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懂《#沙丘》的背景故事,理解為什麼會被人稱作是這個世代的《魔戒》?
眾所矚目的《沙丘》由 #丹尼維勒納夫 執導,劇情講述聰明又富有天賦的年輕人保羅,肩負著超越自己理解的偉大天命,遠行至宇宙中的危險行星,面對為了搶奪資源大打出手的敵對勢力,他必須戰勝恐懼才能確保家族未來的延續。
改編自法蘭克赫伯特於1965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沙丘》在強大視覺特效和演員卡司之下,可以說是為了大銀幕而生的史詩鉅片。然而進場看電影前,由於原著世界觀相當宏大,因此本篇文章便針對片中複雜的故事背景、劇情設定和角色關係進行簡單介紹,幫助觀眾在有基本認識之後,完整感受《沙丘》這部電影的偉大和無可取代的魅力。
部落格圖文版:https://loory.tw/dune-analyzed/
#沙丘故事背景和世界觀
《沙丘》故事背景設定在遙遠的未來,那時候人類已經具備星際旅行的能力,前往外太空的各個星球建立起文明社會,但比起其他類似題材的科幻電影,《沙丘》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人類科技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進步發達。
#香料的重要性
因為在很久以前,人類跟他們創造的「人工智慧」發生了一場長達兩個世紀的「#巴特勒聖戰」,這場大戰造成難以估計的嚴重死傷,從此人類便明文禁止任何有關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的一切事物,而這也改變了後續人類文明的發展演變。
不僅宗教和政治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在少了資訊科技的幫助下,為了解決生活的眾多不便、避免在超光速的太空旅行中遭遇危機,人們轉而開始增進自己本身的能力,想盡辦法透過強化頭腦和身體素質來超越極限,而這都必須仰賴一種名為「#香料」的神祕物質。
服用香料的人能夠延長壽命、強化智力與心靈能力,甚至部分人類在經過訓練後還能夠短暫地預知未來。而在《沙丘》的世界觀中,因為攝取香料而獲得進化的主要有三種人,分別為「宇航公會」的領航員、在各大家族擔任軍師的「晶算師」,以及神秘組織「貝尼潔瑟睿德」的「真言師」。
#攝取香料的超人類
宇航公會的「#領航員」能在高光速星際旅行的過程中分析出可行的路線,人們只有搭乘他們駕駛的船艦才得以安全穿越危機四伏的外太空,可以說是掌握著全宇宙交通運輸與經濟的命脈。
「#晶算師」能夠以高超的精神狀態在腦中進行複雜的邏輯運算,能通過準確分析敵我兩方的情報,擬定應對方案和行動策略,是各大家族勢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揮官。
「#真言師」來自《沙丘》世界中最神秘的組織「#貝尼潔瑟睿德」。該組織已經成立數千年,成員全由女性組成,她們皆通過嚴格的心理與身體訓練,不僅善於打鬥、能夠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還擁有強大到能夠讀心的觀察力,並通過「#魅音」來操控他人的行為。她們表面作為「真言師」跟各大家族通婚聯姻,但實則是為了深入整個帝國政治的核心,暗中操縱領導階層的決策,把局勢導向她們組織所認為正途。相信某天組織成員會生下一位男孩,而他就是傳說中的預言之子「#奎薩茲哈德拉赫」。
#利益和權力帶來的衝突
儘管「香料」帶給人類這麼多好處,逐漸成為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和經濟文明發展的必要根基,但因為有著強烈成癮性,並且人在攝取到一定程度的量之後,若是停止服用就會死亡,因此產量稀少的「香料」也成為人們急於爭搶的珍貴資源,並連帶使得「厄拉克斯」這顆表面全被沙漠覆蓋,但卻是全宇宙唯一香料出產地的星球變得特別且關鍵。
在「巴特勒聖戰」之後,人們建立以「#皇帝」為中心的封建社會制度,而各大星球也在皇帝分派下,交由效忠於皇室的各大貴族來統治,這些家族就好像是我們現在的各個國家領袖,他們彼此之間維持著互相合作或互相競爭的關係。而其中那個負責掌管沙漠星球「厄拉克斯」的「#哈肯能家族」就靠著長年奴役當地原住民採集沙子裡的香料獲得龐大利益,逐漸累積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然而某天皇帝卻突然公布一道命令,表示要將「厄拉克斯」的統治權從原本的哈肯能家族,轉交給另一個具有高聲望的「#亞崔迪家族」。因此在這個「誰掌握香料誰就能掌控宇宙」的世界觀之下,這個攸關龐大利益的變動也對兩個家族造成劇烈影響,引發一場無可避免的腥風血雨,而這就是電影《沙丘》的背景故事。
#沙丘星球「厄拉克斯」與「弗瑞曼人」
《沙丘》電影主舞台「#厄拉克斯」是顆地表被沙漠覆蓋的星球,環境惡劣、天氣酷熱乾燥,白天氣溫可達攝氏 60 度且極度缺乏水源,甚至沙漠裡還存在著能夠感知震動、吞噬一切的巨大怪物「#沙蟲」,但因為這裡盛產能夠啟發人類意識潛能,對人類知識、貿易和存亡至關重要的「香料」,數個世代以來一直都是各大勢力的兵家必爭之地。
厄拉克斯星球上的原住民叫做「#弗瑞曼人」,因為長年暴露在充滿香料的環境中眼睛逐漸變成藍色,並且面對險惡的環境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方式。他們平時居住在挖掘出來的地下隧道和洞穴中,視水為世上最重要的資源,不僅會回收死去族人體內的血液,還研發出一種能夠收集人體排出的汗水、尿液,重新過濾利用的「#蒸餾服」,穿上後能在沙漠整整一個禮拜都不另外攝取水分。
