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度發長文是想給大家說個故事,雖然我很不想這麼極端,但我實在忍無可忍。
大家應該知道我應屆畢業於台大大氣科學系,但也同時修了傳播學程。
在大四時,我曾在中國時報實習,並獨立從今年 2 月初開始企劃,6 月底截稿,耗時近 5 個月完成專題,並投稿今年的 TVBS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前幾天也收到通知,很幸運的入圍了。
原本是件很令人開心的事,但今天我卻被我憧憬的新聞界狠狠甩了一巴掌。
由於報導初步完成時我正好在找工作,而我的指導老師是聯合報出身,因此在 6 月 18 日時曾經和老師一起到聯合報拜訪,但不是面試,就是拜訪朋友的感覺。
當天,我帶上了兩份簡歷和剛完成的文字報導專題,並交給了聯合報的兩位主管(說實話是什麼職位我記不太清楚,似乎是願景工程的負責人、深度報導中心的主任還有經理什麼的樣子),希望能夠有機會成為聯合報的記者,但我最後只換來一張名片就沒有下文了。
到現在我還記得,把名片給我的那位主管翻過我的報導後嘆了口氣,把名片給我之後說了聲「加油」,而後來聯合報當然沒有給我 offer,當初我覺得可能是我能力不夠、選題不好所以不足以讓聯合報用我,因此當時也就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可是!
今天聯合報 A5 的半版專題和我的專題內容在採訪題材、訪問對象上高度重疊,但卻完全沒有標註與我的報導的關聯性!
為了釐清整件事,我理個時間軸給大家看看:
6 月 18 日 和指導老師拜訪聯合報,並交出簡歷、報導。
6 月 30 日 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截稿。
8 月 11 日 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公布,報導內容完全公開。
一般而言,新聞專題報導產出需要 1 至 2 周的時間,即使是在 8 月 11 日看到入圍名單、參考我的報導而製作這項專題,也應該稍微提到參考哪一篇報導,即使只有一句話都不會讓我現在這麼痛心,更何況,聯合報這時候報導這項專題讓我沒有辦法不去聯想另一個可能性。
有沒有可能在 6 月 18 日,上層看到我的報導後就準備讓下方的記者做這項專題?
我完全不排斥記者或報社做我曾經做過的題目、訪我曾經訪過的人,相反的我很樂見我關心的議題能被這麼大的報社重視,也為我的受訪對象感到開心,但如果真的是上層的決定,除了在報導中提到我的報導外,我會覺得報社有沒有可能寄封信給我、即使內容只是說「我們還是不能雇用妳,但我們對妳的報導有興趣,希望另外出一則專題」,這樣我也能接受。
但報社這樣的做派會讓我覺得,我花了 5 個月尋找受訪對象、實地走訪、編寫報導,就只是讓聯合報撿了現成的採訪資料,要我心裡怎麼能舒服?何況我聽說,該名記者曾經提到有參考我的報導。
從 2 月起先從各縣市鳥會、動保單位問起,一路問、一路找資料才完成這篇報導,打了多少電話跑了多少地方,邊顧課業邊寫報導,所有器材自己買,所有費用自己付,結果就只為聯合報做了嫁妝?
倘若聯合報真的拿了我的題目,我必須說這時間挑的完美,報導已經完全公開,誰都能寫這報導,倘若我追究起來甚至可能影響獲獎的可能性。
但這要我如何嚥下這口悶氣,我不會要求聯合報給我什麼補償,我想要的只是一個說法、一個解釋。
假如聯合報真的只是看到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後跟著做了窗殺專題,好,我完全沒意見,相反的我會很高興,但我還是希望,能不能,至少在報導中提到永續報導獎或我的名字,不要讓我覺得自己 5 個月的努力都只是成了永遠不會不被人看到的參考資料!
但倘若聯合報真的是因為我在 6 月 18 日交出的作品而做了這份報導,我實在無法嚥下這口氣。
補充:
我會有疑慮主要是在於這篇報導與我的有 4 點相似。
第一是在訪問對象王齡敏獸醫師的部分,但這部分我認為論點相對薄弱,因為獸醫師原本就致力於這一塊,被訪問並不是太稀奇。
第二點是在野鳥撞玻璃回報社團的部分,這一點在我的報導中也有提到,但若要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覺得說得過去。
我最疑惑的是在八里國中的案件一事,當初知道八里國中是因為王獸醫師前往八里國中做社團演講,並不是開放給記者或媒體採訪的場合,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這麼巧、這麼神奇的同樣從這個點切入進行報導,再者就是台大保育社的張季平,這 4 點重疊,我實在很難不多想。
2020.08.20 更新:
今天早上接到聯合報的電話,之後會再擇日面談,謝謝大家關心,也希望能夠得到好的結果。
2020.08.20 晚間更新:
今早接到聯合報的電話時,我其實可以了解聯合報是有心想解釋這件事情的,但當時我希望聯合報能用文字公開這件事,因為經過這篇報導,我面對聯合報,說誇張一點,已經是恐懼大於理智了,因此沒有馬上應下。
後來我得到這樣的回應,著實讓我重新上了一課,學到以往實習不曾學到的新知識,原來媒體可以這麼運作,原來報導可以這麼解釋,原來參考不一定要註明來源。
原來學生想像的新聞倫理都只是烏托邦的幻想。
對於聯合報願意回應,我表達感謝,即使這和我以往所信仰的新聞生態不同。
到這一刻我還是相信,「記者」是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見證現實,用文字、聲音、影像,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把大眾看不到、卻應該看到的現實如實陳述的重要職業,有自己的操守、自己的職業底線。
現在,我只能說,這樣的結果雖然令人遺憾,但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社會,以後也該多幾分防備,保護自己,也避免讓其他人陷入這樣不明不白的境地。
但這一刻我只能說,這一堂課,真的太沉太重,我終生難忘。
2020.08.22 晨間更新:
經過一個晚上的沈澱,我想我現在比較能理性的來描述昨天發生的事,因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也大概也了解了聯合報現在的處理態度,但我也無可奈何。
在昨天下午,聯合報告訴我,不論跟我怎麼談,恐怕我都不會相信聯合報,而且昨天我對於網友的回覆讓他們感受到,我是不能溝通的,我在用網軍威脅聯合報。
我必須說,如果我對於聯合報真的只剩滿腔惡意,我不會一退再退,不會到現在都還不願意寫出當天與我見面的長官的姓名,不會在看到聲明之後,仍然想要聽到聯合報的說法。
如果我真的想要傷害聯合報、對聯合報已經沒有任何信任,當留言提到需不需要幫我分享貼文到爆料公社時,我怎麼會婉拒?何況我在 20 日凌晨已經加入爆料公社,我為何不馬上貼文?
