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拉 】✨
在訓練 #槓鈴硬舉 #六角槓硬舉 #單腳硬舉 #髖鉸鏈 (Hip Hinge) 衍伸動作 之前,除了放鬆跟動態伸展,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讓你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啟動熱身訓練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動作的重要推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一開始不求做到完美或者滿分,只是如果覺得操作時有困難或者感覺身體太勉強,就不要硬撐囉!這樣我也能安心地分享一些不同的方式給大家,平常也可以多跟你的物理治療師、教練、動作控制的專家討論等等。
在家無聊可以玩玩試試看,也歡迎留言或者私訊寫下你的感受。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ABM7glqsU
✅動作1
Single Leg hold 螺旋核心單腳硬舉
單腳硬舉,下肢最具功能性的動作之一,包含你的步態、衝刺、起跳落地、以及改變方向能力都是很好的肌力訓練基礎,加入胸椎旋轉的特性,會使動作更加符合「移動」中的運動力學方式。
以右側為例,右手掌朝上,利用木棍抵住牆壁,胸椎往右邊側彎加旋轉,左手掌朝下,肩胛做出上抬前引的模式。
►建議操作 每下x 10-30 seconds x 2sets
✅動作2
Hip Hinge 髖絞鍊動作
利用棍子的阻力來創造一個肩伸展+ 內旋轉的張力,來達到核心啟動以及髖絞鍊動作模式的動作神經適應,包含你的背部、腹部、甚至胸肌都會有啟動活化的效果。
►建議操作4-8 x 4 sets
✅動作3
Assisted GHD 輔助式腿後啟動
在平日,腿後側的肌肉很少能夠被完整的帶到訓練當中,實務上也容易看到短跑選手在進行大量衝刺的時候,腿後容易產生過多疲勞甚至造成肌肉拉傷。
利用臗屈的方式來讓腿後側肌肉,進行身體加速和減速的的動作,除了可以當成下肢後側鏈啟動的方式,也可以當成北歐腿後離心(Hamstrings Nordic Curl ) 的變化動作,提高大腿後側肌肉量、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抗伸展的耐受性。
►建議操作 4-8 x 4 sets
✅動作4
RMT bridge 螺旋式橋式
利用bosu球或者小跳箱,創造一個高度,讓臀部得到更多的關節動作範圍,搭配上肢做出螺旋的動作,可以讓上下肢得到更好的神經連結,以及更多刺激背側向功能線 (posterior oblique subsystem )。
🌀RMT = Rotational Movement Training
►建議操作 10 x 4 sets
✅動作5
Dead Lift 傳統硬舉
當天的主要訓練課表,最近操作下肢推拉的動作會利用腳墊 #Solesteps 來改變足部的力學角度,也可以提高腳掌、足弓和小腿內外側的肌群協同穩定發力。
每個人的運動的目標跟追尋方向都不同,也可能會因為經歷而有所改變,只要能找到進步的方式,就足夠成為自己持續前進的動力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無痛中堅持,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越強壯,體態棒棒的🤙🏽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可以留下你的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文章歡迎分享
.
.
#Matt教練訓練科學 #重量訓練 #肌力體能 #動作優化 #矯正訓練 #防傷復健 #功能性肌力
#麥特教練x訓練文章
#訓練與生活
同時也有5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營養健身葛格Peet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啞鈴系列全集】 EP1 側三角、三頭|https://youtu.be/rmVwPMTt9M4 EP2 前三角、胸|https://youtu.be/FLqunkz38Vk EP3 背、二頭|https://youtu.be/MVxh9CEAgfE - - - 訂閱+開啟小鈴鐺,不錯過每隻精彩的影...
「胸肌 課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營養健身葛格Peet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大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心得] 訓練量的甜蜜點:321訓練法-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胸肌特化課表|胸肌練不大的人必看|細節滿滿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幫你排課表EP01|胸肌安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練胸菜單請教 - 健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胸部健身課表指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胸肌 課表 在 2022健身房核心菜單-保養品化妝品試用心得,精選在PTT ... 的評價
胸肌 課表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交叉綜合症 胸只能放鬆不能練?
