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呀。
.
.
.
.
.
.
按慣例,進入分隔線之前,在給不想被暴雷的朋友最後一次機會脫離喔。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卡羅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期待,是它的故事背景會帶到清領時期的台灣。這是個影視作品描述甚少的時代,所以對致力普及歷史的我來說,這在豈初就贏得我的肯定。
而看預告,透過羅妹號事件(也就是美國遇難船員在今日恆春一帶被當地原住民殺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台灣錯縱複雜的族群問題,這當中牽扯了:閩南人(柴城)、客家人(保力)、平地原住民(社寮)、山地原住民(琅𤩝十八社)、外國人(美國)......這不僅是台灣在英法聯軍後,因開港通商政策會遇到的社會問題,直到現在,我國社會還是有眾多族群問題需要去處理以及彌合,所以這種古今相通並且對照的世界觀,也讓本劇一開始充滿了話題性。
本劇在場景還原上很用心,甚至還讓許多演員使用多種語言進行對話(例如等一下會重點提到的蝶妹,她身為翻譯,就在本劇中使用:客家、閩南、排灣、英語,進行對話)。
另外透過不同人群的不同立場,去切入當時本就複雜的環境,這種多元化的是腳是值得肯定,也會是非常有深度以及魅力的特色......本來應該是這樣啦。
好話說盡,接下來我就要說本劇給我最直接的感想了,那就是:敘事極度失敗!因為非常突兀以及不連貫!
其實在第一集上映時,就有很多人說:「怎麼場景一直切換來切換去?好破碎而且看不懂呀!」
我自己本身有歷史方面的專業,所以看第一集是不會有以上感覺,但是一部戲劇如果要讓人必須先有一定程度的先備知識才能入手,那觀影門檻就會提高,既然製作團隊是想讓人認識歷史,那以上的批評的確就會是種警訊。
但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本劇讓我傻眼及吐血的......是連最基本的台詞接續都很詭異呀!
像原住民首領─卓杞篤,遇到他妹妹跟漢人所生的原漢混血姪子─阿杰,當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卓杞篤:「你有對母親的記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死了。」
卓杞篤:「難道沒有開心一點的回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的時候,被客家人用死貓死狗扔。」
坦白說,如果我是卓杞篤,我反應會是......衝去把阿杰爆打一頓!然後怒吼:「說!你是不是智障?叫你說開心的事,你跟我講死貓跟死狗!」
印象中是在同一周播放的內容,當時卓杞篤並不知道阿杰以及他的姊姊蝶妹,跟自己有親戚關係。結果卓杞篤逮住了私自入山的姊弟倆,之後開始跟他們對話。
對話到一半,卓杞篤突然說:「姪女,我怕別人會利用你......」
我看了當場傻眼,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兩個漢你有親戚關係嗎?怎麼說著說著又知道了?當然我可以理解在你抓住他們的過程中,可能無意之間得知了真相......但你好歹演出來呀!
完全沒做任何交代,從上一場景雙方彼此敵視,到下一場景突然含情脈脈......超奇怪的好嗎!
說到蝶妹,我真心想批評這個腳色在本劇中的表現,就是永遠一臉苦瓜臉,然後講沒幾句就哭出來......好煩呀!
我當然知道你身世很慘,所以一開始的場景總是一副苦瓜臉,我覺得非常符合腳色氣質。但你12集下來,幾乎苦瓜臉,這就太沒情緒轉折了吧?
甚至很多場景,本該應該要很有衝擊力,但蝶妹依舊苦瓜臉,簡直莫名其妙!
