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艾美獎五部不可錯過的重點歐美影集】
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第 72 屆艾美獎(The Emmy Awards)將於美國時間本週日(9/20)舉行線上頒獎典禮,由美國電視學院會員票選出本電視年度(2019/6/1-2020/5/31)最優秀的電視作品。先前曾經發文大致介紹本屆入圍概況( https://is.gd/H58hOr ),簡單來說,在去年大贏家《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倫敦人生》(Fleabag)、《核爆家園*》(Chernobyl)都已完結,連同蟬聯好幾年的喜劇大作《副人之仁*》(Veep)也全劇終,今年的艾美獎瞬間多出了許多空位,同時各個獎項的入圍席次也都擴增1-2席,讓各家好手都摩拳擦掌想要分到一座獎。(延伸閱讀:去年的得獎名單 https://is.gd/DPykRh 、去年的得獎結果分析 https://is.gd/Y8FkRb )
在「後權力遊戲時代」,HBO 積極試圖以《西方極樂園*》(Westworld)、《繼承之戰*》(Succession),以及《殺手進城*》(Barry)分別承襲戲劇與喜劇的招牌。Netflix 則持續穩健多角經營,以《黑錢勝地》(Ozark)和《王冠》(The Crown)為首,輔以優秀的喜劇和迷你劇集,首次超越 HBO 成為本屆入圍最大贏家(Netflix 今年入圍了 160 項、HBO 則是入圍 107 項)。
其他各家也都磨刀霍霍,無論是老牌 AMC/Sony 的《絕命律師》(Better Call Saul)、Hulu 的《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Amazon 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等,都有取得固定的入圍席次(儘管疲態也逐漸浮現)。倒是新參戰的 Disney+ 和 Apple TV+,都分別以《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和《晨間直播秀》(The Morning Show)首季打響名號,取得了令人不可小覷的入圍佳績,未來發展潛力備受矚目。
今年美國疫情仍橫行的期間,電影學院是否會票選出不一樣的得獎趨勢?從入圍者來看,一方面可以看到許多老鳥依然持續入圍,但同時也嗅到一些新的趨勢逐漸開展。比方說,雖然本季我最愛的是《絕命律師》(到了第五季精彩度有增無減),艾美獎卻沒有讓它入圍男主與女配獎項。又或是《使女的故事*》與《美麗心計*》(Big Little Lies)的女主角沒入圍、《這就是我們》(This is Us)只入圍男主角等,都在在顯示了艾美獎對於一些特定的熟面孔已經感到疲乏。這對去年早早播畢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和《美麗心計》等,顯然不是好事。反之,新劇《吸血鬼家庭屍篇》(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憑借新劇《晨間直播秀》入圍女主角的珍妮佛安妮斯頓,以及至去年才打入艾美獎入圍但即將六季完結的《Schitt's Creek》,皆可能因此出線。
由於艾美獎獎項太多,連同技術獎一共有 123 個獎項,在此就不一一細數與預測,而是挑選出五部我認為今年獎季重要的作品,跟大家分享、推薦。
▆
▆
1.《#繼承之戰*》Succession
《繼承之戰》演的是一名媒體大亨與他四名子女的事業繼承權爭奪戰,雖然題材是冰冷生硬的,但始終扣回的母題是親子之間的矛盾依附與認可尋求,以及手足之間的愛恨交織與爾虞我詐。本劇監製之一為《大賣空》、《為副不仁》的導演 Adam McKay,在攝影和調性上依稀可見其寫實的手法。比起其他白領西裝金融劇,《繼承之戰》提供了更多的場景變化(從克羅埃西亞的豪華遊艇,到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等)。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配樂家 Nicholas Brittel 譜寫的主題曲和音樂,更是一絕 —— 鋼琴下行音階呼應了「傳承」的往下意象,管弦室內樂演奏的莊嚴古典樂帶有宮廷的貴族氣息,鋼琴小調和弦進行透露出危機和背叛的隱憂,偶爾再混入嘻哈節奏點綴出現代感。
《繼承之戰》儼然已成為 HBO 繼《權力的遊戲》後的招牌強檔,嚴肅、高雅又令人隱隱生畏、卡司強勁而富有魅力;重點是它不留情面地聰明而狡詐,不一一餵食情節給被動的觀眾,而是鼓勵觀眾與他來場對等的智力較勁,主動探索角色、對劇情產生一定的期望,然後又被聰慧的劇本給將上一軍。觀賞《繼承之戰》就像吸毒一樣,不由自主被捲進去,只為了一次又一次體驗那個情緒的籌賞。