回想起我學習的過程,也常常鬧出一些絕對不想被人提起的笑話,所以每當我聽到一些比較沒那麼正確的想法時,Po文讓大家一起笑一下之後,都會反省一下...
我自己以前好像也是一樣...雖然不一定是同一件事,但說不定“87分”的程度也不會輸給任何人🤦
但這就是我們學習的過程,總會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回想起來覺得不想面對,但卻是很真實的存在,而且有時都會 會心一笑
前幾天有接到一位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有人跟他說,你會肩頸酸痛,是因為長期久坐所以有上交叉綜合症,所以你的胸肌不能練,因為會越練越緊,要好好的放鬆,目標先好好訓練你的背肌
就這樣過了一陣子,這個問題並沒有改善,而且還反覆的發生
那什麼是上交叉綜合症,可以往左滑看到圖片,“簡單來說”就是一個 脖子後方 和 肩膀前側 的肌肉縮得比較短, 脖子前側 和 肩膀後側 的肌肉拉得比較長
講到這,大家有發現一件事情嗎?其實圓肩也有很大的機率不是胸肌緊,我們二頭肌的短頭過度縮短也會造成這個狀況,如果背肌在被長時間拉到過長不會發力的狀態下,練背的感受度不好,很容易出現二頭肌代償,這時可能會更嚴重
肌肉在過度的縮短或是拉長時,都會導致肌肉無力,或許也有很多人聽過lock long或是lock short這個詞,如果是這兩種狀態下的肌肉也都是需要一些放鬆處理,來讓肌肉回到相對較好的長度或張力
在這之後,應該好好的透過“full range of motion”,也就是完整角度的訓練,讓這些肌肉學會在有阻力的狀況下,會拉長也會收縮
當你發現自己的訓練沒有做到完整角度的訓練時,除了一些訓練課表的目的性以外,應該要去思考,是不是在良好的生物力學狀況下,我的身體不會在這個角度發力,所以才有這樣的狀況發生(ex:臥推槓子無法碰到胸口,硬碰之後爆肩膀...)
這邊是以胸和背這組拮抗的肌肉為例來說明,當然上交叉綜合症,也跟胸椎、頸椎、核心和呼吸的模式有很大的關係,有機會再來寫好了
#最後提醒 #良好的生活型態也很重要喔
#任何症狀記得先請醫療端評估
#飛教練
#基隆台北上課請私訊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Tag我喔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線上課程 #矯正運動 #肌力與體能 #無痛訓練 #運動工作室 #基隆健身教練 #台北健身教練
胸肌 課表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後運動飲食日記 Day2 今天我爆炸了😔
今天做的課表是Blooming Fit的彈力繩運動,四個動作12下四組,懷孕前做感覺很輕鬆,但現在真的沒幾下就肌肉酸到做不下去😩 尤其是肩膀.. 今天的課表有肩推、伐木式還有背部及胸部的訓練,用到不少肩膀的肌肉做推舉的動作,才發現肩膀實在是太弱,尤其我的體質是那種產後上半身會很浮腫的類型,一生完手臂、背部、胸都變得又厚又腫消不了,如果肩膀沒有一點線條把上半身撐挺一點,看起來真的會很熊腰虎背,彈力繩練完後還跳了300下跳繩,希望能讓身體水腫消快一點。
整體來說今天的課表讓我感覺蠻舒服的,因為產後一直哺乳超常駝背、胸肌緊繃、核心也變很弱,今天簡單四個動作練完有種筋骨被打通的感覺😆 雖然很酸但是照照鏡子體態都變端正筆直了一點👌 有人今天也是跑BF彈力繩課表的嗎?🙋🏻♀️來留言打卡吧!
#今天沒時間早餐
本來想要運動後來吃早餐的,結果我早上根本沒有時間運動啊!換好運動服後看到洗衣房很亂,忍不住進去收了五分鐘,又看到儲物櫃也超亂,又忍不住進去收了10分鐘,接著老三就哭了…. 我很確定他不是餓了只是想睡覺,想說老公聽到了應該也會去哄吧,結果邊收拾邊覺得哭聲怎麼越來越慘烈,但我整天被弟弟綁著,當下真覺得就讓老公處理啦我只想要短暫的做完這件事而已,我再三分鐘就收好了!