例如第二集,蝶妹知道父親死了......一滴眼淚都沒流?一點傷心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跟先前一樣的苦瓜臉?這是怎樣?這父女關係不是不合,簡直是疏離呀。
好,你說蝶妹跟父親感情不好(但戲劇中沒交代,別跟我說小說中有提到,觀眾沒有義務一定要讀完小說才去看小說改編影視作品)。那她跟母親很有情感連結吧?這是劇中有表現出來的。
結果蝶妹遇到當初驅逐得重病母親的仇人時,用槍抵住他,然後用超級一貫且虛弱的語氣說:「你害我母親,還我母親命來。」OMG......就這種平常且虛弱的語氣,真的是跟殺母仇人吶喊?你喊用力一點好不好?你在演戲ㄟ!多一點張力好嗎?
我之所以這樣一直噴蝶妹,不是對演員有意見,是覺得製作團隊在情緒安排上很有問題呀!情緒應該是要有落差,這樣更能有相互烘托的效果。
就好像最後一集,蝶妹少數出現有笑臉的場景......這不是很好嗎?蝶妹的笑,象徵她從族群衝突的矛盾感得到解放。而我相信,在劇中有很多時候的遭遇,蝶妹應該都是有情緒波動的。她遇到李仙得趕回來救她,應該會有詫異以及感激的喜悅;她遇到卓杞篤的斥責,應該會有委屈以及懷疑;她遇到保力的人,應該會充滿憤怒。
結果這當中就只有:苦瓜臉、哭、苦瓜臉、哭、苦瓜臉、哭......這兩種演藝方式做切換,我看的好膩以及好煩呀!導演怎麼沒有是著把演員的情緒給逼出來呢?還是你都只有重視演員是否有把各種語言的發音講對而已?
說到最後一集,我不得不提那超雷人的「風祭司回溯時間大法」!
好啦!我知道製作團隊應該是想表達:「族群間的全面衝突,最終沒有人會有好結果」,這可以跟史實中,原住民與渥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做很好對照。
可你安排的超突兀的!尤其這部戲大部分時間給人是要走向嚴謹的歷史劇,結果鄰近結尾你給我來一個玄幻色彩情節?製作團隊是在耍人嗎?
如果說是要用假定的戰爭,作為一種場面氣勢浩大的高潮,那我覺得不但做的失敗而且大可不必,因為......這個結尾戰爭場面也沒做的很好。(不是說有幾枚爆炸,就叫場面浩大,你以為自己是麥可貝嗎?)
如果要跟我講經費不足,那又何苦一定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又超突兀的場景?還不如把這段的經費,和劇情中段有出現的美國軍隊攻打原住民做一個合併,把唯一的戰爭場面做到更好,好過兩種不怎麼樣的戰爭戲。
這樣看下來,我最想表達的是:本劇團隊連說故事都沒說好。
歷史劇,它的本質是戲劇,也就是說故事。考據、服裝物品還原,這些是配料,做的好有加分,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主菜,試問:一個配料精緻但主菜不及格的料理,這是一道好料理嗎?
也別跟我提「人家畢竟努力了」之類的話,正因我知道他們有努力,我更希望他們能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那就是:能賺錢。
這部戲在我國,還可以因為主場的感情因素給予支持,但這樣的品質,能夠外銷嗎?而外銷可是曹瑞原導演,自己訂下的目標,以目前的成果,我只能說:這樣的貨,真的很難拚外銷。
以一個喜愛歷史,並且我是真心支持歷史劇的觀眾(不然我幹嘛花時間看完12集,而且還花很多時間打這篇評論),我覺得,先說好一個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原動力。
像是雷利史考特的「神鬼戰士」,他有沒有魔改歷史?有呀!還改的很誇張。但人家故事清晰,而且起承轉合做的非常流暢且有力,即便不了解羅馬文化,都能被帶入到故事當中,然後透過美術場景以及其中的歷史元素,真正被那個時代以及故事吸引。
又比如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這部以大和號為主題的電影,全片只有開場有戰爭場面(但那一場卻又足夠吸引人了)後面都是利用情節讓人去帶入角色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戰爭的反思。
其實在斯卡羅最後的場景及橋段,非常有好萊塢電影的公式化表現,這當然有一些壞處,就是沒有特別深刻或特色,但大致上是個平穩且有做到位的結尾。
