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會哭泣,也不要忘記心中那份,簡單喜歡著一個 人的心意。」
在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正式上映前,由於電影名的關係,電影公司舉辦了一場名為「告白場」的活動,特別徵求大家帶自己喜歡的人來看電影,並可以在對方面前告白。其中有一個女孩令我印象深刻,她幾乎是講了兩句話就哭了。
「等下你要準備幾句安慰人的話喔。」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特地跑過來輕聲跟我說。
「不是告白活動嗎?不是應該甜蜜?」我有點疑惑。
「剛剛開場前,有個觀眾在影廳門口嚎啕大哭了。」
「發生什麼事?」我有點嚇一跳。
「因為她約好要來的朋友爽約了。」
「天啊,好傷心啊。」
「不過她最後還是選擇進去看電影了。」最後工作人員這樣說。
但並不是因為她的眼淚所以才印象深刻,終究是她的勇敢。
即使是紅著眼眶,女孩最後仍選擇去觀看這部可能會成為日後她傷心印記的電影,甚至是電影結束後仍願意站到台前表達自己的心情,當時她又哭了一次,可我卻覺得很感動。
記起了曾經那麼膽怯顫抖的日子,都有過那樣一段時期,張望著光,卻害怕被熱給灼傷。把自己藏了起來,但內心最期待的卻是被發現,於是用了愚笨的方法去展示自己。最後仍是無可避免地受了傷。可是常常就是非得這樣經歷過,才能夠漸漸不亢不卑地喜歡與被喜歡。
「告白」之所以珍貴,並不是因為成功了,而僅僅是,你鼓起勇氣向對方袒露了自己的心意。這件事最是珍貴。這與成不成功毫無關係,即使失敗了,也無損其可貴。更不要因為結果而否定了自己的好。於是我這樣說。
有日回頭看,每件傷心只會是自己長長人生當中,其中一個小點而已。就像是一件件懸掛著的濕答答衣服,會有不再潮濕的一天。因此,不要只記得事情的壞,去記住裡頭好的部分,例如,擁有如此簡單心意的自己。那種默默注視一個人、偷偷關心一個人,想要對他好、讓他知道的心情,請牢牢記住,不要讓它消失。因為這樣的簡單,才能給自己繼續愛的勇氣。
願我們都能好好守護那個對愛仍保有期待的自己。
///
一年前的今天,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正式上映了,也去年開始了一段奇異的旅程,度過一個難忘的夏日。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這部電影?或是是因為電影而認識我?留個言跟我說。
★我的全新散文故事集《無法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我不抱歉》現正預購中,【限量親簽芒種版】部分通路已經售完,欲購買歡迎至:誠品蝦皮、MOMO等網書。#購買連結在留言處
#文裡的女孩你現在好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事如棋局局新,有甚麼離奇古怪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 歌神都曾唱過「倉卒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 就像兩位台灣太太Grace(文麗君)及Tracy(林瑋育)這八年來大起大落的經歷。 「嫁到異鄉又剛成為媽媽,不懂的事情有很多,當時網絡有一個『台灣媽媽在香港』的...
