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上一封信我們講了NBA退役球員的故事,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另一群富有的人,就是那些富豪家族的繼承人。
相比起NBA球員,富豪家族的繼承人們從小就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有最好的條件接受教育,上一代人也會想盡辦法保障這些子孫後代的生活,但這些富有的繼承人們還是常常陷入巨大的不幸,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封信我們就以美國曾經的首富J. 保羅·蓋蒂家族的故事作為例子,談一談這個問題。
J. 保羅·蓋蒂是什麼人?
J. 保羅·蓋蒂是何許人也? 他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首富。如果你去過洛杉磯,可能參觀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蓋蒂藝術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如果你還沒有機會去,將來到洛杉磯時一定要去那裡看看,蓋蒂藝術博物館可能是美國西海岸最好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本身以及裡面的藏品,都源於蓋蒂的捐贈。
蓋蒂發家於二戰後,1966年他的財富據估計就超過了12億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當時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把他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個人;到1976年他去世時,身價超過了60億美元。和今天很多富豪擁有的只是資產市場上的紙面數字不同,蓋蒂的資產都是真金白銀。
蓋蒂的父親算是一個小富翁,1914年蓋蒂22歲的時候,他給了蓋蒂1萬美元讓他鍛鍊商業才幹。蓋蒂從這1萬美元起家,到20年代就賺到了300萬美元。1930年蓋蒂父親去世的時候,只給蓋蒂留下了財產的5%,不過蓋蒂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石油帝國。
二戰之後,蓋蒂做對了一件事,成為了世界首富:1949年,蓋蒂從沙特國王手裡獲得了沙特和科威特中立區大片土地的石油開採權,當時那些土地不過是一些不毛之地而已。幾年後,1953年,這片土地中的石油被勘探了出來,很快年產量就達到1600萬桶;僅僅三年時間,蓋蒂就收穫了10億美元的財富,很快成為了美國首富和世界首富。要不是後來沙特和科威特收回了這些土地的開採權,今天這兩個國家相當一部分資源都應該屬於蓋蒂的後人。
不過蓋蒂這個人在花錢上有一些奇怪,可以說是既摳門,又慷慨。蓋蒂對自己和家人非常摳門。蓋蒂有五個兒子,但他最喜歡的小輩是三兒子生的一個孫子。1973年,這個孫子在意大利被綁架了,綁匪要求1700萬美元的贖金,一開始蓋蒂一毛錢都不願意出,後來松口說可以出100萬美元,因為100萬是他可以申請抵稅的最高金額。時間越拖越長,綁匪割下了小蓋蒂的一隻耳朵送回來,出於輿論的壓力,蓋蒂這才出了幾百萬美元贖回孫子。
但另一方面,蓋蒂在藝術收藏和支持藝術事業上卻一擲千金。蓋蒂有一個很奇怪的想法,他說藝術品的美非常純粹,表裡如一,不會讓人失望,但人卻做不到這一點。為了收藏藝術品,蓋蒂專門雇了一個團隊幫他尋找、鑒定和收購藝術品。當時很多藝術品拍賣的記錄,都是蓋蒂創下的。
隨著收藏的藝術品越來越多,他蓋了一座博物館來收藏(就是這封信題圖中的博物館),並且配備了相應的管理基金會,也就是今天洛杉磯的蓋蒂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蓋蒂博物館在蓋蒂去世後依然秉承了創始人的做事風格,對於優秀藝術品不惜重金,又創下了很多拍賣紀錄,比如梵高的代表作《鳶尾花》、馬奈的《春天》等等。我把這兩幅畫的圖片放在了文稿中,你可以看一眼,肯定不陌生。
蓋蒂的子孫表現如何?
