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士初到台灣時,
曾經被譏諷是要用台灣的健保。
實情是人家根本還看不上健保😂😂
台灣的健保是犧牲壓榨許多第一線醫療人員得來的「成就」
如果有其他資源的人,其實也有不止健保一種選擇😁
如果沒有其他資源,只能有健保一種選擇的人,
必須籲請大家不要隨意浪費健保資源。
尊重第一線醫護人員。
不要搞到「免錢的最貴」
當免錢的賠本生意,做到需要讓大家吃藥效差的藥,醫護人員沒有做醫護人員的初衷時。
最寶貴的生命就沒有守護了。
黃醫師敬上
《李博士每日英文俚語》“UHI - 台灣健保”
==對外國人來說誰稀罕健保呀?===亂保,惡保,賤保,虧保,嗆保,災保,危保,濫保,差保,藥保,崩保,壓保,荒保,暴保,欺保,疲保,漏保,騙保,苛保,亡保,枯保,亂保。
2017底搬來台灣定居因為接受了聯合報的訪問,報導了一個很轟動的題目 “李敖女兒李文:台灣老了、窮了、落伍了 8/14/2017 ”引起了社會的巨大的評論。大部分去過住過大陸的人懂我在講什麼,很多井底之蛙就開始罵我了。用的最多的字眼是 “有本事不要拿健保啦,” “女黃安啦” (我在北京跟他做過節目,不懂為什麼要他在攝影棚裡老是要帶墨鏡)。那時候我不懂什麼是健保,因為我40多年沒有來過台灣長住。現在我來曝光為什麼很多“高端”老外像我根本不稀罕健保,寧願要國際保險:
1. 國際保險好處是 - 西方式的環境和服務,是醫生接待你而不是你等待醫師,不是醫生在一個小時內看30個病人,都是1:1,時間很多的。英文對話/表格,乾淨,設備新,不用想“難民”一樣的等待。也不會看病看到一半有其他的病人突然的打擾。看到可憐的醫生和護士們過勞和僵硬的臉。很多國外的保險公司像AIG,ING安泰, Prudential,Pacific Prime 都可以保台灣區,可以他們不一定有 direct billing (直付保單,一分錢都不用付,醫院每一個月自己跟保險公司寄賬單。)少數的國際保險跟我用的XX公司一樣是可以不用帶錢看病。 當然一個月要付將近2萬萬新台幣不便宜 (包括牙齒/體檢/眼科,一年上限是大約新台幣5千萬),不過買的是心安,安全,衛生,乾淨,尊重和服務。其實假如在一年做完了很多項目也就“賺回來了。” 其他有可能會有DB的是:Cigna, AETNA,AAIT,Bupa,GeoBlue,HTH,Seven Corners,Healix,Colva -S。 IPA,SOS (直升機服務)
2. 因為要拿我的無戶籍的身份的時候,必須要去很多醫院做體檢(一共三次),第一次去了台灣的幾個有名的醫院,看到的醫院實在不敢恭敬,會聞/看/摸/踩到:蟑螂,垃圾,大小螞蟻,大小蜘蛛,大小蟲子,蒼蠅,蚊子,灰塵,便當在桌子上,噪音,不會英文,垃圾箱沒有蓋子有異味滿出來,霉斑,骯髒,凌亂,爆滿,等待,要投訴到榮總的神經內科醫學中心王署君主任醫生根本不理會,漏水,老舊,蜘蛛網,污點,油漆磁磚壁紙脫落,茶葉蛋跟其他奇奇怪怪的食品混在一起的惡心的異味,臭臉待遇,可怕的電視節目/廣告,中式英文標語,電梯樓梯老舊,員工大嗓門八卦等。很多貪小便宜的病人根本不是真正的病人,打一個噴嚏就去排隊拿免費藥了,蹧蹋,霸佔醫療體制,可憐的醫生,護士們極度勞累,整個UHI都快破產了。好好的一個system被心態惡劣,素質低,氾濫,貪小便宜的刁民們和怕事的體制打敗。
3. 大陸的老外,台商多,國際500強會上保險給員工們,自己也可以買私人保險。台灣的經濟必須要好起來。看看一個小小的保險就可以看到台灣的不足呀。 很多國際保險公司根本不要來台灣因為沒有市場! 害了我要回去大陸的老國際保險公司續保。人家老外要搬去大陸很多都是很不願意的,誰要去污染/不穩定/不文明/監控/沒有言論自由地方?大陸的國家500強公司假如不給免費國際昂貴的保險,福利,司機,別墅,車,傭人,保母,國際學校學費,國際搬運費,誰要去呀?這邊很多都是垃圾窮老外,逼不得已趕快取一個台灣妹,拿到APRC ARC居留證/永久居留證就可以拿到健保了。老外的級別很大哦。