最後我有收完嗎?沒有,不敵弟弟的哭聲還是放下手邊動作來看弟弟,以為會看到老公抱著他哄的畫面啊結果並沒有😒,老公在那邊慢條斯理的洗碗,我瞪了老公一眼問他怎麼讓他這樣哭,把碗放下來一下抱抱他啊!結果老公回我「我剛抱了沒用,他想找你」
然後我就一秒被惹怒了🤯 已經被弟弟綁了三個月、睡都睡不飽、常常想做的事都得丟下來顧他的我,覺得老公這句話實在太白目!雖然他也是正在洗碗,但就是沒來由的很爆炸,也許只是因為積壓很久的壓力與疲憊到臨界點了吧,我也沒心情繼續收拾、運動、吃早餐,氣沖沖的抱著弟弟進房哄睡(心裡還憤恨的吶喊這小兒子是我一個人的就對了!)老公還繼續白目的解釋「我想繼續洗碗的心情,就跟你想繼續收拾櫥櫃是一樣的啊!」
我要氣死,根本就不一樣好嗎!這幾個月來我覺也沒辦法睡超過3小時,工作也沒辦法一次完成拖延好多事沒做,就連運動跟吃飯都很緊張了,現在連收個櫥櫃的時間也不給我,我氣到在房間哭出來😭😭😭 我知道有三寶的日子初期就會是這麼混亂又忙碌,但身歷情境之中還是很難跳脫這些情緒…
好在後來白目老公想通了吧,在晚餐後有給我30分鐘的時間讓我好好運動(雖然他一直抱著弟弟站在我旁邊走來走去徘徊等我…真的讓我很有壓力!)說真的有這三十分鐘的運動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本來很討厭練的動作都覺得莫名有衝勁,我一定要在屬於我自己的時間裡好好的認真做!最後練完時,心中有一種小小成就感以及釋放感,心情也放鬆了不少,心滿意足的回房餵奶、哄睡😌
#媽媽的心願就是如此樸實無華
本來只是要說我沒有吃早餐而已,只有紀錄到午餐與晚餐,結果就落落長說了這麼多內心話🤣
午餐是紅扁豆湯+紅扁豆製的義大利麵。
晚餐則是中午多煮的紅扁豆義大利麵+沙拉+豆腐、番茄與黑橄欖,蛋白質的攝取今天就靠紅扁豆了👌
對了,很多人私訊問我體重,我懷孕前是53-54公斤,現在58.5公斤,還有4公斤要慢慢減呢😌 我發現產後最難減的不是脂肪,而是因為荷爾蒙變化而囤積的水份,有人有和我一樣的困擾嗎?
胸肌 課表 在 營養健身葛格Peet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啞鈴系列全集】
EP1 側三角、三頭|https://youtu.be/rmVwPMTt9M4
EP2 前三角、胸|https://youtu.be/FLqunkz38Vk
EP3 背、二頭|https://youtu.be/MVxh9CEAgfE
- - -
訂閱+開啟小鈴鐺,不錯過每隻精彩的影片,更多Peeta:
►我的Instagram很迷因:https://www.instagram.com/peeta.gege/
►我的網站很多文章:https://www.peeta.tw/
►我的健身房很專業:https://www.peeta.tw/fitness/
►我的餐廳很好吃:https://taketake.peeta.tw/
►我的乳清很好喝:https://mart.peeta.tw/
►服飾品牌代言|TeamJoined
🎬人氣影片🎬
►減脂系列影片:https://goo.gl/pnocPT
►女性好體態關鍵:https://goo.gl/bQLZ7D
►重訓課表分享:https://goo.gl/PYs3vq
►一天吃一萬卡:https://goo.gl/YNUk5s

胸肌 課表 在 大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手購屋 #買房注意事項 #購屋小重點 #買房不後悔
花了一年的時間看房,我和老婆聯手買了我們的起家厝!這一年我做足了功課,走過各種雷區,最後順利買到自己和老婆都很滿意的溫馨小房,除了和大家分享這份喜悅,也整理了購屋小重點給大家參考,讓大家買房不走冤枉路~
本片收錄在全新影片系列「美夢成家」,未來我們會紀錄驗屋、交屋、裝潢的過程,再分享給大家!
