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同時很迷惘,但又很快樂?
.
你最近好不好呢?
.
我今天想要聊聊一個近期在我心中不斷徘徊的話題:
「如果有天,你幸運地實現了你的夢想,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
.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看到時
心裡可能會想說:
「啊就沒有怎麼辦啊,不就快樂過日子就好了嗎?」
但在我的心目中,沒有夢可追的日子特別空虛特別無趣
.
這個情況在去年十月時就已經冒出頭來
我大概在那個時候意識到
現在的自己正過著「20幾歲時夢想中的生活」
.
我有一份不被地點限制的工作
這份工作讓我幾乎不用擔心錢
跟我愛的人在我喜歡的地方相親相愛
我甚至還順利的完成了我兒時的夢想 —— 出書
那接下來的我,在不想要生小孩
也沒有一定要買房的壓力的情況下
我還會想要追求些什麼呢?
.
一般來說,我們可能會下意識地想:
其實如果當下是很足夠的,而且也是知足的
那根本就不必強迫自己硬是生出「新夢想」
有目標也好、沒有也罷
日子舒服、平安、健康,就是幸福
.
這種話我們都聽過,也都能懂
但當你真的過上這種生活之後
你才會發現自己有多喜歡「做夢」
.
現階段的我,看著自己的生活
還是可以做目標設定
還是可以設計出一些職涯方向
但我內心裡面卻有一種感覺是:
「這就只是做未來規劃,不是做未來的夢,我想要有新的夢想,一個讓我再次怦然心動且對它有完全的不確定性的夢想!」
.
因此,我開始踏上這段 Soul searching 之旅
看看我能不能夠發掘一些前所未有的想像空間
.
.
.
這段期間,我跟思葒 S編 一樣試了許多奇怪的方式
她試了臣服實驗、我試了量子穿越(這是什麼降神大會的體驗呢,因為太長了我下次再講XD
.
說白話文,這幾個月我嘗試了許多新的冥想工具
在這個過程中,我腦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是:
.
「我能不能夠就算很迷惘,但依然很快樂?迷惘一定要是心煩擾人的嗎?」
.
小時候的我們不都是對未來一無所知、毫無頭緒
但還是能夠活得很開心、玩得很盡興嗎?
什麼時候,我們開始失去這種以前曾擁有過的能力呢?
.
因此「無知的無憂無慮」這個想法
開始在我腦中發芽長大
.
我想跟你說
其實我也會有很迷惘的時候
我也有許多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
這些時候
就算我自己回去聽我曾錄過的Podcast也沒有用(哈哈
我跟任何人都一樣
只能轉念、放慢腳步、沈浸在當下
.
.
有些人或許也會覺得:
「這些煩惱根本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啊,明明就已經很幸福了還無病呻吟的不是嗎?」
完全沒錯,完全沒錯
但你也別忘了
你現在所緊抓的「迷惘」
對許多人來說也是一種得來不易的奢侈
.
我們對於轉職換跑道,到底要選哪一條路而迷惘
但對於弱勢家庭,他根本沒辦法思考換不換跑道
我們對於地點不自由且不喜歡的工作綁著而迷惘
但對許多人來說,他根本沒有選擇工作的機會
他/她或許根本沒有工作的權利
.
.
我想,自己最近在煩惱的事情,其實也是芝麻蒜皮
但宇宙最公平的地方
或許就是無論你多有權、有錢、人生多富足
你都會有煩惱,各式各樣有趣的、無聊的、可愛的煩惱
那既然如此,我們能不能夠 #快樂的煩惱、#快樂的迷惘?
.
.
由於目前還在當局中
我自己也難以做出結論
但自從我有了這樣的念頭之後
我就發現每一天的心情比較輕盈了一些
.
前陣子的我總覺得自己「沒有答案、心總是懸著」
現在的我開始覺得
『心情就像在盪鞦韆,但我本來就滿喜歡盪鞦韆』
.
