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一則】
據說蘇軾曾云:「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夜西湖。」雨後入夜的杭州,空氣中格外有一份清澈。但劉先生可沒這份雅興,自從三天前渡假後胃脘便隱隱做痛,進食後加重,只得喝些稀粥果腹。但Monday blue的今天實在是業力爆發,腹部劇痛難忍,頭冒冷汗,腹部繃緊拒按,觸壓疼痛難忍。本來要送急診掛水(打點滴),但被我叫住先診治一番。
我先輕輕觸摸腹部,從表層到裡層繃緊,根本不餘空間摸到裡層胃的狀況,只能輕輕引動表皮約略估計最深層的筋膜糾結在接近解剖學上的幽門或十二指腸位置。同事蔡維鴻物理治療師 Wei-Hung Tsai望診上也發現整個腹壁表皮以降,往患者左側拉扯,並且左下肋骨翻起。
我向劉先生說胃部或十二指腸發炎有點嚴重,他問我是否要先送急診,但我說不急,先給我十分鐘再說。
前一篇【論發炎】中,我闡明傷痛的發生路徑為
「傷病」→「發炎」→「結構改變」→「症狀」。
既然我們手邊沒有任何阻斷發炎路徑的藥品,也不打算用這方式,便只剩傷科醫師最擅長的還原結構。
我將往左偏斜的腹部皮膚(淺層筋膜)輕輕帶向右側,再輕壓腹部,原本痛處便少了幾分。再摸脈,左脈尤其是尺部的流動性較低(流動性是我最近隱晦的體會,不確定是否類似兩傳師最近說的動能),所以我從左腳開始針。
針在左三陰交附近,針處甚淺甚至沒進皮,一邊擺動顧著左腳與軀幹的關聯性。雖然針的深度淺到我一鬆手針就掉落,卻往往引發陣陣電痠感。當腿部筋膜接上,腹部先鬆了些也不壓痛,我再移往左手。
雖然觸診起來內關陰面那一側較不流動,但一樣嘗試針在合谷附近,針尖朝內關處輕淺的透,卻也能引到陰面,腹痛又少了。隨著這個邏輯針完四肢,腹部筋膜一層一層鬆開,按壓可以更深。最後除了劍突下三寸深層一點悶痛(應是真正內臟傷處),劉先生感覺腹痛明顯改善許多。疼痛降到原本1~2成,站起身來,放了個屁便回家了。
藉上回慢性膀胱炎與這次急性胃炎的例子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身體雖然確實有發炎,但並非大多數的症狀都是發炎引起。筋膜結構造成(病痛)的比例十分可觀。」
辨明傷痛的來源,該服藥控制感染或發炎就吃,該調整筋膜結構就調,都試過保守治療仍無效,該開刀也別糾結太久。用各式控制發炎的藥物治療是民眾已經十分熟悉的,但對「筋膜結構」的影響卻是相對陌生的。這也是阿銘師想跟大家分享的,中醫傷科、疼痛科、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們日積月累在做的努力是什麼。
#因為一開始病人急症未徵得同意沒有錄治療前影片
#蔡維鴻治療師也覺得超可惜這是很好的案例
#針還 #中醫 #中西醫師 #胃痛
膀胱炎左下腹痛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急性胃炎一則】
據說蘇軾曾云:「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夜西湖。」雨後入夜的杭州,空氣中格外有一份清澈。但劉先生可沒這份雅興,自從三天前渡假後胃脘便隱隱做痛,進食後加重,只得喝些稀粥果腹。但Monday blue的今天實在是業力爆發,腹部劇痛難忍,頭冒冷汗,腹部繃緊拒按,觸壓疼痛難忍。本來要送急診掛水(打點滴),但被我叫住先診治一番。
我先輕輕觸摸腹部,從表層到裡層繃緊,根本不餘空間摸到裡層胃的狀況,只能輕輕引動表皮約略估計最深層的筋膜糾結在接近解剖學上的幽門或十二指腸位置。同事蔡維鴻物理治療師 Wei-Hung Tsai望診上也發現整個腹壁表皮以降,往患者左側拉扯,並且左下肋骨翻起。
我向劉先生說胃部或十二指腸發炎有點嚴重,他問我是否要先送急診,但我說不急,先給我十分鐘再說。
前一篇【論發炎】中,我闡明傷痛的發生路徑為
「傷病」→「發炎」→「結構改變」→「症狀」。
既然我們手邊沒有任何阻斷發炎路徑的藥品,也不打算用這方式,便只剩傷科醫師最擅長的還原結構。
