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國際新聞讓人喘不過氣來,直到昨天一則關於營救行動的新聞總算帶來一點點光。
新聞內容是關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一名60歲的媽媽,隻身飛往中東國家卡達,將阿富汗全女子機器人團隊的10名成員從險境中解救出來。
新聞部分內容:
綜合外媒報導,現年60歲的里諾(Allyson Reneau)不僅是11個小孩的母親,她在10年前還以50歲高齡攻讀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和太空政策碩士學位,並在畢業後開創自己的事業;2019年她在NASA工作時,與阿富汗全女子機器人隊認識,並且一直與她們保持聯絡。
「這是一個非常狹窄的機會之窗,但我知道如果我沒有跑過那扇門,就永遠不再有機會了。」里諾打電話給美國參議員求救,卻發現參議員也束手無策,毅然決然直接搭機,隻身前往卡達,將10名少女成功救出。
————
看完這則新聞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就是有人的愛這麼大、這麼即時、這麼不顧一切,非親非故耶,隻身前往如此危險的地區耶。
忍不住搜尋了這位里諾,她在20歲時因為結婚生子而放棄大學學業,後來生了11個小孩(9女2男),直到50歲,最後一個小孩滿5歲時才得以重回校園。接著她先用一年半的時間修完76小時課程、拿到滿分4分,然後殺入哈佛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班,取得哈佛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同時也取得美國太空政策碩士學位。畢業後的工作我看不太懂,總之都是一些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之類的厲害機構。
且讓我再看看她的其他經歷,不看還好,一看下巴收不回來,里諾同時也是體操項目奧運選手的教練,並持有超過35年的飛行員執照。開外掛的人生啊。
中文報導標題稱她為大媽、超狂大媽、最強老媽,我覺得既親切又到位。她的個人網頁抬頭寫著「艾莉森・里諾/十一個小孩的媽」,看來母親是她最自豪的身份。IG裡大多都是她的小孩、奧運體操隊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非常醒目,是十一個小孩的合照,里諾為這張相片下的註解為:富比士完全搞錯了,我才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
里諾為小孩照片寫註解時還會附上編號,「生日快樂,六號!」「生日快樂,十一號!」「結婚快樂,二號!」哈哈哈好幽默。仔細想想,十一個小孩,肯定一年到頭都在過生日、懇親會、畢業典禮、入學典禮、結婚、生子、孫子行程⋯⋯光是這些就佔滿生活了不是嗎?哪還有空做其他事?但她事業學業家庭全拿,還可以去阿富汗救人。
真是一個偉大的媽媽。而我對於里諾營救行動的詮釋也跟母愛有關係,我覺得她是出於母愛而救那些少女。以里諾的身份與忙碌程度,對外聯繫大概都得靠助理才應付得來,除非工作需要,一般不太會跟合作對象多做聯繫,否則只是徒增負擔。但她竟然在結束2019 NASA的案子之後一直跟少女們保持聯繫,為什麼呢?這些十幾歲的少女能給予里諾的資源估計不會比里諾能給她們的多,但她們卻保持聯繫,我猜是因為里諾重視少女們的才智並且疼愛她們。這就是媽媽啊。
實在太感人,地表最強媽媽非她莫屬。里諾請出自傳吧(拜託出中譯本),我要秒買,這將會是我有生以來最期待的自傳。市面上大部分的自傳都是成功男性的自傳,但事實上很多所謂的成功男性回到家是不尊重妻子、不顧小孩也不理家務的,他們只負責賺錢跟功成名就,所以寫的也都是職場上的求存與角力,這不是不好看,但我也想知道他有沒有想過自己刷牙時噴好噴滿的鏡子是誰擦乾淨的,以及小孩的襪子為什麼總是剩一隻。
以前的我會僅憑一個人的社會成就而崇拜他,但自己當媽之後,才知道全世界最艱難的工作是媽媽,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成功在家庭裡。一個女人可以生養十一個小孩同時完成這麼多事,這才是傳奇,這才是我要看的自傳。
自從我結婚生子後,幾乎每次採訪都會被問到:有了小孩是不是就得放棄自己的夢想?我總說:「只是晚一點做而已,想做的還是會做。」我是真的這樣想,但還沒做到,而且其實多少有點擔心做不到。但今天看到里諾如此極致的人生,頓時安心許多。
不僅僅是里諾,所有傳奇人物的故事或多或少都讓我感到安心,因為他們總是能夠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為我這種誤陷不可能信念的人開一扇窗。人的潛能無窮,只要自己不阻礙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都說不準。
看到里諾救出全女子機器人團隊的成員,多麽振奮人心。亂世裡,救一個是一個。她的新聞也救了很多事件以外的人,因為這種新聞能鬆動痛苦,喚起感動與喜悅,很多人的心會因此被照亮。人的心只要有光照進來,就能夠做出有智慧的選擇、給出祝福。
最後,我真的真的覺得身在台灣很幸福,我感恩所有的一切。
___
本日最暖國際新聞:
女孩得救了!最強老媽搞定10本護照 救出阿富汗女子機器人隊成員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820/2060669.htm
半百全職媽 圓夢進哈佛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39942
欲盡一己之力,可選擇捐款給救援團體,比如國際特赦組織、無國界醫生台灣分部、臺灣世界展望會⋯⋯等等,若有其他管道歡迎提供於留言處。
(圖為月子中心清晨六點左右的窗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徐佳瑩 La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在機場二航廈的出境大廳舉辦了聖誕音樂會,看到世界展望會「TCC 臺灣兒童合唱團」一起合唱失落沙洲,讓拉拉既驚喜又感動!...
