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自我 基模 舉例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都以為「病識感」是有顯著的幻聽或幻覺,其實大家多少都有病而不自知。
愈是向內探索心理發展過程,愈發現心靈或身體的生病其來有自,如同我常認為的:「這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受傷的人」。我們很常看到(批判)的是一個人的外顯行為,但這只是果,因則是更複雜的成因,並非只是單純他想做惡或沒良心。
在我自身及與很多個案的工作上也發現,不論是親密關係或人際關係上的議題,都與內在心理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而這心理發展有著每個家族傳遞的慣性、信念、感受及行為模式。一套從小打樣的基模,刻印在內心深處,以自動化運作的方式,在復刻家族血脈的傳承。
如果我們很幸運地在健康環境中成長,有著較為完善的人格特質,那麼想必會很難理解一個在受虐家庭中長大的人,為什麼會帶有其人格樣貌。這時我們能做的是多一份體諒及同理,世界上並不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事都不會發生的,沒發生在自己身上也並不代表無法去體會他人的苦楚。自顧自的評判及建議,是最不需要的。因為那份建議或評價,是出於我們個人的人生閱歷及經驗、生長背景及感受,是我們自己對他人及世界的投射,並不完然客觀。
如果我們不幸運地是在受虐家庭中長大的人,那麼深度去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過程,是一個能自癒與自己貼近的方法。改變以往的基模模式並不簡單,那是長年累月在我們身上雕硺刻劃的,帶有一路成長的血與淚,因此增生出對自己的同理及支持是很重要的。在他人無法真實體會我們的經驗與感受時,最起碼我們得要能夠與自己站在一起,陪伴自己找到力量及勇氣,去突破長久以來的情結。
近期在研究邊緣性人格中發現,其實很多人都帶有此種傾向。先不要先入為主的為此貼上標籤,人格傾向不至於會大到成為人格疾患,但我們能從成因、背景、家庭脈絡去檢視自己的人格傾向,有助於更了解自己。之前分享過邊緣性人格特徵,今天來分享精神科醫師傑洛.柯雷斯曼(Jerold Kreisman)在「愛你、想你、恨你」一書中提到的生長環境對人格的影響。
#日間托嬰
嬰兒在出生後的頭幾個月中,開始對「自己」和提供照顧的「他者」發展出情緒與感知,開始學習有關自己的一切,奠定形成自我的基礎。同時父母也開始學習如何提供照顧,建立與嬰兒間雙向的交流。大量的證據指出,嬰幼兒若被剝奪機會而無法學習有關自己的一切,將有損情緒與感知的發展,往後在自我認同、自尊心、安全感、分離-個體化和社會關係等層面上,很可能遭遇難題,這些都與邊緣人格症狀有關。
日間托嬰對父母的影響也很大,許多研究顯示日間托嬰昃雙薪父田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在嬰兒出生的頭幾個月中,父母若被迫無法待在家裡,通常容易產生憂鬱、罪惡感及受欺騙的感覺,並自認為不夠資格當父母。
母親尤其可能產生無力感和罪惡感,更可能為了因應這些感受而產生防衛心態:1)否認這些感受的存在;2)將好母親的形象投射在日間的褓母身上,自己則扮演起壞母親的角色,或正好相反;3)為了減輕分離的痛苦,在情緒上刻意與孩子疏離。嬰幼兒早期若長時間交付外力的照顧,日後可能導致母親與子女的關係不穩固,以及子女出現不聽話、具攻擊性、安全感低落的現象。
#受虐家庭