4. 可怕的是很多好的牙醫/醫生也不接受健保,很多項目都要自己付,不是什麼都是free的。高端醫生看到拿健保好像看到是二等公民的病人要來了,拒看。老爸最後在榮總一年要自付200多萬的費用,健保付了大約100萬. 以前老爸常年幫我付保險的時候在北京,在美國上大學/教書也都有買30多年的保險,包括意外和人生(有人會嫉妒自己家人只能拿健保哦呵呵),我就勸他買我這種保險,他沒有聽。他生病的時候我希望他可以去美國治療比較腦癌在那邊有更先進的治療。他也沒有聽。有時候像一輩子賺錢養家,最後也不能自己辛苦的錢(錢最後也不是他的啦)給自己更好的treatment。可憐的老爸。
5. 有一些網友跟我抱怨為什麼要健保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規定就是要逼著太太們(沒有工作是一個家庭主婦)跟隨先生,要先生付費用呢?為什麼自己不能自付?(聽說公司付的話健保賺的錢比較多,要不然健保已經虧本了)那假如先生有暴力傾向的話,太太必須要忍受嗎?這個法律有點奇怪。問了健保他們說太太可以寫一個聲明說先生有家暴才可以自己付健保。
6. 為什麼要逼著老外拿到了ARC以後6個月,公司必須要給你上健保? 要不然自己在戶籍地必須自己上。就是每一個人必須強迫要有健保,不像國外和大陸,自己可以買任何的保險,不關政府的事情,很多根本沒有保險的人政府也不理你。
7. 諷刺的是,假如你是暴發戶不要去“農民,菜市場式”的醫院的話,要去我們去的國際部門還不行呢。因為他們只收外籍人士。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台籍的人有雙重國籍的台商,大陸的公司會免費幫你保國際保險。
8. 不幸的是假如有一天我決定要選立委的話,我必須要放棄我的美國身分,我就不能用外國保險了。
9. 不要以為像新光財大氣大,有很多錢可以自己蓋醫院,不管你有多麼昂貴的大大小小儀器也比不了外國的優秀頂級醫生過來工作。你不可能養得起,人家也不一定上看得上你,就像北大,清華,台大,國際學校,所謂的一大堆米其林餐廳一樣,好的教授,主廚不一定要來亞洲工作喔。 我做了一個統計,有名的醫院在台北,我沒有看到歐美國家的外國醫生,95%是台籍,有些也沒有在外國培訓/上過醫學院,一些有上的大學也一般。大陸有一大堆的歐美醫生讓你挑選。不是說台籍的醫生不好,有些也培訓過在歐美國家,不管醫學院好不好。不過有些外國人prefer看歐美的醫生因為習慣和不會有的文化差異。(一直對新光集團很反感,從新光百貨公然讓以色列猶太人騙子們賣保養品到陽明山的豪宅的很不專業的管理,兩個酒店式公寓傑仕堡)
10. 今天分享給大家,讓大家長見識,不是炫富也不是賣弄,只是給大家有另一個層次的參考.商品有很多種,但是大家知道的就是只有國內的,所以我在在美國/北京居住的經驗,提供大家不同層面/不同產品的參考, 拓展國際視野
11. 聽健保局的人說很多拿雙重護照的台灣人假如真的不要健保的話,(有些在美國已經有保險了,不要兩邊付錢)可以用“美國護照出境,” 這樣慢慢的健保就會自己cancel掉了。只要你有戶籍,隨時可以恢復。
12. 我先生20多年,缴了全民健保費,没有用過健保,每10年還發給他感謝狀呢。因為很多台商在大陸和美國也有保險的。所以假如他不是台商的話搞不好我們去看病很難在一起看,因為他沒有外國護照就拿不到國際保險,只能拿健保看病了。
13. 台灣醫院的一些國際醫療部門中心有自己一個“list”,上面有比較“好”的“有國際經驗的醫生提供給他們的客人。
14. 假如有些人拿不到國際保險,可是不要忍受健保的環境,可以多付1500TWD給特別的服務台就不用等,有專人接待和服務。
15. 有哥大校友剛好在國際部門上班建議假如我根本是一個很少生病的人,不必花那麼多錢去續保國際保險。可以選擇用健保的時候付1500TWD的服務費我的國際保險的好處是很少要多付任何的費用,可是健保需要。假如我需要每一個月拿很多藥的話那有國際保險很划算。每一個醫院都有他的優勢,骨科啦,腫瘤啦。算了一下,假如我續保要付大約15萬TWD一年,他們幾乎全部病都保,不要自付很多錢, total coverage is RMB 10,000,000 (TWD 5000萬) 我能用的(不生病的話)就是眼睛,牙齒,體檢,MRI/PET/CT/xrays,藥物,針灸,睡眠therapy是大於14萬,所以基本都“賺回來了”。當然我不支持“氾濫”保險公司。
16. 很多醫院會付多一點錢給看健保的醫生過來看國際中心的客人,看病時間也會多一點。要不然醫生不會有“好臉色”,時間跟健保一樣的短。他們會說我每天累的像狗一樣,你給我同樣的薪水為什麼要我離開健保地帶去看一個拿國際保險的病人呢?
