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點到9點,為人體胃部的運作活躍期,是一天中最能完善吸收營養的時段。所以在一日三餐當中,都應維持均衡與規律,其中又以早餐尤為重要,而晨間來杯養分均衡的精力湯,已是許多人開啟美好一天的養生儀式。也因攝取足夠必要營養元素,便能在一天當中維持思緒清晰、心情愉悅、腸保健康,更能讓精神飽滿又充沛!
「精力湯」指的是由蔬菜、水果、芽菜、堅果、穀類、豆類、種子、蕈菇、藻類、香料、油脂等營養食材,經過調理機充分調和而成的全蔬果汁。當中富含酵素、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兼具低脂高纖優勢,尤為符合現代人營養、效率、均衡的飲食需求,亦可稱之為「喝的全營養食物」
多元蔬果食材中的豐富養分,能有助於修補細胞回到穩定狀態,其中兼具抗氧緩老作用的植物生化素,對於降低血管細胞病變及減少罹患各種慢性病之防禦有良好貢獻
「元氣精力湯」基礎方程式=1-2種蔬菜+1-2種水果+堅果+淨水。食材內容可由喜好自行調整搭配,但仍建議在蔬菜、水果、芽菜、堅果、穀類、豆類、種子、蕈菇、藻類、香料、油脂中,每次能含有上述類別中的6-8種食材,也盡可能避免每次都喝一樣的配方,如此更能幫助身體攝取多元營養。以下「盛夏健康的五杯精力湯」我們一起來喝看看吧!
❶元氣活力綠拿鐵
🥗食材
奶油萵苣50g、青花椰苗50g、鳳梨200g、蘋果150g、熟毛豆仁50g、無調味綜合堅果 10g、飲用水300c.c.
🥗營養
奶油萵苣具利尿、改善心肌收縮及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青花椰苗具有極佳抗氧化力,含有酚類、醇類等物質及膳食纖維。鳳梨中含高纖、酵素及維生素B1,不但可以消除疲勞,還能增進食慾。蘋果的果膠能降低體內膽固醇,而多酚則能增加體內的好膽固醇。毛豆富含蛋白質,並具有養顏潤膚、改善食欲不振與全身倦怠的作用。堅果則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體內膽固醇,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還能降低腹部脂肪
❷紅潤嬌顏青春露
🥗食材
甜菜根50g、去籽熟紅棗10顆、桂圓20g、熱紫米50g、熟紅豆50g、黑芝麻粉10g、熱水300c.c.
🥗營養
甜菜根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氣體的濃度,進而放鬆平滑肌、舒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紅棗能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氧量,對補血有幫助,也提振精神,且讓氣色紅潤。桂圓性溫味甘,可益心脾,補氣血。紫米富含花青素,具抗氧化功能,有助清除體內有毒的化學物質和自由基。紅豆富含水溶性纖維與寡糖,有助排便,使腸道益菌增加,維持腸道健康。黑芝麻中富含豐富的抗氧化劑天然維生素E,可減少自由基產生,清除老化代謝產物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延緩皮膚衰老
❸腦力發達植物奶
🥗食材
熟南瓜150g、蘿蔔嬰50g、核桃20g、鮮洋蔥10g、薑黃粉5g、黑胡椒3g、無糖豆漿300c.c.
🥗營養
南瓜含有的纖維、葉酸和鉀、鎂可改善血壓和膽固醇水平。蘿蔔嬰含維生素E,可減緩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與自由基的產生,預防大腦、身體器官衰退,同時幫助延緩肌膚老化。核桃中的卵磷脂,能增強大腦活力,消除大腦疲勞,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工作效率,且能修復受損傷的腦細胞,預防老年癡呆發生。洋蔥有豐富的槲皮素,可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濃度,使血管暢通、保持彈性。薑黃裡的薑黃素是優異抗氧化物,可中和自由基,達到延緩老化的作用。黑胡椒裡的胡椒鹼可以大幅幫助身體對薑黃素的吸收。豆漿含有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
❹睛彩粉紫優酪乳
🥗食材
紫甘藍50g、桑葚50g、藍莓50g、檸檬汁1顆、枸杞20g、無糖優格150g.、冷水150c.c.
