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伙创业的模式中,几个熟悉的朋友一起创业是最常见不过的现象了,但最终分道扬镳,形同路人的也是大有人在。
有人会问:创业有没有必要合伙?
这么说吧,如果你没有足够强大的财力和专业能力,那么合伙是有必要的,而且也只有合伙,互相扶持,你们这个团队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合伙人的选择,一定要慎重,甚至比起你找对象还要慎重,你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每天和合伙人待的时间会超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首选熟悉的朋友、同学,家里的亲戚一起合伙做事,知根知底是一件好事,但合伙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里牵扯到了利益和风险,
人与人之间一旦牵扯上了利益,即使是亲兄弟,父母,最终反目成仇的也很多。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合伙人,或者你有拉朋友一起合伙做事的打算,那你就好好看完今天内容,了解下创业合伙人之间,有哪3条红线是千万不能去触碰的。
一、账目混乱不透明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大家拧成一根绳,也可让人四分五裂。
很多的合伙对象最终分道扬镳,都是因为钱的问题,利益上出现了问题,账目上管理混乱,最终导致合伙人互相猜疑,失去信任,甚至引起纠纷和矛盾。
合伙做项目,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晰,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公共的财务进账和出账,都要做到绝对的公开透明。
我曾接触过几个创业者,他们是大学同学,一个宿舍的,工作几年后再次聚到一起创业。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大家感情很好,你请我吃一顿,我请你一顿,在钱的问题上没计较过,一起合伙经营了家便利店,每天的进出货项目比较多,就让其中一个人管账,但是这个人一是之前没怎么接触过财务,二是做起事来有点丢三落四,帐目上做得很混乱,后来随着便利店的经营业出现了问题,最终大家不欢而散。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也是我曾遇到过的。
这组创业合伙人也是熟人,一个人有技术,有想法,但缺少资金,一个人有些闲钱,俩人一拍即合。
后来,项目经营不善,一年多还不见有收益,而且还在不断地烧钱,投钱的这个人心里就犯嘀咕了,查公司运营的账目,也没发现什么问题,但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对合伙的对象心存芥蒂,认为对方可能做了假账,结果也是不欢而散。
人就是如此,在利益面前,很多事情都会变了味道,这也是在一起做事情最不容易的地方,所以每一笔账目都要清清楚楚,十分透明,这样便于合伙人之间互相监督,也会免去很多的误解和麻烦。
二、角色分配不清晰
合伙创业的初衷是什么呢?
就是人多力量大,每个人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弥补短板,让整个团队的整体战斗力更加强大,更具有竞争力。
合伙创业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第二个点,就是职责不分明,每个人的职责和权限不清晰,什么事都要管,最后可能什么都管不好,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还可能出现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的情况。
所以,最好的合伙形式是,每个人的职责定位很明确,负责哪方面就有绝对的话语权,其他人可以提供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在该板块的负责人手里,而且团队里一定要有一个领头羊,有绝对的话语权。
对于一个团队来讲,话语权过于分散不是一件好事情,这容易让团队的想法太多,做起事情来不够专注。
角色分配其实涉及到了一个权利的问题,以前大家是朋友,做项目可能就有了123的区别,所以,凡事提前说好,互相理解和包容,这样的团队才能走的远。
三、价值观不统一
合伙人的价值观不在一个层次上,对团队来讲,是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也是一条不可碰触的红线。
三观不同的人,各自都认为自己有道理,没有错,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基本都是死结。
在前面也讲过,合伙人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因为缺资金,就随便拉一个金主过来,起码你们在三观上大致能聊到一起去,不然在后期发展的问题上,在一些决策上,会有很大的出入。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中国股权投资时代已经来临,正是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最佳时机!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万科总裁郁亮说,雇佣时代已经过去,合伙人时代已经到来!得合伙人,得天下!
把核心员工变为合伙人后,奇迹出现了!
华为,为什么能从4万元发展为1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因为他在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合伙人模式,开始与客户在全国建立合资公司!
