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恭喜 @卓映宇、@雪月野楓,兩位獲獎,請私訊收件人姓名、地址及手機,由出版社為你們寄書。
🤤【抽書活動】--《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
#柿子文化
。
上一本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作者談的是,他如何面對受創傷的兒童、青少年,他們受了什麼心理創傷,身為助人者又該怎麼與之相處,除了個別治療,友善環境及背後的家庭功能都很重要。他發現,這些心理創傷都源自早期的虐待(暴力或性侵)或被疏忽照顧(不回應情緒,類似遺棄),才衍生了發展後期的扭曲行為。
本書《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談的則是「倖存至今的大人」。先問自己,是否曾因一件無關緊要的小過失,卻突然進入災難化的被遺棄感,陷入後無法自拔?而你還一頭霧水…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有五大常見的創傷症狀:
「情緒重現」:突發的、被痛苦的情緒影響,但不像PTSD有視覺重現現象,意思是只有痛苦,卻沒有畫面…。情緒主要是恐懼、焦慮、絕望、恐慌、羞愧、無助。「毒性羞恥」:覺得自己很爛、無價值、自我厭惡。有被拋棄感,自我批判認為不值得被幫助。其他三項為:「自我拋棄」、「惡性的內在批判」、「社交焦慮」
。
CPTSD是學習而來的反應,來自過去重要發展任務的失敗。各種成因交互構成,也影響了未來成人各種做自己的阻礙。
早期經驗被虐待或遺棄時,生理系統感覺到危險,孩子本能反應求生,共有四種型態:戰、逃、僵(類似解離)、討好對方,以求度過當時的威脅。但由於長期被威脅,於是本能反應成為「制約」,只要有相關的誘發物,情緒就會重現當時的恐懼,身心並自動反應(大腦當機中)出現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常說「被杏仁核綁架」的意思。
正是這些不定時的地雷埋藏著,才會讓我們「感覺發展停滯」,人生混亂,常自我批評,關係經營困難。情緒上最明顯的是,會強迫性地逃避不被接受的負面情緒,或者乾脆壓抑情緒。
要療癒CPTSD,要從認知面、情緒面、靈性面及生理面四處著手。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將之視為「一種依附關係的問題」,類似重新養育內在小孩一樣,稱為「治療性關係療癒」,在夠好的關係依附裡,重新被撫育,從大量的傾聽、滿足最初自戀性的要求、練習發表各種情緒感受、從助人者身上學習軟弱、修復衝突,到最後雙方逐漸像成人般平等地對話。
助人者要同時提供母育與父育(愛與保護)原則的平衡,讓案主的內在小孩繼續成長,並在關係中復原與成長。
。
CH8管理情緒重現
十三個具體步驟(如圖)。主要教導應對情緒重現時的自我接納與處理。例如要預前辨識自己正在被誘發:「找到無助、脆弱、自我批評或批判他人等現象」、「原因和反應不成比例」、「突然高漲的渴望」…有了前兆,就能預先為那個連鎖動作有所準備。
。
CH13以關係性的取向來療癒遺棄
與心理師的依附關係提供了「修復性的關係經驗」或「矯正性情緒經驗」:有人能提供反饋、認同和指導,有人夠安全讓他尋求安慰和幫助,想哭時有人找,需要保護、受傷或被背叛時有人能提供憐憫,有成就時有人可以替其驕傲,有人讓他練習親密關係怎麼建立…。
要特別留意的是,CPTSD會有信任感突然消失的狀況(試探),被情緒重現而關掉感受,心理師必須一再地安撫疑慮並修復信任。太多案主在療程中失望而離開,多是心理師被這現象而生氣案主為什麼不信任他們,結果開啟惡性循環,誤解加深而結案。
。
本書比較像是理論概念書,作者是過來人,會穿插自己的故事作說明。
我覺得本書所提的創傷概念很重要,可以讓我們明白情緒重現是其來有自的,因此不必自卑、自我批評,只是解鈴仍須繫鈴人,過去的關係、情感受傷,如果要治療,當然也是靠關係與情感重來一遍並成功發展,面對這類案主,助人者/心理師自己就必須涉水、以身示範,真心換感情,攜手共進。如果讀者非助人者,本書也有自我照顧的作法,也有如何與朋友培養類似的信任關係並請求協助,蠻實用的。
。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目前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508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關係性療癒:是同理心、真誠地展現脆弱、對話性,以及合作的關係修復。」
🤤🤤
。
活動日期:110/6/18(五)18:00~6/21(一)12:00截止喔,6/21(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下的力量》分享會,大家很踴躍到Zoom視訊發問啊!問題有關於靈性修行、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物質損失、身體疼痛、童年創傷,等等。感謝大家支持,讓活動圓滿進行喔!❤️? 感謝 Like,Comment & Share!❤️ 網址: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Fac...
