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法國11:00 CH 在台/找工作Q&A]
https://www.joinclubhouse.com/event/PQNE1rVB
繼上週問了大家想討論的主題之後
得出以下五個主題
- 在法國找工作的Q&A
- 法國職場日常甘苦談
- 法國佛系防疫的日常
- 法國家庭倫理 Drama (i.e 封城關太久反目😂)
- 疫情下的跨國戀 (自身經驗跟聽到的故事)
所以第一場會在明天早上 法國時間 11:00 (台灣晚上18:00)
主題「在法國/台灣找工作的Q&A」預計一小時
其實因為疫情影響
公司決定把資源投在法國國內市場
所以我一月底才剛離開前公司
我主管在放聖誕假期前兩小時
無預警地打電話詢問我的意見
在多重考慮之下
我決定把握機會轉換跑道
也順利在兩週內找到新工作
所以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在找工作或是想轉換跑道的朋友
都可以一起來交流問問題
我自己在前公司
也負責招聘我自己的team member
所以也可以跟大家聊聊面試的注意事項
那麼我們明天見😊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談重點: 一、提離職之前,要先準備什麼? 二、跟老闆「離職面談」時,要注意什麼? 三、確定離職後,如何華麗轉身? 【7/9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
「職場倫理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夏琳談法記 x CK's Life in Franc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Keith K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Keith K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心得] 勞基法VS職場倫理- 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現代倫理道德議題思辨- 【職場倫理-心得分享】 4. 50001296...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社畜攻略-職場倫理潛規則TOP6 | 社畜時代|徐謀俊焦凡凡葉益豪 的評價
- 關於職場倫理心得 在 Re: [新聞] 台灣少子化速度快到有鬼?網一面倒:房價 的評價
職場倫理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理專業案主的不純粹心理治療】
.
● 前言:
沒有寫一篇文章說不清楚的事情,如果有,就寫兩篇,兩篇寫不清楚,就寫三篇,以此類推。上一篇文章「心理師,你有接受心理治療嗎?」主要是在論述當人們用「是否接受過心理治療」來做為評估心理治療師時,會造成的限制與不合理之處。這篇我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專業案主自身接受心理治療的動機目的與其衍伸出的界線議題。
.
● 「心理專業案主」與「不純粹心理治療」
.
心理專業案主,簡稱「專業案主」。主要是用以指稱在心理治療中本身具有心理專業背景或是具備或正在學習心理治療 / 諮商 / 輔導 相關知識的心理治療個案,他有可能是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有可能是社工專業人員、社工師、輔導老師等。與一般非專業案主不同的是,他們前來接受心理治療,有很多時候並不是純粹想要解決身心困擾,有些人甚至是自覺沒有身心困擾,而他們接受心理治療是有其他目的和意義,尤其是前三者(心理治療師)。也因此,我稱這樣的心理治療為「不純粹心理治療」。
因著這樣的不純粹心理治療,可能會讓專業案主在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與其衍伸出來的各種界線,有著各種不同的情況與排列組合。
.
● 統整一下,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有以下幾種可能的目的:
A. 體驗:知道什麼是心理治療過程、了解案主感受。主要有可能發生在心理相關課程,也有可能是案主自身想要了解體驗。
B. 治療:處理個人議題、身心困擾、心理疾患。
C. 學習:學習典範、模仿資深專業者。
D. 傳承:部份專業社群期待學習者經由心理治療向資深者學習。
E. 門檻:課程、系所、專業社群的門檻。其背後原因可能是前四者。
F. 其他:例如,名牌爸媽效應。(案主希望自己接受具權威性心理治療師的心理治療,獲得該治療師的肯定與某種層面的傳承。) 或其他。
.
這些原因有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複合。就像你到手搖飲料店,可以點純茶,也可點珍波椰奶茶(珍珠+波霸+椰果+牛奶+紅茶)。當然,和買手搖飲料不同的是,這些所謂的「目的」也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有著滾動式的修正(就像我們的108課綱一樣(?))。因著不純粹,可能會造成不同的人對於自己接受心理治療有著不同的想像與理解。
.
身為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的學習者,我從開始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就不斷有師長表達期待學生接受心理治療,無論是有心理治療督導把督生接受心理治療當作接受他個別督導的必要條件,還是在會議場合聽到某前輩說,所有實習心理師都應當要接受個別心理治療,但又表示如果這樣硬性要求,一定會遭受批評。又或是另一位師長在課堂上大力推薦個別心理治療給研究生,表示每個人都需要個別心理治療,認為學校心輔所應該要規定碩三全職實習之前都要接受過一定次數的心理治療 (雖然這位師長不是走動力的)。
.
●「以人為器」的雙重性:心理治療師是自己,也是工具。
.
心理治療師(心理師、身心科醫師) 如果接受心理治療是接受「治療」,這是醫療行為,是個人隱私。它的目的照理說是為了要處理與面對心理治療師個人自身的身心困擾與心理議題。
.
