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可說是現代人最普遍從事的活動之一。常見於新年目標清單上,也常見於年末未完成目標清單上。
很多人持續的一再嘗試,相對少人長期減重成功、維持良好體態。
減重為何那麼難?問題到底在那裡?
這本書破除迷思,直指重點。
重點就是,要減肥就要熱量赤字。你消耗的熱量比你吃進去的熱量多,體重就會開始下降。
你說自己內分泌失調,所以變胖?
你說自己吃很少也會胖?
你說自己的腿很粗,都是運動練出來的肉?
你可以看看書中,作者給你的”直白”說明。
不要再被迷思困惑了。抓對重點,貫徹執行。
減重是吃七分,動三分。作者書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吃的好,吃的飽,同時減重。
沒錯,要吃的飽。
減肥常跟少吃,挨餓畫上等號。這種需要意志力的減肥行動,短時間內的確會有成效。但當意志力耗盡時,食欲反彈大吃一頓,往往造成更嚴重的損害。節食時去除肌肉,反彈大吃累積脂肪。
要刻意去做,覺得辛苦,就不容易長久。
作者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目標是追求健康與均衡的飲食,一個可以讓身體平衡的攝取到各種必需的營養素的做法。而當健康的飲食成為你的生活習慣時,體重自然得到控制。
你有健康的生活形態,所以反應在體型上。
而不要把減肥當成一個戰術行動。譬如一個人擬定天仙作戰計畫,預計兩個月的時間,每天只吃兩餐,完全戒除含糖飲料,加上日行萬步。兩個月後,就可以瘦如仙女。
那兩個月之後呢?
還是這兩個月根本撐不下去,作戰結束後發現身體再次被脂肪細胞攻克呢?
現代人往往將”吃”當成一個補足能量的必要行為,或是當成解壓的消遣。往往沒有給予進食必要的尊重。
作者教讀者學會如何吃。先認識基本營養素,再討論組成建議。作者的建議很好記,一個餐盤擺在面前,蔬菜應占一半。優質蛋白質四分之一。原型好碳水占四分之一。就是一個良好組成。
蛋白質來源,從好到壞的四個類別。以及碳水化合物,從優量到較差的四大類,書中都有明白的解說。不只份量要對,質地也要對。
許多讀者可能會看了之後才驚覺,以前自以為”健康”、”可接受”的食物,實際內容跟想像有很大的差異。
如何估算一整天吃下的熱量跟營養素,書中有詳細的App使用說明。重點不在於精準,而在於有個大約的估計。有個估計數值,總比靠印象說:”我吃不多”,其實根本不知道吃了多少,要強得多。
我看了之後也馬上下載該App。其功能不僅在於計算熱量與營養組成,它也會告訴你每種食物的營養素組成。譬如木瓜,裡面多少是碳水化合物、多少是脂肪。而在自行登入每餐的組成時,使用者也自然開始在意起入口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全書的第三部分講運動。
不要想到運動就想到要買整套的運動鞋、衣物。然後每天要撥出可觀的時間,動到氣喘噓噓。
想得太難,就不會去做。
作者提出的”每天、在家、15分鐘”建議,破除這個心理障礙。徒手赤腳,短短的十幾分鐘,你就可以讓自己得到肌力訓練的成果。
有做比沒做好。運動,是個可以簡單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行為。
假如你看了這本書,仍對於實際執行不太瞭解,希望得到作者的指引,或想要有同儕團體一起進行,那麼蔡醫師也有開立線上瘦身社團。
這本書也討論了很多飲食與藥物減肥方法,譬如生酮飲食,合法的減肥藥與雞尾酒式減肥藥。你會發現,作者宗旨不變,那就是,你把飲食跟運動弄好,就可以瘦身健體了。
這才是持久,不傷身的自然減肥法。
長期的不良習慣所造成的問題,不要想迅速解決,一步登天。
建立起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好的生活習慣,自然會反應在逐漸改善的體態與體能上。
