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究竟可否享有刑法上的豁免?
屏東超商店員被重傷害乙案
造成社會上強大的震撼與不安
對於女店員所遭受到的傷害
除了表達不捨也衷心祈願她能早日康復!
村裡的街坊鄰居惶惶不安
不知道定時炸彈何時會爆?
爆在誰的身上?
更有許多人論戰
就像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戲裡探討的問題
究竟精神病患(現在稱思覺失調患者)在犯下傷害他人的行為時
可以因為思覺失調而減輕其刑嗎?
我記得之前鐵路警察在火車上被刺死命案
嘉義地方法院一審法官宣判無罪時
法官所承受巨大的壓力….
二審宣判17年徒刑
究竟思覺失調患者是兇手?還是病患?
我個人認為
他是病患、不能視為一般兇手
不適宜以一般兇手審判
但必須接受高強度的治療與監控
台灣現在的問題
不在於法院怎麼審判思覺失調病患
而是醫院究竟如何收治這些具有暴力傾向會攻擊傷害他人的患者?
經驗告訴我~
1)警察消防衛生所的基層防護網不夠,對於思覺失調病患的言行無法做足夠判斷。
因此,家屬鄰居的觀察與意見應作為強制送醫的參考,並應加強轄區思覺失調病患的訪視追蹤。
2)醫院的強制治療不足!
對醫護來說,健保住院相關規定給了限制🚫,最多3個月一到就要放人。
病患的煩人囉嗦難處理,讓醫護人員能少麻煩就少麻煩,病患吵著出院家屬沒意見就放人。
少了2道機制評估病患是否繼續住院!目前僅由醫院內專科醫師評估,病人多,就趕快放出院,此其之一。思覺失調的病患不是智商有問題,甚至有的很聰明,所以病患懂得在醫師與護理師面前裝乖裝配合,醫護人員容易被矇騙。
所以,應該要有另外一個評估機制,跳脫照顧單位角色,中立而專業的評估。
病人需要的是治療
只要接受長期治療,一般病患的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控制的
#其實病人家屬很無奈
#其實病患也很可憐
#當然無辜受害的民眾更是無妄之災
#社會安全網要能發揮防護的作用
#如果衛生所的醫護都在做發漂白水抓孑孓辦戒菸活動這些事情,我們怎能指望他們有時間做更重要的社區精神病患防護網、流行病學研究及傳染病的防堵呢‼️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929001680-26040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9的網紅容海恩 Eunice Y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精神病可算是社會上的一個隱形殺手,親友甚至患者本人也未必能及時察覺。近年發生多宗涉及精神病患者的不幸事件,喚起市民對精神病患者支援服務的關注。 大埔醫院近日的一份調查發現,有高達四分之一的精神科住院病人有濫藥記錄,濫藥人士以年輕組群為主。另外,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只有6%青少年患者曾向精神科醫生求...
精神病 患 家屬 壓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問
我是一位大學生,時常感到自己不擅長人際互動,有點自卑,缺乏專注力、組織規劃能力而做不好事情。也曾因為口語表達缺乏自信,導致打工面試表現不佳,屢次沒被錄用。
我讀過一些心理方面的書籍,發覺這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相關症狀,並瞭解到透過運動、冥想、心理諮商等方式,或許可以改善此狀況以及我的生活品質。
可是當我向母親提即此事,希望得到她的支持與協助時,卻被她嚴厲指責。她說:你看起來很正常,做不好事情只是個性懶惰,沒必要去諮商,別總是心情不好,要樂觀積極一點。那些去跟精神科醫生談的話都是空談,他們會給人吃藥,讓人吃完傻傻的發呆就沒有苦惱了,嚴重的還會綁起來電擊。
她的回覆,與書籍上提到心理問題患者家屬不應該說,否則易使問題惡化的話語,近乎完全吻合,令我傷心難過。我告訴母親,心理諮商不等於關在精神病院,但她仍然用一貫的方式指責,並否決我。
我不敢瞞著母親跑去心理諮商,因為我沒有租屋或住校,只是住在家中,而工作型態是居家的母親,習慣細問我每日行程,跟同學、學長姐互動安不安全,社團活動結束時間偏晚她會不顧我的反對,堅持到大學教室樓下接我回家,她強勢又過度擔心的作風使我壓力不小,我更不敢隨意向她欺騙自己的行蹤。
我的心理狀況難以改善,我不禁擔心自己以後畢業的求職能力。
回
擅長人際關係不是什麼優點
因為有人欣賞反應快的
也有人很煩反應快的
組織規劃與專注力也要看是什麼項目
而自卑更似花期
每一朵花有它綻放的時間與長度
不會都一樣的
媽媽對你的重話與評論
除了焦慮
也顯示她在這方面資訊匱乏
才會這麼沒有道理的恐嚇
這是她身為母親的慌亂與逃避
不用在意
只要理解
無需讓她繼續跟你討論這個話題
你不敢瞞著她去找心理諮商師比較是個問題
因為你什麼都讓她知道與勒索
等同讓她持續的不知所措到胡思亂想
也許真正需要諮詢的是你的母親
看來你要秘密去找專業醫生諮詢
聽聽專業的診斷
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不一定要從精神科或心理諮詢方面著手
因為這些頭銜會嚇壞你的母親
至於要怎麼建議
你沒有跨出不被母親情緒勒索的第一步
是不能有改變的機會
求職真的不是靠你擔心的那幾個項目
真正的關鍵是備好有創意的自我介紹
這個可以是很有意思的影片
很有誠意的對求職公司的了解
沒有露面都沒有關係
即使面試都可以第一句話就跟對方說
「我有表達障礙,但我工作態度很認真!」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TGIF ‼
終於又戰勝一週~給辛苦的自己拍拍
週五晚 Me Time 時光🌙
泡個澡、追個劇、放鬆身心靈
睡前用 #小黑瓶 #全能凍膜 厚敷整夜
釋放安瓶級高濃縮精華💧
補水滋潤、修護損傷
舒緩一整週的疲憊
告訴自己你是最棒的:)❤️
[購物網址] https://bit.ly/3kLz3iT
#aquaEveryday #縮時保養 #剛剛好保養 #有感保濕 #補水 #凍膜
精神病 患 家屬 壓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許老師您好:
我是一位大學生,時常感到自己不擅長人際互動,有點自卑,缺乏專注力、組織規劃能力而做不好事情。也曾因為口語表達缺乏自信,導致打工面試表現不佳,屢次沒被錄用。
我讀過一些心理方面的書籍,發覺這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相關症狀,並瞭解到透過運動、冥想、心理諮商等方式,或許可以改善此狀況以及我的生活品質。
可是當我向母親提即此事,希望得到她的支持與協助時,卻被她嚴厲指責。她說:你看起來很正常,做不好事情只是個性懶惰,沒必要去諮商。別總是心情不好,要樂觀積極一點。那些去跟精神科醫生談的話都是空談,他們會給人吃藥,讓人吃完傻傻的發呆就沒有苦惱了,嚴重的還會綁起來電擊......
