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糰。豆米漿》
一直說要睡到自然醒,結果又是六點起床⋯🙄 決定吃飽一點,然後再出門辦事。😊💪🏻
每天都是粉紅泡泡的日子,謝謝身邊的朋友們都這樣有愛啊!❤️
然後我已經在倒數這週五的防彈新專輯回歸了⋯🥶
-
聖經中,愛的10種方法:
1、傾聽,不要打斷
(Listen without Interrupting.)
靜靜的聆聽,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內心謙虛的表現;你若愛一個人,就多聆聽!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箴言18:12)
2、勸慰,不要指責
(Speak without Accusing.)
不要養成指責他人的習慣,尤其是在尚未弄清事情原委之前。
很多人做錯事情後,
更渴望得到接納,而不是指責。就像你自己在犯過錯誤之後, 所渴望的一樣。你若愛他,就不要指責!
「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雅各書 1:19)
3、給予,不要保留
(Give without Sparing.)
面對別人的懇求,不要拒絕;能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遲疑。
你今天幫了別人,明天別人也會幫你;即使他們都辜負了你,
天上的父也會給予你百倍的賞報,因為祂把一切都看在了眼裏了。你若愛他,就不要保留!
「有終日貪得無饜的;義人施捨而不吝惜。」
(箴言 21:26)
4、祈禱,不要停止
(Pray without Ceasing.)
愛一個人,不僅僅只是給他一點東西。愛與不愛,並不是做給外人看,而是做給自己的心看。請你常常在心裏為他祈禱,不要停止。
因為你真的愛他,就會讓他先住在你的心裏。愛他,就時時為他祈禱!
「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的禱告祈求, 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
(歌羅西書1:9)
5、回答,不要爭執
(Answer without Arguing.)
人與人的相處,在於和睦,而不在於彼此爭執。家裏的人,常常為了證明自己是有理,而不斷的為自己辯護。當每個人都在想著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時候,爭吵就不可避免。到最後,爭論並沒有帶來和睦,反而是隔閡越來越大。
你若愛他,就不要爭執!
「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乾餅大家相安。」
(箴言17:1)
6、分享,不要假裝
(Share without Pretending.)
如果你真的在乎一個人,那麼把你真實的自己與他分享。不要總是帶著虛假的面具,裝出一副迎合他的樣子。假裝,並不會讓對方對你的喜歡增加一層,反而會在時間的流失中,慢慢失去對你的信任。
做最真實的自己,堅守來自上帝的真理。
你若愛他,就不要假裝!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 便叫身體漸漸增長, 在愛中建立自己。」
(以弗所書 4:15∼16)
7、享受,不要抱怨
(Enjoy without Complaint.)
人在生活中,常常會陷入抱怨的漩渦,妻子抱怨丈夫、父母抱怨孩子、學生抱怨老師、老闆抱怨下屬…;
每一個人總覺得對方虧欠了自己,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受盡了委屈。
但很少有人會在抱怨的同時,捫心自問: 「我是否也會成為別人不滿抱怨的對象?
我是否也曾虧欠過別人,讓別人受盡委屈?」
抱怨,並不能解決事情,只會讓原本微小的事情越變越大;抱怨可以讓你一時解氣,但最終卻會使你的氣量越變越小,自己把自己孤立於別人的世界之外。你若愛他,就停止抱怨!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 (腓立比書 2:14)
8、信任,不要動搖
(Trust without wavering.)
很多時候,我們失去一個自己所愛的人, 並不是誰把他奪走了,而是我們一步步將他推走了。推走, 不是因為我們不珍惜,而是因為我們太珍惜。
太珍惜,就總想把他抓在自己的手裏,慢慢的干涉多了,自由少了;專橫多了,信任少了,隱藏多了,
交流少了。
愛,是信任中的責任,而不是猜疑中的束縛。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哥林多前書13:7)
9、原諒,不要懲罰
(Forgive without Punishing.)
不是別人做錯了事情,就一定要去懲罰;你是為了他的成長,而不是為了讓他難堪。
有時候寬恕的力量勝過懲罰,柔軟的力量強過剛硬。不要把別人的犯錯,化為自己內心報復的機會。愛他,就選擇原諒,不要懲罰。
我們天上的父「慈悲為懷,寬宏大量,緩於發怒,慈愛無比。」
10、承諾,不要忘記
(Promise without Forgetting.)
