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社子島開發,還對開發計畫起了一個時髦的名稱「生態社子島」,但許多社子島在地居民卻群起反抗,抗議不斷,好多人晚上睡不著覺。開發,聽起來很讚啊,啊居民是在那邊吵什麼?這個懶人包從規劃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這個「生態社子島」問題很大。如果不要「生態社子島」,是否沒有別的更好方案?當然不是!規劃可以有很多可能性,這個懶人包告訴你社子島可以有不同的方展方式!
本週四(3/11)台北市政府要進行「生態社子島」的環評審查,若通過審查,社子島就要被柯文哲的推土機夷平,大地主財團會手足舞蹈,但社子島原有聚落文化將被消滅,且還有許多弱勢居民會被迫離開社子島,不知何去何從。「生態社子島」會強化社子島已經承受了五十年的不正義,這樣的事情,不該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的首善之都!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切社子島開發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
社子島在地居民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天,4月23號下午兩點,台北市都委會要 #再度審議社子島開發案細部計畫。
到底社子島開發案是要不顧居民心聲、在爭議中繼續強硬推進,還是能夠傾聽在地想法、補強居民溝通,大家都在看。
趁著上週五的市長施政報告質詢的機會,我特別跟市長討論社子島開發的問題。
柯文哲市長一直以「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做為施政的理念,認為「有了 #民意基礎,才能讓這些案子執行得更加順暢」。我同意市長所說,施政要以民為本,才能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這個信念也不應該因為時間點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但是,柯市長的所做所為,有貫徹他的這個信念嗎?還是選擇性避重就輕?
我找了近年台北市參與式預算提案i-Voting的資料,每案的預算規模平均約2百萬, #得票數最低的提案都有得到3千4百多票,平均每案得到7千票左右。
然而,攸關1萬5千人的未來家園、攸關百億以上市府預算、攸關3百公頃土地利用的社子島開發案,i-Voting的投票率居然只有35.16%、所投出的「 #生態社子島方案」居然 #只得3032票。
有著 #比參與式民調更低的民意基礎,卻能影響遠高於參與式預算提案的預算規模、影響上萬人民的未來家園,合理嗎?投票率不到5成,真的能夠反應居民的意願嗎?
社子島開發案程序的瑕疵太多。除了i-Voting #代表性不足 外, #完成率只有48%的家戶訪查也無法反應居民心聲,更不用說今年連續三個月排審社子島開發案,每一次都委會委員都要求要「加強在地溝通」,市政府卻毫無作為;甚至明明就 #沒有做到前一次都委會委員的要求,卻仍執意召開都委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不出台北市政府除了 #趕程序 之外,還做了什麼?
更看不出對社子島居民的重視。
在質詢時,柯市長回問我:「啊不然你現在想要怎樣?」
讓我來回答市長。我個人的想法事小,重點是,社子島在地居民想要什麼。
居民想要有反應心聲的機會、居民想要在地聲音被重視、 #居民希望政府不要一意孤行。
所以我給市長的實際建議,就是要設法 #重啟能納入民意的程序,不論是重辦i-Voting或是重做家戶訪查,都是能展現民意的方式。加強在地溝通、落實民意基礎,這才是市府與人民雙贏的方法。
畢竟,「有了民意基礎,才能讓這些案子執行得更加順暢」,這也是柯市長自己說的,希望柯市長能夠從一而終貫徹自己的信念,不要為了政績、苦了民眾。
#不要讓社子島成為下一個大埔
#加分問政歡迎按讚轉貼分享
Youtube高清版質詢影片
👉http://yt1.piee.pw/PB8W8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YuFenYoutube
社子島在地居民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尊重社子在地居民 實質參與審議程序】
台北市政府即將在4月23日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社子島的細部計畫。很遺憾地,在這個與社子島居民切身相關的程序之中,居民在絕大多數的時間是被忽視,甚至被缺席的。居民除了難以參與相關會議表達意見,由台北市政府環評程序的拆遷家戶訪查,訪查率更僅有48%。然而,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先前的會議紀錄,竟然把未過半的「訪查率」誤載為「開發獲得48%地主同意」,居民意見的不被重視,可見一斑。
都市計畫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地寫出了立法目的:「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並促進市、鎮、鄉街有計畫之均衡發展,特制定本法。」法律關注的核心,是居民與其生活環境。而對每次審議會議資料以及市府修正細部計畫內容陳述意見,更是讓居民能夠實質參與相關程序、讓自己的心聲可以被官府聽到的,最起碼、最卑微、最基本的權利!如果台北市政府一再拒絕開放民眾發言,忽視社子島在地居民之主體性,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顧及在地居民的需求,真正的讓相關計畫達成「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之立法目的呢?
此外,台北市政府想藉由區段徵收的方式,進行社子島開發案。本案目前已有區段徵收還沒經內政部核定,徵收計畫書和二階環評也都還沒通過的狀況下,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委員就同意先行區段徵收的嚴重爭議。徵收本身,更涉及非常可怕的基本權侵害--不只讓居民財產權因而犧牲,還涉居住權、工作權及人性尊嚴等各種權利侵害的風險。如此急著進行區段徵收程序而忽視程序正義的作法,實在讓人難以苟同。
奉勸台北市政府,千萬不能抱著給錢就能了事的心態,來面對土地迫遷的爭議。有很多問題,並不是給點錢、給面積一再打折的抵費地,做點財產補償就能解決。聽聽居民怎麼說,面對民願跟民怨,用溝通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台北市才會是民主台灣的台北市。
社子島在地居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社子島在地居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公視新聞網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新聞實驗室 (http://newslab.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