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進入三十歲以後,「生活」突然變成一件很有「存在感」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自己覺得,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時的我,其實沒有在「過生活」,只是在「求生存」。
我的性格倔強好勝,也頗有危機意識。從讀書做報告開始,總是很努力證明自己,凡事都盡自己的力做到最好;讀研究生時,給自己蠻大的壓力,有輕微的失眠及心理問題;寫論文時稍有挫折,但也做出了(至少)自己滿意的作品;畢業後求職算是挺順利的(在別人看來),總算不需擔心「生存」的問題。然而,「求生存」的模式似乎沒有轉變。
一個人陷在「求生存」的模式中,不一定是因為他的「生存」真的有大問題,很多時候是來自這個人自己的思維沒有改變。對當時的我來說,我有太多的「目標」需要達成,如果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似乎就成了無能或失敗的人,毫無價值,連我都會看不起自己。因此,我得追求更高層次的「生存」,才能讓自己活得「踏實」一些。
開始工作後,就一直很忙,忙著證明自己的能力,生活品質沒什麼改善;談了戀愛,沒有修成正果,反過來質疑自己的人格是否有缺陷。除此之外,還發生了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事,迫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發現,如果不把「求生存」的思維徹底拋棄,我還是會不斷重複現在的生活模式,坐困愁城。
當我們起心動念,覺得「非得要得到這個東西」或「達成某個目標」心裡才會踏實的時候,其實我們就不自覺地陷入「求生存」的模式,因為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抵抗心中對於「生存危機」的焦慮。如果我們不能先讓自己「心安」,要如何擺脫這種求生模式呢?(注意:是要真的「心安」,而不是又陷入「求心安」的模式。)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疫情這兩個月期間,我都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獨居生活,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跟我一樣,突然多出很多時間與自己對話,調整自己生活的作息。因為幾乎不與他人互動,所以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所作所為,哪些事情是為了滿足別人、取悅別人而做的?而哪些行為又是純粹為了自己喜歡而做的?
不管做什麼事,都回到「最初做這件事的動機」,來反思它的意義。如此檢視之下,頓覺過往很多行為都十分荒謬:為何要強迫自己穿不喜歡的衣服、穿不合腳的鞋?為何要用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去說服他人?為何要耗費自己的寶貴時間去處理毫無意義的紛爭?為何要在意那些惡意的評論、無情的冷眼?以及,為何要委屈自己跟不合適的人在一起?
對三十二歲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當然,我也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但前提是我得先重視我自己的感受,不值得委屈了自己去迎合他人。總歸一句,「好好照顧自己」,優先把自己的生活給過好了,才有足夠的能量去做其他的事,帶著真正喜悅的心去幫助他人。
現在,我會在下午時給自己泡一杯手沖咖啡,讀自己想讀的書,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我每天都花一些時間把環境整理得井井有條,給植物澆澆水,跟他們說說話;即使一個人在家,我也會穿舒服的襯衫,撒上一些自己喜歡的香水,這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
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辦法過一個人的生活,因為實在太害怕孤單了;但現在我想說,一個人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日本哲學家三木清曾說:「孤獨,不在山裡,而在市區裡;不在一個人時,而在眾人群聚時。」
——原來,為了配合他人、迎合他人,迫使自己過著偽裝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孤獨;當一個人懂得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能量充滿的時候,那就不是孤獨了,是「圓滿」。
—
本文受到布蘭達&極簡維尼「極簡單身極品一人樣:獨處也是需要學習的能力,享受一個人的極品時間」的啟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PgmyTGbWU&t=181s]
————————————————————————————————
👏👏👏工商服務時間👏👏👏
【在防疫時代,重新思考生活】
厭世哲學家要開課啦!!這一系列課程,我命名為「哲學是一種生活風格」。我要嘗試的是:不想把哲學當成抽象的玄思,而要將哲學放回它所生長的土壤——也就是你我的「生活」中,來探討哲學對人類生活提出了什麼樣的新觀點,又能如何指引我們當下的生活行動,甚至解答生存的困境。
👉講座詳細資訊: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aspx?classid=235
共有四堂講座課程,可只參加其中一堂,亦可四堂全部參加。
👉 講座費用:單堂250元
👉 報名全系列講座再享兩項好康:
★好康一:預購系列四堂合享八折優惠,點選「我要報名」後,於「報名方案」處,選擇「系列講座」,即可享優惠價800元。
★好康二:凡報名系列四堂講座,就有機會抽到厭世哲學家親筆簽名的「厭世講堂:顛覆人生的十堂莊子課」乙本(共5名)
7.31 如果「性善」是對的,人類又是怎麼墮落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29
8.14 如果「無為」是對的,是否意味不必再努力?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0
9.25 如果「自然」是對的,文明生活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2
10.16 如果「神話」是對的,科學難道是錯的?