🥗營養
紫甘藍、桑葚、藍莓皆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C、鉀、銅、花青素,其中維生素C有助於生成膠原蛋白,具備美肌作用 ; 鉀則可防水腫、控血壓;花青素更具備強力抗氧化能力,能延緩老化、預防疾病、將低眼部水晶體變混濁,對預防白內障等眼疾有正面助益。檸檬富含鉀,可讓更多氧氣送入大腦,同時修復肌肉細胞。枸杞俗稱明眼子,富含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健康眼睛的營養物質,故有明目之益。無糖優格為營養密度高的乳製品,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與其他微量營養素,可用來預防體重增加及心臟代謝相關疾病
❺潤腸養胃消化飲
🥗食材
香蕉200g、木瓜100g、熟銀耳50g、熟秋葵50g、亞麻仁油2茶匙、藍綠藻粉5g、冷開水300c.c.
🥗營養
香蕉含纖維及果寡糖,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果寡糖則有助腸道益菌繁殖,改善腸道菌叢,幫助排便。木瓜富含膳食纖維、果膠及酵素,有益於延緩血糖上升,同時它也是腸道益生菌重要的能量來源,能夠維持腸道功能健全。木耳富含豐富膳食纖維,不只可增加飽腹感、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秋葵內部的黏液可以附著在胃壁上,有保護胃部的用途,對於視力保健、調節血壓、預防肥胖、緩解便秘等都有助益。亞麻仁油可降低膽固醇和血糖,並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或是慢性發炎。藍綠藻為大自然中純淨的植物,具有多種膳食纖維與營養,以促進新陳代謝,提升元氣與防禦能力
#停看聽
⚠️所有食材在使用前,務必清洗乾淨,特別是生食材料;若為特殊體況者,這應由主治醫師指示下斟酌使用,食材則以熟料為主
⚠️精力湯建議15分鐘內喝完,因當中營養素十分活躍,會因接觸溫度、空氣和光線而遭到破壞,放置時間越久,營養素也就流失得越多
⚠️使用生食材料時,挑選無農藥、自然農法生產的蔬果與食材為宜,又以具有相關認證規範之選項尤佳,且每次使用前皆需徹底洗淨,以提高食用保障
⚠️剛開始飲用精力湯者,建議可些微提高水果的比例以增添風味,待適應之後再漸進調整成趨向前面內容所提及之材料建議配比。目標在於每次都能喝進食物的全營養,善用四季當令蔬果食材,便能幫助身心獲得完善養護
⚠️尿酸偏高或痛風者,在製作蔬果汁的選用食材時要特別控制豆類食品的量,以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降低造成代謝異常之風險,避免使尿酸數值上升。而慢性腎衰竭與洗腎者,則因多數精力湯多具高鉀、高磷特性,若要飲用務必先和專業醫師討論合適食材與攝取量,再行斟酌應用
⚠️體質屬性
寒性體質: 常見症狀為臉色蒼白、有黑眼圈、手腳冰冷、貧血、低血壓、大便稀軟、小便量多色淡、唇色淡、舌苔白潤、虛弱怕冷、鼻子會過敏、喜熱飲、話少、精神萎靡、婦女生理期常延遲等。虛寒需要溫補,宜選擇偏甘平、溫熱食材如核桃 、南瓜、龍眼等,多有滋補元氣、養心安神的功用
熱性體質: 常見症狀為臉色潮紅、體溫較高、經常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小便量少色黃 、經常便秘、舌苔較厚偏黃、晨起有眼屎、眼睛有血絲、容易流汗、煩燥不安 、婦女生理期常提前等。燥熱要用涼補,宜選擇平性或涼性食材,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足量飲水。但高甜度水果易上火,不宜多吃
⚠️吃早餐的重要性
http://kaijun.com.tw/trend-59/
#凱鈞話重點
#盛夏健康的五杯精力湯
「肌酸磷激酶偏高」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超人叔叔 Bruce Tyson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李婉萍營養師- 抽血報告中的CPK(肌酸磷酸酶)高可能的原因之一 的評價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有来医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肌酸磷化脢偏高運動的分享,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肌酸磷化脢偏高運動的分享,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如何降低肌酸激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如何降低肌酸激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糖尿病治療藥物對心肌代謝的影響 (2)