身體受虐的學齡前兒童,表現出來的特徵包括:壓抑、憂鬱、疏離、行為問題(過動和暴燥)、無法控制衝動、具攻擊性、和同儕相處不來。由於邊緣人格者中曾受虐待或遭到忽視的案例如此高,可以視是否受虐或遭到忽視來作為分辨邊緣人格和其它人格疾患的指標。最常見的形式是言語或心理上的虐待,肢體上的虐待居次,再來是性侵害。肢體虐待和性虐害可能在性質上雖是較為激烈的方式,但在情緒上受到虐待的兒童可能完全失去自尊。兒童情緒上的受虐有下列幾種形式:
1)貶損:不斷貶低兒童的成就,並過份強調兒童的不當行為。只要持續一段時間後,兒童真的會相信自己又壞又沒用。
2)吝於給予注意:總是心有旁鶩的父母,對兒童的發展不表興趣,而且在有需要的時候吝於給予關愛。
3)專制:採用極端的威脅來掌控兒童的行為。有些兒童發展專家將此種虐待,拿來與恐怖份子使用在人質上的洗腦方式作比較。
心理學家休.米西迪恩(Hugh Missildine)描繪受到忽視的兒童的行為模式反映了邊緣人格者成年後的兩難處境:如果在童年時受到忽視,可能會使你不斷地找尋一個又一個的伴侶,希望找到一個能彌補缺憾的伴侶,姑且不論是什麼樣的缺憾。你也許沒有能力關照自己,希望藉由婚姻結束這樣的狀況,之後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憂心的處境,情緒上仍沒有歸屬。除此之外,小時候受到忽視的人總是焦慮不安,因為情緒無法獲得滿足。
邊緣人格的成因也與之相關,虐待、忽視或幼年時長期與父母分離,將使得幼兒無法信任他人,自尊心與自主性受挫,並且無法正常發展出因應分離及形成自我認同的能力。長大成人後,他們可能一再重覆令人挫折的關係模式,將痛苦和懲罰視為親密的表現。當邊緣人格者長大後,可能會以自傷的行為來代替父母對他的虐待。
#缺席的父親
由於離婚率增加,大部分單親家庭以母親為首,就算法院作了共同監護權或自由探視權的判決,父親可能在離婚之後馬上再婚,展開新的家庭生活,因此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消失。相關離婚造成影響的研究顯示,學齡前的兒童由於恐懼被人遺棄,當父母離婚時通常極為難過,出現依賴與發展退步的情形,以及對分離產生嚴重的焦慮。也有為數眾多的兒童表現出憂鬱的症狀,或在童年晚期出現反社會的行為。
當父母分居或離異時,兒童對肉體親密的需求增加。舉例來說,小孩常常在父母離異時,要求跟父親或母親一起睡,如果這個習慣持續下去,最後也變成父母自己的需求時,兒童的人格自主性和個體完整性將受到威脅,無法健全發展。此外,若父親或母親本身因離婚而感到孤獨,並因感情受創而自憐自哀,也可能會抑制子女的成長。
父親缺席症候群(absent father syndrome)造成病理後果是,因離婚或死亡而破碎的家庭中,母親通常為了彌補子女而成為最完美的家長,為孩子的生活作全面性的安排。如此一來,子女得以發展自我認同的機會自然變得有限。少了另一位家長居間緩衝,母親與子女的關係可能太過緊密,以至於無法健康地進行母子之間的分離過程。
雖然母親通常想辦法要取代缺席的父親,很多例子都顯示實際是兒女替代了缺席的丈夫。父親缺席的情況強化了母親與子女之間的共生關係,成長中的孩子會過於理想化母親,希望能永遠取悅母親。而單親家長對孩子的依賴也可能持續下去,進而阻礙孩子的成長和個體化,也種下邊緣性人格疾患的種子。
#雜念與雜唸
#有興趣深入探索自己心理運作的
#歡迎報名週三班
#目前名額剩不多
自我 基模 舉例 在 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父母的好情緒,需要有內省的生活態度】
在忙碌的3C時代,我們與孩子都被外在刺激所控制…
😥大人忙得看手機看賴和臉書,小孩忙著看電視玩平板,父母沒了時間陪伴孩子聊情緒,孩子情緒複雜,時常糾結。父母缺乏了內省情緒和生活態度的時間,父母情緒更是滿載,時常瀕臨爆發。
🤔這篇文章的內容,正是[治療師雙寶阿木]我常常在兒童情緒親職講座裡談到的[大人有好情緒,孩子才能有好情緒!]