細胞計數計算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本要去找朋友的,搭了火車來到陌生的城市,可我遺失了朋友的地址,最壞的打算就是再搭一趟火車回去,把抄錄朋友家地址的那本通訊錄找出來,但是這樣做要耗去更多的時間,我想試著冒險。
還記得他曾提過,他家住在一所大學的附近,能夠辨識的地標是一座塔樓,塔樓的頂端有長著蝙蝠翅膀面目猙獰的妖魔浮雕。我邊走邊問,問路人通往大學的路要往哪兒走,走過七條大街,又通過無數迂迴的小巷,終於找到大學的建築物。
我在那裡遇見了晴。晴是建築所三年級的學生,她在系館門口散發傳單,是關於一場學術研討會,她問我有沒有空,幫她填一份問卷,我回答她說,這種事我並不擅長,可以說是十分討厭,不過,我倒想看看她們上課的地方,晴並沒有因為我拒絕填問卷,臉上寫著不愉快的表情,反而很熱情地邀請我去她的研究室瞧瞧。
晴和我走過樹蔭濃密的校園,然後走進一幢古老的學院建築,她帶著我往地下層走,這裡完全沒有電梯,或任何屬於現代化的電器用品,我們提著油燈,足足走了九層樓,牆壁是古堡式建築常見的那種堅硬岩壁層,像是依山建築的穴居式建物,我才覺得納悶,為何要走這麼久,地下室的鐵門,咿咿呀呀地打開了,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推著眼鏡,打量著我們。晴突然間就把我推進門裡,然後,門就重重地關上。
老者穿著一襲白色的實驗袍,房間裡充斥著實驗室難聞的惡臭,像是從事某種生化實驗的地方,有許多儀器和試管,老者的身上也纏繞著線路,他的眼鏡背後有一道森冷的目光,但我判斷他的視力並不好,因為那是一副重度老花眼鏡,而他的瞳孔呈現昏昧的白濁色,他必然是憑著聽覺來確認我所站的位置,但我毫無反抗地走向他,並且在他身旁的椅子坐了下來,這裡根本不是什麼建築所,而是一處隱密的基地,顯然,我掉入一個未知的陷阱裡,茫然不知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當然很緊張,冷汗從頭頂流到背脊,老者一把抓住我的手臂,技巧熟練地綁上細的橡皮管,然後,從冰庫裡取出一個小瓶子,裡頭裝著綠色的液體,他說忍一下就過去了,然後立刻替我注射高單位的合成血清,說這對我有幫助,我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抗,意識無法順利地運作,可是所有的畫面都在視網膜上記錄了影像,我忘不了,血清注入體內那種灼燒的感覺,也忘不了老者詭異的笑容,他告訴我,這附近有個製藥廠,他們很需要有人來測試新藥的成效,所以找到了我來做實驗,並且,往後要繼續追蹤治療,大致上就是這樣,我不需要知道太多。
沒多久我就昏過去了,時間過了好長的一段路,只覺得餓,在地下室裡完全不知道外面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老者聽到我醒過來的動作聲,隨即遞給我類似藥丸的東西,並示意我服下然後喝一杯開水,那東西可以說完全沒有味道可言,也有可能是我的味覺麻痺了,說不上來,短短數秒之間,我可以感覺到它在我胃裡的變化,怪異的是,饑餓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恍惚的幸福感,飽足感,說不上來的奇妙。
我能夠感受,像是蒐集淚滴一樣的慢慢去感受身體的變化,這個密閉的空間,哪兒也不能去,也沒辦法察覺時間流逝的速度,行為科學裡有一種感覺遮斷的方式,被運用作為逼供犯人,或是對戰俘、敵方間諜進行洗腦,就是利用閉鎖的空間和光線,或是不給犯人食物,隔絕任何感官的刺激,使其心理變得易感脆弱,容易接受暗示,突破其心防。而夢裡的我,正經驗著相同的恐懼,我想離開這裡,想知道我的家人是否察覺到我失去了連絡,我的朋友是不是正焦急地等待著我的到訪,這世界──龐大的社會機器是不是還在正常的運轉,完全不需要我這顆螺絲釘?
