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金鐘獎資深演員 #龍劭華 猝逝,身後經醫界了解他長達12年受糖尿病所苦,長期服藥卻未回診,可能併發三高慢性病,腦部基底循環不好,突然倒下且沒有呼吸心跳,有可能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肺栓塞或基底動脈阻塞。
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的「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達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其中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每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是年輕人,糖尿病患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
因第二型糖尿病與遺傳、長期高澱粉的飲食及肥胖有關,本身醣類代謝較差加上肥胖及不健康的飲食,使身體對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反應下降,因而使血糖居高不下。
美國Geisinger健康醫療中心近年針對糖尿病導入食療衛教,提到:「健康的飲食、運動,絕對是預防糖尿病的不二法門,而且有助於調節血糖。」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也指出,初期血糖偏高尚未成為糖尿病前期時,在這個階段若能做好良好的飲食控制,便能大幅降低進入糖尿病病程的情況。若是已經確定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更需要做好飲食控制,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擔心父母或是自己得面對這個「國病」?!今天就幫大家整理5種飲食法預防糖尿病!
📢想要控制血糖,就要先瞭解為什麼會高血糖?
我們所攝取的澱粉、糖等碳水化合物(醣類)進入體內後會經由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會由小腸絨毛吸收到血液中稱之為”血糖”, 胰島素會使血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給器官運作,而過多的血糖會儲存成肝醣或脂肪,提供未來能量所需。
當我們血液中葡萄糖突然快速增加,身體也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來降低血糖,長期下來,細胞會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造成儲存血糖的效率降低,而這樣的現象稱之為”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使血糖居高不下,當空腹血糖大於100mg/dl,這樣的現象稱之為”高血糖”,空腹血糖大於126mg/dl就是患有糖尿病。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提醒大家,若不重視血糖的穩定,使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的情況,會使身體中器官受損,導致許多併發症的產生,像是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以及腎臟病變等等。
💬小編簡單說:
血糖快速上升下降→細胞儲存血糖的效率下降→形成”胰島素阻抗”
當空腹血糖在100mg/dl~125mg/dl之間為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所謂的”高血糖”;當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就是”糖尿病”
所以”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前期的症狀”。
要怎麼吃才能成功控制血糖呢?幫大家整理以下6種飲食法,都對改善糖尿病及高血糖有幫助!
㊙【均衡飲食】
‼飲食重點:每天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避免過多熱量堆積,均衡飲食建議三大營養素的比例為醣類55%、蛋白質20%、油脂25%。
✔優點:穩定血糖、減少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問題、避免過多熱量堆積及慢性病的發生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告訴大家,膳食纖維會增加食物在胃停留的時間,提升我們的飽足感,且能拉長腸道消化吸收的時間,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有益於血糖穩定。
㊙【#減醣飲食】
‼飲食重點:將碳水比例控制在45%以下,以低GI全榖雜糧類澱粉為主,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葡萄糖儲存成脂肪的機率。
1.不碰精製糖類食物
含精製糖的食物需要嚴格限制,避免精製糖使血糖快速提升,增加脂肪堆積的機會。
2. 降低碳水化合物(醣類)攝取
減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來源減少,胰島素便不會大量分泌,身體較不易囤積脂肪,同時可以增加身體脂肪的運用及代謝。
3. 適量蛋白質
減少飲食中的醣類後,需要提升飲食中蛋白質及油脂的比例,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的肌肉量,並減少身體分解肌肉作為能量來源的機會。
4. 烹調用好油
減醣飲食攝取油脂的比例較一般飲食更高,因此選擇好油,才能減少大量油脂攝取可能增加的疾病風險。
🉐降血糖效果:未精製的全榖雜糧能有效避免血糖快速升高,且將醣類比例降低,避免血液中有過多的血糖。
✔優點:穩定血糖、幫助瘦身、預防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
㊙【#地中海飲食】
‼飲食重點