#心肌代謝和心臟功能:對心臟病的臨床意義
心肌效率(Myocardial efficiency) 指的是在各種負荷條件下心肌耗氧量(MVO2)與幫浦工作之間的線性關係。當心臟氧化FAs而不是葡萄糖時,任何給定的心臟工作(壓力-容積區[PVA])pressure-volume area [PVA] 的氧氣消耗量都會增加,形成MVO2的曲線的左移和向上移動。也就是血液中的FFA濃度增加所形成MVO2的曲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提供碳水化合物而不是FA時,曲線的斜率保持不變,亦即證明心臟做功增加所必需的的ATP,非特定於某一基質。
葡萄糖氧化比氧原子每個氧原子產生更多的ATP。當使用純葡萄糖作為基質時,僅基於P/O比的心肌效率將提高約12%至14%。但是,效率的真正差異要大得多,這表明當優先使用脂肪時,其他因素也會導致能量不足。FA氧化增加了非收縮性,即空載/基礎耗氧量,而不影響收縮效率。
與燃料利用偏好相關的心肌效率在導致HF發生的病理生理狀態中具有臨床意義。影響任何這些成分的疾病都可能改變心肌效率,並容易損害心肌收縮力。
#肥胖,胰島素阻抗和2型糖尿病
肥胖、T2DM與FFA及 LDL過量生產有關,進餐後脂肪組織存儲缺陷,以及對胰島素的抗脂解作用的抗性導致循環血漿FFA和甘油三酯濃度升高有關。心臟脂肪變性,肥胖患者和T2DM通常觀察到,合併有舒張功能障礙。已知FA代謝的先天性異常會引起早發性心肌病。
糖尿病心臟的特徵在於:
1)基質趨向增加脂肪酸利用率;
2)CK反應異常;
3)當面臨心肌缺氧或增加的工作量(代謝缺乏靈活性)時,無法將FA轉換為葡萄糖使用。
在胰島素阻抗狀態(例如T2DM和肥胖症)中,心肌代謝也有異常的改變。與正常的葡萄糖耐量個體相比,患有糖尿病前期者的心肌FA攝取量增加了63%,亦即糖尿病心臟增強了FAs對於總能量產生的貢獻,而付出葡萄糖,乳糖及酮的代價。心肌的FA吸取之增加,是由於血漿FFA濃度升高,但糖尿病心臟對於FFA的粹取也有所增加,說明了FA轉運和β-氧化酶上調。
從耗氧的角度來看,糖尿病心臟中高的FA /葡萄糖氧化比是不經濟的,因為燃燒FA所需的氧氣比碳水化合物需要更多的氧氣。此外,胰島素阻抗使糖尿病心臟在代謝上缺乏靈活性,當面對缺氧壓力時,無法將燃料利用偏好從脂肪轉換為葡萄糖,從而導致糖尿病患者發展為HF的風險增加。
HF和心臟肥大的代謝特徵
HF是多發性CVD的終點,與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約佔在西方國家總HF發病率的三分之二。心臟肥大是在長期高血壓(全心臟肥大)和/或後急性心肌梗塞(節段性肥大)。隨著時間的流逝,肥大部分的能量消耗增加會導致細胞損傷和死亡,最終導致失代償性衰竭。目前用於收縮功能障礙的藥物療法僅限於通過利尿劑和降壓藥抑制神經內分泌活性和減少心臟工作負荷量。
當心臟暴露於不斷增加的工作量時,心肌耗氧量呈線性增加,形成利用氧氣產生收縮功的化學機械效率。與健康受試者相比,HF患者的MVO 2 -PVA關係曲線的斜率一直減小(圖3)。HF患者難以將FAs,葡萄糖和其他基質的能量轉換為可收縮的工作,尤其是在壓力和/或容量超負荷狀態下,並且心臟衰竭的特點是能量代謝的3個水平受到干擾:基質利用率,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和肌酸激酶反應(creatine kinase reaction)。
心臟肥大和HF的特徵是FA氧化下降,而有利於增強葡萄糖的攝取和糖分解及糖分解和葡萄糖氧化之間的解偶聯(uncoupling)。與此相符的是,與心臟移植相比,嚴重HF患者的人心臟中與FA氧化有關的酶的基因表達,脂質存儲和carnitine transport往下調整。衰竭的心臟使用FA轉換到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燃料偏好,有益於心肌效率。