弗瑞曼人長年被統治厄拉克斯的反派哈肯能家族給奴役,不斷尋找機會推翻他們的暴虐統治。然而這時卻碰到統治權轉移,並在亞崔迪家族抵達時,遇見了他們世代口耳相傳的救世主「#馬赫迪」。
影評文章請點:https://loory.tw/dune/
角色介紹與角色關係圖請點:https://loory.tw/dune-analyzed/
華納兄弟台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彩雲国物語 #はじまりの風 #二胡 彩雲國物語-萬物初始之風 二胡版 by 永安 The Story of Saiunkoku - Wind of Beginnings (Erhu Cover by YungAn) 《彩雲國物語》是日本小說家雪乃紗衣的輕小說作品,插畫為由羅海里所繪,由角川Bea...
禁止 相 擁 小說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別想擺脫書:書永遠不死》艾柯&卡里埃爾對談錄
* 這是一個對談。
對談雙方艾柯&卡里埃爾,一位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作家,另一位是傑出的編劇,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他們都是愛書人、藏書家,海闊天空聊談由書延伸的種種話題。
詩人海涅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他們開始燒書的地方,他們最終會燒人。
書,永遠不該死去。
⋯⋯⋯⋯⋯⋯
卡里埃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趨向:收藏技術竭力淘汰的東西。
我有個比利時朋友是電影編劇,他在地下室放了十八台電腦,就為了可以看從前的影片!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沒有什麼比永久性載體更曇花一現。我們還能讀一本五個世紀以前印刷的書,卻無法看一張只不過數年以前的電子錄影帶或LCD老光盤。
除非把舊電腦都留在地下室。
卡里埃爾:真正令我震驚的,在於當下的完全消失。我們從未如此著魔於仿古風尚。過去在全速追趕著我們,很快我們就要服從前一季度的時尚。
未來永遠不確定,當下卻漸漸在縮短和退避。
艾柯:現在的消失,不僅因為從前持續三十年的時尚如今只持續三天。這同樣與我們講到的事物的過時有關。從前,你花幾個月時間學騎自行車,一旦學會,這就成了一件終生有效的家當。如今,你花兩星期學用一個新的電腦程序,等你漸漸能操作時,更新的程序又出現了,你不同意也不行,手機軟體會強制更新。
因此,問題不是集體記憶的喪失。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當下的不穩定。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平和的現在之中,我們只是沒完沒了地為未來努力做準備。
卡里埃爾:我們處於運動、變化、更新和轉瞬即逝之中,矛盾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的時代卻是一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
我們的祖父母的一生顯然要比我們的短暫,但他們始終處於恆久的現在之中。
我叔叔的祖父從前是個鄉下業主,他在每年的1月1日為來年整理賬目。前一年的賬目基本預示了下一年的狀況。什麼也沒有改變。
03
艾柯: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並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資訊沈於遺忘。
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濾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
但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
卡里埃爾:如果借助在網上搜尋的資料,我們在邏輯上必須覈實這些訊息的可靠性。網絡工具讓我們方便地找到一切假訊息,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但事實上也讓我們陷入某種極端的困惑之中。我想,有關安貝托·艾柯的網上訊息一定充滿謬誤,至少充滿不確定性。
艾柯:當某某研究院的某先生出版克萊蒙梭或柏拉圖研究著作時,我們應該相信,他提供的資料確切可靠,因為他一生都在圖書館裡覈實這些來源。然而今天,某先生很有可能從網絡獲取資料,一切都變得不可靠。說實話,這一切早在網絡之前就已存在。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本來都不是過往事件的真實寫照,它們只是重構。
05
卡里埃爾:你和我一樣知道,國家主義的約束在何種程度上歪曲了我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直至今日,歷史學家們還常常屈服於本國公開或隱秘的意識形態……阿塔蒂爾克命人改寫土耳其歷史,聲稱早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在羅馬人入侵以前就在土耳其生活了幾個世紀。
諸如此類的事情處處都有……我們即便想覈實,又上哪裡覈實呢?
