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BF投資焦點】【驚濤駭浪】美10年國債孳息率上升拖冧美股 港股開市曾暴跌450點 大籃籌轉升令市況回穩 恒大危機露曙光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破1.56%,加上美國債務上限的陰霾,昨晚拖累道指大跌569點(1.6%),港股今日期指結算,早市跟隨外圍股市低開,恆指一度大跌455點(1.9%)至24045點,中概科網股如嗶哩嗶哩(9626)及騰訊(0700)曾大跌10%及4%,令散戶人心惶惶。幸其後市況回歸,藍籌滙控(0005)由跌轉升1%,近日跌跌不休的房託股領展(0823)及公用股中電(0002)亦反彈約1%,地產股回穩,科網股隨之跌勢變緩。恒指跌幅遂收窄至0.7%以下,並在24300點附近徘徊,跌幅減至約150點。
至於被認定是跌市罪魁禍首、身陷2萬億債務的中國恒大(3333),今晨則公布將出售它持有盛京銀行(02066)近兩成持股予瀋陽市國資委附屬公司,料可套現百億還債自救,其債務危機似初見曙光。恒大系今日遂逆市高開,中國恒大股價曾大升近17%至3.02元的高位,恒大物業(6666)及恒大汽車(708)亦曾上升1成。
科網股方面,嗶哩嗶哩領跌,最多曾急瀉9.9%。快手、美團、騰訊及阿里巴巴,則分別最多曾下跌6.2%、5.5%、4.2%及3.6%,但跌幅其後收窄。
藍籌股方面,滙控(0005)曾低開1.3%,但之後倒升約1%至41.25元左右。港交所曾大挫2.7%,但之後跌幅收窄至0.7%,險守470元關口。油價下跌,昨曾熱炒的石油股今日回吐,中石油(857)跌4.3%,炒作回歸A股概念的中海油(883)則跌幅較少,僅約1%,股價於8.9元附近徘徊。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TapNow玩樂著數優惠】
阿仙奴主題餐廳 $548雙人套餐
嘆波士頓龍蝦/香煎鵝肝 👉🏻 bit.ly/3kBGzOJ
24小時同居體驗 逸蘭銅鑼灣酒店 人均$600起
送氣球佈置+紅酒 👉🏻 bit.ly/3CAZzCY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
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
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
至info@businessfocus.io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BusinessFocus.io 討論區-¬¬¬
自救者人恆敬之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幾天來關於疫苗的風風雨雨,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但是如果一切回到科學的角度,就知道每個國家疫苗策略的選擇,都有它背後的道理。台灣的疫苗策略,更是在重重限制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先分享一下三個月前 3Q 陳柏惟 分享的一篇科普好文: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posts/1389243704741950/
從 3Q 陳柏惟 的文章裡,我們大概瞭解了四大類型的武漢肺炎疫苗(mRNA、腺病毒載體、滅活性病毒、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之間的性質差異,和各自的優缺點。那麼,世界各國採用這些技術,背後的考量又是什麼呢?