衰竭的心臟會增加其酮的氧化。於心臟移植期間對嚴重心衰竭患者進行LV心肌活檢中,發現β-羥基丁酰輔酶A (β-hydroxybutyryl-CoA) 含量的增加和心肌酮利用途徑中限速酶SCOT(succinyl-CoA:3-oxoacid CoA transferase)的表現。另外,在心臟肥大和心衰的小鼠模型中,發現BDH1(β-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1)表達增加了3倍。然而,心臟特異性的BDH1缺陷型小鼠在壓力超負荷/缺血性激活情況下比同窩的對照組更易發生嚴重的LV功能障礙,這說明衰竭的心臟利用酮作為對FA(甚至可能是葡萄糖)容量降低。一項利用冠狀靜脈竇導管插入術的大型研究(87名左室射出分率[LVEF]> 50%的受試者和23名LVEF <40%的受試者)的研究指出,禁食狀態下LVEF降低的患者的消耗量幾乎增加了三倍。酮(16.4%比6.4%),脂肪是另一種主要的氧化燃料(71.4%)。值得注意的是,LVEF <40%的受試者中脂肪氧化率從85.9%降低至71.4%,主要被酮替代。與FAs(β-OHB的P / O比為2.50)相比,酮的氧化產生每摩爾氧更多的ATP,並且心肌中酮的提取率很高。基質偏好的這種變化被認為代表了心臟衰竭的適應性機制。
與健康心臟比較心衰竭的心肌切片檢查顯示ATP含量降低30%。與健康人相比,輕度至中度HF患者的人心肌中CK能量通量降低了約50%。擴張型心肌病在2.5年的隨訪中,心肌PCr/ ATP比的降低是心血管死亡的重要預測指標。
這些研究表明:
1)衰竭的心臟能量不足,易導致心肌細胞死亡和幫浦衰竭。
2)改善ATP產生和高能磷酸鹽代謝的方法是改善心臟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潛在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與能量生成無關的新陳代謝也可能與某些形式的心肌病有關。
#藥物和代謝療法對心臟預後的影響
心肌功能障礙與生物能變化(bioenergetic changes)有關,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適應不良,並導致心臟肥大/損害。因此,標靶治療以心肌代謝為減少糖尿病性和衰竭性心臟的病理性左室重塑和心臟功能惡化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替代治療方法(中央圖)。可以將這些代謝干預措施添加到指引的藥物治療中,以提供全面的代謝血液動力學干預措施來減慢心臟病的進展。
#碳水化合物與FA的氧化比和心臟收縮功能
心臟對碳水化合物的氧化提供的每摩爾氧氣比脂肪具有更高的ATP產量,並使糖分解與葡萄糖氧化重新結合。因此,將心臟代謝轉向利用碳水化合物並將糖分解與葡萄糖氧化結合起來可提供一種改善急性環境中心肌效率的潛在策略。但是,僅當通過PDH的通量與糖分解通量匹配,從而(厭氧)糖分解的產物(如乳酸,NADH +和氫離子)不會積聚在心肌細胞中時,此方法才算成功。因此,這些方法可能不適用於慢性缺血性心肌病。
在NYHA Fc III的心衰竭病人,於冠狀動脈內輸注丙酮酸(pyruvate),可以改善38%之心搏出量,及降低36%之肺楔壓。此外,NYHA Fc III-IV的心衰竭病人中,輸注30分鐘的二氯乙酸鹽(dichloroacetate)(一種PDH激酶的特異性抑製劑)可增加心肌乳酸的攝取和心搏出量,並將心肌耗氧量從19.3 ml /min降低至16.5 ml /min。這些數據表明,提供能量匱乏之衰竭中的心臟,使用代謝效率更高的燃料可以改善心肌ATP含量和LV收縮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刺激丙酮酸的氧化(pyruvate oxidation) 而增加的心臟功能與使用傳統的血管增壓劑所觀察到的相似,但是沒有任何負能量消耗。
深入閱讀~~
https://reurl.cc/E204x1
資料來源: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16) 2022-2039#
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超人叔叔 Bruce Tyson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訓練,比你想像的難很多】
.
首先,這篇文分為幾個重點,力學暫且跳過:
一、常見錯誤觀念
二、有氧/無氧與能量系統
三、運動肌肉收縮和能量系統
四、肌纖維型態和能量系統
五、總結
.
【一、】
訓練的內容和目標不一致、運動表現和外觀也不一致,
其實是常有的事,但更重要的一點-----起初是想得到健康,但其實是在傷害身體。
這些都是新手常掛在嘴邊的說法,或是非專職人士會有的觀念:
-想先瘦下來才開始練重訓?
