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群組或是私信越來越多人跟我分享他們提起勇氣施打新冠疫苗的經驗
#COVID
真的很想給大家拍拍手
也謝謝你們為了社會去承擔疫苗可能的風險
其實我相信COVID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流感
我們遲早都要得到一次的 :)
但在我們的資訊、治療方針跟完整的疫苗計畫都還沒出來前
能夠減少確診是最重要的:
少出門跟多洗手維持衛生很重要
戴口罩很重要
但降低重症率也是很重要的:
疫苗 就是最好的方法 也可以說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身為澳洲護理師,我們真的很需要大家至少去給GP評估一下
而不是直接面對疫苗就拒打
澳洲的疫情反覆爆炸
但還是一堆人上街抗議疫苗,支持疫苗無用論
讓人看了搖頭
臨床的壓力比你們想像中的大很多
因為醫院裡我們護理的都是病人跟老人
他們的免疫力跟一般人完全無法比
但他們都是有家庭,被愛著的人
醫院裡有清潔、有食物服務、有不同專業人員的評估(藥師、醫生、營養師、語言治療、社工、物理、職能等)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太密集了
每次出現疑似個案或確診個案我們可以防可以戴上PPE
但我們不知道上面的這些醫院人員們有沒有人是那些尚未施打疫苗的人的家屬或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
也許哪天病毒就進了醫院,而這些罹病辛苦的病人們就這樣成了犧牲者。
今天早上新聞撥出有間醫院廚房員工確診,而且他罹患期間都有上班
因此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會怎樣
但我相信遲早會有高峰期的到來
然而我也覺得沒有必要焦慮
如同我說過的,這是我們這世代的流感
準備好自己的免疫力就好了
我們都聽過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超過六個陌生人。
這個世界裡,我們與彼此之間的距離其實比你想像中的近。
任何沒打疫苗的人都可能最後成了破口
而最後最可憐的是醫院裡已經suffer的病人
大家都想早日康復早日回家
社會是環環相扣的
每一個反疫苗、害怕或是對打疫苗沒興趣的人,都會弱化我們的社會環節。
我了解疫苗有風險,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試著去了解施打疫苗的理由,去給醫生評估自己適不適合疫苗。
最後我希望大家可以相信自己
澳洲當初一開打疫苗我就打了
所以我打的是AZ
在這個紛亂的年代,有能力產出自己疫苗的國家是很厲害的
可以瞬間提升國際地位
台灣的科技跟醫療能力我真心覺得頂尖
我們在那麼有限的資源裡,發展出與國際並肩的醫療品質跟研究
每個疫苗都有風險,都需要時間去證明
給高端疫苗一個機會
能打的疫苗都是好疫苗
就算後來AZ變成50歲以下不能打
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
因為
能打的疫苗就是好疫苗
我們都在學習
只有未來的歷史能夠評價我們今日對錯
我相信台灣的總統正在為大家努力著
也希望台灣的大家一起為防疫努力
Stay safe stay home.
We can fight it.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
照片是最近坎培拉封城我去家裡附近的湖跑步
很喜歡照片裡可愛的黑天鵝
以及這道光
我一直都相信,無論是在多大的黑暗裡
只要你心裡存有希望
我們最終跑向有光的那方
封城期間我們可以外出一小時
我都會出去跑跑步
聽聽Clubhouse 大家的討論
談談最近的阿富汗撤軍
談談之前以色列空襲
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國與國的關係很緊密
大家跑步的時候也很推薦聽聽看唷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盈宗 張達鍇 作為社工,幫助別人是他們的使命,張達鍇醫師從社工的專業上退休後依然承接著這個使命,繼續為興趣、為市民健康而鑽研濃縮中藥以及中藥為本的保健產品,一直幫助別人。 接觸中醫藥的源起 從事社會工作超過三十年,張醫師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於社會福利署工作,並在2004年退休。1976的時候他曾在兒童...