我將往左偏斜的腹部皮膚(淺層筋膜)輕輕帶向右側,再輕壓腹部,原本痛處便少了幾分。再摸脈,左脈尤其是尺部的流動性較低(流動性是我最近隱晦的體會,不確定是否類似兩傳師最近說的動能),所以我從左腳開始針。
針在左三陰交附近,針處甚淺甚至沒進皮,一邊擺動顧著左腳與軀幹的關聯性。雖然針的深度淺到我一鬆手針就掉落,卻往往引發陣陣電痠感。當腿部筋膜接上,腹部先鬆了些也不壓痛,我再移往左手。
雖然觸診起來內關陰面那一側較不流動,但一樣嘗試針在合谷附近,針尖朝內關處輕淺的透,卻也能引到陰面,腹痛又少了。隨著這個邏輯針完四肢,腹部筋膜一層一層鬆開,按壓可以更深。最後除了劍突下三寸深層一點悶痛(應是真正內臟傷處),劉先生感覺腹痛明顯改善許多。疼痛降到原本1~2成,站起身來,放了個屁便回家了。
藉上回慢性膀胱炎與這次急性胃炎的例子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身體雖然確實有發炎,但並非大多數的症狀都是發炎引起。筋膜結構造成(病痛)的比例十分可觀。」
辨明傷痛的來源,該服藥控制感染或發炎就吃,該調整筋膜結構就調,都試過保守治療仍無效,該開刀也別糾結太久。用各式控制發炎的藥物治療是民眾已經十分熟悉的,但對「筋膜結構」的影響卻是相對陌生的。這也是阿銘師想跟大家分享的,中醫傷科、疼痛科、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們日積月累在做的努力是什麼。
#因為一開始病人急症未徵得同意沒有錄治療前影片
#蔡維鴻治療師也覺得超可惜這是很好的案例
#針還 #中醫 #中西醫師 #胃痛
膀胱炎左下腹痛 在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實用的訊息喔!
過年就醫不方便,如果有腸胃問題,先看看錦囊妙計吧!
【上吐】
嘔吐通常在腸胃炎第一天出現,且最為嚴重。如果嘔吐超過24小時,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就要想想其他可能的原因。
如果不吃東西還是一直吐,合併頭痛、意識不佳或頸部僵硬,要小心腦炎或腦膜炎;如果嘔吐物帶有黃綠色的膽汁,要小心是否有腸道阻塞,如果帶有咖啡色,則可能是胃出血。
小朋友有時在吐完後,沒多久就感到飢餓,急著想吃東西,此時千萬別任由他大吃大喝,以免超過胃的忍受度,吃完馬上又吐,反而更不舒服。
如果小朋友想吃,應該每次給予少量,將平常一次的分量分成多次,並避開易脹氣或難消化的食物;小朋友吃不下不勉強,讓他休息到下一餐再說。
【下瀉】
腹瀉比較不像嘔吐那麼棘手,畢竟多少還吃得下,也不會吐得滿地都是。但如果大量水瀉,就要注意尿量是否減少,哭的時候有沒有眼淚,眼窩是否凹陷,這些都是脫水的徵象。如果體重減輕超過9%,就是嚴重脫水,無論如何都必須立即就醫。如果大便有血絲,每次量不多但非常頻繁,要小心細菌性腸胃炎,若合併高燒不退,有可能是菌血症等腸道外併發症,應立即就醫。
腹瀉時不必刻意禁食,避開太甜或太油的食物即可,母乳也不用停,配方奶的濃度一開始也不必減半。腹瀉和嘔吐都可能造成脫水,口服電解質液是最好補充品,一開始每公斤體重補充50至100cc,在4小時內分次給予,接下來在每次吐或拉之後酌量補充,10公斤以下幼童60至120cc,10公斤以上120至240cc。至於運動飲料,並不合適。
【肚子痛】
一般腸胃炎是肚臍周圍痛,開始時也可能先痛上腹部,這個位置和胃有關。肚臍下方痛可能是膀胱發炎引起,肚臍左下方疼痛,可能是便秘造成的痛,疼痛在肚臍右上方,可能與膽囊有關。
右上腹或左上腹痛,如果合併咳嗽發燒,有可能是肺部下葉發炎。
至於肚臍右下方的痛,首要考慮我們熟知的闌尾炎(俗稱盲腸炎),闌尾炎症狀千變萬化,典型症狀是從肚臍周圍開始疼痛,慢慢轉移成右下腹痛。
小孩比大人更難診斷,常常在闌尾破掉後才被察覺,此時腹痛範圍擴大,輕壓就會痛,甚至不能用正常步伐走路,因為腿部肌肉牽動腹部發炎組織,引起劇痛。
一般而言,持續性腹痛必須馬上就醫。間歇性腹痛,如果是腸胃炎引起,如上腹痛伴隨著嘔吐,或肚臍周圍痛伴隨著拉肚子,可以先觀察,有變化再送急診。腸套疊也會出現間歇性腹痛,特色是痛的時候痛到歇斯底里,不痛的時候就像沒事一樣,必須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