1. 每餐都有新鮮蔬菜,營養均衡:蔬果中富含植化素,是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來源,能預防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
2. 選擇非精製的澱粉類:適量全榖根莖雜糧,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保留澱粉類食物本身富含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夠使排便順暢,使代謝廢物不堆積在腸道中。
3. 每週至少攝取2-3次的魚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對心血管較沒有負擔。
4. 用好油:以橄欖油及堅果作為主要油脂來源,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且富含ω−3脂肪酸,屬於抗氧化營養素,對心血管有保護的作用。
5. 少吃紅肉及甜點: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及甜點中的反式脂肪皆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需要注意吃的頻率,一週最多一次,同時減少甜點的精緻糖攝取,穩定血糖。
🉐降血糖效果:整體飲食法可降低胰島素阻抗為主因,大量蔬果、全穀類為低GI食物,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動。
✔優點:穩定血糖、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楊斯涵營養師 指出,地中海飲食可有效降低糖化血色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得舒飲食】
‼飲食重點:低鈉、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有效降低血壓。
1. 選擇好澱粉:好澱粉就是「非精緻」的澱粉,建議一天至少一餐選擇地瓜、燕麥、全麥吐司、糙米飯、南瓜,或五穀飯等富含纖維質及鉀的粗食,可幫助降低血壓。
2. 天天5蔬果:蔬果中富含維生素、植化素、礦物質(鉀、鎂、鈣)。
3. 白肉取代紅肉:選擇雞肉、魚肉,取代豬肉、牛肉等紅肉,減少飽和脂肪酸。
4. 每天2杯低脂奶類:補充鈣質、蛋白質。
5. 吃堅果好油:多方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血糖效果:全榖雜糧類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膳食纖維也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延緩血糖上升。
✔優點:降低血壓、血脂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大家有發現嗎?上面四種飲食法都有共同特色!
澱粉類以”全榖雜糧”為主,不食用精製加功過的碳水,來穩定血糖。
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來延緩血糖上升及降低胰島素阻抗。
”不飽和脂肪的好油脂”,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最近也開始有一些醫師、營養師提倡”彩虹飲食法”,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什麼是彩虹飲食法!
㊙【#彩虹飲食法】
‼飲食重點:將蔬果分為紅、橙黃、綠、藍紫、白色、咖啡色、黑色等7種顏色,強調每日需攝取上述顏色中的5種以上蔬果,每種約一個拳頭大小的份量,而且每餐蔬果份量約80%,剩下的20%以全榖雜糧、蛋白質、油脂為主,不同的蔬果裡面含有的植化素不同,不同的植化素也有不一樣的功效及抗氧化能力,蔬果中的膳食纖維也被證實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發生,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更能有改善腸道菌相、延緩醣類的吸收。
🉐降血糖效果: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降低胰島素阻抗發生,延緩醣類吸收。
優點:多方攝取不同的植化素,達到抗氧化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可以吃【#生酮飲食】嗎?
‼飲食重點:生酮飲食法主要是嚴格控制碳水的比例,大量提高油脂的攝取,讓身體逐漸以消耗脂肪做為能量來源。
✔優點:短時間可以減緩高血糖症狀,
❌缺點:醫界普遍認為,生酮飲食會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過低,甚至導致昏迷;而為了燃燒脂肪產生酮體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酮酸,過多的酮酸會導致血酸濃度上升,並且造成腎臟負擔等副作用。採用此種飲食法需要考慮可能引起的風險。
📢#史考特醫師 分享4個”逆轉胰島素阻抗”的訣竅給大家:
1.斷絕精製澱粉
✔吃原型食物、優質澱粉、豆子、地瓜、芋頭、糙米
2.改變進食順序
✔先吃蔬菜→喝湯→吃肉→吃澱粉
3.用168斷食法
✔168斷食降低熱量、降低胰島素阻抗
4.搭配運動
✔運動燃燒掉多餘的葡萄糖、脂肪
注意:糖尿病患在進行任何飲食治療前應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意見以避免嚴重副作用產生。並且勿自行斷藥,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
簡單的分享⮫讓更多朋友認識減醣
隨手的按讚👍給予我們溫暖的支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風 專題 - 鍾鎮邦腦神經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林先生現年58歲,有高血壓,半年前曾中風。當時突然暈倒,半身無力維持了數小時,經治療後出院。 (一) 除用藥物控制林先生的病情外,還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0:...
