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89歲的先鋒基金創始人John C. Bogle,40幾年來傳達的投資理念,提供現代投資人關於指數化投資,以及許多穩健的長期投資觀念,改變了市場生態與投資人的行為。下圖是自先鋒基金創立以來到2017年,該公司總資產、產業資產份額、基金手續費、資金流入、基金數量與指數基金占資產的百分比的數據變化。
📝這兩天看到一篇關於Bogle的文章,分享一下重點:
以目前的市況來說,指數型基金佔全部股票基金資產的43%,而預計在未來的三年將會達到50%。不過在指數型基金盛行的同時,除了我們所瞭解指數型基金的優點,包括以極低的手續費購買整個市場的投資組合,可以獲得穩健的市場報酬外,也引發了一些批評的聲浪,包括了指數型基金的普及將會使得公司只注重股價的發展,而忽略公司股東的權益,以及過大的占比與分配不均,會造成市場的更大的波動等等。
有人認為,指數投資者沒有適當的分配資本:最大的股票在指數成分中占比也最大(例如Microsoft占3.2%,Walmart僅占0.5%)。所以當新資金流入指數型基金,又會再將這些大型股的價格推升到更貴的價格,不論這些公司的業務表現是否可以足以匹配這些高價格。例如近年來的FAANG股票,被認為已經被大幅的錯誤定價,因為除非發生任何內部問題或潛在管制的影響,指數基金不論公司的投資報酬或資本流動的效率都會買進這些股票。更重要是的,這些大量的資金流入S&P500和其他大型股的指數,無法提供小公司對資金的需求,近一步阻礙了小公司的發展。
Bogle在接受訪問時,談到了他對於上述批評的回應,並認為ETF的時代也許真的會結束了,如果未來市場如他預期的表現不佳,當報酬率下降,投資人的報酬源自於投資組合的績效扣除成本,所以投資人對於成本降低的要求會繼續增加。
📝柏格認為:
👉市場的表現與資本配置無關
儘管指數型基金占股票共同基金資產的43%,但它們的自動再平衡也只占所有股票交易的5%。同時,其實共同基金比指數型基金更接觸到大型股,例如Apple占S&P500指數成分3.55%,而占平均股票指數基金3.63%;Google占S&P500指數成分3.01%,而占平均股票指數3.44%;Amazon占S&P500指數成分2.87%,而占平均股票指數3.44%。
就算指數型基金佔全部股票基金資產的提升到70%,我們仍然需要更多指數型基金。當市場上某一方買入股票時,代表有另一方正再賣出,這些資金是從主動型基金中流出,而市場高估了指數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
👉監管是必須的
在ETF規模大幅成長下,監管機構也不斷設立規範,各式「創新」的ETF也受到更嚴格的機制,以保護投資人權益、提升公平性及降低市場風險為目標。
現在市場上的指數型基金的供應主要集中在三大巨頭,Vanguard、BlackRock和State Street,加起來一共持有S&P500中88%的公司,但離擁有每家公司50%的股權還差得遠。共同基金遵守監管機構的限制,不得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10%以上,如果指數型基金持股超過10%,我們會再設立第二個指數型基金來符合規定。
👉指數投資者應扮演的角色
在華爾街,如果你不喜歡一家公司的管理,你儘管去賣出該公司股票(放空)。但指數型基金不能這麼做,所以他們採用另外一種方式:如果你不喜歡管理層,就設法去改變它。在先鋒的網頁上也有寫明他們的代理投票政策,並聘請分析師去評估公司管理的表現。就如同葛拉漢在1949年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中寫道:股東對公司的管理階層應該抱持著更明智而積極的態度,同時也要求股東在營運績效不理想時提出質疑,股東應該獲得清楚的解釋並要求改善。
👉ETFs:投資or投機?