心理工作者或心理治療師,是一個「以人為器」的行業。就讀心理相關系所時,有些師長會教導:作為一位心理工作者,你應該或說有義務要去梳理自己、透過回顧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了解過去的(早年)經驗如何影響著現在你的日常言行,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影響著你的心理專業工作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大學諮心系部份課程中,課程教師會出許多強調自我省思的報告,目的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自我理解。
.
的確,不可否認,每個人會選擇什麼系所就讀與從事何種職業,與他的成長與學習背景不會沒有關聯。有部份學生之所以會選擇就讀心理相關系所的原因,是自己過去成長過程中(曾經)經歷身心困擾或心理議題,但這並不是全部的人都如此。需要不斷的強調的是,學習心理學與學習心理治療,並無法取代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無論是口語治療還是藥物治療,這是兩件事情。
.
但在廣義的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的觀點中,認為「每個人都有個人議題」,因此心理治療師作為心理治療工作者,在「以人為器」的大前提下,理所應當對於自己的心理狀態與情緒穩定度有較高的標準與要求,因此需要接受心理治療。這不僅僅是為了心理治療師自己的身心健康,更是是為了維持心理治療的工作品質。當心理治療師內在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涵容案主,你心理治療工作也會比較順利,比較不容易行動化。
.
( 溫馨提醒: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心理治療學派或所有心理治療師都抱持此種觀點。)
.
那麼,問題來了。
.
●心理專業案主的心理治療,屬於隱私還是公眾?
.
如果我的觀點是,心理工作者接受心理治療是屬於個人治療,是隱私的,而(準)心理工作者的訓練與教育是屬於公眾的。那麼,心理治療可以同時是(隱私的)個人治療與(公眾的)訓練教育嗎?還是因為心理治療是以人為器,所以(準)心理治療師所接受的「心理治療」也要被視為是公眾的呢?講到這裡,或許有人開始感到困惑。但嚴格來說,這議題會從學習心理治療開始,就以各種隱晦、困難被指認的方式存在著。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把它想清楚。
.
● 如果我們更細緻區分哪些算隱私,可以列出以下五點來討論,這五點我會以我個人主觀認為的隱私程度作為排列順序,最隱私的為5.,輕微隱私的為1.:
.
1. 接受心理治療這件事情
2. 接受心理治療的次數、期間、長期還是短期
3. 接受心理治療的地點、哪間心理機構
4. 接受哪位心理治療師(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的心理治療
5. 心理治療的內容 (這若非案主同意揭露或本人揭露,是違反治療倫理的)
.
工作時曾看過實習心理師把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的經驗與心得寫進履歷中(1. 5則用簡短與隱晦的方式呈現)。也曾聽聞有心理師資深前輩建議學生應徵某單位時,督生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全名寫進履歷中(1.3.4)。又或是曾聽到其他同儕分享,參加某個專業社群的面試時,面試者直接問他,他是否有接受長期心理治療?如果有,那治療師是誰(1. 2. 3. 4. )。每個人對於心理治療的界線、隱私與敏感度不同,雖然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對於這樣經驗的感受為何,但我內心有著不小的震盪。
.
● 回歸到自己身上。如果這件事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我想大家可以思考的兩個問題是:
.
第一,你可以接受哪幾點被揭露,你的底線在哪裡,上述的1.2.3.4.哪一項被揭露,或被迫揭露會讓你感到被冒犯或不舒服。每個人對於隱私與界線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對於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也不見得是一樣的。某些心理治療界的前輩、資深心理治療師認為,這些事情沒有什麼好不能被討論的,「接受心理治療的(準)心理師」是很好的事情。也可能有些人認為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是一種訓練,在這樣的脈絡下,他當然可以問你是接受誰的「訓練」(治療)。
有些學校或訓練單位甚至是在制度上的要求每位準心理師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把接受心理治療視為訓練的一環。學習者被要求提出接受心理治療的證明。你如果要就讀這些校系或加入某些訓練,或是選修某些課程,就必須要放棄某種程度的隱私。
.
第二,如果你是一位(準)心理師,你是否會為了上某些課程,接受某些訓練,或是機構,或是校系的要求,而改變你對於自己心理治療界線的看法,你會願意退讓一些界線標準來滿足這些專業訓練的要求,師長的期待,校系的規定。或是,你選擇別條路走?
.
另一個部分是,訓練單位、校系、師長也需要對於學生、受訓者接受心理治療的必要性給予充分、明確且合理的說明。另一個重點是,這些校系、單位、師長有必要在事前就告知他們對於學習者有這樣的期待與要求,這樣的知情同意,也才符合倫理。最好在簡章上(或初談時)就說明清楚。
.
之所以我需要花這樣大的篇幅去說明不純粹心理治療的目的與意義,是希望可以帶到後面對於專業案主心理治療界線的討論。
.
● 身為(準)心理治療師的你,接受(不純粹的)心理治療是「前台」還是「後台」?
.
