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國海軍建議恢復遭撤職航空母艦艦長職務】
美國海軍高級官員向美國防長提出建議,讓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前艦長克勞齊(Brett Crozier)恢復職務。艾斯培週五聽取了美國海軍高級官員針對克勞齊
事件的調查報告及建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5-1048305
*【美驅逐艦執行任期間爆發新冠肺炎疫情】
美國一艘海軍驅逐艦在加勒比海執行反毒品任務時,船上暴發嚴重新冠
肺炎疫情,路透社引述美國匿名官員表示,據信有十幾名船員病毒檢測
呈現陽性反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4-1048173,
*【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文章稱 中國確診數或是官方統計的四倍】
據彭博社報導,研究指出,如果整個疫情期間都把「臨床診斷」納入統計,那麼截至2月20日中國的感染病例將是23.2萬,而中國國家衛健委當時公佈的數字是5萬5508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4-1048146
*【新加坡新增897病例五天來最低 增加九感染群單日最多】
新增的897起病例當中,有853起是住在移工宿舍的工作準證持有者、
19人是住在宿舍外的工作準證持有者,另有25人屬於社區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200425-1048178
* 洩漏新加坡病例數據的35歲女公務員,已被衛生部停職。衛生部也將檢討流程,以確保資料不再外洩。
洩漏728病例數據 女公務員停職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00425-104835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香港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如果香港在5月7日前都沒有冠病疫情在社區爆發,那麼政府可考慮逐步放寬防疫措施。
港中大教授許樹昌:兩周內若無社區爆發 可望逐步放寬管控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4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加拿大政府週五聲明,從中國進口的100萬枚KN95口罩不符合標準,無法分配給一線衛生工作者。
加拿大100萬個買自中國的醫療口罩不合格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4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北京將感染流感戴口罩正式寫入法規】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會議24日通過了《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患流感
戴口罩、一米線(保持社交距離)、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也被納入條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06
*【義大利新冠肺炎單日死亡病例降至420例 五周來最低】
義大利發佈數據顯示,24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例420起,是3月18日以來最低日增幅。連續第五天下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5-1048308
*【美國或在一個月後禁止中國電信等四家公司在美運營】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採取了限制中國
政府對美國網路影響力的最新行動,威脅將禁止四家電信運營商在美國市場
運營,除非他們證明自己獨立於中國政府。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27
*【受封鎖衝擊 英國零售銷售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福】
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毒迫使所有非必要商鋪關閉,英國零售銷售創下有紀錄
以來的最大跌幅。彭博社報導,英國國家統計局週五公佈的資料顯示,3月包括汽車燃料的零售銷售環比下滑5.1%,為1996年以來最大跌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4-1048171
*【IMF、WTO警告疫情期間 醫療用品出口限制可能適得其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警告,各國對醫療
用品和食品所實施的出口限制可能「適得其反」。敦促各國謹慎對待此
類限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4-1048168
*【香港黑衣人挑戰限聚令】
香港24日再次報告零新增病例,疫情大為舒緩,但民主抗爭者也跟著活躍起來,數名抗爭者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展開小型抗議,挑戰港府為防疫推出的限聚令。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425-1048215
*【預算用於應對疫情 印尼遷都計畫暫擱置】
印尼財政部長慕燕妮宣佈,政府將調整預算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為此,耗資466萬億印尼盾(約460億新元)的遷都計畫將暫時擱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0425-1048209
* 中國證監會已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立案調查。
中國監證會已立案調查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3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電信聯通25萬座5G基站集採結果出爐,華為、中興、愛立信和大唐移動中標。
中國25萬座5G基站集採結果出爐 華為和中興份額或超八成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3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16位共和黨參議員提議,美國必須要求發展中國家公佈對中國的債務和其他法律義務,以此作為任何未來債務重組方案和國際援助計劃的一部分。
美議員建議發展中國家公佈對中國的債務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00425-104833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人數已超過五萬人,總統川普卻建議為患者們注射消毒劑,引發輿論嘩然。聯合國呼籲全球合作研發冠病疫苗。
古特雷斯說:「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公共敵人。一個沒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世界需要歷史上最大的公共衛生努力。」
聯合國吁各國領袖聯手私人領域研發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5-104832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法國單日新增冠病死亡病例降至近四周以來最低水平。
法國單日冠病死亡病例 降至一個月最低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00425-104832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敘利亞居民自制呼吸機救命】敘利亞伊德利卜省飽受戰火摧殘,如今又面對冠病威脅。這個目前由叛軍控制的省份缺乏應對冠病所需的設備,每1600名居民只有一張病床,呼吸機數量更是不足。圖為一群志願者週二在該省首府伊德利卜市自制呼吸機原型機,以協助緩解疫情。
*【分析:中美第二階段貿易談判不會因疫情出現太大轉機】中國加大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力度,追趕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暴發延誤的進口目標,兌現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承諾。不過,美國並未因此放寬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限制,受訪學者認為,從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硬態度來看,第二階段貿易談判並不會因為疫情而出現太大轉機。
*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馬國行管令再延兩周至5月12日】慕尤丁昨天上電視發表齋戒月獻詞時,第三度宣佈延長行管令。他說,各種防控冠病的措施效果不錯,但必須繼續實施行管令才能全面遏制疫情。他希望行管令能在5月24日開齋節之前解除,但不排除5月12日之後再延長的可能性,即回教徒仍可能無法群聚歡慶開齋節。
* 【稻米出口國自保 疫情引發米荒?】全球有九成稻米在亞洲種植,印度、越南、泰國都是主要出口國。白米是亞細安多國民眾的主糧,每戶家庭餐桌上都少不了米飯。大米出口國要麼限制出口、要麼米價飆升,無可避免引發外界擔憂——冠病疫情會導致2008年糧食危機重演嗎?
