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貴
#腹部團塊手術記錄
⚠️最後一張有變色處理的開腹照片,請慎點 ⚠️
7/29手術當日體重130g-來到史上最低點,這一週明明吃很多補品,增加灌食的密度,體重還是硬降了4g~
醫生有提到體重下降的時候其實是比較不適合開刀的,所以常常會希望主人把體重拉升到一定的程度再動刀,決定開刀時醫生有加開的保肝藥就是為了加強這部分的不足!
開腹手術的結果:
團塊如醫生預期的不是腫瘤而是膿腫,比較麻煩的是位置-膿腫整個被腸道包圍沾黏了,所以無法用切除的方式拿出,因為不小心動到腸道大血管可能造成腸子壞死,所以醫生是用挖取的方式慢慢用棉花棒挖出裡面的膿,也因為無法完全切除乾淨,也要特別留意術後感染和之後膿包是否復發的問題。
我查了一下人類的腹腔內膿腫:「是指腹腔內某一間隙或部位因組織壞死液化,被腸曲、內臟、腹壁,網膜或腸繫膜等包裹,形成侷限性膿液積聚。腹部發炎、腹部手術和外傷後均可引起本病。」
貴貴為何會有這顆真的很難考,醫生說應該有一段時間了,膿腫已經繃緊到一個程度了,還好那時候決定立刻安排手術,不然可能會有破裂引發腹膜炎的可能。
腸間膿腫症狀我查資料有一項就是日漸消瘦,病症會比較久不是短時間急速變瘦,不過貴發現的這一個月大概就瘦了12-15g左右,和2月最高峰比差了近30g!
可能腸道都有發炎疼痛讓貴吸收能力慢慢變差,所以這兩週的大便也很細小顆!
經過住院三天的觀察,貴貴術後感染的風險應該可以排除,再來就是等待膿包化驗的結果,找到適合的抗生素服用,需要很密切觀察藥物的效果與膿包的復發的可能性,從飲食狀況、體重變化、每週回診讓醫生觸診這幾個部分研判!
出院回家的貴貴看起來食慾還不錯,希望可能順利恢復腸道吸收功能然後長胖胖!
#手術費用$8000
#腹部膿腫 #腸間膿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腹腔 沾黏 症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婦科疾病再一發 --> #子宮內膜異位
今日流血🩸流到很厭世,決定來跟大家講講這個討厭的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
簡單來說,就是子宮內膜組織長在不是子宮內膜的地方~~(繞口令?)
✏️長到卵巢的叫做「巧克力囊腫 (endometrioma/chocolate cyst」;長在子宮肌肉層裡的叫做「子宮腺肌症/肌腺症 (adenomyosis)」。其實他們都是一樣的東西~
🔎那這些疾病常引起哪些症狀?
不外乎經痛、經血量過大、慢性骨盆腔疼痛...
因此當許多因為經痛,或是月經量很大/有血塊的女生們來就診時,會安排超音波來排除結構上的問題。
#如何用超音波診斷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肌腺症
正常子宮約拳頭大小。如果子宮變大,形狀變圓球狀,或是子宮前後壁不均勻的變厚,都像是子宮肌腺症的特徵。
有時候一大團的肌腺組織也會看起來像是一顆圓球狀,但是邊界又不像是一般子宮肌瘤這麼明顯時,會稱之為子宮肌腺瘤(adenomyoma)。
🔎巧克力囊腫🍫
卵巢部分出現囊腫,中間質地均勻,顏色偏灰階。
#還有其他種子宮內膜異位的形式嗎?
當然有!
大家會比較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某女性發現她每個月固定時間都會咳血,後來檢查發現是子宮內膜異位跑到胸腔🫁。
-->這當然是比較極端且少見的例子
✏️子宮內膜異位侵犯的地方無奇不有,會跑到鼻黏膜👃🏼、胸腔🫁、骨盆腔、腹腔的器官上、腸子上...
只是其他器官的內膜異位,就無法用超音波來做診斷了...
✔️如果有腸道疼痛,或是肛門直腸疼痛的人,可以藉由大腸鏡輔助來看是否有腸道上的子宮內膜異位。
✔️至於骨盆腔的內膜異位,通常都是只能靠肉眼看到(也就是開刀)才能確診。
✔️因此,如果是懷疑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如果沒有特別造成腹腔沾黏、輸尿管水腫等症狀,超音波也無法看到病灶。
#超音波以外還有哪些檢查可以做?
最常合併會做的檢查應該就是抽血 #CA125,「子宮內膜異位」也會造成CA-125升高!!!
這裡就要提一下,現在健康檢查很普及,門診也很常碰到病人因為去做健康檢查,抽了一堆腫瘤指數,然後意外發現CA-125升高而轉診過來的。
但是,會造成CA-125上升的原因很多,不是升高就是卵巢癌!!!
✏️常見婦科的原因:
月經經期、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腫瘤、骨盆腔發炎...
因此碰到這類型的病患,我們通常會安排婦科超音波,來排除子宮以及卵巢的病灶。如果沒有以上這些原因,子宮卵巢也看起來都沒事,就不要太擔心是婦科的問題!
至於要不要治療? 要不要開刀? 要不要吃藥? 能不能懷孕?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而且治療方式 太~~多~~了~~
因此建議直接和幫你檢查的婦產科醫師討論喔!
#子宮內膜異位
#巧克力囊腫
#子宮腺肌症
#子宮肌腺症
#健康檢查
腹腔 沾黏 症狀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然產或剖腹產各有優缺點,高風險沾黏狀況要注意】
自然產必須忍受陣痛等煎熬。剖腹產雖然生產當下沒有疼痛感,但比起自然產,失血量較多、術後併發症也較高,更須留意術後傷口疼痛與照護;尤其術後腹腔內沾黏的預防,是近幾年頗受關注的議題。
呂泓逸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曾接受過腹腔鏡手術的病患,約九成術後會有沾黏狀況。多數可能無症狀,但少數卻必須忍受慢性疼痛、腸道阻塞等困擾,甚至造成女性不孕症,不容忽視。
#孕婦 #自然產 #剖腹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