說過的話,總不要忘記;做不到就不要輕易承諾!愛你的人,
不在乎你給他什麼東西,卻在乎你信守諾言。
愛一個人,就不要讓他對你的盼望落空, 多次的等待看不到結果,會讓他以為在你心裏,他已經沒有了位置。若愛他,就守承諾不要忘記。
『箴言13章12節』 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 。
用在孩子身上,我覺得也很美~
腓立比書2章13節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宣教士看成敗】(本文原載於《華傳》64期:https://gointl.org/magazine-64.php?fbclid=IwAR2iuh_NokAaHSnagsaWAQOTprwFYq9HC91nzUdrAaLjf-wcD-59RQF1Hcc#imission)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
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得以成功,宣教士也不例外。我們謀求宣教策略、閱讀許多「成功」教會的見證、參與各種事工的研習會,期待所做的一切能看見果效。這當然不是錯,我們都希望有更多人得救,若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確實有問題。保羅自己也說,他是用諸般的智慧把人帶到神面前去(西1:28)。可是,有時候當我們靜下心來撫心自問,又似乎沒那麼單純,其中難免混雜著尋求自我肯定、或希望別人看見我們的成就等自私因素。或許,我們真的無法完全地分清楚錯綜複雜的心理,如果要等到動機完全正確了才事奉,恐怕永遠不會起步。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該忽視或縱容自己扭曲的心態,這不單可能導致事工偏離其原有的路徑,恐怕也很難向察驗人心肺腑的神交代。
成就的確帶來一定程度的滿足感(即使是短暫的),相反的,挫敗感確實令人沮喪,所以我們巴不得自己能在僅限年日中幹出一番成就來。成功彷彿有股極大的魔力,叫人歡喜叫人憂。難怪有一本書的書名就叫《走出成功的陰影》。既然大家都在這個環境中,宣教同仁有必要時時提醒自己回到聖經去建立成功觀。
聖經沒有專注論成功的篇章,倒是多處提到某些人會在永恆裡得稱讚和冠冕,意味著神喜悅他們所作,這就是永恆裡的成功了。
一、良好品格
在世人眼裡,有好品格的人會被看為「好人」,卻不會被視為「成功人士」,聖經卻不然。相反的,聖經主張,品格決定了一切工作的成敗。拿以色列攻占迦南為例,決定他們勝敗的因素並不是他們軍隊數量或戰術,而是在於他們是否遵行神的吩咐。當他們不遵行的時候,即便各條件佔優勢也會落敗,亞干犯罪導致全軍在艾城戰役中死傷慘重就是一例。以色列建國以後,聖經不以君王的才能和政績來評價他們,而是看他們是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這再度證明了品格的決定性地位。我們曉得,以色列國後來的淪亡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遵行神的道。
雅各書1章12節寫道:「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試探」就是引人犯罪的因素(參下文:13-15節),人若在試探中保持聖潔,就必得生命冠冕。現實中,很多人都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輕忽了品格的重要,結果因為道德失敗而毀了畢生的成就。總言之,還是那一句老話:「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比我們做了多大的事更重要。」
二、樂在其中
在這方面,儘管聖經沒有提到冠冕,卻非常讚許這種心態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傳道書(傳9:7-9;另參傳2:24,3:13等)。所謂享受生活,並不是指奢華宴樂,也不是以享樂為人生目標、不追求成就,而是享受在神所給我們的人生當中,包括我們的服事、家庭和個別的人生經歷,不論那是不是符合我們的理想。保羅在腓立比書中所描述的狀態就是典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2-13)在事奉上,除非我們享受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事上,否則無法喜樂,而且可能撐不了多久。