其實在最初兩天,我一度瀕臨崩潰,我最親的人要我忍,我最尊敬的人要我不要攻擊聯合報,我對新聞倫理僅存的信仰也不斷地告訴我,不要再為了這件事,讓那些真的很幫忙、願意接受一個毫無根基、連有沒有機會獲獎都不能保證的學生採訪的受訪對象們。
我都知道的,讓聯合報來做這項題,會比我一個默默無名的畢業生、或者說實習記者來做更有宣傳效果,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知道這項鮮少被人關注的議題。
打從第一天、看到這則報導,我就知道,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怎麼可能向報社說明白我的疑慮,我甚至想過,要是追究起來,報社會不會反咬我說,是我的指導老師建議我做這項題的,我才是那個拿了聯合報想做的題目的人。
但真的不是,從一開始,在 3 月,我向指導老師提案想做領角鴞與都市鳥類的生存危機,其中就有提出野鳥有沒有可能在夜間因為靠近光源而撞上窗戶的討論(雖然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野鳥撞玻璃就叫窗殺就是了),但指導老師提醒我,領角鴞是舊題,現在已經沒什麼保育危機,議題意義不大,建議改題目,所以我後來又參考了野鳥分享社團裡關子嶺碧雲寺山麻雀攻擊電箱的案例,才終於確定了要做「窗殺」這項題目作為投稿作品,而山麻雀的題目,就變成了課堂內的期末報導。
我的專題發想拐了很多彎才決定,都市鳥類生存危機的題目被駁回時,我也曾考慮照著指導老師的建議,做新冠肺炎相關的專題紀錄,但當時我覺得,我還是想要做野鳥相關的題目。
在去年指導老師所開的課程中曾經寫過大量砲陣集體拍攝台大領角鴞的報導,從那時我就加入了幾個野鳥社團,自己本身也是曾經養過寵物鳥的人,因此對鳥類有著特別的情愫,所以我想把我人生中第一個專題聚焦在牠們身上。
於是在提案被否決數次後,即使指導老師仍然認為窗殺一題被關注的機會不大,我還是在 4 月著手嘗試接觸、聯絡我規劃中的採訪對象。
我希望聯合報的長輩們能相信,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項題目,也是真心的想要窗殺被社會大眾看見,我一直在掙扎,我知道我每一次堅持論點,就是在給我的受訪對象造成困擾,被寫在報導中的他們不該被捲入這場羅生門般的討論,我以往也被前輩指導,作為記者,寫好自己的文字,如實呈現被報導者的想法,然後,要保護好自己的受訪者,這是應有的職業道德,也是必須負起的責任。
所以我心裡一直有著退縮的念頭,尤其是聯合報的長輩們透過受訪者與我聯繫時,想要收手的想法幾乎佔據了所有思緒,這件事牽連受訪者太深,我很清楚不該這樣,這不是記者該做的事,即使我現在已經失去了實習記者的身份。
這件事最一開始是在 19 日,指導老師特別來到辦公室,翻出這篇聯合報的專題,很開心的說「妳看,是妳的報導呢!這個題被關注了!」
第一時間我感到興奮,我想看看聯合報用了什麼樣不同的角度切入這項議題,從開始學習新聞寫作起,我都是這樣,我很想知道,前輩們是用什麼樣的文字去描述一段事實、寫成一篇報導,是怎麼切入一個議題,但下一瞬間,我的心涼了半截。
為什麼這切入點這麼熟悉,為什麼這架構這麼相似?
我很想知道,我是真的很想知道,我問了老師這個問題,卻被罵了一頓,老師離開辦公室後,我一次又一次的閱讀這篇報導,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文字幾乎讓我崩潰,我想說服自己,這篇報導與我無關,這只是巧合,但我辦不到。
做專題時提案一再被駁回我沒退縮,被想要訪問的對象拒絕或沒接到回應我也沒難過太久,因為拿不到資料不得不改變報導切入點我也沒有遲疑,但這一刻真的是我做這項專題至今最絕望的時候,尤其是這天晚上在臉書發文後,指導老師來訊要我停手,不要傷害聯合報的聲譽,這種絕望更甚。
中午,我一個人躲起來試圖安慰自己,卻發現越是想放下,這件事就越像一根拔不掉的刺,牢牢扎在心頭,止住了眼淚回到辦公室,看著前輩幫我熱好的便當,我很想坐下來吃,但眼淚差點再度潰堤,我沒吃幾口,放下便當擠出連自己都知道難看的笑,說「我想出去走走,等等回來」,那之後漫無目的的在校園晃蕩,大概半小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一直告訴自己,是我多想了,聯合不是這樣的報社,因為這跟老師一直以來告訴我的不一樣。
我想,我需要聯合報直接告訴我這一點,拿出能說服我的理由,告訴我是我多想了,我會相信,我知道我會立刻相信這間公司。
但後來知道的種種消息,讓我越來越無法承受,包括聯合可能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報社裡似乎有些黑暗面,也包括我的指導老師可能出賣我。
到了 20 日,我表面冷靜,但心裡已經慌了,這一切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樣,我想要我的專題被人參考,但不是這種方式,接到電話、同意面談,我是恐懼的,我不知道我面對的是什麼,只知道我幾乎不能承受這樣的壓力,也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連訪綱都沒辦法擬、連稿都沒辦法寫(我目前在處理一些採訪題材,這也是我目前的工作內容之一),那天我除了早餐的一顆肉包外,再也沒吃其他東西,連一直教我重訓的大哥都發現我不對勁(平常都做 3 小時重訓的人突然只做 1 小時也的確是件怪事)。
離開重訓室後,我看到了前天的聲明,但我卻突然冷靜了下來,我重新問自己,我到底要什麼。
參考了請承認,即使只是在文章尾端加上參考連結,或是給我的專題一篇報導,這樣我都能接受,但如果完全沒有參考,請給我證據。
我知道一間大公司有多少方法可以重傷一個剛出社會的新人,而且無比容易,我讓自己處在極為被動的狀態,還一退再退,就是想讓聯合報明白,我沒有任何攻擊性可言,但我也的確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就連追究這件事可能讓我失去我現在安身的這份工作也想過,更不用說,往後我想回到新聞界將會無比困難。