獎季分析:去年《繼承之戰》首季只入圍了五項艾美獎,但由於第二季的節奏和角色塑造都更加精準,挾著不減反增的影評評價和觀眾口碑,使得第二季一舉入圍了 18 項艾美獎,為今年入圍數目第三高的影集。最恐怖的是演員獎項:戲劇類節目的演員獎項總共六項(男女-主/配/客串),《繼承之戰》今年就入圍了九位(兩位男主、三位男配、一位女配、一位男客串、兩位女客串),整體卡司的高一致強度可見一斑。除了演員之外,這部在幕後的製作也非常精良,可以好好準備迎接艾美獎橫掃了。
已獲頒技術獎:最佳劇情類影集選角、剪輯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劇情類影集、男主、劇情類男配、劇情類女配、導演、編劇、配樂
▆
▆
2.《#守護者*》Watchmen
與 2009 的電影同樣取材自同名美國漫畫,9集長度的迷你劇集《守護者》卻沒有太多的牽絆與包袱,而是在既定的宇宙中,走出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故事。這齣九集及完結的迷你劇集,將焦點投射在一個警察必須蒙面自保、白人至上犯罪組織興起、天空還會降下外星烏賊的平行世界,在既有的美漫犯罪與科幻類型中,完美融入了黑人種族平權與跨世代創傷經驗的議題,讓許多觀眾第一次接觸到 1921 年真實在奧克拉荷馬土爾沙上演的黑色華爾街屠殺,瞬間將藝術與今年的社會脈動,緊緊扣在一起。《守護者》提醒觀眾:你看再多天馬行空的虛構故事,都比不上真實歷史來的殘酷與精彩,而且歷史到如今還在重複上演中。
由去年剛以《藍色比爾街的沈默》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瑞吉娜金恩(Regina King)領銜主演,另外還有「刀疤」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近年來最逗趣古怪的演出,整體卡司非常多元,也帶出在劇中飾演多重角色的明日之星:葉海亞·阿巴杜-馬汀二世(Yahya Abdul-Mateen II)。如果有一部劇可以概括代表 2020 的美國現況,那麼《守護者》可能是最好的答案。第六集的一鏡到底回憶/幻覺/歷史再現,可能是今年最出色的電視作品。
獎季分析:《守護者》是一部迷你劇集,卻一舉入圍了 26 項艾美獎,成為入圍最大贏家,著實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這其中最亮眼的自然是女主角和男配角,在今年的社會氛圍下,最佳迷你劇集也已是囊中物。
已獲頒技術獎: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攝影、服裝、剪輯、混音、配樂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女主、男配、導演、編劇、美術設計、音樂監督
▆
▆
3.《#美國夫人》Mrs. America
由金獎影后凱特布蘭琪主演的《美國夫人》,同樣是一齣九集迷你劇集,篇幅雖短,但是當中女力能量卻爆表。故事講述著美國七零年代,一群婦女在性別政治運動下的對立和角力。但更有趣的是,本片以非主流的手法,將保守派的政治倡議者 Phyllis Schlafly 聚焦為主角,而不是直接將之塗抹為歷史上的反派。主角反對美國《平等權利修正案》、反對墮胎、誓言維護傳統家庭價值,聽起來是否有些言猶在耳?
《美國夫人》有美劇中罕見的大量女性角色,且從主創人、監製、導演、編劇、攝影,到演員,幾乎全部清一色皆為女性。由女性構築、述說的女性故事,說的簡單卻是得來不易。而每一集都以其中一個角色為名,並以其作為該集的敘事主觀人,也讓整個劇情的推動能夠從更多層面和角度來切入。最終,《美國夫人》是一部見樹又見林的女性賦權寓言,樹是每個真摯刻畫且優缺點共存的女性角色,林則是一個歷史上的性別運動,如何緩慢、令人感到挫敗,卻又確實地推動著時代向前進。連同《守護者*》(黑人議題)與《美國外史*》(白人至上法西斯主義),這部大概是今年最切合時宜、與美國川普政權下的時勢(事)最契合的電視作品。
獎季分析:《美國夫人》除了演什麼像什麼的凱特布蘭琪之外,還有一干優秀而多樣貌的女演員,包含此次入圍艾美獎的《鐵窗紅顏》 Uzo Aduba、《美國諜夢》Margo Martindale、Tracey Ullman,以及未能入圍但同樣精彩的蘿絲拜恩、伊莉莎白班克斯、莎拉保羅森等。此次艾美獎《美國夫人》共入圍 10 項,包含女主與三位配角。其中女主不是沒有機會,但應該會被《守護者》的瑞吉娜給搶下,而比較有可能奪獎的,則落在女配。外界普遍看好在劇中飾演美國第一名女性黑人總統候選人的 Uzo Aduba,可能會乘著賀錦麗(拜登的副總統搭檔)的提名風潮順勢摘獎。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女配、選角
▆
▆
4.《#正常人*》Normal People