童年創傷 親密關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要不要生小孩 ]
有一次,我和一群朋友聊天聊到要不要生小孩這件事,其中一個友人很堅定地認為,女生就是要在 28 歲結婚,32 歲前生小孩,我問她為什麼一定要生,她說:「大家不都差不多這樣嗎?」我說,「我的意思是,妳覺得生小孩這件事的本身,對妳來說有什麼意義?」她說:「恩...... 就覺得小孩子很可愛啊。」我聽了,就完全懶得再聊下去。
「大家都這樣」、「小孩子很可愛」,在我聽來實在太過輕率。小孩是一個生命,完全不是一個兒戲,「很可愛」就生小孩嗎?我在日常生活中,看過太多父母弄壞太多小孩,甚至直到人都已經成年了,還深陷在各種互相傷害裡,身邊好幾個朋友,隨便一說,就是各種童年創傷精神創傷,聽了真的很難過。
有個男性友人,小時候曾被他爸爸性侵(此故事經本人同意分享),性侵之餘,還各種拳打腳踢言語暴力,直到他後來離家上學才停止,不過從此以後,他便長年憂鬱症纏身。在他和我說這故事之前,我完全無法將這樣的黑暗與他聯想在一起,因為他是我所見過,最正面、最溫柔、最幽默、最善體人意的一個人。他說:「人通常有兩種,一種會慢慢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另一種會盡力成為和父母不一樣的人。而我想要成為和我父母不一樣的人。」但是他依然活得很辛苦,他在人前陽光正面,背後卻獨自與心魔日夜纏鬥。
一個長年被父親精神暴力的朋友和我說,「我從來沒要求被生下來,為什麼要讓我在這裡受苦?」那時的我是一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聽到她這樣說,內心還覺得她就是個養尊處優的女生沈浸在虛無縹緲的顧影自憐,覺得既然自認受苦,那爲什麼不努力去看看生命的美好,為自己打造更正面更理想的生活呢?但後來等生活經驗多了,才完全能理解她當時為什麼會這樣說。生命有很多難題,而那些在家裡就已經被親密關係多番傷害的人,人生起跑點更是比別人還要崎嶇。
不過,這些難題,卻不是完全不可能被化解。從前我和我父親的關係非常糟糕,兩個人就算在小小的家裡擦身而過,連一句招呼也不打。小時候,我父親曾用許多語言暴力傷害過我,以前不懂為什麼,只把父親視為惡魔,恨他恨了好多年。直到長大後,我才漸漸理解父親這個人,不是什麼邪惡化身,他就只是個一般人,從小就被我爺爺嚴厲打罵(現在看來就是家暴),他也不懂為什麼,只是將這種無力保護自己的憤怒與受傷,轉化到人格深處,往後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激起他的過激反應,再一次複製創傷。但是我父親是痛苦的,這種人怎麼會不痛苦。為了走出內心牢籠,他這幾年看了很多心理哲學書,慢慢釐清了心中的暴力究竟來源為何。後來有天,我們聊到了這些事情,聊到過去他曾傷害我的種種,他曾被自己家人傷害的種種,我跟他說我很早就不恨他了,因為我理解他,也因為我不想恨一個人,父親流了眼淚,對我說,「對於以前的事,我很對不起」。
那天下車前,我們握了握手,向過去與彼此徹底和解。
當然,曾經的傷害並沒有因為父親的懺悔而消失,那些疤痕都還在,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去思考去理解,才學會心平靜氣地面對那些瘡疤的方式。家人之間的愛和恨,往往就是如此複雜。