我以社會學家高夫曼的「戲劇理論」來看,每個人在社會中的言行舉止都想是在演一場戲,每個人都在扮演一種社會角色,「前台」是演戲的地方,而「後台」是人們可以卸下個人社會角色,把自己內在的感受與想法表達出來的地方,例如:你可以看到在電話中,和客戶輕聲細語,安撫對方情緒的同事,在掛上電話立刻飆罵。這一點也不違和,因為電話中的同事是在扮演好他職場上公司員工的角色,這是「前台」,掛上電話,鬆了口氣,把自己心中的不滿與委屈宣洩出來,那是在「後台」。不過這個前提是,辦公室的氛圍有足夠的安全。讓這位同事願意表達出來。在好的工作氛圍中,其他同事會給予支持與安慰,但若工作氛圍不好,同事間爾虞我詐,這位同事的飆罵就有可能讓他陷入不好的評價,甚至落人把柄。
.
如果心理治療對於案主而言是他的「後台」,他在後台被鼓勵自由的聯想,被允許自由的思考與感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免於被評價、被取笑、被攻擊,這個環境是足夠安全的。如果今天心理治療不是純粹心理治療,還有訓練、教育的目的與意義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治療師(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之於專業案主來說不只是心理治療師,還可能是某種典範,甚至是教師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專業案主還能把心理治療當「後台」,好好的自由聯想嗎?還是他要把心理治療當成一種「前台」,要展現出「好案主」的樣貌,要表現出良好的教養、深度的思考、優秀的言語,壓抑心中對於治療師的攻擊或負向感受,好得到心理治療師的肯定,尤其當心理治療師對案主或是專業領域來說具有某方面的權威性。抑或是,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把大量的焦點放在心理治療師身上,努力地向治療師學習,而忘記了自己是來「治療」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
我們也可以說即便是非專業案主,上述狀況也會發生。 心理治療師之於案主來說都可以是一種模範,提供了一種思考的方式或是可能,並將之類化於日常生活中。但對於專業案主來說,這樣的類化與學習多少會影響他的心理專業工作。而這也是心理治療對於專業案主來說的多重性。到底在治療,還是受訓,或是我們可以說是多重目的性,訓練與治療可以在兩者均不受損的狀態下被執行嗎?我提出這個疑問,也期待大家可以思考。雖然這個議題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有不同的見解。
.
● 心理治療中的依附關係與權力、界線
.
若是走動力取向的長期心理治療,我們很困難不談到治療關係中的依附,動力取向的長期心理治療也會有因人而異,且程度不等的「退化」與「移情」。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治療是否是足夠安全的,界線是否是穩固的,心理治療師是否是有足夠的能力去涵容案主,而不會因為內在的焦慮而行動化。這樣的行動化有可能是因為治療師擔心自己無法在治療關係中成為夠好的照顧者,或是個人的自戀特質,而給予案主治療室外的益處。也有可能是治療師因為治療關係中,個人的焦慮或憤怒,把治療內容、治療關係透露給治療室外的他人,也或者發生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狀況。
.
因此,案主在治療關係中必然冒著某種程度的「風險」和「誘惑」,而專業案主更是如此,因為這位坐在你對面的心理治療師,出了治療室這個空間就是同業、是前輩(資深)心理治療師,甚至有可能是某某人的某某人(心理專業圈就是這樣小,小到隨便轉個身都有可能撞到認識的人(這是譬喻))。
.
無論我們稱這是「心理治療關係」、還是治療室中的「依附關係」、「移情關係」,都無法避免權力與界線的議題。專業案主的個別治療對於專業案主來說提供了一個強烈的個人經驗的可能、學習某種典範( 就算是負向的經驗或遇到沒倫理的治療師都可以帶給我們反思 ) 。
.
但需要注意的是「強制心理治療」這件事情所帶來的限制,也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支持鼓吹案主將「治療師是否(曾)接受個人心理治療」作為評估心理治療師的一個項目。當我們將心理治療作為強制,而忽略每個人的差異,那就有可能造成壓迫,有可能為了交「證明」(準)心理工作者只是花錢花時間坐在案主的位置上,沉默個幾次好交證明。又或是假裝扮演一個好案主,而非真正有在投入在心理治療當中。當我們期待案主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可以自由,那麼(準)心理治療師強制性的心理治療,就無法掩飾其弔詭的成份。
.
