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姑娘話健康】帶你了解更多兒童成長發育中的那些事~
從寶寶呱呱墜地後,家長們最擔心的便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問題。但每個寶寶生長都會遵從一些原則,了解這些特性可以幫助家長更加了解你的寶寶身體狀況,讓寶寶在愛護中健康成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什麼吧!
首先來聊聊兒童發展里程碑。在兒童發展五大領域中,身體指標皆影響著寶寶未來的人格和其它領域的發展。「發展」是「身」與「心」、「質」與「量」並行且連續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受到遺傳和環境造成的影響,所以小朋友的發展會有「先天性生理成熟」和「後天環境學習」的影響。隨著寶寶個體的發展,我們可以觀察到寶寶身形大小的改變,長高了或者長胖了,頭和身體的比例也會出現變化,頭部比例從四分之一變為六分之一;還有一些寶寶身體原有的特徵會慢慢出現變化,指甲由原來軟軟的開始變得堅硬;接著寶寶會有新的特徵出現,比如原始反射消失和新動作的產生;尋乳反射的消失到慢慢學會表達進食;踏步反射的消失和自然的向前走。個體發展的原則是循序漸進的,發展的方向一般從頭到腳、再從軀幹到四肢,其速率前後會有所不同,也會有個別差異,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小朋友的發展,不可以單憑一個動作就判斷寶寶是否發展遲緩,任何有關發展遲緩的狀況都是需要醫生專業評估才可以確定的。
再來看看感覺系統的發展。寶寶剛出生時視覺範圍比較狹窄,到3個月大左右,視線便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在寶寶4-6歲時視覺分辨能力才會逐漸穩定,但聽覺靈敏,出世三天後就已經能夠分辨不同的聲音了,並能自主將視覺體驗與聲音結合起來,此時家長們可以多與寶寶說說話、聊聊天!寶寶慢慢就會認得你了!新生兒只需要一星期時間便能靠著氣味辨認出自己的媽媽,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媽媽甜甜的乳汁。寶寶對觸覺刺激也是非常敏感,會透過口腔內的觸覺和皮膚的觸覺來探索世界,這也是許多家長疑惑寶寶為何常常將手或玩具放入嘴巴的原因。
接著來探討骨骼與肌肉的發展。寶寶骨骼中的鈣質少而膠質多,所以韌性大,但抵抗壓力與拉力的能力不足。在寶寶肌肉中,約有70%是由水分組成,因此肌肉柔軟有彈性,所以寶寶的筋骨很柔軟。
寶寶藉由軀幹與四肢動作發展出與環境互動的能力,進而整合這些動作,以達到更複雜的運用型態。寶寶的運動發展主要有四大面向,首先是「粗大動作」即四肢軀幹動作,當寶寶成長到一定年齡時,家長們可以留意寶寶的發展如何,是否已經學會抬頭、爬行、站立、行走等動作。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寶寶出現用手部操作玩具,抓食物的「精細動作」。而寶寶語言發展過程是先用肢體語言來與家長們進行互動,指手畫腳,此時家長可以加以引導,提升寶寶的表達能力。還有寶寶的情緒調節和人際互動也在日益成長中,他們會遇見許多不同的人與事,出現不同的情緒,好好分辨每個情緒,及用合乎的方式去表達,猶其重要。例如,面對同齡小夥伴時,可能會因為爭搶玩具而爭吵打鬧,也會因一同開心玩耍而感到喜悅,慢慢發展出一套和別人相處的模式。
每個階段的孩子們要學習的功課都不一樣,家長們可以通過多看多聽多感受,了解寶寶的發展和情緒,和寶寶一起成長喔。
如想了解更多,請回看更多往期好文章哦。
(link)【龍姑娘話健康】如何觀察BB成長健康?
https://mp.weixin.qq.com/s/8bVAP1Euoh6ycJgkRCc3Dg
(link)【龍姑娘話健康】如何觀察幼童的正常動作行為?