韩都衣舍,2008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10年在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第一名,业绩突破20亿。
旭辉地产,2012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6年业绩保持70%增长,成为地产行业超级黑马。
爱尔眼科,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为眼科连锁医疗第一名,市值达到800亿。
碧桂园,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为中国地产第一名,业绩突破5000亿。
合伙人时代:以华为、阿里、碧桂园、旭辉地产、海尔、韩都衣舍,爱尔眼科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纷纷导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导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养核心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时代已经选择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从公司创始开始,“丑话”应该说在前面。如果是五个好兄弟的话,股份就平分,每个人20%。看起来好像很公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实并不公平。这种平分股份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分歧的种子。有能力的人会想:我比他们都能干,但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样?没能力的人可能会想:我可以混日子,吃这份股权。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会爆发出来,会导致公司崩盘。
合伙人股权战争最大的导火索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资5万,持有公司30%股权。干满6个月就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或由于不胜任、健康原因或家庭变故等被动离职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失去市场机会!
15年前,马云如何锁定18罗汉,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话?因为他一创业就有高人为他做清晰的股权规划及股权激励设计!
马云上市的事件告诉我们:
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权可以留住人才(18罗汉)
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
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权激励的作用:
1、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
2、解放老板、业绩倍增;
3、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机制;
4、人才战略梯队、吸引同行人才。
企业有5条生命线条线: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
2、51%老板有相对控制权;
3、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
5、10%可以申请 解散公司。
企业家不懂股权筹划,将面临8大痛苦问题:
1.哥们变仇人;
2.同床异梦,同室操戈;
3.养大儿子叫别人爹 小肥羊管肯德基 叫爹;
4.竞争对手挖墙脚;
5.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6.错过合作机会.失去融资功能;
7.影响上市大计;
8.再好的项目都做不大。
