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侵華日軍戰敗投降的日子,更是中華民族聯同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光輝勝利的一天。然而,站在2021年的此時此刻,吾輩中國男兒,眼見國恥未雪,又何以苟安?
以下幾個正在發生的事件,使我深深感到恥辱。第一,是當前全面走向復興的大陸,竟出現“小鮮肉”藝人張哲瀚在美化侵華戰犯的“靖國神社”快樂留影,還把蹂躪、殺戮我中國人民的軍國主義“旭日旗”當作“潮物”展示。我不禁擔憂,台灣“媚日”之風已久,難道連一向高度重視端正風氣的大陸,隨着這些年物質富裕,“精美”、“精日”分子就都可以招搖過市、荼毒青年了嗎?
第二,是長年活躍於大陸媒體的台灣藍營媒體人黃暐瀚,竟為了央視稱來自台灣的奧運代表隊為“中國台北”,語出“支那”這種辱華用語以回懟大陸。即便他用的是帶有反問語氣的表達,但一向自稱“民國”派的黃暐瀚,墮落到用侵華日軍踐踏、屠殺中國人的“支那”一詞來反諷、“要挾”大陸,所謂“民國”不以“支那”為恥,卻為“反共”淪為漢奸,真是可悲、可恨!
第三,是每每到了8月15日,一面為抗戰勝利感到光榮,一面便忘不了那些至死得不到日本政府認罪道歉的“阿嬤”們。2005年8月15日,就在日本戰敗六十週年那一天,剛剛高中畢業的我陪着台籍“慰安婦”秀妹阿嬤,一路唱着日據時期訴說台灣人悲情的“雨夜花”,走到台北日本交流協會前要求日本認罪。2012年,秀妹阿嬤過世,不但等不到日本政府道歉,連馬英九答應她要將“‘慰安婦’是被迫的”史實寫入教科書,最後都在“台獨”學生“抗議”下不能實現(“台獨”學生稱不能讓日本不高興,不能說“慰安婦”不是“自願”)。
2018年,又是日本戰敗、抗戰勝利的8月,我和林明正、蘇恒等幾位同志,連將象徵“慰安婦”勇敢聲討日本軍國主義的雕像立在日本交流協會前我們自租的貨車車位上,都遭到日本政府要求台當局出動警察阻攔(多數島內“阿嬤”已離世,只能以雕像代表她們示威)。我看着“阿嬤”的雕像,連在自己台灣的土地都不能昂然挺立,真的感到滿腔悲憤。今天,完全抹除中國史,將日本頌揚為建設台灣的“母國”的課本已在島內全面上路,我不禁深感台灣就是一個失去“祖國”的“殖民地”,我們就是在“敵占區”被漢奸圍剿的“亡國”孤軍。
2021年,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以及那個現任防衛大臣、外祖父正是侵華戰犯岸信介(後又成為蔣介石的反共盟友,還到台灣變成國民黨當局的座上賓)的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屢屢發言要將台灣納入美日安保範圍,並與美國總統拜登共同聲明關切台海。當然,日本政府上一回這麼做,正是岸信介與安倍晉三兄弟的外叔公佐藤榮作icon,1969年和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尼克鬆聲明聲明關切台海穩定,結果兩年後尼克鬆就派基辛吉與中共破冰,日本也隨之和台當局“斷交”。
歷史或許正在重演。只有等到國家完全統一的那一天,抗戰才算完全勝利,台灣也才能真正光復……
▶圖1:2005年8月,18歲的我擁抱被日軍迫害的台籍“慰安婦”(聯合國正式名稱為“性奴隸”)秀妹阿嬤,陪伴秀妹阿嬤公開聲討日本侵略罪行。
▶圖2、3:2018年8月,台當局在日本政府要求下出動警察,阻攔我與青年軍同志扛“阿嬤”雕像到台北日本交流協會示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王炳忠自媒體 呼群保義撥亂反正】 💰ECPAY贊助網址:https://p.ecpay.com.tw/91636 (網上轉帳、ATM、超商付款皆可,懇請多多支持) 💰支付寶打賞帳號:13581883245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
端島慰安婦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端島慰安婦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端島慰安婦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贊助王炳忠自媒體 呼群保義撥亂反正】