* 【新加坡:冠病衝擊比原有評估嚴重 新加坡經濟跌勢可能較預期更劇烈】貿工部長陳振聲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指出,冠病疫情嚴重程度已超出一個月前的評估,因此我國經濟今年的萎縮幅度很可能比政府3月預測的萎縮1%至4%更大。不過,他強調,現階段揣測具體的經濟跌幅並無意義,政府專注於保住國人的工作,讓企業繼續運作,維持整體經濟運行能力,為將來的復蘇做好準備。
* 【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 將成為台灣防務最大挑戰】中國第二艘被視作「準航母」的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前天下水,引發台灣警惕。海軍前將領甚至警告,075型將成為台灣防務最大挑戰。受訪中國學者則預測大陸短期不會武統台灣,並指075型下水也未必針對台灣,僅是大陸加深海洋軍事力量的正常行為。
美國轉機加拿大流程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726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蘇貞昌人事大風吹,派系擔心搶不到位子
蘇揆拔國營事業董座風波未平,徐國勇又上演鬥署長戲碼,表示徐背後代表的海派、英系開始展現對蘇貞昌強勢作風的反擊。府院人士直嘆:「只能說派系看到一連串蘇揆拔董座事件後,『要位子』這件事上非常沒有安全感!」
陳家欽案北檢退回內政部,幫忙「友軍」解套?
陳家欽案起源,是內政部政風處接獲關於陳家欽違法任用三名警官的人事檢舉函,而檢舉函的指控相當具體,政風處認為可能涉及刑責或行政責任,因此報請內政部長徐國勇同意展開調查,但此事在調查過程中也曾歷經波折。
蘇貞昌怒攔台數科新聞台執照,牽動派系角力?
據了解,台數科申請過關,交通部長林佳龍是關鍵,林任台中市長時,與台數科董座廖紫岑友好,當時台數科要併購東森,林佳龍以「中部需要電視台」而大力支持。台數科案也引發蘇揆與正國會角力傳聞。
中國隱瞞疫情 華為會遭英國報復?
除了武漢肺炎疫情,美國同時還面對著由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掀起的石油戰爭,以及股市與債市劇烈動盪的衝擊。連挨三記重拳,是否會讓美國國力遭受重創?但在中國也遇到大麻煩的狀況下,中國想要幹掉美國,恐怕也非易事。
武漢肺炎能助中國彎道超美?
