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閱讀
女性主義思想家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生於1908年,1986年逝世。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行動主義分子及社會理論家。她著有一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她投身法國女權運動;更被世人關注的,是她與當時最著名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沙特的開放式戀情,他們堅定忠誠,又各享自由,有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沙特為存在主義下的定義是「存在先於本質」。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有人說品性是「天生」的,人的本質天注定。「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是,人的本質不是天生的。「人首先存在著,面對自己,然後界定自己」。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規條。道德和規條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出生,我們存在。我們用行動來界定自我,每個人的本質,是由存在之後的言行所創造所決定的。
西蒙波娃於1949年寫下的經典著作《第二性》,為當時的女性地位,提出存在主義思辨的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也就是說,女人憑性徵生為女人,只是存在,而女性的本質、地位,則是後天被「定義」的。「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的本質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有一本最新出版的書,《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 A Life),以「成為」(Becoming)做書名,是對波娃的思想同人生的最佳概括。
《成為西蒙波娃》
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西蒙波娃撰寫了許多哲學、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小說、隨筆、傳記、專著,其中她生前的自傳也有四部。她晚年,在沙特逝世後寫的作品《告別儀式》也帶自傳成分。她編輯出版過沙特給她的書信。加上幾十年許多寫作者對她的分析與評論,關注女性主義及存在主義的讀者,西蒙波娃她已經甚有認識了。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以及會涉及他人,所以她豐富人生中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思未公開透露。
最近幾年,她的日記和私人信件陸續曝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講師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鑽研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寫有幾本關於沙特、存在主義的著作,2020年8月出版了《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中譯本上月在台灣出版。作者全盤檢視了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近幾年曝光的資料,補足了未曾被看見的細節,看到了波娃立體、真實而細微的面貌,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
「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自古希臘哲學以來,西方哲學家都討論「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是人類知識的兩大分類。蘇格拉底認為,人必須認識自己才稱得上睿智。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但波娃在哲學上卻這樣反問:如果女性真實的自我根本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你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你沒有能夠成為你理應該成為的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而視你為失敗者呢?如果成為自己令你蒙受揶揄、蔑視或羞辱呢?
在波娃在世的那些年,即1908-1986年,女性所擁有的可能性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學開始以招收男性相同的條件招收女性;女性取得投票權,也能合法離婚與墮胎。波娃經歷了三十年代巴黎的波希米亞狂潮、六十年代的性革命。女人於公共領域中思考、進而坦率談論自身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了。但即便如此,人們談論「女性主義」一詞時,所講的內容仍然令波娃覺得粗劣、愚蠢和難以忍受。波娃因此寫了《第二性》。當她寫下「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這句名言時,她並不知道《第二性》這本書竟會對自己往後的人生及後世的人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已有諸多文獻深入探討這句名言的意義、探討人究竟如何「成為」女人。《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則旨在探究波娃是如何成為她自己。人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是永無休止地成為自己的過程——這是波娃在十八歲時就作出的結論。