她的回覆,與書籍上提到心理問題患者家屬不應該說,否則易使問題惡化的話語,近乎完全吻合。令我傷心難過。
我告訴母親,心理諮商不等於關精神病院,但是她仍然用一貫的方式指責並否決我。
我不敢瞞著母親跑去心理諮商。因為我沒有租屋或住校,就近住在家中,而工作型態居家的母親,習慣細問我每日行程 ; 跟同學、學長姐互動安不安全 ; 社團活動結束時間偏晚她會不顧我的反對,堅持到大學教室樓下接我回家......她強勢、又過度擔心的作風使我壓力不小,我更不敢隨意向她欺騙自己的行蹤。
心理狀況難以改善,我不禁擔心自己以後畢業的求職能力。
希望老師與讀者們能給予建議,感恩!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這是我很推薦的好商品,廠商特別給我這裡的朋友優惠,請把握)
BCP 元胜肽
3+1 活動優惠價: 買三瓶送一瓶
1、活性胜肽膠原蛋白錠(鎂法+鈣)每瓶價格$2680
❤️3+1活動價$8040元
2、活性胜肽膠原蛋白膠囊 每瓶價格$2680
❤️3+1活動價$8040元
3、活性膠原蛋白胜肽飲(12入)每盒價格3900
❤️3+1活動價$11700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匯款帳號:
銀行 : 合作金庫 港湖分行 (006)
戶名 : 張文玲
帳號 : 0866 -765-542101
匯款後請回傳 # 訂購訊息 至:
https://page.line.me/086qmbbi
連絡電話 : 0912-391-620
#訂購訊息:
匯款帳號後五碼 及 匯款金額
收件人姓名、地址、電話
謝謝你!
請點下列 ↓
https://liff.line.me/1645278921-kWRPP32q?openerPlatform=native&openerKey=urlScheme%3Ainternal&accountId=086qmbbi&from=page#mst_challenge=FcKqX9A0mGQ7aZteE4Ov-2M8Ieu4aDRC-bWdd2oNRM4
精神病 患 家屬 壓力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精神病可算是社會上的一個隱形殺手,親友甚至患者本人也未必能及時察覺。近年發生多宗涉及精神病患者的不幸事件,喚起市民對精神病患者支援服務的關注。
大埔醫院近日的一份調查發現,有高達四分之一的精神科住院病人有濫藥記錄,濫藥人士以年輕組群為主。另外,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只有6%青少年患者曾向精神科醫生求診。在1月26日舉行的衞生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上,我要求政府加強針對青少年的精神科服務,積極推行預防濫藥的教育工作,並定期監察及評估學生的情況和支援成效。
除此之外,精神病患者的家屬亦要承受巨大壓力,部分人士更出現嚴重的心理困擾狀況。我希望政府能檢討現時社區有關長遠復康服務計劃及暫住服務,提供更全面的有關精神病康復者危機處理的資訊,避免出現更多悲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精神科服務是政府其中一個很重視的醫療服務,政府亦調配很多資源向學校和社工宣傳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問題,希望能減輕精神病的標籤效果,讓患病青少年不要諱疾忌醫。

精神病 患 家屬 壓力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港鐵縱火案發生至今已有兩星期,事件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引起社會關注。因此,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今早舉行聯席會議,討論如何改善本港現行的精神健康服務。
作為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委員,我會定期去不同醫院探訪精神病患者,我接觸過的被判住院令的精神病患者,大多都有暴力傾向。我認為現階段,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找出和幫助隱形精神病患者。香港缺乏一個完善的機制,去協助市民評估自身及身邊親友的精神健康。我希望政府能推出先導計劃,設計檢測精神健康狀態的問卷,供市民作自我評估。由於近年發生多宗學生自殺的悲劇,當局可考慮先在校園推行相關計劃,及早為學子提供協助。另外,政府亦需加強公眾對精神病的認識以及遇到類似事故應如何應變。
現時,協助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的社工工作量已經極大,再讓他們處理更多個案,只會加重他們的壓力,未能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深入細緻的幫助,希望政府能給予社工更多支援。
政府官員表示,有需要人士可致電醫管局24 小時精神科熱線2466 7350,進行諮詢。官員亦認同須繼續進行精神健康方面的教育,深入地區工作,並會因應精神病個案的增長,而決定是否增加社工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