🔹 美國:以壓倒性的技術力、後勤力和財力一決勝負
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先端技術,應用在疫苗上,至今才差不多約十年的時間。這世界上能掌握此技術的,只有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團隊。Moderna就是此一技術的大本營-哈佛大學的育成公司。而相關技術的另一位匈牙利裔的祖師爺,則是跑去德國主持BioNTech公司。
美國自從一開始,就打算以壓倒性的技術力與後勤力一決勝負。除了扶植純美國血統的Moderna公司以外,也透過財雄勢大的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搞疫苗不是只有技術而已,臨床試驗、生產、藥證申請程序、通路,樣樣都要燒錢;BioNTech的資源不足,而輝瑞的合資則讓一切變得可能。作為交換,美國也讓輝瑞在美國境內生產這支疫苗,戰略資源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然而mRNA疫苗的物性不穩定,對於冷鏈的要求很嚴格。輝瑞疫苗要求-70℃冷鏈(雖然實際調查後,條件略有放寬);Moderna好一點,也要-20℃,比你家冰箱冷凍庫低一點。當然了,醫療用冷鏈還對恆溫的要求遠比家裡的冰箱嚴格。
要佈建冷鏈是非常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而去年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展開「神速作戰(Operation Warp Speed)」,砸下大把金錢甚至動用美軍資源,把如此嚴苛、輝瑞等級的冷鏈打通到全國各地。這個政績是連拜登都不得不稱讚的。
總之,美國就是有那個底氣,能夠把極嬌貴的先端技術疫苗,用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來,搞定量產、配送,做到全國人人能打(而且還免費)的程度。如果深入瞭解到這一點,那種心情,就好像日軍參謀在太平洋戰爭中看到美國大兵在喝可樂吃漢堡一樣,對其後勤能力讚嘆不已。
🔹 英國:走成熟務實路線,但也有它的技術深度
英國當然沒辦法做到像美國這樣財大氣粗。英國/瑞典合資的阿利斯康(AstraZeneca),嚴格來說算是業務範圍很廣的綜合製藥公司,在疫苗方面不是特別地專業。所以「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個很成熟的技術,就成為一個好選項。
能夠研發腺病毒疫苗的國家很多,美國是一定有的(嬌生J&J),中國也能搞。所謂腺病毒載體疫苗,簡單說就是用對人體較無害的腺病毒,搭載武漢肺炎病毒的片段,進入人體裡面讓免疫系統去認識。
那麼,這裡作為載體的腺病毒該怎麼選擇,就成了成功的關鍵。人類很多都感染過腺病毒(腺病毒是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換而言之,你得過感冒就有很大機會感染過某種形式的腺病毒);如果你載體選用太常見的腺病毒,那疫苗打進體內,你的免疫系統就直接把它當作已知的腺病毒處理掉了,根本不會去學習所搭載的武肺病毒片段,打了等於沒打。所以,選用罕見的腺病毒就非常重要。像現在大家都不怎麼提起中國的康希諾了,因為他家選用載體,是人體太過常見的Ad5腺病毒,嚴重影響到該支疫苗的有效性。
這裡就可以看到英國的技術底蘊,其載體來自於牛津大學長期研究的黑猩猩腺病毒,俗稱黑猩猩感冒病毒。它不但罕見也對人體無感染力,是最理想的疫苗載體。而這款黑猩猩腺病毒怎麼發現、取得的?自然就來自於英國長年的殖民地與熱帶流行病學研究經驗。
起頭選得好,接下來量產對於阿利斯康這種綜合製藥大廠,當然就比較不成問題;目前AZ疫苗的產能輸出,在全球來說也是比較穩定的。但此類疫苗,等於是把(可能還有部份活性的)病毒打入體內,多多少少有點安全上的疑慮。當然腺病毒不是滅活的武肺病毒,而AZ採用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更對人體沒有致病性。但是一般建議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HIV帶原者)或孕婦,要避免此類疫苗。
實際施打的結果,AZ疫苗打死人的機率,比走在路上被雷打到還低。在疫情緊急的當下,仍是遠遠利大於弊的選項。
🔹 中國:瓦房店主義,馬馬虎虎求快求便宜
中國主打的國藥和科興,都是屬於所謂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要搞很簡單,把真正的武漢肺炎病毒,拿去化學處理滅除它的活性,只剩下病毒的空殼子,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去學習產生抗體。滅活/減活的概念在人類醫學史上已經存在一兩百年了,大家耳熟能詳從小就打過的小兒麻痺的沙賓/沙克、日本腦炎、A肝等疫苗,都是典型且歷史悠久的滅活/減活疫苗。
