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島的故事:日本城市如何和重工業共存?】
冬季南部空汙嚴重,此時我們常常會羨慕日本的空氣品質,但在我們討論空汙往往強調火力發電、煉鋼廠等需要燃煤的固定污染源同時,日本的大城市周邊,同樣也有著規模龐大的重工業區,何以還能維持大致良好的空氣品質呢?
如果我們從羽田機場起飛,往橫濱方向飛去,在橫濱市中心東北方7公里處海域,有個叫做 #扇島 的人工島,空中看起來宛如被煤炭燻黑,有著露天煤炭堆積場、龐大的高爐、管線與生產廠房。這裡是首都圈最大煉鋼廠:JFE鋼鐵東日本製鐵所的生產基地,該公司年均的總排碳量,甚至比中鋼+中龍還多了1/4。
扇島這一帶在昭和初期是京濱運河疏浚之土砂堆積場,曾發展成扇島海水浴場。到了1960年代,當時日本鋼管京濱製鐵所有10幾個工廠群分散在靠近市區位置,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環境。
由於日本應對公害意識興起,因此在1969-1971年,經過漁權交涉等一連串準備後,政府許可「#扇島計畫」,用3年9個月時間,填出了約672公頃的土地,其中規劃高速公路、130公頃的綠化帶,剩下的就作為建設大煉鋼廠、火力發電廠的土地(後來還蓋了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廠)。根據SOLAS條約與日本國內法,本區劃設為重要港灣設施,除工作人員外,閒雜人等嚴禁入島。目前一般人要來扇島,唯一的方式是駕車經過島嶼中間的首都高速灣岸線(只能經過),由於兩側有寬闊的隔離綠帶,其實看不到工廠大部分的樣貌。
同樣的離岸煉鋼基地,在日本還有不少,例如JFE鋼鐵的千葉廠區、日本製鐵名古屋廠區、神戶製鋼所加古川製鐵所等等,都是位在填海造陸土地上,和市區有明確區隔。
我們回頭看同時代的台灣,「#十大建設」正在推動,中鋼於1977年完成、一輕與二輕分別在1968、1975年完成,仁武、大社、林園工業區也都在同期設立。但對比日本在當時已經建立扇島等人工島,將重工業外海化,集中風險管理,引入足夠距離的隔離水、綠帶,貨運專用道路等基礎建設,並逐漸加嚴法律。相形之下,把工業區隨便劃設在民宅旁,放任大貨車、管線在市中心流竄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其都市規劃能力與未經開化的野蠻人無異。
也就在工業區外海化的相近時間,日本就大力治理固定污染源,包含1958年《工廠排汙規製法》、1962年《煙塵排放規製法》、1967年《公害對策基本法》、1972年《大氣汙染防治法》的制定,進度大約比台灣早了30年以上。而1970年代開始,日本也加強對移動污染源管制,陸續推出廢棄排放、NOx限排等標準,並限制車型發展與車輛總數,對低排放車給予稅務優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繼續強化大眾運輸網的建立。不僅東京等都會區大眾運輸使用率接近9成,中小型城市也透過「地域公共交通活性化」政策,強化大眾運輸的便利性。
現在,根據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研究,西日本的PM2.5有7成來自境外,其中中國就佔總額6成。而距離較遠的東日本則有5成來自境外。日本境內產生的污染只佔21%~36%,和台灣狀況倒反(台灣境外約34%,幾乎都來自中國)。
日本公害治理的成果,仰賴有計劃的空間規劃、嚴格的法令與確實執行(當然仍會有廠商舞弊),以及務實的全面治理,而非只將矛頭指向單一廠區或產業。就算仍有燃煤電廠、仍有大量燃煤的煉鋼廠,透過比起其他國家更先進的技術和製程,日本仍可兼顧經濟與環境,而不把零煤、零火力等標準無限放大。當政府、企業與公民都願意一起來面對污染,從工廠到交通工具都同樣接受管制,願意付出代價,不互相推諉責任,整體的環境才有進步可能!