至誠之道故事 在 屏東縣議員宋麗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德蕾莎修女
人間菩薩的一生
美國國務卿希拉妮曾說,我幫德蕾莎修女提鞋都不配
德蕾莎修女生於1910年8月26日,12歲時,她立志當修女。19歲時她進入修道院,被命名為德蕾莎修女。後來她被派往印度。
德蕾莎修女18歲就來到印度,之後就再沒有離開那裡。1952年夏,為窮人找到愛與尊嚴,她在印度加爾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
一個18歲的姑娘,自己都居無定所,而她每天做的事,就是推著小車在垃圾堆裡、水溝裡、教堂門口、公共建築的台階上,去揀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遺棄的嬰孩、垂死的老人,然後到處去找吃的餵他們,找藥給他們治病,求醫生來幫助他們……
許多人親眼看見德蕾莎修女從水溝裡抱起被蛆吃掉一條腿的乞丐,看見她把額頭貼在瀕死的病人的臉上,看見她從一條狗的嘴裡搶下還在哭叫的嬰兒,看見她把愛滋病患者緊緊地摟在懷裡,告訴他:耶穌愛你,他在天上等你……
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身穿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紗麗走上了領獎台。不論是和總統會面還是服侍窮人,她都穿著這件衣服,她沒有別的衣服。台下坐著珠光寶氣、身份顯赫的貴人,她視而不見,她的眼中只有窮人。台下立刻鴉雀無聲。
「這個榮譽,我個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領獎的,因為我相信,你們願意借著頒獎給我,而承認窮人也有尊嚴。」德蕾莎修女這樣說。以窮人的名義領獎,是因為她一生都以窮人的名義活著。
當她知道諾貝爾獎頒獎大會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時,她懇求大會主席取消宴席,她說:「你們用這些錢只宴請135人,而這筆錢夠15000人吃一天。」宴會被取消了,修女拿到這筆錢,同時還拿到了40萬瑞幣的捐款。那個被所有人仰慕的諾貝爾獎牌也被她賣掉了,所得售款連同獎金全部獻給了窮人。對她來說,那些獎牌如果不變成錢為窮人服務就一錢不值。
從1928年德蕾莎修女隻身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超過了13.9萬,分布於全世界。她的同工沒有任何待遇,連證件都沒有,他們不需要這些東西,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犧牲和奉獻。
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但是,她一生卻堅守貧困,她住的地方只有兩樣電器:電燈和電話。她的全部財產是一尊耶穌像、3套衣服、一雙涼鞋。她努力要使自己成為窮人,為了服務最窮的人,她的修士、修女們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只有如此,被他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尊嚴。在她看來,給予愛和尊嚴比給予食物和衣服更為重要。
她在全世界的127個國家有600多個分支機構,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發展慈善機構,僅在1960年一年內,她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兒童之家。
但是她的總部只有兩個修女和一台老式打字機。她的辦公室裡只有一個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來訪者總是在她的工作崗位上:平民窟、棄嬰院、臨終醫院、麻風病院、收容院、愛滋病收容所……在她那裡服務的有銀行家、大企業家、政治家、大學生、演員、模特、富家小姐、美國加州州長……