說完了蓋蒂本人,我們再來看看蓋蒂的子孫。作為首富的孩子,蓋蒂的子孫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嚴格來說,這些子孫都不太成器。蓋蒂的長子原本應該繼承家族財富,但因為壓力太大自殺了。
有人可能覺得不好理解,含著金湯匙出生,世界首富的長子,躺著就有數不清的財富繼承,哪來的壓力呢?其實,有錢的人,沒有錢的人,各有各的壓力和煩惱。擁有巨大的財富並不就意味著幸福。說個很簡單的道理:有了錢,你就需要管好錢,尤其這些錢還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這不是一件容易事。上一封信那些NBA球員的結局,我們也都看到了。有的人能管好一百萬,一千萬,但到了一個億也許就要出問題。蓋蒂的長子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對於如此龐大的家族財富和產業,他知道自己力有不逮,然而將來又不得不擔起這份重任,於是他選擇了自殺來逃避。
蓋蒂不喜歡他的二兒子,長子自殺之後,家族的重任就落到了三兒子小保羅·蓋蒂的頭上。蓋蒂生怕他壓力太大,對他比較放任自流,結果這個兒子就染上了一個惡習——吸毒。一個人但凡和黃賭毒沾上邊,基本不可能獲得幸福。雖然後來小保羅·蓋蒂戒了毒,但在美國社會仍然不受歡迎,最後移民到了英國。前面提到的那個被綁架的孫子就是小保羅·蓋蒂的兒子,這位小孫子被救回來後受了驚嚇,也染上了毒癮和酒癮,一輩子生活在輪椅上。
蓋蒂的第四個兒子戈登·蓋蒂被認為是最有資格繼承家業的人。他平時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慈善事業上,在社會上口碑很好。然而後來他被曝出在婚外包養了一個外室,還生了三個私生子女。在當時的美國,這種做法也不被社會所認可。蓋蒂的第五個兒子12歲就夭折了,這裡就不多談了。
富豪家族如何安置巨額財產?
或許是出於對子孫的失望,蓋蒂在留給他們生活無憂的錢之後,把大部分的財產都捐了出去,主要是以信託的形式經營蓋蒂博物館,也就是前面說的蓋蒂基金會。這也使蓋蒂博物館成為了世界上最有錢的博物館。當然,這個基金會和蓋蒂的子孫後代就沒什麼關係了。
那麼蓋蒂留給子孫後代的錢是怎麼處理的呢?和美國絕大部分富豪一樣,是通過信託的方式管理的。這種方式有三個好處。
首先是在稅務上會享受一些實在的利益。美國的遺產稅很高,父母把財產傳給子女時大約要交掉一半的遺產稅,子女如果花不完再傳給第三代,還要再交掉一半。這樣幾代人下來,遺產基本上都交了稅。通過這種方式,國家可以拉平社會財富的差距。但如果你將財產放在信託中,寫清楚將來潛在的受益人和使用方式,那麼交過一次遺產稅後,子子孫孫都不用再交稅了。
其次,用信託來管理,財產可以完全按照創立者的意願來分配。比如你有兩個孩子,希望多給老二一些錢,可以在信託文件中寫得很清楚。蓋蒂不喜歡二兒子,因此在信託中給他分的錢特別少。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信託可以規定受益人每月以特定的方式(比如固定金額)領取收益,這樣可以防止後代中出了敗家子一次性把錢揮霍光。這可能是信託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家族信託常常成為富豪後代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個保障。
蓋蒂知道他的子孫顯然不能守好家業,因此生前通過信託安排了一部分財產的傳承。為了和之前講的博物館信託區分,我們不妨把這個信託稱為家族信託。
蓋蒂算是想得很周全了,但在蓋蒂過世之後,他的子孫很快就肢解了家族信託,一次性把錢分到了各自腰包里。這件事在法律上原本是做不成的,但蓋蒂的子孫們雇了律師專門尋找當初創立信託時的文件漏洞和法律漏洞,居然就做成了。當然,他們在經濟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一次性支付了巨額的遺產稅和所得稅。
不過這樣分家之後,蓋蒂的子孫就失去了未來安身立命的最後一個保護傘,每個人生活的好壞就要看他們自己管理錢財的能力了。
按照當初家族信託創立時蓋蒂定下的財產領取比例,第四個兒子戈登·蓋蒂獲得了比較多的遺產。到了1986年,這部分石油產業的價值已經漲到了100億美元,戈登·蓋蒂轉手就賣給了得克薩斯石油公司(Texac,今天雪佛龍公司的子公司),把資產變現。然而三十多年過去,這份財富已經縮水到了20億美元。雖然依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對於蓋蒂家族來說,已經遠沒有往日的輝煌了。
今天社會上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蓋蒂家族了,然而蓋蒂的子孫們還是不斷曝出醜聞,很多人因為毒品和槍支濫用等問題早逝,家族後人彼此之間也是官司不斷。美國人講起這個家族,常常會用「金錢的詛咒」這個詞來描述他們。
2017年,好萊塢把蓋蒂家族的故事搬上了銀幕,中文名叫《金錢世界》,英文名稱更加直接——「全世界所有的錢」(All the Money in the World)。在這部電影中,蓋蒂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成為一個有錢人很容易,做一個有錢人卻很難。」這句話可謂發人深省。
蓋蒂家族的故事並不是個例,歷史上19世紀末的美國首富範德比爾特,集裝箱的發明人、20世紀中期的美國首富馬爾科姆·麥克林,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富豪亨特兄弟,這些家族的後人都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內就使家族財富大幅縮水。
小結