● 結語:
將不純粹心理治療中的矛盾與弔詭性提出來討論,目的是期待可以有更清晰的思考,另一部份是當(準)心理師在接受心理治療前,有更細緻的思考與討論,那麼,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首先,知道自己怎麼想、自己的期待為何,有機會向自己的治療師討論,找一個對於關係和界線有共識的心理治療師。需要提醒的是,謹慎戒備對那些不尊重你界線,或老是冒犯你界線的同儕與師長。以上討論,謝謝願意閱讀完這樣落落長文章的你。
職場倫理心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分鐘閱讀:向極權主義邁進
當錯誤的代價由別人承擔
這個星期我會介紹一本書,今天先談談書作者、美國經濟學家湯馬斯‧索爾在書中的一句話:
「當錯誤的代價由別人承擔時,犯錯是容易的,堅持錯誤也很容易。」
湯馬斯‧索爾(Thomas Sowell)生於1930年,是當代美國經濟學家、社會理論家、政治哲學家。
1930年出生在紐約哈林區黑人家庭。高中時因家境輟學,之後被徵召參與韓戰。退伍後憑著自學,先後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並在芝加哥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除了經濟議題之外,他經常針對國家的角色、種族問題等主題發表文章,著書20餘種,他最重要的作品,則公認是《知識份子與社會》。
這裡引用書中的這句話,適用於社會普遍的職業。不論做什麼工作,任何人都會犯錯。阻止人們犯錯的主要原因,就是做錯了要承擔後果,要付出代價。因此而促使人們做事謹慎。常見的職場現象,是人們做錯了會把犯錯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或下屬。而好的領導者就會主動承擔下屬做錯的責任,即使他對錯誤並不知情。
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而不須承擔責任的話,他就不會謹慎從事,就會輕易犯錯,而且不會承認過錯,反而堅持錯誤,持續犯錯。這樣,對工作,對社會,都會造成越趨嚴重的後果。
但索爾上述這句話所指的,不是一般人,而是被稱為知識分子的特定的人,包括著名的學者、作家、意見領袖等等對社會的發展有實質影響的人。在《知識分子與社會》中,他形容知識分子往往就是一些對造成社會傷害而不須負責的人。
《新聞守護者》的原型
不久前有一部電影《Mr. Jones》上映,中文名譯作《新聞守護者》,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加雷士.鍾斯(Gareth Jones)是1932年首次實地採訪報道蘇聯烏克蘭大饑荒實況的英國記者。他的報道被當時西方媒體和政界指為無中生有,《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華特.杜蘭迪(Walter Duranty),知道真相卻發表文章暗示鍾斯是一個騙子:「這裡沒有饑荒,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杜蘭迪被蘇聯和知識界奉為座上賓,並獲得了普立茲獎。杜蘭迪更連結其他同行一起打壓抹黑鍾斯。西方知識界認為蘇聯縱有不足,但在追求平等的偉大理想下也要給它時間。西方政界基於必須與蘇聯打交道,一廂情願地相信蘇聯的宣傳。鍾斯的報道被掩蓋在一片歲月靜好之中,受到西方主流社會和媒體杯葛,只能在非主流媒體刊登。但報導真相帶來的後果是,他在1935年前往中國東北採訪時遭到懷疑是蘇聯特務所暗殺。
掩蓋真相的杜蘭迪就活到1957年73歲,他的普立茲獎一直沒有被取消,儘管蘇聯的暴政和烏克蘭大飢荒的真實存在已在西方廣泛報道。直到1990年,《紐約時報》才承認杜蘭迪發表的否認饑荒的文章是「本報史上最糟糕的報道之一」。然而,普立茲委員會拒絕收回給予杜蘭迪的獎項。 ——這個真實且諷刺的故事,就是電影《新聞守護者》的原型。
知識分子的禍害
索爾在《知識分子與社會》(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一書中,用大量事實,批判知識分子在兩個世紀以來,以他們不須負責的言論引導社會,而造成的禍害。他認為,「人類絕大多數的災難,恰恰是由這些自以為最聰明的群體造成的。」
知識份子指的是產製觀點的人,而一旦知識份子所產製的觀點,由他們身旁另一大群人士加以向外傳播——這些人士包括教授、老師、作家、記者、官員議員及其助理或其他「知識界」(intelligentsia)成員等,便會對社會產生巨大、甚至關鍵的影響。
他認為,要列出知識份子的貢獻有點難,但要舉出這群人從過去到現在對社會的破壞,就容易多了。許多人為災害——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歐洲獨裁政權的興起,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延長,甚至當今校園內缺乏言論自由、只容許知識份子主流意見的情形,這些災害背後都有難辭其咎的知識份子。
但現實與知識分子的斷言往往有很大差距。例如,在槍枝管控議題上,知識份子常認為「槍枝管控鬆散,導致殺人犯罪率增加」。因此美國殺人犯罪率高的原因,就是槍枝管控鬆散。可是統計數字顯示:
巴西、俄羅斯的槍枝管控比美國更嚴格,殺人犯罪率也比美國更高;德國、比利時、法國不禁槍,殺人犯罪率卻低於禁槍的盧森堡;墨西哥人民擁槍率低於美國,殺人犯罪率遠高於美國;20世紀初英國不禁槍,二戰後開始管控槍枝,殺人犯罪率於1963年躍升為20世紀初的2倍;1960、1970年代美國殺人犯罪率持續竄高,1990年代大幅下降,同一時間區段內,私人擁槍率一直成長,可見槍枝管制與殺人犯罪率之間沒有關連。
但最早讓鍾斯的故事廣為人知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湯馬斯‧索爾於2010年出版的一本書。《知識份子與社會》出版後,波蘭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才將這件事改編成電影。
人類左傾的代表
索爾的文筆優美且犀利。在《知識分子與社會》中,記述了比電影更精彩的故事,堪稱「20世紀知識份子的翻車史」:
1930年代,大作家蕭伯納、羅曼‧羅蘭訪問蘇聯後,為史太林唱讚歌;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沙特考察納粹德國後,評價希特勒統治的第三帝國 「和法國差不多」,此時,猶太人已經被關進了集中營;二戰前夕,哲學家羅素極力推動英國單方面裁軍、削減軍備;左派理論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曾為赤柬辯護…… 。索爾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知識份子有一種讓人驚訝的特權,就是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極度愚蠢。
知識份子,通常被大眾視為「智力超群、富有擔當」的群體。但是,許多大名鼎鼎的知識份子,為什麼會在人類命運的關鍵時刻「全軍覆沒」、甚至判斷力還不如常人呢?
