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出書也是一種投資@文/陳泰源
【前言】
早期作家出書確實可以靠賣書賺錢,現在如果單單只靠版稅維生保證會餓死。但我仍鼓勵大家出書,因為從「投資」的角度,出書所獲得的效益遠超乎你的想像。
【當初怎麼會想出書?】
我從小並不愛讀書,作文分數也沒特別優秀,坦白說,我沒想過有一天我會當上作家。
學生時期,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做房仲後,我把寫日記轉換成「案件檢討」,無論租或售,失敗還是成交,只要有值得改進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感想,我就把它記錄起來,就這樣在無壓力的心態下一寫就是5年多,直到有一天……。
某次的聚會中,「包租公律師」蔡志雄(二哥)鼓勵我出書,認為我應該要把過去寫的文章重新整理、累積成冊。想想自己沒有經驗,雖然被講到心裡癢癢的卻也數度懷疑自己:我真的夠格嗎?……管它的,既然我本來就已經有足夠的文章量,根本就不需要「從無生有」,那就試看看吧!
【投稿,選擇出版社的過程】
我把書的內容整理好之後,投稿到許多家出版社,有一些出版社擺明要我自費,有一些願意跟我各負擔一半的費用,有的則是覺得我的文筆「有待加強」,過程中讓我數度受到打擊,有點患得患失,還好在朋友們的鼓勵下讓我有持續找尋伯樂的動力。
終於,有兩家出版社願意幫我免費出書:
S出版社:名聲響亮,是絕大多數的作家優先考量的品牌,朋友們聽到S與M兩家出版社時,幾乎都要我選S,但我後來沒有考慮,原因是S品牌旗下作家太多,行銷資源會被稀釋,加上我又是菜鳥作家肯定不會備受照顧,而且S的窗口表示,賣書本來就是靠作家自媒體去努力行銷。
另外關於我寫的內容,S的想法是直接「複製貼上」,並表示既然是寫給房仲業務員看的書,書名就直接從「自身」角度切入叫《房仲達人的千萬業務秘技》之類的吧!還說,工具書若能賣到3000~4000本左右,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
M出版社:旗下作家們的專長幾乎都是以投資股票、基金為主,房地產領域似乎沒有?另外,M的行銷團隊給了我不錯的idea,建議我把買、賣雙方以及房東、房客這四個角色「分別該注意什麼?」補充進去,讓它成為「不只是房仲才需要看的書」。
包含書的命名《一眼看穿房仲賣屋手法●讓房仲為你賣命》也是從「消費者」的立場思考,過程中也花錢為書名做過民調。另外,M出版社還有月刊銷售於各大通路(例如便利商店),也能順便幫高調我的書。
經上述比較與考量之後,我決定選擇《Money錢》。
【出書所帶來的好處與延伸效應】
當今網紅風氣盛行!但你知道嗎?就算Youtuber也無法僅靠「百萬點閱率」溫飽,就跟作家無法靠賣書的版稅賺大錢一樣,但卻都可以藉此延伸許多超乎你預期的效應,以作家來說……↓
版稅:每賣1本書作者約賺30塊錢,實質所得縱然很勉強,卻也不無小補。
伴手禮:以前還很菜時,接到客戶的邀約我總是厚臉皮兩手空空去,近年有些歷練後,每次的拜訪,沒帶東西開始覺得好像失禮了,卻也傷腦筋不曉得該準備什麼才好?
