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很舒服,今年剛回國的時候發現台灣美食太好吃了所以用力吃起來,兩個月前站上體重機發現,這體重到了一個不可預期的狀況,達到人生巔峰,所以下定決心要面對一下,今天突然有個靈感分享一下運動與投資觀念的結合。
—————————————————————————————
運動的目的?
首先運動前先想一下每個人的目的,像我就是平常有在運動,但是如果不稍微克制一下嘴巴體態就會走樣的人,而我自己不喜歡肥大肌,想練的是精壯型,不然穿衣服會很繃,而且平常喜歡打籃球肥大肌會讓我靈敏度下降,所以希望以爆發力和線條為主要考量。
設定的目標?
我的運動安排就會比較偏向HIIT,但又想維持一定的體力與肌耐力,所以會去健身房做點重量,這樣打籃球對我這種後衛才有優勢,那體態要好看肯定要忌口的,所以常常聽運動減肥就是要管好嘴、邁開腿,因為體態這東西7成靠飲食,3成靠運動,當然維持良好的睡眠跟心情對於運動效果也會提升(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實際的作法與調整?
所以我的運動菜單就會是這樣安排
我是一個全職投資人,維持良好心情會讓我交易更順利,所以我早上每天晨跑五公里,第一當作有氧減脂,第二維持良好心情,因為我可能大量時間使用電腦或者電子產品,或者這是我一整天下來唯一可以把電子產品丟掉的時間,一週安排三次的重量訓練,在健身房重訓的時候就會完全做無氧訓練,以上是我固定的作息。
接著一週大概會有兩次的球友約,如果工作不忙我就一定會去,這部分就算是我額外的獎勵,順便當作HIIT修飾體態,而且找一項熱愛的運動,是興趣也是放鬆,還可以交朋友。
但不可否認運動有時會帶來頻繁性的痠痛是正常的,因為肌肉需要破壞、成長、破壞、成長這是一個過程,過度激烈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打籃球也可能會扭傷,但在事前做好計畫與防護可以降低這些風險,只要以上的優點加總大於缺點,這件事情就有實作的價值。
剩下就是堅持讓時間證明這件事(回測驗證)
規律運動可能帶來的效益
規律生活-正面心態-健康人生-良好體態-還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
—————————————————————————————
那把運動轉成投資概念
投資的目的?
首先先想一下自身的財務狀況與目的,因為每個人家庭不同,財務不同,物質要求也不同。
設定的目標?
想好自身的狀況,有人家裡有負債處理,有人家裡留了大量資產給他,之後需要的模式也不同,有人希望保本就好,有人期望每年10%的報酬,有人想要翻倍,有人只是想避稅等等,先想好自身的目的與狀況後再開始
實際的作法與調整?
投資市場的工具很多,有台股有美股、債券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定存、外幣定存、基金及衍生性金融商品。
這是理論上的東西,實際上會有一些問題,需要依照自身狀況與條件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
先從理論定義再從實際上的問題去調整與解決,方便性、資本額、風險、週期都是要考量的因素因為能堅持下去才有意義。
但不可否認投資有時會帶來損失也是正常的,不管是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成本,因為累積財富這件事需要不斷的調整到自己的最適狀態,這是一個過程,而過度承擔風險還可能造成資本的損失。
任何投資都有可能虧損,不要說定存沒風險,物價膨脹的上漲速度也是風險,但在事前做好計畫與財務知識可能能降低這些風險,但不能保證穩賺不賠只要以上的優點加總大於缺點,這件事情就有實作的價值。
剩下就是堅持讓時間證明這件事(回測驗證)
投資學習可能帶來的效益
改善生活-正面心態-健全財務-社會地位-還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
—————————————————————————————
或許這樣的生活很規律,很無聊,甚至有點自律?
但交易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我能掌控的不是交易市場,但我能掌控我的生活。
後來我發現:生活自律,交易才能自律
那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不努力就賺到大筆財富?
有,直接去賭場All in豪賭一波
就像想要良好體態的人想要完美身材怎麼辦?