這些故事時常讓我想起《天龍八部》中掃地僧講的一番話。這位老僧講,武功和德行的修行要相匹配,否則有武功而無德行,有強力而無慈悲,人就會出大問題。金庸的小說中常有對社會的隱喻,所謂武功的修煉其實可以化用到許多事情上,爭名求利,不外如是。
積攢了財富本來是好事,但如果德不配財,財富反而會變成詛咒。財富是這樣,聲望、地位等等也是如此,如果來得太快太容易,人其實很難承受。我見過不少年輕人,一畢業就加入新興公司,公司迅速發展,他們的職級也水漲船高,但自己的能力其實沒有跟上。手下管理的團隊一旦大了,經常乾砸事情,團隊和他們本人都很難成長起來。這些年輕人早年的運氣到了這時,反而成了詛咒。
對一個人來講,最安全、也最容易獲得幸福的發展方式,就是年齡、修養、能力、財富和地位同步上升。否則,即使財富和地位一夜暴漲,終究會因為修養和能力的不足而跌落雲端。人難免做一些發橫財的美夢,但當現實中遇到了種種誘惑,你不妨想一想蓋蒂家族的故事,以為自警。」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莎白Elizabe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小孩#台灣教育#TaiwaneseEducation FAQ 常見疑問 :) Q:什麼時候來台灣的? A:我在十二歲時跟著爸爸全家一起移民到台灣 相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DRip_HPrg Q:什麼時候學中文的? A:18歲時在華語文教...
「移民到美國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戴晨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莎白Elizabe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Tristan H. 崔璀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移民到英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移民到英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台灣移民美國的心路歷程| 美國讀書被欺負?! 美國vs 台灣的 ... 的評價
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戴晨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自信,成為一種習慣》
《主動,讓你變得更優秀》
第一位在美國政府當上內閣部長的華裔人士趙小蘭,曾回到台灣,與唸過兩年的母校「再興小學」學弟妹餐敘;也應台灣大學的邀請,發表專題演講。
趙小蘭女士說:「如果要得到美國人的尊敬,就要勇敢的把話說出來!不敢表達的人,是不會被看見的……勇於表達,才能出人頭地。」
趙小蘭說,她在台灣念完小學二年級之後,就移民到美國,當時,她連一句英文都不會講。
為了融入美國社會,她努力學習英語,也大聲地講英語;不過,自從她學會「如何在對談中插話」之後,才讓自己有「被看見」的機會。
趙小蘭表示,亞洲人注重「聆聽」,不斷強調要試著去改善自己的缺點;
但美國人卻是一個口語化社會,重視「口語溝通」,也透過意見表達與發言,來「展現自己的優勢,並把自己推銷出去。」
所以,一個人要多學習口才表達,也要學會「適時插話」,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會有機會出頭。
趙女士的這番話,讓我心有戚戚焉,深有同感。
我在藝專唸書時,每天都花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大聲「朗讀報紙、文章」,也強迫自己在聽演講後的發問時間,勇敢舉手發問。
在搭公車無座位時,我站立,就讓自己唸車箱上的商業廣告文案;有座位時,我看著窗外事物,以「摩托車、大樓、電線桿……」為題,自我訓練即席演講。
「別人沒有認識我們的義務,
但,我們有自我行銷的權利。」
在芸芸眾生之中,誰會來「主動認識我們」呢?不,不會!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
主動把握機會,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優勢,把自己行銷出去,才能「被看見」呀!
「自信,是一種習慣!」
「主動,才不會陷入黑洞!」
當一個人不怕被嘲諷、不怕被看輕,他臉上始終展現自信的笑容,他自然會「被看見」,也才會越來越優秀。
所以,我們必須要~~
「把自信、主動,變成一種習慣,才能變得更優秀!」
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在備課(雖然接下來講高中課程,但我自己未來一年是要教國中,所以自己用不到),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用南方四賤客的影片?
猶豫的原因是什麼......拜託,這還要我說?超級政治不正確的呀!
但我也實話告訴大家:林北就尬意!
南方四賤客(其實如果直譯應該要叫南方公園,起初叫南方四賤客,那是我國的翻譯,但不得不承認......這部的本土配音以及中文翻譯是神作等級呀!接下來我一律用南方公園來稱呼本作),每一篇都在搞歧視(尤其是那個自稱骨架大的死肥仔阿ㄆ一ㄚˇ),但重點是......它幾乎歧視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這樣說起來,南方公園是個相當平等的節目,畢竟它誰都得罪而且就不怕把事鬧大。
而且說真的,所謂的政治正確如果矯枉過正,那其實也就是另一種道德或思想上的綁架不是嗎?
