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紀錄]
自立支援照顧-不包尿布、不臥床、不約束
是多麼翻轉的照顧模式
很難,卻是你我最想要的晚年生活樣貌
自立支援著著重於達到基本的生理需求,恢復體力後重新找回到生活活動的喜好活力和意願,賦予長輩十足的決定權,最終仍讓長者人生存在的價值
終於解套了好久以前機構阿公跟我說他覺得老了沒用、"占路"(台語)
原來是因為他還有部分的功能,但卻無法發揮在日常生活上的負面言語。
自立支援的四大層面:飲水、營養、如廁、運動中口腔功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若口腔機能退化導致咀嚼吞嚥困難,飲食及飲水不足讓長者逐漸衰弱臥床,那麼能如廁及運動目標也只能遠目了。
自立支援不侷限在像社區或日照中心亞健康的長輩,即使以長期使用鼻胃管臥床的長輩,只要還有意識都可以努力翻轉,那怕他只是想喝一口咖啡,都是啟動自立支援的誘因之一。
自立支援
是一場我願意參與的照護革命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移民英國?你哋做硬二等公民,聽執垃圾啦!」移民前,曼爸(筆者)最常聽到的「詛咒」,就是祝福移英港人「聽執垃圾」。也許是天從人願吧,或是報應不爽,筆者到埗後確曾執過垃圾,不過卻是笑住執、挺起胸膛地執。筆者並沒有後悔來英後「要搞到執垃圾咁嘅田地」,反而有點懊悔為何在港時不多參與這等活動?是香港的公德意...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樂齡。營養。家 - 馬千雅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公民叮:社區生活(3)-社區參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2022.1.3【公事好好說】主題:公民參與-社區意識的凝聚與進程 的評價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移民英國?你哋做硬二等公民,聽執垃圾啦!」移民前,曼爸(筆者)最常聽到的「詛咒」,就是祝福移英港人「聽執垃圾」。也許是天從人願吧,或是報應不爽,筆者到埗後確曾執過垃圾,不過卻是笑住執、挺起胸膛地執。筆者並沒有後悔來英後「要搞到執垃圾咁嘅田地」,反而有點懊悔為何在港時不多參與這等活動?是香港的公德意識比較薄弱?還是香港人沒有這種閒情逸致?
「見到Manchester(曼徹斯特)有香港人發起執垃圾活動,咁當時我哋有位朋友就話,其實我哋Leeds(列斯)都可以做呢樣嘢喎!」列斯港人執垃圾活動搞手之一的AY及Ellen兩夫婦,來英多年,80後的Ellen在1996年隨父母移居英國列斯,而同樣是80後的AY則於2011年到哈德斯菲爾德(Huddersfield)讀大學,二人於教會邂逅,並於2018年攜手走進教堂。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4/BPYU23QJDREDHH4YGW2QJF6Z6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移民英國 #二等公民 #曼徹斯特 #列斯 #哈德斯菲爾德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廖郁賢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漫漫改革路
【世界愛滋日,向歧視說不!】
每年的12月1日是 #世界愛滋病日 (World AIDS Day),這個紀念日最早由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名官員提出,自1988年開始,將本日正式被訂為世界愛滋病日。旨在提高公眾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愛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並對死於該疾病的人表示哀悼。
阿賢自擔任議員以來,除性別議題的重視外,也很關心邊緣族群在雲林的處境及面臨的問題。2019年,我接到民眾陳情,曾有感染者在斗六市看牙醫被拒診,我很驚訝,覺得要來好好了解雲林縣愛滋感染者的權益及相關問題。
今年,阿賢也在臉書上公開發文支持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 #愛滋除罪化,並於這次定期會要求衛生局針對「#藥愛」(ChemSex)議題加強藥癮減害、愛滋感染防治、心理衛生、社區支持系統的改善,以及通盤檢討這個跨科室該如何因應?獲得雲林縣衛生局長的支持,並允諾會再這區塊加強各面向宣導、防治、處遇、以及資訊的宣導,以減少更多因無知而造成歧視所帶來的傷害。
阿賢希望 #雲林能更朝向一個更有人權意識並包容多元族群的農業大縣邁進!