國際社會都將疫情蔓延的矛頭指向中國,並認為奉承中國的WHO秘書長譚德塞應負起責任,顯然在疫情穩定後,這些組織在美歐日聯手下,將有一番改革。中國長久布局在國際社會的「親中」勢力與資源,恐將一一被揪出而掃除。
中俄銳實力隨病毒侵襲歐盟,義大利民粹力量按讚
面對如洪水猛獸的病毒,義大利外交部秘書長史卡法洛托反對「非民主有效率」說法,認為要堅守西方的自由與民主價值。不過,他也暴露了內閣的分歧,不只外交官員各唱各的調,外交部長迪馬尤也和總理孔堤相互較勁。
疫情風暴留學生考慮續留海外的三關鍵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約有七萬名海外留學生分布世界各國,以美國約兩萬三千人最多,其次是澳洲、加拿大、日本、英國與德國。疫情當前,留學生留還是不留?他們面臨兩難,而社會歧視、醫療體系與工作機會是三大關鍵。
搭黑車、借綠碼,湖北台人離鄂各顯神通
滯留湖北的台人有的包車,有人到第三地搭高鐵、飛機前往上海。據轉述,有數名台人在出湖北時,因沒有「綠碼」被攔下,他們趕緊將相關情況通報到約有兩百名滯鄂台人的微信群組中求助,有人出借綠碼供掃描過關。
親中傷黨吳斯懷靠山硬,江啟臣只能記他警告
吳斯懷上任後爭議不斷,讓黨主席江啟臣很頭痛,有意建立「立委考核評鑑辦法」,做為不分區立委去留機制。資深黨務人士說,吳斯懷牽涉數十萬退伍軍人及黃復興黨員選票流向,江啟臣話雖講得很重,但直接拔吳的可能性極低。
陳時中力挺,張上淳脫離兒子負面新聞陰影
二○○九年全球爆發H1N1流感,張上淳做為感染科專家態度認真負責,尤其疾管體系的奠基,建立北、中、南區傳染病防治的指揮體系、SOP等。而當年被找來一起打拚的衛生署公務員,如今也都成為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戰將。
拉法葉升級案捨自造,要捧千億重回法商懷抱?
康定級巡防艦(拉法葉艦)作戰系統升級政策急轉彎。全案原交由中科院執行,卻被按下停止鍵,擬轉向法國泰勒斯公司採購。如果定案,軍方評估規模應達千億新台幣,並可能編列軍事採購特別預算支應。海軍有意對法採購,也勾起當年尹清楓案、非法佣金案回憶。
永豐餘、元太舉債持永豐金,鞏固經營權卻遇股災
兩年多來,永豐金大股東何壽川家族發動旗下所有相關企業,大力買進永豐金股票,「超前部署」全面圍堵來勢洶洶的寶佳集團。然而,近期遇到武漢肺炎引發的全球股災,永豐金股價大跌,持有永豐金的企業承受巨大損失。
川普反擊反助習近平擺平黨內異議
太子黨藉著疫情風暴蠢動,使中南海政爭傳聞甚囂塵上。但習近平不愧是毛澤東的徒子徒孫,依循老毛的「矛盾論」哲學應對中美戰略博弈,背後盤算即是把「人民內部矛盾」轉移成中美的「敵我矛盾」,意圖化解正當性危機。
鍾南山變宣傳機器?發言成北京抗疫指標
鍾南山頂著抗煞英雄名號,其言談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動見觀瞻。但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他說的「病毒不一定來自中國」、「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讓專家權威分析沾染了政治宣傳的色彩,不免令人懷疑成了北京的傳聲筒。
北京關緊大門,強擋境外疫情倒灌
在中國多省份實現確診「清零」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境外輸入病例激增的「第二次考驗」。北京做為受境外輸入病例影響最大的城市,政府不僅規定所有進京人員均需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隔離受檢,全流程皆採取閉環式管理,全面嚴堵境外輸入。
解放軍對台的文攻武嚇復工,多機編隊、潛艦出沒
三月中旬,中國空軍不僅恢復多機編隊飛行,還實施夜航,接近台灣西南方的防空識別區。根據國防部說明,疫情期間,中國核潛艦也在南海附近出沒,監控美軍艦隊演習。隨著疫情減緩,解放軍對台的文攻武嚇也開始復工了。
徐國勇自認依法辦署長,被蘇揆公開臭罵
台灣史上首見內政部法辦警政署長事件,引爆政壇震撼彈。蘇貞昌怒批徐國勇未事先報告又三次改口,府院高層則痛斥徐在防疫關鍵時刻「犯眾怒」。對此,徐透過幕僚發出聲明自清,強調政風業務一條鞭、未介入調查,並表示一切依法處理,他尊重長官與體制。
肺炎疫情下變調的美中爭霸戰
從中國隱瞞不住武漢肺炎疫情的大爆發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過去了,最早的重災區中國,疫情逐漸穩定,反倒是輕忽的歐美受害甚深。
疫情讓建立近30年的歐盟可能面臨崩解,也讓「全球經濟單引擎」的美國遭受重創,全球企業損失達12兆美元。中國即使疫情如北京宣稱的趨緩,在失去歐美市場的情況下,恐怕經濟也很難樂觀,今年的預期成長率已被對中國友善的經濟學家下調到2.6%。且之前因隱瞞疫情讓病毒全球蔓延,將可能引發各國政府的貿易報復。
疫情入侵初期備受批評的美國總統川普,在宣布聯邦接管抗疫和簽署紓困方案後,民調支持度反來到新高;而政權遭受內部威脅的習近平,則巧妙地煽動人民仇外心態來穩固自己的統治權,甚至意圖對外輸出「中國模式」,建立新強權形象。
疫情發生前,美國對中國的霸權保衛戰如火如荼進行著。如今疫情也影響著中美兩強的對決。這場疫情恐成為二戰後最嚴峻的全球危機。防疫已成為非典型戰爭,各國的敵人都是病毒,誰能先戰勝病毒,能領導全球抗疫,就能展示實力和制度優勢,在新一輪洗牌中占據有利地位。而關鍵目標在於誰能先大規模生產疫苗和藥物,成為最後救世主。
疫情助滿意度創新高,川普到底做了什麼?