但我的願望真的非常簡單,我也不想再要更多,這兩天我已經累了,總在強顏歡笑,告訴自己的朋友「看來我的社會歷練比其他畢業生多上了無數倍」,也久違地體會到,世界變得索然無味的感覺。
我仍舊不明白聯合報為什麼要取消昨天的面談,既然知道我還有疑慮,那不是更該說明清楚?為什麼連嘗試再度說服我都不願意?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間公司好像始終在用最大的惡意估量我的動機,或許是我在言詞表達上太過笨拙,讓一間公司看不出我隱晦的善意,但也可能我們彼此都需要一段時間冷靜。
比起一開始,我的情緒已經恢復到了常態,走出了最初兩天的慌亂和失措,我覺得做過實習記者是件好事,讓我學會如何把自己的思維跟事件本身帶有的情緒切割,用最理性的方式思考。
所以我要說,因為沒有達成溝通,我「不希望」這篇貼文出現在爆料公社,但也希望我的請求能被報社聽見,我再度強調我對聯合報真的沒有任何惡意,而我也不想再傷害或牽連更多曾經努力幫助我的受訪者,這違背我的信仰,也對他們極不公平。
因此,如果聯合報仍能堅持論點、強調不曾參考我的作品,我想繼續追究下去也不會有結果,只會陷入互相傷害、猜疑的循環,如果是這樣,那我想已經夠了,我只求聯合報,能不能在未來某一天,再讓我看一次貴報社規劃、採訪的窗殺相關專題,甚至願景工程更好,用不一樣的角度和架構,讓這個議題被更多人知道。
我同意聯合報聲明的第四點,我想要這個題目受到重視,所以我願意把我的疑慮放到一邊,也感謝這幾天貴報社對我的社會指導,在這方面,貴報社的長輩們是無比出色的老師,而我也要對我的指導老師表達最後的感謝,我早該認清,從畢業以後,我就不再是您的學生,您並沒有幫助我的義務,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我抱持著天真的念舊和依戀,才會格外失望。
同時也有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
聯合報聲明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媒體混久一點就知道彼此參考,被大量引用是很常見的事情。
我還因為跟某家整篇引用我的專欄的媒體抗議而被直接封鎖臉書呢!
個人怎麼跟組織鬥呢?
今天再度發長文是想給大家說個故事,雖然我很不想這麼極端,但我實在忍無可忍。
大家應該知道我應屆畢業於台大大氣科學系,但也同時修了傳播學程。
在大四時,我曾在中國時報實習,並獨立從今年 2 月初開始企劃,6 月底截稿,耗時近 5 個月完成專題,並投稿今年的 TVBS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前幾天也收到通知,很幸運的入圍了。
原本是件很令人開心的事,但今天我卻被我憧憬的新聞界狠狠甩了一巴掌。
由於報導初步完成時我正好在找工作,而我的指導老師是聯合報出身,因此在 6 月 18 日時曾經和老師一起到聯合報拜訪,但不是面試,就是拜訪朋友的感覺。
當天,我帶上了兩份簡歷和剛完成的文字報導專題,並交給了聯合報的兩位主管(說實話是什麼職位我記不太清楚,似乎是願景工程的負責人、深度報導中心的主任還有經理什麼的樣子),希望能夠有機會成為聯合報的記者,但我最後只換來一張名片就沒有下文了。
到現在我還記得,把名片給我的那位主管翻過我的報導後嘆了口氣,把名片給我之後說了聲「加油」,而後來聯合報當然沒有給我 offer,當初我覺得可能是我能力不夠、選題不好所以不足以讓聯合報用我,因此當時也就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可是!
今天聯合報 A5 的半版專題和我的專題內容在採訪題材、訪問對象上高度重疊,但卻完全沒有標註與我的報導的關聯性!
為了釐清整件事,我理個時間軸給大家看看:
6 月 18 日 和指導老師拜訪聯合報,並交出簡歷、報導。
6 月 30 日 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截稿。
8 月 11 日 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公布,報導內容完全公開。
一般而言,新聞專題報導產出需要 1 至 2 周的時間,即使是在 8 月 11 日看到入圍名單、參考我的報導而製作這項專題,也應該稍微提到參考哪一篇報導,即使只有一句話都不會讓我現在這麼痛心,更何況,聯合報這時候報導這項專題讓我沒有辦法不去聯想另一個可能性。
有沒有可能在 6 月 18 日,上層看到我的報導後就準備讓下方的記者做這項專題?
我完全不排斥記者或報社做我曾經做過的題目、訪我曾經訪過的人,相反的我很樂見我關心的議題能被這麼大的報社重視,也為我的受訪對象感到開心,但如果真的是上層的決定,除了在報導中提到我的報導外,我會覺得報社有沒有可能寄封信給我、即使內容只是說「我們還是不能雇用妳,但我們對妳的報導有興趣,希望另外出一則專題」,這樣我也能接受。
但報社這樣的做派會讓我覺得,我花了 5 個月尋找受訪對象、實地走訪、編寫報導,就只是讓聯合報撿了現成的採訪資料,要我心裡怎麼能舒服?何況我聽說,該名記者曾經提到有參考我的報導。
從 2 月起先從各縣市鳥會、動保單位問起,一路問、一路找資料才完成這篇報導,打了多少電話跑了多少地方,邊顧課業邊寫報導,所有器材自己買,所有費用自己付,結果就只為聯合報做了嫁妝?
倘若聯合報真的拿了我的題目,我必須說這時間挑的完美,報導已經完全公開,誰都能寫這報導,倘若我追究起來甚至可能影響獲獎的可能性。
但這要我如何嚥下這口悶氣,我不會要求聯合報給我什麼補償,我想要的只是一個說法、一個解釋。
假如聯合報真的只是看到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後跟著做了窗殺專題,好,我完全沒意見,相反的我會很高興,但我還是希望,能不能,至少在報導中提到永續報導獎或我的名字,不要讓我覺得自己 5 個月的努力都只是成了永遠不會不被人看到的參考資料!