羽田機場 貨運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ikeJapan生活】曾經被東京放棄的動脈 再一次回復鼓動
連接臨海線與東京貨運中心,位於品川區某處的一段線路,曾因為被放棄而變成一個「廢棄線路小森林」,不過隨著羽田機場Access線即將動工,這一段將會成為新線的一部分重生。
by #Likejapan_阿FA
鳴謝圖片授權使用:Yuji Shibasaki@Photo @Yuji_48
https://twitter.com/Yuji_48/status/886574108858699776
==========
MeWe MeWe!歡迎加LikeJapan MeWe Page:
www.likejapan.com/s/mewepagelj
LikeJapan YouTube每星期更新節目!請多多支持:
www.youtube.com/c/LikeJapanTV/
羽田機場 貨運 在 考航空好簡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家之言:機場危機管理——疫情之下有所為
疫情導致航空客運需求驟減,客運航班大幅減少,世界各地機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面對疫情危機,機場要如何幫助旅客重拾信心,減少疫情傳播的風險,並規劃未來發展呢?
搶抓貨運發展機遇
今年1月~4月,儘管旅客輸送量幾乎跌至穀底,但由於醫療用品和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增加,一些機場的貨郵輸送量猛增。卡達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美國安大略國際機場、芝加哥羅克福德國際機場,以及俄羅斯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均在此列。
今年第一季度,多哈哈馬德國際機場的貨郵輸送量增長了4.7%。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卡達航空和哈馬德機場在疫情發生後搶抓貨運發展機遇,以滿足全球市場對普通貨物及醫療用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卡達航空努力保持空中通道暢通,並通過其貨運部門卡達航空貨運公司滿足市場對進出口貨物的運輸需求。哈馬德機場5月初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剛剛過去的4月,卡達航空與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密切合作,通過定期航班和包機服務的形式向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運輸了超過10萬噸醫療及救援物資,大約相當於1000架次滿載的波音777貨機的運量。”
據悉,卡達航空貨運公司執飛至多個國家的貨運包機,包括中國、印度、伊朗、法國等。4月底,該公司還創下了一天運營147班的新紀錄,包括78個貨運航班、69個“客改貨”航班,為深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提供説明。其運送的物資包括對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至關重要的緊急醫療物資和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在美國,安大略國際機場聲稱,其在確保加州南部供應鏈不中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今年3月和4月,該機場的貨郵輸送量連續兩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22%、26%。“我們機場位於美國最重要供應鏈網路的心臟地帶,它在疫情發生後已經成為重要的網購生活用品轉運樞紐。”安大略機場首席執行官馬克·索普說。
疫情導致旅客需求大幅減少,全球多家航企將客機用作貨機,給機場帶來了新的業務量。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報告稱,不包括集成商業務,其4月的貨運航班量增長了60%,5月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截至目前,該機場已經保障了來自20多家航企的200多個“客改貨”航班。此外,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今年5月的貨運航班量增加了1318班,同比增長108%。不過,客運航班減少導致腹艙運力減少,該機場的貨郵輸送量仍同比減少了22%。
技術助力無接觸出行
為有效遏制病毒傳播,如何利用技術在出行各環節減少人員接觸成為各機場的重要考量。運營挪威44座國有機場的Avinor公司正在實施端到端的無接觸出行計畫,以應對疫情的影響,並在夏季到來之際幫助旅客重拾出行信心。從挪威各機場出發的旅客無須接觸工作人員,也不用接觸服務設備,便可辦理值機手續、托運行李、通過安檢並登機。