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控制: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世界;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却发现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业己经衰落,战略大方向也错了。
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而是死于企业内耗
股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联想控股 投资者关系 在 顏艾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說,江湖只在人心,不存於世。
交友看性情,人品,不靠利益交換。
鹰眼斜睨:叱咤当今诗坛的三大诗歌圈子
2017-09-28 鹰眼斜睨 21世纪诗人

当代诗坛“圈子”漫谈
文/鹰眼斜睨
浸淫诗坛多年,感触颇多的不是当代诗歌文本的量优质高,不是当代诗人的铮铮气度,不是当代中国文艺复兴的指日可待。是流行且长期把持诗坛的各种各样的诗歌圈子。圈子有圈子的文化,圈子有圈子的主张,其根本不过是为争夺话语权,争夺名利的人群集约。无论写诗的还是玩诗的大抵都知道长期盘踞京城的彝人部落、林家铺子和韩记老店,可以说是叱咤当今诗坛的三大诗歌圈子。
所谓“彝人部落”:首领无疑是吉狄马加,副首领屠岸,旗手是叶延滨、祁人等,骨干力量当属梁平、李少君、周占林、北塔、王明韵、杨克、谭五昌、陆健、雁西、潇潇、张况等等。不难看出此圈很多人分别把持着或高或低的“诗歌阵地”,掌握一些刊物的发表大权,主要围绕”中国诗歌万里行“和”青海湖诗歌节“两大活动造声势扩地盘、网络人脉,获取名利。目前,影响此圈继续发展壮大的首要困惑是吉狄马加的官员身份,又赶上当今严峻的政治形势,让此圈不得不步入小心谨慎期。但是你不能否认“彝人部落”仍不失为当代诗坛第一大诗歌圈子。其次是此圈内部勾心斗角,互不服气。真诗人不多,能人却不少,要么整点动静刷刷存在感,要么忙着牟取利益。像北塔搞了一个“世界诗人大会”,以出国交流为名,赚取文学爱好者的银两,最近他又伙同一个据本人说是屈原后裔的整出来一个令人嘀笑皆非的”中国诗歌春晚”节目组,到处忽悠地方的一些傻逼官员和诗歌爱好者。其他能人也不会安分守己,李少君与江南的几个诗人弄了一个“三月三诗会”,去培养和发现文坛“新秀”去了;谭五昌更牛,这两年鼓捣出了“海子诗歌奖”和“昌耀诗歌奖”,搞得许多功成名就的诗人都晕头转向,趋之若鹜。还有与诗歌毫无关系,完全靠自我炒作出来的“诗坛四公子”等等,都是此圈中人。
再看“林家铺子”。我不说掌柜的是谁,你也知道。林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白洋淀”诗派的主要成员,后经诗人芒克介绍加入了杨炼、多多等人发起的幸存者俱乐部,明白人都知道林莽无论诗风、诗艺,还是诗歌追求显然与幸存者俱乐部的成员格格不入,最终导致了林莽与芒克他们走了两条不一样的诗歌之路。自林莽在《诗刊》担任编辑部主任伊始,就开始通过《诗刊》下半月和“青春诗会”等来打造自己的诗歌江湖,通过“春天送你一首诗”等活动游走全国各地,猎取资源,获取名利。后因与李小雨的矛盾,不得不离开《诗刊》,遂又以他早期创办的民刊《诗探索》为领地,以“华文青年诗人奖”为诱饵,通过拉拢谢冕、吴思敬等所谓的专家学者,说唱结合,推出“首师大驻校诗人”以后,影响日甚,引得全国各地一大批文学青年纷纷投诚,唯林老马首是瞻,一时间“林家铺子”生意盛况空前。当今诗坛知名度较高的一大批60末、70后诗人均出自此圈,像江非、李小洛、路也、阿毛、邰筐、王夫刚、徐俊国、宋晓杰、孙方杰、阿华、陈亮、杨方、慕白等等,细心人会发现此圈山东籍诗人较多,原因是掌门人林莽的爱徒、“林家铺子”的总经理蓝野是山东人,所以你就不难理解新世纪以后“山东诗群”迅速崛起的个中缘由了。不过,此圈对发现和培养自第三代以后的诗人还是大有助益的。可是此圈的缺陷是由于掌门人林莽和吴思敬对当代诗歌文本的偏狭理解或审美水平所致,是不可能培养出类似朵渔、胡弦、龚学敏、陈先发等这些个性独立的诗人的。
“韩记老店”,创始人是已故诗人、原《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店长系《诗刊》现任常务副主编商震,前台收银朱零,掌勺雷平阳,操刀霍俊明、店小二刘年、王单单等,老顾客荣荣、李元胜、谷禾、李满强、张二棍、武强华、余秀华、玉珍.....等等。此店近似于当今流行的“私人会所”,手握两本国刊,门槛极高,平常人是很难光顾的。所以,就容易招来骂声纷纷,广西一个在新浪博客靠“诗歌打假”出了名的郑正西就盯着“韩记老店”不放,今天举报,明天状告,整天带着一帮“穷小子”扯着嗓子骂。店长老商很淡定,你骂你的,我玩我的,反正快退休了,反正主编也干不上了,今天一个“诗歌奖”,明天一个“好诗歌”。好吃不怕巷子深,既有“青春诗会”开路,又有“新浪潮”断后,前呼后拥,吸引了大批有点麻内和关系的“文青”削尖脑袋往里拱。你不得不承认商震是有智慧的主儿,韩作荣虽故,“韩记老店”的招牌不但没砸,还发扬光大了,并与蓝野里应外合趁机控股了“林家铺子”。王单单作为首师大驻校诗人就是证明,虽然王单单必将成为首师大“驻校诗人”史上的一大“败笔”(诗江湖早已传闻,在此不做赘述),但是下一个驻校诗人一定还是此店培养的人。
