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應該是件簡單的事。
畢竟,這是我們做起來最自然的事之一,我們需要休息,也要睡覺。但有時我們就是睡不著。那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大腦在作怪。運轉中的大腦,就像油門上放了塊磚頭的卡車,就算沒人操縱,也會一直運轉,如果沒人阻止的話,甚至會快轉一整晚。再加上一個忙碌、混亂的世界,過多的咖啡因,還有長得驚人的螢幕使用時間,都清楚解釋了為何許多人覺得睡個好覺並不容易。
朋友們,別擔心,我們可以試著找回輕鬆的睡眠,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益處與美好。不過這需要一點練習與建立習慣的紀律,但我保證不用多久,你就能夠比你小時候更快入眠、睡得更久。醒來之後會覺得你已經充分休息、放鬆,甚至發現,這些故事也在你醒著的時候種下了一些正念的種籽。(額外好處!)
我最早的記憶之一,就是躺在床上講故事給自己聽,講到睡著。那時我差不多是四歲,我還記得故事內容:一個帶有懸疑感的白手起家故事,其中的轉折,有一部分是源自爸媽唸給我聽的童話故事。故事的結局開心、令人滿意,不管我講過多少次,它每次都能讓我安穩入睡。
無論是我運用想像力在月光下編織的情節,或是爸媽坐在床沿講著別人想出來的故事,我很自然就被這歷久不衰的傳統吸引:睡前說故事。事實上,我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一定會說故事給自己聽。雖然,故事裡不再是海盜船與大壞蛋,而是燉煮的湯與睡著的狗狗,效果一樣好。
我們會在睡前說故事是有原因的。故事會幫我們理解事情,替我們指出可行的方向,讓我們跳脫現在,進入新的時空。它提供我們想像自己、還有他人生活的新觀點與新方式。當用某種特定的方式講述時,這些故事就能使人心情平靜。
這輩子這麼多年來,我都在練習利用說故事幫助入睡,訓練自己的大腦,現在只要仰躺下來說故事,我就會自動想睡、放鬆。
但隨著年紀漸長,開始有親友跟我分享他們晚上睡不著、焦慮、慢性失眠的事,我才開始了解到,這些狀況會如何削弱身體的健康,從增加心臟病、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到整個人就是感覺很糟、滿腹牢騷。我發現我這個說故事的練習,其實是一種不為人知的超能力,是其他人非常需要的一種能力。但除非我在他們輾轉難眠的時候待在他們身邊(這想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也不切實際),我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幫上忙。
有天晚上我半夜沒睡(有點諷刺),跟我的老狗在一起。坐在我的米格魯旁摸著牠的背時,我靈光一閃:用我的故事來錄個podcast!這樣我就能在夜晚用我的聲音安頓人們的心,能夠在親朋好友(或許還有一些聽眾)上床睡覺時陪著他們。於是那天凌晨三點,我就坐在地板上上網訂了一支麥克風。
《大人的床邊故事》在六週之後開播,我立刻發現自己的直覺是對的。我開始收到來自世界各地聽眾的訊息,告訴我他們幾年、或是幾十年來,第一次得到了一夜好眠。這份超能力是可以與人分享的。
很難把工作模式切換到睡眠模式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現在我們經常帶著工作入睡。我們回電子郵件、著魔般地查看同樣的三、四個社交媒體、在睡覺前一刻都還在收發訊息。難怪大腦不願休息,讓我們在凌晨三點醒來,想要解決一個我們睡前一刻才在想的問題。只要大腦知道我們還在工作,它就會這樣。我們得關掉白天的迴圈,才能向大腦發出工作暫時結束的訊號。
為了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你必須設定一些界線。最好能把所有數位裝置放在臥室以外的地方。真的,那是最理想的。那會改變很多事。但如果這對你來說有困難,你就必須在別的地方設下界線。譬如說,在睡前三十分鐘,就必須把設備關掉,把手機改為勿擾模式,把有螢幕的設備都收到抽屜裡。把工作的東西放在一旁後,就進行一個小小的「睡前儀式」。儀式能有效幫助我們轉換心境。可能包含了刷牙、洗臉、準備隔天要穿的衣服、向寵物、家人道晚安,或泡一杯睡前花草茶。目的是創造一個慣例,向身體與大腦發出睡覺時間到了的訊號,所以你要在這個時候做一些能夠發出這種訊號的事。