武漢肺炎疫情無疑攪亂了川普連任布局,但危機也是考驗國家領導人的契機,掌握龐大行政資源和話語權,就是川普得以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經過不到一個月的緊急危機管控,川普防疫表現的民調獲得近五成美國民眾的肯定。
馬、韓力撐江啟臣,擠掉吳、王、朱
江啟臣上任國民黨主席的黨務人事安排底定,從中可窺見黨內各派系的勢力消長。挺韓力量集中於組織及地方,但馬英九潛在影響力則更為廣泛,從江當家的黨中央到立院黨團,放眼望去不是馬團隊就是友馬軍,幾乎未見反馬人士。
科技監控上路要等明年,但可先借鏡超狂韓國經驗
韓國一開始就確定由公部門建置及管理科技監控中心,這項科技監控措施讓再犯率從一四%斷崖式掉到二%。反觀更早施行電子腳鐐的台灣,遲未訂出科技監控施行細則,且系統建置及人力預算分配仍待討論,最快要到明年才有機會上路。
何家退出永豐金董事會,保權力還不用負責任
永豐金此次提名的董事名單,原占有三席法人董事的永豐餘投資控股已不在名單內,改由何家上誼文化、行遠投資擔任法人董事。此舉表面上是落實「產金分離」,實質上是用家族公司控制,更深化何家掌控永豐金經營權。
政府急降房貸利率紓困,救民眾還是救建商?
中央部會大舉挹注經費紓緩房貸族付款壓力,因利率超殺又沒排富條款,幾乎是人人有獎,因此又被部分外界人士質疑,是否有圖利建商之嫌。儘管官員出面澄清,但「降息是救民眾還是救建商」的討論聲四起。然而,房產專家卻提供截然不同的見解。
美國轉機加拿大流程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年期間疫情就已經開始了](個人拙見)
小時候,過年是我最期待的節日。紅包、鞭炮、睡到飽,還有難得齊聚的親朋好友,歡樂怡情的小小聚賭,每一片場景都充斥著喜慶的大紅顏色,及明知不見得卻依舊真摯的新年快樂。
·
若有人發明了時光機器,回到過去訪問兒時的我:「長大後做一個過年要上班的工作好不好?」我一定說不要,或許還會天真地反問:「什麼工作那麼壞,要人在大家團圓最重要的日子還要上班?」
·
·
·
·
成長是幻滅的開始。出社會至今,我幻滅了十年,終至屈於平庸與現實,我變得不再期待過年,甚至為了過年期間爆量增加的出入境人潮感到嫉恨與疲憊。
·
初二清晨,我才飛完一個長班回來,家裡餐桌上的菜餚已經涼透了,冰冷的空氣中有朱門酒肉臭的油膩氣味,那是與我錯身而過的華美證據,我卻連悼念的心情都沒有,只想拖著僅存的最後一絲氣力趕緊洗澡上床睡覺。
·
然而,我並不是最辛苦的。
·
從機場回家的路上,我搭乘公司派發的交通車至離家最近的捷運站,轉搭捷運,再轉搭計程車。原先抵達捷運站後我是想騎Wemo回去的,沒想到Wemo為了體恤員工令員工放年假,居然在過年期間停止服務,打開App看到Wemo發布的停止服務公告,直有種想氣又想笑的複雜感覺,一方面覺得真倒霉,卻又很想稱讚Wemo老闆做得好。所幸,才步出捷運站便看見一輛計程車孤零零地在無人的街上挨邊等著,我跨大步過去開啟車門,才要上車,便聽見一輕柔女聲在我身後詢問:「請問妳也是要去XX醫院的嗎?」
·
我轉身回答不是,但思及那醫院也是在我家附近車程不過五分鐘的近處,便再道:「沒關係,可以順路載妳。」
·
那小姐一開始略有些遲疑,但附近確實是沒車了,連Wemo都停止服務了(但還是要稱讚Wemo老闆做得好),她便和我一起鑽進車內。
·
我向司機報了XX醫院及我家地址,並指示司機先送小姐過去。小姐穿著尋常裝束、戴著口罩,我不知道她在初二清晨便去到醫院的目的,也保持禮貌不多做探問。一路無話,很快便到了醫院,小姐照著跳錶上的金額準備了八十元給我,我搖搖手說不用,最後在小姐的堅持、我的推卻來回下,我取了小姐掌心中一枚五十元硬幣,說:「那這樣就好。」
·