我們一般認為,土耳其人事實上來自中亞細亞,而現今土耳其的最早居民沒有留下任何書寫遺跡。怎麼辦?
06
艾柯:如果記憶像一張軟體,人到五十歲就會得阿爾茨海默症。遠離阿爾茨海默症或其他各種老年痴呆的方法,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學習,比如每天早起背一首詩,做各種智力練習,甚至字謎或者變位構詞遊戲。
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學還必須背誦詩歌。但接下來的幾代人越來越少這麼做。熟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記憶力和智力。今天,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但我們恰恰要強迫自己進行這種日常練習,否則就有過早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
卡里埃爾:我恰好還記得一句引文——我的記憶剛剛夠用——「我還記得一個擁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但我忘了他都記住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記住遺忘。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交流有助於區分法文中的「知識」(savoir)和「認識」(connaissance)。
知識塞滿我們的腦袋,卻不總是有用。認識則是把一種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
07
卡里埃爾:我們的歷史書的書寫往往從民族主義傾向出發,從短期利益出發,從這兒那兒感受到的意識形態的選擇出發。
任何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都不是清白無辜的。丹東本是19世紀法國那些歷史學家們的偉人,到處可見丹東像和丹東街。後來他失寵了,被證明墮落了,廉潔的羅伯斯庇重新獲得青睞,受到阿爾貝·馬蒂埃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大力支持。於是在法國的某些左派社區有了幾條羅伯斯庇爾街,在蒙特伊–蘇–布瓦甚至有了一個羅伯斯庇爾地鐵站。
明天又會是誰?又會有什麼動靜?
08
卡里埃爾:我們全都受著過濾的教育,這種過濾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完成。正如你所說,這是一切文化的本質。不過,我們不該禁止對這樣的過濾發出質疑,事實上我們也不缺乏這類質疑。舉個例子。在我看來,除了蘭波和波特萊爾以外,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均默默無聞。他們是17世紀初的巴洛克詩人們,布瓦洛和其他古典詩人曾對他們施加了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名字是讓·德·拉塞佩德、讓–巴普蒂斯特·夏西涅、克洛德·霍皮、皮埃爾·德·馬爾波夫。我有時會背誦他們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只有古本,也就是他們在世時的版本,非常罕見,極其昂貴。這些詩幾乎沒有再版。我堅信他們屬於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之列,遠遠超過拉馬丁、繆塞,儘管後兩位的作品作為法語詩歌典範而暢銷不衰。
09
卡里埃爾: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家們相互通信,甚至和他們的法國同行保持書信往來,比如屠格涅夫和福樓拜。一個作家若想避免被過濾,那麼他最好聯合、參與某個小群體,而不要保持孤立。
艾柯:莎士比亞之謎在於,人們不能明白,為何單單一個演員就能創造出如此天才的作品。有人甚至推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出自培根之手。但是不對。莎士比亞並非孤單一人。他生活在文大學者圈中,和其他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們保持密切往來。
10
卡里埃爾:在古老的文化傳統裡並不存在對偉大創作者的膜拜。不計其數技藝超凡的古代匠人進行創作,卻從未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他們從不把自己視為、也從不被人視為藝術家。
艾柯:他們也沒有創新的概念,這是西方的標誌。在某些文化傳統裏,「藝術家」(artists)的野心只是極為忠實地重複同一種裝飾圖案,並把前輩教下的技藝再傳給學生。他們的藝術即便有變化和差異,我們也察覺不到。
11
卡里埃爾:佛里茲.朗還為人所知,至少電影愛好者們記得他的《殺手M》。但其他幾位呢?過濾,正無情、無影地全面實施,甚至電影學校也一樣,這由學生們來決定。突然,某位「被過濾的」導演重新現身。因為他的某部電影在這裡或那裡放映,並造成轟動。因為新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但這總是極其罕見的。
我們幾乎可以說,電影一旦開始走進歷史,也就走進遺忘。
卡里埃爾:突然之間,活力不再,導演老去,演員也是,作品被不斷重複,某種精髓的東西正在喪失。義大利電影一去不復返,儘管它曾經在世界電影名列前茅。
這讓我們笑、讓我們顫抖的三十年,如今還留下什麼?