先前就曾撰文介紹過,《正常人》是今年影集中最令人喜出望外的驚喜小品,沒有之一。這是一部愛爾蘭的小品迷你影集,講述著一對愛爾蘭男女從高中到大學畢業的青春歲月,以及在時光流淌的縫隙中,這對普通而正常的生命如何擦撞出不凡的火花。兩位主角都是銀幕上的相對新人,但卻能夠自在無比的向彼此、向觀眾揭露自己的胴體、自己的真情,以及自己最黑暗的不安全感。這部劇雖然沒有什麼絢爛大場面,角色所遭遇的事物都彷彿你我在家鄉會經歷的那些,但是字字珠璣的台詞能夠牽動人心,且在酸甜的成長滋味中,留下一絲雋永。
從凜寒的北歐,到盛夏的義大利古鎮,攝影、服裝、音樂都極美,觸感也帶有一股新鮮的親暱性。大量旁白堆砌,讓人想到《愛在三部曲》的質感。這部劇在春夏之際從歐洲到美國引起一陣騷動,或許是對於那些曾經或正在歷經這些青春迷惘與情感受挫的人們,格外能引發共鳴。或許我們在 Marianne 和 Connell 身上找到自己、找到一個陪伴,陪伴著我們一起在人生的摸索上跌跌撞撞。
獎季分析:儘管在影迷們之間口碑極好,可惜艾美獎並沒有入圍太多項,僅有入圍最佳迷你劇集男主角、導演、編劇、選角。而如果投票會員中有一批忠貞的支持者的話,我認為他們會將票源集中在男主角獎,將之頒給年僅 24 歲的新人 Paul Mescal。雖然這個預測看似大膽,但卻也有前例可循,這個項目(迷你劇集/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還蠻喜歡獎勵新人的,比如說去年《別人眼中的我們》的 Jharrel Jerome、前年《凡賽斯遇刺案:美國犯罪故事》的 Darren Criss 等等。因此,《正常人》若不會空手而歸的話,男主角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迷你劇集/電視電影類男主
▆
▆
5.《#壞教育*》Bad Education
嚴格來說,這是一部電影,去年也在多倫多影展首映取得不錯的口碑。然而,HBO 隨之將美國發行權買下,所以這部片在是直接在電視台播出,成為所謂的「電視電影」,也就無法角逐奧斯卡獎。《壞教育》為《良種動物》導演 Cory Finley 的第二部執導長片,改編自美國史上最大樁的公立學校貪污事件。休傑克曼飾演一名德高望重的督學,在長島小鎮的學區中與幾位教職員聯手作假帳,神不知鬼不覺污了上百萬美元。
整部電影的節奏輕巧俐落,配樂和剪輯也趣味十足。演員們飾演乍看無害,卻各懷鬼胎中飽私囊的一群公僕,顯然是玩得非常過癮。休傑克曼的角色本身就帶有外放的作秀感,也讓他繼《悲慘世界》後難得有如此獨挑大樑的表演機會,而他也確實與《老娘叫譚雅》艾莉森珍妮以及《愛情昏迷中》Ray Romano 有精彩的對手戲。整部片宛如迷你版《驚爆焦點》,劇情直接而簡單,雖然少了一點厚度,但娛樂性十足,也拼湊出平庸的邪惡如何在日常中上演,讓我們時刻警惕。在劇中揭發整起醜聞事件的學生記者,由25歲的年輕印度瑞士混血演員 Geraldine Viswanathan 飾演,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潛力新秀。
獎季分析:本片原先在多倫多首映後即傳出休傑克曼的奧斯卡呼聲,可惜最後本片不符合奧斯卡資格,但是他也確實入圍了本屆艾美獎的最佳電視電影和最佳電視電影/迷你劇集類男主角。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應該是《絕命毒師》的獨立續集作品《續命之徒:絕命毒師電影》。然而,那部片終究還是太仰賴其前作的重重包袱,因此不一定能夠脫穎而出,《壞教育》則是一部比較容易入口的大眾作品。男主角部份,大概會是休傑克曼、《守護者》傑瑞米艾朗、《正常人》Paul Mescal 三強之爭。如先前所述,我會押《正常人》Paul Mescal。
已獲頒技術獎:無
主要獎項預測:最佳電視電影
--
註:本文標記「*」者,皆可在 CATCHPLAY+ 訂閱「雙享無限看」方案觀賞,連同 20 多部入圍本屆艾美獎的優秀影劇作品全都收錄。若想要補上追劇進度的,這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平台,HBO GO 和 CATCHPLAY+ 艾美獎好劇一站匯集就在 CATCHPLAY+!
🔥了解更多方案與優惠請點此
👉 https://bit.ly/3c4z6Sj
#艾美獎好劇一站匯集 #CATCHPLAYPLU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8月13號,美國白宮、以色列,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以阿兩國之間的關係即將正常化,接下來會在3個星期內簽署雙邊條約,在各種領域內展開合作。到底為什麼這件事情在國際間這麼受到重視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項歷史性的和談。 如果最後這個和平條約真的簽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不會成為以色...