話還是回到備課重點吧,本次引用的影片,我是打算結合在高一的亞洲移民單元。
話說中國在清末,因為經濟困境還有自古以來都存在的人口壓力,總會有人想要往外移民或是尋找工作機會。而19世紀中後半段的美國,正值工業化擴張以及西部開發的階段,也就是非常缺人力。;再加上美國加州在1850年代時,竟然發現了金礦,形成了掏金熱(現在的加州城市─舊金山,這譯名的由來,就是緣由自華人前往美國的掏金致富夢想),這就吸引大批華人去往美國以及夏威夷(那時有段時間還處於獨立狀態)發展。
岔出去一提,孫文的老哥─孫眉,就是在廣東老家沒頭路,這才前往夏威夷工作,結果後來竟然一路發家致富到成立一整座牧場,甚至生意忙不過來,叫孫文這個老弟前來夏威夷幫忙。孫眉沒想到的是這竟然促使孫文接觸美國政治文化後,逐漸形成日後的革命思想以及他初期的共和政府架構,而在催生日後大人物的同時,孫眉更沒想到這個老弟,日後將會敗光他所有財產去搞革命,搞得他從底層逆襲,又差點被打回底層。
其實掏金致富的成功率極小無比,所以當時移民到美國的華人,主要還是承接了勞力密集的工作,比如:洗衣、農業勞工、餐館打雜(根據一些訪談資料,孫文也幹過這行)......反正就是當時美國人已經不肯幹的忙活、窮活、髒活。
一開始對於美國的業主來說,薪水要求低又特別肯幹的華人勞工(畢竟不幹就沒飯吃,而且自己不幹還有其他人搶著幹),簡直是低成本勞力的完美典型。但隨著時間發展,一方面華人社區因為低社經地位所帶來的治安以及環境問題讓很多美國民眾嫌棄(這個畫面484很有即視感呀,因為直到現在美國白人族群依然對有色人種有同樣的看法),另一方面,華人搶走了美國勞工的工作(484又很有即視感,因為這是現在中美貿易戰引發的原因之一呀),引發了部分美國群眾的不滿。
終於在1880年代,美國竟出版了《排華法案》,就是限制(或說是禁止)了華人移民。
雖然華人移民的問題看似被政府管制,但......那些窮忙髒活還是需要有人幹呀!於是,其他亞裔人士就填補上這個空缺,而這其中的大宗就是日本移民。
在美國人看來,這些黃種人都差不多,就是五官扁平、眼睛細長、牙齒髒黃、身材瘦小且眼睛無神(我說句公道話,會來美國的亞裔人士都是窮人,這世界上哪個窮人不是身材瘦弱且無精打采的),反正就是都斤斤計較、愛佔貪小便宜的個性嘛,都一樣的。
但你我都知道......啊就不一樣!差很多好嗎?
而且往大處說,當時的日清兩國曾經處於外交險惡的狀態(1894年爆發了甲午戰爭),往小處說,華人及日人移民都是來工作的,那是互相搶飯碗的關係,所以有時候亞裔人士相互間的仇視,竟然比亞裔人士對外的仇視還要更激烈。
(南方公園的影片,就呈現了亞洲特色餐館相互競爭的關係,然後中日雙方移民更是猛烈的diss對方。)
那從南方公園這個成人向卡通,而且還是那種從時事中擷取元素的諷刺類鬧劇,這是否可以進一步讓我們看到現在一部分美國民眾對亞裔移民的觀感及看法呢?這也是可以讓學生去作延伸思考的地方。
又岔出去提,其實美國的中國風食物,為了適應當地口味都經過很大的改變反正像:咕咾肉、糖醋排骨、橙汁雞丁......這一類酸酸甜甜的食物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類型。南方公園有一集就有出現中國餐飲老闆,用咕咾肉製作成武器的橋段......哈哈,真是diss到不行。
又有人回應,其實現在美國一部分的日式料理店,老闆其實是華人來著,因為美國人喜歡的日本料理,也不是那種最道地的日本口味,在美國人看來,反正只要是生魚肉,或是酸酸甜甜的照燒(挖靠,美國人到底有多喜歡酸酸甜甜?),那就是日本口味嘛。如果這個情況屬實,那我們在diss美國人味覺的同時,就可以看到亞裔移民一開始就出現的問題:互搶飯碗。
當然,南方公園的影片只是個媒介,還需要搭配其他文本資料做為課程的引導。但我個人覺得,學生一定超愛這種很ㄎㄧㄤ又嘲諷直爆表的題材。
不過我這裡也作個善意的提醒......學生愛,不代表家長及學校愛。正如投資一定有風險,教案設計也一樣,尤其我前面就提到未來一年我其實上不到高中課程。
所以對於可能對我教案構想企劃打動的同行們,我想對你們說......