社會支持理論社工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知行合一](六之四)
國安法第一審繼續就「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八個字的意義,繼續進行討論。控方由嶺大學者劉智鵬以歷史學者身份,早前指出「光時」有分裂國家意思;而辯方的港大學者李詠怡 (Eliza)則已作供進入第三天。今天下午,和Eliza一起撰寫專家證人報告的另一位學者,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Francis)開始作供。
由於辯方兩位專家的姓氏同為「李」,「雙李」容易引起混淆。甫坐下,高個子的李立峯教授說,他想用Eliza稱呼李詠怡教授,獲法庭接納。
李立峯解釋,Eliza專長政治學,故對政治選舉及相關理論熟悉。而Francis自己則是傳播學教授,辯方劉偉聰大狀在庭上先介紹Francis, 指出他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博士論文研究美國9.11事件中,比較報紙讀者來信和網上論壇的言論,專研範圍為「政治傳播學」。
Francis曾出版學術著作,有講述雨傘運動與傳播關係,將出版另一本書,談及六四紀念活動的集體港人記憶現象,「我對香港近年的大型社會運動,有現代歷史脈絡的理解」。Francis亦曾於2017年成為香港法庭歷史上第一位以「民意研究專家」,為佔中九子案擔任專家證人。以往,香港法庭專家證人多為醫生及物理學家等。
三位法官表示接納Francis的專家證人身份。今天在大狀袍下穿了條子花紋西裝褲的劉偉聰大狀,溫文向法官們道謝:「I am grateful」.
Francis花了頗長時間,解釋社會科學中,量化研究(大型民調)和質化研究(焦點小組)的方法論及兩者作為理解社會現像的用途。
由於過往香港法庭甚少傳召社會科學家作專家證人,三位法官發問了很多問題。唯一男性法官陳嘉信說:「我是laymen(普通人)有這些問題」;女法官杜麗冰亦在休庭前向主問劉偉聰說笑:「對不起我們打斷了你的發問。」
休庭前,三位法官先後向Francis多次問及社科研究法的疑問。Francis越答越興起,語速快了。控方周天行說:「教授請說慢一點。」Francis說笑:「我教書時,學生經常說我說得太快。」此時法庭響起了輕鬆的笑聲。
Francis說,他們進行了的量化研究,就是於2019年從連登討論區上,以電腦程式,抽取討論區上曾提及口號相關的帖子,抽取的口號分別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香港獨立」、「港獨」、「五大訴求」。由於連登上的留言量可以數以百萬計,需要由懂寫電腦程式的學者作技術上協助,他再進行統計學分析。法官們沒有太多發問。
Francis說:「看數字,以數量計,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就可以處理,但要看人們怎樣建構意義,那要進行質化研究,因為做簡單問卷,是不可以看到意義建構的過程。此時要靠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我們做了焦點小組(focus group)。」
七個焦點小組,每個有五至八人參加,三組是包含了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市民,四組是參與者背景相近的小組,一組是社工,一組是老師,一組是年輕人。總共有40人參加焦點小組,都是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有參與示威或同情反修例運動的人。「因為我們要看示威者在想甚麼。」
三位法官發問頗頻密,其中,陳嘉信問,焦點小組只有四十人那麼少,如何有代表性?Francis解釋,質化研究是找「意義成形的過程」,代表性則由量化研究補充:「所以我們用不同研究方法互補不足。」
法官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社科學者明顯有差別。
陳官問道:「參加焦點小組的人,會不會心裡想一樣,答你說另一樣?好像美國選舉你問選民選誰,可能他因為尷尬告訴你一個答案,但去到票站就投另一個。」陳法官形容,這是一個「危險」(danger).
作為社會科學學者,Francis這樣回應:「我不看成一種『危險』,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人的腦子裡不只有『單一的真相』,面對不同人,在不同處境,會影響人如何建構意義。從社會學及人類學角度,人們會在不同處境『管理自己的形像』,我會形容為因應處境而作出的『調整』,而不是在直白地說謊」。
Francis繼續解釋,「而建構意義是一個過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他的想法也有改變。像我們現在在討論『甚麼是焦點小組』,我們(他和法官們)也在集體參與意義建構的過程。」
此時,Francis引述了焦點小組裡,其中一個焦點小組參與者,對「光時」口號的理解,隨時間而出現改變。
Francis在庭上說,其中一個支持反修例運動的焦點小組參與者說:
「最初我面對『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口號,我說不出口。為何呢?因為我最初認為這口號與『港獨』有關,好像要推翻政府,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支持港獨的。但隨着反修例運動發展下,我理解這個運動是關於爭取普選,關於愛好自由,公義。漸漸我可以喊出口了。這個口號好像承載了一種精神。當我去到集會現場,我喊『光時』口號時,我會覺得和其他香港人連繫起來。」
Francis解釋:「這是一個好例子,這個人最初覺得,『嘩,光時口號好激進』,但漸漸他覺得意義改變了。即使他不支持港獨,他也會嗌這口號。」
「這例子正正示範了,口號的意義建構過程,可以如此複雜,豐富,充滿餘韻(nuances).」Francis說。
Francis還引述了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Lance Bennett對政治口號的見解 “Effective political themes and slogans invit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meaning to a situation. Thus, an image is an impression anchored partly in symbolic suggestion and partly in the feelings and assumptions that people have in response to that suggestion.”