費里尼始終讓我心醉神迷。安東尼奧尼一直讓我心懷敬佩。你看過他最後的電影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嗎?這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部電影!安東尼奧尼在2000年拍攝了這個不到十五分鐘的短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他有生以來第一回把自己拍進電影。我們看見他獨自一人走進羅馬的聖·皮埃爾·奧里安教堂。他緩緩走向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墳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沒有對白的對話,是安東尼奧尼和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的相互凝視。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自我展示和言論表達的瘋狂,毫無來由的焦慮躁動——全被否決在影片的沈默和導演的凝視之中。
12
卡里埃爾:如今唯一還保持手寫的東西————是醫生的藥方。手寫信消失將造成一整個行業的消失。
筆跡學,代人寫信,手稿收藏者和商人……使用電腦讓我懷念草稿,尤其那些對話場景的手稿。我懷念塗抹的槓子,刪改的字句,最初的混亂,向各個方向發射的箭頭,它們標誌著生活、運動和依然困惑的探索。
13
卡里埃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書籍處處輕易地得到傳播,它是一種挽救文化的工具,正如在古羅馬帝國末期,有些知識份子隱退到修道院裡,抄寫一切他們可以從正在衰敗的文明中輓救出來的東西,他們感覺到它將要分崩離析。
這種現象發生在所有文明陷入危難的時代。
可惜的是,沒人採取這一方法來挽救電影。你知道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嗎?書名很漂亮,叫《消失的電影攝影集》。那些電影只剩幾張劇照,我們必須從這些劇照出發,重新建構電影本身。這有點兒像那個伊朗書籍裝訂師。不僅如此。把電影改編成小說,就是說把電影提煉成帶插圖的書,這種做法早已存在,可以追溯到默片時代。這種改編自電影的書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而電影本身卻早已消失。
書比電影更長久,儘管書的靈感來自電影。這麼說來,電影也有考古學。
14
艾柯:從那以後,這本書每次重新出現在拍賣目錄裏,我都會去查看,書價再也沒有回落過。這樣的價格,讓書再也不可能落入真正的收藏者手中。
卡里埃爾:它成了一件金融產品,一件商品,這很可悲。收藏家,也就是真正愛書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有錢。書一旦變成可以賺錢的物品,貼上「投資」的標籤,有些東西就丟失掉了。
艾柯:必須強調一點,古籍已不可避免地走在消亡的路上。我要是擁有一件珠寶珍品,或甚至一幅拉斐爾的畫,在我死後我的家人會賣掉它。但我若收藏書,一般會在遺囑上註明,既然我花了一輩子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也就不希望它們將來被拆散。這樣一來,這些書要麼只能捐給某個公共機構,要麼通過佳士得拍賣行賣給一家大圖書館,一般會是美國圖書館。從此,這些書就永遠地從市場上消失了。在每任擁有者去世的時候,鑽石都會回歸市場。至於印刷初期珍本,從此只能在波士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上看到。