.
.
.
.
.
.
你先上!我OK!
(友曰:OK你個頭啦!)
最後一提,大家如果跟著連結持續追劇情,會發現這一集最後真的是神展開,而且......直到最後都在搞文化歧視以及政治不正確的笑話啊喂!
但我想說:林北就尬意!
#南方公園是我童年的經典回憶
#這是一個沒有暴力溫馨的地方
#小時候最喜歡阿尼然後他的英文本名原來叫Kenny
#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阿ㄆ一ㄚˇ才是劇情推動的重要動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ifpHrddb0
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莎白Elizabe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小孩#台灣教育#TaiwaneseEducation
FAQ 常見疑問 :)
Q:什麼時候來台灣的?
A:我在十二歲時跟著爸爸全家一起移民到台灣
相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DRip_HPrg
Q:什麼時候學中文的?
A:18歲時在華語文教學中心學了兩年中文
相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9r6XPPc1Go
_____________________
🎈莎白的Instagram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elizabenny/?hl=en
🎈莎白的Facebook專頁: https://m.facebook.com/shabaianderic/
🎈合作邀約請洽(Business inquiries):elizabeth@pressplay.cc
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跟大家聊聊我們來美國的心路歷程,以及回答一些大家對移民美國或是在美國生活的一些常問的問題。
Eric高中來的,差不多15年了
Ian小五來的,差不多20年了
#如何在美國生存 #台灣移民美國 #美國讀書
我們都是從台灣搬到美國加州, 以下是我們準備為大家回答的問題:
Q1 剛來美國的時候時候開心嗎?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Q2 這邊的國中高中教育跟台灣的教育有哪些差別?
Q3 你有跟美國當地人,或白人交往過嗎?
Q4 喜歡美國的生活嗎? 跟台灣生活差在哪?
Q5 如果你從來沒有移民到美國,你覺得今天的你是怎麼樣的人?
Q6 在美國公司上班,是不是都不用加班? 企業文化都很自由開放嗎?
Q7 英文怎麼跟上大家的腳步? 會被歧視嗎?
習慣美國生活真的要花點時間...不過現在其實大城市也越來越多人亞洲人, 不會英文也可以過的很舒適. 所以要來美國體驗美國的生活跟文化的話, 最好去華人少一點的地方, 才可以跳脫舒適圈!
歡迎追蹤我們Instagram和Faceboo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dodome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DoDoMen/
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Tristan H. 崔璀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只是回台灣之後手機不見了這個問題,最近要上傳影片的時候這支甚至讓我整個電腦壞掉!好不容易終於,過了快半年之後,上傳成功 T-T 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
雖然聖誕節已經過了,但世界上現在這麼多不高興的事,看一點開心一點的也不錯吧
看一下腳腳的作品!Check out Michelle's work!
Instagram @happyfeetmakeup
It wasn't just losing my phone that caused me issues for this video, when I got this edited it even broke my computer =_= Finally, after half a year, I got it to upload. Thanks for waiting
Although Christmas is long over, with all the negativity in the world right now, hope you can escape for a bit and watch something a little happier.
------------------------------
【影片後製】
📷攝影師:我
🎬剪輯師:我
--------------------------------------
⭐合作信箱聯繫➔tristan@capsuleinc.cc⭐
--------------------------------------
每週三更新影片
更多影片:
🔍️【主題影片 Topic Videos】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a1AlwOy10qKDW41YTdovvEFUPGyOGwd
🔍️【VLOGS!】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a1AlwOy10ofPUY3Iu7VQRh_HJL_mQUE
🔍️【Music 音樂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a1AlwOy10o-paLGvYApojmyLtusmPCw
-----------------------------------
【崔璀璨 Tristan H.】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yakitorisutan
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yakitorisutan
Instagram主頁➔ https://www.instagram.com/yakitorisutan/
------------------------------
Jingle Bells 7 by Kevin MacLeod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rtist: http://incompetech.com/
Deck the Halls B by Kevin MacLeod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Source: 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68
Artist: http://incompetech.com/
Hip Hop Christmas by Twin Musicom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rtist: http://www.twinmusicom.org/
Dancing Santa green screen from FullTiltOn (YTC)
移民到美國英文 在 台灣移民美國的心路歷程| 美國讀書被欺負?! 美國vs 台灣的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