但倘若聯合報真的是因為我在 6 月 18 日交出的作品而做了這份報導,我實在無法嚥下這口氣。
補充:
我會有疑慮主要是在於這篇報導與我的有 4 點相似。
第一是在訪問對象王齡敏獸醫師的部分,但這部分我認為論點相對薄弱,因為獸醫師原本就致力於這一塊,被訪問並不是太稀奇。
第二點是在野鳥撞玻璃回報社團的部分,這一點在我的報導中也有提到,但若要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覺得說得過去。
我最疑惑的是在八里國中的案件一事,當初知道八里國中是因為王獸醫師前往八里國中做社團演講,並不是開放給記者或媒體採訪的場合,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這麼巧、這麼神奇的同樣從這個點切入進行報導,再者就是台大保育社的張季平,這 4 點重疊,我實在很難不多想。
2020.08.20 更新:
今天早上接到聯合報的電話,之後會再擇日面談,謝謝大家關心,也希望能夠得到好的結果。
2020.08.20 晚間更新:
今早接到聯合報的電話時,我其實可以了解聯合報是有心想解釋這件事情的,但當時我希望聯合報能用文字公開這件事,因為經過這篇報導,我面對聯合報,說誇張一點,已經是恐懼大於理智了,因此沒有馬上應下。
後來我得到這樣的回應,著實讓我重新上了一課,學到以往實習不曾學到的新知識,原來媒體可以這麼運作,原來報導可以這麼解釋,原來參考不一定要註明來源。
原來學生想像的新聞倫理都只是烏托邦的幻想。
對於聯合報願意回應,我表達感謝,即使這和我以往所信仰的新聞生態不同。
到這一刻我還是相信,「記者」是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見證現實,用文字、聲音、影像,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把大眾看不到、卻應該看到的現實如實陳述的重要職業,有自己的操守、自己的職業底線。
現在,我只能說,這樣的結果雖然令人遺憾,但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社會,以後也該多幾分防備,保護自己,也避免讓其他人陷入這樣不明不白的境地。
但這一刻我只能說,這一堂課,真的太沉太重,我終生難忘。
2020.08.22 晨間更新:
經過一個晚上的沈澱,我想我現在比較能理性的來描述昨天發生的事,因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也大概也了解了聯合報現在的處理態度,但我也無可奈何。
在昨天下午,聯合報告訴我,不論跟我怎麼談,恐怕我都不會相信聯合報,而且昨天我對於網友的回覆讓他們感受到,我是不能溝通的,我在用網軍威脅聯合報。
我必須說,如果我對於聯合報真的只剩滿腔惡意,我不會一退再退,不會到現在都還不願意寫出當天與我見面的長官的姓名,不會在看到聲明之後,仍然想要聽到聯合報的說法。
如果我真的想要傷害聯合報、對聯合報已經沒有任何信任,當留言提到需不需要幫我分享貼文到爆料公社時,我怎麼會婉拒?何況我在 20 日凌晨已經加入爆料公社,我為何不馬上貼文?
其實在最初兩天,我一度瀕臨崩潰,我最親的人要我忍,我最尊敬的人要我不要攻擊聯合報,我對新聞倫理僅存的信仰也不斷地告訴我,不要再為了這件事,讓那些真的很幫忙、願意接受一個毫無根基、連有沒有機會獲獎都不能保證的學生採訪的受訪對象們。
我都知道的,讓聯合報來做這項題,會比我一個默默無名的畢業生、或者說實習記者來做更有宣傳效果,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知道這項鮮少被人關注的議題。
打從第一天、看到這則報導,我就知道,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怎麼可能向報社說明白我的疑慮,我甚至想過,要是追究起來,報社會不會反咬我說,是我的指導老師建議我做這項題的,我才是那個拿了聯合報想做的題目的人。
但真的不是,從一開始,在 3 月,我向指導老師提案想做領角鴞與都市鳥類的生存危機,其中就有提出野鳥有沒有可能在夜間因為靠近光源而撞上窗戶的討論(雖然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野鳥撞玻璃就叫窗殺就是了),但指導老師提醒我,領角鴞是舊題,現在已經沒什麼保育危機,議題意義不大,建議改題目,所以我後來又參考了野鳥分享社團裡關子嶺碧雲寺山麻雀攻擊電箱的案例,才終於確定了要做「窗殺」這項題目作為投稿作品,而山麻雀的題目,就變成了課堂內的期末報導。
我的專題發想拐了很多彎才決定,都市鳥類生存危機的題目被駁回時,我也曾考慮照著指導老師的建議,做新冠肺炎相關的專題紀錄,但當時我覺得,我還是想要做野鳥相關的題目。
在去年指導老師所開的課程中曾經寫過大量砲陣集體拍攝台大領角鴞的報導,從那時我就加入了幾個野鳥社團,自己本身也是曾經養過寵物鳥的人,因此對鳥類有著特別的情愫,所以我想把我人生中第一個專題聚焦在牠們身上。
於是在提案被否決數次後,即使指導老師仍然認為窗殺一題被關注的機會不大,我還是在 4 月著手嘗試接觸、聯絡我規劃中的採訪對象。
我希望聯合報的長輩們能相信,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項題目,也是真心的想要窗殺被社會大眾看見,我一直在掙扎,我知道我每一次堅持論點,就是在給我的受訪對象造成困擾,被寫在報導中的他們不該被捲入這場羅生門般的討論,我以往也被前輩指導,作為記者,寫好自己的文字,如實呈現被報導者的想法,然後,要保護好自己的受訪者,這是應有的職業道德,也是必須負起的責任。
所以我心裡一直有著退縮的念頭,尤其是聯合報的長輩們透過受訪者與我聯繫時,想要收手的想法幾乎佔據了所有思緒,這件事牽連受訪者太深,我很清楚不該這樣,這不是記者該做的事,即使我現在已經失去了實習記者的身份。
這件事最一開始是在 19 日,指導老師特別來到辦公室,翻出這篇聯合報的專題,很開心的說「妳看,是妳的報導呢!這個題被關注了!」
第一時間我感到興奮,我想看看聯合報用了什麼樣不同的角度切入這項議題,從開始學習新聞寫作起,我都是這樣,我很想知道,前輩們是用什麼樣的文字去描述一段事實、寫成一篇報導,是怎麼切入一個議題,但下一瞬間,我的心涼了半截。
為什麼這切入點這麼熟悉,為什麼這架構這麼相似?