人都是不完美的,就算成為了父母也一樣。但,人非聖賢無法成為傷害人的藉口,因為很多人的一生中,其實有很多的資源與機會能夠改進自我,但有的人一輩子自我中心懞懞懂懂,從未做好這樣的功課,也有的人像我父親,年近六十才幡然體悟。太早或太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生活無論如何要過下去,而我還算滿意目前的狀態。
要不要生,牽涉到的問題太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但回到我自己身上,如果有一天我決定要生孩子,那絕對是抱著十成十的嚴肅準備,不只是生理上、經濟上、國家環境上,還有個人層次上,因為我知道,小孩子一來到世上,我就不再是只為自己一個人活著,我時時刻刻的一言一行,一心一念,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達到孩子的身上,而我準備好將部分的生命奉獻於此嗎?我的另一半,有能力和我一起擔此重任嗎?
無論如何,我不排斥生小孩,但我不會單純因為「大家都這麼做」「小孩很可愛」「家族要求要傳宗接代」「爸媽要我們生孩子」「養小孩老的時候才不會無聊」這種事生小孩,而我的另一半,當然也不會是有這些觀念的人。不過我也知道,自己的情況相對於很多人算是輕鬆(我和另一半的父母不曾施加過生孩子的壓力),所以才能瀟灑地說這些話,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從小被父母情緒勒索到大,後來在生孩子這件事上也承受威逼利誘,最後搞到有的情侶分手,有的不得不咬牙硬生。這件事其實很可怕,很多人一生就這樣被父母綁架,就連生孩子這種大事也不倖免。但是家庭關係本就複雜,所以我真的無法說生孩子就是好,或是不生才是好,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和考量,而我們不過是都在盡己所能的,好好生活下去。
可怕的是從來不思考,只是一生盲目隨波逐流、理所當然服從他人,或是成為那種把自身價值觀套到別人身上、對他人施加控制與壓力的人。(真的別再問別人為什麼還沒生小孩了)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生子 #親子 #家庭
童年創傷 親密關係 在 張德芬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論結婚還是單身, 幸福都不依賴別人】
文/張德芬、圖/無疑亭
(新書留言活動辧法請見文末)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了?
現在不婚率越來越高,大部分都是女人不願意結婚。她們是聰明的。
這個社會對於女人還是有很多不公平的期望和待遇,難免讓有條件的女人駐足不前。
所謂「有條件」當然是在經濟上獨立自主,不需要靠男人生活。如果父母不催促逼迫,自己也沒有心理上、情感上的安全依托考慮,或是急於想要生孩子的打算,那自然就會一拖再拖了。
印度上師薩古魯是主張不婚的,他認為一個人可以好好地過,何必和一個愚者同行。但是他也尊重婚姻制度,他說,如果在經濟上、社會上、家庭上、生理上、心理上,你有一定的需要的話,那麽就結吧, 但有智慧的人是不會結婚的。
我覺得可以這樣解釋:
對不認真的修行人來說(只在表象上下工夫的修行人),婚姻是最好的磨煉他們的道場,也是會讓他們原形畢露的領域。
對認真、全心投入修行的人來說,婚姻中的種種責任、罣礙、牽纏,的確會影響他們修行的進度。
那對「普通人」來說,為什麽需要結婚呢?