但太過簡單傳統的技術,往往意味著不好用。至少在武漢肺炎疫苗的領域裡,這個法則是成立的。首先,如果滅活不完整,以武肺病毒之刁鑽,很可能打疫苗打到變成直接中鏢。至於其引發的免疫反應,還有專一性(讓身體可以產生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而非雜七雜八沒有用的抗體),比不上最先端的mRNA不說,相較於其他成熟的技術如腺病毒載體、蛋白質次單元等也差強人意。而且還很容易造成疫苗不良反應。
但是中國哪管這些。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技術要求,生出一個還堪用的東西,把它倒給廣大的十四億人口(但中國人好像也不太領情),還可以順便搞搞疫苗外交,輸出給那些亞非拉的苦命兄弟們,這樣就夠了。實際的保護力?馬馬虎虎就好。不良反應?反正政府壓下消息,沒人會知道,也沒人敢知道。
中國滅活疫苗,是那些急於做做成績,「有打就好」的極權國家的的首選。
當然中國也有想要搞更先端技術的疫苗,例如以市場與藥證發放為籌碼,硬性要求BioNTech轉移mRNA技術,在中國境內生產。但中國人搞高新技術,都會有一種「瓦房店化」的現象。就是從國外引進了高科技,但因為文化不合、人謀不臧、管理不善、勞動力素質跟不上,再加上國內粗製濫造的產品競爭…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引進的技術「退化」。最極端的就是像搞半導體那樣砸了大錢結果顆粒無收,好一點就是做出來的產品總是有點差強人意。
所以,要不要信任中國的產品,就留待看倌們自行思考了。
🔹 台灣:在各種艱難處境中,走出一條折衷穩健路線
照理說台灣作為小國,是不指望在疫苗研發的大國競賽當中軋上一腳的。但是台灣很清楚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的處境,知道引進外國疫苗,勢必會受到那個流氓國家的各種阻撓。即使能夠順利打通通路,台灣的市場規模小,又不能像以色列這樣出三倍價錢搶貨,各大廠商也未必會把台灣放在優先供貨的順位。
因此台灣永遠都得做好「一切靠自己」的最壞打算。當然梭哈押寶於國產疫苗,對台灣風險太大,因此必須外購+國產,雙軌並重,盡可能打通每一條道路。這是台灣的命運,也是台灣的靈活度。
美國也充份瞭解台灣的難處。要知道美國自己也是疫情大國,在最高峰期的時候,是不是能拿疫苗支援盟友國家,美國自己也說不準。因此,美國做了一個罕見的決定,就是把美國國衛院的疫苗設計圖譜,授權給台灣自主研發。這個源頭等於是與Moderna同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一步美國是幫我們跨過去了。照理說拿到跟Moderna同樣的源頭,是不是可以直上mRNA技術呢?這對台灣老實說有點困難,就算做得到,mRNA疫苗嚴苛的冷鏈要求,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負擔。
因此台灣退一步,拿著這套圖譜,走重組蛋白質疫苗的路線(嚴格來說是『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我不是太專業,以下就暫且簡稱蛋白質疫苗吧)。台灣長期研發生產的流感疫苗,就是屬於這類技術。以美國帶頭搞定的圖譜,來搭配台灣本來就駕輕就熟的技術,對台灣來說確實是最穩健可行的路線。
蛋白質疫苗不只是技術上穩健可行,而且有很多優點。首先,蛋白質的物性比mRNA穩定得多,也因此對冷鏈的要求不高,跟腺病毒疫苗差不多(2-8℃,大約是你家冰箱冷藏室的溫度)。
第二,其誘發免疫反應的機制比較直接。mRNA疫苗,是把遺傳因子打入體內,誘發身體製造出帶有武肺病毒特徵的棘狀蛋白,然後這份棘狀蛋白再去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但是蛋白質疫苗,則是直接把這份棘狀蛋白打進體內,讓免疫系統去學習,等於比mRNA疫苗少了一個步驟。所以理論上打完第一劑後,產生抗體的速度會比其他類型的疫苗更快。
而且蛋白質疫苗的安全性,理論上是最高的。上面已經提到,腺病毒疫苗內含部份活性的腺病毒,因此免疫力低下者與孕婦不能施打。mRNA疫苗則是要把遺傳因子打入體內,雖然它不會像謠言所說的去改變人體的DNA,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個機制不安全,但你知道的,先端技術,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時間去證明。