我很想知道,我是真的很想知道,我問了老師這個問題,卻被罵了一頓,老師離開辦公室後,我一次又一次的閱讀這篇報導,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文字幾乎讓我崩潰,我想說服自己,這篇報導與我無關,這只是巧合,但我辦不到。
做專題時提案一再被駁回我沒退縮,被想要訪問的對象拒絕或沒接到回應我也沒難過太久,因為拿不到資料不得不改變報導切入點我也沒有遲疑,但這一刻真的是我做這項專題至今最絕望的時候,尤其是這天晚上在臉書發文後,指導老師來訊要我停手,不要傷害聯合報的聲譽,這種絕望更甚。
中午,我一個人躲起來試圖安慰自己,卻發現越是想放下,這件事就越像一根拔不掉的刺,牢牢扎在心頭,止住了眼淚回到辦公室,看著前輩幫我熱好的便當,我很想坐下來吃,但眼淚差點再度潰堤,我沒吃幾口,放下便當擠出連自己都知道難看的笑,說「我想出去走走,等等回來」,那之後漫無目的的在校園晃蕩,大概半小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一直告訴自己,是我多想了,聯合不是這樣的報社,因為這跟老師一直以來告訴我的不一樣。
我想,我需要聯合報直接告訴我這一點,拿出能說服我的理由,告訴我是我多想了,我會相信,我知道我會立刻相信這間公司。
但後來知道的種種消息,讓我越來越無法承受,包括聯合可能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報社裡似乎有些黑暗面,也包括我的指導老師可能出賣我。
到了 20 日,我表面冷靜,但心裡已經慌了,這一切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樣,我想要我的專題被人參考,但不是這種方式,接到電話、同意面談,我是恐懼的,我不知道我面對的是什麼,只知道我幾乎不能承受這樣的壓力,也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連訪綱都沒辦法擬、連稿都沒辦法寫(我目前在處理一些採訪題材,這也是我目前的工作內容之一),那天我除了早餐的一顆肉包外,再也沒吃其他東西,連一直教我重訓的大哥都發現我不對勁(平常都做 3 小時重訓的人突然只做 1 小時也的確是件怪事)。
離開重訓室後,我看到了前天的聲明,但我卻突然冷靜了下來,我重新問自己,我到底要什麼。
參考了請承認,即使只是在文章尾端加上參考連結,或是給我的專題一篇報導,這樣我都能接受,但如果完全沒有參考,請給我證據。
我知道一間大公司有多少方法可以重傷一個剛出社會的新人,而且無比容易,我讓自己處在極為被動的狀態,還一退再退,就是想讓聯合報明白,我沒有任何攻擊性可言,但我也的確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就連追究這件事可能讓我失去我現在安身的這份工作也想過,更不用說,往後我想回到新聞界將會無比困難。
但我的願望真的非常簡單,我也不想再要更多,這兩天我已經累了,總在強顏歡笑,告訴自己的朋友「看來我的社會歷練比其他畢業生多上了無數倍」,也久違地體會到,世界變得索然無味的感覺。
我仍舊不明白聯合報為什麼要取消昨天的面談,既然知道我還有疑慮,那不是更該說明清楚?為什麼連嘗試再度說服我都不願意?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間公司好像始終在用最大的惡意估量我的動機,或許是我在言詞表達上太過笨拙,讓一間公司看不出我隱晦的善意,但也可能我們彼此都需要一段時間冷靜。
比起一開始,我的情緒已經恢復到了常態,走出了最初兩天的慌亂和失措,我覺得做過實習記者是件好事,讓我學會如何把自己的思維跟事件本身帶有的情緒切割,用最理性的方式思考。
所以我要說,因為沒有達成溝通,我「不希望」這篇貼文出現在爆料公社,但也希望我的請求能被報社聽見,我再度強調我對聯合報真的沒有任何惡意,而我也不想再傷害或牽連更多曾經努力幫助我的受訪者,這違背我的信仰,也對他們極不公平。
因此,如果聯合報仍能堅持論點、強調不曾參考我的作品,我想繼續追究下去也不會有結果,只會陷入互相傷害、猜疑的循環,如果是這樣,那我想已經夠了,我只求聯合報,能不能在未來某一天,再讓我看一次貴報社規劃、採訪的窗殺相關專題,甚至願景工程更好,用不一樣的角度和架構,讓這個議題被更多人知道。
我同意聯合報聲明的第四點,我想要這個題目受到重視,所以我願意把我的疑慮放到一邊,也感謝這幾天貴報社對我的社會指導,在這方面,貴報社的長輩們是無比出色的老師,而我也要對我的指導老師表達最後的感謝,我早該認清,從畢業以後,我就不再是您的學生,您並沒有幫助我的義務,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我抱持著天真的念舊和依戀,才會格外失望。
聯合報聲明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再度發長文是想給大家說個故事,雖然我很不想這麼極端,但我實在忍無可忍。
大家應該知道我應屆畢業於台大大氣科學系,但也同時修了傳播學程。
在大四時,我曾在中國時報實習,並獨立從今年 2 月初開始企劃,6 月底截稿,耗時近 5 個月完成專題,並投稿今年的 TVBS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前幾天也收到通知,很幸運的入圍了。
原本是件很令人開心的事,但今天我卻被我憧憬的新聞界狠狠甩了一巴掌。
由於報導初步完成時我正好在找工作,而我的指導老師是聯合報出身,因此在 6 月 18 日時曾經和老師一起到聯合報拜訪,但不是面試,就是拜訪朋友的感覺。
當天,我帶上了兩份簡歷和剛完成的文字報導專題,並交給了聯合報的兩位主管(說實話是什麼職位我記不太清楚,似乎是願景工程的負責人、深度報導中心的主任還有經理什麼的樣子),希望能夠有機會成為聯合報的記者,但我最後只換來一張名片就沒有下文了。
到現在我還記得,把名片給我的那位主管翻過我的報導後嘆了口氣,把名片給我之後說了聲「加油」,而後來聯合報當然沒有給我 offer,當初我覺得可能是我能力不夠、選題不好所以不足以讓聯合報用我,因此當時也就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可是!
今天聯合報 A5 的半版專題和我的專題內容在採訪題材、訪問對象上高度重疊,但卻完全沒有標註與我的報導的關聯性!
為了釐清整件事,我理個時間軸給大家看看:
6 月 18 日 和指導老師拜訪聯合報,並交出簡歷、報導。
6 月 30 日 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截稿。
8 月 11 日 TVBS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公布,報導內容完全公開。
一般而言,新聞專題報導產出需要 1 至 2 周的時間,即使是在 8 月 11 日看到入圍名單、參考我的報導而製作這項專題,也應該稍微提到參考哪一篇報導,即使只有一句話都不會讓我現在這麼痛心,更何況,聯合報這時候報導這項專題讓我沒有辦法不去聯想另一個可能性。
有沒有可能在 6 月 18 日,上層看到我的報導後就準備讓下方的記者做這項專題?
我完全不排斥記者或報社做我曾經做過的題目、訪我曾經訪過的人,相反的我很樂見我關心的議題能被這麼大的報社重視,也為我的受訪對象感到開心,但如果真的是上層的決定,除了在報導中提到我的報導外,我會覺得報社有沒有可能寄封信給我、即使內容只是說「我們還是不能雇用妳,但我們對妳的報導有興趣,希望另外出一則專題」,這樣我也能接受。
但報社這樣的做派會讓我覺得,我花了 5 個月尋找受訪對象、實地走訪、編寫報導,就只是讓聯合報撿了現成的採訪資料,要我心裡怎麼能舒服?何況我聽說,該名記者曾經提到有參考我的報導。
從 2 月起先從各縣市鳥會、動保單位問起,一路問、一路找資料才完成這篇報導,打了多少電話跑了多少地方,邊顧課業邊寫報導,所有器材自己買,所有費用自己付,結果就只為聯合報做了嫁妝?