「問答時間」單元暫停一次
「漏網鏡頭」單元每集都會有!拍片過程的所有笑料都在這裡,千萬別錯過
未來持續分享 健身、健美、健體、訓練、各項挑戰、增肌、減脂、飲食、親子生活,以及大H小h迷你h的生活點滴。
感謝訂閱和按讚,如果希望收到我的更新通知,請按下小鈴鐺~如果你覺得影片不錯,也歡迎分享給你的家人朋友~
企劃:大H
監製/攝影/剪輯後製:小h
大H的IG @hsin0126https://www.instagram.com/hsin0126/
大H小h Facebook 粉絲頁 (按讚參加抽獎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Hhfit111/
小h的IG @fitness.hw
https://www.instagram.com/fitness.hw/
迷你h nn的IG @minihnn
https://www.instagram.com/minihnn/
大H TikTok 抖音 @hsin0126
https://vt.tiktok.com/dvP1rW/
我代言的運動服飾/護具:TEAMJOINED
https://www.teamjoined.com.tw/ (官網促銷代碼:hsin05)
我代言的乳清蛋白:戰神MARS
https://lihi1.cc/vd5Fe (官網促銷代碼:marshh)
我代言的益生菌:Inseed 益喜氏
https://lihi1.com/ZsjLn (拿禮物輸入推薦代碼:hhn)
我代言的健身補給品:藥師健生活 Phargoods
https://www.phargoods.com/ (9折折扣碼:hhn)
我代言的舒肥即食肉品:原來是洋蔥 舒肥 即食肉
https://bit.ly/3ebMYwx
大H合作/工作邀請 請聯繫:hchenhwu111@gmail.com
助理:Amber

胸肌 課表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一時興起記錄全程鍛鍊,過去一個月以來,我在居家健身中加入【一小時500下伏地挺身】的項目;
我習慣以每組十下的方式做50組,這個項目的優點是課表簡單、動作簡單、組間休息可長可短、訓練效果見人見智;
在要求動作標準的前提下要達到總數500下伏地挺身,那麼每一組的次數絕對不能太多,否則動作一定會出現明顯代償的情況;
而且如果一組做50下,我覺得反而做不到500下,要以每組十下十下的方式才能達成在一次鍛鍊中完成500下伏地挺身的目標;
我大約每2天至3天會做一次500下伏地挺身的課表,我承認 我並不覺得對胸肌成長上有明顯的效果,反而是 三頭肌 和 前三角肌 似乎變得比較立體,哈哈~
這個菜單甚至讓我覺得會練到 前鋸肌 和 一部分的背肌。
哈囉!這裡是林大熊YT頻道,歡迎留下你的想法及發表你的觀點,我很榮幸及樂意看到你的參與和分享~一起為美好健康的愉快生活按讚!以茶代酒,乾杯!~
•林大熊的FB:
https://m.facebook.com/LinTingFitness
•林大熊的IG:
taiwan.k.smart
√超高清看YT:
https://youtu.be/1E_4ZTjwYdM
【一鏡到底!刷新記錄!】43分鐘完成500下伏地挺身,無快轉、無剪接、無後製|每組10下,做滿50組|樂活健身鍛鍊記錄|2021年6月15日[二]|

胸肌 課表 在 胸肌特化課表|胸肌練不大的人必看|細節滿滿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加入會員按鈕】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gg01Bez2BhkjV2MeebfPA/join雖然常有人會希望我做 課表 的影片但在觀念還沒交代清楚前我覺得效果 ... ... <看更多>
胸肌 課表 在 幫你排課表EP01|胸肌安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我的耳機-Taotronics TT-BH024:https://goo.gl/PGiuQ6 折扣碼(Discount Code):chao1 #兆佑 #CYFIT #幫你排 課表 # 胸肌 ... ... <看更多>
胸肌 課表 在 [心得] 訓練量的甜蜜點:321訓練法-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看到Brad Schoenfeld分享一則動態,
在探討如何找出肌肥大的最佳訓練量。
fb動態縮連結:https://goo.gl/IwJfh6
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小弟我近一年來自創(?)出來的321訓練法,
經我自己嘗試這樣的訓練內容不僅符合最佳訓練量,
更對頻率、強度有很好的掌握。
在追求健美身材為目標的前提之下,
我的Optimal Volume是321訓練法!