小姐才下車,司機便向我道:「我認識她,她是來上班的。」
·
原來小姐是這家醫院的護理師,而司機的女兒也是,司機時常在捷運站排班接送醫院的醫護人員上下班,許多人載過許多次,便生了面善。
·
「那你女兒他們過年期間上班會有雙倍薪資嗎?」我問,心裡升起了一點比較的情緒,因為我是沒有的。
·
「這我不清楚耶。」司機答。
·
後來又和司機不著邊際地聊了一些,很快便到家。
·
·
·
·
時至今日,不過一月有餘,武漢肺炎的疫情便轉為全球大爆發,各國確診人數如某種奇異競賽一般不斷創新高,我所在的航空業也受到波及,隨著各種禁航禁運航班取消,或是朝令夕改地隨著疫情升溫產生各種抗疫措施,畢竟旅外國民不諱言是防疫最大破口,我也才切身體會到為什麼我的工作是高危險群。
·
所有疾病最好的特效藥,便是你自己的免疫力。而我的工作不但要接觸來自世界各國的旅客,連維持個人免疫力的最佳法則:正常作息,都無法達成,每一次感冒生病醫生跟我說要早睡早起,我都苦苦地感到有些諷刺。我時常在夜最黑的時刻強迫自己起床,也時常在日最光的時刻強迫自己入睡。我的生理時鐘早失了準頭,甚至我也不希望它有準頭,在我過了幾天規律日子以後就恢復敏銳,那只會令我在下次的時差、熬夜時更加痛苦,而這種痛苦無法藉由習慣有半分紓解。
·
我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人,我之所以繼續做著這份工作,不過是為了一份可以糊口的薪水。我的品德不高大上,相對地我的能力也是平凡,不過是受過某種技術訓練的基層人員。認清自己的境界,似乎也是成長幻滅的一部分,即使如此,我也希望不論是誰,是高的還是低的,是圓的還是扁的,都能至少受到如人的對待。
·
·
·
·
疫情開始之後,走過幾個國際機場(美國、日本、加拿大、泰國、英國),發覺的確沒有哪一個國家在機場的防疫把守,做得像台灣這樣快速積極,從不曉得已經改到第幾版的健康聲明卡,到直接掃描QR code上網填寫,增派於海關前的檢疫人員(順帶一提,非洲豬瘟的把關也非常積極),在在都令人感覺台灣的重視,也令我對自己的國家感到驕傲,可以這樣動員上下齊心維護國民健康安全。
·
在我出發至英國的前一日(3/14),適逢衛福部宣布歐洲疫情提升至第三級,所有從歐洲返國的旅客皆需居家隔離十四天。隔日一早,我一到公司,換好制服進入簡報室,公司發來的班表變更通知便響了兩次,一下班變得更短、一下班變得更長,似是躊躇勉力跟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決策速度。
·
由於歐美疫情嚴重突升三級,這也導致了所有飛行長程航線的空服員面臨回國後需要居家檢疫十四天的重大議題。
·
為何居家檢疫十四天對一般民眾來說是需要強制執行的法令規定,而同樣入境三級疫區的空服員卻可以豁免?
·
這便是台灣兩大國籍航空與政府協商的結果。
·
據一位空服員教官於公司內部社團透露,兩大航空公司代表和政府協商這個議題時,政府官員就問了一句:「如果讓空服員配合政策實行居家檢疫,你們的運能可以撐多久?」
·
友航回答一週,我的公司回答兩週。
·
該位教官在內部社團貼文再道,由於台灣是海島地形,對外運輸極度仰賴空運及海運,這場疫情若是個長期抗戰,島內物資可以自給自足多久?且尚有滯留海外的國人尚未歸國,還是需要保留航線載他們回來。這位教官之後又提到了這場疫情已經導致了多少外國航空公司裁員、倒閉,台灣航空公司目前已經很努力在照顧所有員工,因此若是擔心疫情傳染的空服員可以申請無薪假,一方面降低公司成本也將自己染疫的風險降低;且溫柔詰問有經濟壓力需要繼續上班的空服員,如果又要薪水又要向政府通報居家檢疫,在公司同仁「共體時艱」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的同時,這樣做法,真的,好嗎?