原因是知識分子有左傾的淵源,又或者追求平等是人類的驕傲,是人類的天性。 任何人從出生開始,不用接受任何理論教育,都會自然而然產生左派的烏托邦的平等構想:妄想知曉和掌控一切事物,期待盡善盡美的社會制度,渴望無微不至的保障……。
要克服這種天然的左派衝動,幾乎一定要經過「從左到右」的觀念轉變,養成消極的政治觀——對世界保持謙卑、審慎,對人性保持警惕、悲憫,從而接受「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場」的右派價值觀。 但是,知識份子作為掌握專門知識的群體,本身又擅長表達、傳播觀點,於是在他們身上,人的驕傲往往就來得更強烈、更明顯,不易改變。 即便有左派哲學的加持,知識份子的左傾在每一個時代都沒有什麼新意。
向極權主義邁進
知識份子的研究通常是制度和環境,他們迷信「制度和環境」, 輕視世俗的「觀念和民情」。 因為迷信制度,他們拒絕相信「民主國家也可能發生選舉舞弊」、 「自由媒體也可能不公正」。他們固執的相信,一個國家只要有了人民的民主權利、三權分立,制衡權力的法治就會水到渠成、永不褪色,人民自然就會趨善避惡、永享太平。
因為輕視觀念,知識份子只反對看得見的極權制度,卻對產生極權的觀念和民情視而不見。他們認為「適當比例的財富再分配」以實現平等, 「有利於形成互助互愛的社會氛圍」。這些觀念因知識分子的傳播而造就民情,正挑戰私有產權的倫理,也不斷擴大政府管理權力而不再是「有限政府」。私有產權和有限政府不斷向社會和權力妥協的後果,就是向極權主義邁進。
由於輕視觀念的後果,左派知識份子在傳播可能有害的觀念時,可以毫無顧忌。在觀念的後果產生後,他們也心安理得。
一個醫生如果出現嚴重誤診,一個工程師的設計如果出現嚴重誤差,通常都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在職業上身敗名裂。 但是,當那些「社會工程師」在知識上出現嚴重誤判,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的後果時,他們卻無需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照樣充當知識教主、社會良心。
索爾提醒大眾,少一些對知識分子的盲目崇拜和道德綁架,他們反而更能謙卑、清醒。另一方面,知識份子也要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不僅要敢盡言責,還要善盡言責,考慮和顧及到自己的言論和理念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和後果。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
職場倫理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對談重點:
一、提離職之前,要先準備什麼?
二、跟老闆「離職面談」時,要注意什麼?
三、確定離職後,如何華麗轉身?
【7/9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8/17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676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gzZ4gloxB9M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7321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802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99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13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7717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642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www.ekoob.com.tw/course/6253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新平台露出】受夠YouTube廣告?!
這裡讓你專心學習:https://odysee.com/@%E5%95%9F%E9%BB%9E%E6%96%87%E5%8C%96:c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職場倫理心得 在 Keith K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我是開開 or you can call me Keith,一名髮型師並有著大大的夢想。
-
馬上訂閱!https://reurl.cc/qmgvZR
-
我的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keithtseng
琳恩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ynne_168
-
影片時間軸
0:00 影片開頭
0:24 第一點 客人遲到
2:37 第二點 客人放鴿子
4:12 第三點 各種姿勢
5:03 第四點 殺價
6:30 第五點 說隨便你?
8:30 還是有天使行為的客人 (愛心)
-
我的上一支影片:https://youtu.be/aT-nlw-6nIA
[兩位美髮師來靠北!七點關於美髮助理必經的成長心酸大公開 Ft.琳恩 (中字CC)
-
千呼萬喚終於來到成為 #美髮設計師 後,這才是各種真正挑戰的開始了!做 #服務業 的大家一定會超有感的 #客人NG行為!!好啦,雖然我們靠北了關於客人們的這些行為,但我們都還是愛大家的(超孬)然後記得先看上一隻影片唷
職場倫理心得 在 Keith K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我是開開 or you can call me Keith,一名髮型師並有著大大的夢想。
-
馬上訂閱!https://reurl.cc/qmgvZR
-
我的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keithtseng
琳恩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ynne_168
-
影片時間軸
0:00 影片開頭
1:02 第一點 被設計師欺負
2:18 第二點 助理薪水?
3:35 第三點 助理抽成
4:31 第四點 洗頭洗到手裂
6:06 第五點 吃飯是什麼?
7:46 第六點 雜事做不完?