除了養兒育女、家庭傳統觀念、社會價值觀的需求,很多人也需要把自己的心思、情感,掛在一個地方。
如果那個地方是一個人,我們就會想要安全、可靠地保有這個人,因為我們的情感、心思都在他那裡。那麽,結婚似乎是一個好主意,把對方套牢,名正言順地讓他只屬你一個人。
你童年的創傷,會在婚姻裡被「激發活化」
然而結婚之後,卻多了那麽多的義務、紛爭,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有些紛爭是因為從單身一個人,到突然需要面對兩個家族,以及日常生活的瑣碎事情導致的。但大部分的紛爭,最後都是因為「婚後童年創傷爆發應激障礙」,這是我創新的名稱,不過大家應該不難理解它是什麽。
那就是,結婚以後,兩個人關係一旦穩固,各自童年經歷的創傷,以及和原生家庭父母關係中的痛點,幾乎都會在婚姻裡被「激發活化」。
人類大腦的發展,是從爬蟲類的腦(腦幹),到哺乳類的腦(腦邊緣區域和腦幹加起來統稱舊腦),然後進化出大腦皮質層(新腦)。
舊腦負責直覺、本能、情感等直接等反應,而新腦是掌管理智的。人們親密到一個程度,新腦就不由自主地會懈怠、鬆弛,任由舊腦掌管我們在親密關係裡面的行為和反應。
這說明了為什麽有些人總是把最惡劣的一面呈現給最親近的人看,在外面人模人樣的,回家後的嘴臉和在外面的嘴臉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會被伴侶激發起童年時候最痛的傷口(通常是父母造成的),並且以童年同樣的應對模式,或是童年想要,卻沒能或沒敢做到的方式去回應對方。因為當我們的新腦罷工的時候,舊腦分不清此刻在我們面前激發我們情緒的,是那個童年為我們帶來巨大傷害和失望的父母,還是現在不小心觸碰到你地雷的無辜親密愛人(甚至是路人)。
這個時候,新腦通常是進入休眠狀態的,分不出青紅皂白真可惜。所以說,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在親密關係中,重現童年和親密大人的互動模式,如果模式健康、正常,那就沒問題。如果不健康,甚至病態,那麽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就會不自覺地在親密關係中, 重複同樣的模式。
一方面是他認為,這就是所謂的親密;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舊腦儲存了童年的各種記憶,尤其是不美好的、痛苦的、受傷的,內在,可能需要重新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療癒童年未能面對、接納、了結的傷痛。
比方說,對父母有很深的怨怒的人,都會不自覺地在親密關係中,把怨氣帶到配偶身上,結婚一段時間之後,甚至看到對方的身影都會覺得厭惡,更別說什麽親密的舉動了。
這就是婚姻中最糟糕的磨合期,其實過了這一段,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因此,我的觀點是,除非是那些命中姻緣很好的人,否則,把心思、情感、存在感全部放在親密關係上的人,是最為得不償失的。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花同樣的精力、時間在「非人」事物上,也就是說,用心去學習一門技術,研究發明一種産品,發展事業,建立一個實體的東西,鍛煉雕塑自己的身體,那麽你的收穫是非常可靠、實在而且有保證的。
真正的成長,是不依賴別人提供幸福
但是為什麽那麽多人前仆後繼地進入婚姻呢?
前面說了,這是因為諸多不同的需求所致。那麽,有什麽辦法讓「婚後童年創傷爆發應激障礙」的現象能夠減緩呢?
當然,我們會說,自己需要成長。如果你能脫離自己孩童時期的那種受害感,認可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言語、感受負起大部分的責任,那麽,這種應激障礙就會獲得減緩。同時有意識地讓自己的「新腦」在每次衝突中發揮作用,不要打烊了,這也是很有幫助的。
我當然鼓勵大家多去我們空間裡面,選擇學習各式各樣的心靈成長課。但是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和觀察,上這些課程,只有在自己「決心要改變」的前提下是有效的。
很多人為了婚姻問題來上課,其實,是想學會改變對方的招數,這種情形,就會造成表面上的改變,借此來「誘發」對方的改變, 如果一段時間之後,對方還是不改變,就會埋怨說,我都成長了、改變了,怎麽他還不變啊?