Bogle也承認,指數基金的進化,創造了ETFs,ETFs卻誘使投資者頻繁的交易,而不是長期投資。前100大ETFs的周轉率為785%,而前100大的股票交易周轉率是144%。傳統ETFs(Bogle稱之為Traditional Index Funds,TIFs)與目前的ETFs的不同天差地別,目前的ETFs以漸漸由被動投資趨向主動投資,伴隨著交易成本增加和市場時機的選擇。
Bogles恐怕ETFs變成純粹的投機,鼓勵投資人買高賣低。他用dollar-weighted investor returns(資金加權回報率),考慮了投資人的現金流在內,表示2007到2017,投資人從傳統指數型基金、主動型基金與ETFs的平均報酬分別為8.4%、7.2%與5.5%,ETFs的報酬率甚至比主動型基金的報酬率還要低。Bogle預期ETFs的成長率,會因市場的利基越來越小而趨緩。
👉未來市場平均年化報酬率:6%
市場未來幾年的超額報酬可能會越來越小,投資人越早意識到成本和長期投資的重要性,對於指數化革命越有幫助。Bogle用一個簡單的公式:殖利率加上盈餘成長率,再加上預期本益比,計算股票市場未來幾年的預期年化報酬約為6%左右。
👉文章中還有提到Bogle正在寫最後一本書,目前還沒完成。內容除了先鋒基金的歷史與軼事、成長過程、對於現代公司與公眾利益的觀點,也包括Bogle對於未來投資與個人的反思。柏格過去的著作也都也很多對於投資界與社會的見解,經驗與智慧的累積,之前我們也有寫過《文化衝突:投資,還是投機?》這本書的心得,很推薦大家可以閱讀。
總資產周轉率公式 在 WealtHub睿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鍾記:杜邦分析法,評估企業回報】
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是一種從財務角度去評估企業回報率的方法,非常簡單易用,主要是將企業的股東資金回報率逐級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藉此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企業的經營表現和效益。
最普遍的杜邦分析法是將股東資金回報率(ROE)分解為三部分-----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及財務槓桿,方便投資者對影響股東資金回報率的每項因素進行獨立分析。
股東資金回報率 = 淨利潤 ÷ 股東權益
=(淨利潤 ÷ 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 ÷ 總資產)*(總資產 ÷ 股東權益)
= 淨利潤率 * 資產周轉率 * 財務槓桿
從以上公式,可以得出股東資金回報率主要受到三種因素影響:
(1)淨利潤率,用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
(2)資產周轉率,用來衡量企業的營運能力;
(3)財務槓桿,又稱權益乘數,用來衡量企業的資本結構。
長線投資者選股的時候,宜挑選具有持久而高股東資金回報率的企業,比如一些擁用忠誠客戶及定價權的優質品牌企業(高淨利潤率)或輕資產的龍頭互聯網公司(高資產周轉率)。假如企業只是純粹透過大幅舉債(運用財務槓桿)來提高股東資金回報率,投資者便要小心,因為投資風險大增。
=================================
想知更多理財投資智慧,立刻like「WealtHub睿富」專頁,並瀏覽「睿富」網頁: http://www.wealthub.hk/
各位如果在投資方面有任何心得,歡迎留言互相交流一下。
總資產周轉率公式 在 巴小智的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矩陣式存股法閱讀心得 - 單車小子
如果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您對雷大的投資方式很感興趣,自己會建議把之前他出的兩本書也看一看。
如同這本書後面雷大所說的,他的第一本著作「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教的是價值投資的基本概念,和簡單個股分析評估方法。第二本書 「6步驟存好股」更進一步教你如何用9個指標篩選出好股票,並對一檔股票進行質化分析,如何解讀財報?重點有哪些?
而這本書的主軸是放在,怎樣做好投資組合,並適時調整,以及買進賣出的根據。此外,矩陣式存股法這本書還逐步教我們如何打造一個資料表格,並適時地拿出來檢視及運用。自己覺得這三本書非常淺顯易懂,一個初入股市的人若能熟讀完,在台股市場就不會進退失據。如果手邊剛好有這兩本書,不妨再拿起來溫故知新一番。
---重點摘要--
(一)0050的缺點 :
如果把很多基金經理人的績效攤開,長時間下來多數並沒有打敗大盤,所以選擇指數型ETF是非專業投資人的上上之選。以台股而言,目前0050是最適合的標的。但是觀察台股中0050持股內容,有很多股票目前品質不佳,拖累0050的績效。若能用一個容易的方法建立自己的ETF,就有機會在投報率上勝過大盤。
(二)打造自己的投資組合
雷大用兩個指標( ROE,每股自由現金流 )把股票分成七級,只有前三級的股票才能買進,第四級的只能納入觀察指標。這四級是