10:01 第七點 潛規則
-
我的上一支影片:https://youtu.be/MNEJDmq_QU4
[房間大改造+2021我來了] 其實不用花大錢也能佈置出我的夢想中秘密花園,小資必看啊!! (中字CC)
-
對,身為 #美髮師 的我要來揭(ㄎㄠˋ)露(ㄅㄟˇ),在 #美髮 產業中大家沒看到的 #黑暗面,這集先來聊聊曾經都是 #美髮助理 起步的我們,都經歷過的七步必經過程!
職場倫理心得 在 現代倫理道德議題思辨- 【職場倫理-心得分享】 4. 50001296... 的推薦與評價
【職場倫理-心得分享】 4. 50001296 倫理並不止侷限於家庭關係之中,在職場上職場倫理也是相當重要的,在職場上不管是人對人又或者是人對物的態度與 ... ... <看更多>
職場倫理心得 在 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所以,所謂職場倫理根本. 是個屁囉. 前. 言. 現在的公司還講求職場倫理嗎? 是否只要當上主管就沒有人可以約束?公司也不用考核他的人. ... <看更多>
職場倫理心得 在 [心得] 勞基法VS職場倫理-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好像還沒有看過把勞基法和職場倫理兩個東西放在一起談的文章
然而我覺得這部分有許多值得省思的地方
小弟不才,就拋磚引玉的說說自己的一些見解
------------------------
首先要有的認知是,勞基法與職場倫理,兩者都是很重要的
一個是法律、一個是道德,法律與道德兩者都很重要,也無法互相取代
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合法的不一定合乎道德,合乎道德的也有可能是違法的
而勞基法與職場倫理,也是這樣的關係
例如:勞基法規範勞工一年可以請三十天病假
有新進勞工第一個月就請了二十二天病假
或者是勞工工作了八小時,有三個小時在摸魚打混
老闆沒有叫他不要做,而他也領了相對應工時的薪資
這些是合勞基法,卻不合乎職場倫理(雖然現實中應該不會有這種情況吧)
另外一種,假設外科醫生幫病人動手術,手術一動就要好幾個小時
然而可能就發生了該醫生連續工作超過12小時的情況
這種就是雖然違反勞基法不得連續工作超過12小時的規定
但在職場倫理上,卻是說得過去的,因為不可能手術動到一半換醫生吧
或者是空姐在飛機上工作,飛機的飛行時間很長的
工作時間就一定會超過12個小時,然而職場倫理是OK的
(小弟想不到其它例子了
徵求一下,有沒有其它合乎勞基法卻不合乎職場倫理
或是合乎職場倫理卻不合勞基法的例子?)
當然法律(勞基法)與道德(職場倫理)同時能兼顧,是最理想的情況
然而有時候法律與道德發生衝突在所難免,就是智慧的考驗了
但是如果法律(勞基法)與道德(職場倫理)兩者都不OK,那就很糟糕了
而我個人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走檢舉申訴的路線是比較適合的
會讓我想到「勞基法」與「職場倫理」兩者之間關係的契機
是我在新北市新莊區幸福路上的某間工廠當作業員的時候
那時候的我,腦袋裡只有勞基法,壓根沒意識到什麼叫做職場倫理
-----(以下是故事,故事很長,若不看可直接跳結語)-----
去應徵時,面試的人資小姐說公司是合乎勞基法的(畢竟是一兩百人的公司)
後來做一做真的大部分都是
(只有大部分拉,因為我做的時間不多
沒有經驗到加班的歷程,所以可能有我沒看到的黑幕)
少部分沒合乎勞基法的,就是我想請病假叫我用事假請
如果要用病假請,須附二級醫院的醫生證明(不接受小診所的)
這當然也不符合勞基法
另外本來5:20下班,卻「要求」我多留10分鐘左右收拾東西
(以勞基法來看這也是不符合的)
我會覺得既然都事先知道要花10分鐘整理,為什麼不讓我5:10就開始整理?
下班時間到就是我自己的時間,如果希望我多留幾分鐘收拾
也應該是要用好好說、商量、不勉強人的態度來溝通吧
怎麼會是用要求、命令的方式呢?
然後就是我想請事假去從事志工服務的活動
卻一再的被課長刁難,說我這是什麼工作態度?
如果我請假事由是寫回家,課長會接受
但是寫「志工服務活動」,課長卻說我工作態度有問題?
還說我怎麼不賺錢,去做這種事情?
一直不想要批准我的事假申請
我想以前的觀念、工作態度是「工作至上」吧?
或者應該說「賺錢至上」!其它東西等你有錢以後再說
我的想法是,現在時代觀念不一樣啊
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
上班的時間我會認真做事,但是下班時間就是我自己的
而且那個志工服務活動,是我在應徵前就已經先排好的行程
當然我了解到這是世代觀念的衝突,很難去講什麼對錯
因為那時候的我,腦袋只有勞基法
心裡想的就是,公司一開始說都有照勞基法走
但怎麼真的遇到問題時卻沒有?就是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覺得公司就是很惡劣、對員工不友善的
所以就去和主管爭取自己的權益,詢問請病假的東西
詢問一些有的沒的,然後錄音,錄到很多證據
可能也因為我太懂得爭取自身應有的權益
所以課長和另外兩位,就跟我談不適任資遣
我仗著法律面是正確的,與課長、人資主管等等理論
覺得憑什麼用不適任資遣我?就因為我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
他們講說不是因為這樣,而是因為我的工作態度
我自認自己還算認真,但也是虛心請教是怎麼一回事
他大概提了幾點
說我才剛來還沒有什麼貢獻就一直請假?哪有人像你這樣的?