(有效的政治口號邀請人們把他們自己的意義加諸其上。所以,一個影象像個錨,作為一個符號提示人們把自己的感受及假設投射到其中。)
Francis亦說,焦點小組中發現,只有部份人認為「光時口號」與港獨有關,所以口號是開放式的。「總的來說,光時口號就是關於一些失去的東西,而人們覺得需要改變。至於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改變,則因人而異。」
法官們亦用法律用語詢問,焦點小組裡會否有「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即因為主持者主動提起「港獨」而引導被訪者去提及這個答案。這顯然是法庭常關注點。
但Francis說,焦點小組做法是開放讓大家討論,「而進行焦點小組時間正好在2019年9月,那時基本上整個社會都在討論這句口號的意思,是否和港獨有關。所以在焦點小組裡不需要提示,就會自然進行討論。」
法庭場境裡,引導性問題,會是法官關注的事。
這天早上,李詠怡(Eliza)教授,繼續接受控方盤問。Eliza早前曾說過,為甚麼「光時」口號在7月21日於社會流行起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對「元朗襲擊」感到憤怒,需要一個口號去表達其情緒。
然而代表律政司的署理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 則挑戰Eliza,周專員多次指,7月21日口號最初出現於白天,當時中聯辦被示威者包圍,國徽被損毁,當時中聯辦外牆上更出現「光時」口號,周專員指,「光時」口號的意義,應該與中聯辦事件有關。
控方的周專員說:「中聯辦外示威中,清楚反映拒絕中華人民共國和政府的意思,你為何不認為這些示威活動的意義,有助我們脈絡性地理解口號的意思?」周專員亦呈上了多張中聯辦被損毁的照片叫Eliza細看。
Eliza指,她和研究伙伴,曾在7.21後,嘗試從數據了解為何當天之後,光時口號的使用明顯更普遍。於是她從兩張報紙裡,點算傳媒提及過的地區,發現「元朗」字眼出現的頻率,要比「西環」、「中聯辦」及「上環」高出很多。
「媒體注意力反映公眾注意力,而焦點小組發現,7.21大家一致是關注警察暴力,而不是關注中聯辦。故此我們認為令到7.21口號普及化,元朗事件比中聯辦事件重要得多。」Eliza說。
Eliza早前指,梁天琦在造勢晚會曾引述過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說「the Ballot or the Bullet」意思,Eliza認為「子彈」只是比喻,並非像控方專家劉教授所說有「武器」的意思。控方更指控梁天琦有意推翻政權。Eliza當時更說,以她所知, Malcolm X不是「分裂國家主張者」(secessionist)。
周專員今日呈上Malcolm X的1964年的演講,讀出部份內容,又追問Eliza知否Malcolm X被指為 “separatist”和知否Malcolm X曾經加入激進伊斯蘭組織。
Eliza語氣有點難以置信地反問:「我們是否要進入複雜的美國種族歷史?美國黑人民族主義(black nationalist)和非洲裔美國人那時的分離主義(separatism), 尤其是於種族隔離(apartheid)的過去有多複雜?要研讀多少歷史脈絡?」
周堅持追問:「那Malcolm X是不是分離主義者?」
Eliza沒好氣答: 「若是說建立一個有主權的國家這個理解下,我認為不是。」
周專員仍在要求Eliza看Malcolm X說話節錄。此時,彭官要求暫停提問,三位法官退後座椅商議一會,然後彭寶琴說,Malcolm X是否分離主義者,與本案案情「拉扯得太遠」(far far removed), 彭官提醒周專員,Eliza一直不反對梁天琦在選舉演說中對港獨持正面看法。
周專員另一處的追問,把梁天琦與Eliza拉得更近,問答更有火花。周專員引述去年夏天來自《眾新聞》的報導,報導中訪問了三位學者,表達學者們對泛民立法會議員在政府表示因疫情把選舉延期一年後,是否應該總辭。
報導中,Eliza認為議員應該留任,訪問中提到議會是重要「抗爭陣地」「在威權政治下,策略上考慮比民主原則更重要……」周專員反問,梁天琦進入議會,會否也像她所說的一樣,「具策略意義,目的是去推翻政權」?