要說本劇的團隊完全沒參考其他戲劇的安排,那我是不相信的。(順帶一提,像是烏米娜公主訓練阿杰有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天哪,我覺得根本是阿凡達情節的複製貼上,雖然也不是說不行啦,而且這麼做有成為後面情節的一些伏筆,但過程還是有點突兀到讓我笑出來。)
所以我期待日後我國還有歷史劇的機會,能夠在眾多前人的基礎上,一次次的優化及強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很多人會討論本片的一些政治立場,像是李仙得是否有被美化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有每個人敘述的方式。
像我舉「司馬懿VS諸葛亮」,有些人會覺得諸葛亮始終佔據主動的壓制對方,但也有些人覺得是司馬懿敖死了諸葛亮。就連史書,在諸葛亮的章節,會記錄他打敗司馬懿,但同一場戰爭,在司馬懿的章節中,卻又是紀錄他曾經打敗諸葛亮。
所以美化與否,眾人皆可評價,或者......也由得眾人評價。
我倒是覺得本劇的最大看點,其實是周厚安飾演的必麒麟。
除了周厚安是本劇中,我覺得最能駕馭多種語言的演員(當然這跟他說其他外語的比例多寡也有關,而且他本來就是中美混血,有他的天生優勢),必麒麟在史實中,其實代表著亙古一致的觀點,那就是:利益。
必麒麟他是一位商人,商人做的各種事情,最終都會回歸於利益的考量。事實上,人不為己那才叫奇怪。
當劇中的李仙得口口聲聲說要帶入文明,當劇中的劉明燈說要建功立業,我覺得必麒麟那句:「我準備推廣蜂蜜鴉片。」還有當李仙得詢問他想要什麼行動,而他回答:「我覺得我想要回打狗,運輸更多的蜂蜜鴉片來賣。」
我整個開懷大笑......因為這真是無比真實呀。什麼價值、什麼正義、什麼正確,在資源以及利益面前,通通都要坦誠,也通通都不好使。
其實承認自己想獲益,有時真的不討人厭,起碼我覺得實在且實際,而且有規則有邏輯,可以坐下來好好交談溝通,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同樣喜歡水仔這個角色,只是相對於擁有外國人優勢的必麒麟,身為勢力最弱小的土生仔,水仔只能夾縫求生存並謀取自己乃至整個村莊的最大利益,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成為最沒有選擇權的悲哀小人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我對斯卡羅的看法。
如果想要對斯卡羅的真實歷史有更多認識,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近期都有不少的科普知識,而我覺得斯卡中一個優點,是它的確有帶動後世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也是我肯定這部戲的部分。
那各位看過斯卡羅嗎?認同我的看法嗎?或是不認同我那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喔。(不過希望留言的情緒不要太大,起碼不要上來就先開大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
「羅馬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翰林國中歷史9上ch2-希臘與羅馬文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6下1-2古文明動畫-羅馬文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羅馬文化-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羅馬文化 在 羅馬文化-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羅馬文化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教皇」重見天日】
西班牙藝術巨匠迭戈維拉斯蓋茲(Diego Velázquez)筆下「女教皇」肖像《身穿黑衣的奧林匹婭麥道基尼潘菲利半身像》,在失去下落近300年後再次出現於世人眼前。
肖像畫的藝術價值與拍賣金額自然值得關注,而畫中主角奧林匹婭麥道基尼潘菲利(Olimpia Maidalchini Pamphilj,簡稱奧林匹婭潘菲利)故事的精采度,或許也是讓畫作價值更上一層樓的原因!