📣給孩子教育情緒,唯有大人能正念思考、靜心面對,才能把情緒教育傳達給孩子~分享文章中重要的一段文字:
🤗在靜心中,我們不用壓抑或逃避,去阻斷覺察。我們看著念頭與情緒生滅,生滅再生滅,直到我們有能力保持疏離。
就像一件事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受到這件事的牽引。然而,如果這件事發生了千百次,那我們便慢慢地習慣,也慢慢能不被事件的發生驚擾。
靜心便有這種效果,好好地觀照念頭與情緒,看著、感受著它們千遍、萬遍。本來我們會把持不住而陷入,後來慢慢我們能遠遠地欣賞,微笑靜定。
這時候的「忍耐」,可以視為一種「不回應」,但帶著充分的覺知。任念頭與情緒起落循環,我們依然在智慧與慈悲相伴下,試著好好過我們的生活。
這時候,幫助別人,跟幫助自己,基本上就是同一件事情。而且優先照顧好自己,那麼要照顧身邊的人,就顯得更有餘裕。祝福您!
正念或靜心的活動,常能提升覺察,這是《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這本書的作者,使用正念療法的原因之一。覺察提升之後,去理解一個人的早期適應不良的基模如何形成,以及這些基模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功能,以上是基模療法最初淺的介紹。
要閱讀這本書,其實需要先有一些功力會比較好。書中舉例的兩個當事人,是內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作者結合正念與基模療法來進行治療。
基模療法在評估時,就需要不少時間。在治療的時候,以「年」為單位,也不奇怪。像是內科醫師的治療,約進行四年左右。
一般當事人,很難持續這麼長的治療時間。所以我的主要興趣,還是以作者如何使用正念或靜心,來促進治療的進行。下文有三個正念或靜心的練習,很需要意象化的能力,來幫助我們捕捉那些一閃而逝的念頭,還有抽象的情緒,然後我們在心裡對念頭與情緒的處理,能幫助我們跟念頭與情緒保持距離。
練習本身不見得難,難是難在要長久持續。這需要持續不斷地覺察,並且常能進入一心不亂的狀態,所以基本的呼吸與身體訊號的專注,最好在平時不間斷地持續著。
我自己常把念頭想成是火車窗外的景物,飛快地過去。或者我是一座山,白雲在我身邊聚散,那可能是念頭,也可能是情緒,也可能是人事變幻。又或者,我是河底的一顆石頭,念頭與情緒如流水從我身邊經過,而我保持著穩定與清涼…
用靜心的態度,重新詮釋「忍耐」這件事,會有不同以往的面貌。
以前講忍耐,常用壓抑,或者逃避,使用的手段常有轉移注意力,或者麻痺自己的方法。不但效果不佳,還常造成更多的困境,包括身心疾病。
在靜心中,我們不用壓抑或逃避,去阻斷覺察。我們看著念頭與情緒生滅,生滅再生滅,直到我們有能力保持疏離。
就像一件事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受到這件事的牽引。然而,如果這件事發生了千百次,那我們便慢慢地習慣,也慢慢能不被事件的發生驚擾。
靜心便有這種效果,好好地觀照念頭與情緒,看著、感受著它們千遍、萬遍。本來我們會把持不住而陷入,後來慢慢我們能遠遠地欣賞,微笑靜定。
覺察日深,不但可能在念頭與情緒剛剛升起的時候,就快速地意識到,還能在記憶裡翻找,這些念頭與情緒,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開始成形?又如何影響我們的現在?
這時候的「忍耐」,可以視為一種「不回應」,但帶著充分的覺知。任念頭與情緒起落循環,我們依然在智慧與慈悲相伴下,試著好好過我們的生活。
這時候,幫助別人,跟幫助自己,基本上就是同一件事情。而且優先照顧好自己,那麼要照顧身邊的人,就顯得更有餘裕。祝福您!
