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矛盾?
#肥胖者肺炎住院的死亡率雖然較低[註1],
但是 #肥胖者上呼吸道與皮膚感染的比例較高[註2]!
#而且肥胖者其他慢性病的罹患率是增加的[註3]!
肥胖者肺炎感染的比例較高,但因肺炎住院後的死亡率較低,此為 #肥胖矛盾。
雖然肥胖的肺炎病患死亡率較低,但卻容易感染,多次感染住院,後來應該就會變瘦,可能然後就GG了....
所以~~#肥胖並不是好事!!
[註1]
丹麥研究 肥胖者患病死亡率低40%-50%,肥胖者營養較足 抵抗力佳提高患病存活率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706020018800L/573
[註2]
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of Infections Among Women in the 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ume 183, Issue 11, 1 June 2016, Pages 1008–1017,
https://academic.oup.com/aje/article/183/11/1008/2739285
[註3]
Body Mass Index of 92,027 patients acutely admitted to general hospitals in Denmark: Associa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30-day mortality
PLoS One. 2018; 13(4): e0195853.
Published online 2018 Apr 1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901987/
肥胖矛盾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肥胖矛盾?
#肥胖者肺炎住院的死亡率雖然較低[註1],
但是 #肥胖者上呼吸道與皮膚感染的比例較高[註2]!
#而且肥胖者其他慢性病的罹患率是增加的[註3]!
肥胖者肺炎感染的比例較高,但因肺炎住院後的死亡率較低,此為 #肥胖矛盾。
雖然肥胖的肺炎病患死亡率較低,但卻容易感染,多次感染住院,後來應該就會變瘦,可能然後就GG了....
所以~~#肥胖並不是好事!!
[註1]
丹麥研究 肥胖者患病死亡率低40%-50%,肥胖者營養較足 抵抗力佳提高患病存活率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706020018800L/573
[註2]
Body Mass Index and Risk of Infections Among Women in the Danish National Birth Cohort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ume 183, Issue 11, 1 June 2016, Pages 1008–1017,
https://academic.oup.com/aje/article/183/11/1008/2739285
[註3]
Body Mass Index of 92,027 patients acutely admitted to general hospitals in Denmark: Associate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30-day mortality
PLoS One. 2018; 13(4): e0195853.
Published online 2018 Apr 1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901987/
肥胖矛盾 在 秒懂家醫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雖然結果令人疑惑
但在實務上其實沒差別吧
這個主題講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預防
生活型態控制的再用力也沒用
對我來說也沒差啊
就DPP-4i, SGLT-2i, TZD連發就好啦
治療上還是很明確的
(反正糖尿病本就很多讓人迷惑的事情)
但是 這裡講的是糖尿病
生活型態控制對未病的一般人而言
還是有相當的角色與好處的
一個奇怪的研究結果……嚴格飲食控制加上強力的運動,竟然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
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從2001年開始,進行了一個花了很多錢,也非常激進,叫Look AHEAD(Action for Health in Diabetes) 的生活型態研究,這個研究主要是個糖尿病的研究,平均追蹤了9.6年,研究了5145個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它把病人分為兩組,介入組是由營養師衛教師復健師的強力介入,盯著病人的飲食及運動,把飲食中的卡路里控制在 每天1200 到1800 大卡之間,而且其中脂肪含量要小於30% ,蛋白質要大於15%,運動呢,則是要求要做中度的體力活動,時間要大於每週175分鐘以上,另外一組是對照組,給病人一般的飲食運動衛教,讓病人自己控制。簡單的說,就是一組有像是補習班嚴師般的嚴格控制,另一組則是自我控管。
第一年結束時,介入組平均下降了8.6%的體重,控制組則下降了0.7%的體重,這兩組間,相差了差不多8公斤,這樣到了近10年以後,強力介入這一組回升了4公斤,兩組體重的差距雖然仍然存在,但是卻縮小了很多,變成只差2.5%的體重(差不多兩三公斤而已)。兩組相比,介入組的血壓比較低,膽固醇比較低,血糖比較低,用藥也比較少。
但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心臟病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還有中風的發生,兩組竟然一點差別都沒有!