-只是想運動表現好,所以應該避免練太多重訓?
-體能看似很好,運動表現不上不下
-體態看似很好,運動表現卻很差?
-體態看似很差,運動表現卻很好?
.
這些則是老手都經常會跌跤的常見情形:
-上班前去健身房、下班直衝健身房,一天運動好幾個鐘頭,一週好幾天都這樣
-健身沒有針對生理壓力做必要的調控,沒有計畫性的更改訓練強度和所謂的訓練量,每次去就是炸
-飲食沒和壓力源配對,不用多精細,但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差太多
-睡眠沒和目標配對,長肌肉、增進爆發力,一直用不太好的狀態下去操,根本凶多吉少
還有很多就不再列舉了,這些可能性僅是最常見的幾個,就已經會有很高的失敗率(心理層面會先...),還會減年損壽(主要是自由基的部分...)。
.................................................................................................
[不是重點的部分]
要完美的符合訓練目是不可能的,大多人幾乎都為了經濟、家庭,
甚至單純的存活而煩惱著,變數實在太多了,
且又有幾個人願意錢少賺、在別人眼中生活過得樸實無華且枯燥?
所以要"完全的個體最佳化",
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職業選手都有酒攤要跑(?
不過還是有最具經濟性的訓練方式啦,首先要盡可能具備事半功倍的特質,
而不是每天花兩三小時以上就只是為了進步,那個我稱之為最低時薪,沒確切的方法。
要不碰運氣就獲得進步,不是單靠苦練,是入門訓練學的觀念要有,首先要--------了解自己,學習基本知識(暫且統稱運動生理方面)
基本上沒有入門解剖學、物理、生化、肌肉學、訓練學、生理學等的知識,自主訓練要發揮自體極限【絕對】不是苦練就可以辦到。
我們必須先撇除自己的喜好、主觀意識,
客觀地看待訓練(訓練和運動意義上可能非常不同,建議不要相提並論),
當然我也不是要將訓練狹義的侷限於"重量訓練"。
最後在提醒一下,別被誰無師自通的健壯友人影響了你的思考能力,
不要以為沒有運動生理知識就不會有巨大的肌肉,
我還看過連cable crossover胸推角度都不會分辨的老鳥教練,
更不要說cable crossover的基本物理限制都完全不知道,
但沒知識一樣看起來很"粗"。
就只是因為他看起來很明顯與眾人不同,並不代表什麼,
他碰運氣達成的,他也一樣會讓你碰運氣,你運氣好就頂多練不起來,運氣不好就運動傷害,
這個圈子不大,相信我,待久了也真的肯下功夫念書的都會懂我在說什麼。
.
每個人都有他習慣、喜歡的方式,
就像是自己做的料理好不好吃,
可以是個人隨興的灑灑蔥花、鹽巴,
覺得吞得下去吃得飽就好,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歡當然可以是主觀的。
而且應該很多人都相信,少部分無師自通的人,也能有異於常人的優異表現,
不過懂不懂原理,做一道料理能不能好吃又不傷身,那完全是兩碼子事,
且能有天份又有研究精神的,可說是非常罕見。
另外,我們得留意某些現象:
"我沒有要專精到米其林幾星"、"我沒有要練太壯"、"我沒有要舉很重"、"我沒有要練得很誇張"等..
這些說法,通常會先限制你的發展,就像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一樣...
(因為通常都達不到,講話才這麼酸?)
再者,一道吃不死人勉強填的飽肚子的料理,
並不包含顧慮到營養素的學問,
更不要說要涵蓋食品化學的學問在裏頭了。
亂練,就像亂煮,吃不死你不代表吃不死別人。
食物本身的意義,就在於提供營養素,
訓練本身的意義,就在於盡可能的接近目的。
(想吃垃圾食物當然可以,但是主要的營養素你搞定了沒?風險你有想過、查資料研究過嗎?)
(話說研究文獻,其中的科學實驗,實驗過程限制的變數和執行方式其實沒辦法讓瑕疵完全沒有,瑕疵一樣一堆,很想寫又很怕被一些smart ass在沒搞清楚前因後果再來會錯意...)
(沒辦法,有時候人難免會不知道自己很主觀,然後思考方向有問題又不容糾正,戳他又自己鬼打牆)
(文獻不是沒用,但也要先學會懂得看文獻,同時具備一點經驗值來將其實際化,這樣文獻才會用對地方啊)
.................................................................................................