或許能夠用這樣的方式緩解心中的焦慮
也讓我更自在地欣賞這幅朦朧美景
.
既然懷念做夢、懷念青春時的熱血傻勁
那就不要忘了孩童時的自己
可以多麽無知,但又無所畏懼。
.
.
.
畢竟到頭來
我們也沒有一定要有人生目標
才能擁有理想的生活,不是嗎
.
.
🌸
祝你星期三愉快
不曉得最近的你有沒有什麼無聊的、有趣的、可愛的煩惱呢?
或許可以在下方留言或 Tag 朋友一起討論
搞不好多年後的你回來再看一次
就會發現此時的自己真的為了理想生活而認真努力
🌸
.
Happy Wednesday,
Zoey
.
👉 Follow 我的IG 👉 @zoeyk.c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穿越之幸福 過日子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史泡泡 這13集的節目是我去年在旅讀雜誌的專題,主要是歷史上談到飲食的書與它們的作者,有些書我之前沒有仔細讀過,仔細看來才知道這麼有趣~
比如元代皇后的飲食寶典,又比如董小宛如何熬製果醬等等,當然,這只是飲食史上的許多小片段,但也值得一讀了。
*前方高能警示:這個聽了會很餓,千萬要吃飽飯再聽。
https://readmoo.com/book/290183959000101
------
謝金魚談起歷代飲膳,香味四溢,古今食家的形象更栩栩如生。她從北魏穿越起,一路造訪唐、宋、元、明、清到當代,介紹十本飲食古籍、翻閱皇上的菜單「膳底檔」,分享吃貨們、名廚最獨到的美食檔案。
元代皇后靠什麼驚人食材養生?(堪比乾隆每天拿燕窩漱口!)
吃原型食物原來早就記載?(將新鮮花朵入菜,清芳可愛!)
台灣多瘋手搖飲,且看前人如何以茶代酒?(到無錫必喝茉莉花茶!)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宋代夜市的甜點琳琅滿目,教人變螞蟻!)
謝金魚說:「廚藝知識的傳遞通常也是師徒、親族相傳,真正能藉由文字閱讀、學習廚藝的人恐怕非常有限。因此,在歷史的長河中,肯定有數不盡的菜色沒能文字紀錄而失傳。」
現在,就跟著她去蹭歷代吃貨與名廚的餐桌吧,打開雙耳,聽聽她如何吃吃喝喝、品味歷史!
- ep01《影梅庵憶語》思愛妾:董小宛的果醬
冒辟疆筆下的董小宛懂得各種生活美學,在承平之時,她是吟風賞月過日子的好手,在戰亂之際,她慎謀能斷、智勇雙全!
- ep 02《山家清供》錄佳餚:東坡粉絲的復刻美食
林洪特別強調時令與清雅,當季、現採的食物要展現滋味,就得靠技術與恰到其份的調味;文字中,處處可見清雅之意,顯見這是他對於飲食的標準。
- ep 03《易牙遺意》簡潔淡雅吃食:古代江南土豪這樣吃!
