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廠sony f60閃光燈終於可以做到"離機可控出力引閃",更有TTL和高速同步!使用的是神牛x1引閃器。
這個"終於"真的等得很久,也是為什麼Sony總在專業攝影上被嫌棄的其中一個最大垢病之一:閃燈系統一塌糊塗,從2013年sony 堆出fullframe stl A99 時,閃燈hotshoe 就從從前的Minolta腳改為mi(multi interface)腳,擁有mi腳的f60閃光燈亦同時堆出。這個mi hotshoe 雖然型形是與Nikon/canon 的standard hotsheo 一模一樣,可是mi的觸發點不只在中間的單點傳輸,而是在前方,這個設計的好處是sony 機利用mi hot shoe 除了可以駁閃燈外,更可以駁螢光幕、收音器等。
那壞處是什麼?就是沒有引閃器支援到啊!真不明白原廠是怎樣理解用家對閃光燈的需要,官方建議的引閃方法竟然還是光引,即是閃光燈的光引發另一枝閃燈,還一定要sony閃燈,光引的限制很大,雖然確實可做到"可控出力引閃", 但壞處也太多。
而最正路的利用引閃器作無線引閃這功能sony一直沒有推出過,N/C 廠也沒有(n廠有內置),而這重要的功能一直交給副廠做,phottix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廠家,那麼繼續用phottix 那類引閃不就解決了嗎?很遺憾地,sony 這麼前衞的mi腳是不能用n/c standard hotshoe 那種引閃器引發,就是因為引發點不是在中間而是在前方!(曾有神人改線路改成前方引發,真的成功了,可是仍是沒有ttl), phottix 亦因為太少人用mi 頭而沒有出新的支援mi 産品。
那究竟有什麼解決方法?sony 60閃附件有一個精美的轉接頭,能將mi 頭轉回minolta 頭,這個就是唯一的解決辦法!轉回minolta 頭之後就可以用回phottix 舊有的Minolta引閃😭,thanks god, 一對引閃二手只用三百蚊就買回來了,這是我多年來的解決辦法。
但是,膠做的轉接腳非常"牙煙", 普通的phottix strato亦只能用m mode, 想在相機控制出力、ttl和高速同步,就得買上二千蚊的phottix oddin, 但由於Minolta 版的oddin 也太舊,加上要用轉駁頭,2000元的價錢真的沒有吸引力。
那是4年前的事,直到今年年頭,才陸續出現支援產品,首先是phottix odin 出第二代支援sony mi 頭(仍是很貴,平價的strato仍是沒有mi版 ),然後是sony 自家終於有引閃器,不過比odin 更貴,又支援不了其他牌子的閃燈,不了。最後,閃燈界新星來自大陸的"神牛"終於出了mi 專用的接收器😭,數百元就可以享受可控引閃的樂趣,是超感動的說,枝sony f60閃光燈突然就像技能解放一樣,不用想怎樣賣掉他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