💰ECPAY贊助網址:https://p.ecpay.com.tw/91636 (網上轉帳、ATM、超商付款皆可,懇請多多支持)
💰支付寶打賞帳號:13581883245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湾」
🔥王炳忠官方微博:https://www.weibo.com/puchenwang
♦♦♦
「21青」連線發起人王炳忠、蘇恆、林明正今(24)日上午與網路政論YouTuber寒國人共同召開記者會,力挺馬英九近日直指兩岸「首戰即終戰,美國不會來」的真相,並呼籲人民應與蔡英文「台獨暴衝」的路線切割。「21青」更要求,蔡英文應向人民坦承,自己在何種情境(scenario)下,會開啟上任以來已多次演練的逃亡計畫;馬先生也應站上歷史高度,告訴大家追求兩岸和平發展、累積互信,爭取和平統一的最後希望。
王炳忠說,很多人認為馬英九卸任後才說真話是「馬後炮」,其一手栽培的市議員及青年團對他也不支持或甚至隨民進黨批馬,也只能算是他「自作自受」,但不論如何,還是應該支持他說出多數人「不願面對的真相」。
王炳忠批評,蔡英文說「和平不能靠卑躬屈膝」,但和平更不能靠挑釁暴衝,遵循憲法也絕非「卑躬屈膝」,何況事實是蔡英文走急獨,搞出「中華民國台灣」對抗「中國」的違憲「兩國論」,更與外交部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暗指「中華民國」是贅字,推動法理台獨昭然若揭。如今民進黨批馬英九「賣『芒果乾』(亡國感)」,正說明民進黨自打嘴巴,選前不斷渲染大陸威脅,選後又極端看扁大陸。既然民進黨認為「芒果乾」是他們的專利,那就請民進黨自作自受、自取滅亡,不要牽拖台灣人民。
王炳忠表示,蔡英文稱「台灣自己承受第一波攻擊,之後希望全世界站出來」,證明「首戰」時美國不會來,後面如何她也不知道。歷屆國防部長說台灣能撐多久版本不一,但撐的目的都是等美國救,但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卻直言「美國對防衛台灣的暗示性承諾從來不是絕對」(the implied commi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come to Taiwan's defense HAS NEVER BEEN ABSOLUTE),馬英九的說法非無中所有。
蘇恆說,蔡英文多次接見外賓唯唯諾諾,被美國衛生部長喊錯姓氏也不敢吱聲,更別提「歡迎」美國將太平島定位為「礁」而非「島」的南海聲明,放任「駐日代表」淪為「助日代表」為日本欺我漁民、蹂躪「慰安婦」阿嬤罪責開脫,那才叫作「卑躬屈膝」,丟台灣人的臉,讓中華民族蒙羞。過去民進黨靠大陸威脅論騙選票,現在台海真被他們搞到戰雲密布,蔡英文批馬英九離「主流民意」很遠,難道蔡英文沒看到已有網友在廣傳「不參戰聲明」,害怕男朋友準備要被抓去上戰場當掩護蔡英文逃亡的炮灰嗎?
寒國人表示,今天如果要升官發財,要演「台獨」大家都很會演,但事實是台灣依靠大陸的市場創新高,台灣不可能一邊選擇「抗中」一邊又要兩岸紅利,如果要說馬英九講真話就是「卑躬屈膝」,那蔡英文靠「抗中保台」的所謂「主流民意」勝選,卻連兩岸關係條例的「國家統一前」都不敢修掉,是不是也算「卑躬屈膝」?寒國人質疑,蔡英文說馬英九「離主流民意很遠」,但「主流民意」並不能看到國防機密,也無法了解台海緊張的真實情況,領導人應該要告訴人民兩岸全面對抗下戰爭的危機、必需的代價,而不是對提醒危機的人發動罷凌。
林明正表示,馬英九說蔡英文 「才是動用國家機器在內部找敵人」,這句完全正確。綜觀蔡政府執政以來,任何稍有不同意見者均遭整肅,如武陵高中校長因替學生寫推薦信,被調查局「拜訪」;彰縣衛生局因主動積極篩檢,被政風調查;被假共諜冤枉的向心夫婦,被軟禁至今;還有許多只因網路發言,就被警察查水表的普通百姓。林明正批評,現在民進黨政府的作為已與納粹無異,凡是不同意見者就等同當年德國的猶太人一般,被民進黨以國家機器當作敵人對待,所以才會只准自己賣「芒果乾」操弄仇中奪權,如今搞得兩岸真的劍拔弩張,又對擔憂戰爭的「吹哨者」發動批鬥。
#馬英九 #蔡英文 #首戰即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