因此,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人生的波娃,她的生命與思想的書寫就由凱特‧寇克派翠完成了。
波娃一生的哲學追求,就是女性要努力「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但諷刺的是,她最受世人關注的,卻依附於沙特,是與沙特的「知識分子情侶檔」關係。
在《第二性》中,波娃說,「女人所能擁有的最多也僅是極不牢靠的力量:無論她是奴隸或是偶像,決定她命運的人從來都不是她自己。」她的哲學也讓她瞭解,她能做的只有持續成為自己。
女性感情生活被無限放大
1927年某天,19歲的西蒙波娃和她父親對於什麼是「愛」起了爭執。那個年代裡,社會期待所有女性都能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夢想。波娃的父親表示,愛就是對他人的服侍、愛慕與感激,而波娃就強烈反對,說愛不只是感激,不只是因為他人對我們付出而欠下的債。波娃在日記中寫:「有這麼多人不曾明白什麼是愛!」
在波娃的經典著作《第二性》中,她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使男人重新獲取權力,她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但即使這樣,她和沙特組成非婚姻的終生情侶檔,仍然使波娃在社會輿論中被認為是沙特的附屬。大眾普遍認為「知識分子」指的是沙特,而波娃只是構成「情侶」的另一人。波娃在1986年於巴黎過世時,《世界報》(Le Monde)的訃聞標題說她的著作「偏向通俗讀物而非原創作品」。1994年,一位知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表示:「若有人認為西蒙波娃的重要之處主要在於她與沙特和其他情人間的非典型戀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在社會未脫離男性主導的情況下,由於對女性感情生活的無限放大,而導致對她的哲學成就的低估。事實上,很可能波娃才是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人。
被看見好還是不被看見好
法國的哲學家長期爭論著人活著到底是被人看見好,還是不被人看見好。笛卡兒表示人得「不被看見,才能過得幸福」,沙特認為,他人物化的凝視如何將我們囚禁於次等地位中。但波娃並不同意這些說法,她認為人要過得好,就得被他人看見——只是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被看見。
波娃生前陸續出版了四本回憶錄,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傳性質,比如她的美國和中國紀行。她也將沙特寫給她的信件整理出版。 她讓自己被看見。
不過,波娃逝世後的數十年間,新的日記及信件陸續出版。許多人震驚得知波娃不但擁有過同性戀情,對象更是她過去的學生。她寫給沙特的信也透露出她在哲學上對於沙特的影響。
終其一生,波娃受困於人們對於她的能力與原創性的質疑之中,有些人甚至說她的著作其實是沙特寫的。有人說她像是「引用宗教經典一般地」引用沙特。
當年女性作者經常面臨這樣的指控,而她們往往也會將這樣的看法內化。波娃某些原創的論點,很可能正是令沙特聞名後世的論點。有一年,因為沙特太忙了,波娃便用沙特的名字替他發表文章。沙特說過,《嘔吐》(Nausea)原本只是一篇抽象的哲學論文,是波娃建議將其擴寫為一部小說。沙特也說過,在他漫長的哲學生涯中,波娃以她嚴謹的批評與深刻的洞見,幫助他在發表前將文章修改得更為出色。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成為西蒙波娃》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
由 衛城出版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
笛卡兒存在主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沙特忌日:沙特和西蒙波娃忌日只差一天,但他早走了六年:以下是沙特的哲學代表作《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摘錄發表於1946年〉
* 自從存在主義變得時髦以來,人們常常欣然宣稱這個音樂家或那個畫家是「存在主義者」。《光明》雜誌的一位專欄作家就自己署名為「存在主義者」;的確,這個名詞目前被人們隨便用來指許許多多事情,幾乎弄得毫無意義可言了。看來,所有那些急切想在晚近最招搖的事情或者運動中插一手的人,由於缺乏諸如超現實主義之類的新奇學說,就抓著這個哲學不放了,但是從這裡面他們是找不到合意的東西的。因為,說實在話,在所有的教導中,這是最不招搖,最最嚴肅的:它完全是為專業人員和哲學家們提出的。儘管如此,它還是很容易講清楚。
* 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湧現出來——然後才給自己下定義。如果人在存在主義者眼中是不能下定義的,那是因為在一開頭人是什麼都說不上的。他所以說得上是往後的事,那時候他就會是他認為的那種人了。所以,人性是沒有的,因為沒有上帝提供一個人的概念。人就是人。這不僅說他是自己認為的那樣,而且也是他願意成為的那樣——是他(從無到有)從不存在到存在之後願意成為的那樣。人除了自己認為的那樣以外,什麼都不是。這就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則。
* 存在主義者不相信熱情有什麼力量。他從不把偉大的熱情看作是一種毀滅性的洪流,能夠像命運一樣把人卷進一系列的行動,從而把這些行動歸之於熱情的推動。存在主義者也不相信人在地球上能找到什麼天降的標誌為他指明方向;因為他認為人對這些標誌願意怎樣解釋就怎樣解釋。他認為任何人,沒有任何支持或者幫助,卻逼得要隨時隨刻發明(invent)人。正如龐傑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講的,「人是人的未來」。這話說得完全對。只不過,如果我們把這句話理解為未來是攤在天上的,認為上帝知道這個未來是什麼,那就錯了,因為這樣一來,那就連未來都談不上了。可是如果他這話的意思是說,不管人現在看上去是什麼樣子,他總有個未來要形成,總有個童貞的未來在等待他——那麼這話就說得對了。但是在目前,他卻是無依無靠的。