Eliza罕見地光火起來:「你在引述我?你是否在說我和梁天琦是一伙?說我和他是同黨?(You suggest I am part of his cohort?)……好了,現在我被審訊,我要回答吧? (I am the person on trial, I have to answer this……)」辯方劉大狀立即站起來抗議,指Eliza是來做證人的。
此時彭寶琴語氣溫和地望着Eliza說:「不是的,妳是來作供,提供專家意見給法庭。請不要覺得來被審判,這不是原來的意思。」彭官打圓場道:「我想周先生要想問妳,會不會梁天琦進入立法會,覺得策略上可以作出改變,而不是留在結構以外。」
Eliza鬆了一口氣,望着彭官說了幾聲:「感謝妳的澄清,感謝。」然後Eliza詳細解釋,她在泛民總辭上的看法,已經算是「溫和派」,因為當時社會上較激進的想法,是主張泛民議員一起總辭以表示對選舉延期的不滿。而Eliza說,我主張泛民留任,是希望有議員監察政府,希望加強政府問責性。
現在仍身陷囹圄的梁天琦,始終成為庭上反覆被斟酌的客體。
Eliza今日完成作供前,有機會詳細解釋,她作為政治學者,如何理解梁天琦為何要使用「光時」口號。Eliza解釋,2016年梁天琦參加的是新界東補選,和以往立法會選舉不同,選舉制度是「單議席單票制」,並非「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之下,勝選者需要的票數不需很多,只拿取選票一成也可以拿到席位。然而補選的規則,則是誰多選票誰便勝出,故要爭取選票數量。
Eliza說,回看2016新東補選中,參選者多達6人,當中梁天琦的對手,有知名度高的政黨領袖,梁天琦當時相比之下,是一個無人認識的小伙子,只有大學宿生會經驗,或參加過一些小型社會運動,但知名度不高。「他需要設計一個非常搶耳的口號,以拿得最多的票數。」
Eliza指,一個知名度不夠的參選者,設計口號會有「不成比例地戲劇化」的情況(dramatizing out of proportion),故此梁天琦即使說「選票就是子彈」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已。
Eliza進一步指出:「很多提倡港獨的政治組織,大部份沒有具體的行動計劃,只是口說『香港獨立』」。法官彭寶琴補充:「妳所說的沒有具體行動計劃,是在公眾知道的情況下沒有而已。」
Eliza再補充:「究竟(這些組織主張的)是和平遊說,還是使用暴力或武裝力量?沒有看到這些(資訊)。」
今次被告唐英傑的電單車上,插着旗幟的版本,除了有「光時」這個八字中文口號,亦有七字英文“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中英文版本均在法庭反覆被檢驗。辯方學者卻說,原來口號的出現,並非有明確的設計時刻,或單一設計者。
彭官曾詢問,英語口號如何出現, “Liberate Hong Kong, Revolution of our Times”那裡來?彭官留意到梁天琦2016年造勢晚的佈景板已出現這七個英文字。
但Eliza指出,她曾經從梁天琦遞交給選管會的個人簡介中,找到「光時」的英文版,卻是被譯成「Ignite Revolution to Reclaim Our Age.」對於造勢晚會和選管會的文宣為何有差異,Eliza說她不知道。
而Eliza亦曾找遍不同資料,去嘗試看看梁天琦當初創作「光時」口號的原意,但發現他除了在晚會說過,口號不想專注「世代」差別,除此之外,她沒找到更多解釋。不過Eliza說,原來梁天琦最初創作了另一個八字口號,但她認為,梁天琦最初的口號不搶耳,不令人留下深刻印像。
「選舉口號要搶耳,要令人容易記起這個參選人,而原來梁天琦最初設計的口號很悶蛋,孩子氣得像大學活動口號一樣。」
原來,於社會掀起沸沸揚揚的談論,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中被廣泛流傳過,今天被法庭研究是否違反國安法的八個字口號,並不是梁天琦最初的構思。
此時,Eliza翻查文件找到了紀錄,並以廣東話在高等法院朗讀出,梁天琦最初曾經構思,但最後放棄了的意念。這個被埋葬了的口號,原來一樣是八個大字:「知行合一,世代革新」。
如果歷史有如果,假若「光時」沒有出現過,今日香港的光景又會如何?