下一步,躺到床上,讓自己舒舒服服的。把一切都調整到你覺得剛剛好的狀態,全身放鬆地躺在床單上。
除了睡覺以外,你在白天的時候,可能也會需要心靈平靜,保持專注。首先要說,你並不孤單,許多人也為焦慮所苦。這極為常見,而且當碰到現代生活中容易激發戰逃反應的事,從不覺得焦慮的人才稀奇呢。要記得,當焦慮來襲,你會失去較高的推理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你會無法描述自己的感受,也無法跟自己的大腦講理。邏輯行不通,所以你必須改用身體的語言,讓大腦能專注在某件事上。
當你感到焦慮時,盡量找一個能夠遠離噪音與他人干擾的地方坐下來。開始調節你的呼吸,讓空氣透過鼻腔進出。你必須透過呼吸,告訴神經系統一切都沒事。首先,你可以開始計算呼吸的節奏。吸氣時數四拍,吐氣時也數四拍。如果你的呼吸又急又淺,別擔心,要花一點時間,神經系統才會接收到訊號。沒關係。繼續數拍子呼吸,把氣吸到肺部底層,讓吸氣的時候感覺到腹部脹起,吐氣的時候腹部往內縮。你做得很好。現在,試試看你能否吸氣數四拍,吐氣時數六到八拍,然後暫停兩拍,再繼續吸氣。呼吸的時候,注意腹部的移動。吸氣四拍,吐氣六拍,暫停兩拍。依照你需要的時間長短,做這樣的呼吸練習。
當你呼吸慢下來、胸腔也放鬆時,回想你最喜歡的那些故事裡的小細節。想著那些東西看起來、嚐起來、聞起來的感覺。停留在那些感官經驗中。我們正把你的注意力從焦慮的源頭,轉移到你想像中的安全區域。
你越常做這個練習,就會做得越好。你會開始越來越能證明自己可以快速輕鬆地平靜下來、回到中心。你會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不再是個焦慮的人,而是在焦慮發生時知道如何冷靜下來的人。你做得很好。(要知道,有時候,處理焦慮會需要更多外力協助,醫生、治療師、藥物都很有用。如果需要的話,請尋求更多協助。)
現在,讓自己待在一個舒服的地方,盡可能放鬆。你即將進入床邊故事的世界。這是一個友善、熟悉的空間,有許多可以品味與享受的事。我們一起用鼻子深深吸一 口氣,用嘴巴吐氣。再來一次。吸氣、吐氣。很好。
我的朋友,祝你有個好夢。
.
本文摘自《#大人的床邊故事》
千萬次下載,助你安定情緒、輕鬆入眠的正念冥想
作者:凱薩琳.尼可萊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本書真的很神奇,我只是專心讀一個故事,就開始感覺頭腦有些昏沉。事實上,打開這本書的期間,我一直處在想睡的狀態—明明我感覺我之前晚上睡得還不錯啊?!
或許是因為想著贈書直播要講什麼的緊張感,讓我還是勉強把書翻完了。要不然,我真想把書放下來先好好睡覺再說。
我把這本書的前言摘錄成上述文字,是因為這段前言其實相當珍貴,講到了幾個跟睡眠有關的重點。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是一個心智練習,讓我們用五感想像,脫離我們的憂思煩惱,走向寧靜。
也推薦各位多聽聽出版社幫讀者錄製的幾個冥想,聲音很好聽,當成一個溫暖的陪伴者也好。
祝願您,睡得好,心情好!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老狗半夜不睡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長/給女兒的信與紀錄)
親愛的小寶貝Lingo
不痛了!妳好棒!好勇敢!好貼心!
從腎結石、結紮、皮下注射(每天都要早、晚打6注)、膀胱腫瘤切除、膀胱腫瘤復發化療(約1年多,因造血功能受損停止化療,多次輸血急救,之後在醫生的建議下停止化療《開始包尿布,會不自覺漏尿》)、高血壓、發現水腎、乳腺增生腫瘤切除、前庭神經炎、癌細胞轉移壓迫到大腦(造成無法行走,有去做針灸治療,有改善站起來走路)、癌細胞擴散轉移...