* 紀德說得好,一種偽裝的情感,一種真摯的情感,兩者是很難區別的。決定愛自己母親而同她待在一起,和演一齣喜劇,這兩者差不多是一樣的。換句話說,情感是由人的行為形成的。
所以我不能參照我的情感來指導行動。而這就是說我既不能從內心找到一個真正的行動衝力,也不能指望從什麼倫理學找到什麼能幫助我行動的公式。
至於「絕望」,這個名詞的意思是極其簡單的。
它只是指,我們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範圍之內,或者在我們的行為行得通的許多可能性之內。一個人不論指望什麼,這種可能性的因素總是存在的。
如果我指望一個朋友會來看我,他可以坐火車來,也可以坐電車來,我總預計火車將準時到達,或者電車不會出軌。我這就是處在可能性的範圍里;但是我並不依靠那些與我的行動沒有密切關係的可能性。超過這個限制,那些被認為不再影響我的行動的可能性,我就應當不再有興趣。因為沒有一個上帝或者什麼先天的規劃能使世界和它所有的可能性去適應我的意志。當笛卡兒說「征服你自己,而不要征服世界」,他基本上也是這個意思——即我們不應當懷著希望行動。
* 明天,在我死後,有些人可能決定建立法西斯主義,而別的人可能變得很懦弱,或者松松垮垮,聽任他們為所欲為。這樣的話,法西斯主義那時就會成為人類的真理,而我們就更加倒霉了。說實在話,事情是由人們決定要怎樣就怎樣的。這是否意味著我將採取無所作為的態度呢?不。我首先應當承擔責任,然後按照我的承擔責任行事,根據那個古已有之的公式:「從事一項工作但不必存什麼希望。」這也不等於說我不應參加政黨,而只是說我不應當存在幻想,只應當盡力而為。
* 離開愛的行動是沒有愛的;離開了愛的那些表現,是沒有愛的潛力的;天才,除掉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之外,其他是沒有的。普魯斯特的天才就表現在他的全部作品中;拉辛的天才就表現在他的一系列悲劇中,此外什麼都沒有。
為什麼我們要說拉辛有能力再寫一部悲劇,而這部悲劇恰恰是他沒有寫的呢?一個人投入生活,給自己畫了像,除了這個畫像外,什麼都沒有。當然,這種思想對於那些一生中沒有取得成就的人是有點不好受的。另一方面,這卻使人人都容易理解到只有實際情況是可靠的;夢、期望、希望只能作為幻滅的夢、夭折的希望、沒有實現的期望來解釋人;這就是說,只能從反面,而不是從正面來解釋。雖說如此,當一個人說,「你除掉你的生活之外,更無別的」,這並不意味著說一個畫家只能就他的作品來估計他,因為還有千百件其他的事情同樣有助於解釋他的為人。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徑;他是構成這些行徑的總和、組織和一套關係。
沙特其他名言:
* 我是個百依百順的孩子,至死不變,但只順從我自己。
* 對於過去我無能為力,但我永遠可以改變未來。
* 在這一生,我們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視揭露了我們的醜或恥辱,但我們可以騙自己,以為他人沒有看出我們真正的樣子。
* 你之所以看見的,正是因為你想看見。
* 我們可以做許多白日夢,可以失敗,可以哭泣,光芒萬丈。
* 自欺永遠搖擺於真誠和犬儒主義之間。
* 你從來沒有失去過自由,你一直是自由的,你感到不自由,是因為你自由的選擇了不自由。
* 人是自己行動的結果,此外什麼都不是。
* 真正的生活,從絕望的反面開始。
笛卡兒存在主義 在 【哲學教室】(10)置之死地而後生:笛卡兒—我思故我在 的推薦與評價
法國哲學家 笛卡兒 一句「我思故我在」,猶如理性黎明的第一道曙光。那「我思故我在」之後呢?令人意想不到、新奇又有趣的轉折出現了… ... <看更多>
笛卡兒存在主義 在 世界名人經典格言- 我思,故我在。──笛卡兒(拉丁語 的推薦與評價
笛卡兒 (拉丁語:"Cogito, ergo sum";法語:"Je pense, donc je suis"; ... 我思故我在,一句街知巷聞的名言,按字面解讀意思,就是「我有思想,因此我存在。」 ... <看更多>
笛卡兒存在主義 在 Re: [問題] 請問笛卡兒我思故我在跟存在主義的想法…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rtpoet (靈魂之舞)》之銘言:
: 感覺上笛卡兒的我思 故我在 這句話
: 跟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有些近似
: 但像沙特等存在主義論述者卻說兩者不但不同 而且還截然相反
: 書上對於彼此差別的描寫讓人不太摸的著頭緒
: 身邊又沒有可問的人
: 只好來板上求教
: 希望有人能幫忙解答我的疑惑
笛卡兒之所以推導這個命題,有個目的也有個未明言的前提:
a.他的目的是求取不可置疑的、不需要預設的絕對知識。有了
這個絕對知識,人類知識才能獲得一個終極的保證。b.他未明
言的前提是:「思想著的我」就是「我」。所以「我思故我在
」的意思:思考著的存有者是「我」的基本定性。
從哲學史上的脈絡說,反對現代西方哲學這個提案的思想家確
實都被歸類為所謂的「存在主義者」:因為存在主義者有一個
基本看法,即反對「人類是理性的動物」這個命題。 (所以你
可以想像,存在主義者多半也不會喜歡笛卡兒追求的目標…既
然理性不是在先的,那絕對知識也是空談)
這也就是說,人之所以為人,其實比起「理性」能包羅的東西
要來得更多更多。存在主義進一步說,「我」的特質是「存在」,
這意思其實是說,人是意識得到自身存在的存在者,而這個「
意識得到」即便後來有理性的成份,但是從起源上說,它一開
始並不是一個理性的知解或意識,只是在西歐世界後來才「理
性化」的。所以沙特說,存在主義跟笛卡兒是截然相反,因為
存在主義是「我在才能思」。
此外還要注意,存在主義者們對於「人之在」的刻劃多種多樣
,海德格說畏與煩、沙特用一種黑格爾化海德格的方式來談、
謝勒提到愛、同情、懊悔等、尼釆強調生命沖力、舍斯托夫和
齊克果講信仰行動,等等。總之並不是叫「存在主義者」就鐵
定是一家人,就像笛卡兒之流的「理性主義者」也會對「理性
」有不同的刻劃 (萊布尼茲的無窗戶單子、康德的範疇和二律
背反、斯賓諾莎的幾何式默觀、黑格爾在否定性中的逗留…)
。這裡也不可能談得太仔細。把思想家們之間的異同搞清楚,
應該就是下一步的工作了,加油。:)
--
"I used to be indecisive but
now I'm not so su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27.14
※ 編輯: qtaro 來自: 61.224.27.14 (12/27 01: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