(我到職不到一個月,請過兩次病假,一次被當成事假請
因為工作太累身體不太適應的關係
後來我又有請一次回家跟一次志工服務的事假)
剛來不到一個月,就請了四天假,雖然是合乎勞基法啦‧‧‧
還被他們說我有一次上班穿拖鞋,這樣很不應該
雖然講了之後你就有改進了,但這是你本來就應該要知道的
(那天下大雨啊,之後下雨我是穿拖鞋到公司,在公司換包鞋)
還有講了一些,但我卻一直focus在公司沒有照勞基法走的點上
心中是一種義憤填膺、對不公不義之事憤憤不平的情緒
因為我當時就是認為,公司就是欺騙
還有沒照勞基法走的公司對員工就是不尊重、就是惡意的
這樣的情況下跟我講態度???
我跟公司要了薪資+資遣費+十天預告工資,公司答應了
並告訴我隔天下午5點去拿錢
我隔天下午準時出現,他們希望我簽一張什麼東西的
有點像和解契約的東西,簡單說就是拿了這些錢之後
我不能再針對自己以前在公司發生過的事情伸張什麼的
還說我不簽也可以,但是到調解那邊
拿到的不會比這個多,說是用最高的錢算給我
但我當時care的,不是我能拿多少錢
而是公司的一些東西不合勞基法,我希望能幫勞工爭取
課長就說,其他勞工的部分就是他們自己爭取
我試圖用申訴給壓力,但好像還是沒辦法
然後有些微感受到他們的無奈
(那好像也不是他們能決定的,這還是要看老闆的
只是還是給主管一些壓力,希望長久下來多少能有影響)
可能是三位主管知道我並不是惡意找麻煩
而是心中懷有某種理想,所以這兩天一直是很有耐心地跟我開導講很多
我也慢慢發現其實他們人還不錯,並不是惡質的主管
其實主管的心態上並不會刻意刁難或凹員工
很多想法認知上的衝突,是因為世代觀念的差異所導致
但這部分真的很不好去評斷是非對錯
態度方面雖然還沒完全想通,但內心自覺理虧,就答應了
簽完那個東西拿了錢,有兩位主管還想要陪我到附近公園散步
就是放鬆的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
發現到原來除了「勞基法」之外,還有所謂的「職場倫理」
原來我就是這一點沒做好!!!
而課長、主管們這兩天在講的,一直都是這些東西
突然有一種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感覺
但這就是一個經驗,就算我想通了
也不可能再回去上班了,因為事情就是發生了
聊完天回到公司五點多,她們還要繼續上班‧‧
(幾個月之後,我自己再研究勞基法時才發現
沒有滿三個月公司可以不用預告,想到這件事情‧‧恩‧‧
可能真的很怕我去申訴吧?想盡辦法搓湯圓和解
但是他們大可以跟我說未滿三個月沒有預告工資,卻沒跟我講
加上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我會寧可相信他們是為我好)
其實以工廠來說,這間公司真的算是很不錯的公司了
-------------(結語)--------------
故事很長,也是一個經驗跟大家分享
但此篇文章的重點
不是公司怎麼樣違反了勞基法
而是前面開頭講的那些東西喔
勞基法(法律)V.S.職場倫理(道德)
兩者之間其實真的是需要有個拿捏的分寸
講到倫理,就很容易有人情、文化的影響因素
而這許多種種因素的綜合考量
或許也是很難說得準、很困難的地方吧?
期望能拋磚引玉,會有更好的文章出現囉
但如果是那種幾乎徹頭徹尾違法的飲料店
就不用想太多,檢舉申訴就對了
-------------------------
10/11,pm8:30新增
有網友下方回應說,這不該稱為職場倫理,而應該稱為潛規則
但是職場倫理VS潛規則,我想這兩者還是有所差異的吧?
