,
更沒有一絲一毫的實用價值,
之所以能被奉上神壇,完全是人為的炒作,
是人們對貪婪浮華的過度追求,
一個行業的標準完全是由自己制定,
產業鏈完全由自己掌控,價格完全由自己掌控,
而消費完全靠大眾的虛榮心,
這就是鑽石,一顆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鑽石。
整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騙局,
有如皇帝的新衣,騙人騙己。
碳權計算 在 種了樹要怎麼換成碳權?一文看懂,5步驟申請VCS認證 - 財訊 的相關結果
而碳驗證標準VCS取得先天優勢,現在已經是全球最普及的森林碳權認證方式。 ... 每兩年另外收取維護費,發所需的費用,依照發行數量按累進費率計算。 ... <看更多>
碳權計算 在 環署:森林碳匯計算方法已上路造林1公頃年減10噸溫室氣體 的相關結果
... 匯,農委會自2019年就開始施行「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訂定碳匯計算方式,民眾或事業單位於2000年以後自願造林,就可獲得減量額度(碳權)獎勵。 ... <看更多>
碳權計算 在 「碳權」到底是什麼?碳交易、碳抵換真的可以實質減碳 的相關結果
這種碳權的產生方式跟上述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完全不一樣,是透過減碳專案計算出「減量額度」,也就是負的排放量,是無中生有的商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