自從出書以後再也不用煩惱,花錢買自己的書送人,不僅可以替自己增加銷售量,對客戶而言不僅加深印象,也能提升自己在客戶心目中的專業形象。
演講邀約:因為我是以「個人」名義而非「公司」出書,所以縱然當時我在「台灣房屋」仍然有許多不同品牌房仲公司(住商、中信、21世紀)的演講邀約(當然也不僅只有房地產相關產業的邀約)。除了有演講費可以賺還可以順便賣書,而在演講的過程中,除了累積自己的演講功力外,每次與觀眾的交流也都讓我又有新的啟發。
上廣播與電視節目:過去我只是一名時常接受記者訪問的「新聞咖」,出書後開始有了上廣播電台的機會,例如:夏林姐、羅際夫(基金姐夫)的邀約。也感謝掛名推薦、時任東森財經台節目製作處總監(隋)安德哥的牽線,讓我一度時常成為上談話性節目的受邀來賓,這些都是額外的知名度提升與通告費收入。
文筆大進化:不說大家肯定不知道,我人生第一本書的內容其實有被時任M副總編輯「潤飾過」,因此書中的文筆風格已不全然出自於我。這讓我想起投稿各家出版社時,有些窗口「很婉轉」地說我還差那麼一點點,原來「那一點點」指的就是文筆功力。
後來我做了一件事,我特地花時間將書裡的每一篇文章從頭到尾重新打字一遍,才發現原來我有待加強的地方究竟在哪裡,也才意識到過往我寫文章有個愛重複使用同義詞的毛病,漸漸修正後,我寫的文章廢話、贅詞變少了,這樣的進步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客戶出現:最經典的故事莫過於佼哥(黃子佼),當時佼哥主持一個益智節目叫《R U Game 大家一起來 2.0》,其中一集的來賓鎖定「剛出新書的作家」,而二哥(蔡志雄)接到通告後詢問得知還有多的名額於是推薦了我,就這樣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佼哥。
謝謝佼哥願意給努力的年輕人機會,不僅透過我買到房子,也將之前住的房子委託我賣掉,光是這2筆一買一賣的服務費,大幅加快了我還債的腳步。再次感謝佼哥與二哥,您們都是我生命中的大貴人!
【結語】
出書是許多人的夢想之一,但築夢必須踏實,絕對不能因此影響生活品質甚至負債,在糧草足夠的前提下追求夢想才是值得被鼓勵的事。畢竟現在的生態已不可能靠賣書維生,而在文章累積的過程中不僅得消耗大量精神,也要捨棄許多工作機會、運動健身、與家人陪伴的寶貴時間。
可是當你完成這嘔心瀝血之作時,如同懷胎十個月終於生下寶寶的母親們一樣內心無比感動,成就感無法言喻,快樂也能維持特別久,更是常人這輩子未必體驗過的經歷!
然而,隨著人類的閱讀習慣改變,紙本弱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但若要做到「深度閱讀」,紙本地位依舊無法被取代,縱然書市已是夕陽產業,但需求永遠存在,何況,對現代作家而言,出書的重點已非只有賣書,而在其他的延伸效益。
最後,我只想藉此呼籲,現在書市不景氣,作家寫書很辛苦,賣你1本才賺30元,所以,拜託!千萬別叫作家送你書,這讓作家們聽到時內心可是會翻白眼給你看的喔!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8/200811.html
股票委託失敗原因 在 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找到方法,看見希望!
「原來股東會可以這樣操作喔?」相信不少人看到新聞都會發出這樣到驚嘆,頗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是的,其實根據公司法以及過去台灣股東會已經發生過的實務,「股東表決權排除」原本就是基本套路,所以,大同公司派引用《企業併購法》來攻防的新聞,第一時間,我反而對於黃國昌的反應感到「有點意外」,因為,又是一個不懂股權遊戲的活生生例子。
以下是我綜合整理媒體的重點內容,希望藉這個機會幫大家一窺這場經營權攻防的重點。
6月30日的這場大同股東會堪稱「教案級」的經營權之爭,之前打得你死我活的中資爭議,如今看來只是煙霧彈,真正的殺手鐧是首度出場捍衛公司經營權的「企業併購法」。