艾柯:永遠也不可能。因此,除了所謂的投資者造成的破壞以外,每一冊古籍都變得越來越稀罕,也必然地越來越昂貴。至於年輕一代,我不認為他們喪失了對珍本的愛好,我倒是懷疑他們是否曾經具備這種愛好,既然古籍的價格總是遠遠超過年輕人的購買能力。話說回來,一個人若真的感興趣,也不一定非要花很多錢才能成為收藏家。
15
卡里埃爾:愚昧往往接近謬誤。
對愚昧的興趣促使我關注虛假的研究。這兩條道路完全被傳統教育所忽略。每個時代既有其真理的一面,也有眾所周知的愚蠢的一面,極大的愚蠢,然而傳統教育只負責教授和傳播真理。
從某種程度而言,愚昧被過濾了。是的,確實有「政治上正確」和「理智上正確」之分。換言之,有一種所謂的好的思考方式,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艾柯:虛假並不一定是愚蠢或弱智的表達方式。虛假就是一次謬誤。違心地行事,就是言與知相悖。
人們一直都在真誠地犯錯。
謬誤橫貫人類的歷史,這不算壞事,否則我們就成了神.....托勒密真的相信地球靜止不動。在托勒密身上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的成分,隔著歷史來看,這只是一個謬誤的知識罷了。
卡里埃爾:我有很多年沒回到這些問題上了。但我再次感到震驚,研究愚蠢問題是如此讓人興奮。
不僅因為愚蠢引出書的神聖化問題,還因為愚蠢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說出類似蠢話。我們總是處於說傻話的邊緣。
我再讀一句夏多布里昂的話,他評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拿破侖:「其實,他就是一個戰爭大贏家,除此之外,任何將軍都比他能幹。」
艾柯:當我們決定談論愚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在向人類這一半天才、半愚昧的造物致敬。
而當我們漸漸臨近死亡——正如咱倆的現狀——我們開始覺得愚蠢勝過美德。
卡里埃爾:在研究愚蠢問題時,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自己是傻瓜。顯然,我們不可能把別人當成傻瓜自己卻不受懲罰。
我們最終會意識到,別人的愚蠢恰如一面鏡子朝我們張開。
一面永久、精準、忠實的鏡子。
卡里埃爾:我們的精神都有些狂熱。我們收藏的書全都見證了我們的想像令人眩暈的程度。一邊是不著邊際的妄想和瘋狂,另一邊是愚蠢,想要區分這兩者尤其困難。
艾柯:我們可以強調文明的各種進步,這些進步極為顯著,並且涉及在傳統中毫不相干的各個社會範疇。但與此同時,愚蠢也越來越多。
從前的農民不說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愚蠢。受過教育也不一定意味著智慧。
不。今天有這麼多人渴望被人聽見,致命的是,他們只被人聽見了他們自己的愚蠢。
從前的愚蠢沒有爆發,不為人所知,今天的愚蠢卻肆意橫行。
16
艾柯:我承認,我直到四十歲才讀了《戰爭與和平》。但我在閱讀以前就瞭解這部小說的精髓。你剛才提到《摩訶婆羅多》:我從沒讀過,雖然我收藏了三種語言的三個版本。誰從頭到尾讀過《一千零一夜》?誰真正讀過《愛經》?