本書寫法有點類似於古代的醫方,有比較清楚的比例,也不涉及過多的描寫,基本上家常飲食都算具備,而且手把手地告訴讀者如何料理,真可說是明代的傅培梅了。
- ep 04 一窺清代皇室飲食愛好:皇上的菜單「膳底檔」
清中葉,御茶膳房正式成立檔案房,除了用料的報告之外,也紀錄了皇帝每天食用的菜單,包含皇帝賞了誰什麼菜、或者誰送上了什麼菜。從這些賞賜與奉獻的紀錄中,寵辱愛憎一目可知。
- ep 05 《飲膳正要》元代蒙古宮廷飲食紀載:皇后的御醫寶典
本書為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內容為任太醫後宮廷的飲食紀錄,卷一談養生之道及聚珍異饌;卷二為諸般湯煎、諸水、神仙服食與食療諸病,最後一卷則是記錄各種食材的食性與禁忌。
- ep 06 《東京夢華錄》憶繁華庶民生活:宋代夜市美食走透透
本書編排以城市風景為先,而後是慶典、民俗與時令,讀來像是溫和熱心的在地人,一路帶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
- ep 07 點茶、泡茶、煮茶?和唐朝人一起喝杯茶
陸羽將茶煮成之時的姿態描述得像一首詩,讓人能想像茶碗中漂浮著浮萍般詩意的茶末,啜飲入喉自能享受天然的甘美。
- ep 08 亂世遺澤:北朝風味實錄
你可能沒想過賈思勰編纂的《齊民要術》一書,也「很好吃」! 書中很大一部分紀錄了北朝人常吃的麥醬、醃梅、醃茗荷、乾栗,以及羌煮、蒸熊肉、蜂蜜雜煮。
- ep 09 清朝美食評鑑家:隨園先生的食尚追求
袁枚吃貨屬性的特質在《隨園食單》中展露無遺,他用料選材講究,對不同食材有不同的烹調堅持,而這種一切都恰到其份的自適清雅,正是他人生美學的展現。
- ep 10 左手寫小說,右手錄食記:李漁的鹹濕與清純
若把章回艷情小說《肉蒲團》與被林語堂評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的《閒情偶寄》放在一起,誰能想到作者其實是同一人?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慣寫活色生香場面的李漁,卻是位崇尚自然原味的美食家呢。
- ep 11 無敵潔癖,無塵風雅:吃貨倪瓚的執著
若是要選一位史上最有潔癖的人,能和愛洗手的米芾競爭者,又非文藝美食家倪瓚莫屬,就讓我們來看看既清潔又風雅的美食應該是什麼樣的?
- ep 12 重振中菜江山的祖師奶奶:傅培梅─從煮婦到教父
從一個為了討丈夫與牌搭子口腹之慾的家庭煮婦,到將中華料理精準化成食譜、走出館子普及到家家戶戶,傅培梅為中華美食的傳承豎立了一座時代的方尖碑。
- ep 13 辛永清:府城千金的美味人生
從小在臺南的富裕家庭生長,後來成為日本知名的臺菜料理教主,辛永清把幼年時常出入廚房探險的幸福記憶與美味,揉搓成愛的創意食譜、光陰的調味料。
穿越之幸福 過日子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在著筆一篇奇幻愛情電影的文章,熊熊想起去年上半年也寫過一個不完全相同卻有些類似的主題,我選擇以伍迪艾倫幾部作品為切入點,圍繞在被社會認可、理性所無法解釋的精神錯亂。《雲端情人》像提供了某種層面的解答,觀眾深知愛情電影的虛無縹緲,甚至避重就輕不停歌頌相愛容易且無比美好的那一面,但仍舊盼望月老垂憐,心甘情願接受這種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我們不停談論愛與命運,渴望擁抱觸不可及的幸福,渴望見證有一種強而有力的事物足以突破現實世界的種種醜惡與重重困境,所以有人看的是遺憾,有人看的是荒唐,有人看的是浪漫,有人看的是投射。有人看的是愛情的不能解釋,也有人看的是愛情的瞬間永恆。
⠀⠀⠀⠀⠀