一、根據《企業併購法》第27條14、15項規定:「……為併購目的,依本法規定取得任一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百分之十之股份者,應於取得後十日內,向證券主管機關申報其併購目的及證券主管機關所規定應行申報之事項;申報事項如有變動時,應隨時補正之。違反前項規定取得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者,其超過部分無表決權。」
二、也就是說,依《企併法》規定:
除了買一家公司的股權超過10%必須申報外,如果之後還想進一步「取得公司經營權」,也必須補正申報事項;如果沒有補正申報,那麼超過10%的部分開股東會時就沒有表決權。
三、截至6月30日「大同股東會」前的統計:
1. 公司派持股約33%
2. 市場派部分:
3. 王光祥以《羅得》、《競殿》、《三雅》3家投資公司持有約11%股權
4. 鄭文逸部分也是10%多
5. 被認為有「假外資」嫌疑的8個帳戶共有近24%(這8個疑似假外資帳戶在大同公司依照審計公報準則,函證這8個帳戶需揭露最終受益人時,他們多數沒有回覆)
6. 還有一些被劃歸支持市場派、每人持股數千張的名人共約6%(註a)
註a:包括以下持股者,在停止過戶前大量買進約3%股票
(1) 李進誠:勁永禿鷹案被判刑的前金檢局長
(2) 葉黃杞:涉護航中資炒股大同案被金管會停職、後辭永豐金證總經理
(3) 蔡滄海:標到很多文化總會、政府標案的「幫推」最大股東金佑投資的負責人
(4) 寧家莉:有線電視靖天傳播集團董娘
(5) 還有一些王光祥的地產界友人
四、結果:
由於市場派沒有補正申報併購目的是為了要取得公司經營權,因此,在集保中心、投保中心都有派代表在現場監督的情況下,當場被「沒收」投票權。
五、大同公司派的律師陣容:
大同公司派幕後的3位「大法師」引用企併法,打了一場艱困的公司經營權之戰,讓人大開眼界。
1. 賴中強:
在太陽花學運時,以「反服貿」聲名大噪,之後打中資絕不手軟,從南海投資、阿里巴巴、蝦皮到大同案,他一路走來立場鮮明。
2. 盧筱筠:
從高檢署退下後轉任律師,曾經是特偵組的一員,辦過力霸案,過去多辦內亂外患案,是這次大同打經營權戰爭的新臉孔。
3. 於知慶:
則是前廉政署檢察官,退下來開業當律師,他的恆昇法律事務所還網羅了專門負責重大經濟犯罪、貪瀆案件偵查的高檢署前特偵組組長楊榮宗加入。
這3位在幕後運籌帷幄的律師,加上站在台前的陳錦旋、梁懷信,林郭文艷就是靠這樣的律師陣仗守住了大同的經營權,打得總統表哥王光祥莫名其妙,還輸得一塌糊塗。
六、後續發展:
1. 金管會立即於6月30日大同股東會後發布新聞稿,其中有幾個值得關注的重點:
(1) 新聞稿直接訴諸「針對本日大同公司股東會未發給部分股東表決權票及選舉票,影響股東權益之保障,並與公司治理股東行動主義有違」,這點對公司派不利。
(2) 證交所將請大同公司本日赴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說明未發給部分股東表決權票及選舉票之理由。
(3) 金管會將請集保公司瞭解並查核相關股務作業,大同公司倘違反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第6條有關股務內控制度規定,將處分該公司不得再自辦股務事務。
(4) 另大同公司股東倘認為股東會有召集程序或其決議方法之瑕疵,侵害股東權益,可依公司法相關規定尋求救濟。
2. 證期局針對6月30日大同股東會援用《企併法》的認定上,有以下說明:
(1)《羅得》、《競殿》、《三雅》3家投資公司,已經在2018年5月18日已經依法主動提出申報,持有大同股票合計10.004%;之後,也在同年10月26日申報持股變動,增為11.02%。
(2) 無論外資股東是否具有中資背景,或是市場派是否依企併法向主管機關申報,「認定權都在主管機關,而非公司派可以逕行決定」,更不應該剝奪股東投票權利。
3. 證交所針對6月30日大同股東會爭議事項下達的裁示:
(1) 大同 (2371-TW) 今 (30) 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仍未能具體說明今日召開的股東會中,逕行認定部分股東所持股份無表決權、未發給部分股東表決權票及選舉票等相關法律依據及事證,對股東權益影響甚鉅,並有違公司治理股東行動主義。
(2) 自 7 月 2 日起,將大同列為變更交易方法 (全額交割股,註b)。
註b:全額交割股是台灣股票市場特有,法規用詞為「變更交易方法股票」,而在股票市場習慣稱「全額交割股」