https://xinforum.xinmedia.com/collection_infor_20.aspx?id=10533
習維尼土下座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旅人故事:【沙礫埋葬記】
西貢小巴總站離碼頭的路程不足一分鐘,但假日的後花園人頭湧湧,我倆沿遊人身隙間左穿右插,皮膚餘下的冷氣分子早已蒸發,轉眼已汗流浹背。還未選定前往鹽田梓還是半月灣還是環島遊,「肥婆售票處」的大聲公便宣告「還有五分鐘開往橋咀島,要買趁早」,那班船就如世上最後一班離開地球的航班般,我倆買票後手牽手急步走到遊艇邊的梯級,讓船手老伯撕下票尾,即席坐在船右翼的木凳,浮浮沉沉地漂流到岸邊。
船客在橋咀碼頭紛紛擱淺,踐踏濕滑的石級,島嶼由藍色欄杆堆砌而成,沿途有專為泳客而設的小食亭與男女更衣室,波鞋裏滲入不少偷渡而進的沙粒,終抵達被大樹圍繞的沙灘。你把從某連鎖外賣壽司店的加州卷與橙汁攤放在小熊維尼的野餐墊上,我鋪上家中自製的火腿芝士三明治作添潤,怕食物被海風吹翻,便向大樹伯伯借了幾枝樹枝與石頭,以大自然的力量加持。結果我只吃了一件三文治,剩下九件你樂呼呼的全包底,我心滿意足的吃了大部份壽司,縱然帶點不好意思。
下午陽光和煦,也許是有灌木遮蔭的緣故,加上海風吹拂,十分適合躺在軟綿綿的沙灘上做白日夢。手機放着 Spotify《村上春樹の100曲》的歌單,配搭 The Beach Boys 閱讀《聽風的歌》,就如置身書中酒吧一樣。天空中的白雲現在換成是你的大髀,也不錯。你翻揭著近日沉迷的《極簡歐洲史》,樣子頗為認真,但事實上手裡從未停止摸我的圓頭,就如施展魔法般的手勢。
我醒來的時候已經四點了。
即使眼看將快潮漲,我還是嚷著要踩地質步道,潛入火山岩園區一探西貢的景致。你如以往般,縱然明知會闖禍,但也願意陪我一同發掘。結果爬山爬到一半,我的小腿因平日缺乏運動而不斷抖動,是不能自控的那種,令我徬徨又尷尬,生怕被路人識破。你看著我,老定得很,大概已習慣這種因任性而變鬧劇的情況。你邊笑著邊帶威脅的語調勸我回去岸邊,不然抽筋就趕不及尾班船。既然給了下台階,我也只好裝作為大局著想,「回頭是岸」。
結果石頭融化,變成海水,終究敵不過大自然的時間。眼看前路茫茫,海水中心有人懸浮,在按石頭本來的路線涉水而行,為免水位進一步上漲,我們沒有思考空間,只好匆忙地脫下綿襪,摺起褲子,跟著前人走,以起碼不是只有兩人丟臉的借口安慰自己,結束這場鬧劇。
抵岸後,距離五點半的船次還剩下十分鐘,我們把握時間坐在沙灘上「瓊乾」濕潤的雙腳。我在背囊裏拿出單行本,隨手撕下一張紙,上面寫著今天發生的事與你我的花名,然後埋在午餐座位的沙礫下,放上同一塊石頭壓住沙粒下的人。
「下雨就會化掉,為什麼不寫在日記裏?」
「就是這樣才會記得。」
這個怪癖自小六那年開始。畢業禮之後,我與當時的好朋友在公園旁的士多買了一隻竹蜻蜓,然後共同徒手把它埋葬在公園花卉的泥土裏,示意著我們的友情永垂不朽。結果那晚開始下雨,一下便下了好幾天,當我再次到那公園檢查竹蜻蜓是否安好的瞬間,它就已經消失了。其實我都忘記那朋友的名字了,記憶裏只剩下那隻竹蜻蜓,和那次的入土儀式。
好像刻意記住而最後消失的東西都特別珍貴。
我就是明知它會化掉才寫的。
Storyteller:五芭菲 @fiveparfait
Illustrator:yuzushu @yuzushu
#旅人故事 #睡前故事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五芭菲 #yuzushu #EveryoneisStoryteller
有興趣閱讀會員獨家內容的話,支持我們繼續創作更多好故事,甚至想收到我們的實體睡前故事書,就不要錯過成為會員了。
📚 加入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 https://bit.ly/3qL7yqI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習維尼土下座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迪士尼15週年全新城堡,你認到出幾多套戲?😂】
Sor,作為讀過兩次Disney University嘅我,答案係Failed。
有睇開嘅讀者朋友都知道,每一年我都會去最少一次電影主題樂園,今年邊度都去唔到,留返香港仲有個迪士尼去,適逢15週年起咗座新城堡,都係個參觀嘅理由。
可能有人總唔明迪士尼有乜好去,但我成日都話,喺美國迪士尼實習,係我人生中最開心嘅時光,都係令我從此對迪士尼有強烈感情嘅原因,當年返到香港都唔介意人工幾低,點都要入香港迪士尼做Parttime,正係呢個原因。先唔好講玩唔玩Themepark,每次行入去果陣超甜爆谷味,真係會令你毛管戙、咩記憶都返曬嚟,唔知呢度有冇同事有相關感覺。
👉🏻全新城堡係點樣?
