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防治還在強制噴藥的第二階段,受到危害的作物主要是玉米。不過台灣對於秋行軍蟲的認識有限,因此農委會邀集專家學者針對牠的生活史、寄主範圍,以及防治藥效等方面進行研商。欲研擬出有效的整合防治技術,以進入第三階段,由農民自主管理。
秋行軍蟲生活史 在 林佳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隻蟲都治不好了還想治國》
台灣政府信誓旦旦在六月八號前說台灣還沒捕捉到秋行軍成蟲
所以代表這蟲剛落地,農委會已足了防疫準備與方案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了解一下這蟲要是透過像政府說的西南氣流進來台灣,一定是成蟲姿態,那蟲的演化我想小學大家都有養過白色小蟲蟲....大概就是那樣,
草地貪夜蛾的生活史在夏季可在30天內完成,春季與秋季需60天,冬季則需80-90天。
夏天 周期短 冬天周期長,至少一個月以上
環境適合 產卵後 四天孵化
幼蟲期長度受溫度影響,可為14至30天
蛹期為7-37天,亦受溫度影響
成蟲壽命7-21天,平均約為10天,一般在前4-5天產下大部分的卵
所以如果看到本土的成蟲 最少也進來一個月以上
目前演化出兩個亞型,水稻系 跟玉米系,台灣這兩種都有發現
所以你還相信政府之前說的?
瞬間爆發?
合理懷疑應該是說之前是否誘捕的數量太少,或者區域錯誤導致沒發現?
接下來一連串的割除與掩埋更是錯的離譜
等到發現成蟲再直接噴灑農藥根本不是防疫作為,或者說是無作為的表現
之前有圖文介紹農友用哪些藥,現在又說怕抗藥性叫農友不要擅自用藥,到底要農民朋友聽哪一樣?
這種政府只想暗示大陸傳染,疫情嚴峻,結果連對策都搖擺不定
這就是1450看不見的農業
因為我的田在家鄉,你們的在主子的腦袋
秋行軍蟲生活史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一代秋行軍蟲來台的生活史週期已近羽化成蟲期,6月8日苗栗發現首例4齡幼蟲,15至17日苗栗大湖陸續發現成蟲。
成蟲會飛,又沒有所謂的方向性,要百分之百根絕並不可能,明天開始將進入第二階段的強制噴藥、抑制擴散。
也請各位農友相互提醒,發現秋行軍蟲蹤跡,立刻通報,若直接噴藥可能產生抗藥性——防檢局通報專線 0800-039-131
https://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