a. 指的是上市櫃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因財務發生困難,股價跌到淨值以下,產生退票情形,或是未在規定時間內公告每一季的財務報表等因素,將會依規定被列為「全額交割股」。
b. 被列為全額交割股以後,如果要進行委託買賣,券商必需要先收到買賣股票的價款或股票,也有些券商會要求簽立風險同意書,才能進行交易。
c. 不接受信用交易,也就是不能透過融資融券的方式交易。
d. 全額交割股買賣必須透過營業員人工下單(每 30 分鐘交易一次),除了交易金額與手續費,有些券商會要求下單前就把要買的全額交割股款項單日的漲停價補足。
e. 投資人不可以將同一天買賣相同標的股票總張數相互沖抵,必須把每筆交易的股票或現金集中送到交易所清算組交割。
f. 一般投資人對被全額交割的公司財務了解不深,稍不留意,可能面臨停止交易,甚至下市的危機。
g. 全額交割股,既沒有股利也沒有配股,唯一能期待的就是「轉機」。
七、本案如果最後金管認定並裁決集保不准辦股務,將是超級殺手锏,公司派必死無疑,金管會、證交所、集保,聯合出手,非常罕見。
八、另有關全額交割股的處份反而不利於市場派的運作,等同提高市場派的門檻,反而有助於公司派鞏固持股。
參考新聞》賴中強、黃國昌打對台 大同公司派這三位律師用《企併法》逼退市場派王光祥: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2134
參考新聞》〈大同股東會〉重訊仍無法釋疑 證交所:7/2起列全額交割股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00792
參考新聞》大同自行剔除股東表決權 集保:恐將不得自辦股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4669236?from=ednappsharing
參考新聞》大同公司派剝奪投票權 金管會將採三大措施 最重不得自辦股務:
https://m.cnyes.com/news/id/4500723?exp=a?utm_source=lineshare&utm_medium=line&utm_campaign=news
股票委託失敗原因 在 股民當家 幸福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4/30理財周刊-邀稿】 什麼股票最飆,董監改選,借殼上市最飆
➤2020上半年動盪不安,新冠肺炎疫情產業重創,觀光、飯店、餐飲…..破產,停業層出不窮,不過,有些產業逆風飛揚,新的商業模式,反而成為受惠產業,例如,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AMZN),今年四月創下歷史最高2460.998元,網飛(Netflix)線上訂閱用戶數大增,也剛創下歷史高449.52元,製藥公司-禮來製藥(LLY)162.93元,阿里拉姆製藥(ALNY)145.63元,製造血糖監測系統公司(DXCM)332.44元,都創下歷史新高,誰說新冠肺炎來襲沒有飆股?
➤台股-恆大(1325)國家隊口罩廠,4/24漲停板,創歷史最高69.8元,瑞基(4171)搶搭新冠肺炎檢驗商機,通過台灣衛服部醫療器材專案製造,4/20宣告取得歐盟CE IVD認證,自動化核酸分析儀,樣本置入後85分鐘即可得知檢測結果,4/24股價178元創新高。
➤去年雙十一狂歡購物節前,股民當家團隊【LEO早報】介紹富邦媒(8454)旗下momo購物網結合電視購物台,大搶雙十一商機,成交量小鮮少人注意,當時股價才285元,今年二月新冠疫情增溫,宅經濟發燒,電視購物取代實體商店,4/24日股價485元,創歷史最高,一張整整200元價差,相當驚人!緊接著母親節檔期將至,營收助攻下,可能再創新高!
➤12月股民當家群組介紹博智(8155)高階伺服器用PCB板,1/30日跌停收88元,股民當家團隊研判錯殺,他沒有設廠在湖北,工廠在台灣,重點是營收會逐月攀高,英特爾與超微兩大伺服器業者競爭下,他就是最大受惠者!我們當機立斷買進,一路從88元買到100元附近,三月中台股跌3600點後,我們完全無損因為成本太低了,後來更兩度進場作價差,波段累積獲利超過120%,4/17股價來到183元,創掛牌新高!