倘若聯合報真的拿了我的題目,我必須說這時間挑的完美,報導已經完全公開,誰都能寫這報導,倘若我追究起來甚至可能影響獲獎的可能性。
但這要我如何嚥下這口悶氣,我不會要求聯合報給我什麼補償,我想要的只是一個說法、一個解釋。
假如聯合報真的只是看到永續報導獎入圍名單後跟著做了窗殺專題,好,我完全沒意見,相反的我會很高興,但我還是希望,能不能,至少在報導中提到永續報導獎或我的名字,不要讓我覺得自己 5 個月的努力都只是成了永遠不會不被人看到的參考資料!
但倘若聯合報真的是因為我在 6 月 18 日交出的作品而做了這份報導,我實在無法嚥下這口氣。
補充:
我會有疑慮主要是在於這篇報導與我的有 4 點相似。
第一是在訪問對象王齡敏獸醫師的部分,但這部分我認為論點相對薄弱,因為獸醫師原本就致力於這一塊,被訪問並不是太稀奇。
第二點是在野鳥撞玻璃回報社團的部分,這一點在我的報導中也有提到,但若要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覺得說得過去。
我最疑惑的是在八里國中的案件一事,當初知道八里國中是因為王獸醫師前往八里國中做社團演講,並不是開放給記者或媒體採訪的場合,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會這麼巧、這麼神奇的同樣從這個點切入進行報導,再者就是台大保育社的張季平,這 4 點重疊,我實在很難不多想。
2020.08.20 更新:
今天早上接到聯合報的電話,之後會再擇日面談,謝謝大家關心,也希望能夠得到好的結果。
2020.08.20 晚間更新:
今早接到聯合報的電話時,我其實可以了解聯合報是有心想解釋這件事情的,但當時我希望聯合報能用文字公開這件事,因為經過這篇報導,我面對聯合報,說誇張一點,已經是恐懼大於理智了,因此沒有馬上應下。
後來我得到這樣的回應,著實讓我重新上了一課,學到以往實習不曾學到的新知識,原來媒體可以這麼運作,原來報導可以這麼解釋,原來參考不一定要註明來源。
原來學生想像的新聞倫理都只是烏托邦的幻想。
對於聯合報願意回應,我表達感謝,即使這和我以往所信仰的新聞生態不同。
到這一刻我還是相信,「記者」是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耳見證現實,用文字、聲音、影像,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把大眾看不到、卻應該看到的現實如實陳述的重要職業,有自己的操守、自己的職業底線。
現在,我只能說,這樣的結果雖然令人遺憾,但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社會,以後也該多幾分防備,保護自己,也避免讓其他人陷入這樣不明不白的境地。
但這一刻我只能說,這一堂課,真的太沉太重,我終生難忘。
2020.08.22 晨間更新:
經過一個晚上的沈澱,我想我現在比較能理性的來描述昨天發生的事,因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也大概也了解了聯合報現在的處理態度,但我也無可奈何。
在昨天下午,聯合報告訴我,不論跟我怎麼談,恐怕我都不會相信聯合報,而且昨天我對於網友的回覆讓他們感受到,我是不能溝通的,我在用網軍威脅聯合報。
我必須說,如果我對於聯合報真的只剩滿腔惡意,我不會一退再退,不會到現在都還不願意寫出當天與我見面的長官的姓名,不會在看到聲明之後,仍然想要聽到聯合報的說法。
如果我真的想要傷害聯合報、對聯合報已經沒有任何信任,當留言提到需不需要幫我分享貼文到爆料公社時,我怎麼會婉拒?何況我在 20 日凌晨已經加入爆料公社,我為何不馬上貼文?
其實在最初兩天,我一度瀕臨崩潰,我最親的人要我忍,我最尊敬的人要我不要攻擊聯合報,我對新聞倫理僅存的信仰也不斷地告訴我,不要再為了這件事,讓那些真的很幫忙、願意接受一個毫無根基、連有沒有機會獲獎都不能保證的學生採訪的受訪對象們。
我都知道的,讓聯合報來做這項題,會比我一個默默無名的畢業生、或者說實習記者來做更有宣傳效果,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知道這項鮮少被人關注的議題。
打從第一天、看到這則報導,我就知道,一個剛畢業的學生,怎麼可能向報社說明白我的疑慮,我甚至想過,要是追究起來,報社會不會反咬我說,是我的指導老師建議我做這項題的,我才是那個拿了聯合報想做的題目的人。
但真的不是,從一開始,在 3 月,我向指導老師提案想做領角鴞與都市鳥類的生存危機,其中就有提出野鳥有沒有可能在夜間因為靠近光源而撞上窗戶的討論(雖然那時候我還懵懵懂懂不知道野鳥撞玻璃就叫窗殺就是了),但指導老師提醒我,領角鴞是舊題,現在已經沒什麼保育危機,議題意義不大,建議改題目,所以我後來又參考了野鳥分享社團裡關子嶺碧雲寺山麻雀攻擊電箱的案例,才終於確定了要做「窗殺」這項題目作為投稿作品,而山麻雀的題目,就變成了課堂內的期末報導。
我的專題發想拐了很多彎才決定,都市鳥類生存危機的題目被駁回時,我也曾考慮照著指導老師的建議,做新冠肺炎相關的專題紀錄,但當時我覺得,我還是想要做野鳥相關的題目。
在去年指導老師所開的課程中曾經寫過大量砲陣集體拍攝台大領角鴞的報導,從那時我就加入了幾個野鳥社團,自己本身也是曾經養過寵物鳥的人,因此對鳥類有著特別的情愫,所以我想把我人生中第一個專題聚焦在牠們身上。
於是在提案被否決數次後,即使指導老師仍然認為窗殺一題被關注的機會不大,我還是在 4 月著手嘗試接觸、聯絡我規劃中的採訪對象。
我希望聯合報的長輩們能相信,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這項題目,也是真心的想要窗殺被社會大眾看見,我一直在掙扎,我知道我每一次堅持論點,就是在給我的受訪對象造成困擾,被寫在報導中的他們不該被捲入這場羅生門般的討論,我以往也被前輩指導,作為記者,寫好自己的文字,如實呈現被報導者的想法,然後,要保護好自己的受訪者,這是應有的職業道德,也是必須負起的責任。
所以我心裡一直有著退縮的念頭,尤其是聯合報的長輩們透過受訪者與我聯繫時,想要收手的想法幾乎佔據了所有思緒,這件事牽連受訪者太深,我很清楚不該這樣,這不是記者該做的事,即使我現在已經失去了實習記者的身份。
這件事最一開始是在 19 日,指導老師特別來到辦公室,翻出這篇聯合報的專題,很開心的說「妳看,是妳的報導呢!這個題被關注了!」
第一時間我感到興奮,我想看看聯合報用了什麼樣不同的角度切入這項議題,從開始學習新聞寫作起,我都是這樣,我很想知道,前輩們是用什麼樣的文字去描述一段事實、寫成一篇報導,是怎麼切入一個議題,但下一瞬間,我的心涼了半截。
為什麼這切入點這麼熟悉,為什麼這架構這麼相似?