17. 目前據我所知,每間醫院的IMC收費都是本國病人的1.4-2倍,因為就診期間多會配備專人帶診引導,跟一般健保陽春麵規格不同~ 是不是我的國際保險費付給了過勞的醫生/護士更好的“招待”呢?那也可以的因為他們很幸苦,不過聽說是給醫院不是給IMC的,大部分應該還是回給醫療科。
18. 因為我過來台灣一直很關心台灣的有各種“精神病”的狀況,從ADHD到schizos等,希望大家好好的利用健保有cover的精神病科。不要再怕丟臉,無知,沒有勇氣了。
19. 研究了四個我可以認識的有國際部門的醫院,其實都大同小異: (有些國際部門晚上根本沒有門診 ) --臺安Adventist Hospital :最貴的醫院,英文網路做的最好的,電話不太接聽,是AIT(Aetna保險)和TAS 台北美國學校(Cigna)的員工的簽約醫院。英文不錯。 醫生可以過來國際部門看病不過有特別儀器的地方比如眼科等,病人需要過去健保區看病。 -長庚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System:可以插隊當天做MRI等,綠色通道不用等待,有護士帶路去每一個地方包括結帳,可以加護士的line/wechat。 林口的地點太遠 。 -新光Shin Kong Hospital:有最齊全的儀器,私人VIP通道,隱私從停車場上去。專科的醫生太多了,所以一個項目會分的很細導致我要看很多不同的醫生。 -萬芳 Wan Fang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英文很好,有比較國際化的醫生的名單護士可以幫你先挑選。 文山區很不國際話,路道狹窄,計程車服務很local。 -台大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英文一般,醫生太忙,連自己的人都不推薦自己的國際中心。基本都跟健保的人在一起,唯一的醫院在我的國際保險的名單上不能用保險卡就好了,醫院需要跟保險公司確認以後才能用卡付錢。 --榮總根本不回email和電話(5個部門),打到IMC不是人手不夠就是什麼都不知道要不然留言不回。因為對神經內科醫學中心王署君主任醫生很反感,投訴到投訴部門部在1年半以前根本不理會我的問題,所以不要對他們的抱什麼希望。
==看看美國在台協會AIT的美國公民的官網怎麼友善警告台灣的健保和醫療體制:
1. 台灣醫生要看太多的人,壓力大,看病不像美國會時間長給病人的時間長和細膩。很多次一個醫生要在一個小時內看30個病人!
2. 有些病人只是去拿藥而已,所以要有心理準備要等很久。你會感覺到不舒服的擁擠。
3. 我們有收集一些有外國背景的,會英文的台灣醫生給美國公民提供。
4. 當你去醫院的緊急室的時候千萬不要驚訝,不像在美國的病人,台灣的病人是到處躺的,不是坐著。所以會看到很多擁擠的病床。
5. 在美國居多醫院有trauma centers重大創傷及急症中心,可是在台北只有4個醫院有。
6. 119的急救車跟美國是完全不能比的。司機是不會說英文的,調度員會判斷那一個病情比較嚴重才呼喚救護車。不要要求會看到像美國的救護車裡面的高科技救人的設備和有高級醫療人員接受先進的訓練。很多的司機連培訓都沒有。高等的搶救復活EDT的技能不像美國的的緊急急救情況下的醫務職務。台灣高級生命支持服務的人員送往醫院路上進行治療措施也沒有辦法跟美國比。還不如自己坐車去醫院。有些救護車會帶你去最近的醫院不是你要去的。 很多馬路上的車也不會像美國一樣的避開的。
7. 有些台灣的醫院只看外國人的,不收健保卡。只收現金,信用卡和外國保險。
8. 很多台灣的醫院是要有家人在旁邊打理,睡在旁邊和照顧。自己要帶毛巾,廁所紙,肥皂等地用具。地板,牆壁和醫療器都髒和舊。在美國照顧病人是護士不是家人的工作。
9. 很多醫院沒有英文標誌和表格。外國人要註冊會感覺到複雜,混亂,苦難,痛苦,擁擠。去每一個部門都要拿號碼和等待(塑料椅子上)
So there you go,今天我的post應該沒有人寫過。我問了一些台灣的“國際品牌的保險公司”,醫生們,他們都不知道還有這會事。不可思議吧?下次誰敢在罵我放棄我的健保,我會說我用什麼保險不關你的屁事。就算你有錢也買不到國際保險喔!所以呀,腦殘的鍵盤著們,井底之蛙們,當你無知根本不懂狀況的時候,不要再罵人說不要過來台灣拿健保卡,可以放棄之類的話喔。很多高端的老外根本看不起健保喔,卡給他們都不要喔。看來我沒有選擇,只好回去以前大陸的國際保險了。。。台灣呀台灣你讓我們這些要求高的老外怎麼辦呀?很心痛也很無奈呀。