【二、】
言歸,訓練到底有多難-[能量系統]
首先,訓練最困難的地方之一,
就是"能不能"同時顧慮到能量系統,
首先對運動相關知識不太有概念的人,
我大概解釋一下能量系統是什麼。
[能量系統]大概是在解釋人的身體,
透過哪種方式"合成"身體所需的<<能量>>,
而能量就是所謂的<
這是一個攜帶化學能的分子結構,
透過化學鍵斷裂來釋放[化學能]...
身體需要的能量其實是化學能,嚴格上來說不是食物喔,那是不準確的。
不過食物確實是主要的能量源頭,但必須降解到最[基本單位],
再從這些"基本單位"透過[能量系統]生成<
(((食物到基本單位,例如:
脂質->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蛋白質->胺基酸
這些基本單位,會透過上述所謂的有氧/無氧系統的"加工",
得到最後可用的"能量"<
(這些系統一直都是啟動的,需求不同時會做出額外的調整)
"身體需要的能量,嚴格上來說不是食物",
用個新聞來比喻:
受困十三天的足球隊,
在沒有食物吃的時期還可以吃自己,
因為身上還有僅存的醣源、脂肪、蛋白質,
這些都可以透過【能量系統】代謝來用。)))
.................................................................................................
【三、】
[運動肌肉收縮和能量系統]
-
和全身的細胞一樣也是使用<
而運動中常聽到的【能量系統】則主要可分為【無氧】和【有氧】。
-
所謂的有氧和無氧如果是說運動,
區分的方式可以有簡化的方式,
那就是看當下。
-
##舉兩個無氧運動的例子:##
1. 我正在運動,而這個運動主要的重點是扔鉛球,那麼正在扔鉛球的這個行為大概叫做無氧運動。
2. 他正在運動,而他的運動主要的重點是嘗試用棒球扔出最快球速,那麼正在扔棒球的這個行為大概也可稱之為無氧運動。
這兩個例子的共通點,都是當下持續的時間非常的短暫,且假設很費勁。
不過這兩個例子的瑕疵,在於沒有設定先決條件,
如果剛剛我扔的鉛球、他剛剛扔的棒球,是可以連續扔500顆不休息的程度,
那麼再用力都不能說是無氧運動了。
不是無氧運動的特徵,就是外在運動表現會衰減,
第1~第10顆都可以扔得又快又遠,但後續所產生的衰退表現,
則是逐漸從無氧"退階"至有氧運動的證據。
所以還是得看運動者當下所產生的外在運動表現,在完全不休息的情況下,
簡單的方式是休息3-5分鐘左右,再重新進行測驗,就確定可以測得無氧運動的輸出水平。
-
##至於有氧運動就複雜多了##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個運動的當下,
除了上述的判別方式之外,還有個人的有氧代謝能力。
人體大部分時間能量代謝主要來自呼吸作用,
這個呼吸作用嘛...跟肺部氧交換率有蠻大的關聯性,
我們進行有氧代謝來產能的時候,粒線體內的細胞色素需要持續將質子向粒線體內膜間隙打出來維持質子驅動力,
這個驅動力則需要持續的氧氣供應來接收內膜間隙的質子並維繫內外離子梯度差,一旦最終電子接收者不存在(氧),
這個梯度差就無法維持,有氧代謝ATP便無法繼續,很危險滴。
不過在運動方面時肌肉的有氧代謝就不一樣了,
在能量使用的需求大於生成速度,最多就是無力繼續,
如果硬要...那當然會像上面說的,很危險。
有氧運動的分辨方式,為什麼我覺得很複雜?
如果我現在在扔鉛球,而且真的很用力,然後每扔一次就休息3-5分鐘,
總共花了2小時,但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休息,心跳率平均值也不高,這個過程到底該叫有氧還是無氧?