#背後操控教廷的女人
奧林匹婭潘菲利被稱為十七世紀羅馬最有權勢的女子,她身爲教皇英諾森十世的 #大嫂 及 #情婦,卻將教皇當成傀儡,在背後操縱梵蒂岡教廷的一切。奧林匹婭潘菲利備受女性天主教徒敬仰,但男教徒則對她嗤之以鼻,譴責她對教皇施加影響和權力控制。
1644年10月教皇英諾森十世當選時,樞機主教亞歷山德羅比奇甚至憤慨喊道,「各位,我們剛剛選出了一位 #女教皇!」直接道出奧林匹婭潘菲利對教皇的影響不容小覷。
#最早的女權分子
這樣強勢的女子,從另一個角度觀看,也是當時環境對女性的不尊重、任意擺布的反動與自我保護。
奧林匹婭潘菲利所處時代,很多沒有嫁妝的年輕女子的宿命是被送入女子修道院,引發對女性困境深感同情。因此她籌建房屋贈予年輕女子作爲嫁妝,讓她們不會因爲沒有嫁妝而無法出嫁,或因此被送入女修道院甚至被逼良爲娼。據說,她還容許羅馬的妓女乘坐有其盾徽的馬車,表示她們受到庇護。
奧林匹婭潘菲利也是羅馬文化界無數藝術家、音樂家、劇作家與雕塑家的贊助人,還於1651年負責羅馬納沃納廣場由吉安洛倫佐貝尼尼為教皇英諾森十世設計和建造的四河噴泉。
⭐教皇背後的女人>>https://bit.ly/3x8wRWV
#BeautiMode
#奧林匹婭麥道基尼潘菲利 #OlimpiaMaidalchiniPamphilj
#蘇富比 #sothebys #拍賣 #名畫
羅馬文化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的幸運數字!?
在亞洲,每個數字,或許有不同的含義,而他們可能是正向,或是負向的。在歐洲也一樣,也常會有屬於自己的幸運數字。而在法國,被視為最帶衰的,就非「13」這個數字莫屬。
因為「13」象徵著非常多聖經中記載的負面事件。例如,某個「13」號的星期五,夏娃偷嚐了禁果。在耶穌死前一晚的「最後的晚餐」中,叛徒「猶大」(Judas Iscariot)就是第「13」位受邀者。這個「13」的迷信,在羅馬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他們將「12」視為完美的數字,所以「13」就象徵著完美的終結。
說完不幸的數字,讓我們來談談幸運的數字吧!
朋友們!你們知道以「法國」而言,法國人最喜歡哪個數字嗎?!
En Asie, les chiffres ont leur signification, que ce soit négatif ou positif. En Europe, c’est pareil et les gens ont souvent leur chiffre fetiche. Pour ce qui est du chiffre qui porte le plus malheur selon les Français, c’est le chiffre 13. Le chiffre 13 est synonyme de beaucoup d'événements négatifs et remonte même jusqu'à la bible. C’est un vendredi 13 que Eve a croqué dans la pomme. La veille de la mort de Jésus, pendant le repas, le 13ème invité était Judas, le traître, selon la religion chrétienne. On peut retrouver cette superstition également dans la culture romaine puisque le 12 était le numéro de la perfection, le 13 étant la fin de la perfection.
Parlons des chiffres porte-bonheur maintenant. D’après vous, quel est le chiffre que les Français aiment le plus ? Voyons cela autour d’une situation commune en France, les jeux à gratter !
💡« Être né sous une bonne étoile »「在一顆好星星下誕生」:這個俚語是形容一個人運氣一直很好,是一個幸運兒。
例句:「你真的是幸運兒耶!總是那麼好運!」
Exemple : Tu es vraiment né sous une bonne étoile ! Tu as toujours de la chance !
#法文邂逅
#情境法文
#你的幸運數字是多少?!
🇫🇷🎉【每週一杰課|中高階線上】2小時,主題閱讀口說課!升級你的法語表達力!
朋友們!歡迎有B1以上口語能力的你,一起透過不同的文化主題,跟其他學友們分享你的觀點!深入淺出「聊」出好法文!