腦栓塞昏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明知道是出於關心和在意,但總是對家人和愛人特別沒耐性,然後又一再陷入自責的循環裡。 "
上述狀況,常不小心發生在你的生活裡嗎?
為什麼有時候對外人可以好言相對、態度溫和,但對身邊的人卻忍不住會常常計較、生氣、吵起來?
粿想於此、分享一段前陣子家裡發生的意外。
--(今天這篇 #微感性)--
過往兩年來我常會在粉專上、分享阿公和粿嬤的人生智慧給大家,但這一年來我比較少提起,而前幾個月,陸陸續續有不少可愛的粿粉在來訊中、溫暖地向粿關心兩老的近況,
然後、再後來,有一兩次的貼文向大家大致說明了粿嬤因為發生急性腦栓塞,至今病榻於床,全身已失能癱瘓。
其實粿嬤在第一次腦血栓倒下後,憑藉著住院大半年的高壓氧治療,以及每日數小時的綁束復健,她很努力地曾一度恢復至可以緩步行走的能力,但後來有天,就在隨行看護短暫離開、未陪伴的幾分鐘內,
粿嬤在自行走上樓梯後,許是因為再度暈眩或肢體無力,不慎從約兩公尺高的樓梯轉角處往後摔落一樓地面,她脆弱的、像雞蛋殼般的後腦勺,因撞擊而破裂,滲出滿地鮮血,當下雙眼緊閉陷入昏迷。
事後和家人們,我們調閱為居家照護而安裝的攝影機畫面,在事發的那短短數分鐘,阿嬤像陶瓷娃娃般摔至地面癱軟的樣態,以及後來阿公拖著老邁步伐跑上前、然後驚慌看著滿手血、連連喊聲求救 的…這一幕畫面,自那時起
從此烙印在我腦海裡,成為我心裡最深的痛。
而那瞬間、第一道閃現於心裡、讓我大澈大悟的想法是:
"有天,阿公阿嬤會離開我的吧"
"那萬一他們有天離去,我承受的住嗎?我該怎麼辦?"
.
「他們總會在家等著的、他們總會無條件愛著我們的、他們不會像外人那樣輕易離開的。」
我想,這就是最直覺性、存於我們心底、用以看待 家人、愛人、長期生活伴侶 會有的既定心態。
然而,人們心性中有項缺點就是:
突來的變動才會引發反思、握在手裡的 開始消逝,才懂得要去抓牢。
在尋常的日子裡,我們習慣了每天回到家就有家人煮好的熱飯可以吃,我們習慣了愛人總會在夜裡給疲憊的我們最溫柔的擁抱,也習慣了不論我們情緒不好、做錯了事,這些真心、無條件愛著我們的人,總會給予超乎外人、最大程度的包容與理解,
以至於 忘了珍惜、忽略了重視。
並不是 家人愛人 的身心真的就像巨山大海一樣,永遠地堅不可摧,也不是他們願意每一天,都無止盡地承受、承接我們釋放出來的負面情緒、冷漠和言語傷害,
家人愛人們,他們的內在和感受都和我們自身同等重要,他們肯定也是會累的、會耐受不住的,只不過因為他們更溫柔、更成穩地以「愛」的視角和名義 來接納我們。
他們可能不擅長說出心裡的愛,可能表面看來總是那般堅強,
但或許心裡始終盼著、有天忙碌奔走於外的我們,能停下腳步回過頭,像他們待我們的那般,也緊緊地抱住他們、真誠地把他們望進眼底和心底。
.
此刻你我能與誰同處一個空間、能和誰共度平凡小日子,在這天涯萬世裡,是如此渺小的相遇機率、是如此的難能可貴。而在此世代,又有大環境的汙染、疾病、全球氣候異常等問題不斷發生、來徒增生活的不安變動,
那麼是不是,與其總在
和家人愛人發生不快樂後
而感到後悔或自責
" 更懂得珍惜所有 "
這句老生常談
又著實變得更為重要了呢。💪
.