台灣大學校長李家同也千裡迢迢去那裡,做了他一輩子沒有做過的事情:洗碗、給病人穿衣服、餵水餵飯、洗衣服、送藥、搬運屍體……之後,他寫道:「現在我才知道,我一直在躲避著人類的真正窮困和不幸,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
後來南斯拉夫爆發科索沃內戰,德蕾莎去問負責戰爭的指揮官,說戰區裡的婦女兒童都逃不出來,指揮官跟她這樣講:「修女啊,我想停火,對方不停啊,沒有辦法。」德蕾莎說:「那麼,只好我去了!」德蕾莎走進戰區,雙方一聽說德蕾莎修女在戰區,雙方立刻停火,當她把戰區裡的婦女兒童帶出後,兩邊又打起來了。
這個消息後來傳到了聯合國。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聽到這則消息贊歎道:這件事連我也做不到。之前,聯合國曾調停了好幾次,南斯拉夫的內戰始終沒有停火,德蕾莎走進去之後雙方卻能立刻自動停火,可見德蕾莎的人格魅力。德蕾莎在印度逝世後,她的祖國塞爾維亞希望她能回國歸葬,印度總理特意為此打電話給塞爾維亞領導人,讓她安葬在印度,後來塞爾維亞同意把她安葬在印度。她的去世,被印度人視作「失去了母親」。印度總理說:她是少有的慈悲天使,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徵,她抹去了千千萬萬人苦難的眼淚,她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榮譽。
印度為德蕾莎舉行了國葬。出殯那天,她身上覆蓋的是印度國旗,就在她的遺體被12個印度人抬起來時,在場的印度人全部下跪,包括當時的印度總理。遺體抬過大街時,大街兩旁大樓上的印度人全下樓來,跪在地上,向這位愛的天使表達最高的敬意。
特蕾莎修女的人生信條: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
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她的人格、精神力量、以及純粹的心靈,早就超越了任何文化屬性和人性的存在,她是全世界所有愛與美的化身!她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至誠祈禱,願我們有一天能象她一樣的慈悲與慷慨!願我們終有一天能象她一樣,為他人貢獻我們全部生命的價值,找到生命的意義……
在此誠邀你,我的朋友,請將這個偉大的靈魂介紹給你身邊善良正直的人,相信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將帶給他巨大的精神力量,生命從此不同。
至誠之道故事 在 邵大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算算時間,跟許富凱認識,也10年了⋯
第一次聽見他的歌聲,是2010年在明日之星的攝影棚裡,當時我去現場觀摩,而他正在彩排隔天要比賽的歌曲《斷腸詩》,在現場的我,被他行雲流水的轉音震懾住,心裡想,這個穿著時髦,髮型時尚的傑尼斯男孩,居然唱出東洋演歌的細膩及道地氣味,把台語歌唱的如此雍榮閑雅又別緻⋯
果然,接下來,一首《今夜擱再想你》更將他畢生所學的演唱技巧發揮到淋漓盡致,全台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富凱開始成為觀眾心中最會唱台語歌的少年家。
後來,我也進入了三立的超級紅人榜比賽,我們在差不多時間在不同的電視台比賽,然後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從選秀歌唱節目畢業,後來又同期進入華特唱片,同期入圍人生第一次金曲獎、又一起入圍第二次金曲獎⋯非常有緣!
一直以來許富凱有個稱號「師奶殺手」每次有他的錄影現場或是活動,總有一群舉著加油板、燈牌的歌迷,但仔細看,他們的年紀幾乎都是可愛的姐姐阿姨們⋯
多年前,有次我下班搭計程車,一上車,司機認出我是大倫,開心的說:「哇,我今天跟台語歌手好有緣」我問他怎麼了?
他說:「前一個下車的乘客,是個熱情的阿姨,在車上不停跟他介紹許富凱是誰,哪首歌很好聽,並從包包裡拿出專輯跟他推銷,而且只算他$200元,他也捧場的立刻買了,他說阿姨的包包有一整疊許富凱的專輯」
