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苦味,這應該是款最具「探究性」的味道,因為對於苦味的鑑賞力,必需經過後天學習,至少我不認為有誰天生就喜歡吃苦。站在惡趣味的觀點,我倒是不介意看到小孩子學習吃苦,尤其是第一次吃帶有苦味的藥粉時,小臉皺成老菊花……。
此時此刻,我會輕聲安慰:「孩子,恭喜你踏上成長的道路!」
回想當年的自己,就是透過藥粉的苦味開始學習成長。大人總會告訴我「良藥苦口」,要勇敢吃苦才能讓感冒消失,而吃完苦藥後,我就會得到糖果做為回報。慢慢漸漸地,吃藥的經驗多了,苦味也就習慣了,當我再度感冒時,對於苦味反而有種期待,猶如巴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般,因為苦味後總會有著甜蜜。
隨著年紀漸增,接觸到的苦味越來越多元,每一款苦味在初次接觸時,總是有著無關美味的特殊意涵。譬如在國小時,我願意喝一杯深焙的黑咖啡,就是想成為一個有品味的大人。在那個年頭,大人會玩著塞風壺,討論控火聞香的功力,而坐在一旁的我聞著深焙咖啡的香味,討要一口後……,為何是苦的?帶著不解提問,大人們卻笑著表示等我長大了,才會懂得欣賞那一抹苦中帶出的甘味,於是面對烏黑油亮的咖啡,我決定逼自己喝下去,以此證明自己是個大人。
說來有趣,類似的經驗過了數次,當我開始能自在地啜飲黑咖啡、暢飲啤酒、欣賞冰鎮苦瓜後,我發現自己不僅對於苦味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還開始迷戀這種味道,究竟是因為我長大了?或是舌蕾對苦味的敏感度變低了?
直到進入食品相關領域後,我才知道有些苦味在食品化學的專業術語中,稱為「可逆性適應」,也就是能透過學習而接受。而當人體接受的苦味越多,適應一種苦味後,身體就能對其他苦味感到遲鈍,這稱為「交叉性適應」作用。
為何要學習「吃苦」?因為在生物的本能中,苦味代表著危險信號,理論上我們會排斥接觸。綜觀來說,多數自然界產生的苦味確實有危害性,譬如腐敗的食物、劣化的油脂或有毒的果實,僅有極少數的苦對身體有益,因此面對這類少數的有益苦味,我們透過學習,以加工或品嘗找到鑑賞方式。譬如咖啡烘焙師進行深焙時,會控制火候,讓咖啡的甘味較明顯;譬如廚師創造出苦瓜炒鹹蛋,就是運用苦味能被鮮味抑制的原理;譬如甜點師傅會以糖或其他風味,降低可可的含量,製作出讓人驚喜的巧克力。
如此這般,透過後天的學習,有些帶著苦味的食物不僅成為餐桌上的知名美味,還以苦為名,譬如苦瓜、苦菊、苦蕎麥等。
對了!特別一提,苦茶油雖然以「苦」為名,但這些年來油商紛紛試圖去除「苦名」,將苦茶油改稱為茶籽油,因為現代的榨油技術,可以挑去內部發霉的茶籽,也可以調正烘焙壓榨的溫度,茶油已經不再有苦味了。
ps.這是在好吃雜誌寫的最後一篇專欄,刊上來紀念一下,關於酸甜苦鹹四味中
Search