也有網友表示,沒有職場倫理這回事,只有企業文化
(我想潛規則是企業文化的一部份吧,兩者是這樣的關係)
這部分我想是有很多可以討論研究的空間
所以我一開始也說,這篇是拋磚引玉
感謝有抓到我PO此篇文章想表達的重點是什麼的網友的回覆
其它針對我個人在職場上怎麼了的回應
那雖然不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但還是感謝網友的關切
至於為什麼我會提到職場倫理,就如我上面所講
我一開始只有想到勞基法,沒有其它概念
是在這件事情尾端,主管的處理方式態度
我的自我反省與虛心求教,以及主管對我說的話
最後我有得出自己在職場倫理這部分沒有做好的反思
恩‧‧不是那間公司的主管或工作環境
就是合乎職場倫理的意思
這部分,我待的不夠久,不予置評
但我認同應該給的就是要給,刻意沒照勞基法走就是公司對員工的不尊重
公司都不尊重員工了,還好意思跟員工講態度,員工只會乾在心裡吧哈哈
除非有上面我舉的例子發生吧,但感覺不太可能
------------------------
另外關於工作態度的部分,從網友的回應中,果然是出現了兩派的歧異
我在上面是以世代的觀念差異簡單帶過
但因為網友對這部分的熱情回覆,所以我試著說明一下我的想法
兩派的想法大致分析如下:
1.工作是生活中應該看最重的部分
工作時認真工作是應該的,但在你的人生規劃中
你要把工作放在第一順位
(不一定是第一,但就是看得非常重的意思)
這樣才叫做是認真的工作態度
那位課長的觀念就是如此
2.工作是生活的一部份
生活中有很多部分
有家庭、工作、志業、興趣、朋友、愛情、休閒、娛樂、服務、宗教‧‧‧等等
每個人有其自身的價值觀與人生規劃,工作不必然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尊重每個人價值觀的選擇與排序
什麼叫做認真的工作態度?其實很單純
就是工作的時間,認真工作把它做好
就是這樣子而已
我知道很多的人,尤其是以前的觀念幾乎都是第一種
即使是現代,很多人如果不抱持第一種的人生態度
可能連過生活都有問題,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所以我會尊重
然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不全然在於工作
工作的基本意義,我認為在於維持生存所需,以及社會的互助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概念)
如果您要選擇第一種人生態度,我當然是尊重
但如果把沒有選擇前者人生態度的人,扣上工作態度不佳的帽子
似乎就不太妥當了吧?
而選擇第二種人生態度的人,也不代表他的工作態度就不好
希望大家不要把「人生態度」與「工作態度」兩者相混淆
人生是自己過的,你要如何做價值觀的取捨,在於你自己
結果也是你自己承擔,沒有人可以為了你的人生負責
有些人為了工作,失去了家庭與愛人、失去了朋友與休閒
你跟我說那樣才叫做認真的工作態度,我要怎麼買單?
因為你講的那不是工作態度,而是人生態度
請不要用工作態度來包裝,硬要我接受你的人生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89.1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476135607.A.7F9.html
生活負擔不大,才有辦法這樣子
沒有職場倫理還是企業文化還是什麼潛規則的概念
你為什麼可以自動腦補成各懷鬼胎...
故事的部分,以描述的方式呈現居多
從故事的材料當中,我是經過怎麼樣的思考與反省才得到這個結論
這些思考方式與過程,我並沒有放在文章裡
因為這不是此篇文章我主要想表達的
如果要再打出來,字數會很可怕阿...
還是你認為工作不到一個月請四天假,等同於,工作態度不好?
如果你自己要這樣想,我不說什麼
但請別覺得別人沒跟你一樣這麼想就不應該
請假是勞工的權益,只要在勞基法的規範之內,法律上就沒問題
當然只要員工請假,對公司一定會有影響
那誰要為員工的行為,對公司整體造成的影響負最大責任?當然是雇主
所以如果雇主覺得勞工不適任,可以有相對應的處理方式
只要合乎勞基法,法律上就沒問題,這是雇主的權力
員工要不要負責?怎麼負責?就是承擔雇主對他的處置以示負責
勞工與雇主,各自為自己的選擇來承擔後果,有問題嗎?
合則聚,不合則散,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
※ 編輯: stawd5936 (36.237.89.107), 10/12/2016 05:12:20
在雙方都沒錯的情況下,就是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
當然如果主管是這樣子,我也會去做拿捏調整,但我不會要像他一樣
調整後主管還是不滿意的話,那就是雙方無緣囉
你所講的各讓各的意思是什麼?請問哪裡互相退讓呢?
員工的讓步:接受公司不符合勞基法的部分
公司的讓步:讓員工繼續在公司工作(這樣叫退讓嗎?)
你的回覆一直說這跟倫理無關、倫理不是這樣
不然你來講講倫理是怎麼樣?
另外若是要談倫理與道德的問題。
如果個人道德沒做好,倫理怎麼可能做得好?
而且我已經提了不下三次,你真的有認真看我的文章嗎...
故事本身以描述居多,單就故事的材料來看,你要說那不是倫理,這沒有問題
我是經歷了這樣的故事之後,得到了勞基法與職場倫理,都很重要的結論
故事不是文章的重點,勞基法與職場倫理的關係為何才是
那也是我在文章開頭與後文提到的
至於我經歷這樣的故事,我是怎麼反思而想到「職場倫理」的過程
這過程不是重點,也沒有必要說明
只能說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會透過不同的方式,學到他該學的人生課題
而我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學到了這部分
※ 編輯: stawd5936 (36.237.89.107), 10/12/2016 12:13:46
※ 編輯: stawd5936 (36.237.89.107), 10/12/2016 12:22:35
※ 編輯: stawd5936 (36.237.89.107), 10/12/2016 12:41:26
※ 編輯: stawd5936 (36.237.89.107), 10/12/2016 12:51:16
你一直要文不對題的鬼打牆回文想要告訴我該怎麼樣才對,我也很無奈阿囧rz
※ 編輯: stawd5936 (220.143.62.70), 10/14/2016 22:31: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