A 級 : ROE>15 每股自由現金流>0
B1級 : ROE>15 每股自由現金流<0
B2級 : 10
C 級 : 10
投資人可以選10到20檔股票組成自己的ETF,最好全是A級,並在股票降到C級或以下時停損。
買進的時機有三,
一是被動等待年度本益比低點;
二是被動等待歷史本益比低點;
三是使用平均成本法和股息加碼。
如果長期持有A級股票的投資組合,投報率就有機會勝過大盤。即使其中一些股票投報率不佳甚至停損,但其他的股票會把投報率拉高,這就是80/20法則,也是在經過篩選後的A級股票投資組合具有的結構性優勢。
三)如何尋找投資標的
尋找投資標的方法有幾個方向可以參考:
1. 從ETF成分股中篩選
2. 從網路名人存股名單和雜誌中篩選
3. 利用財報狗或選股網站篩選
建議篩選的指標有9個
(1) ROE近五年>15%
(2) ROE近三年>15%
(3) ROE近一年>15%
(4) 每股自由現金流近五年>0元
(5) 每股自由現金流近三年>0元
(6) 每股自由現金流近一年>0元
(7) 營業利益率近1年>5%
(8) 董監質押比小於10%
(9) 上市櫃時間大於5年
利用以上的方法找到標的,再用ROE和每股自由現金流把股票分級,接著建立自己的投資工作籃,分類管理口袋名單。而在建立投資組合時,最好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產業中。
(四)如何補強篩選後的標的
但在建立自己的組合時,要避免三種公司
1. 近四季ROE下滑的公司
2. 避開現金股利不穩定的公司
3. 避開董監質押高的公司
在選擇公司時除了要選A級公司外,還要注意三個指標
1. 稅後淨利率>10%,越高越好,最好能長期維持高檔或成長
2. 除非毛利很高,不然總資產周轉率要高,最好大於1.5
3. 長短期金融負債比低於30%
(五)運用高登公式輔助選股
高登公式所顯示的報酬率就是長期投資人持有這檔股票的報酬率,數值越高越好。它的公式為 :
保留盈餘成長率= ROE * ( 1-現金股利發放率 )
高登報酬率 = 股息殖利率+保留盈餘成長率
但雷大建議採兩年平均的高登報酬率做為參考。通常A級公司2年平均高登報酬率會高於10%。如果沒有通常是他習慣發股票股利,或是當時本益比太高。
使用高登公式時有幾個重點
1. 買入A級股票時,2年平均高登報酬率要大於10%,最好高於15%,而且保留盈餘成長率要大於殖利率
2. 若保留盈餘成長率小於殖利率是因為發放股票股利時無妨,但若本益比太高,則要等待。
3. 保留盈餘成長率一直下滑就要賣出。
值得注意的是,現金股息發放率太高,會使保留盈餘成長率變低,所以現金發放率太高,有時會阻礙公司成長,因為當公司要擴展時會沒錢,而要去舉債或增資。
(六)善用本益比找出被低估的股票
買進一檔股票適合的參考買點是在年平均本益比以下、歷史本益比低點,反之則是賣點。但等年報出來才買進,時間上太慢,我們可以用近四季本益比來代替,若是用近四季本益比或是月均價本益比,則更有時效性。其公式為 :
當月均價本益比=當月均價/近四季EPS
但這本書認為,若該公司的A級本質沒太大變化,持有的時間2到3年甚至更久,可以創造更高獲利。
(七)賣股的原則
1. 大盤接近前一年高點時賣出
2. 在個股本益比相對高點時賣出
3. 該股矩陣降級,同時保留盈餘成長率下滑時賣出,建議
A- B1級的股票 : 保留盈餘成長率<7%賣出
B2級以下 : 保留盈餘成長率下滑到負值賣出
(八)要打破投資的四個迷思
1.選股的迷思 : 選股是選好公司,不是賭會漲的,A級的公司就是好 公司。
2.擇時能力的迷思 : 好的買賣點無法被預測,只能被動等待買賣點。
3.價位的迷思 : 投資者不必擇時或算股價,只要對股價的波動做出正確的反應就好。
4.預知的迷思 : 預測未來是沒有效率的行為,因為未來不可預測。
----心得與反省----
整本書讀完後,覺得這是一本以統計數據應證和具體操作教學為主的書。一般人買賣股票通常是憑自己的判斷,可能是分析資訊,或是看技術線圖來下結論。但是這本書卻用統計數據引導讀者要相信統計的結果,依據可靠的分級和高登報酬來選股,進而教讀者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資資料庫,在大盤回落時可以有依據的做出判斷。
最後要說的是,去年自己的投資獲利原本遠勝過以往,但投報酬恐怕還不及這本書A級領先組的一半。並非自己的持股很差,而是賣出的時機沒抓好,持股比例也沒分配好。沒積極賣的原因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是很勤勞的人,加上下班後還有不少事要做,若賣出持股後,要很費力的重新去買,也不確定自己賣出的動作是否正確,所以高點時多傻傻抱著,沒有賣出多數持股。
但透過這本書,就可以很果斷的在相對高點賣出多數持股,因為在低點時不用太費力去重新選股就能逐步買回,賣的時候自然也很爽快了。這本書真的使我獲益良多,如果你已經是個有基礎概念的投資人,這本書提供有系統的結構優勢,必然可以使你的投資有著畫龍點睛的功用。
現在我們除了用書中的步驟去檢視自己的持股外,別忘了把雷大的前兩本著作也溫習一次。
ps :個股實作部分因為大量圖表,不好處理。因此用PDF檔案型式在私密社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