https://mp.weixin.qq.com/s/Teu_5kQuT5W3JLuuUtZWuw
圖片來源來自網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網 上 學習的影響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使校方不主動作出監控,但只須保傳網上授課的紀錄,已經猶如頭上一把刀,足以製造相當的白色恐怖,迫使教師和學生「更守規矩」。這徹頭徹尾就是《1984》中的「老大哥」,在現實生活中全面如實應驗。不說不知,現時最流行的課堂錄影軟件,名字正是Panopto!……//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00364
#852郵報 #資訊科技移除 #武漢肺炎 #網上教學 #挑戰者一號 #虛擬世界 #網絡霸權 高教公民Progressive Scholars Group
網 上 學習的影響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抗疫期間,皇仁公民教育組依然好有heart做訪問。
我地中學師弟,永遠走在時代尖端 💪
//【#反思疫情】反思疫情系列(一)——恐慌、停課,如何自處?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於中國內地的確診個案在個多月以來不斷上升,疫情亦幾乎影響全球,本港亦接連有人感染,病毒更帶來社會恐慌。公民教育組將在未來兩周為大家帶來新專輯,訪問三位校友,從他們在2003年在不同崗位應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經歷比較17年來的疫情異同。
首篇特寫,我們邀請了2003年的時任學生會副會長盧炳棠師兄接受訪問。盧師兄來自2002年會考班,皇仁畢業後到美國留學,其後在美國洛杉磯任職投資銀行,2008年更在一間政治顧問公司擔任奧巴馬競選工程的智囊團。他之後到英國修讀博士學位,中途退學發展個人事業。現在,他是教育科技公司Preface的創辦人,業務主要在英國及日本。今次訪問主要請盧師兄分享兩次疫情的感受、了解SARS期間學生會的應對工作,以及為各位同學探討可行的學習方法。
他指出SARS期間的課外活動安排與現時的情況類近,只是當時教育統籌局的停課安排較為緩慢。有賴學生會、校方、各社社長與同學的緊密合作,大家於取消開放日及所有社際活動的安排十分順利及一致,當時同學亦非常明白取消活動以避免疫情爆發。翻查2003年《黃龍報》,當年開放日原定於4月11及12日舉行。教統局在3月底宣布停課,開放日一度延期,其後停課延長,學生會於4月29日宣布取消開放日。
面對SARS疫情,他有一定得着。當年開放日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正值疫情,時間較緊張。正因為此,他學習到管理及應對手法,例如凡事皆應有兩手準備,時至今日是日常生活及工作的重要一課。他亦指當時SARS對準備應考公開考試的同學影響不大,因為停課時中五及中七已完成模擬考試在放學習假期。反而其他級別的同學於學習的影響較大,因當時社會及學校並沒有完善的網上學習系統。
對比兩次疫情,盧師兄認為2003年的SARS較嚴重。因為SARS主要在香港爆發,令國際社會的焦點集中於香港,而且SARS的死亡率暫時較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高;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似乎較高。雖然不少香港人經歷過SARS,但由於疫情廣泛及物資短缺,這次社會恐慌較大。
他說,SARS前香港處理疫情的經驗不多,如今應該從當年的挫折吸收經驗,但他覺得失望的是政府並沒有吸收經驗,今次疫情處理不太理想,如應對口罩供應不足,而相隔17年仍未有完善的網上學習系統。由於SARS時期大眾未有完善的網絡設備,更沒有社交網站,所以同學只能透過學生會在學校的宣布了解學校的安排,自行做好防疫措施,留在家中自習。
他認為今時今日網上擁有大量資訊,同學可以於停課期間做好自習,更可以善用網上資源。最後他希望今屆DSE的考生做好自己,從容面對,不要過分擔心疫情帶來不公平對待,今次防疫是罕有而寶貴的經驗,是成長的重要一課。同時我們亦可以反思,學習是否只限於課室由老師主導。現時科技一日千里的社會,我們應該計劃得更長遠,嘗試找尋其他的學習方法,走出傳統的課室教學。
希望各位同學可以善用停課的時間自習,實行停課不停學。做好防疫措施,留意新聞,做好個人衛生,注意健康。
文:3A 黃暐朝 圖:5B 梁俊傑
#civicedqc #civic35 #staysafeandhealthy #反思疫情系列 //
網 上 學習的影響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退休的國文老師譚家化,在教育部針對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綱草案的公聽會上非常激動,因為她很高興,明年開始高中生得選修四書.
為了傳承中華文化的經髓,也為了提升學生品性,包括譚家化在內的搶救國文聯盟成員相當肯定這個政策,但也有家長代表說,實施下去,將引起各科搶學習時數的大戰,也將造成學生負擔.
基隆女中老師張仁壽也指出,台灣的高中生每週得上33個小時的課,已是國際的高限,不應該再增加.
雖然教育部和課綱委員都強調,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為必選,對教學和學習的影響最小,但有教務主任私下卻質疑,每週多一堂課,就要有更多老師教,可是老師授課時數又有限制,這些老師該從那來,而萬一以後學生人數變少了,這些老師又要往那裡去!
林曉慧沈志明台北報導。"
網 上 學習的影響 在 難以參與活動,或會感到沉悶。有學校早... - 蔡若蓮Christine ... 的推薦與評價
受疫情影響,學生長時間留在家中網上學習,難以參與活動,或會感到沉悶。有學校早前為學生帶來趣味中華文化日,通過網上直播舉行親子賀年食品工作坊,讓家長和小朋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