背叛者剛普朗克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月13號,美國白宮、以色列,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以阿兩國之間的關係即將正常化,接下來會在3個星期內簽署雙邊條約,在各種領域內展開合作。到底為什麼這件事情在國際間這麼受到重視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項歷史性的和談。
如果最後這個和平條約真的簽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不會成為以色列在中東的第三個盟友不好說,但至少是以色列時隔幾十年以來好不容易爭取到有可能的建交國,之前的第一個是在1979年的埃及,還有1994年的約旦。那時候埃及還被四周的阿拉伯國家大罵,說他們背叛了阿拉伯民族。
以色列在中東不受歡迎其來有自;以色列的人種主要是猶太人,就跟旁邊都是阿拉伯民族的不一樣。而且四周的國家都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而以色列最多人信的則是猶太教。再加上過去的歷史因素,不少以色列人認為以色列這塊土地是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現在又包圍了猶太,基督,伊斯蘭大家共同的聖地耶路撒冷,在中東完全就是一個砂鍋大的箭靶。
當然中東的阿拉伯民族國家很排外也是原因啦,不過我覺得發生在以色列的爭端,研究到最後都會發現,好像都是當初聯合國便宜行事的結果。因為之前巴勒斯坦這個地區是英國的託管地,二戰結束之後,聯合國就一直在推動民族自決,大家各自獨立成自己的國家。那當時有一大堆猶太人的難民湧進了巴勒斯坦,聯合國就說,好啦你們來都來了,而且這裡也是你們猶太人以前的老家,那我就在這裡畫一個範圍給你們,讓你們猶太人建國好不好啊,聽起來超級隨便。
聯合國當時是說,還會有更多猶太難民過來啦,所以我們多分一點土地給以色列。不過四周的國家當然是不買單阿,以色列一建國,四周的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馬上就直接向以色列宣戰,一建國就四周都是敵人,這個生存條件真的很嚴苛。
不過以色列的國力也是真的強啦,科技發達國家也進步,背後又有美國撐腰。所以才能一直撐到現在。但是因為生存條件很嚴苛,所以就算只是多一個跟他們關係正常化的國家,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
因此這次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條約,真的是滿重要的,尤其中東的海灣國家本來就一直有在跟以色列眉來眼去的啦,不過為了保持大家阿拉伯民族的和氣,都只能在檯面下交流,表面上還是要跟著大家一起討厭以色列。所以這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跳出來跟以色列講和,大概就是想說不要再演下去了。至於「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怎麼辦?感覺就是在取捨之後,覺得這樣對國家更有利吧。而且另一方面是,中東還有一個大家更討厭的國家阿,伊朗。
我覺得他們也是有考慮為了制衡伊朗,而寧願放下成見跟以色列和談。除了可以減少一條戰線之外,跟以色列合作其實好處也很多。條約裡除了要互設大使館之外,投資、旅遊、直飛航班、國家安全、電訊、科技、能源、醫療等等一大堆領域都可以得到以色列的支援,還可以跟以色列背後的美國打好關係。這些利益讓他們願意放下對猶太人的成見,甚至還可以對巴勒斯坦的慘況裝作沒看到。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問巴勒斯坦又跟這個條約有什麼關係?關係滿大的喔,剛剛說「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嘛。以色列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在偷吃巴勒斯坦其他地區的土地。直接在人家境內建立屯墾區,過幾十年之後就說,欸我們國民在這裡這了這麼久,這裡應該算是我們的土地吧。會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以色列不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巴勒斯坦剩下的地方就是沒有主人的土地。既然以色列不承認,背後的美國也就跟著不承認,那聯合國到底要不要承認就變得很微妙。現在會員國裡大概還是有三成的國家,不認為巴勒斯坦是獨立國家。跟台灣有點像,就是個國際上的孤兒。
這個以色列屯墾區的爭議,聯合國是說以色列違法啦。附近的國家也大多是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這次的條約裡,就有加入一個條件是,要以色列停止約旦河西岸的併吞行動。
雖然聽起來滿支持巴勒斯坦的啊?但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美國跟以色列是說,現在是暫時停止併吞的行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說要尊重巴勒斯坦的建國方案,以色列要退回到之前的界線。那這個之前是多之前?也沒講清楚。這不就是「雖然巴勒斯坦的問題還談不攏,但總之我們先和談再說?」