不過假如跑步連續用4分速跑一個鐘頭沒停過,我們可以肯定這叫有氧運動,因為無氧運動沒辦法連續輸出相同的功率長達這樣的時間。
總之不論何時,能量系統都是同時開啟,
人體在日常活動沒有"純有氧"或是"純無氧",
只有針對"當下"的活動所需的作工,
供應的能量系統來源為何。
-----能量系統方面稍微細節一點點的內文-----
有氧和無氧在能量代謝的差異上,
就是一個葡萄糖分子能代謝出可用的ATP分別是36~38個(醣解作用,krebs cycle,ETC)vs. 2個發生在醣解作用的總和,
(氧化磷酸化vs.受質磷酸化)
-
[無氧]包含常聽到的"磷酸肌酸"和"無氧醣酵解"系統。
<無氧醣酵解又稱之為乳酸系統,因為最終電子接受者氧氣不存在,丙酮酸成了最終電子接受者而形成乳酸>
-
[有氧]則是透過呼吸作用來合成ATP,通常教科書稱之為有氧醣酵解,
不過回想起來老師說應該要看詳讀呼吸作用,這樣或許會比較清楚。
<有氧代謝除了都需要透過呼吸作用,在代謝食物降解後的這些基本單位,共通點都是乙醯輔酶A進檸檬酸循環。>
-
[有氧]後續的代謝程序,大致上就是在粒線體基質中繁瑣的克氏循環"產出"氫離子電子攜帶者,主要是在下個步驟"電子傳遞鏈",
產生主動運輸,形成質子驅動力,ETC最後一個步驟將磷酸基接上產生ATP(ADP->ATP)...>
-
(能量系統沒這麼簡單,不要以為看懂了,而且每個人對應不同的解說方式也會有不同的理解,但不代表答案有好幾個,只是你會需要反覆驗收這些邏輯)
-----能量系統方面稍微細節一點的內文結束-----
.................................................................................................
【四、】
[肌纖維型態和能量系統]
人體有已知的纖維型態,
就是所謂的白肌(Type IIb)、紅肌(Type I)、粉紅肌(Type IIa),
但纖維型態的所有種類並沒有清楚的定論,
仍處於暫定或有待確認之事實,
所以我們就先說上述三種。
-
白肌中的微血管分布應為極少或全無、
粉紅肌則為些許至較多、
紅肌則為極高,
微血管分布越多者,
其代謝型態也有不同,
如上所說的無氧和有氧代謝之分。
而血液流通較多者,
粒線體數量也顯著越高,
代表肌肉收縮時所用的能量代謝方式有區隔。
-
三種纖維型態都以不同大小的運動單位所支配,
而運動神經元掌控這些運動單位,
透過軸突傳送電位差,
在激活了運動單位,
使肌肉纖維收縮。
-
(我們可以大致上將由大到小的運動單位歸類為白肌>粉紅肌>紅肌)
-
在"最佳狀態"下,
我們能夠在激活最大的運動單位下,
使它能有化學能轉換為力學工之實,
就是激活了也真的有發揮用處,
肌肉真的有收縮的能力。
-
而當最大的運動單位被激活時,
較小的運動單位也一並被激活,(參考Henneman's Size Principle)
意思就是如果你激活二頭肌的最大單位,
中的到小的也被激活。
-
至於為什麼要說"最佳狀態",
以及[能量系統]?
-
首先要產生越多的收縮力來移動越重的質量、加速質量,
都需要越多肌肉纖維的參與,尤其是白肌和粉紅肌的協助,
當然也在時間單位下耗掉越多化學能(ATP化學鍵斷裂),
而一堆ATP化學鍵同時裂解一次為ADP,短時間單位內越耗能則產生越多ADP,
不過身體是有一定的ATP總量恆定,
對於身體來說暫存ATP總量只要偏低生理機能受影響越嚴重。
在連續的最大輸出當然就不被允許,
一方面是最大輸出會快速消耗暫存ATP,
存量一降低工率就下滑,
一方面纖維型態大多無法提供、或是條件不理想,
以氧化磷酸化來供應能量(白肌和粉紅肌),
因此能量供應一旦不足就無法繼續以高工率持續運動。
無法持續以高工率運行,大致上來自於過高的ATP使用/合成需求,
在來不及獲得氧分子的情況下,離子梯度差將無法維持,
也因此能量代謝會"卡關",暫存能量根本不足以供應"最佳狀態"的最大單位活化,
有氧根本來不及,要不要"優先"和及時送過去到白肌很可能也是一個問題。
(試試看5分鐘內跑完3公里給你一億元,
不是百米能不能10秒跑完的問題。)
(上面提到ATP的化學鍵斷裂會釋放化學能,
ATP化學鍵的裂解會用在肌肉收縮中的myosin的"爬行"(還有一堆功能,跳過),
造成肌肉收縮)
[之所以纖維型態和能量系統有關,主要是取決於纖維型態的相對應磷酸化類型,大家都是以ATP化學鍵斷裂的方式獲得化學能]
-
其中紅肌粒線顯著較多,血流量(含氧)較高,
能以氧化磷酸化的狀態下運行(只要能獲得氧分子就能持續代謝出ATP,參考電子傳遞鏈的細胞色素)。
不過缺點是紅肌因為橫斷面積小、化學層面限制而收縮速率度低,因此收縮力度低,優點是產能到收縮的條件是持續的氧供應即可。
目前仍假定紅肌需要更大的運動量,而非強度,因為徵招到紅肌非常容易(動機很低),
也許是因為時間單位下的收縮力度較小,張力低,生長因子也因此受影響。
-
較為合理的是,目前一切以紅肌主導的運動型態(時間單位下較低的收縮力度),
就算大量運動也尚未觀察到有巨大的肌肉,上述的猜測目前仍算合理。
(很可能直接打藥材會跳過機制直接造成顯著的成長,反正受體數量因荷爾蒙濃度改變,然後受體有接收到荷爾蒙訊號,我大膽假設)
.................................................................................................