臺灣世界展望會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停課不停學?#疫情下的數位落差隱患〕
近日國內疫情升溫,上周繼雙北後,指揮中心已將全國的防疫層級都提高至三級,全國各級學校也停止實體授課,到6/14前全面改為遠距線上教學,並喊出「停課不停學」的口號。
不過由於制度匆忙上路,加上過往缺乏相關經驗,因此出現不少狀況,其中,數位落差的議題也隨之浮上檯面。
▌什麼是數位落差?
數位落差係指在網際網路出現後,雖然讓資訊獲取上更加迅速方便,但新型態的差距也隨之產生,人們因性別、種族、經濟、居住環境、階級背景差異,接近使用電腦或是網路等數位資訊或產品時,出現機會與能力上的差異。
即便今日網路已經相當普及、使用者亦急遽增加,但並不代表「數位落差」問題已不復存在,網路使用者仍然以特定地區或族群為主要對象。
▌遠距教學的負面影響
由於去年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不得不全面實施遠距教學,也因此有不少統計數據來探究成效。不過綜合多國的經驗,顯示出遠距線上教學會加劇數位落差:
去年日本財團針對17-19歲青年所做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有 58.6%的受訪者在遠距教學的過程中,感覺到「教育的差距」;港大與港科大聯合執行的研究計劃也發現,遠距教學加劇了社經地位較低的學生因設備不足和缺乏家庭支援而造成的負面影響。
瑞典的研究亦指出,遠距教學對於缺乏良好家庭環境學習的學生而言,會增加學習的困難度,遠距教學的時間一拉長,原本學習動機就較低的學生參與意願也會大幅下滑。
哥倫比亞大學曾進行一項研究,檢視華盛頓州四萬多名學生使用不同上課方式的表現差異。結果發現,所有學生在線上課程的表現都較差,而且非裔美國人和成績較差的學生成績下降的幅度更大。
換言之,學習機會較少和學習表現較差的學生更容易受到線上教學的負面影響。
▌遠距教學的隱患-硬體設備
在許多國家,遠距教學另一項隱患則是硬體設備的不普及,連身為已開發國家的美國,也因為昂貴的上網費用,時至今日美國都會區及非都會區仍有14%與18%的家庭沒網路可用。
美聯社2019年的統計數據指出,全美約有17%的學生無法在家使用電腦,18%的學生家裡沒有寬頻網路。也就是說,全美約有將近三百萬學童無法在家上網或使用電腦。
▌臺灣有硬體設備的問題嗎?
為了理解臺灣是否如美國一樣,有硬體設備明顯不足的問題呢?我們參照國發會的偏遠鄉鎮數位應用調查報告以及台灣網路報告兩項數據。簡單地了解一下臺灣當前的硬體設備普及度。
先就整體使用情形觀之,2020年個人上網率 83.8%,82.9%會以手機上網、桌機及筆電約三成上下,使用行動上網的民眾則有77%,每月平均花費686元,滿意比例84%。
而在家戶上網率的部分,普及程度也達82.8%,其中寬頻上網普及率更達99.9%,平均滿意度為3.9/5分,表現相當不錯。整體網路普及率位居亞洲第三,僅次於韓國及日本。
▌偏鄉民眾硬體設備的落差
臺灣網路、電腦等硬體設備看似相當普及,不用擔心數位落差,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根據108年的偏遠鄉鎮數位應用調查報告可以發現,偏鄉地區依舊和其他區域有顯著落差。
偏鄉 12 歲以上民眾的個人上網率和家戶聯網率都較全國平均數據低了八到十個百分點。
而在個人可近用的資訊設備上,偏鄉曾上網民眾除了智慧型手機持有率和全國相當外,持有桌電、筆電和平板電腦的比率都比全國少了 8 至 10 人次/百人。每人平均持有的裝備數2.43個,也硬生生低於全國 3.43 項的平均值。
偏鄉網路族僅在行動上網使用率上達 97.4%,與全國平均值相近 (97.9%),不過偏鄉民眾依賴智慧型手機上網的程度高達 81.4%,甚至高於全國平均的77.4%。
▌弱勢家庭所面臨的落差
看完上面的數據,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雖然有差距,但整體而言仍算是普及吧,應該不至於造成太嚴重的數位落差?但事實未必如此,前述的統計多侷限於地理上的分區,而未體現出階級上的差異。
雖然未能有詳盡數據呈現階級差異,不過臺灣世界展望會今年有針對3.2萬多名特況家庭孩童進行調查,發現當中高達83%的學童家中沒有網路,7成7則必須跟家人共用電腦或平板等設備,更有近四成家中完全沒有電腦、平板電腦等設備。
屏東縣的統計也發現,縣內家中無載具或是網路可以線上學習的學生數均達七至8000人,約占全縣學生兩成左右。