但人人都在談論它,有一些還加以實踐。這個世界上充滿我們沒讀過卻幾乎無所不知的書。
問題因此在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書的?巴亞爾說他從沒讀過喬依斯的《尤利西斯》,但他打算向學生們講解這部小說。
卡里埃爾:說到我們書架上那些沒有讀過並且永遠不會去讀的書,很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只是暫時把它們放在一旁,我和這些書有個約會,不過是在以後—很久以後,甚至來生。
有些垂死的人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卻尚未讀過普魯斯特,這樣的哀嘆實在讓人受不了。
艾柯:當有人問我是否讀過這本或那本書時,我出於謹慎總是這麼回答:「您知道,我不讀書,我寫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閉嘴。但有時還會有人堅持不懈地提問。「您讀過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嗎?」我最終屈服了。連續三次我試著讀這本小說,每次都半途而廢。
—-文章來自於本書部分摘錄
禁止 相 擁 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叔狂轟《大叔的愛》違反「中國傳統價值」的文化和政治深度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港版《大叔的愛》被一名特區立法議員狂轟,「我哋唔係針對或者歧視任何性取向,但係我冇責任將佢推廣。而中國傳統價值同家庭觀,係一男一女。我哋而家就係要推動三孩政策,你就要推動嗰啲無孩家庭,咁完全係背道而馳。違反咗中國國安法,需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防止不良思想。」
其人其話,還是首先要放在大政治的背景下理解。過去一年,香港除訂立《國安法》外,還有很多深層次變化。特別是整個選舉制度也被「完善」。有人對香港政治各界提出各種要求。民主派這邊廂出局,建制派也被問候、被勸告不能做「忠誠的廢物」。近日流傳的消息,都是關於對議員和官員的各種新要求。
官員固然要有政治忠誠,但同時又要能辦事、能解難,要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最近還有警政系統大員出任特區高官,以及香港每次巨變之前都會出現的巨頭飯局……如此下來,地位改變的立法會似乎逐漸淡出人們視線,議員各自盤算新的政治規則,存在感和安全感可能陰晴不定。
關於立法會議員的一些新規定也在醞釀中。例如說議員不上班要罰一日薪、要穿甚麼衣服、議員議席被選民挑戰時要如何處理。連謝偉俊都說:「以前我地訂個比較高門檻先可以取消議員資格,而呢條就相對低,低到一個普通選民,兩萬蚊就可以玩……會唔會少少修訂,令立法會可以有返少少尊嚴呢?」
所以人們說今時今日議員等於 KOL,議員需要議題。所以在那個場合,議員狂轟《大叔的愛》,與其說是反同,不如說是對陰鬱現狀發出控訴的最強音。在這個年代,不只傳統意義的民主派,連他們過去的對手,對自己的前途,甚至香港的前途,內心也未必說得準。而反同議程是說得準的、確定的、安心的。因為如果沒有大戰爭大瘟疫,一個社會裡面的恐同人口基本上不會突變,投其所好的回報穩定。有關當局卻是天威難測、自有佈局,相信建制派也有無力感。
講家庭價值是一張安全牌,包括同志界嚴厲譴責、有識之士取笑他,也在計劃之中,屬於安全範圍的 safe play。一般人也不容易分得清反同和反同運。
「中國傳統價值」太過人言人殊,但至少不是「一男一女」,「一男一女」是近代西方洋鬼子的事物,我們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大婆是有法定地位的,但男人負擔得起可以擁有很多妾侍。大婆在現實中可以虐待妾侍,但她理論上無法反對男人擁有妾侍的傳統。如此,有史以來所有歌頌、美化一男一女愛情觀婚姻觀的影視、小說、故事,全部違反我們的「中國傳統價值」。
中國傳統價值。所謂「傳統」如果理解為「現代君臨之前的世界」,混雜的中國傳統關於男女之事的看法和實踐,正正是「一男一女一生一世」的對立面。以今日的角度來看,那是個滿天神佛的世界。皇帝會有後宮妃嬪,也會有男寵,例如官史中漢朝很多皇帝都有幾個男寵,例如劉邦和劉徹,那是秦始皇「大一統」很久之後了。漢代傳統,肯定不會不是中國傳統。
以前根本沒有兒童人權概念,戀童行為大範圍存在。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同時有很多男人娶妻生子,盡了家族義務之後,自己在外面也有誼兄誼弟,卻不是忍著一泡眼淚忍隱,社會視之為公開秘密。古代男人之間知道這些事,反應可能就如你知道你某個朋友會定期去旺角買羽毛球拍一樣。
一些皇帝例如朱元彰會「從嚴治官」下令禁止官員嫖妓,作為替代方法,大城市的妓院就開始招募皮光肉滑的男生(年齡通常十幾,二字頭已經要找人或退隱)穿女裝接客,走法律罅,一樣其門若市,大受歡迎。一班飽讀詩書的社會賢達和官員大叔,熱烈追求受歡迎的「花旦」。大叔的愛,連易服元素都有。這些東西在明清兩代都盛行。明代和清代傳統,肯定也是中國傳統。
來自通古斯和西伯利亞的很多少數民族,都有男子死亡,其他兄弟需要及有權接收大嫂的「妻其嫂」傳統。在儒家看來是亂倫,但有這種「傳統價值」的民族包括藏人、滿人、蒙古人甚至哈薩克人等。藏人、滿人、蒙古人的傳統,自然亦不可能不是中國傳統。即「妻其嫂」自然也是「中國傳統」。甚至哈薩克人的習俗也可以是中國傳統,因為哈薩克族也是中華民族之一,Бәріне сәлем, көрдіңіз бе?