講返正題,香港迪士尼為咗15週年起嘅城堡,用上咗十三套迪士尼「公主片」嘅概念去建成,係全球獨家有呢個設計嘅城堡,你可以睇吓自己認得出幾多座。個人嚟講呢,係認得出《阿拉丁》、《魔髮奇緣》、《魔雪奇緣》、《睡公主》、《白雪公主》,其他有啲就係創作團隊用套戲故事後加上去,包括近期大家最憎聽到果個,原來都有座城堡。城堡無論喺美國小鎮大街定Fantasyland方向睇,都有唔同感覺,感覺上冇話分正面或背面,係幾好嘅設計。
如果你認唔出,可以跟住城堡周圍嘅8個QR Code,由林嘉欣聲音導航,喺唔同視點帶你認出相關城堡,而如果你都真係搵唔到,現場有個展覽(喺美國小鎮大街往城堡方向左手邊),講新城堡嘅創作歷程、咁多年嚟創作意念。
咁當然,都是土地問題的錯,你點重建,都唔會好似美國或者上海咁,座城堡大到可以入面起個設施或餐廳,都係如往昔咁只可以底層通過,連接美國大街同Fantasyland,但就多咗間公主房可以同公主影相。城堡面前都多咗個台,類似上海果種咁可以有表演睇,目前就上演緊聖誕短劇。
👉🏻小弟依家先玩《蟻俠》、睇《魔海奇緣》
幾年冇去,都要玩吓多咗嘅嘢。首先係《蟻俠與黃蜂女:擊戰特攻》,由原本巴斯光年隻射擊遊戲改裝,「Marvel化」後好玩好多,唔單止電影感強烈(同旁邊《鐵甲奇俠》Ride係同一個Universe),設計上都Cyber得多,以前巴斯光年玩玩吓會悶,呢個雖然變化不大,創意係增加咗好多嘅。不過,如果講迪士尼射槍遊戲,都係鍾意《反斗奇兵》4D果個(美國兩個迪士尼同東京都有),香港有就正,我估Waiting time(正常冇疫情)最少150分鐘。
另外都有場《魔海奇緣》嘅表演,將套戲劇情濃縮至20分鐘短劇。最初聽到呢個概念,以為真係場Musical Show,可能《魔海奇緣》叫座力不如《魔雪奇緣》(喺美國睇憑空爆座城堡出嚟嘆為觀止),最終只得個小型表演,有少少失望。
講起《魔雪奇緣》,已經起緊果個Land,正正喺Fantasyland旁邊,期待嘅,如果有埋場musical表演就更正。
👉🏻疫情之下嘅迪士尼真係奇觀
疫情期間走入嚟玩,Weekend可以少人到咁,難得一見,印象中,唔計上海迪士尼拍烏蠅咁,世界各地迪士尼去過最少人果次,係香港有次初一返工,朝早就人影都冇隻--你以為果時已夠少人,今次更靜局,除咗場表演你係睇到人頭外,其他遊戲基本上15分鐘內你都一定會排得到,永遠爆多人但唔知有咩好玩嘅小熊維尼,唔知係咪有大大「反加持」,竟然最短見到5分鐘就排到入去。氣氛係差少少,最少唔駛等到天荒地老。
疫情之下,園內防疫措施都算係咁,排隊要隔住有適當距離、4D電影冇咗噴水效果、每個設施都有消毒酒精、遊樂設施有隔位坐,咁當然冇咗大陸人,香港人都唔會搞事嘅--當日喺度返工,點樣惡鬥大陸人、有咩騎呢大陸人,我諗又可以寫多幾集。
等《魔雪奇緣》Land開啦,希望到時世界/香港未末日。
上海迪士尼遊記可看留言連結。
更多旅遊故事請看: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特別鳴謝: 香港迪士尼樂園 | Hong Kong Disneyland
#HKDisneyland #15MagicalDreams
📣即訂Patreon加強版,閱讀更多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使用QR code:https://bit.ly/3a9wOzy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