在地下室裡,你什麼事也不能做,於是,我想了很多有關哲學的問題,此外,我的雙腳完全不聽使喚,就像植物人被栽種在溫度和濕度、光線都控制良好的人造花園裡。每天,老者會定時收發電子郵件,那是他和外面的世界唯一的溝通方式。他似乎從來不需要睡覺,工作狂似地專注盯著那些測量儀列印出來的統計數據,老者的視力不好,可是我發現每當他在「看」東西的時候,彷彿他的手上另外長了某種特殊的視覺細胞,在反覆觸摸與確認之間,他會了然地點點頭,然後,把報表放進抽屜裡,繼續做其它的事情。
第三十六次開啟電子郵件的那天,我終於掙脫了腳上的鎖鏈,並說服老者讓我出去透透空氣,這段時間裡,排尿的動作都是利用導管來進行,老者說,血清注射之後的一個月內是觀察期,不能隨意亂動,有一台攝影機固定以某種角度,日後一日地記錄我的行為變化,記錄的過程會自動轉檔以數位形式儲存在伺服器的硬碟裡,行動被限制之外,還要被監視著,非人道的待遇,使我感覺到這裡簡直就像是監獄,一個沒有出口的絕望地獄。
過了約莫三個月那麼久吧,我是依老者開啟電子郵件的次數來計算的,他是那種一絲不茍的典型摩羯座,所有的行動都像是用尺去丈量一般的確實精準,看起來不像是上了年紀的人,活力充沛從來也不會累,只是說話的速度比一般人來得慢,也沒有看過他進食,時間一到,他會坐進一個類似美容院,燙頭髮的太空罩,接受光線的照射,老者說這是治療,因為長年待在不見陽光的地下室,需要定期接受模擬的日光治療。
三個月裡頭,我前前後後脫逃了五次,我知道建築系館,其實是以學校為掩護的軍事醫院,用來從事「某種實驗」,雖不清楚那是什麼,但是我的體力已大不如從前,每次我想要逃出這裡,總會遇上年輕的學生堵住我的去路加以盤問,這裡的學生都是職業軍人,定期做巡邏的保全工作,以學生的外表從事不為人知的地下工作,他們每天都換口令,無法正確說出口令的人,就會被送到訓導處,聽候處置,他們幾乎已經認識我,因為地下室的實驗單位是軍方的重點單位,我的身體被植入了監控用的電子晶片,學生們只要用探照燈(如手電筒一般大小),照在我右手臂上,就會發出嗶嗶叫的聲響,接下來我就被送到訓導處,被迫在電椅上進行所謂的精神衛生治療。
我永遠也忘不了,逃出建築系館的那天早上,這次很有技巧地,繞過了學生的監視,從水管攀爬過圍牆,然後從校園後方的防火巷逃出去,沿著水管攀爬的時候,我看見系館門口有許多漂亮的大學女生,她們依舊熱情地散發演講的傳單,有些人會停下來看傳單上的內容,也有落單的一兩個會跟著女學生走進系館的地下室,我不敢叫住他們,因為怕會被發現,但我知道系館的地下有如迷宮一般的通道,其實不只有老者那間實驗室而已,只是巧妙地被掩護起來,女學生們的甜美笑容,不曉得為什麼,此刻看起來卻教人感到不寒而慄!
翻過校園的圍牆之後,我想起為何來到這座城市的目的,我應該去找到那座塔樓,拜訪我的朋友,或許再怎麼解釋,他也無法理解我所經歷過的遭遇,只是現在,我還是不知道那座塔樓到底在哪裡?
文 / 銀色快手
圖 / 田中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