寫至此,粿突然有點靈感🤭或許我們可以來些實際小嘗試,
好比說,今天下班回到家,就減少黏在手機螢幕上的時間,比平常再多撥出一小時和家人聊天、和孩子們多看一部電影;又或者,平常在愛人面前總是習慣強作堅強的你,今天睡前就多抱著對方15分鐘,和對方暢聊許久沒細談的心事等等。
把平時「對外展現」的心力,
適度平衡、轉回來原有的日常,
用以待 家人愛人和伴侶 更好、更有耐心、更為細心。
我想,天底下沒有比這更值得的事了!💛
今天剛好是星期五,祝福粿粉們都與家人愛人們,共度溫馨快樂的周末。
(完)
-----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抑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抄寫、截圖或改寫,感謝您。
腦栓塞昏迷 在 整形外科醫師朱育瑩的手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在Line上看到一則和我們整形外科有關的新聞,不來跟大家解釋一下,實在心裡有點過不去,睡不著覺><,搞得我半夜兩點非得要起床發文😏 (絕對不是白天睡太多!!)
以下,請大家先看連結!
.
.
.
.
.
.
看完了嗎?看完了的話我要來講解啦!
這個標題是"女子別墅狂歡泡澡後昏迷 清醒後發現「右腿不見了!」"
裡面描述英國一名女子狂歡後在浴缸裡泡澡,不明所以地睡著,醒來後發現右腿和左腳趾被截肢,是由於"猛爆性腦膜炎雙球菌菌血症"造成,不切的話,48小時內會死,母親才幫她做這個決定。
看完這篇文,我真的很想知道,不是醫護人員的人,到底要如何連貫這一切的邏輯😔
首先,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是一種革蘭氏陰性雙球菌,所生之內毒素可使巨噬細胞釋放細胞素,因而導致腦膜炎雙球菌敗血性休克。感染這個菌後,不一定會產生腦膜炎症狀,反而上呼吸道感染更常見。全身性的急性感染皆有案例,不過都是在少數。
這名女子,醫師判斷要在48小時內截肢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足部本來就有傷口,細菌進入後,引發下肢局部感染,但由於毒素威力太強大,腿部很快進展到"壞死性筋膜炎"的狀態。腳趾的部分亦有可能是敗血性栓塞,導致循環不良而壞死。48小時內截肢,是斷尾求生的概念。
這篇文章首先沒有建立大家"腦膜炎雙球菌"是什麼的概念,讓很多讀者覺得腦膜炎關截肢什麼事@@! 第二,沒有講到腿部必定是有延伸的壞死性筋膜炎感染,又讓讀者覺得全身菌血症要"切腿"幹嘛@@!第三,標題下"狂歡"、"浴室"、"失去肢體",彷彿這三者彼此有直接因果關聯一樣,讓很多人還以為是狂歡後被下藥,帶到浴室去,結果被器官買賣😂😂😂 (應該沒有人器官買賣在買腳><吧!戴義肢都可以跑比你快了說!)
只能說 "荒唐至極"!!!
希望大家不要被因果混亂的文章誤導。標題驚悚,點閱率才高,這我也可以理解,但是邏輯不清,確實應該針砭一下!
套一段我閨密舉的例:
騎車耳朵癢=》手抓=〉然後重心不穩=》車禍=〉腳開放性骨折=》截肢
於是得到一個結論:耳多癢竟會導致截肢!
就是這種荒謬的邏輯啦🤪
#職業病發作
#又復習一下腦膜炎雙球菌
#再幫大家複習壞死性筋膜炎
#閨密例子舉太好!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PKN2ao?utm_source=copyshare
腦栓塞昏迷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風 專題 - 鍾鎮邦腦神經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zh-hk
背景:林先生現年58歲,有高血壓,半年前曾中風。當時突然暈倒,半身無力維持了數小時,經治療後出院。
(一) 除用藥物控制林先生的病情外,還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0:22
(二) 曾中風的林先生,會否有復發的危險?有沒有預防方法?1:09
(三) 中風會否遺傳給子女?家人有需要做一些檢查嗎?2:16
(四) 林先生這情況,是否稱急性中風?有何原因會導致中風?(FindDoc 健康資訊) 3:03
(五) 中風有沒有先兆?還有什麼其他病徵?(FindDoc 健康資訊) 3:45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