⚠️週一晚上為杰宇特別場🎉
👉https://bonjouratous.com/high-level-french-trial-class/
羅馬文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一部經典的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在這部電影裡面都有這樣的畫面,就是當決鬥結束之後,國王的拇指朝下,就意味著這一個鬥士要被殺掉,國王賜他死,但是如果拇指朝上的話呢,就是讓這個鬥士活下來。
事實上呢,透過這樣的一個畫面跟過程哦,很多人就會覺得,噢!原來那個時代拇指向上跟拇指向下跟我們現代所指涉的意義應該是很類似的,向上就是「讚」,就是肯定、就是讓你活下來、就是你很棒,而向下呢?相反的意思,
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把時代還原回古羅馬,大拇指向上跟向下的意義其實是跟我們現代的認知是完全相反的,如果是在古羅馬到了競技的尾聲,一但觀戰的國王竪起了大拇指,那絕對不是要給這些鬥士點個讚,而是要讓這些人「領便當」,就是要讓這些人被殺掉了。
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古羅馬那個時候,你是一名鬥士,你最期待看到的是國王把他的拇指向下倒轉,這才是讚許你,這才是一個你能夠活命的手勢啊。然而如果回到現代,也不是在每個文化背景裡面拇指頭向上比讚就真的是「讚」的意思。
其實在伊朗的傳統裡面,竪起拇指也是一種冒犯性的手勢,那跟我們在一般認同的文化裡面竪起中指差不多的意思。可是很有趣的地方是,大概是受到全球化的「文化趨同性」的影響,其實在伊朗的新一代年輕人也慢慢的把竪起大拇指的意義,跟全世界共同的認知就是「讚、你很棒」,已經產生了這樣的認同。
所以如果你現在到伊朗發現年輕一輩的人跟你比「讚」,那意思上可能就很值得玩味了。你可能就要想一下他到底是在稱讚你還是在冒犯你呢?
今天跟你分享這個內容是帶一點趣味性的,可是在這個趣味性的背後,你有沒有想到你現在的生活,其實每一個個人或每個群體都有他們共同認同的文化價值,而在這個文化價值底下會有一些共同的想法跟信念,一些共同的行為準則,只是我們多數時候哦,我們在跟別人相處,或者是在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想想,在第一時間你會觀察嗎?
又或者是你知道該觀察什麼嗎?我們常常是帶著自己的習慣,也可以說明白一點叫「自己的偏見」,你可能會以為自己有在觀察,自己有提高敏感度去sense眼前的人,或者是環境怎麼回事。
但是多數時候,說得更精確一點,其實你是帶著自己的預設,去核對自己想核對的答案,以導致於哦,我們常常在面對陌生的人或者是陌生的環境的時候,我們依然說自己習慣說的話,看自己習慣看的事情,然後用自己習慣的觀念去認知理解眼前的人、事、物,這就導致了很多表錯情啊,會錯意。
然而這個部分還算是比較輕微的,嚴重的話就是對於眼前情勢的誤判,我想這些誤判如果從輕微的來說可能就是鬧一點笑話,但如果從嚴重的角度來看,他可能就是讓你無法跟別人達成共識、產生合作,或者是自己已經陷入了欺騙的陷阱而完全不自知,回想一下自己過去的經驗,我想你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歷程吧!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能夠學會一套技術、一個系統,讓你在很多環境裡面,能夠打開最適當的敏感度,對於那些別人,他的行為背後可能說指涉的意思,他的表述、他所講的話,背後可能「真、偽」還是哪些可以參考?哪些需要檢核?哪些需要再次地釐清?你都有一個很清楚的認知,就會讓你在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的時候,更加地成竹在胸呢~
帶著這份自信還有安定,你在透過適當的問句,知道在什麼時候要問什麼話,什麼時候要去檢核什麼訊息,在關鍵的時刻怎麼樣用問句的引導,讓對方產生對你的信任跟合作,讓別人覺得跟你合作是一個更好的選項,透過這個歷程能夠跟你在乎的人的達成必要的共識。
對於這樣的自己有所憧憬,也希望自己能夠透過學習長出這樣的能力的話,那麼我在這裡就要跟你推薦,我在10月13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哦!這是一門實體課程,是我這一門課程的第二十期,前面已經有非常非常多的學員,來自於各行各業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都在這門課得到很大的學習跟前進。
我在這邊也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因為10月13號這一期是我在2020年「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的最後一期,如果你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