但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拿這個出來當條件,應該也不是完全不管巴勒斯坦吧?有國家願意幫他們發聲,巴勒斯坦應該也是有好處吧?但實際上巴勒斯坦超不爽的。因為明明這個條約就有關係到巴勒斯坦的未來,但從頭到尾巴勒斯坦都沒有參與討論。阿不是說好我們阿拉伯民族要團結,要一起對抗以色列?現在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跑去跟他們握手言和是什麼意思?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當天發表就聲明說「強烈拒絕和譴責」這個條約,認為它是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行為。
可是不管怎麼說,能夠協助以色列跟中東國家合作,對美國算是一項重大成就。因此美國不只爽到不行,現在還一大堆人跳出來邀功。川普自己在記者會上就一直吹說自己有多厲害,他們國安顧問還說,這個應該可以去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拜登也跳出來說,欸這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以色列的關係,是我們民主黨在歐巴馬執政的時代打下的基礎,沒有我們哪有你現在可以去談和平?所以搞了半天都還是把這件事當作選舉的籌碼啊,然後巴勒斯坦還是沒有人在意,真的是很淒涼。
巴勒斯坦國家沒了、家園被拆了、土地被佔領、然後還要被朋友背叛。弱小的國家如果想擺脫當棋子的命運,就必須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才有可能在弱肉強食的外交博弈上,為自己爭取一點權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背叛者剛普朗克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Lost Cause與Lost Empire 特朗普約翰遜站歷史錯誤一方
今天6月19日,美國稱為Juneteenth,是紀念黑奴在1865年終被全面解放的一天。這麼重要的紀念日,但竟然仍未列入全國法定假期。本來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準備在Tulsa舉行疫情以來首場大型競選集會(白宮首席傳染病顧問Dr. Fauci反對無效),他對Juneteenth毫無認識,但被提醒後把集會改到明天。願意改期似乎是好事,但想清楚就知道未必是。如果集會主題之一是支持BLM,那麼在Juneteeth舉行非常適合,所以改期反而顯得此地無銀三百両。
近日在巨大政治壓力下,他簽署了所謂警察改革行政命令,將成立一個跟進警暴的資料庫,是否有效假以時日才知道。但他堅拒Defund(減少經費)警隊,重申Law and Order(法律與秩序)的重要性,反而建議增加維持治安預算案。其實我也非常同情警察的處境,當然警隊中也有個別種族主義者和慣性濫暴的「壞蘋果」,如犯了罪一視同仁,理當受罰。但相信大多數警察都是只想做好每天工作,然後每天安全回家的普通人。職責所在,他們必須執法維持治安,只有在迫不得已,才會使用武力。
不過,美國的情况特殊,暫且不討論社會和歷史背景,事實上黑人犯暴力罪行和坐牢比例都遠比白人高。黑人只佔美國人口13.4%,但囚犯人口中高達37%,比白人的32%還要高!黑人坐監的比例是白人的5倍,在某些州份,差距更高達10倍!
再加上民間實在擁有太多槍械,比例上超過一人一支,誇張地恐怖!美國警察平均每年殺死1100個懷疑罪犯,當然是不可接受的多,且毫不意外,約300個是黑人。但值得指出的是超過90%案件,疑犯是有攜帶武器(有否事後插贜是另一回事)。這些警察的殺人動機,有多少是出於種族主義?有多少是出於恐懼對方攜帶槍械?相信在大多數案件中,極難把兩個因素分開,找出真正答案。
黑人相對收入1978年至今毫無寸進
如要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其實亦要同時解決槍械,和更重要的貧窮、社會及家庭問題。1960年代的civil rights movement(人權運動)有助提升黑人權益和收入,到了1978年,黑人平均收入升至白人的59%,但可惜就此停頓下來,至今毫無寸進。黑人平均財產更僅約1萬美元,比白人少九成!大部分黑人出生於單親家庭,爸爸不負責任,媽媽需同時兼顧工作家庭,結果經常兩樣都做得不好,不少都需靠社會福利來過日子。貧民區教育水平不夠好,學生競爭力相對較弱,更難改善生活,結果一代又一代被困於這個貧窮惡夢循環。
今次BLM運動非常認真,最少將持續至11月大選,甚至更長,亦將對今次總統和國會選舉有頗大影響。近日特朗普被Fox新聞的女黑人主播Harris Faulkner訪問,驚人地竟說他對黑人權益的貢獻比任何總統都要大,甚至超過林肯!連支持他的Faulkner都不禁要插一句「But we are free!」但特朗普變本加厲,說「you know」(即眾所周知),林肯的「功過」,是個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問題!這說法與白種人優先甚至3K黨人無異,簡直是對黑人和林肯的最大侮辱!亦完全顯露特朗普的病態自大狂嚴重程度!