親愛的,這不是真正的成長。
真正的成長──尤其是有助於婚姻的成長,是認清你無法依賴任何人「提供」給你幸福。
你必須去尋得自己的「一手幸福」,找到那種情感上不依賴他人、能夠自給自足的快樂。
單身幾年以後,我終於感受到了「大齡剩女」都是自願留營的感覺:
因為沒碰到讓你覺得值得為他犧牲單身快樂的男人,所以寧可單身,這種狀況是最美的,不是嗎?
【無論結婚還是單身, 幸福都不依賴別人】
請在留言區tag一位好友並分享金句圖,就有機會獲得《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新書精美好禮。
活動時間:4/13-4/17
活動贈品:《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專屬帆布袋,共5名,限寄送台灣本島。
💐張德芬老師2021全新力作《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
4/19開始預購‧4/26正式上市
童年創傷 親密關係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當下的力量》分享會,大家很踴躍到Zoom視訊發問啊!問題有關於靈性修行、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物質損失、身體疼痛、童年創傷,等等。感謝大家支持,讓活動圓滿進行喔!❤️?
感謝 Like,Comment & Share!❤️
網址: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Facebook 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owhereNowHere
童年創傷 親密關係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集可能是[相聚]有史以嚟,其中最精彩、觸動、healing、攪嘢嘅一集!亦絕對係[相聚]150集嘅製作,我最驕傲嘅其中一集。請放下所有期望,放下手上工作,認真但放輕鬆地收看,可能解通你好多生命嘅迷思、不安不快。Esther充心祝福你,願大家都快樂!
今晚八點,所有links會啟動。Stay tuned!
家庭排列系統之力量 ~ [相聚一刻] ep147 Part 1
播出:2017年1月23日, 8pm
嘉賓:鄭立峰, 系統排列專家
嘉賓主持:Sue Chow
主持:Esther Lee
監製:Tony Chau
場地:匯智社
Part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5baU9O4xKE
Part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2TSiYrLPU
Part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enlSx0ijc
Part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tMrVoG2as
內容:
今集,有父母的,要看;有孩子的,更加要看。有親密關係的,要看;好久已沒有親密關係的,當然要看。自覺童年不幸的,要看;覺得父母太多溺愛的,也要看。不單止要看,而且最帶同紙巾,和伴侶一起看。
甚麼是[家庭系統排列](簡稱"家排")?家排的神奇之處在那裡?一個年輕時被父親性侵的小女孩,怎樣平衡對父親的仇恨和關愛?內在小孩缺愛,會有甚麼現象出現?為什麼很多男男女女,在關係上,其實只是在“外面”尋找缺席的爸爸或媽媽,不是真的在戀愛?在歐洲,家排又叫"社會大劇場"。簡單地說,家排利用模擬(Simulation)的方法,讓當事人看清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和其能量之流動。
High Light: 甚麼是Hidden Loyalty(隱藏忠誠)?它如何"玩死"我們?為什麼父母婚姻或事業不好,我們都不想自己的婚姻或事業好?它在家庭、公司、國家層面… ...如何呈現出來?為什麼它的摧毀性那麼大?它亦可以出現在政治活動、教會、學校。一旦"隱藏忠誠"啟動,我們的心理徵象、行為、反應,便會自動一致,可以帶來極大的行動力、創造力,也可以變成極大的殺傷力,創造或改寫歷史。
答案在那裡?我們要長大,要斷臍帶。"童年創傷"和"無成長"怎樣界分?為什麼(新任)媽咪會產後抑鬱?為什麼開刀不及順產好?剛生產後的媽咪要怎樣照顧自己?為什麼女士要多愛錫自己?甚麼是催產素?
Part 4,我們和峰Sir由[家排]講到兩性關係,為什麼我們祖國非常可能會變回母系社會?女性權益會大大上升?甚麼是三才標準?以前"男才女貌"的標準,可能要交換了?女人和男人的角色都變了,變成怎樣?
今集,我只能用精彩、實用、好玩、攪笑來形容。
--------------------------------------------------------------------------------------
如對鄭立峰老師在港的課程有興趣,請聯絡Sue Chow.
https://www.facebook.com/Suesue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