而且這個研究還因為被認為就算繼續花錢做下去,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資訊,多做無益,所以被提前結束了。
這個分兩次2006及2013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讓大家都非常的意外。
2016年底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另一篇研究,又有不同的結論,這篇研究把四個研究綜合在一起,分析基因加上生活型態的影響,結果是說正確的生活型態,能夠降低一半的心血管疾病。
在今天的美國,已經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到達肥胖的等級,也就是說他們的BMI(身體質量指數,公斤體重/米身高平方)大於30,對於這些超重的人,每升高5Kg/M2的體重,就會升高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薈萃分析的資料也告訴我們,只要能減重7公斤,心臟病危險就能下降58%。瑞典有一篇叫做SOS(Swedish Obese Subjects)追蹤了13.3年的研究發現,若使用胃繞道術幫糖尿病的病人減肥的話,心臟病的發生率可以大幅下降。
所以理論上,嚴格控制飲食,加上運動的控制來減肥,應該能減少心臟病的發作,沒想到LOOKAHEAD研究,卻給了我們混亂不一致的答案,讓所有的人都百思不解。
用像胃繞道這類的手術來減肥,可以減少15-30%的體重,若僅僅用改變生活型態來減重,則能減低3-5%的體重。使用各種各樣不同的減肥藥物,則有不同程度的減肥效果,但是最重要的,是各種研究顯示,減肥藥物雖然能夠降低體重,但有些藥物長期使用反而會升高血壓,還會升高血糖、升高心肌梗塞、中風的機會、死亡率也提高。
到目前為止專門用來減肥的藥物(某些降血糖藥物除外),還沒有哪一種被證實可以減少心肌梗塞的發生。
還好從2015以後發表的幾篇研究顯示,有幾種糖尿病的新藥(如SGLT2抑制劑,GLP1活化劑等),除了控制血糖以外,還可以降血壓,減體重,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生,讓我們對於使用藥物來減重,又看到了一線曙光,但是這些藥物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能不能一樣的既降體重,又能減少心臟病的發生,還有待觀察。
簡單的做個結論,就是目前的醫學證據,依賴改變生活型態來減重,可以減輕體重,下降血壓血糖血脂,但是能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還有些疑問 ; 減肥手術這種既昂貴又侵入的治療,可以降低體重,血糖,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 至於使用藥物來減肥,除了一些糖尿病的藥物以外,到目前為止都還不能證實對於心血管疾病有任何幫助。
除此之外,心血管疾病中還有一個「肥胖矛盾」的說法,它是說,如果體重輕或是中等時,輕度中度重度的體力活動都是有幫助的,但是當體重超過一定的標準以後,體力活動的多寡對於日後的心臟病發作反而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又是一個奇怪的研究結果?
生活習慣的研究很難做,結論也非常的混亂,拿飲食為例,最理想的研究方式是把人分成兩組,一組吃A食物,另一組吃B食物,之後這兩組人在若干年(也許五年十年)都不能換吃另一組的食物,再來比較兩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可是要兩組人完全遵照飲食,在人性上其實是蠻困難的,所以現在的研究,有的是用病人自述的食物型態,有的是使用其他的方法,但是在方法學上,都會有許許多多的限制存在。目前流行的飲食,有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低脂肪飲食、高蛋白飲食…各種各樣的營養建議,但是目前的證據紛亂,還沒有辦法達到共識。
就讓我拿我在2016年9月參加歐洲心臟學會時聽到的專家意見當做結語好了。在醫學會中的飲食單元中,一位德國的專家在結束演講時,主持人問她「妳幫大家回顧了那麼多的文獻,那麼妳能不能對大家提出妳的飲食建議呢?」瘦削的主講者想了一下,笑笑的回答「Enjoy your diet(享受你的飲食)」隔幾秒又加了一句「Enjoy your life(享受你的人生)」。
我想她的意思,不是可以隨意亂吃,而是飲食控制如果很痛苦時,就不要太勉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