蛋白質疫苗技術當然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要用基因工程挑揀出可用的棘狀蛋白,再確認其效果十分麻煩。其研發過程比mRNA、腺病毒、滅活等疫苗繁瑣得多,短期拼量產也比較困難。因此採用此一技術的美國Novavax、英國葛蘭素史克、法國賽諾菲,進入市場時機都比較落後。與他們相比,台灣的高端、聯亞並不算落後太多,國光則要再慢一些。
整體來說,國產蛋白質疫苗絕對是值得期待的。尤其它免疫反應強、對冷鏈要求低、安全性高,在武肺疫情可能「流感化」永不消失的趨勢下,對於打進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吃長尾市場十分有利。但它的研發時程就是要慢上那麼一些,因此對台灣而言,在國產疫苗供應穩定之前,還是要盡可能保障外購疫苗的管道暢通。
🔹 關於三期試驗
我知道某陣營的網軍,一直在黑「國產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是拿國民在當白老鼠」。但事實上,你如果去看看維基百科的條目(要看英文,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_vaccine ),不難發現,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哪家疫苗是跑完三期的。因為跑三期要收好幾萬個案,花上兩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大多數的廠商都是估計在2021下半年~2023才能跑完。唯一例外是輝瑞,可能真的本錢夠粗,能夠收夠案子提早解盲。
現在能夠上市的疫苗,都是跑完二期臨床,就趕快申請緊急授權。畢竟藥廠也好、人類也好,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而且三期臨床試驗也有一點醫學倫理上的灰色地帶。所以像中國、俄羅斯這種反正也不怎麼在乎人權,還有一堆也不怎麼在乎人權的盟友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就特別有利。而民主國家的廠商,也只能盡量把三期臨床試驗外包給較貧窮的國家,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業界現實。
🔹 寫在最後
稍早韓國以其戰略地位與半導體產能為籌碼,向美國爭取到Moderna疫苗授權代工。這算是韓國近期的一大外交勝利。台灣,以柯文哲為首,就開始逞其費拉話術,批評政府為什麼不要像韓國這樣,走比較簡單低風險的代工路線。
但請別忘記,韓國代工Moderna是這幾天才談成的(大財閥大工廠的生產規模,也是他們搶到代工合約的主要因素)。而台灣自主疫苗研發已經跑了一年多、進入二期了。台灣未必跑得比韓國慢。
這裡我要引用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的兩句話:
「實際上所有能夠讓你和你的後裔往上走的方式都是費力的,尤其是危險的,危險比費力更重要。」
「上等人就是承擔風險的能力高於一般的人。」
是的,自主疫苗研發,比起代工來說,是一條艱難的路,也是一條高風險的路,很有可能大筆投入卻顆粒無收。
但是一旦修成正果,除了自救有餘以外,還能幫助他人(Taiwan can help!)。而樂觀點看,世界的疫苗市場將為我們開啟(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政治難題要搞定,但至少我們做出了產品,不是嗎)。
不諱言,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有如賤民一般。但人出身可以低、志氣不能短,愈是國際賤民,就愈是要證明自己的能耐。與大家共勉之。
(圖片來源: 3Q 陳柏惟)
自救者人恆敬之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來函照刊:我們珍愛藻礁!更真愛台灣!.....《減煤、非核與生態兼顧 支持三接外推方案》記者會採訪通知
推動能源轉型逐步減核邁向114年非核家園之政府政策目標
我們尊敬參與長期參與保護藻礁的朋友,也尊重珍愛藻礁公投。
1970年因一時政府獨裁壟斷、粗糙壓迫的決策手段,一座座未經選址與環評的核電廠,造成地方珍貴的資源因而消失、居民為此散落各地、地方發展也因此遭受阻礙半個世紀,而除役後未來的修復與復育、再生與創生更顯長路漫漫。
台灣核電廠自1970年代至今,如影隨形與北海岸及恆春居民纏繞了4、50年,如今核一、二、三廠將分別於2019、2023與2025年陸續除役,三座核電廠除役在即,核廢料將如何處理?怎麼處置?除役後的電廠怎樣再利用?多年來地方發展受限,除役後地方能否再生?需要進行那些修復與復育?告別核電除役後的下一步,核廢料將要何去何從?