影片為今年阿賢受邀出席參加9/26「面對愛滋100種方法」研討會的開幕致詞。
感謝 感染誌 Hivstory 、愛滋權促會 、關愛之家台灣關愛基金會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公園遊戲力:22個精彩案例 × 一群幕後推手,與孩子一起翻轉全台兒童遊戲場」介紹
訪問作者: 林穎青
內容簡介:
會玩的孩子才能好好長大!
這是一場爭取兒童遊戲權的革命!
為了搶救孩子盡情奔跑、膝蓋磨破的權利,
特公盟帶你深入全台22座經典特色公園,分享背後有笑有淚的精采故事。
曾幾何時,我們公園裡只剩下塑膠罐頭滑梯、幼齡搖搖馬和醜醜的橡膠地墊。為了下一代的童年,一群媽媽們決定挺身而出,為孩子討回消失中的鞦韆、沙坑、攀爬架與遊戲的權利。
五年前,公園裡只有塑膠罐頭遊具,一萬個人分一座鞦韆,沙坑也是天方夜譚。
五年後,各式各樣的特色公園逐漸出現,孩子有足夠地方攀爬、旋轉,在自然鬆散的空間中,發揮創意,公園成為孩子放學奔跑、親子假日遊憩的場所,笑聲滿滿。
然而,推動這一波兒童遊戲權浪潮的,是一群每天跟家裡在幼兒拚鬥的媽媽們,
為了下一個世代的童年,這群媽媽在2015年團結起來挺身而出,組成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她們在育兒的同時,積極促進社區參與、兒童發聲,投入各種公聽會、說明會,挺身撐出孩子的遊戲空間。
短短五年間,這群相信「我們可以改變」的媽媽們,
在少子化、兒童不友善的擁擠都會區中,
讓街頭巷尾不再只有車聲,而是充滿孩童的歡笑,
讓父母面對好動須放電的孩子不再焦慮,
甚至讓各個年齡層的大人們都得以再次重溫童年。
因為相信唯有被好好善待的孩子,長大才會善待他人;
因為相信只有好好玩夠的孩子,才能好好長大;
《公園遊戲力》一書中收錄了22個經典公園遊戲場與必玩設施,由改造公園的幕後推手現身說法,更點名不可不知的重要議題。關於兒童遊戲權、自由遊戲、共融遊戲場、挑戰與風險、公民參與等,還有兒童臨床心理師與兒童發展職能治療師,教你如何運用遊戲來幫助孩子身心健康。
作者介紹: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原本僅是一群常常帶孩子到公園玩的媽媽爸爸,因為台北市青年公園和大安森林公園等處,原有的好玩遊具無預警拆除,讓這群家長意識到國家機器對孩童權益的漠視,更憂心公部門長年便宜行事將造成下一代身心的巨大傷害,因此於 2015 年結合成理念團體,持續投入監督國家改善兒童友善空間。
特公盟希望能凝聚更多人關心兒童遊戲權及參與表意權,公園不該再塑化、罐頭化、品質劣化與低能化,公共遊戲空間應走向分齡適能,回歸幫助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初衷。大小公民和設計師、廠商、學界及公部門協力合作,一起規劃更完善的公共兒童遊戲空間與親子友善基礎建設。兒童的遊戲空間應該更多元,並以更多創新方式積極創造遊戲場域,以逐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
作者粉絲頁: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出版社粉絲頁: 聯經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2022.1.3【公事好好說】主題:公民參與-社區意識的凝聚與進程 的推薦與評價
節目直播├ 2022.1.3【#公事好好說】 主題:#公民 參與 -# 社區意識 的凝聚與進程◎直播時間:1月3日(一)17:30~18:30 ○主持人:謝旭昇(中山大學 ... ... <看更多>
社區意識社區參與 在 公民叮:社區生活(3)-社區參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公民叮: 社區 生活(4)- 社區 總體營造 · 最新版公民國一上第3次段考考前大猜題重點整理筆記學生權益班會權宜秩序問題 社區 型態 社區意識 原住民部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