➤另外,同樣被團隊鎖定的伺服器商機受惠股,(5274)信驊,4/24(五)收盤1230元創歷史新高,團隊追蹤多次的中華電信小金雞(6561)是方,4/6日創歷史新高301元,這些股票都多次在股民當家LEO早報、晚報分享過。
➤三月、四月,我們兩度買進豪展(4735),全球額溫槍代工王,德國百靈牌代工廠,4/24(五)79.5元創歷史新高價,就算全世界解封、復工、拚經濟口罩、額溫槍暫時都不能丟掉,因為疫苗還沒正式研發成功,防疫要更用心、更謹慎,這就是為什麼4/23(四)19元附近,買進9919康那香的原因,隔天4/24(五)立馬攻上漲停板,收盤21元,距離2007/6/30歷史高,26.1元,其實也沒差多遠。
➤說明一件事,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用心,就能找到飆漲股,緊接著6月份股東會旺季,新冠肺炎影響下許多公司股價被低估,容易吸引有心人士進駐,尤其是當年度剛好是董監改選年,吸引市場派進駐爭奪公司經營權,引爆委託書大戰,股價波動就會特別劇烈。
➤泰豐(2102)今年進行董監改選,爭取9名董事席次,南港(2101)四月兩度買進泰豐2.5萬、1.9萬張,累積達4.5萬張,取得9.59%股權,據最新公告持股比重已達10.25%,南港提名爭取3名董事席次,泰豐在4/24公告,「更正」股東會紀念品,原本擬贈送50元商品卡,加碼十倍為500元,可能有意藉此拉攏小股東支持,說明經營權大戰開打!
➤(2530)華建,手握大安區懷生段一小段121-4地號等19筆土地(即忠孝東路SOGO復興館對面)都更案,鄰近正義國宅都更案,華建的自有土地面積共158.23坪,另外地主參與都更土地面積為117.35坪,總開發土地面積共275.58坪。
➤另外一塊耕耘十多年位於台北車站附近「太原路案」,距離台北車站雙子星聯合開發案只有一百公尺,基地面積為740.52坪,開發時程與雙子星開發案接近,預估總銷金額可能上看百億,光是這兩塊黃金寶地,預估2022年前有機會取得建照,開發利益讓許多市場人士垂涎三尺。
➤3/27董事會通過華建成立以來最大規模增資案,辦理15.5億元現增,擬募資20億元,讓人不經聯想是否是公司派對市場派出招,有意稀釋股權,不過就時程上來看這次現增應不影響本次董監改選股權。
➤萬安生命吳家自2014年、2017年,當時市場盛傳入主後結合陰宅事業,複製龍嚴入主大漢建設模式飆漲超過十倍,但兩次叩關均失敗,今年逢董監改選,吳珅篁家族已非吳下阿蒙,擁有華建股權已逼近40%,還有昔日戰友,晟楠科技董事長林朝榮個人與旗下榮志投資,今年雙雙提名7席董監事,與林文亮家族爭奪董座來勢洶洶。
➤吳珅篁提名董事名單,竟然見到和築投資公司法人代表鄭斯聰,和築是寶佳機構副董事長林家宏旗下公司,之前大買永豐金(2890)意欲與何壽川爭奪經營權、今年更大買東元(1504)高達22%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看上東元龐大土地資產,今年與公司派各自在市場徵求委託書,寶佳集團實力相當雄厚,大戰一觸即發!
➤這次改選,市場解讀寶佳集團將支持萬安生命吳家,而晟楠旗下榮志投資提名人選,更見到今年代表鴻海郭董郭家軍參選立委的李縉穎,兩派人馬叫陣公司派,4/17日盤後鉅額轉帳交易1.68萬張,4/22日盤後鉅額轉帳1.22萬張,總金額高達4.35億,剛好趕上4/24日最後過戶日,這筆帳背後的故事想必非常精采,而6/23日這場股東會鐵定是全市場最矚目的焦點。2020/4/24➤LEO筆。
➤想知道更多,更精采的故事,下週介紹沉寂許久有機會成為下半年最飆的產業,敬請期待。
➤【加Line群組】🎉在手機上點→ https://lihi1.com/jjj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