·
看完上述貼文,我一開始也有點被唬住,認為這的確是個艱鉅的兩難,後來又想到衛福部曾向航空公司要求,若能提供完善的空服員防疫配套措施,就放寬標準令空服員可以不必和一般民眾一樣遵循十四日居家檢疫。那麼我們來看看航空公司提供了什麼樣「完善」的防疫配套。
·
一、到外站以後專車接送;
·
二、空服員抵達飯店以後不外出;
·
三、外站三餐皆在房內使用;
·
四、早晚自量體溫通報;
·
五、返台後搭可搭組員專車、自行駕車、親友接送或是計程車回到居住地,不可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
六、返台後原則上應留在居所七十二小時不外出。
·
首先,空服員到外站本來就是專車接送,但我們依舊要進入機場海關和「所有人」一起進行通關,空勤組員專用通道和一般旅客通道通常只有一條紅龍的阻隔,也就是文明阻隔,貪圖方便或有私心需求的人還是會任意穿越,病毒沒有受過文明教化當然更是暢通無阻。
·
再來,即使空服員都可以做到不外出、在房內用餐,但航空公司並未在防疫措施配套協商以後,提供飛出外站的組員至少一組一支體溫計,座艙長打旅館內線電話來詢問身體狀況也只是走個形式,相信他個人註記的體溫量測報告也不盡真實。
·
但就算作足上述,空服員最大的感染疑慮,卻是在機上,不是在外站。
·
我曾在我的公司相關網頁上,看到一些相當擔心公司營運狀況的員工貼文,解釋機上的空氣換氣率是所有大眾交通工具中最高的,每兩到三分鐘就會全部換新,且會經由與手術室同等級的HEPA醫療級濾網過濾,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微粒、細菌與病毒都會被阻隔,不會進入客艙內,要空服員要安心服勤。
·
不過,若是病毒本身就在客艙內,HEPA有辦法將病毒過濾出機艙嗎?
·
時至今日,我的公司已經載到不下十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而接下來隨著各國鎖國的「逃難潮」,將會有更多有極大感染風險的旅客陸續經由飛機轉至世界各地。我的公司在機門邊不測量乘客體溫、在機上也不強制乘客戴口罩,相當尊重人權及乘客個人意願;空服員在機上僅戴口罩及手套,護目鏡選配,其他服務流程雖有縮減但依舊會觸碰到乘客食用完的餐點、垃圾,依舊要清理廁所。
·
之前台灣派遣友航班機至中國撤僑,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兩岸關係的政治操作,機上人員從防護衣到鞋套全副武裝,一副高規格的防疫大秀令同樣飛行三級疫區的我現在不勝唏噓,武漢肺癌在中國便全力防堵,武漢肺癌在歐美便不管不顧。
·
·
·
·
隨著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暴增,空服員無疑是受到感染的高風險群。我願意繼續上班,即使航空公司按照原先的薪資計算方式,不因疫情而特別給予加給我也無所謂,畢竟我沒有富爸爸,為求溫飽我就賺我該賺的薪水,但即使我有領錢,航空公司也不該拿全公司生計的大帽扣在空服員身上,沒有做好防護措施便要求我們白白上機冒染疫風險。
·
而自武漢肺癌爆發以來,防疫之所以視同作戰,除了是保護國民健康安全以外,我隱然發覺這亦是一場國際間科技、醫療、人民素養、政府效能的終局之戰。台灣的超前部署,享譽各國,以國土面積、人口密度、與中國距離來看,能將感染人數控制在這樣的數字,足見台灣社會的努力有成。
·
我曾經看過世上許多美景,可是不論去到哪裡,我總是想回家,想回到這小到「一點都不能少」的彈丸之地,這次的疫情更令我感覺家的美好與安全,所以更有一種不能令自己成為防疫破口的期許。
·
許多同事有與我同樣感想,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需要追溯3/3至3/14的歐洲旅遊史時,主動向有關單位通報需要接受居家檢疫,畢竟航空公司與政府協商的「防疫配套措施」是在3/14以後才開始實行(雖然這配套好像等於無套),3/3至3/14飛往歐洲的空服員應該都有外出、皆在外面用餐;甚至有些空服員在航班上載到確診病例,致電有關單位自報需要居家隔離,還是被一句「空服員不在此限」擋在防疫大門之外,不然就是被踢皮球,沒有人有膽下達指令要我們隔離。
·
3/20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空服員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問題直接向衛福部指揮官陳時中提問,結果得到一個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解答,以下是逐字稿:
·
記者問:昨天也有提到說航空公司會要求機組員執行居家檢疫,可是因為他們沒有拿居家檢疫書,所以是沒有強制法律效力的,目前機組員還是可以外出,這部分要如何解決落實航空公司當初提到說要嚴格執行隔離措施這件事?