***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一):[Regime & Redeem]
7月2日控方專家劉智鵬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10137115741348/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二):[Just Do it]
7月9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29321820489544/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三):[過去與未來]
7月12日辯方專家李詠怡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37523026336090/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四):[知行合一]
7月13日辯方專家李詠怡及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0215429400183/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五):[沒有誰比誰高貴]
7月14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3328702422189/
國安法首審專家證人系列(六之六):[選櫻桃的人]
7月15日辯方專家李立峯作供
https://www.facebook.com/wwviviantam/photos/a.1435553239866430/4245860505502342/
(圖為辯方第二位專家證人,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離開高院,明天他會繼續作供)
社會支持理論社工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專題 #萬華你好嗎 #持續關注街頭防疫行動
「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出的螢螢微光,在他們的起居作息中,這微光雖然搖曳不定,但卻照亮周遭,並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流瀉於大地之上。」漢娜・鄂蘭
疫情衝擊了萬華,不僅使萬華背負污名,部分店家因而暫停營業,無家者重要的生存資源公共場所、網咖、飲水機、公用充電區也一一關閉。社工、教會團體、「芒草心」、「人生百味」等萬華的非營利組織與在地店家組成各種強大的結盟,形成一張張綿密、貼地的支持網絡,承接住一個個不幸在風口墜落的人們。
【萬華,你好嗎】專題邀請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剛勇,以NGO工作者的視角切入,整理工作所見以及急難時刻萬華的支持網絡,在即時新聞與訊息如洪水般每秒不斷沖刷人們、資訊虛實未明的現在,看見疫情下的貧窮弱勢者困境,以及萬華居民無比的韌性與力量,讓螢螢微光相互輝映,成為疫情籠罩的炯炯光亮。
🏠🏠 萬華,你好嗎 ✎ 完整專題 🏠🏠
🟢作家林立青:Always open!全台最大全方位綜合長照中心➤➤https://reurl.cc/a9MWGG
🟢 「人生百味」創辦人朱剛勇:萬華是一張網,承接著在風口墜落的人➤➤https://reurl.cc/ogKaQ3
🟢疫情下的一日生活問卷調查➤➤https://reurl.cc/NrN7R5
🟢用6個月解鎖300年,化為供你一日兜遊的《萬華世界》特集➤➤https://reurl.cc/W382RO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社會支持理論社工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盈宗 張達鍇
作為社工,幫助別人是他們的使命,張達鍇醫師從社工的專業上退休後依然承接著這個使命,繼續為興趣、為市民健康而鑽研濃縮中藥以及中藥為本的保健產品,一直幫助別人。
接觸中醫藥的源起