怎可能連林肯的功過都質疑?其實這是一套故意誤導歷史的醜陋邪惡歪論(似曾相識),The Lost Cause的基本腔調。美國內戰在1865年完結後,南部經歷一段十多年的「Reconstruction」重建年代,由北方打勝仗的Republicans掌權(林肯是第一任共和黨總統),不少黑人亦被提拔為各州官員。南部白人對這些北方「Carpetbaggers」,到富庶南部撈油水的北方人極度反感(也似曾相識),尤其認為北軍General Sherman火燒Atlanta太過霸道,所以輸了仗仍一直不服氣。
到了大概1877年,北方人開始退出南部,南部的白人優先主義開始死灰復燃。他們逐漸在南部各州通過了一系列Jim Crow Laws,重建歧視黑人的種族隔離政策,包括不准通婚,分隔教育、交通、餐廳,甚至公共廁所都要分開,一直維持至1960年代,才被人權運動所推翻。
白人優先主義者美化蓄奴史
同時他們開始編織一個羅曼蒂克的美麗謊言,解釋南北內戰的主因並非真的為了正義,為解放黑奴。「真正」原因是人口較多,但較貧窮的北部,妒忌內戰前「Antebellum」年代,屬全世界最富庶的美國南部(請看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所以「人多蝦人少」的「無恥」手段,欺壓搶掠代表正義和「chivalry」(維護女士尊嚴的騎士精神)的南部。他們更歪曲憲法,堅持「state rights」,每個州份應有獨立自主權,包括奴隸政策,甚至脫離聯邦(更似曾相識?)。
這些Lost Cause鼓吹者更虛偽地解釋他們善待黑奴,幾乎把他們當作家人。更無恥的說法是把這些黑人從原始非洲帶到文明的美國簡直是善舉,黑人應該感激他們這些白人主人才對(亦有點似曾相識)。這個說法當然是卑鄙無恥,黑人男女小孩,在非洲如動物般被捕捉,妻離子散,只在運送途中已犧牲三成以上無辜生命。到了美國後,世世代代為奴為婢,被人隨意虐待、勞役、販賣、強姦,甚至謀殺!
當然有些主人對部分黑奴的待遇會稍為好些,主要分為House slaves(家奴)和Field slaves(田奴)。「乖一點」,斯文一點,可能樣貌娟好一點的就留在屋內工作,粗魯一點,身形健碩的就當然留在田中幹活。
早在1852年,白人女作家Harriet Beecher Stowe已出版《Uncle Tom's Cabin》,描述黑奴的慘况,是推動解放黑奴的最重要著作。書中主角Uncle Tom本來是個逆來順受的家奴,但仍是個有骨氣的人,最後因不願意供出兩個出走黑奴的資料,而被毒打至死。書內亦有其他矮化黑人女性「mammy」和黑人小孩「pickaninny」的名詞。Quaker Oats剛宣布將把老牌Aunt Jemima班㦸粉改名,正因形象取材於「mammy」。約翰遜更曾以「pickaninny」形容歡迎他的黑人學童!
Uncle Tom現象比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麻煩
本來Uncle Tom是個正面人物,但到了後來,廣泛被黑人認為過於懦弱,奉承白人的不良示範,所以已演變成一個極具侮辱性的名稱。近年的一個經典演繹可說是Tarantino翻拍《黑殺令》(Django Unchained)電影中,Samuel Jackson飾演的Stephen Warren家奴角色,不止護主,更歧視同胞(似曾相識)。Uncle Tom現象在今天仍存在,特朗普也有少數黑人支持者,自稱保守有良好職業,且受過所謂高等教育,但歧視住在貧民窟的同胞,幫助主流社會欺壓他們。有心理學家認為Uncle Tom現象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相似但更麻煩,因為受壓迫的時間遠比綁架長,超過百年,傷害更深。
近日The Lost Cause又成為熱門話題,因為BLM的冒起,同時近年的所謂民粹主義,包含不少種族主義,結果是愈來愈多類似2017年在Charlottesville因紀念內戰南部將領銅像而引起的衝突。現在BLM支持者要求拆除所有這類歌頌南部Lost Cause的銅像和紀念碑,Virginia已決定這樣做,但有些其他南部州份仍未決定。BLM支持者亦要求把十個以南方叛軍將領命名的軍事基地改名,國防部已答應考慮,但特朗普竟仍選擇站在歷史錯誤的那一邊,拒絕考慮改名。再說一次,把軍隊政治化是一件極危險的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General Milley和國防部長Esper都已先後承認當日陪同特朗普走到白宮附近的St. John's教堂拍照是個錯誤,暗示被利用了。更離奇的是特朗普竟沒有發tweet破口大罵,不敢?