「中國」或「傳統」作為極廣和多元複雜的概念範圍,特別適合 cherry picking。以上的現象也可以視為「道德淪喪」的現實面,而不是中國文化對男女關係的理想面。那「中國傳統價值」的理想面應該根據誰?孔子?孔子肯定男女婚姻,認為婚禮是禮儀之本,也是宗族之本,卻沒有談過支持或反對同性戀,不過孔子也是衛靈公的朋友。衛靈公就是「斷袖分桃」事件的主角之一。對待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孔子主張「君子和而不同」。
至於膝下無兒,或者「無孩家庭」是否違反中國傳統價值?因為中國傳統價值覆蓋範圍太大,太陽之下無新事,現存的東西很難創新到足以違反中國傳統。順德人發明了女人「自梳」的傳統,這些女人自己梳起頭髮,如已婚女人,但終身不嫁,自然亦是膝下無兒;她們養老時會夾錢買「姑婆屋」,因此也是「無孩家庭」。
自梳女公然向社會宣佈自己的認同,但應該沒人會控告她們危害王朝的人口安全。自梳習俗從順德一直來到香港,變成很多人記得的馬姐。中國傳統從來包容不生育人士,或最低限度,大致上不理會他們,也不會把自梳 — 或同性戀 — 描述為一種誘惑和很正的需要禁絕的毒藥。
禁止 相 擁 小說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彩雲国物語 #はじまりの風 #二胡
彩雲國物語-萬物初始之風 二胡版 by 永安
The Story of Saiunkoku - Wind of Beginnings (Erhu Cover by YungAn)
《彩雲國物語》是日本小說家雪乃紗衣的輕小說作品,插畫為由羅海里所繪,由角川Beans文庫出版,亦有根據原作所編的漫畫、動畫及廣播劇CD。以愛情、友情、親情及宮廷權力鬥爭為題材的中國風奇幻、神怪輕小說,榮獲〈第1回角川Beans小說大賞〉的獎勵賞及讀者賞。
故事的舞臺是有中國風格的架空國度—彩雲國。傳說中,一名青年借助彩八仙的力量,建立彩雲國。因此,彩雲國領土劃分成紅州、黃州、碧州、藍州、紫州、黑州、白州、茶州共八州。約600年前,當時的國王命令各州豪族以這八色為姓,並禁止平民與這八侯同姓,所以擁有這八色姓氏的人便意味著是貴族中的貴族。另外,由於首都所在的紫州侯為王,因此從此紫氏便成為代表王族的姓氏。紅秀麗雖然出身於名門紅家,但卻過著貧窮的生活。只好為了生計而經常四處工作賺錢以便貼補家用。她幼時經歷過王位之爭的動亂,深知民間疾苦。自小她便用功學習,希望能通過國試當上官吏,輔佐國王,建立一個富足安樂的國家。可是,身為女性的她不能參加國試。一天,秀麗因高額報酬而接受了霄太師的委託,以貴妃的身份進入後宮,教導輔助不理政事的昏君紫劉輝。以此作為契機,秀麗一步步邁向成為官吏之路。
《萬物初始之風》(はじまりの風)是《彩雲國物語》TV動畫的片頭曲,由平原綾香演唱。歌曲使用了二胡作為配器,這也是女主角紅秀麗的特長樂器,在完整版歌曲的最後加入了二胡的獨奏。歌曲名「はじまりの風」取自《彩雲國物語》第一卷小說的副標題「はじまりの風は紅く(紅風乍現)」。很多朋友小時候就是因為這部動畫而愛上了二胡,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首主題曲:
https://youtu.be/I8Y5Twgnnq0
《萬物初始之風》是1=B,二胡演奏時,可以把內外弦定在#C#G,用26弦指法演奏。調低定弦演奏可以讓音色更柔軟些,比較符合原曲中二胡的音色。二胡演奏時,可以表現紅秀麗的個性,剛柔並濟,賢慧端莊,溫柔細膩。紅秀麗個性內斂,面對自己在意的人不輕易流露出真實情感,但內心深處還是會泛起漣漪。秀麗積極向上永不言棄,善於把自己的快樂與朋友分享,難過時卻是自己默默承受。我的二胡演奏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人生是屬於自己的,自己在一生當中會做出許多選擇。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是無論任何情況,一定有兩條以上的路可以選擇,自己必須選定方向勇往直前。一個人的人生幸或不幸也是自己的責任,無論看起來有多麼不幸,多麼不合理都一樣。 -紅秀麗
========================