*************************************
【伊藤繪美】
葉子練習
做法
1. 河川和葉子的意象 想像你一個人屈膝坐在河邊,看著眼前的河川流水。
那條河川的河道頗寬,水流也比較緩慢。在那緩慢的水流上,有一片綠色的葉子漂了過來,過沒多久,又有另一片綠色的葉子漂了過來,然後又有一片⋯⋯就像這樣,葉子順著河川漂流而下。 你在河邊怔怔看著河川水流和順水而下的葉子。維持這個意象。
2. 維持河川和葉子的意象,同時集中注意力在自動化想法上
維持著 1 的意象,然後稍微將注意力轉到自己的認知。
捕捉跑出來的自動化想法,並將那個自動化想法放在隨著河川漂流的葉子上。然後捕捉下一個出現的自動化想法,把它放到葉子上。當自動化想法以意象的形態出現時,就把那意象放到葉子上。
葉子會順著河川水流自然漂動,你一點也不需要費力讓葉子漂動。你應該要做的是,維持1 的意象,持續捕捉自動化想法,將之放到葉子上。
解說
這是非常有名的正念練習,也經常被運用於許多研討會和心理諮商上,我偶爾也會自己練習。這個練習的訣竅就是,持續維持 1(河川水流和葉子的意象)的意象。
因為是想像練習,所以偶爾也會發生回過神來發現自己浸泡在河川裡;或是等發現的時候,大量的葉子塞滿了河川,把水流給堵住等情況。發現變成那樣的時候,就重新整理思緒,總之請回到最初的狀態:「自己一個人坐在河邊,看著眼前的河川流水,以及順著河水漂流而下一片又一片的葉子。」然後請持續把一個個自動化想法放到葉子上。
此外,有時也會有人反映說:「我嘗試了,但無法順利讓葉子漂動。」其實不需要讓葉子漂動,河川的水流自然會讓葉子漂動。
大家應該要做的是,把自動化想法放到葉子上,而不是讓葉子漂動。請切記這點。
************************
吹泡泡練習
做法
這是情緒的想像練習。用吸管吹出泡泡。
泡泡就是你的情緒。如其所是的觀看、感受那個成為情緒的泡泡。一個又一個的泡泡,會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消失。請目送它們消失。
解說
這是以充分感受變成泡泡的情緒,然後放下目的的正念練習。在吹泡泡的時候,實際上也可以當作是在吐氣。
************************
把情緒和想法放進壺中的練習
做法
準備一個你喜歡的壺(可以是意象,也可以是實物)。
將彷彿要溢出的情緒和各種想法放進壺中,讓壺接收它們。
1. 意象壺版本
先想像一個你喜歡的意象壺。為能夠想像出逼真的意象,請設定好顏色、形狀、大小等細節。
察覺到情緒和各種認知(自動化想法和意象)變得強烈,就快要滿溢出來時,立刻在心中接住那些想法和情緒,同時馬上把壺的意象拉出來,將那些想法和情緒倒進去。
把壺置放於心中的角落。倒進壺中的想法和情緒原封不動就在壺裡面,所以等溫度降下來之後,不但可以窺看裡頭,之後也可以從壺中取出那些想法和情緒。
2. 實物壺版本
取得真的壺,或是加工的空寶特瓶等,準備一個自己喜歡、裝自己想法和情緒的壺,放在身邊。 其他就跟意象壺版本一樣。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倒入準備好的壺中。
解說
這是在當認知(自動化想法和意象)、情緒增強時,將注意力放到認知和情緒之後,並非刪除、消除、抑制那些東西,而是「把那些放進我的分身壺中吧」「暫時放到壺裡」,正念覺察的感受它們的練習。
壺只是存放著那些想法和情緒,你可以隨時窺看壺中的東西,也可以從壺中把它們取出來。
.
以上文字取自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 :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9267
--------------------------------------------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7折630元】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
台北公益免費講座_情緒不超載,生活更自在
時間:2018年11月17日(六)下午2:30~4:00
地點: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093888949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