我很想知道,我是真的很想知道,我問了老師這個問題,卻被罵了一頓,老師離開辦公室後,我一次又一次的閱讀這篇報導,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文字幾乎讓我崩潰,我想說服自己,這篇報導與我無關,這只是巧合,但我辦不到。
做專題時提案一再被駁回我沒退縮,被想要訪問的對象拒絕或沒接到回應我也沒難過太久,因為拿不到資料不得不改變報導切入點我也沒有遲疑,但這一刻真的是我做這項專題至今最絕望的時候,尤其是這天晚上在臉書發文後,指導老師來訊要我停手,不要傷害聯合報的聲譽,這種絕望更甚。
中午,我一個人躲起來試圖安慰自己,卻發現越是想放下,這件事就越像一根拔不掉的刺,牢牢扎在心頭,止住了眼淚回到辦公室,看著前輩幫我熱好的便當,我很想坐下來吃,但眼淚差點再度潰堤,我沒吃幾口,放下便當擠出連自己都知道難看的笑,說「我想出去走走,等等回來」,那之後漫無目的的在校園晃蕩,大概半小時,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一直告訴自己,是我多想了,聯合不是這樣的報社,因為這跟老師一直以來告訴我的不一樣。
我想,我需要聯合報直接告訴我這一點,拿出能說服我的理由,告訴我是我多想了,我會相信,我知道我會立刻相信這間公司。
但後來知道的種種消息,讓我越來越無法承受,包括聯合可能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報社裡似乎有些黑暗面,也包括我的指導老師可能出賣我。
到了 20 日,我表面冷靜,但心裡已經慌了,這一切跟我以前想的不一樣,我想要我的專題被人參考,但不是這種方式,接到電話、同意面談,我是恐懼的,我不知道我面對的是什麼,只知道我幾乎不能承受這樣的壓力,也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連訪綱都沒辦法擬、連稿都沒辦法寫(我目前在處理一些採訪題材,這也是我目前的工作內容之一),那天我除了早餐的一顆肉包外,再也沒吃其他東西,連一直教我重訓的大哥都發現我不對勁(平常都做 3 小時重訓的人突然只做 1 小時也的確是件怪事)。
離開重訓室後,我看到了前天的聲明,但我卻突然冷靜了下來,我重新問自己,我到底要什麼。
參考了請承認,即使只是在文章尾端加上參考連結,或是給我的專題一篇報導,這樣我都能接受,但如果完全沒有參考,請給我證據。
我知道一間大公司有多少方法可以重傷一個剛出社會的新人,而且無比容易,我讓自己處在極為被動的狀態,還一退再退,就是想讓聯合報明白,我沒有任何攻擊性可言,但我也的確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就連追究這件事可能讓我失去我現在安身的這份工作也想過,更不用說,往後我想回到新聞界將會無比困難。
但我的願望真的非常簡單,我也不想再要更多,這兩天我已經累了,總在強顏歡笑,告訴自己的朋友「看來我的社會歷練比其他畢業生多上了無數倍」,也久違地體會到,世界變得索然無味的感覺。
我仍舊不明白聯合報為什麼要取消昨天的面談,既然知道我還有疑慮,那不是更該說明清楚?為什麼連嘗試再度說服我都不願意?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間公司好像始終在用最大的惡意估量我的動機,或許是我在言詞表達上太過笨拙,讓一間公司看不出我隱晦的善意,但也可能我們彼此都需要一段時間冷靜。
比起一開始,我的情緒已經恢復到了常態,走出了最初兩天的慌亂和失措,我覺得做過實習記者是件好事,讓我學會如何把自己的思維跟事件本身帶有的情緒切割,用最理性的方式思考。
所以我要說,因為沒有達成溝通,我「不希望」這篇貼文出現在爆料公社,但也希望我的請求能被報社聽見,我再度強調我對聯合報真的沒有任何惡意,而我也不想再傷害或牽連更多曾經努力幫助我的受訪者,這違背我的信仰,也對他們極不公平。
因此,如果聯合報仍能堅持論點、強調不曾參考我的作品,我想繼續追究下去也不會有結果,只會陷入互相傷害、猜疑的循環,如果是這樣,那我想已經夠了,我只求聯合報,能不能在未來某一天,再讓我看一次貴報社規劃、採訪的窗殺相關專題,甚至願景工程更好,用不一樣的角度和架構,讓這個議題被更多人知道。
我同意聯合報聲明的第四點,我想要這個題目受到重視,所以我願意把我的疑慮放到一邊,也感謝這幾天貴報社對我的社會指導,在這方面,貴報社的長輩們是無比出色的老師,而我也要對我的指導老師表達最後的感謝,我早該認清,從畢業以後,我就不再是您的學生,您並沒有幫助我的義務,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我抱持著天真的念舊和依戀,才會格外失望。
聯合報聲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市井小民大企劃 !
邀請民眾齊唱【塔綠班之歌】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這幾天翁P在參加美國政治學年會討論台灣議題,十分之辛苦,但他還是來跟我們討論美國和世界的政治現況啦~~~~ft.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翁履中
不會吧,美國政府又要關門了,你在開我玩笑嗎?根據天下雜誌網路版的報導,【本週五中午,也就是美國時間週四午夜,華府可能迎來「關門時刻」。
9月30日是美國聯邦政府財政年度的結束日,如果沒有通過法案或找到其他方法,聯邦政府就會被迫部份停止運作,這將是最近10年來的第三次。先前分別是在歐巴馬和川普任內。
#美國政府關門 這件事,投資人不需要過度恐慌,以歷史經驗來看,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停擺了14次,標普500指數在關門期間並沒有太劇烈的震蕩。在最近一次,川普時代美國政府關門了34天,標普500指數還上漲了10%。
避險基金經理人理萊米德斯(Charles Lemonides)樂觀認為,只要這件事情喬好了,不管是基建法案或大撒幣的紓困方案,都會成為驅動市場更好的利多,市場將迅速反彈。】後續的投資市場會不會跟著變得更動盪不安,甚至影響到美國的正常運作呢?為什麼共和黨反對民主黨要提高債務上限,這樣不是大家一起完蛋嗎?
