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宇粉絲頁大投票囉:你相信郭台銘開出的「0到6歲國家養」,你相信嗎?
————————————————————
郭台銘第一時間在第二場國政說明會的口號是「0歲到6歲 國家養」。(定宇註:『養』的定義是什麼?這個定義很重要)
隔天郭台銘說「自籌財源,不用國家編預算」。(註:這樣就不可以用公預算喔)
郭台銘在昨天第三場國政說明會時先說「國家錢不夠,我先『墊』」(註:墊就是要還錢)
昨天同一場國政說明會再說「散盡家財,在所不惜」(註:既然是『墊』,怎麼散盡家財)
今天再說「不是指用個人財產,而是拿自己的財產來擔保」。」(註:擔保而已,怎麼會散盡家財)
自籌財源定義 在 許添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中央財政窘境無人不知,只剩外匯存底仍佔世界第七位,沒有外債所以不會「希臘化」之爭而已(意思是政府欠國人,國人沒欠外國人,不怕討債的)。長期仰賴中央鼻息的地方財政就更艱困了。若沒有中央挹注,地方自籌財源平均不到歲出的一半,而且貧富懸殊,高則六成,低則一成。但我藉這次向財政部長的質詢卻是要讓國人知道一個更令人訝異的發現:財政條件好的六都比其他縣市的經濟成長表現竟然較差!(六都錢多舉債更多,預算結構卻更惡化,用於教育及經濟發展支出的比率越見下降,失業率較大,家庭可支配所得成長也較低。)
[定義:地方政府歲出=歲入+舉債。歲入=自有財源+中央的補助及協助。自有財源=自籌財源+中央統籌分配税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s1H_EYQ2k&feature=youtu.be
自籌財源定義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岸文創誌 封面故事 / Cover Story
施振榮: 共創價值 利益平衡就是王道
撰文 / 林采韻 2015-6 第018期
身為台灣企業家與創業楷模,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2011年出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董事長,由科技人搖身一變成為精緻藝文補助機構掌舵者。面對近期文創風波,他語重心長呼籲,藝文界必須與企業界聯手共創價值、利益平衡,才能真正使藝文蓬勃發展。
4年前施振榮被遴選為國藝會董事,讓不少藝文界跌破眼鏡,重量級大老漢寶德還在媒體上發出質疑。由於政府財務吃緊,國藝會必須自籌財源來進行藝文補助,原定100億的基金還有40億缺口,把希望寄託在施振榮身上。
但上任第一天記者會,施振榮就明白宣告基金募款不是他的重點工作。他主要致力於藝文與企業的媒合,以專案處理雙方的合作,目標希望讓每年專案募款發揮超過40億基金孳息5千餘萬的效益。他笑說:「假如企業界有大筆錢捐贈,我寧可把錢放在企業家那邊,讓他賺更多錢,未來可以捐更多,否則單靠基金孳息金額實在很少。」
轉心動念 自創資源與價值
在近日文創風暴中,北市府柯p團隊把歐美認定為文化產業的「文化資產服務」,包括華山、松山園區的餐廳與創意設計賣店等,一概封為假文創,主張把園區讓給「不提名牌包的藝術家」,言下之意是藝術工作者得以免費或低租金入駐市區精華地段開工作室,形同變相藝文補助。結果原本可發揮文創產值的文化資產園區,不但無法回饋政府,還要政府倒貼一大筆錢。
然而這幾年觀察下來,施振榮指出在政府預算困窘情況下,「藝文補助與社會福利、教育、高科技發展等資源之間,永遠擺不平,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創造資源與價值。」他指出,以往藝文界是靠王公貴族支持,現在主要靠政府,但是畢竟僧多粥少,「我常說政府是靠不住的,因為稅收是有限的,但要資源的人是無限的。」
在藝文補助中,諸如雲門舞集、優人神鼓等,每年都獲得政府(文化部臺灣品牌團隊補助計畫)上千萬台幣挹注,施振榮指出這是因為雲門等團隊展現了「間接、無形、未來」等面向的價值,而且以具體方式讓社會大眾目睹感受,進而轉化出「直接、有形、現在」的價值。然而有些藝文工作者停留在原有領域,無法與時俱進,沒有創造出新的價值,卻屢屢抱怨政府虧待自己。施振榮笑說:「對不起,他們要錢沒有,因為預算就那麼多。但他們只要心念一轉,就能海闊天空。」
眾樂樂 藝術創造社會價值
施振榮所說的「心念一轉」,指的就是藝文工作者必須具備「價值交換」的概念:藝術家不能陷溺在「獨樂樂」的狀態,不能純粹自我感覺良好,而是要學會「眾樂樂」,進而創造出社會價值。施振榮指出,藝文本身是有價值的;藝術家在完成一個展演的同時,應該具備分解的思維,包括展演創意、團隊品牌、個體形象魅力等,每個層面都可找到體現價值的機會。
在尋找機會的同時,藝文工作者就要藉助商業機制,進而與更大的系統產生價值交換。施振榮指出,中國傳統士農工商觀念,把商人封為末流,他對此不以為然。他說:「我絕不認為自己是商而且是下下等的人,我是“兼商”,工程師兼做商人。如果你不做商人,對社會就沒有貢獻,因為『商』的定義就是價值交換。」從商業角度來看,品牌、知識、技能都能轉化為商品,否則就是沒有社會價值,商品因此有了更寬廣的定義。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兩岸文創/傳媒》雜誌)
http://tccanet.org.tw/article-940.html#.VZCd6Te_z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