寶貝,妳真的好勇敢,謝謝妳為了媽咪
一路對抗癌細胞!我們每一次都沒有放棄!
妳不喜歡住院,都會吵著要回家,媽咪也很心疼妳,每天探病時間媽咪都會去醫院看妳、陪妳、餵飯,探病時間到媽咪就坐在醫院外面等第二個探病時間再進去多陪陪妳!
也會跟醫生求希望可以提早出院,然後妳就會在醫院乖乖吃飯、便便!醫生看指數免強可以才讓妳出院回家...每次出院回家妳都超開心!
媽咪、拔比也很開心🥳
醫生說妳是神犬.....今年84歲(養12年),老狗中的戰神!神犬!每次血檢報告,都比一般毛小孩各項飆高,但醫生說腎指數不要太高就好(但會比一般毛小孩在高...很多)。
我們定期血檢、打造血針,每天打皮下點滴(每次拆針要插入妳的皮下的時候,媽咪都好緊張,知道妳很痛,媽咪也都痛在心裏,謝謝妳好勇敢都乖乖躺著休息,讓媽咪打完皮下點滴),每天早晚吃藥(高血壓2種、抗生素、降磷藥、鐵劑《造血》、鉀寶),一開始吃藥💊妳都會生氣😡,媽咪餵得很無助,每次都跟妳溝通,之後妳都會乖乖喝完☺️妳真的很棒!
最後一次開刀是乳腺增生腫瘤切除,本來小小的,但忽然越變越大...醫生建議開刀切除!
對一般的毛小孩是小手術,對妳是大挑戰!
我們都不想放棄,選擇相信醫生讓妳再次挑戰!4/23手術成功,傷口一個手掌大小!讓媽咪看了很後悔,但是不切除又不行!住院7天,我們很快就出院回家休養,媽咪烤了妳❤️吃的鮭魚,妳一下子就吃完了!
拔比下班回家,妳的傷口還會痛,卻忍住疼痛去迎接拔比下班回家(因為這是妳每天都會做的事情!不管是媽咪或拔比出門,妳都會來開心搖屁股迎接我們回家),超級貼心的小寶貝。
這次的傷口真的很大,復原的也比較慢...
(但沒想到之後傷口越裂越大,因為癌細胞轉移,造成傷口不會癒合!痛到妳每晚都睡不好,要吃止痛藥入睡)😭。
就在開始要開心的生活,5/7晚上12點跟妳說好晚安要準備睡覺,妳忽然一臉不舒服、很害怕,站不起來,用身體出力前進!覺得狀況不對,媽咪立刻帶妳去急診,拔比也很擔心的趕來!醫生說可能是前庭神經炎,腫瘤壓迫造成神經受損,無法站立😭都只能側一邊躺,無法起身,但妳的腳腳有時候會踢踢,身體就會旋轉,為了妳的安全,也比較方便照顧妳買了嬰兒床圍,怕妳掉下床!之後發現好像還是不夠,又買了嬰兒床,妳好像也睡得比較安穩睡覺☺️
拔比跟媽咪都很擔心,不知道該怎麼辦,醫生說如果不是腫瘤壓迫的話,大約2-3個禮拜吃藥就會好,拔比上網查了好多資料,決定帶妳去試試看針灸(一個禮拜針灸兩次,配合吃中藥)剛好碰上疫情期間,但治療不能等!就算是三級,我們也要帶妳去!知道妳也很想在站起來!還會在半夜起床練習爬起來,就在前幾個禮拜妳真的完全會站起來走路了,雖然還是有點不太穩!但真的很厲害👍🏻還會站著喝水、蹲著尿尿了!
聽說氧氣機可以幫助呼吸,還可以幫助傷口癒合,拔比去租來了🤣結果使用了3次,妳就不喜歡待在裡面...
6/7晚上妳不知道怎麼了,一直小聲哭哭,也沒有抖抖抖(痛的反應)!
6/8早上拔比烤了妳最愛的🥩牛小排,但妳卻一口都沒吃,美生菜🥬也是!讓拔比好擔心!