據瞭解,挪威機場的旅客遠端辦理值機手續後,會在智慧手機上收到一個登機牌條碼。一旦到達航站樓,旅客在自助服務設備上掃描條碼,即可列印行李標籤,並自助托運行李。Avinor公司對自助行李托運裝置進行了重新設計,以實現無接觸式服務。
Avinor公司首席資訊官佈雷德·尼爾森表示,考慮到挪威獨特的地理位置,許多挪威市民都通過當地機場出行。在歐洲最繁忙的20條航線中,有好幾條都在挪威境內。“我們會根據挪威衛生當局的建議採取必要措施,將旅客暴露于新冠病毒的風險降至最低。我們相信,無接觸出行將很受旅客歡迎”。
無獨有偶。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在2號航站樓旅客問詢處推出了虛擬助理試點計畫,允許旅客通過安裝在問詢處的免觸摸平板電腦系統與遠端的專業客服人員進行即時對話。“洛杉磯機場致力於成為提供安全、健康和清潔機場體驗的領導者,這包括盡可能創造一個無接觸的環境。我們利用創新技術,在保證旅客安全的同時,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務,虛擬助理試點計畫只是其中之一。”洛杉磯機場首席執行官Erbacci說。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將引入由WHILL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優化行動不便旅客的出行體驗,並遏制疫情傳播。到達羽田機場的行動不便旅客,可以使用自動駕駛服務前往3號~7號登機口。雖然此類試驗已經在全球11座機場進行,近400名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已使用過類似服務,但應用此技術減少人員接觸和遏制疫情傳播尚屬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安檢體驗並幫助旅客恢復信心,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集團將試行預約安檢時段服務。曼徹斯特機場鼓勵旅客在航班起飛前大約兩小時免費預約安檢時段(時長15分鐘)。在預約時段內到達機場的旅客可直接進入安檢專用通道,快速通過安檢。該服務還將使曼徹斯特機場更有效地管理通過安檢的旅客數量,並縮短旅客排隊時間。
優化基礎設施
當然,客運航班的減少還為機場進行例行維護、推進建設項目或完成機場建設的收尾工作等提供了契機。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方面表示,儘管疫情影響了一些建設項目和維護工作的推進,但飛機起降架次和旅客輸送量的減少為其實施其他專案以提高航站樓、停機坪和跑道的運行效率騰出了時間與空間。這些專案包括升級3個停機位,在2020年5月完成對下客區路面的定期維護,增加航站樓內的安檢通道和新的CT掃描器。
奧地利維也納機場投資5億歐元的擴建工程也在持續推進。其2號航站樓正在重建,3號航站樓到2023年底將增大7萬平方米。維也納機場聯合首席執行官朱利安·雅格近日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我們的機場為未來而建。在疫情結束後,航空業將重啟,我們正在各個層面上進行積極準備。2號航站樓的重建正在全面推進,將增加新的安檢點和休息室,為旅客提供更多便利。”
英國倫敦斯坦斯特德機場則抓住這段時間,將夜間跑道維修工作改在白天進行。該機場3048米長的跑道每隔10年~15年就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重新鋪裝,但每年要在春季和秋季的週末夜間進行兩次定期大修,以儘量減少對航班運營的干擾。疫情導致航班量減少,使得該機場能在白天中的部分時段關閉跑道進行維修。
在大洋洲,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機場近日慶祝了新跑道的竣工。該機場首席執行官格特-賈恩·德·格拉夫表示,雖然跑道竣工對布里斯班機場來說是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但這只是機場發展新階段的開始。“我們有合適的基礎設施和相應的機制來幫助這座城市從疫情中復蘇,而布里斯班機場和這條新跑道將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雖然現在可能還不需要,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在今年6月啟用了第5條跑道,機場容量得以增長50%,其國際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這還使得伊斯坦布爾機場成為土耳其第一座、歐洲第二座擁有3條獨立平行跑道的機場。
這座投資100多億美元新建的機場希望在疫情結束後航空業恢復正常時,能依託更好的基礎設施保障更多航班的日常運營。IGA機場運營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卡德里·薩姆松盧表示:“對航空業來說,這是艱難的一年。但我們希望利用這段時間,優化伊斯坦布爾機場的旅客出行體驗。在航空業復蘇時,我們的新跑道將非常有用。”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