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潛能不分性別
#給每個孩子平等機會
體育領域的 #性別不平等 及 #性別隔離 已是長期的問題,在校園培育的過程也不例外,今天我特別針對體育班的性別平等議題,向教育部及體育署提出質詢。
我認真查了體育署相關的統計報告,發現體育班人數有兩個嚴重的性別落差。
1⃣女生人數僅有三成,且隨著年齡提高,比例反而降得愈低。
107學年度統計-體育班人數
║ ║ 男生 ║ 女生 ║女生比例║
║ 國小║ 4939║ 2845║ 36.55%║
║ 國中║15644║ 6527║ 29.44%║
║高中職║ 7505║ 2703║ 26.48%║
這和我們正在推動的 #性別平等政策 背道而馳,顯示女性隨著年紀成長,反而愈來愈不被鼓勵往運動專職發展,相關發展資源也不足。
2⃣教育部核定的體育班名額有性別限制
接著我更深入去看教育部核定的高中職體育班名額,依照運動種類統計分析,發現雖然蠻多運動種類的核定名額都已不限制性別、或性別差距不大,但卻也還有不少運動種類的額定名額有性別限制。
#核定名額男生多女生少的
例如棒球、橄欖球、巧固球、帆船、自由車女生的核定名額皆為0,足球女生核定名額僅佔13.94%,48個運動種類中就有10項女生核定名額比例低於35%,#性別落差非常明顯。
108學年度教育部核定高中職體育班名額性別統計
║運動種類║男生║女生║不限║女生比例║
║ 棒球 ║ 357║ 0 ║ 0 ║ 0.00%║
║ 橄欖球║ 82 ║ 0 ║ 15 ║ 0.00%║
║ 巧固球║ 4 ║ 0 ║ 14 ║ 0.00%║
║ 帆船 ║ 1 ║ 0 ║ 1 ║ 0.00%║
║ 自由車║ 8 ║ 0 ║ 34 ║ 0.00%║
║ 足球 ║ 179║ 29 ║ 17 ║ 13.94%║
║軟式網球║ 20 ║ 6 ║ 33 ║ 23.08%║
║ 籃球 ║ 262║ 80 ║ 55 ║ 23.39%║
║ 手球 ║ 107║ 34 ║ 22 ║ 24.11%║
║ 羽球 ║ 44 ║ 21 ║223 ║ 32.31%║
#核定名額女生多男生少的
再仔細看,其實受性別偏見影響的不只女生,也包含男生。
教育部核定高中職體育班名額中,曲棍球、韻律體操、體操三項的男生名額都是0,壘球項目男生也僅占約1%。
108學年度教育部核定高中職體育班名額性別統計
║運動種類║男生║女生║不限║女生比例║
║ 壘球 ║ 1 ║ 98 ║ 0 ║ 98.99% ║
║ 曲棍球║ 0 ║ 10 ║ 41 ║100.00%║
║韻律體操║ 0 ║ 14 ║ 0 ║100.00%║
║ 體操 ║ 0 ║ 4 ║ 11 ║100.00%║
大家可能有聽過一句話「男生打棒球、女生打壘球」,但這句話本身其實就有性別偏見的存在,因為壘球常在刻板印象被認為是 #次一級 #比較軟 #比較慢 的棒球,因此比較適合女生,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樣,兩者進行方式其實有蠻多差別。
今天我也問潘文忠部長:為什麼男生不能喜歡打壘球?當世界上都已在推動「世界男子壘球錦標賽」,當國內愈來愈多男生組成壘球隊時,我們體育班的思維是否應該調整?