聯合骨科待遇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懶惰本來就會推動人類進步,但好撚多人唔明。勤力就係好嘅睇法,關唔關農業社會事?美國一樣農業過。到現代仍然覺得工時少就影響業績,忽視人腦同人體都需要休息嘅現實,正係身為國際級城市但仍然競爭力低嘅原因。
效率升 人手流失跌
瑞典推行6小時工作實驗
【到網站看: http://wknews.org/node/883 】
正當香港社會為標準工時應否立法猶豫不決時,瑞典已在進行縮短工時至6小時的實驗計劃。實驗發現縮短工時不但對有利員工的健康和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還能提高利潤,狠狠地反駁了那些說標準工時會令中小企執笠的說法。惟工新聞特此翻譯《衛報》報導,看看香港的勞工待遇究竟落後世界多少個世紀。
***
以往瑞典曾進行新的工時制的嘗試,但10前瑞典的政治力量向右傾後,這些嘗試就被拉倒。現在瑞典再次進行試驗,哥德堡(Gothenburg)一間名為斯華德戴倫(Svartedalens)的護老院自2月起,護士由原本8小時工作制轉為6小時工作制,但工資並沒有改變。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質素和效率。
█ 護老院實驗:護理員減壓,長者更舒服
「以往我常常感到筋疲力盡,當我回家後就會在沙發上睡昏。」41歲的斯華德戴倫護老院的助理護士莉絲樂天‧佩特森(Lise-Lotte Pettersson)說。「但現在不同了,我能更加集中精神工作,而且家庭生活更有精力。」
護老院的實驗對其他瑞典人很有啟發性︰在哥德堡的薩赫爾格雷斯卡大學醫院(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的骨科手術部已經轉為6小時工作制,在北部於默奧(Umeå)兩間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亦都採用6小時工作。這並不限於公共部門,小型企業指減短工時能增加員工生產力,同時減低員工流失。
即使護老院需要多聘14名員工來配合較少人手和新的輪班制度,在斯華德戴倫護老院的試驗被人視為成功。護老院的主任安‧夏洛特(Ann-Charlotte)說員工的福利更好,而且護理的質素更高。「自從1990年起,我們的工作量增加,但人手卻更少。我們不能繼續下去。」她說。「在護理行業中,護理員常因精疲力竭而承受許多壓力和疾病——缺乏工作和生活之間失去平衡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佩特森同意夏洛特的說法。照顧一些患有痴呆的老人家需要時刻保持警覺,新制能令她維持高質素的護理服務。「你不能讓老人家覺到很大壓力,否則對雙方都是壞事。」
計劃的顧問本特‧洛倫松(Bengt Lorentzon)表示,斯華德戴倫的實驗現在只有助理護士參與計劃,市內的人力資源系統正整理精密的數據。另外一家實行8小時的護老院將會被用作實驗對照。
「這對於取得証據很重要。」洛倫松說。「以往所有實驗都只重於護士健康和病假,而不是服務的質素。」洛倫松指雖然現在還早下定論,但是斯華德戴倫的護士更有精力、更少壓力和更充裕時間來照顧老人,他們亦更加舒服放鬆。」
█ 企業也支持削工時:我相信時間比金錢更寶貴
隆德大學(University of Lund)的企業管理研究員羅蘭‧保爾森指出,「很長一段時間,政治家不斷說我們需要更多工作和更長工時——工作已經成為目的本身。」他說。「人們花越來越多精力和時間工作。」他說。「但這並不必然是最好。」他指出自從70年代,人類的生產力已經提升了一倍,其實人們有可能每天只工作4個小時。
在哥德堡的豐田服務中心,較短工時制已經實行超過10年。員工在13年前開始每天工作6小時,而且從沒有轉回舊制。中心的常務董事馬丁‧班克(Martin Banck)說以往客人對於常要等待很久而感到不高興,而員工亦受到很大壓力和容易犯錯。於是他削減技工的工時,將工時由原本早上7點至下午4點,改為2個6小時的輪更制,第一更由早上6點開始,另一更則由中午12點開始,不過減少和縮短了休息時間。在這個計劃中共有36個技工參與。