彩雲國物語-萬物初始之風 二胡版
中文:彩雲國物語-萬物初始之風
英文:The Story of Saiunkoku - Wind of Beginnings
日文:彩雲国物語-はじまりの風
原唱:平原綾香
作詞:路川ひまり
作曲:路川ひまり
原曲發行:2006年4月8日
二胡錄製:2019年6月7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1=B BPM=112
はじまりの風よ 届けメッセージ
萬物初始之風 為我傳遞這份心意
1316 52 53 1316 56 71
いつでもあなたを信じているから
直到天荒地老 對你堅信不移
1316 52 55 3212 32 11
(間奏)
316 7171 25 54 3 2121
1231 5 17 56 3 2 32
あの時 夢に見ていた世界に立っているのに
終於踏上這片嚮往已久的世界
1123 1123 216 17 765 556
見渡す景色に 足を少しすくませ
卻因為一望無垠的景色而虛心無力
1123 1123 216 17 655 6
だけど後ろ振り向かないで 歩いてゆくこと決めたから
不過我早已決意 勇往直前決不回頭
171 171 1712 175 171 11432 1123 2
見上げた空 七色の虹 あなたも見てますか
天空中的七色彩虹 不知你是否看見
171 171 1712 175 171 1115 55
はじまりの風よ 届けメッセージ
萬物初始之風 為我傳遞這份心意
1316 52 53 1316 56 71
夢に駆け出した背中 見守るから
我願默默守望 你為夢想馳騁的身影
1316 52 55 3212 32 12
舞い上がる風よ 想いを伝えて
輕舞飛揚之風 替我轉達這句思念
1316 52 53 1316 56 71
いつでもあなたを信じているから
直到天荒地老 對你堅信不移
1316 52 55 3212 32 11
羽ばたけ 未来へ
展翅飛翔 去向未來
3212 32 11
例えば、たいせつなひとを胸に想う時は
無論是誰 每當回想起心中珍視的人
1123 1123 216 17 765 556
誰もがきっと 優しい顔をしてるはず
人們臉上 都會浮現最為溫柔的神情
1123 1123 216 17 655 6
道は時に果てしなくても 諦めずに行くよ
即使前路漫長無盡 也決不放棄
171 171 1712 175 171 1115 55
はじまりの風よ 届けメッセージ
萬物初始之風 為我傳遞這份心意
1316 52 53 1316 56 71
遥かな旅路のその先で待ってる
我願默默等待 在這遙遠旅途的前方
1316 52 55 3212 32 12
舞い上がる風よ 運命も越えて
輕舞飛揚之風 替我跨越這場宿命
1316 52 53 1316 56 71
願いは届くと 信じられるから
若心愿能夠實現 我便能始終堅信
1316 52 55 3212 32 11
いつかまた逢えたなら あの笑顔見せて
若你我終將重逢 請展露真心笑顏
3212 232 256 53 3212 32 11
(間奏)
316 7171 25 54 3 2121
1231 5 17 56 3 2 32
はじまりの風よ 届けメッセージ
萬物初始之風 為我傳遞這份心意
1316 52 53 1316 56 71
遥かな旅路のその先で待ってる
我願默默等待 在這遙遠旅途的前方
1316 52 55 3212 32 12
舞い上がる風よ 運命も越えて
輕舞飛揚之風 替我跨越這場宿命
1316 52 53 1316 56 71
願いは届くと 信じられるから
若心愿能夠實現 我便能始終堅信
1316 52 55 3212 32 11
恐れるものなどない あなたがいるから
從此再不會害怕 因為有你相伴
3212 232 256 53 3212 32 11
(尾奏)
316 56 71 6 34 523
16 75 1 76 4 52 3215
61 712 3 6 1715
654 342 3 614 57 21
E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OdqoTs4jY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