同樣的,台灣也有很傑出的女性棒球選手,所以「男生打棒球、女生打壘球」這類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的性別限制真的應該要打破👊
當國際體壇逐步打破性別框架,鼓勵各種運動選手盡情發揮時,台灣體育班卻仍存嚴重的性別限制,這不僅造成優秀體育人才難以接棒發揮,同時也已違反台灣簽署的CEDAW國際公約以及我國《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法規與精神。
就像國際奧會與聯合國婦女署女性與運動世界獎得主劉柏君所說的:「真正的性別平等是尊重所有性別的選擇,女生可以打棒球、男生也可以打壘球。」
我呼籲教育部應該要依法從根本的體育教育及培訓開始,打破名額、學習、環境、資源上的性別偏見、隔離與限制,鼓勵及平等保障各種性別的比例,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發揮💪
很高興 潘文忠 部長現場回應我,這個體育班人數及名額性別落差的狀況,教育部確實需要更多的努力、支持、調整與加強,這幾年看到許多傑出的女性運動選手代表台灣出賽,教育部會確實朝向性別平等發揮體育潛能的方向改善。
#體育班須落實性平教育及性平機制
此外,我也針對近年體育班持續傳出大量性平事件以及性別歧視問題進行質詢。
近年發生多起體育界的性平事件,例如:前年體操女選手 #MeToo 說出自己被教練性侵10年、今年新竹市國中棒球隊性侵案( https://bit.ly/2Wc3Tp9 )、上個月才爆出的桃園國中女生被田徑教練性侵不敢講,以及體育選手訴說自己遭受性別歧視及性霸凌遭遇等。
這些案例都再再顯示 #體育界的性平教育及性平機制落實嚴重不足。
前兩週我已針對體育署提出預算案,要求改善整體的性平教育以及性騷擾申訴機制。
但這還不夠,所以我今天當場要求部長必須從體育班開始, #真正重視以及加速推動改善!不要再讓許多受害的學生不敢求助、只能暗自忍耐哭泣😢
我要求教育部,應該要讓國教署以及體育署共同依據體育領域的特性設計出專屬的性平課程,更嚴謹地執行性平機制,相關的宣導並不應只針對學生,更是要針對老師和教練、以及整個體育領域。很感謝潘部長現場直接承諾,將會通盤檢視並於三個月內給予我一份完整檢討及規劃報告
我會繼續監督,努力改善體育界長期存在的暴力傷害及性別不平等問題。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Sir特別講場:感謝大家,高Sir榮獲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 由義務工作發展局及南華傳媒合辦,有義工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選舉」,於2020年1月29日舉行頒獎禮。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高松傑當選為香港傑出義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
給每個孩子平等機會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Sir特別講場:感謝大家,高Sir榮獲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
由義務工作發展局及南華傳媒合辦,有義工界奧斯卡之稱的「第八屆香港傑出義工獎選舉」,於2020年1月29日舉行頒獎禮。音樂堂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主任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高松傑當選為香港傑出義工,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頒發獎座。
「香港傑出義工獎」兩年一屆,今次共選出七位香港傑出義工及兩個義工團隊,旨在肯定義工及義工團隊的卓越貢獻,表揚義工出色的表現及成就,提高社會人士對義務工作的認知和認同。
高松傑獲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提名,再經過初步審核及兩次由社會賢達組成的籌委會及評審委員會甄選後,獲選為香港傑出義工,以表揚推動義務工作的卓越貢獻和成就。
現從事音樂教育事業的高松傑參與義務工作20多年。年少時在單親家庭長大,曾因誤交損友染上賭癮,更因此妻離子散。就在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聽到色士風吹奏的樂曲,停下來反省自己,改變了他的一生。因為一首歌救回自己生命,他決定學習色士風,從而開始他的音樂事業。
學習色士風的過程並不簡單,年幼時因貧窮無法報讀興趣班,讓他意識到社會的支援不足,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想要學習音樂變成一件困難的事。高先生因此與志同道合、熱愛音樂的年青人一起,於2015年成立了《音樂堂慈善基金》,協助推動藝術文化發展。他致力為基層兒童及青少年爭取平等學習音樂的機會,推動「音樂無界限音樂義教計劃」,為基層孩子義教音樂。他深信音樂的重點除「學習」外,更重要的是「實踐與回饋」,因此收集、整理及捐贈二手樂器予基層兒童及青少年,讓他們除了擁有學習音樂的機會外,更帶領他們一同參與義教義演,讓音樂與愛心傳揚開去,燃亮他人。
他表示:感謝一眾評審員對我們的認同,感謝提名人香港復康力量會長葉湛溪先生、所有義工、家長、小朋友,特別是我的媽媽和天國生活的爸爸 。義務工作(志願者工作)把我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爛賭二重生,讓我的生命重燃了光彩,所以我二十多年也堅
持回餽社會。臨近新年穿著一身中山裝出席頒獎典禮,希望宣揚中國人「仁、義、禮、智、信」 的美德,人與人之間應互助互愛。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堅持推行義教。雖然無任何金錢得益,但是我們卻讓一群又一群可愛的小朋友成才,這是用錢買不到的。獎項也許只是一份認同,也是錦上添花。希望我的小故事能帶給為香港藝教育默默耕耘的每一個人一份鼓勵和支持。亦希望大家都可以把這份互助的精神去幫更多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就算只是小小的幫助,將會讓2020年的香港變得更加美好。所謂《平凡人實現平凡事,小小人物做小事》,祝大家新年快樂!