(不知道是哪來的想法就自己取了一個321訓練法)
不過有趣的事情是,
321在訓練安排上和單日的訓練內容中都剛好有其代表意義!
訓練安排:
3天一循環(上半身推、上半身拉、下半身推拉)
2循環在七天內
1天休息
單日訓練內容:
3個主運動訓練動作
2個次運動訓練動作
1個協同肌訓練動作
此外,
一週兩循環的內容其實有稍稍不同!
以上半身推來講,
我會細分為以水平推為主(胸肌)或垂直推為主(三角肌),
並於一週內分別鍛鍊這兩種不同的課表,
以下為範例課表:
水平推為主:
3個胸肌訓練動作
2個三角肌(前三角、側三角)訓練動作
1個三頭肌訓練動作
垂直推為主:
3個三角肌(前三角、側三角)訓練動作
2個胸肌訓練動作
1個三頭肌訓練動作
每次訓練中,
我會針對主運動、次運動和協同肌各執行40~70下的總量,
每個訓練動作只會執行3組,
多關節的大動作6~8下,
單關節的主運動8~12下,
而次運動和協同肌的多關節訓練動作8~12下,
單關節訓練動作12~15下。
水平推為主的實際案例:
槓鈴胸推3組6~8下(總量18~24下)
上胸推3組8~12下(總量24~36下,累積總量42~60下)
胸飛鳥3組8~12下(總量24~36下,累積總量66~96下)
肩推3組8~12下(總量24~36下)
側飛鳥3組12~15下(總量36~45下,累積總量60~81下)
三頭伸展3組12~15下(總量36~45下)
強度部分我則習慣以RPE為衡量標準,
主運動大致上都是RPE 7~8,
次運動、協動肌的部分,
多關節RPE 8~8.5、單關節RPE 8.5~10。
關於實際操作範例,
等之後稍微有空一點,
再拍各個不同訓練主題的影片跟大家分享!
關於每個肌群40~70下的reference:
Wernbom, M., J. Augustsson, and R. Thomee,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intensity, volume and mode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whole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in humans.
Sports Med, 2007. 37(3): p. 225-64.
其實研究中,
單次最佳量是大肌肉40~60下、小肌肉42~66下,
但這部分我結合到321訓練法之後,
有針對我自身的能力、經驗和狀態稍微做一點微調,
主運動通常我會給更多的總量,
普遍都會接近70下甚至是超過,
而次運動和協動肌考量到訓練的重疊性,
我都會乖乖將總量控制在40~70下的範圍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57.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66274715.A.777.html
其實我自己偶爾也會覺得練得不夠爽!
但我建議如果想做drop sets要運用得當,
否則反而可能會導致訓練總量下降。
例如在剛開始訓練時就操作drop sets這樣的intensifier,
會讓身體提前進入疲勞狀態,
進而影響到訓練中後段的訓練量累積及強度。
如果我覺得練得不夠爽的話,
我傾向的模式是在每個肌群的前面70~80%的訓練內容仍舊維持RPE 7~8.5之間,
讓自己在沒有進入疲勞狀態的前提之下,
以較高的強度(機械張力)累積訓練量,
然後在後面20~30%的訓練中加入drop sets, super sets, SST等intensifier,
嘗試把自己榨乾、營造充血(代謝壓力)的感受!
這是我認為比較理想且符合目前科學研究結果的訓練安排,給你參考看看。
※ 編輯: willie666666 (114.34.157.70), 06/19/2016 09:34:4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