·
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答:我再說明一下我們對航空公司的要求,在外站的部分,我昨天有說明,在外站他們有幹部,在機組員的部份也有事務長和機長,所以他們要落實這個管理的部分和督導,回國之後也一樣,公司要盡起這個責任,民航局會負責督導航空公司。他們就是回國之後,第一個因為現在航班已經沒有那麼多,所以已經有在外站逗留的機組員,在排班的時候要往後挪,不要把他們的班表排得太密,要把他隔開;那第二個要落實居家檢疫的部分,就符合居家檢疫的標準,那這個部分是苛責於航空公司跟民航局來做督導。
·
看完陳宗彥副指揮官的回覆,我想說我們在外站沒有「幹部」,機長在外站期間並不負管理空服員的職責,事務長在回國下班之後也就是下班了,不會再來督導同機組員有沒有出門,我也從未聽聞有同事抵台之後接獲航空公司甚至民航局的關懷檢疫電話。至於班表的密集度,一般我的公司在一個長程航線後,飛抵當天不算,會在之後給予至少兩天休假,不曉得這樣的間隔有沒有辦法抗衡病毒的潛伏期?我們的確有因為航班減少而班與班之間的間隔變寬,不過我在這趟英國之後,放了三天假便有一個長程航線的公司待命,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去上班?不知道我到公司以後如果沒被抓飛是否能和公司主管在一公尺內的距離內喝茶聊天?而我若被抓飛了,我就是在疫區與疫區之間漂流的亞細亞孤兒,只有在機上最安全,因為有醫療等級的HEPA濾網為我過濾病毒。
·
即使我有自覺不想成為防疫破口,在台灣期間我不會出門,但我還是有少部分同事,在知道了「空服員不在此限」之後,開心地在社團、群組歡呼可以出門買菜、接小孩,並號召有志人士一同報名再飛往下一個疫區。在航空公司與政府協商而沒有任何法令可以檢視所有空服員對防疫是何種心態的情境下,我衷心祈禱他們都能身體健康。
·
·
·
·
空服員的防疫配套與航空公司的巨大資本之爭真的無解嗎?
·
我認為未必,我們是一個進步而開化的社會,我相信一定有更完善的做法可以達成雙贏。
·
比如說,能不能仿照武漢撤僑包機規格,提供空服員於服勤時穿全套防護衣,且將會與客人產生接觸的服務減到最少,機上僅提供可以外帶直接食用的餐盒及單包裝飲品。由於服務品質因應非常時期降低,機上配置的空服人員就不需滿配,達到民航局基於安全考量的放飛標準即可。
·
不過由於防護衣也是稀缺物資,應該盡量留給醫護人員。若防護衣不足,可否開放足夠的防疫宿舍供服勤空服員在台灣期間住宿?之前有新聞報導盛讚我的公司「竟有這服務」,還引發空服員「搶購」,才剛開放沒多久,名額就被搶光,造成許多沒有搶到宿舍、想出去買菜接小孩的空服員成為漏網之魚,這要請民航局監督航空公司盡快找到可供配合防疫的地點,別再讓空服員「搶不到」。雖然執行此舉必然會引發空服員的人權爭議,因為僅有防疫宿舍、機艙、疫區旅館三地可行,某種程度如同坐牢一般,因此此構想還是需要配合每飛兩至三個疫區,便得以回去居家檢疫十四日的人道安排。
·
上述都是屬於使用外部資源(防護衣、宿舍)來解決空服員防疫破口問題,航空公司應該也能藉由內部排班統計,將願意服勤的空服員分成幾組,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排出可以符合居家檢疫十四日的班表,甚至建立相互監督的通報網路。
·
疫情瞬息萬變,我相信航空公司應對也是措手不及,像是3/15航空公司向政府喊話盼能令機組員免責於居家檢疫,3/17才協商完成發展出防疫配套措施,3/20我飛抵疫區第五天,才真正得到可於房內用餐的餐費金額及指示。但從航空公司協商的內容、發布的新聞稿,皆不難看出,航空公司極大程度的目標不是防疫,而是經營。當然航空公司本來就是為了賺錢而開,但這次的疫情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令我們思考,究竟什麼對我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
像是3/16教育部為配合防疫,便公告禁止高中以下學校全面停止師生出國,此禁令一出遭到熱議是否違憲,畢竟憲法保障了人身有遷徙行動的自由;而國民黨籍的苗栗縣議員鄭聚然也在議會質詢時提出質疑,為何苗栗國不能獨立自己製造口罩、為何口罩一定要符合中央統一規格;許多我的公司同仁因為心繫公司存亡,而溫情呼籲空服員即使飛往疫區回國以後也不要向里長通報、或是擔心公司一直以來良好的形象被空服員的護目鏡遮掩,而貼心列舉真正該戴護目鏡的職業是什麼(氣焊、砂輪機切割、醫生看診)。
·
·
·
·
什麼對於台灣社會來說是最重要的呢?