#男人幫大聯盟 #華記 #何志光 #黑超哥 #Man哥 #暴龍 #大衛Sir #冲san #馬池 #高Sir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請關注我YouTube 高松傑 - 小小人物做小事Jacky: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
給每個孩子平等機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連起跑的槍聲都聽不到,試問又怎能夠不輸在起跑線?
無論近視、遠視、散光,戴上眼鏡後都可以回復清晰視力,又可以繼續正常生活。但聾人便沒有那麼幸運,他們即使裝上人工耳蝸,聽力也不能回復「正常」:「戴咗機可以聽到你哋講嘢,正常嘅聲都可以聽到,但譬如高音嘅聲就聽唔到,譬如『sa……te……』嘅聲就會聽唔清楚。」聾生芷瑩說。
為了提供一個平等的學習機會給聾生,中文大學的「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早在2006年便找學校合作,在學校內增設手語老師,使聾人不用再因聽漏而跟不上學習進度。
政府支援不足 聾生退學率高
五年前,中大與第一間中學「聖母院書院」合作,在主流學校加入共融班,更聘請手語老師替聾生翻譯。可是,他們的資金來源並不是來自政府,而是透過民間資助,皆因教育局未確認手語是一個語言。
其中一名手語雙語老師Chloe指,政府一直說手語不是唯一的學習方法,可以透過視像和其他體驗方式學習,但聾生沒有手語等於沒有一種學習的語言,不能把資訊有效通達:「你無端端播新陳代謝Metabolism,佢睇住唔會知道點解,尤其聾生語文基楚唔係太好嘅時候,唔係你播咗出嚟佢就會睇得明。」
正因聾生在主流學校不被重視,Chloe表示,他們難跟上學習進度,而更甚的是,他們大多會放棄升學:「我識嘅本地學士畢業嘅聾人只有幾個,IVE嗰啲都會有,但我聽到更多嘅就係佢哋會退學。」
外國聾人可成為專業人士
而聖母院書院其中一位聾生陳芷瑩,亦曾因沒有手語老師,上課跟不上進度,萌生過放棄做獸醫的夢想。幸好,今年來了一位教授化學的手語老師,使芷瑩的成績進步了不少:「本來考試或者測驗,通常都只有廿分或者十幾分,今年有手語老師之後就開始追到個課程,而家就合格邊緣。」
香港聾人多從事低收入工作,但有了手語教學,聾生的吸收便可與健聽生看齊,他們的未來亦更有盼望。相比外國,Chloe指不少聾人都可以從事專業工作,例如教授、律師、聽力學家等,全因他們從小便有平等的學習機會:「我自己喺美國讀聾人教育嘅時候,我教授係聾人嚟,都係用手語教我,碩士課程都可以用手語教。」
聾童愈早學手語愈有利
Chloe表示,香港大多數的聾童,父母都是健聽人士,他們可能會怕孩子學會手語後,就不願意說話,但其實聾童愈早學手語,有了一個溝通語言,反而更容易掌握口語。以芷瑩為例,雖然天生雙耳失聰,但由於得到父母支持學習手語,Chloe指她的說話能力發展得相對較好。
有見及此,除了與一所幼稚園、兩所小學和一所中學合作,讓聾生可以一條聾升讀,中大更與五間保護兒童會的幼兒園合作,使聾童可以及早適應用手語學習,改寫聾人必定從事低收入行業這個命運。
今集《港。故》就帶大家看看,在一間真正做到「融合教學」的學校,一個聾生和一個手語老師,以鬥志戰勝天命,即使聽不到亦可走得遠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給每個孩子平等機會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家長:「融合教育在過去多年來,對我和我的孩子,是一個折磨,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教師的培訓不足和不明白孩子的需要,用罰抄,罰做多些功課來懲罰一個讀寫障礙的孩子,這樣是懲罰孩子「看不見的殘障」呀!又有冷言冷語,孩子和我真的很難受。