「員工覺得這樣更好。員工的流失減低了,而且能更容易請新人。」班克說。「他們上班的交通時間縮短了,公司能更有效地利用機器和減低了成本——每個人都高與。」更重要的是利潤上升了25%。
27歲的馬丁‧基保(Martin Geborg)在是豐田的技工,他在那裏工作了八年。他留在那裏全因為6小工作制。「我的朋友都很妒忌。」他說。他很享受在上班和下班時交通暢通無阻。25歲的桑德拉‧安德森(Sandra Andersson)自2008年起在豐田工作。「能夠在12點下班好極了。」她說。「在成家前,我在工作後能夠到海灘。現在則用整個下午陪小孩。」
斯德哥爾摩一家應用程式開發公司Filimundus的老闆萊納斯‧菲特(Linus Feldt)說,為了提高僱員工作的動機和集中力,公司在1年前改為6小時工作制。
「現在我相信時間比金錢更加寶貴。」菲特說。「能夠提早兩個小時回家是一個很強的動力。你仍然想在這6個小時裏做好工作和維持高生產力,我想是因為人們能夠更加集中精力,因此變得更有效率。」
█ 地方政局逆轉 過往實驗半途流產
在90年代,瑞典曾經有幾個6小時全薪工作制的實驗。在北部的採礦城市基律納(Kiruna),護老院的護理員自1989年開始轉為6小時工作制,令到女性護理員能更好地與在礦場工作的丈夫相處。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府亦在1996年至1998年間於小孩、老人和傷殘人士的護理中心採用6小時工作制。
但自從2005年後,基律納的政治力量由左翼轉向右翼,改革因此推翻而且員工轉回8小時工作。斯德哥爾摩同樣因政權易手令實驗流產。
「他們因政治風向決定而結束它,並說這非常昂貴。」隆德大學(University of Lund)的教授比吉塔‧奧爾森(Birgitta Ohlsson)說,他曾經參與斯德哥爾摩的實驗評估。「但是這個投資能夠增加社區的福祉。更多人有工作,他們有更健康,享受更好的環境。」
奧爾森認為計算案的成本是複雜,這很難分辦究竟減少病假是因為短工時或是其他因素。另外,更多人工作使能減低失業救助金的費用,不過這是幫國家節省錢,而不是幫助地方政府減低請更多人手的成本。
█ 右翼反撲:減工時等於錢從天掉下來
雖然有好的反應,但是實驗將會在下年結束——哥德堡議會的中左聯盟(centre-left coalition)不再是多數派,而且保守黨和自由派堅決反對減少工作時間。根據自由黨,這個試驗每年花費800萬瑞典克朗(約750萬港元)。「這就像住在一個錢從天掉下來的世界。」一名保守黨的議員說。
哥德堡市議會的左翼政黨黨魁丹尼爾‧巴馬(Daniel Bernmar)承認6小時工作制會花更多錢,但是他強調這關乎在護老院的員工和居民的生活質素。「並非所有東西都關注重減低成本和增加效率,而是令人們有更好的生活。」他說。
█ 主要工會轉向 嘗試將工時提上政治議程
「在2005年至2014年期間保守派領導的聯合政府中,我們只會說更工作更久和更有效率——但是現在我們開始討論如何令我們度過長年工作,我們在60歲時身體不會因過度工作而損壞。」
瑞典的主要工會的研究人員袓亞‧巴高(Joa Bergold)表示哥德堡的實驗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LO承認它一直在減低工時的議題上保持緘默,但現正嘗試將之提上政治議程。
「現在連自由派的媒體都會說這是有趣的計劃,它可能是一個有效率組織工作的方式。」巴高說。「現在有更多自由派和保守派接受6小時工作制——這向工會施壓,令他們認真處理這個問題。」
護老院的實驗吸引許多人的注意,許多工人和管理人員都想知道更多。護老院員工拉森(Dahlbom Larsson)希望轉變將會發生。「無可否認,某些東西將會在瑞期發生。」她說。「縮短工時當中包含許多政治利益,但同時現在人們明顯缺乏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資料來源:
Guardian: Efficiency up, turnover down: Sweden experiments with six-hour working day
http://www.theguardian.com/…/efficiency-up-turnover-down-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