我即將會用4周的時間,陪伴你一起去建立起觀看、傾聽、發問跟整合性的思維,讓你在面對多變的環境,能夠建立起跟他人化解差異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我都希望你透過今天的分享,讓你在面對各種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環境的時候,能夠長出必要的敏感度,因為這樣子退一步才能夠保護你自己,進一步才能夠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資源條件跟位置,祝福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10月13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望聞問切」,這是2020年的最後一期,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相關的報名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的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在10月13號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羅馬文化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按照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傳統,上帝將摩西埋葬在這座山上,登上海拔約817米的尼波山,可清晰地眺望約旦河流入死海之美景,聖經上所提的「迦南美地」儘在眼前。2000年3月19日,教皇保羅二世在其朝聖之旅期間,參觀了這一遺址(尼泊山是約旦最重要的基督教聖地之一)。在拜占庭式教堂旁種植一棵橄欖樹,作為和平的象徵。2009年5月9日,教宗本篤十六世來此參觀,發表了演講,並從山頂眺望耶路撒冷的方向。站在尼波山被封侵蝕的懸崖上,可眺望死海、約旦河谷、耶利哥、耶路撒冷的群山,以及當年先知摩西也看過但始終沒能進入的聖地迦南(Canaan)。在申命記最後一章,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毗斯迦山頂,觀看以色列全地。根據基督教的傳統,摩西被安葬在尼波山,雖然沒有指定他的埋葬地點是。一些伊斯蘭傳統也表示同樣的,雖然在耶利哥以南11公里、耶路撒冷以東20公里處的曠野有摩西的墳墓。1933年,在尼波山的最高峰發現了4世紀教堂和修道院的遺址。山上的銅蛇雕塑是義大利藝術家喬瓦尼•凡托尼的作品。馬達巴位於約旦首都安曼西南33公里處,在尼波山東南約10公里,也是在古代君王大道上。早在距今4500多年前,人類就已在此定居。現今,這裡是約旦的基督教徒(主要是東正教)重要聚居地;基督教徒佔約旦的總人口8%。馬達巴是世界上馬賽克鑲嵌製品種類最多的城市,享有「馬賽克之城」的美譽。當地最著名的古蹟是聖喬治東正教教堂(Greek Orthodox Church of St. George)的地面上用馬賽克鑲嵌的古中東地圖。
佩特拉古城Petra in Jordan(西元前9年—西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最負盛名的古跡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古城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海拔1000米的高山峽谷中。它幾乎是全在岩石上雕鑿而成,佩特拉遺址的岩石帶有珊瑚寶石般的微紅色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現出絕美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玫瑰古城”。佩特拉為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國首都,西元前 1 世紀時極其繁榮,西元 106年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所以現在還能看到很多在古羅馬文化中常有的建築。3世紀起,因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直到1812年為瑞士旅行家重新發現而重見天日。通往佩特拉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長的峽谷通道。進入峽谷,可以看到在岩壁上的許多空洞,這是一些鑿岩而成的墓碑群。這些墓碑群根據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規格不一,雕刻的圖案也各不相同。廣場正面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傳說裏面曾收藏著歷代佩特拉國王的財富,也有人說它是一座陵墓。哈茲納赫殿堂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樑和門簷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後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築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這是一座隱沒於峽谷中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城牆天然而成。當然現在已經風化瓦解所剩無幾了。(多謝觀賞,歡迎分享)
羅馬文化 在 羅馬文化-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羅馬文化 在-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提供羅馬蚊帳、羅馬文字、羅馬文字戒指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羅馬文化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羅馬文化 在 翰林國中歷史9上ch2-希臘與羅馬文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