说到这里,顺便替“沈伊组合”做个广告。为什么叫“沈伊组合”?因为这俩的诗确实不忍卒读,但是一个会制片,一个会演戏,堪称诗坛绝配。这些年小伊不容易,一边骂人一边苦心经营《新诗典》领地,左一个“诗歌节”,右一个“诗歌奖”,近年,又跑到江油整出了个“李白诗歌奖”。别说,那些在官刊露不了脸的诗歌爱好者们纷纷赶来投奔,甚至连一些名气较大、文本成熟的诗人也前来投靠了——先是西娃来了,轩辕轼轲来了,安琪也主动追来了,姚风、宇向来了,没想到潘洗尘也来了......只有秦人秦巴子却弃之而去了。不管怎样,多年的小伊总算冲出各大圈子的围追堵截,熬出头了,粉丝众多。江油请他了,上海请他了,鄂尔多斯请他了,重庆请他了,连越南、韩国都请他去了。只可惜小伊江湖习气太重,“老大”意识爆棚,只要性情所致,不看诗歌看情面,搞得《新诗典》选本良莠不齐,很多优秀的诗人对其是不屑一顾的,这正是小伊的难言之隐。俗话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沈伊组合”在诗江湖上究竟能走多远?先不作判断,劳燕分飞终将是必然之事。
见得多了,说得就多。也算是为后来者们指条路,想入哪个圈自己挑。鄙人的建议:如果你想成为“流行诗人”,投靠“韩记老店”;如果你想成为“知名诗人”去“林家铺子”;如果你想以诗为业,请去“彝人部落”;如果你不打算成为诗人,就图个热闹,去找“沈伊组合”。除了“沈伊组合”你会拍马屁就行,另外三家可是要银子要人脉要资源。如果这些你都没有,还有两个小圈子供你参考:一个是以《诗选刊》为领地,正在倾力打造,时间还不太长的“简明社区”。另一个是以中国诗歌流派网为平台的“韩式按摩会所”,其后台老板徐敬亚同样不可小觑。但是,无论哪个圈子都不可能指导你写出一流的作品,把你变成真正的诗人。暂时打住,未尽事宜,待想起来,再慢慢补充。
酉年未月丑日匆就。

【说明】
本文系作者来稿,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看法。
但我赞同作者部分观点。

长按关注

联系/黄小线
2258317148@qq.com
本文系全文转载,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纯属凑个热闹。文中所点诗人名字,大多耳熟能详,见过面、喝过酒的朋友很多很多,有些还不止一次……绝无冒犯之意,见谅!(石生,2017/9/28)
http://mp.weixin.qq.com/s/9_VQLss81Q5JGXFTq6sCcQ
联想控股 投资者关系 在 胡晴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早報書評:十个不同城市人悬浮故事
陈宇昕∕文
心理学有一个“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eration),1967年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经实验后提出,说的是,两个陌生人之间,只要翻过六层关系就能产生联系,以此试图描述一个看似错综却很紧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就像我们现在在面簿上用户与用户之间“共同朋友”那样,即便是素昧平生之人,却总是惊讶的,那人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之云云。
台湾作家胡晴舫的新小说《悬浮》(麦田出版)仿佛就是以这个概念发展出来的小说。小说讲述了十个不同城市人的故事,这十个散居世界不同城市的主人翁,彼此之间有着某层藕断丝连的关系,他们彼此互不相识,但各自发展的故事却又仿佛相互作用着,将这大千世界一笔勾连了起来。
如题,可能小说家想要描述的正是一种城市人的状态:悬浮。而这种状态恰恰是陌生人之间斩不断的丝织成的网所高悬起来的结果。《悬浮》并不像西西那本著名的《我城》通过城市人(香港人)的意识流叙事谈论生活的压抑以及身份的认同(香港意识),《悬浮》轻描淡写地说故事,故事里的人物感觉上更老练世故一些,也显得更虚无。
文本窥探到小说家长期旅居国外的影子
