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對於刺激銷售有多重要?19世紀末的彩色海報也為香檳熱潮努力地推波助瀾。
多才多藝的法國那比派畫家-皮耶・波納爾(Pierre Bonnard,1867-1947)設計的這張《法國香檳》海報曾是當年海報設計比賽冠軍,整整有兩年時間,被張貼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就連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也受到影響,激發出海報設計魂,而於1891年開始為紅磨坊製作海報。
波納爾跟梵谷交情甚好,不僅持續通信,也都轉化浮世繪手法運用在作品中,香檳海報就是如此。
關於畫作裡的香檳,還有很多好玩故事可以挖。
#喝酒也要有文化
#聽節目再來杯香檳更好
========================
首播 7/15(三)20:00-21:00
重播 7/19(日)15:00-16:00
#IC之音FM97.5
#首播之後隨時可聽
https://www.ic975.com/program/美學風格相對論/
羅特列克浮世繪 在 清風似友 2020台北古書拍賣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隔40年,大英博物館再次舉行大型版畫展!
引文:
在19世紀中葉,大量日本藝術品和商品出口歐洲,當時的法國對於東洋藝術充滿好奇,藝術圈亦不例外。部分法國印象派畫家受到日本藝術影響,例如侏儒畫家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羅特列克是近代海報和石版畫藝術的先驅,他擅於人物素描,對象多為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作品影響畢加索的人物畫風格。他繪畫技巧受印象派啟發,捨棄傳統的透視法,轉用浮世繪的筆法,把法國的聲色場所描繪得活靈活現。
1978年,大英博物館以版畫技術 - 平板版畫(lithography)為主題展覽。事隔40年,大英博物館再次舉辦相似的大型展覽,將會展示更多不同版畫技術,例如蝕刻法、細點腐蝕法等作品。展期直至8月初,待疫情退卻後,大家可以遠赴倫敦參觀。
最後的梵高版畫|印象派大師傑作再臨大英博物館
https://hk.thevalue.com/articles/van-gogh-paul-gachet-british-museum-manet-cezanne-ganguin-exhibition
French Impressions
prints from Manet to Cézanne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exhibitions/french-impressions-prints-manet-cezanne
羅特列克浮世繪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杏花春影日本夢】
日本浮世繪版畫於十九世紀飄洋過海來到歐洲,那些強調線條刻畫、平面色塊呈現、明亮鮮麗色彩、生動誇張構圖,以及取自民間生活的題材,都迥異於西方古典繪畫表現方式。對於自1830年代出現照相術後,便已大受刺激,極力追尋新穎藝術形式的畫家們不啻是個絕佳參考。馬奈、莫內、羅特列克如此,梵谷也是。
梵谷在1886年來到巴黎之前的安特衛普時期(約為1885年),就已開始收藏浮世繪,他與弟弟西奧兩人後來的浮世繪版畫收藏竟多達500~600幅之譜。這麼大的數量,不只是純粹欣賞,據說也有銷售目的。
為了追尋如浮世繪畫裡有著花草茂盛、流水小橋、飛鳥展翅與美人信步其中的美好畫面,也為了豔陽下呈現的豔麗色彩,梵谷在待了巴黎兩年後,1888年2月來到南法亞爾(Arle)。一到亞爾,他迫不及待等著春天來臨,一但果園裡桃花、杏花盛開,他開始拼命作畫,深怕趕不上花兒凋謝的速度,短短一個月內就畫下14幅果園中滿滿綻放的繽紛花影。
類似這樣在藍色天空襯托下的繁花枝頭,是梵谷喜愛的題材之一。
1890年二月,梵谷還待在聖雷米精神療養院時,為了向一直以來資助他幫助他的弟弟西奧(Theo)致喜,當時西奧喜獲麟兒,畫家畫下《杏花》(Almond blossom),以早春二月盛開的杏花象徵新生命誕生的喜悅,致上他對新生命最誠摯的祝福。兄弟情深至此,西奧不僅一直資助梵谷的畫家之路,就連兒子也以梵谷之名命名。
平塗湛藍背景中,杏樹枝椏曲折延伸,樹幹枝節部分以深色線條勾勒,花瓣則以淡色線條著墨,如此東方趣味便是擷取自浮世繪。這幅杏花看來既有東方禪意的裝飾效果,又溢滿了早春氣息與無限生機。光是靜靜欣賞,都覺得悅目且舒心。
然而這時候的梵谷,早已重病纏身,酗酒酗菸酗咖啡又極少進食,加上胃病、癲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折磨,讓他往往病發便數月無法作畫。這幅畫便完成於他去世前五個月。梵谷逝去後,西奧也在半年後病逝。
杏花自古被詩人吟詠, 無論是白杏或粉杏, 這幅《杏花》(Almond blossom)頗有宋朝梅堯臣筆下『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之風采。再對照梵谷與西奧兄弟情誼,以及梵谷始終追尋,卻一直停留於想像中的日本夢,總是難免唏噓。
幸好後來西奧的兒子夠爭氣,將梵谷去世後留在西奧遺孀手上的作品於1962年移轉給梵谷基金會,造就了現今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Van Gogh Museum),這也是當今世上最大的梵谷作品收藏地。
而梵谷為了藝術而燃燒的最後十年生命,因此燦爛不朽於世人眼前。
#第八屆歐洲影展 《梵谷:畫筆下的烏雲與麥田 》
#難得梵谷電影說技法
#已經滿座
#一起敲碗打里摺加場
https://www.facebook.com/TARITSI/
#密切注意這裡搶票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dnzeq-KgiP-3EDp…/viewform…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