大家可能有個錯覺,以為美國南部人士尤其種族主義者,一直都是支持共和黨的,但事實非也。林肯是共和黨人,所以南方人怎可能支持共和黨,事實是大部分南方人,從內戰後一直支持歷史更長、贊成state rights的民主黨。內戰後,共和黨控制了美國政壇約70年,直至羅斯福在1933年上台,採取左傾Keynesian政策救經濟,民主黨才開始得到工人階層和黑人支持,但南方白人仍無法背叛祖宗,仍支持民主黨;等至1980年列根參選,共和黨才吸引到他們的支持,因為價值觀較接近,民主黨反而被認為已變質成為只幫黑人的政黨。
根治美種族歧視 須修憲兼改革選舉
如何根治美國種族歧視是個大難題。解鈴還須繫鈴人,必須從修憲開始。千萬不要誤會歷史跟現代政治和社會沒有關係,從美國立國之初,參議院設計和選舉人票制度,都是北方州份跟經濟倚賴黑奴的南方州份妥協下的畸胎,賦予黑奴多,白人少州份超比例話語權,今天這些州份就是特朗普的鐵粉票倉。如不能修憲或利用Interstate Pact之類手法彌補缺陷,將極難選出合人口比例的黑人代表,通過全民保健計劃,和其他保障黑人權益的法案。如不改變選舉制度,即使特朗普不能連任,也難保未來不再選出另一個種族主義者,再次嚴重損害美國的偉大基礎和制度。
BLM運動已傳到世界各地,尤其美國黑奴制度發源地──英國。BLM更已演變為反帝國主義,連邱吉爾的銅像亦被塗鴉!約翰遜亦是個懷緬The Lost Empire的保皇黨,崇拜邱吉爾,曾寫過一本低質傳記。諷刺之處當然是他本人是被大英帝國打敗的奧斯曼帝國貴族後裔。
BLM演變為反帝國主義 邱吉爾亦遭殃
如英國人需要為黑奴制度懺悔,他們更應為在亞洲製造的傷害道歉和贖罪。英國人在18世紀初到達印度時,估計印度GDP佔全球23%,20世紀中離開時,跌至只約4%!1943年二戰邱吉爾當首相時,在Bengal曾因自私分配糧餉,只集中供應給英國軍隊和支持戰事的工廠,而導致300萬平民死亡的大饑荒。著名經濟學家Utsa Patnaik估計英國從印度盜取了驚人價值45萬億美元的財富。印度政客兼作家Shashi Tharoor,多次要求英國道歉和為200年的殖民時代作賠償,象徵式一年一鎊,和交還英女皇皇冠上的Koh-i-Noor鑽石!Tharoor曾說,英國之所以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是因為連上帝都不相信入黑後的英國大賊!
違法販賣鴉片和兩次不義鴉片戰爭為中國和香港帶來的傷害,至今我們仍然感覺到。最明顯亦是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我去年討論過,香港居留權跟國籍的罕有混淆情况。(綠卡人士可在美國投票嗎?)
香港被英國搶掠回來,用作販賣鴉片的三不管entrepot(自由港)。說得好聽是華洋匯聚,難聽一點就是三教九流、龍蛇混雜。最高話事人是一班英國「毒梟」,其他的蘇格蘭銀行家、Parsi和Armenian商人等,都有一定影響力,但所有人都只是過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快錢。到了1997年,雖然香港回歸祖國,但奇怪地《基本法》仍容許各方過客,只要住滿7年(外傭除外),不論國籍,就有投票權!這即等如讓外國人保留特權,僱用外籍法官更當然有點喪權辱國的感覺。
如要改善香港政治和社會環境,弄清楚國籍和居留權的區別是首要任務。我再次建議非中國籍人士,包括擁有香港特區護照,但同時擁有BNO、美、加、澳等國護照,但不承認為中國籍人士者,仁慈點可保留居留權,甚至可享用各種福利,但絕不應有投票權!自由、簡單、明確、合情合理,亦符合中國法律精神(不准雙重國籍)和國際標準。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背叛者剛普朗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8月13號,美國白宮、以色列,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以阿兩國之間的關係即將正常化,接下來會在3個星期內簽署雙邊條約,在各種領域內展開合作。到底為什麼這件事情在國際間這麼受到重視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項歷史性的和談。
如果最後這個和平條約真的簽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不會成為以色列在中東的第三個盟友不好說,但至少是以色列時隔幾十年以來好不容易爭取到有可能的建交國,之前的第一個是在1979年的埃及,還有1994年的約旦。那時候埃及還被四周的阿拉伯國家大罵,說他們背叛了阿拉伯民族。
以色列在中東不受歡迎其來有自;以色列的人種主要是猶太人,就跟旁邊都是阿拉伯民族的不一樣。而且四周的國家都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而以色列最多人信的則是猶太教。再加上過去的歷史因素,不少以色列人認為以色列這塊土地是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現在又包圍了猶太,基督,伊斯蘭大家共同的聖地耶路撒冷,在中東完全就是一個砂鍋大的箭靶。
當然中東的阿拉伯民族國家很排外也是原因啦,不過我覺得發生在以色列的爭端,研究到最後都會發現,好像都是當初聯合國便宜行事的結果。因為之前巴勒斯坦這個地區是英國的託管地,二戰結束之後,聯合國就一直在推動民族自決,大家各自獨立成自己的國家。那當時有一大堆猶太人的難民湧進了巴勒斯坦,聯合國就說,好啦你們來都來了,而且這裡也是你們猶太人以前的老家,那我就在這裡畫一個範圍給你們,讓你們猶太人建國好不好啊,聽起來超級隨便。
聯合國當時是說,還會有更多猶太難民過來啦,所以我們多分一點土地給以色列。不過四周的國家當然是不買單阿,以色列一建國,四周的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馬上就直接向以色列宣戰,一建國就四周都是敵人,這個生存條件真的很嚴苛。
