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不上席】世界盃韓國隊體能奇差,老一輩諷刺地問:「呢班韓仔未食狗肉咩!」話說回頭,中國傳統對於吃狗有著曖昧態度。禁食嗎?狗與馬牛羊豬雞列為「六畜」,可食之。「狡兔死走狗烹」可見,烹狗也是平常之事。不過,中國傳統文化還有一句「狗肉不上席」。意思不是禁食,而是狗肉不能當成珍饈,成不了佳餚,上不了貴賓的大枱。
#曾經狗肉都算是中產貨
西漢《鹽鐵論》記載,祭祀時「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象;中者南居當路,水上雲台,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由祭祀反映的階級習慣,可見最貴的是牛肉,次為羊肉與狗肉,基層的再次之是豬肉與雞肉。
#聖賢同皇帝才是狗肉界動保先鋒
反對食狗者,自古有之,並不是西方文明教導。先有孔子葬狗典故,孔子家犬死了,讓學生子貢去幫他埋葬,並叮囑道:「路馬死則葬之以帷,狗則葬之以蓋。」用葬禮將犬馬升格異於其他走獸,又何忍心去喰呢?蘇軾也孔聖賢訓不吃狗肉。
另一個不上席的原因,就是因為皇帝「落Order」。宋朝太博士范致虛上書宋徽宗(即識字唔識做皇帝,創「瘦金體」,但靖康之亂被擄那個)「十二宮神狗戌位,為陛下本命,今京師有以屠狗為業者宜行禁止」宋徽宗聽後就立即降旨禁殺狗。在清朝,滿人傳說黃狗和烏鴉救過努爾哈赤的命,所以滿族人由此不再吃狗肉。
#其實中國食不食狗還是一個動物倫理問題
其實食唔食狗,在中國可以好哲學、好倫理。唐代哲人孔穎達說:「犬有三種:一曰守犬,守禦宅捨者也;二曰田犬,田獵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君子庖廚庶羞用也。田犬、守犬有名,食犬無名。獻田犬、守犬,則主人擯者既受之,乃問犬名。」
意思是,守犬與田犬都有名字,而食犬則沒有。因此,以後見到狗時,可以問一句:#君の名は #Namaewa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美朝峰會午餐餐單】特朗普最得人髮指的未必是他的政策,而是他的飲食品味-Well-done with Ketchup。單是這道牛排的選擇足以丟掉5%的選票。想真,美國屆屆共和黨總統的牛品都麻麻:列根也是Well-done with Chili, 艾森豪威爾是Rare and burnt directly on coal, 半個共和黨的道魯門也是Well-done。究竟這個奇特口味是不是共和黨的入黨要求呢?
這種奇特口味與上成長在瑞士這「美食天堂」的金正恩,不談政治共識,只談飲食共識已成關注。幸好,當兩邊會談時,餐單通常有兩款選擇-一邊一菜。美朝峰會在第三國新加坡舉行,所以餐單是三款。根據路透社的消息,特金會午餐如圖。見到個餐單。嗯,其實我今在香港的 #瑞士咖啡室 也吃得不錯。
🥑前菜是:
大蝦配雞尾汁及牛油果沙津(烚隻蝦收你成百蚊那款);
蜂蜜青檸醬章魚;(超市凍櫃都好似有)
Oiseon,Oiseon我不太認識,我估這應該是稱作Seon的韓國青瓜前菜。
🍖主菜是:
牛肋骨配薯菜,dauphinois是一道法式的牛奶焗薯;
“XO”醬叉燒炒飯底;
名叫Daegu jorim 的韓國菜,似麵豉煮鱈魚
🍨甜品是:
黑巧克力餡餅 (即Starbucks 同PC都有賣那款)
哈根達斯香草冰淇淋與櫻桃醬 (即Pacific Coffee賣好貴那款)
Tropezienne 是法國忌廉蛋糕
#worldfoodies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 在 馮智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殖民地象徵・韃靼牛肉】。亞洲的Steak Tartare,可謂歷史的「殖民再殖民」。相傳此法國菜源自「黃禍」時期,成吉思汗大軍將肉放在馬鞍內側。經長途跋涉,肉在馬鞍之內打成肉泥,不需烹煮,加入香料已是一道上菜。
🥩韃靼牛肉重返亞洲
後來法國人改良了蒙古人的食法。何以見得韃靼牛肉在歐洲在地化?法國或歐洲大陸傳統菜譜有加入第戎芥末Dijon mustard,英式的要加入喼汁Worcestershire source。Dijon在法國堡根地,喼汁個喼Worcester是英國伍斯特郡,夠本土吧。
大航海時代,船堅炮利的英法軍隊到亞洲殖民。韃靼牛肉也隨之「重返亞洲」。小弟有幸剛在上海(前法租)再嘗,又試過在香港(前英殖),老撾(前法殖)吃過一流的韃靼牛肉。在亞洲地區有得食,而好食的韃靼牛肉無不是曾經殖民地。哪怕特首有說什麼「殖民管治不是殖民地」,那裡那裡「主權從沒喪失」。要是當有一頓好的Steak Tartare,就代表當地人殷切招待歐洲人,即使地不殖,人心已殖。
🥩創新就一定是好事? 香港與老撾珍味
小弟吃過最好的Steak Tartare不在歐洲高級餐館,反而是老撾龍波邦(Luang Prabang)的水牛他他,經當年某酒商及網台主持朋友推薦。
因為媚公河水牛多過普通牛,法國人本地化Steak Tartare的菜單。本來韃靼牛肉不是用的Tenderloin就是Filet mignon, 最差的都是西冷,取其肉身鬆軟。水牛做的他他卻打破傳統,彈牙而濃有肉味。配上生蛋黃,酸豆,洋蔥等醬汁,比歐洲原版更好食。正當我短訊答謝老友之際,想起龍波邦只有60年代小診所,醫生不是日日上班,食物中毒可能要飛回永珍求診。吃完生水牛肉加生蛋的小弟,只是與友人說「Pray for me」。
港滬兩地有間好高級的酒店,又改了菜譜。放棄配韃靼牛肉的Crostini干麵包,改成油炸脆片。我略嫌它油多而有味,每次叫到,我總希望可以叫加多盤麵包自行配答。不過這間高級酒店食景多過食味,差少少無謂計喇。
#worldfoodies #舌尖上的國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