一貫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輕快節奏悅耳配樂兩三秒便帶領觀眾重返伍迪艾倫式情境與意象。彷彿一切意料之內也情有可原,還是享受慵懶地觀看人們矇著眼過日子,為情迷惘,為愛困頓,難以否認有時人性的一念之差,足以讓些許刻意為之、些許不切實際的愛情故事迎來截然不同的感受。可能關於人生見不得光的某段插曲,可能關於有違良心或道德觀感的縱身一躍,恰似虐待狂劇作家所寫的喜劇,畢竟導演也說,生命經過考驗後付出的代價可高了。
⠀⠀⠀⠀⠀
「藝術家要想辦法找出那個時代空虛的解藥。」
⠀⠀⠀⠀⠀
這是近年來出自他手且相當喜歡的三部,《午夜巴黎》堪稱許多人獨鍾的浪漫之作,蘊含一切美好想像:對流動饗宴的憧憬、對美好年代的眷戀,穿越時空談一場迷人的異國戀曲,不偏不倚是所有醉心於人文藝術者所能追求的美夢極致。午夜夢迴時悄悄回到早已逝去的流金歲月,狹窄的空間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漫步至外頭空無一人,石子路閃耀糖霜光澤,有煙雨迷濛的一面,有靜謐深邃的一面,在輕快柔美的配樂中,巴黎與我們雙向凝視彼此。但當無可避面地墜入愛河時,才發現世間不存在完美的小說,不存在完美的愛情,亦不存在完美的時代。從虛無飄渺的夢境建立人與人的真實連結,再從真實連結反思屬於自己的現實,因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空虛解藥。
⠀⠀⠀⠀⠀
理性與感性之權衡,成就多數愛情故事的結局,因此男女主角如何選擇對觀眾而言相對關鍵。伍迪艾倫的收尾並非全然是同一調性,《午夜巴黎》雖稱不上皆大歡喜,後期《魔幻月光》與《雨天.紐約》卻偏偏難得地俗套而圓滿。《魔幻月光》敘述一位自恃甚高的魔術師千里迢迢從倫敦來到南法,就為了揭穿一位俏麗甜美的靈媒行騙江湖的二流伎倆,兩人之間擦出火花的過程可想而知依序上演:最初互看不順眼,在某個瞬間天雷勾動地火,從此陷入天人交戰,最後一刻驀然回首,才發覺魔法會隨月光灑落其實只為愛情。
⠀⠀⠀⠀⠀
《雨天.紐約》仍不令人意外,看似涉世未深的美麗女孩因為校刊的導演採訪需要前往曼哈頓,這對郎才女貌的年輕情侶順道規劃了一趟周末享樂小旅行,無奈人性使然,女方一心想挖到獨家新聞,演藝圈的五光十色將她迷得暈頭轉向;被放生的男方則巧遇兒時舊識,毫不意外覓得一段更適合的感情,恍然大悟原來踏實的關係不出是牽起願意一起淋雨、一起大笑的一雙手,靜靜聽你彈琴,興奮討論電影,自在閒逛博物館,喜愛你的本質更努力幫助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彷彿隔空說著,年輕人的愛情不應空留遺憾。
⠀⠀⠀⠀⠀
喋喋不休又憤世嫉俗的他,過往作品總是著重於不同階級、年齡、性別甚至是時空之人面對愛恨情慾的取捨,往往夢一場後復歸水無痕,好比理性與不甚理性,人性與缺乏人性,執迷不悟與過分清醒,不停勾勒人們困在情網裡身不由己的各種樣態。任誰皆能指出情節之牽強、說服力之缺乏,然而他拍不膩,我們也樂在其中。那些人物泰半具有顯著的性格瑕疵,對現狀抱持諸多不滿,有時僥倖有時盲目,通常找不到一點道德教化的蹤影。
⠀⠀⠀⠀⠀
下面連結中的完整文章還論及其他伍迪艾倫的作品,現實與戲劇兩相對照之下,似乎並不意外,這一篇篇的故事,就像是一則則的謊言,為他不受控制的愛情與慾望提供另一個宣洩出口。故事中的人物有些擁有更圓滿的人生來彌補遺憾,有些則迎向更糟糕的人生來推卸責任。在追求藝術的過程中,虛構想像、真實視野與生活經驗缺一不可,縱使電影可以逃過最直接的倫理及道德問題,他卻始終難以參透自行美化過頭的人生盲點:無法實現的愛才可能浪漫,但真正實踐起來,反倒失去了愛情與人生應有的重量與嚴肅性。
⠀⠀⠀⠀⠀
⠀⠀⠀⠀⠀
⠀⠀⠀⠀⠀
▍完整文章:
⠀⠀⠀⠀⠀
伍迪艾倫的愛情觀:無法實現的愛才可能浪漫
https://pse.is/38lxky
穿越之幸福 過日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他的《心流》的第五集。
中間空了一個禮拜,我做了一些整理;我們繼續來看《心流》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裡,到底會占有什麼樣的重要的位置?