不過以色列的國力也是真的強啦,科技發達國家也進步,背後又有美國撐腰。所以才能一直撐到現在。但是因為生存條件很嚴苛,所以就算只是多一個跟他們關係正常化的國家,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
因此這次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條約,真的是滿重要的,尤其中東的海灣國家本來就一直有在跟以色列眉來眼去的啦,不過為了保持大家阿拉伯民族的和氣,都只能在檯面下交流,表面上還是要跟著大家一起討厭以色列。所以這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跳出來跟以色列講和,大概就是想說不要再演下去了。至於「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怎麼辦?感覺就是在取捨之後,覺得這樣對國家更有利吧。而且另一方面是,中東還有一個大家更討厭的國家阿,伊朗。
我覺得他們也是有考慮為了制衡伊朗,而寧願放下成見跟以色列和談。除了可以減少一條戰線之外,跟以色列合作其實好處也很多。條約裡除了要互設大使館之外,投資、旅遊、直飛航班、國家安全、電訊、科技、能源、醫療等等一大堆領域都可以得到以色列的支援,還可以跟以色列背後的美國打好關係。這些利益讓他們願意放下對猶太人的成見,甚至還可以對巴勒斯坦的慘況裝作沒看到。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問巴勒斯坦又跟這個條約有什麼關係?關係滿大的喔,剛剛說「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嘛。以色列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在偷吃巴勒斯坦其他地區的土地。直接在人家境內建立屯墾區,過幾十年之後就說,欸我們國民在這裡這了這麼久,這裡應該算是我們的土地吧。會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以色列不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巴勒斯坦剩下的地方就是沒有主人的土地。既然以色列不承認,背後的美國也就跟著不承認,那聯合國到底要不要承認就變得很微妙。現在會員國裡大概還是有三成的國家,不認為巴勒斯坦是獨立國家。跟台灣有點像,就是個國際上的孤兒。
這個以色列屯墾區的爭議,聯合國是說以色列違法啦。附近的國家也大多是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這次的條約裡,就有加入一個條件是,要以色列停止約旦河西岸的併吞行動。
雖然聽起來滿支持巴勒斯坦的啊?但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美國跟以色列是說,現在是暫時停止併吞的行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說要尊重巴勒斯坦的建國方案,以色列要退回到之前的界線。那這個之前是多之前?也沒講清楚。這不就是「雖然巴勒斯坦的問題還談不攏,但總之我們先和談再說?」
但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拿這個出來當條件,應該也不是完全不管巴勒斯坦吧?有國家願意幫他們發聲,巴勒斯坦應該也是有好處吧?但實際上巴勒斯坦超不爽的。因為明明這個條約就有關係到巴勒斯坦的未來,但從頭到尾巴勒斯坦都沒有參與討論。阿不是說好我們阿拉伯民族要團結,要一起對抗以色列?現在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跑去跟他們握手言和是什麼意思?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當天發表就聲明說「強烈拒絕和譴責」這個條約,認為它是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行為。
可是不管怎麼說,能夠協助以色列跟中東國家合作,對美國算是一項重大成就。因此美國不只爽到不行,現在還一大堆人跳出來邀功。川普自己在記者會上就一直吹說自己有多厲害,他們國安顧問還說,這個應該可以去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拜登也跳出來說,欸這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以色列的關係,是我們民主黨在歐巴馬執政的時代打下的基礎,沒有我們哪有你現在可以去談和平?所以搞了半天都還是把這件事當作選舉的籌碼啊,然後巴勒斯坦還是沒有人在意,真的是很淒涼。
巴勒斯坦國家沒了、家園被拆了、土地被佔領、然後還要被朋友背叛。弱小的國家如果想擺脫當棋子的命運,就必須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才有可能在弱肉強食的外交博弈上,為自己爭取一點權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背叛者剛普朗克 在 Lilballz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lballzLoL/
Twitch頻道: https://www.twitch.tv/lilballzlolz
訂閱看更多: http://goo.gl/SyhNSP
POE角色資料: https://goo.gl/9rhZg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