10个人物,分别出现在台北、东京、香港、澳门、纽约这几个大都会,恰恰也是胡晴舫生活的足迹。出生台北的她,在台湾和美国升学,曾生活在香港、东京,现则旅居纽约,仿佛可以从这些故事中窥探到小说家的影子,或也可以说小说凝聚了她对这几座城市的生活感受。
小说第一章特别生动隽永,说的是某日早晨的东京,一个青年遇车祸被撞死。一个老太太安藤女士正好遛狗经过,趋前看那青年,青年临死前只说了一句:“笨蛋”,安藤老太太像着了魔,感觉有所亏欠,自此每周去拜访青年的父母,成为生活的必需。结果在第二章中,又恰恰透过一个不相干的台湾女子的眼睛——她正好途经目睹了事件,原来青年因为遛狗的老太太挡道而赶超,因此不慎被车子撞个正着,让那句“笨蛋”突然有了某种反讽的意味。但对于那位台湾女子来说,那起致命车祸,无非生命中之插曲,她有她自己的故事要进行,亦即那淡薄的六度分隔理论联系。
这些城市小人物的故事,像是在刻画众生相,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谈情欲谈贫贱夫妻谈金钱谈政治,这些生活片段,个人独白,最后总是以一种“日子还是要照过”的口气作结,这却也在在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事故的使然,伸个懒腰继续埋头生活,那些浪漫的奇幻不过镜花水月,生活才是硬道理。
第六章描述一对有趣的台湾老夫妻,适逢台湾总统选举,两人各有心目中的候选人,一早起床就唠唠叨叨吵个不停,恰是台湾社会很生活化的情境,政治无所不在。老公是个爱吃花生酱的男人,老婆却对花生酱过敏,两人吵得激烈,老公不知怎的就把搽花生酱的小刀扎进老婆的面包里:
“他老婆在朋友陪伴下去了医院。他如愿将他的宝贵选票盖给他心目中的理想候选人。到了晚间开票,儿子因为回来投票,留下来跟他们吃晚餐,全家三人一起坐在电视前收看新闻,听那些名嘴分析选情。没能去投票的老婆全身布满可怕的荨麻疹,右眼肿如核桃,像只猴子四处抓痒。随着开票所一间间报数,她的候选人一路长红,她一张嘴笑得很开,露出白牙和红色牙龈,一脸得意万分。就跟你说,不差我一票,他也会赢。她就像一名赌客,因为她下注的那匹赛马光荣赢得冠军那般沾沾自喜,不由自主地炫耀胜利。他后悔没多塞点花生酱。”(页123-124)
——如此危险的生活趣事。国家政治于这对老夫妻,仿佛只是斗嘴用的资本,只是一旦较真起来可能就酿成一场危险的恶戏。
情欲挣扎与孤寂
至于《悬浮》里刻画最深的,无非一段段城市男女的情欲挣扎,以及“孤寂”,这一重大的城市命题。不知为何,现代都市生活总能酝酿孤寂,像村上春树以降的日本城市文学,张爱玲的上海,城市像是一座座孤寂的巨大庇护所,致使不甘寂寞的城市男女盲目地寻欢作乐,耗尽了青春,却越来越空虚寂寞,直把自己折腾得半死:
“瞧瞧妳这副德性。她不怪他。每天两包烟,中午便开始喝烈酒,数不清的男人,长期日夜颠倒,入不敷出,偶尔靠跟人睡觉赚钱,做这些事情会有后果的。如果当初她怀着孩子就嫁给他,也会有后果的。人一辈子就是在担心后果和承受后果之间过去了,她决意要过不想后果的日子。但不想后果,也有后果。那个后果就体现在她那张提早衰老的脸孔,五官全走样,满胸满臂日晒斑点,一口烟渍黑牙,头发松质枯黄易断,不化妆很难出门,搽了粉又像裹了面粉等着下锅油炸的鸡皮。”(页85)
而爱书人不也是执拗的孤寂者之一种吗?这可爱的执拗:
“奇怪,会在书店逗留到关门时刻的客人常常形单影只,最终不得不离开书店时,表情永远恋恋不舍,宛如一旦离开书店,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一本书了,虽然阿海相信,这些顾客家里大概都已经堆满了书,书架永远不够用,每格架子都双层排放,书依然满溢出来,一落一落搁在地上,摆得满地皆是,家中难有自由活动空间,但他们在外头每看见一本书,无视新旧,不辨内容,满心只想把书带回家。收留流浪狗的人应该是同等心态吧。收一只,再收一只,明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不宜见一只狗收一只狗,时间不够,空间不足,金钱太少,每天都告诉自己,够了,先这样了……却依然无法阻止冲动……”(页96)
(《悬浮》可在纪伊国屋购得)
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谈情欲谈贫贱夫妻谈金钱谈政治,这些生活片段,个人独白,最后总是以一种“日子还是要照过”的口气作结,这却也在在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事故的使然,伸个懒腰继续埋头生活,那些浪漫的奇幻不过镜花水月,生活才是硬道理。
新加坡报业控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