除此之外,我們也常在錄影或活動後台碰面,擅長美容美髮的他,總是能打理好自己的妝髮,減輕髮妝師的工作量,也常幫同台的歌手或大哥大姐調整妝髮甚至檢查大家的指甲有沒有剪乾淨,或是幫忙歌后姐姐們擦指甲油,協助大家,貼心得人疼,「師奶殺手」實至名歸。
這十年的歲月,彷彿從指縫間悄悄的溜走,我慶幸這些年,每張他的專輯,都會來上我的節目聊音樂,不過有趣的是到了今年,我才彷彿認識到真正的許富凱,他的心態、想法、口條更加成熟,更多了一份至誠面對音樂的力量。
任重道遠的他在今年自己當了老闆,並開了「凱聲影藝」公司,發行了一張向十位歌后致敬的「拾歌」專輯。
出道十年,把經典歌重新編曲翻唱,其實從第一張專輯時,許富凱就一直想做翻唱專輯⋯
而緣份到十年後的今年,因為丁曉雯老師的一通邀約⋯促成這張專輯的誕生,也圓了許富凱的翻唱夢, 專輯裡有黃乙玲丶江蕙丶潘越雲丶黃小琥丶陳亞蘭、曾心梅丶謝金燕、葉璦菱、江美麗甚至連日本傳奇歌后山口百惠的經典歌曲,都收錄在這張《拾歌》專輯。
每首歌對許富凱而言都有他人生不同階段的各種故事與記憶,編曲更是邀請涂惠源老師丶小冷老師等⋯以細緻典雅的編曲重新打造,製作人正是一路看著小凱長大,對他的聲線瞭若指掌的丁曉雯老師,小凱提到,因為過去比賽長期習慣的唱腔,被嚴格的要求打掉重練,一切歸零,這讓許富凱在錄音時吃足苦頭,磨到最後作品聽起來有別於以前,不只完美無瑕,更呈現出濃郁且感情真摯的許富凱。
三喜臨門,今年除了自立門戶,推出專輯,更重要的是他要攻進小巨蛋了,因為好友左光平的三顧茅廬再三鼓勵,從原本的自我懷疑到勇敢唱進小巨蛋的決定,看似一路順遂的歌唱路,其實小凱承受高壓的一面不為人知,自十歲開始就天天練唱、四處比賽征戰⋯
他告訴我,曾經有段時間,他恨透唱歌這件事,每當看見爸媽在客廳轉台看見電視選秀的訊息,他的內心卻是無比的緊張與惶恐,希望把電視關掉⋯
這次我們聊了好多,到最後我發現一個小時根本不夠播,他也講到是什麼原因讓他對唱歌從恨到愛,到現在與歌不離,與唱不棄,甚至唱進小巨蛋,一路的心酸血淚與轉變,待聽他娓娓道來。
專訪的前一晚,他才剛跟演唱會導演開完會議,聽他描述著相關的設計與規劃,源活娛樂希望顛覆大家對台語演唱會的刻板印象,將創造全新的視聽感受。
真心為這位同梯老朋友開心,
從他興奮講述這一切時的閃亮眼神,我真的非常期待這場《拾歌》小巨蛋演唱會。
恭喜小凱!當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時,我們看到全宇宙都來到你的身邊幫助你。
許富凱的「拾歌」,重拾你對台語經典歌的記憶與美好。
#節目播出預告
節目:寶島聯播網《寶島真無閒》
主持人:邵大倫
來賓:許富凱
專訪主題:《拾歌專輯&許富凱拾歌台北小巨蛋演唱會》
播出時間:12/18(週五)09:20-11:00
播出頻道:寶島聯播網
北部地區|FM98.5 寶島新聲
雲嘉地區|FM91.3 嘉義之音
花蓮地區|FM90.5 希望之聲
播出時間:12/18(週五)20:15-22:00
中部地區|FM99. 1 大千電台
#許富凱〔拾歌〕台北小巨蛋演唱會
售票網站 :
https://ticket.ibon.com.tw/ActivityInfo/Details/36687
2021/2/20(六)晚上7:30 準時開唱
至誠之道故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世事如棋局局新,有甚麼離奇古怪的事情是不可能發生?
歌神都曾唱過「倉卒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
就像兩位台灣太太Grace(文麗君)及Tracy(林瑋育)這八年來大起大落的經歷。
「嫁到異鄉又剛成為媽媽,不懂的事情有很多,當時網絡有一個『台灣媽媽在香港』的群組,有問題就在那裏問其他台灣媽媽,後來有人發起聚會,就這樣認識了Tracy。」Grace說。
二人由同鄉網友、西營盤街坊,變成好朋友及好拍檔,相識十八載。八年前,一起在西營盤水街開了第一家店「吃什麼」,賣蛋餅三文治台式便當,是米芝蓮人氣店「請坐」的前身。「當時媽媽聚會都會各自準備拿手菜,很多媽媽覺得我倆廚藝不錯,還一直慫恿我們開店。」Grace說。