·
除了上行下效的政令宣導、良好的人民素養,我想,便是我們的民主價值。
·
在此引用一段保加利亞政治科學學者Ivan Krestev於荷蘭Nexus論壇所講的一段話:「民主並不是以事事正確而聞名,而是在人民失望的時候,能給予他們一套機制去做出反應,使人民用非暴力手段去實行政黨輪替。」
·
台灣除了防疫速度、健保制度獨步全球,更是華語世界中唯一真正民主的國家。民主會讓社會充斥很多聲音、甚至是太多聲音,不過正也是因為我們在乎所有聲音,在如此紛亂之中還能創造這樣傲人的抗疫績效,我們才更值得驚豔與讚許。
·
而民主的內涵是什麼呢?
·
便是所有公民皆可參與討論、進而有機會改變我們共同關注的議題走向的權力。
·
曾有護理師友人私下向我表示,很羨慕我們可以罷工,他們的勞動條件明明那麼差,卻被綁縛在不顧病人死活的道德柱上,沒法有效做出能改善自己勞動條件的舉措。這次的疫情令我們再度體認到台灣醫護團隊的高品質,我們不能再視而不見於與他們成果不符的回報。台灣能不能從這次疫情中全身而退,更要仰賴他們的專業與努力,我相信他們不會讓我們失望,相對地我們也該為他們發聲,成為他們無後顧之憂的後盾。
·
除了力挺醫護人員改善勞動環境以外,我們最切身能做的便是在這病毒肆虐的時刻,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別再加重他們的工作負擔。別忘了,除了武漢肺炎的病人,尚有其他疾病及發生意外的病人需要仰賴他們的照料。
·
·
·
·
雖然疫情很可怕,但我卻發覺這對台灣的國際聲望是個轉機。
·
自中國崛起以來,台灣突然變得像是不敢表態的藝人一樣,在政治光譜中找不到顏色,紅外線、紫外線一樣看不到卻知道它存在的角色。論經濟體規模、物產豐饒,我們皆比不上對岸,但我們有一項對岸政權無可取代的軟實力,便是我們在乎每一個「人」,所以我們如此努力抗疫、在整個世界衛生組職不和我們玩的孤寂之中,土法煉鋼地援引過去經驗做到所有可以做到的事。
·
一個人會做出怎樣的決定,在於他的底氣。他的所作所為會以底氣為根向上發展;而沒有底氣的人,便容易被最現實的眼前利益給收買。比如說,一個重視環保的人,出門在外會自備吸管、餐具,力求減塑家園;沒有環保觀念的人,則不會計較在乎自己一次究竟用了幾個塑膠袋。
·
一個在乎台灣的人,會心心念念去做出能守護台灣全體人民的行為;一個在乎苗栗國民的議員,會想要自製口罩家家戶戶發給他們;一個在乎航空公司的員工,便會希望雇主打贏遺產官司自己幫自己補血紓困。
·
即使長大令人幻滅,我依舊希望台灣社會再多點美好、再多點不為現實低頭的可能。我們雖然是以資本主義自由市場機制為主的社會形態,但會推行口罩實名制以管控物資數量、慎防發國難財的坐地起價,這便是我們以「人」為本的證據,也就是我們備受國際讚揚的軟實力。
·
你想做一個怎樣的人?你的底氣又是什麼呢?
·
我想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台灣人,不以擁有廣大的歷史遺跡、根正苗紅的血統為傲,而是以尊重每一個來到這片土地的生命,有自由發聲的權益、有不卑不亢的深邃文明氣質為榮。
·
·
·
·
#別和病毒成為共犯
#防疫台灣人人有責
#支持空服不成破口
#改善醫護勞動條件
·
·
·
·
特別感謝「綠絲帶園地」社團、「長榮航空關係企業工會」粉絲頁及「Flying and Traveling with Chennie」粉絲頁 ,你們的暖心意見一直是所有空服員成長的動力,我們一起為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