有一次孩子說:「你地係咪想迫死我?」我真的很心痛。我自己也曾經想過要自殺,但最後我沒有這樣做,因為如果我離開了,我的孩子就會更加可憐。我同自己講,就算政府、學校不明白我們,我也要撐下去!我的孩子轉了數次校,每一年我也要重新向老師解釋孩子的需要,無奈地只能獲得「求其」的調適。最後經過波折,獲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再為孩子做一次評估,當時心理學家已指明,我的孩子是需要IEP(個別學習計劃),要加時,要讀卷,但當時學校不肯做,我要再爭取,與教育局、學校等負責人開會,我一人對十個人,最後才能勉強爭取到,歸根究底,就是因為教育局沒有監管學校、沒有硬性規定學校跟隨心理學家決定。
其實一直在學校,孩子經常被冷言冷語,被罵,被言語欺凌,老師話佢係垃圾、廢柴。教育局出左咁多指引,融合教育指引、老師指引、家長指引,我想問教育局,你們有沒有政策要求學校必須執行這些指引?如果沒有,你們寫這些指引給誰看?如果學校唔做,這些指引等於廢紙!
及早識別,我的孩子一早已經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評估,評估報告也有一大疊,我一早已識別了,是教育局沒有政策,沒有方法令學校必須執行,為何我要受這些痛,這些苦。我不是個別例子,很多家長也是如此。」
張超雄:「今天很多家長行出來,其實真的很勇敢,也不是只為了自己的小朋友,是希望為了下一代。」
當天會議上聽著這位家長的故事,已十分痛心;現再重新聽一次,再一次痛心。痛心是一個個孩子、家庭受著現時融合教育制度下的問題,受到的壓力、傷害;痛心這個政府不做實事,苦了一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及家庭。不知道政府當天聽了40多個故事有何感覺,我的感覺就是,整個融合教育制度有必要作出全面檢討,希望有特殊需要孩子,能獲得真正的融合教育,社會也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更多接納和尊重。對較有需要的人的支援,能顯示一個社會的質素!
平等機會委員會於去年完成的報告,詳細指出政策、制度的問題及列明建議,惟政府仍然無動於衷,未有任何承諾:
平等機會委員會報告:
http://www.eoc.org.hk/EOC/GraphicsFolder/InforCenter/Research/content.aspx?ItemID=10841
政府對平等機會委員會報告的回應:
http://legco.gov.hk/yr12-13/chinese/panels/ed/ed_ie/papers/ed_ie0219cb4-410-3-c.pdf
給每個孩子平等機會 在 【給偏鄉孩子一個享有「文化刺激」的平等機會】 #認同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給偏鄉孩子一個享有「文化刺激」的平等機會】 #認同請點讚分享很多人覺得,偏鄉學校缺乏的是物資但孩子真正缺少的,是與人直接面對面的互動機會2020年#雲門舞集發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