▌使用遠距教學可能面臨的問題
綜合前述的情況,我們大致歸納了弱勢學童使用遠距教學可能遇到的問題。
首先當然是家中缺乏硬體設備,尤其許多家庭雖有設備,但數量不夠所有孩子使用,7成7的弱勢孩童就有這樣的問題,若家中有不只一位孩童需要遠距學習,就會導致學童的權益被犧牲。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問題並不是只有弱勢家庭會遇到,普通家庭也容易有這樣的情形。
再者,也有許多學童家中沒有網路或是網路仰賴家長的手機提供,過去還可以帶到有公共wifi的空間使用,但因為疫情,諸如課輔班或圖書館等場域接關閉,弱勢孩童將陷入空有設備,但無法連線上課的窘境。
政府或校方應更積極盤點學童家中可用設備量,並搭配網路建置的補助,方能減緩疫情所帶來的數位落差衝擊。
臺灣世界展望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分享抽獎【小時候的零用錢與長大後的試錯成本】
從小,我的父母給我們零用錢的方式是:需要多少,就給多少。只要合情合理,爸媽都是有求必應,而我既不會感到不足,更不需為錢擔憂。
高中階段,爸媽為了鼓勵我讀書,更是下重本祭出高額獎學金,前三名都是萬元起跳,我戶頭滿滿,也吃喝不愁。
那時,我總是一領就三千,常常一看電視上有慈善募款,就毫不猶豫去劃撥捐款,我捐到臺灣世界展望會寄年度收支報告給我,捐得很有感。
或許並不算是什麼亂花錢的舉動,不過,那份為數不小的獎學金,就在我一片熱血與絲毫沒有理財觀念下,在上大學之際,全數花光歸零。
上大學到我出社會以前,爸媽都是採取相同作法,沒人意識到不妥。直到我出社會領第一份薪水,開始學習管理自己的金錢時,才終於發生悲劇。
那時,因為毫無金錢概念,薪水花得快,更是花得兇。
東西不好看,看久會習慣;一開始覺得旁邊的朋友揮金如土,嚇得大驚失色;沒多久就跟對方平起平坐,甚至有時還略勝一籌。時間可以改變一切,由儉入奢易,由奢真的是入儉難,而我竟不知不覺成了「東西買到來不及拆」的月光族。直到有年母親節要送媽媽禮物那一刻,我竟然身無分文,在深感對不起媽媽時,也才驚覺自己有嚴重的「財商」漏洞。
從此,我一改過往,開始學會分配收支,也開始記帳、控制消費欲望,努力學習財商知識。
那時,我的學習對象就是和我背景相似,財富等級卻天差地別的 不敗教主-陳重銘老師。
陳重銘老師是高職老師,出身並不富裕,加上要養三個小孩,經濟壓力可說是格外沉重。老師為了能快速扭轉人生,靠著三大方法累積財富:
✅一是「努力節流」:克制欲望,成「不敗(不buy)教主」。
✅二是「多方開源」:出書、兼課,夙夜匪懈。
✅三是「提升財商」:研究股票,讓錢賺錢。
忍人所不能忍,加上時間槓桿之下,陳老師不斷見證複利的威力,不僅達成財富自由,提前退休,現在還可用股利買下自己想要的一切,並捐款助人。這樣的境界,讓我嚮往。
在陳老師身上我收穫許多,不論是老師的本本暢銷書,或是現正流行的「不敗教主陳重銘」Podcast節目,都是我提升財商的最佳管道。
身為母親之後,我更發現:如果是像我這樣,到了出社會,繳了高額學費後,才終於覺悟財商的重要,那真是太危險,也太可惜了。
對金錢的追求與取捨,對欲望的掌控、價值觀的建立,和學習如何讓錢為我們賺錢,都應該越早越好。如同股神巴菲特幼年時就參觀了證券交易所,獲得震撼性的啟發;孩子們倘若也能即早建立好的金錢觀,相信提前起跑,必定不同。
因此,當我看到陳老師為家長與孩子們寫作了這本【打造小小巴菲特,贏在起跑點:陳重銘的親子理財15堂課】時,覺得這真是爸媽最佳的親子理財寶典,也迫不及待訂了四本,預計一本自己好好珍藏並教導孩子,另外三本則在粉絲頁回饋給大家分享抽獎用。
一起才提升孩子們的財商知識吧!
【打造小小巴菲特,贏在起跑點:陳重銘的親子理財15堂課】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8905?sloc=main
不敗教主-陳重銘
__
💖參加辦法:
✅日期:即日起至4/25(日) 23:59止
✅辦法: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底下留言:「我要打造小小巴菲特」
✅公布:我們將於4/27(二)晚上,抽出三位並公布得獎名單。
臺灣世界展望會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在機場二航廈的出境大廳舉辦了聖誕音樂會,看到世界展望會「TCC 臺灣兒童合唱團」一起合唱失落沙洲,讓拉拉既驚喜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