某天看到有食肆頂讓,牌照廚具齊備,二人雄心壯志開店,沒想過被出牌公司騙走了訂金,接着又花了數萬元,才能成功開店。「很記得第一天整個早上只賣出一份三文治!」Grace說。二人深感不妙,立即回家取電飯煲,買食材再趕回店裏煮便當,一個下午準備的25個便當全部售罄。
策略成功,更因為她們的親切態度,總是如媽媽般問:「吃飽了沒?要多加點飯菜嗎?」常常半賣半送給光顧的學生,成為了鄰近中學及港大學生的聚腳點。兩年前見生意上了軌道,二人把店頂讓,搬到英華台一家七百呎、有二十多個座位的小店,改名「請坐」,招牌就由熟客之一的港大畢業生Amanda免費設計。
賣的都是古早味台菜,台菜店必備的牛肉麵、滷肉飯、鹽酥雞、招牌蛋餅,還有香港較少見的豬血糕、魷魚羮、肝連等等。用的都是台灣調味料,煮法地道,味道親切傳神。短短一年就得到米芝蓮青睞,風光正盛,客流不息,以為從此順風順水,可是她們又再次遇人不淑。
惹上官非,關門大吉,店子與店名同時丟失,被禁制不能回店收拾任何東西,心血付諸東流。熟客街坊網民都感到訝異,紛紛留言或短訊詢問原由。那邊廂竟有同名新店開業,餐牌店名標誌都相同,頓時謠言滿天飛,但礙於法律程序進行中,律師提醒不能講述太多,Tracy及Grace無法公開真相,有苦不能言。
「當時一天到晚在掉眼淚,也曾不小心在客人面前哭出來。覺得信任比人家踐踏,誠意被糟蹋,很不甘心。」Tracy說。
停業的半年期間,有很多熱心人想投資她們再開店,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Tracy說:「那時候很多人接觸我們,可是我們會怕,保留着懷疑的態度。」
然而時間是療傷的最佳良藥,回望這半年失落,二人認為得比失的多,喜比悲的多。例如Tracy與Grace共患難後比親姐妹更深厚的情誼;又如過往待學生如親兒的態度,換來一個又一個無言支持與擁抱。
像是deliveroo借出戶戶小廚的中央廚房,讓她們經營外賣,就是熟客港大學生Vivian牽線。「Vivian畢業後到了deliveroo工作,跟我們合作獨賣事宜。後來她外派到澳洲,就由同事Max接手。他倆知道我們店要結業,立即跟deliveroo爭取,讓我們使用他們的中央廚房。跟他們老闆接觸了三四趟,最終達成合作,我跟Grace都很感謝他們。」Tracy說。
越過高山低谷,擺脫過去陰影,她們以「吃什麼」之名捲土重來,新店更正式落戶中環。這次帶來更多古早味台菜,像紅糟肉、炒水蓮、鴨賞、雞捲等等。「人有的時候往一條路上向前走,一定會遇到一些挫折。發生事情之後,我們覺得不可以再這樣子悲傷下去,我們應該要站起來。」Grace說。新店以第一家店命名,就是要不忘初心,由此起由此生。
過往儲下的情誼,在新店亦發揮了大作用。像是港大建築畢業生Amanda繼續為她們設計店面及招牌;第一代客人、插畫家含蓄把她們與客人的故事,畫到牆上;台灣與香港的家人紛紛以財力、勞力支持她們;過往一起打拼的員工,亦回來追隨左右。
種因得果,二人銘記親切待客的至誠態度,像試業頭三天免費請客人吃滷肉飯,晚上連開五晚派對邀請朋友及幫助過她們的人。Tracy說:「現在回想起,是有不開心的,但現在有新的店,我覺得很好呀!Grace常說,就像交男朋友,再講一遍……」
Grace接着說:「就像你的男朋友對你不好,他不是一個很好的人,你離開了他之後,你要讓自己過得更好。事實上,我覺得不一定要更好,但我們應該再往前再走一步。」
「也為我們的小朋友,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Tracy說。
採訪:劉明慧
攝影:鄧廣基、關永浩
吃什麼
地址:中環雲咸街75-77號嘉兆商業大廈地下A號鋪
電話:6307 635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三12nn-3pm、6pm-9:30pm;星期四至六12nn-3pm、6pm-10:30pm;逢星期日休息
詳情: http://bit.ly/2Pi24kP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YoTHOfxB0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