不過美國為債務解套的方式,竟然是發行萬億美元面值紀念幣?根據香港01報導,【面對國會共和黨人拒絕支持提升國債上限,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9月28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上警告,如果國債上限不能在10月18日前提高,美國將面臨史上首次的債務違約。另一邊廂,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則稱民主黨眾議院老將納德勒(Jerrold Nadler)想要有一個「不必國會批准的萬億美元硬幣」。有趣的是,在法律上,拜登當局的確可以鑄造一個面值萬億美元的紀念幣去繞過國會的國債上限。】
美國軍方自從上次的川普任內偷打電話給中方將領問題之後,最近又出了另外一個狀況,在面對聽證會的時候,參謀首長聯席會的將領作證時的說法跟拜登完全不同,根據世界新聞網的報導:【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混亂招致國會調查,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28日在參院作證時說,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是「戰略失敗」(strategic failure),並表示其實美國應該在阿富汗保留數千駐軍,才能避免美方支持的喀布爾政府垮台,防止民兵組織神學士(Taliban)迅速奪權。先前有消息傳出,密利曾建議拜登總統不要將所有美軍從阿富汗撤出;同時出席28日參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聽證會的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Kenneth McKenzie)在會上證實消息為真。】軍令和政令系統講的說法顯然不同,因為拜登在接受電視訪問的時候說軍方沒有建議他要留駐軍在阿富汗!這下子阿富汗戰爭的難堪結果到底要怎麼收拾呢?
被關押許久的華為長公主 #孟晚舟 被釋放了,同時在中國被逮捕的兩名加拿大人也可以回家了,但是這一連串的動作還是中美對抗的一部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根據BBC的報導:【審理孟晚舟案的加拿大法官原定於10月21日確定最後裁決日期,卻在不到一個月時突然把人釋放了,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簡單來說,孟晚舟獲釋是基於她與美國紐約布魯克林聯邦法院達成的一項交易。
孟晚舟承認參與了一些不當行為,作為交換,檢察官延遲了對她進行的電匯和銀行欺詐罪等四項刑事指控,美國政府也同意撤回向加拿大提出的引渡要求。
這一所謂交易在美國法律上稱為「延期起訴協議」(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簡稱DPA)。
這份協議附帶一份事實陳述,其中詳細說明了孟晚舟如何向一家金融機構做出了故意虛假陳述。該協議要求孟晚舟不發表與該事實陳述相矛盾的聲明,不違反美國法律。
從技術上講,對孟晚舟的指控依然存在,但如果她遵守該協議的要求,這些指控將在在四年內(從被捕日算起,即到2022年12月)撤銷。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有消息傳出,稱美國法院正與孟晚舟就一項協議達成共識。《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引述知情人稱,雙方都有此意願,部分原因是他們都不能完全確信能在引渡官司中獲勝。】但這是法律角度的解讀,可是中美雙方各自有甚麼打算呢?
不過美國究竟不是吃素的,從幾件新聞事件可以看出端倪,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歐盟:台灣是理念相近重要經濟夥伴但不承認其國家地位】,文中指出:【歐中外長第11界戰略對話在9月28日舉行視訊會議並談及台灣議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台灣是理念相近的重要經濟夥伴,歐盟及其成員國有興趣與台灣發展合作,但不承認國家地位。】而在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和歐盟將攜手解決晶片短缺和技術問題】。加上風傳媒的報導,【「你們台積電跟我們三星都受影響!」韓媒爆料,美國恐以法令逼迫交出機密?】美國這陣法到底在布局些甚麼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日本自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外務大臣 #岸田文雄 兩輪投票都以最高票,取得完全勝利。第二輪投票,岸田以257票對170票,勝過河野太郎當選。他也將成為日本第100任總理大臣。岸田將在台北時間傍晚5時舉行記者會。在外交與安保方面,岸田提出「信賴」與「三覺悟」,三覺悟包括誓死捍衛民主主義、誓死守護日本和平與安定、主導能為人類未來有所貢獻的國際社會。岸田主張,強化美日同盟,推進島嶼防衛合作;強化海上保安廳的能力與自衛隊的合作,為了應對中國海警船入侵日本領海,將研議修正海上保安廳法、自衛隊法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日本的新首相對台灣和對全球的政治狀況會有甚麼影響呢?
另外,北韓最近不是一直謠傳它們的疫情跟經濟狀況都很不好,為什麼又可以發射新型飛彈啦!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北韓(朝鮮)又有軍事大動作,13日宣佈已成功試射「遠程巡弋飛彈」,精準命中目標。南韓《韓聯社》指出,這是北韓今年以來第4次軍事挑釁。北韓先後在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後的1月22日和3月21日試射巡弋飛彈,3月25日首次進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短程彈道飛彈試射。
北韓官媒《朝中社》13日報導,朝鮮國防科學院於9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最新研製的遠程巡弋飛彈,飛彈沿朝鮮領土和領海上空的預定軌道飛行7580秒(2小時06分20秒),精準命中1500公里外的預定目標。試射結果,最新研製的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推力等技術指標、飛彈的飛行控制性能、採用複合制導結合方式的末端制導的命中精度全部滿足設計要求,總體武器系統運營有效性和實用性卓越。】這到底是希望達成甚麼目的?總不可能是飛彈射了之後糧食大米都夠了吧?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聯合報聲明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早佳格食品企業工會來到桃園市府前抗議,勞工被欠加班費,還有請防疫照顧假,扣超過一日工資。勞檢處表示,已進行勞動檢查,佳格食品集團也發聲明稿,強調絕無違法。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603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聯合報聲明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高雄氣爆至今7年,最高法院昨天駁回高雄氣爆刑事案件二審上訴,李長榮化工6位被告無罪、21年前的擔任幫工程司的市府顧問趙建喬等3名公務員2年半到4年不等刑期,全案定讞。市府尊重判決,也遺憾這次判決沒有廠商需要負責,對此李謀偉發出聲明稿感謝各界關懷,已成立基金會持續關懷氣爆戶,趙建喬則是手機沒接,無法取得回應。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99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