從事社會工作超過三十年,張醫師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於社會福利署工作,並在2004年退休。1976的時候他曾在兒童院工作,當地他正在工會學習中醫藥知識,因為香港缺少正式中醫訓練學院。那段時間他正與兒童做輔導工作,有一次一名小朋友頭暈身熱,張醫師便為他把脈,小朋友由此講出病況,並再說到自己的家庭情況,令他對服務對象增加了解,自此他發現這是幫助他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的良好媒介,這是他將社工專業與中醫診症連繫起來的開始。
張醫師退休後,想從治療的方法去幫助服務對象、幫助他的病人,所以他見到病人的時候會花很多時間與他們聊天,他解釋中醫望、聞、問、切的重要性,例如:「問」是傾談過程中了解病情;「望」是觀其表情、面色、舌頭、五官有否歪掉等;「切」是捉診、把脈,過程中與以前的社會工作有很大的關連。他認為如今身為一個中醫,可將不同的科系、不同思潮放在一個角色上,解釋了他如今作為一個中醫師及以前作為一個社工之間的聯繫。
張醫師退而不休,為了興趣繼續鑽研如何服務人群,診症之餘還鑽研濃縮中藥。他退休時為55歲,加上以前多做運動,所以他仍感到自己年青力壯。當時張醫師有見市面上有很多濃縮中藥,他因而思考它們會否幫助到病人和中醫師、以及自己的研發,與家人商量之後,他便開始製作中藥顆粒,當初大概研發出四、五百種,大部分情況下他是用家。
濃縮中藥是指萃取中藥最有效的物質製成顆粒,經過科技的提取,很少份量的濃縮精華其實已可代替大量的中藥,比如說:一小包的甘草顆粒事實上就等於一大包的草藥,因為顆粒能確保病人百份百吸收到當中的成份。張醫師講述一般中藥的問題在於,一條藥方的中藥煲過以後,中醫師或者會建議再度煎煮,但由於中藥煮出來的湯汁不論經過多少遍,也還是黑色的,這會令病人相當疑惑,而且病人亦不清楚何謂「文火」及「武火」;中藥釋出的有效成份有多少等等,濃縮中藥便可一一解決以上煩惱。張醫師提及到正底製造中藥顆粒時,會要求藥師及藥廠一同參與第一次提取的過程,因此產品相當有保證,這亦是他們的顆粒名為「珍藥方」的原因,意指珍珠般珍貴。多年來,使用盈宗製藥的中醫師都是他們的忠實支持者,盈宗產品的價錢並不便宜,同時也不昂貴,務求以合理價錢便令到醫師能夠幫到一般的病人。
為幫助朋友而研發出盈髮膠囊
喜歡研究中醫藥的張醫師,利用累積下來的經驗和現代科技,研發出樂怡本草盈髮膠囊。他指有一次與一位藥劑師朋友聊天,留意到對方脫髮問題非常嚴重,於是便開始與對方討論生髮的方法,他的朋友表示無計可施,考慮嘗試西藥,張醫師則建議以中藥來治療,這涉及幾個理論:肺掌管皮膚及毛髮的健康生長;經典上說「髮為血之餘」,意思是血液好,頭髮才好;髮是骨的一部份,脫髮是氣血津液之間的問題。張醫師利用以上幾個具體方式來思考出一組中藥,並列出一堆有助補腎、肝、血的有效物質。張醫師表示,所有中醫都是從書中找尋適合的藥方,中醫最大的祕密是用藥的比例。
張醫師花了一、兩年時間來試藥,最後研究出幫助成功生髮的藥方,甚至生長出鼻毛及耳毛,因此他繼續研究,以修正這個問題,最後終於生產出樂怡。樂怡本草盈髮膠囊是完全根據香港的要求和法例來生產的,符合七加一的營養標籤制度,詳細列出產品的成份及營養,保證香港人及服藥者的利益。關於殘留農藥的問題,盈宗製藥亦經過香港的實驗室來測試產品,絕對安全。另一方面,由於現時市面上的膠囊多用動物身體部份及其他物質來製造,有某種宗教信仰的人不便服用,因此盈宗便以植物作為膠囊成份,令伊斯蘭教徒都可服用。張醫師提及,與他一同研發樂怡的朋友已不在人世,作為紀念,他因而懇請藥廠替他推出,以幫助有需要的病人。
珍藥方在張醫師多年的努力之下,得到不同註冊中醫的肯定,踏出了成功的一步。關於未來發展的大計,張醫師表示希望繼續生產保健產品,例如:靈芝孢子及蟲草等單味膠囊。至於醫館的「鎮山之寶」,則是由張醫師自己研發的「肝寶」,此藥有效將肝污物透過皮膚、黏膜及大小便排出體外,對於夜睡、皮膚病、生口瘡及痔瘡的人士最有功效;同時亦適合清除酒的毒性,對於肝肥大及酒精肝的人士亦有療效,可謂對於一般市民有莫大好處。
盈宗製藥
電話︰2387 8926
電郵︰info@ptrl.com.hk
網址︰www.ptrl.com.hk
社會支持理論社工 在 每天簡單學社工- 【資源】(Resource) 資源乃社會工作者的工具 ... 的推薦與評價
外,亦能給予當事人心理支持。 ⠀ 一、#真誠地傾聽及同理: 當事人願意訴說其創傷經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