要享受事奉,心態上的調整和預備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認為,除非我和我喜歡的人同工、在我所設想的環境中做我最有負擔做的事,那樣才能享受其中……這樣恐怕永遠無法享受。其實,人很多的不滿足感皆始於我們與別人比較的結果。神的僕人必須認定,神對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設計和計劃,祂按照這個計劃帶領我們,讓我們遭遇各種環境,我們該做的就是樂在其中。學習當學習的功課、面對各種處境、領取足夠的恩典、發現其中的奧妙。人真正的享樂,是回歸到神那裡,在祂為我們所定的計劃中暢遊。
三、善用資源
寫到這裡,我必須指出,聖經也不主張我們毫無作為。「按才幹分銀子的比喻」(太25:14-30)是這個觀念最重要的依據。該比喻提到善用主人所給的資源而有所得的兩個僕人,在神國裡是得讚許的;反之,那枉費了主人的資源而毫無作為的人,就被唾棄。我們不應該把這比喻解讀為——神是根據人的成就來賞賜,成績不好者就要遭受審判。那賺得兩個他連得的僕人和賺得五他連得的僕人同樣被嘉獎,那領一他連得的僕人不是成績不夠好或失敗,而是因為害怕而完全不嘗試。關鍵不在我們做出了什麼或多少,而是我們有沒有去做。只要我們致力去做,聖靈一定會同工,且或多或少會看到一些果效。神給每一個人的資源(包括才智、機會等)都不同,所以我們不需要同別人比較成績,重點是善用神給我們的那一份。
四、積極服事
緊接在上一個比喻的是另一個比喻——「綿羊與山羊的比喻」亦論到賞罰。得賞的是那些在最小的弟兄身上看到需要就去滿足和服事的人,即便那些需要可能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衣食住行),反之,那些不願意在最小的弟兄身上表現出具體愛的行動的人,他們將受審判。值得留意的是,那結局顯然不僅僅是「不能得冠冕」而已,因為耶穌說的是「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太25:41)比喻中所提到的事,是完全不需要特殊條件(如高學歷、雄厚財力或社會地位等)才能辦到的,而是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只要有憐憫的心和實際的行動。在神眼裡,成功不在於我們有沒有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大事,而是我們有沒有盡力在最小的人物身上去做好小事。
五、持續成長
保羅在腓立比書有句為人熟悉的名言:「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成功就是屬於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已經夠成功的人。保羅這話是在講我們在基督裡的光景:一方面,我們不怕因不夠好而被棄絕,因為我們已經得著了耶穌基督為生命至寶,另一方面,我們仍靠著祂的恩典一步步成長,這包括在知識上、品格上和在服事上。神僕人當常保持這種狀態。
六、忠心堅守
保羅在知道自己將要殉道時寫道:「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6-8)啓示錄也提醒讀者要「至死忠心」,主就賜給我們生命的冠冕(啟2:10)。服事主的路上我們會經歷各種考驗,生命的冠冕屬於那在任何境況中堅守對神忠誠的人。他們立志行完神所定的道路、打完神所吩咐的仗。
1968年的奧運發生了一件動人的事件。坦桑尼亞派出該國史上的第一個選手阿赫瓦里,卻在42公里的馬拉松賽中跑了19公里就摔倒受傷。身邊的對手一個一個超越他,並完成了比賽,頒獎禮之後運動場便熄了燈。後來阿赫瓦里被一個記者發現,該記者得知他決定完成賽事之後通知當局,體育館的燈光重新亮起,等待迎接這位墊底運動員。當記者問他為何如此堅持的時候,阿赫瓦里說:「我的國家派我飛五千英哩來墨西哥城,為的不只是讓我能夠起跑;而是要我完成這場比賽。」完成比賽,就是阿赫瓦里所認知一位運動員的使命。不論發生什麼事,他一定完成。另值得一提的是,阿赫瓦里雖然是最後完成比賽的選手,但在75名參賽者中,他排名第57,因為有18名選手中途棄賽。服事主也一樣,神要我們完成賽程……希望我們離世前,也能和保羅說出同樣的話。
最後讓我們看看耶穌。你覺得祂「成功」嗎?從救恩計劃的角度而言,祂「成功」了,但是祂的成功在世人眼裡卻像徹底失敗一樣。這一方面凸顯了神眼裡的成功和人的觀念有天壤之別,另一方面這也告訴我們,在這個關乎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上,靠的不是人的成就,而是耶穌的成功,我們永遠是白白蒙恩的。說到底,神的僕人真正該看重的不是「成功」,而是看清楚神的吩咐,忠心地倚靠祂的恩典去執行出來。
腓立比書2章13節 在 藍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腓立比書第3章第13~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