[廢文一小段]
肌肉的成長,
首先受許多因素所限制,
最主要先受限於"同化代謝"和"異化代謝",
也就是分解和合成。
活著、運動都屬於分解代謝,
都消耗熱量。
吃則是合成的唯一來源,
不過會不會長肌肉,
合成率則隨著運動條件變化。
(有沒有在最大可恢復量裡運動)
訓練成長隨著訓練強度,
這裡我指徵招的單位大小)x量(總作工,時間單位下質量移動了多少距離,例如多重、做了幾下幾組)
這也是為什麼做"重量訓練"(抗阻力運動),
能夠較為有效的使肌肉大小增長、粒線體一並增加,
而不是只有所謂的"有氧運動"才能增加粒線體。
事實上,粒線體的細胞增殖和纖維橫斷面積有直接關聯,
如果訓練強度和總量有拿捏合宜,
粒線體的增加效率並不亞於(應為遠大於)所謂的有氧運動。
(這點需要探討有氧運動的本質,尤其在盡可能不大量累積自由基的情況下,因此如果喜好是每周跑300km就...)
總之,運動"過量",還長個屁肌肉,身體才沒那麼笨,不然隨便就被你操死了。
.................................................................................................
【五、】
[總結]
-肌肉要長大要練多一點,但你要先找到自己的最大可恢復量,不要傻傻的硬幹。
-肌肉要長得快,就要在時間單位內盡可能每次啟用最大的運動單位,用越多單位,成長機會越多的概念。
-肌力要增強,休息一定要夠久,暫存ATP來不及補上,最大單位啟用根本嚴重受限,不然為什麼2-3RM沒啥疲勞感卻需要超久才能再來一次?
-訓練真的很難,除了要測得最大可恢復訓練量和心理層面,還要考慮到會不會折壽,我還是支持時間單位內最佳化、最安全、最不會折壽的訓練方式。
喔對了,你知道所謂的有氧運動真的練得很強,無氧閾值高,你進入無氧代謝狀態後很快就能恢復嗎?
p.s.: 近年我已經刻意淺談了,拜託不要逼我花更多時間寫這篇文,根本沒人要看好嗎,而且我真的很多事情要忙,八八六。
圖檔來自:
https://medcraveonline.com/MOJSM/energy-systems-a-new-look-at-aerobic-metabolism-in-stressful-exercise.html
https://www.quora.com/What-are-the-products-of-cellular-respiration
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有来医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欢迎订阅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ucwd-6tng9xoRcPsol6Xw/?sub_confirmation=1 ... ... <看更多>
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如何降低肌酸激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如何降低肌酸激酶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肌酸磷酸激酶重訓,肌酸磷酸激酶指數,肌酸激酶偏高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如何降低肌酸激酶 ... ... <看更多>
肌酸磷激酶偏高 在 李婉萍營養師- 抽血報告中的CPK(肌酸磷酸酶)高可能的原因之一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一般人抽血檢查前幾天若有進行運動的話,肌肉會因運動過程出現損傷,使得這個CPK(或稱CK)會升高是很正常的現象,它是會隨著運動強度而跟著升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