先去還氧氣機,媽咪要送量體溫機回基隆,順便帶妳回基隆看看家人,就在我下車去拿體溫機的時候,拔比說妳尖叫了!嚇到拔比了!其實媽咪也不相信...妳會尖叫!我們就開車一路回基隆,妳都小聲的在哭哭,媽咪抱著妳,去弟弟的房間看看,阿公阿媽也進來房間的時候,妳忽然尖叫了!這是媽咪第一次聽到妳尖叫嚇了一大跳!因為感覺妳是用很大的力氣在尖叫!
⚠️媽咪忽然才想到,在網路上看過毛小孩要離開的時候,會用最後的力氣叫!跟主人告別...
過沒多久妳忽然又尖叫一聲,然後就停止呼吸了...媽咪哭壞急忙抱著妳,去找拔比,妳聽到拔比的聲音,瞬間又有了氣息!知道妳也是很愛拔比!拔比也有抱抱妳,妳才安心的睡著了!
6/8到家後,拔比跟媽咪幫妳擦擦身體,讓妳睡大澎澎好好休息,媽咪忍住眼淚立馬幫妳做了可愛的卡片可以放罐罐上,希望妳會喜歡😘還做了一張我們約定的卡片!
媽咪幫妳的拓印的小手印也完成了❤️
(卡片日期寫6/9,畢業典禮🎓)
今晚我們睡在一起的最後一個夜晚...
妳睡在最愛的大澎澎上,看著妳的小臉睡得好甜,媽咪睡不著...真的好捨不得!
謝謝妳還幫媽咪找到了拔比
由妳驗證過的好拔比👍🏻
而且拔比也好愛妳❤️
我們說好了!明天畢業典禮🎓完,
妳先去跑跑跑到處玩!玩累了,玩好了!
要記得回來還要來當拔比跟媽咪的小寶貝❤️
拔比跟媽咪永遠愛妳
最愛妳的拔比
最愛妳的媽咪
⚠️遇見妳的人都說,妳很幸福!妳沒有腳皮🤣
小肉球還是軟軟的很好摸❤️媽咪好驕傲❤️
#約克夏 #小公主 #我的小寶貝
#約克夏犬 #約克夏梗 #約定 #毛小孩
#毛小孩是家人❤️ #永遠愛妳
老狗半夜不睡覺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依附關係】「被照顧的經驗」很重要,那是重視自己的起點,若是錯過了,就從現在開始學習
。
兒子小學三年級,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當然我也醒了,問他怎麼了?兒子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
耳朵痛得莫名,沒有前因沒有徵兆,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痛,兒子表達欠佳,無法陳述細節、哪部位痛、程度、頻率、像什麼般的痛…就是「很痛」而已。我阻止自己歸因是他平常亂挖耳朵弄傷了活該,大半夜能做的,是安撫、解釋、嘗試減少疼痛,等待隔天一早再帶去看醫生。
我帶他到客廳休息以免吵到其他人,花五分鐘細細問診,是怎樣的痛(抽痛、絞痛、刺痛…),也輕觸會痛的位置。好像是耳朵裡面發炎,我用手電筒照,非專業的看不出端倪,即使自認還有醫學常識,但實在沒辦法。兒子還是不舒服,我想就直接吃止痛藥吧。藥效發揮要20-30分,先讓他看一集卡通,轉移注意力,我則趁機上網查看相關症狀,推理可能是中耳炎或下顎關節拉傷引起,但這也是猜的。
卡通演完後止痛藥發揮藥效,兒子舒服多了,我跟他解釋耳痛的可能原因及後續發展,然後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不算嚴重,所以先睡覺再說。我陪兒子上床,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累了才去睡。
。
「依附」是最初人與人之間的基礎關係,包括如何被照顧、互動、依賴:「當自己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對方是怎麼接住我、照顧我的,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我的重要性』,以及『我的情緒』出現後該怎麼對待的方式」。
。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關係開始,但若是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如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的相處經驗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
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父母)做調整與改變,不但現實困難(太過習慣,老狗很難學新把戲),也容易卡在過去前進不了。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道歉嗎?」他們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在他們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祖父母所養,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並非等待天上掉下來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為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也可以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主動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納自己的各種需求,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
全文連結:https://sn094545.pixnet.net/blog/post/405299357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172000/
獨立評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