談到《心流》呢,就一定不能忽略我們的「意識」。所謂的「意識」用一個最容易懂的話,就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怎麼了?」
我們每天會有很多、很多的事情,經過我們的身上,或者是透過我們去實踐。然而呢,我常常講一句話喔,叫做:「我們每天都在過日子,但是常常我們不太知道日子是怎麼過的。」
那這樣的現象,就是在談我們的「意識」,其實並沒有發揮作用。就像你開車在路上,你也能夠把自己平安的送到目的地。
但是你開車的過程,因為太熟悉、因為太習慣、因為心思飄蕩到別的事物上,所以你對於開車這件事,可能是沒有意識的。
所以呢,「意識」它發揮在我們生命裡,要能夠創造出我們生命當中的意義;它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叫做「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怎麼了?」
不管是自己的情緒,還是自己對於任何事情的思維、判斷,如果我們沒有這些,在主觀世界對於任何事情的理解;那麼要產生身心舒暢、身心合一的「心流」狀況,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也因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當中,擁有「意識」這一個層面;所以呢,我們的神經系統,在這麼複雜的運作狀況底下,我們可以在某個程度上,不是這麼被動的,好像演化把我們設定成什麼樣,我們就得走向那個方向。
我們可以透過意識的感知、意識的重新詮釋、重新理解,而創造出更不一樣的主觀世界。
你可能有認識這樣的人,這些人他們可以借著意識上的轉念,對事情的重新理解、重新詮釋;就會讓一個原本令人絕望的事情,變得是可以面對的挑戰。
所以我常常說喔,客觀我們所遇到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關鍵不在於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事,而是在於我們怎麼樣對這件事情,進行更不一樣的解釋。
所以你可以發現,那種能夠覺知道自己意識流動的人,他往往面對困難,或者是不預期的事件的時候,總是比較能夠做出更有彈性,或者是更適當的應對跟反應。
其實呢,對於意識的覺察,包含我們意識內容的重新框架,它不僅是我們成功人生的重要條件;它也是讓我們能夠快樂,的一個最主要的特質。
我想你聽到這邊,你一定很想要擁有這樣的特質。然而要能夠擁有這樣的特質,我們就要能夠去學會,怎麼樣掌控自己的意識、駕馭自己的思考跟感覺。
只是啊,這樣的一個功課,我們沒有辦法一蹴可幾。它可能需要在你的真實生活當中,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在你所做的事情當中,為自己設下「反饋的機制」。
這就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當中,談到的「創造結果能力」當中的「創造反饋」。
只有你能夠在任何你有意識做的事情裡面,去創造出必要的反饋,你才能夠作出相對應的調整。
就好像是你要學做菜,只有你試著開火了、你試著做菜了,然後再好好去品嚐,你所做出來的菜,到底味道怎麼樣?
不管好吃還是難吃,有了這樣的前提之後,你下一次才有辦法,去做出適當的調整跟修正;可能要多一點,糖要少一點,火候要怎麼樣做調整?
這些過程,都是能夠去建立我們對任何事情,更有意識的一個重要的起始點。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一個好的廚師、一個會做菜的人,他沒有辦法一步到位;那麼我們面對生命的功課,你又怎麼樣可能去用一步到位的想法或做法,來想要去圓滿它呢?
所以如果你想要過一個更好的人生,讓自己活在「心流」的狀態裡,那麼覺察自己到底怎麼了,去建立必要的反饋機制。
甚至於,在你投入某個領域的時候,扎扎實實的從學徒開始做起;只有透過這樣的起始點,才能夠讓你活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也誠摯的歡迎你,加入【過好人生學】這一門線上課程,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當然也包含今天所談的【過好人生學】。
期待跟你一起在線上相遇,我們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