北海岸即使經歷如此遭遇,為了能在能源轉型的重要時刻,願意從犧牲的體系走向支持的體系,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拋磚引玉,於是,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與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共同發起『陽光海岸、綠益創生』綠能公益計畫,邀請社會大眾透過捐款與出資的方式,集結大眾的力量支持綠能發展,在「金山皇后鎮森林」露營區屋頂設置太陽能板,以綠能公益模式串連多元行動者,集結公益、環保、社區與企業之力發起公民電廠,希望在台灣最多核電廠所在地的北海岸,興建一座國境之北、由核電廠所在地居民與台灣人民集資參與的太陽能公民電廠,甚至,關注並協助在金山、萬里五座地熱電廠的籌設與開發,其中在金山秀峰坪的一座進入開發的地熱電廠,其未來的發電量,可供金山地區全年的用電。
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政治多了兩樣嗜好,一喜好縫衣服,見縫就插針。二喜愛玩布袋戲,操弄議題。公投是一時的,公投後的決定影響卻是深遠的,公投在於目前嚴重傾斜的台灣社會,並非靈丹妙藥,紛爭過後的決定,好壞都要你我一起共同來承擔!走過核電近半個世紀,距離完成除役工作,台灣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不只需要做好核電除役,嚴重傾斜的台灣社會,更等待著被除役。
當前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能源轉型是為了難解的核廢,須達成廢核的目標,或許轉型難免有所陣痛,會有所犧牲。過去,因惡質政治的刻意擠壓,使得資訊破碎,認知混亂,看得見藻礁,卻看不見能源轉型現階段須有過渡的解方,此次公投存在核電敗部復活殘酷的事實風險。
社會事,是要能夠大家一起好好商量,商量一詞又作「商略」解。包含了意見交換、醞釀結果與情勢估量或料想,全是為了有一個好的結果,「商略」一詞更白話的說明「共同商討出好的策略」。
「張」是小孩子的動作,只要讓大家聽你的,人要讓人能「參詳」,能成就大事,能成人之美、更能成其大美,這樣才不失為「成人」。
切莫,惜指失掌、顧小而失大,耍起為了藏珠而剖腹的脾氣來,輕重倒置,傷了大局。弄到最後將成為「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局面。
國家的帶領並非易事,別讓想做事的卻不斷面臨挫敗,而讓唱衰者得勢。別讓,國家既定政策的「非核家園」變成「核廢家園」。莫使,人民長期努力推動的「告別核電」,因不專業無心的誤導,以及專業刻意的欺瞞,被說成「哭爸核電」。期待,全面進行公開對話,以期理解信任認同,共同參與推動,考量最大、犧牲最小,謙卑積極尋找出現階段最佳可行方案。
若台灣此次能源轉型沒有成功,台灣會跟日本一樣,什麼藻礁,通通都變燒焦!
別想挑戰我們廢核的決心,更不可能撼動我們所堅守非核家園的未來,絕對寸步不讓。
或許,講了這些,還是有人有其他的看見,我都給予尊重,也希望大家為了台灣這塊土地,繼續努力,提出更好的,務實可行的方案,感謝!努力!
我們珍愛藻礁!更真愛台灣!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
==========
敬請媒體朋友踴躍採訪
《減煤、非核與生態兼顧 支持三接外推方案》記者會 採訪通知
時間:2021年5月4日(二)上午10時00分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C會議室
出席人員:詹順貴律師、臺灣學生聯合會副理事長黃亭偉、生態保育聯盟召集人林聖崇、中興大學環工學系莊秉潔教授、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南風》作者之一彰化大城土地文史攝影家許震唐、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鹽寮反核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
支持團體: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
說明:
藻礁公投引起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工程的討論,許多人擔心藻礁生態保育和減煤非核之間產生矛盾,除了公投提案方,也有許多環境團體對於多元兼顧的方案抱持期盼。
今日政府提出「外推方案」,已更大程度保育藻礁生態,並且兼顧能源轉型的非核減煤目標,與會環保人士除表達對外推方案的支持,也會持續督促並監督政府有關能源轉型、非核、減碳、減煤與改善空污等政策的落實。
本次記者會出席代表包含長期投入反核運動、長期關心減煤減空污以及能源轉型的學者、青年和環團代表,對於政府面對藻礁公投爭議,願意多方聆聽民間環保訴求,在接納各方意見和提醒之下,提出兼顧多元目標的方案,表達肯定之意,同時也要再次呼籲雙方能透以對話代替對決,莫讓藻礁公投走到零和。
記者會流程:
10:00-10:05 詹順貴律師開場說明
10:05-10:35 與會來賓發言
10:35-10:40 媒體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