多花點錢去整形抽脂也可以達到良好體態
單看這件事的風險與犧牲罷了。
簡單來說👇
要做什麼都可以
反正快樂最重要
投資與運動都是
你/妳「爽」就好
想看更多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各平台
喜歡這篇的話可以「用力分享」給朋友
我會更有動力分享內容給各位謝謝🙏
剩下的在podcast節目內容分享
連結🔗https://wealtholic.soci.vip/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籃球 後衛 觀念 在 裘爺來了-李亦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籃球教科書
Marcus Keene走步「判例」,我懂我來講
Yahoo專欄聯結:https://bit.ly/3c5yHOl
裕隆後衛Marcus Keene走步違例判例(2020年3月30日對台啤),經過正常動作、慢動作、正面+側面慢動作反覆檢視,同時必須切割到0.1秒畫面去判讀,Keene這次走步違例是因為「右右左」,單腳(右腳)連續移動,形成走步違例。
SBL裁判長和許多認同這一球走步違例技術委員、裁判是這麼看的。
Keene收球後「右腳」為軸心腳,跳躍墊步時,「右腳」又先著地,因此違反規則中「右右左」,或者「左左右」單腳不能同腳連續落地規則,經裁判長和許多專業裁判確認、說明,走步違例無誤。
如果Keene在收球後墊步,先踩的是「左腳」,就會形成「右左右」,那就不構成走步違例。
以上是許多裁判、權威人士和支持這個判例確實走步,沒有誤判之虞的立論。我先做完整陳述,這是官方想要「以正視聽」,堅定判例無誤的正確性報導。
我覺得這個判例被「過度檢視和切割判讀」到現在已經失去意義,同時違反籃球運動精神和真諦,吹毛求疵,已經沒有再爭再辯再研究必要,FIBA、國內裁判要怎麼吹,就吹吧。因為這已經不是文字規則「右右左」,還是「左左右」問題,而是收球那關鍵一下,裁判和每個人的「認知問題」。
我認為Keene收球時雙腳同時落地,他接著墊步上籃,這是好球。但判定Keene走步的裁判和解讀是,他收球時左腳接著右腳落地為軸心腳(這可能只有0.1秒),非兩腳同時落地,因此再墊步時,又先跨右腳,已經構成走步要件。
我也再三檢視和思考,我的認知和判讀是:Keene在第一個跳躍收球時,他是兩腳同時落地,如果要用規則文字去解釋,那麼這是所謂「0步」,他收球後接下來不管是跨左、跨右都是好球,更何況是墊步上籃。
「右右左」和「左左右」文字規則用裁判講習教育訓練,這是很基本觀念,同腳不能在收球後連續移動。這情況可以用在收球後,軸心腳是右腳(或左腳),但右腳(或左腳)又明顯滑動或移動,構成走步違例。
Keene這種運球、雙腳跳躍、空中收球動作非常常見,我認為他空中收球落地是雙腳(0步),接下來墊步上籃是好球。那個收球動作,用FIBA現在所謂「0步」去解讀,才是最好判讀,同時符合籃球運動。
籃球要用籃球運動去看,不是用文字規則「左左右」、「右右左」去單純判讀有沒有走步違例,用單腳連續移動來解釋Keene這個判例,完全不符籃球運動和規則精神,因為你不能用0.1秒切割畫面還是用單純文字去解釋這個判例。
公平、公開、公正,符合籃球運動真諦和精神,這是籃球規則和文字+裁判要協助比賽完美進行「憲法」,更是最高準則。
不管是「臨摹吹判」,還是「右右左」單腳連續移動判讀用在Keene這個play上,都被過度解讀+文字化,這很無聊,除了吹毛求疵,甚至走火入魔,完全不符籃球運動規則和基本精神。用電腦切割畫面去解釋Keene收球後0.1秒右腳才落地成為軸心腳,我的老天,這是什麼東西。
NBA判例,FIBA解讀和延伸,各有所本,但錯誤和不同認知也很多,撥球出界( Last Tough) 認定,撥球者往往得利,違反運動精神犯規尺度太超過,在台灣幾乎變成通例,裁判不這麼下哨都不行,這都是很糟糕解釋和敗筆。
籃球要更好、更完美,Keene這個判例是個很重要「示範」和「改革」,Keene的收球是所謂「第0步」,這才是最符合規則、籃球、運動精神最好認知,用「右右左」收球後單腳連續移動去解讀這個判例,把這個吹判合理化+判例化,這是不好示範。
我會加油+努力,更多自我檢視,也請裁判、專業人士一起加油。
Yahoo!奇摩新聞 Yahoo奇摩運動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 CTBA SBL 超級籃球聯賽 超級籃球聯賽 SBL 裕隆納智捷籃球隊 台灣啤酒籃球隊 #裘爺來了
籃球 後衛 觀念 在 裘爺來了-李亦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華男籃需要換血
2020中華男籃19人訓練名單
曾祥鈞是204公分全隊第一長人,他幾乎確定會進入最後名單
換血+組合+取捨,強調防守+速度+持球能力,全新中華隊需要新的建隊思維和選材,換血+組合是最重要觀念...
風傳媒觀點 風傳媒 超級籃球聯賽 SBL SBL 超級籃球聯賽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 - CTBA #裘爺來了 『錚』英雄 劉錚 陳盈駿 Ray Chen 艾佛森-蔣淯安 #裘爺來了 #相信專業 陳冠全PonP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